格·托夫斯托诺戈夫在《论导演艺术》中说,“虽然戏剧文学是戏剧的基础,而演员构成舞台作品的主要人物,可是戏剧现在的和将来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演,因为导演使一切元素结合了起来,没有这些元素便没有戏剧。”戏剧创作已经不容置辩地证明,导演作为统一舞台视觉形象的创造者,占据了剧场的主导地位。从中可以看到,导演作为戏剧演出中各部门的组织者、视觉形象的创造者,在视觉化空间叙述中完成了戏剧空间的创造。在综合演剧观念中,无论怎样强调导演的视觉化空间叙述的观念、方法和手段的重要性,对于戏剧空间的创造来说都是不过分的。特别是今天,各种戏剧观念、创作方法和手段层出不穷,使导演作为“文本演出的作者”“诠释的艺术家”与以往的导演作为戏剧演出的“组织者、解释者和演员的镜子”的理论内涵有了很大的不同。
当代戏剧演出的创作强调视觉化空间叙述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强调综合整体的观念,借助演员与一切剧场舞台手段的综合,创造“有意味的形式”的视觉样式进行时空叙述,进而传达戏剧信息。视觉化空间叙述扩大了导演场面调度的含义,使导演从组织演员的行动到建构整个戏剧动作空间的视觉意义,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在信息化时代,戏剧空间创造向视觉化转向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这种历史的必然趋势的内在要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视觉在信息传喻与接收方面所具有的绝对支配作用;二是只有视觉化的观看方式,才能在共识性中捕捉到戏剧作为综合整体的艺术价值,全方位接受剧场空间中戏剧信息的传喻。因此,对当代视觉化空间叙述创作方法的研究,不仅体现在对导演创作的研究,也体现在对其他剧场艺术家的创作研究。视觉化空间叙述创作方法是当代剧场艺术家进行戏剧创作的最重要的方法。因此,本书通过对视觉化空间叙述创作方法的研究,为当代中国剧场艺术家提供一种戏剧空间创造的全新手段,并推动当代中国戏剧艺术表现的多样性发展。
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对导演创作方法、创作观念、构成要素、发展史及演出评论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研究和论述。如徐晓钟的《导演艺术论》、陈明正的《人性之美》《舞台形象的创造》及《陈薪伊导演艺术论》等,都是以论文集的形式,对导演艺术进行研究讨论。张仲年的《戏剧导演》主要讲述了导演的基础理论、创作方法及戏剧观念等知识内容;王晓鹰的《戏剧演出中的假定性》主要讲述了戏剧假定性中的诗化意象,探索中国戏剧演出的民族化美学倾向。可以这样说,在有限的导演专著中,没有学者从视觉化空间叙述的角度,来论述导演戏剧空间的创造,更谈不上体系化的创作方法研究。也有的学者将国外学者的论著、论文等介绍到国内,但也少有专著专门论述导演的视觉化空间叙述方法。无论是古里耶夫的《导演学基础》,还是耶日·格洛托夫斯基的《迈向质朴戏剧》,抑或是彼得·布鲁克的《空的空间》……他们或者是从纯粹导演学的基础理论论述导演的创作,或者是从观念的角度,畅谈他们的戏剧理想和追求,抑或者是对当下的戏剧实践作理论的概括和总结,都不涉及视觉化的问题。甚至汉斯—蒂斯·雷曼的《后戏剧剧场》,作为当代戏剧演出的权威论著,也只是在部分章节提到“视觉剧场”这一现象,没有系统的理论研究。因此,在导演的戏剧空间创造的理论研究中,我们发现,对导演的视觉化空间叙述的研究就是导演艺术研究领域的一个薄弱环节,甚至可以,说在这方面的整体研究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
之所以如此,首先,表现为有相当一部分研究者过分受“演员中心论”的影响,其研究的理论重点侧重于演员表演方面;其二,有一些研究者已经意识到在强调演员表演重要性的同时,也必须兼顾到戏剧空间中的其他艺术元素的重要性,但由于其相关专业知识的缺乏,其研究只能停留在对现象的罗列和描述上而不具有理论价值;其三,有一些研究者的研究视角过于狭隘,往往从某一艺术现象入手来讨论导演时空叙述的重要性,难免会受就事论事的研究方法的束缚,使研究缺少应有的理论深度。
近年来,国外一些研究者尽管对导演的视觉化空间叙述的艺术方法和手段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研究,但总体来讲理论程度不高,基本停留在对个别艺术现象的经验形态的描述上,同样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远未涉及视觉化空间叙述之于戏剧空间创造的重要性的根本所在。
可以这样说,本书不仅较为完整地建立了一个导演的视觉化空间叙述的理论知识体系,弥补了以往戏剧理论研究的空白点,对深化当代戏剧艺术创作的研究、倡导多元化的戏剧剧场价值理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首先,对视觉化空间叙述作为一种导演的艺术创作方法论的流变进行历史和现实的理论概括;其二,是对导演在视觉化空间叙述中的方法、手段等时空存在形态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描述和分析;其三,是对作为导演的视觉化空间叙述的基本美学特征及其意义进行理论归纳和总结。目的是使戏剧艺术的创作、研究能从经验形态上升到理论形态,并建立一个系统的戏剧导演的理论知识体系。
当然,它还可以为广大的戏剧艺术研究者和创作者提供理论依据和思维方法,使这方面的研究能够从经验形态上升到理论形态,促进对这一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