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2年杜聿明在国庆庆典,看见一中将惊愕万分:你没被我们击毙?

 历来现实 2023-03-19 发布于北京

1959年12月4日,随着新中国颁布第一次特赦,杜聿明,这位被俘近十年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终于迎来了久违的自由。

第一批特赦战犯名单当中,杜聿明的名字排在第一位,在走出战犯改造所之时,杜聿明的脑袋近乎是懵的,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身为败军之将的自己,居然还有重获新生的一天。

为了能够让杜聿明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干,以全新的风貌,在未来能够造福社会。新中国对他不可谓不照顾:不但给了杜聿明一个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文史专员”的职务,还在1962年,邀请他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当年的国庆典礼。

在这场国庆庆典上,杜聿明激动万分,想当初的他也是一个渴望祖国强大的热血上进青年,看到现如今国家的崭新面貌,不由得感慨,自己当初真是选错了道路。

在天安门城楼上,杜聿明看到了无数熟悉的面孔,他们要么是自己曾经的战友、要么是昔日的对手,但现如今,都有着一个同样的身份,那便是新中国的将帅。

虽然杜聿明刚刚走出管教所没有多久,但现场的新中国将领们没有一人对他排斥,看到杜聿明到来,纷纷主动向他打起了招呼,这一幕幕让杜聿明十分感动。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身穿解放军将军制服的人走了过来,笑着朝杜聿明叫了声:“老杜。”

这一叫吓了杜聿明一个激灵,他紧盯着眼前这个的人,眼中写满了惊讶。

看到杜聿明这个反应,对方笑着说道:“老杜啊,咱俩可还算得上是老熟人呢,你难道把我给忘了吗?”

直到这时,杜聿明才回过神来,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你不是死了吗?”

在天安门上和杜聿明搭话的人,不是旁人,正是新中国开国中将吴瑞林,这让人不由得好奇,为何杜聿明在见到吴瑞林之时会如此惊讶,两人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往事?

杜聿明:北上东北,预备内战

吴瑞林与杜聿明之间的缘分,可以追溯到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不久,蒋介石就向杜聿明下达命令:要他立即率领大军开进东北,预备向共产党开战。

自从日本人败退以后,东北便空了出来,在一段时间里,这里都属于统治真空。

东北是上世纪我国最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其战略价值十分之大,谁能够率先接手这里,谁便能够在未来的解放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正因如此,尽管解放战争此时尚且没有开战,东北三省依然成为了国共两党之间争夺的重点。

在接到蒋介石的命令之后,杜聿明不敢怠慢,急急带领着自己的军团北上,凭借着人数的优势,再加上美国人的帮助,杜聿明在这场交锋的前期,表现还是十分出色的,他不但顺利的占领了各大城市,甚至还层层推进,包揽了几乎所有的铁路干线,将共产党军队,赶到了偏远地区。

从全局上来看,当时的东北,几乎已经尽数沦为国民党统治区域。

国共两党在东北的前期交锋中,杜聿明一直是稳扎稳打,不漏任何空当,这使得我党在前期的进展较为缓慢,甚至连一座像样的大城市都没有。

然而,到了1946年的时候,一个机会找上了门。

杜聿明打解放战争的时候,年龄已经不小了,已经四十二岁,由于常年的奔波,他的身体状况极差,几乎浑身都是毛病,在东北的日子里,由于多次不分昼夜地亲临前线指挥,使得他的身体负担愈发加大,最终在当年2月份病倒了,不得已回到了北平,在白塔寺中和医院休养。

杜聿明在后方仅仅只休息了两个月,三月份做了手术,摘取左肾,到了四月份就回到了前线。

然而,正是这两个月,东北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解放军抓住国民党缺乏主将这一机会,连连发起攻势,攻城掠地。

国民党内部本来就派系林立,没了杜聿明镇场子,各支部队间立马开始相互推诿甩锅,首尾不能兼顾,遭到逐个击破。

蒋介石当然也是指挥过的,但是,他的指挥水平实在是一言难尽,最终的结果是,在这两个月里,国民党军队丢失了数座城市,在战略上被打出了一个巨大的豁口。

吴瑞林:灵活机动,迂回游击

在4月16日,杜聿明返回沈阳以后,看着触目惊心的地图形势,大感不妙,虽然身体还未彻底恢复,但是他还是连忙召集了幕僚,准备制定新的攻势。

经过一番研究之后,杜聿明把首要打击目标定在了解放军辽南独立师身上,而当时的独立师师长正是吴瑞林。

吴瑞林的这支部队当时正驻扎在四平,扼守要道,在杜聿明看来,只要能够将其全歼,那么解放军在这一区域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能发起有效攻势,自己便能够重新掌握主动权。

为了能够彻底的吃下吴瑞林部,杜聿明调集了数倍于对方的部队,准备依靠兵力优势,将其彻底碾死。

然而,吴瑞林的名气虽然没有杜聿明大,军事水平可绝对不低,吴瑞林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在山东打了七年的游击战,最为擅长的便是以少胜多。

吴瑞林自知守城无望,干脆直接放弃城池,带着部队走到了原野之中,利用山川湖泊,与杜聿明展开周旋。

杜聿明为了能够快速歼灭吴瑞林部,此时已经打红了眼,他命令数万大军齐头并进,死死的追在吴瑞林的身后,想要与对方决战。

但可惜的是,吴瑞林偏不给他这个机会,带着自己的部队偏往深山里钻,杜聿明的部队虽然汽车坦克一应俱全,但到了泥泞不堪的山沟里,也是无能为力,在汽油和补给都跟不上的情况下,他们四个轮子居然还没有解放军两条腿跑得快。

解放军部队在东北的群众基础极其深厚,无论走到哪都能够依靠群众取得补给,而杜聿明却没有这样的条件,随着一连在深山里逛了半个月之后,杜聿明的内心苦恼不已。

要是继续追下去,指不定追到猴年马月,但要是放弃追逐,那么吴瑞林便会掉头回来,在自己的卧榻之侧打游击,长此以往,不是办法。

当时的东北战场战争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每拖一天时间,局势就有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的杜聿明,已经彻底拖不起了。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杜聿明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除了战场上的压力以外,还包括着政治上的压力。

要知道,辽南独立师在解放军序列里谈不上是王牌部队,只是一个普通师,但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对手,杜聿明手握几个王牌军却死活拿不下来,这不免让人有些看笑话。

虽然蒋介石本人没有直接表示不满,但是国民党内部的各种风言风语已经开始传起来了,如果杜聿明继续跟着吴瑞林耗下去,那么对于他的军中地位,十分不利。

此时的局势,逼迫着杜聿明不得不快速做出决策,对于辽南独立师,究竟应该是打是放?

在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杜聿明最终还是选择了继续打下去,并且制定了新的计划。

当时的吴瑞林虽然能够和杜聿明长期保持着相当大的距离,但是,其大概位置杜聿明是能猜出来的。既然知道位置,那干脆就把部队排开,将其彻底包围,再对包围圈的中心进行地毯式轰炸,解放军再能跑,也跑不过飞机炸弹,到了这个时候,辽南独立师就算是彻底完蛋了。

杜聿明此次轰炸所需要的炸弹当量十分庞大,甚至已经超出了其本人权限,必须上报给蒋介石进行决断。

不过蒋介石还算给杜聿明面子,在看到电报以后,没用多久就批准了此事,很快,来自全国各地的轰炸机飞抵东北,准备配合杜聿明的这次行动。

按照常理来讲,解放军一个师也只有万人规模,对付这样的部队是用不着这么多的火力的,然而对于杜聿明而言,他已经无法继续等待了,这是自己回到前线以来的第一次胜利,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拿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一场持续十几年的误会

然而,此时杜聿明大概想不到,就在自己制定这一计划的同时,吴瑞林这边,也开了一个会议,决定退出战场。

原来,这些日子里带着国民党大军兜圈子,辽南独立师这边的压力也十分之大,后勤补给十分困难,甚至已经到了扛不住的地步。

考虑到辽南独立师实力较弱,很难对国民党大军发起有效的反击,吴瑞林最终做出了决定,趁早退出战场,与大部队汇合。

为了防止敌人的空中火力进行打击,吴瑞林还巧妙的利用地形死角,设计出了一条撤离道路。

终于,在经过几天的准备后,杜聿明的轰炸开始了,伴随着一排排轰炸机划过天空,密集的炸弹在林海之中炸开,望着己方凶猛的火力,杜聿明长舒一口气,这下解放军算是搞定了。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此时的辽南独立师,正在吴瑞林的指挥之下,利用地形掩饰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撤离。

在轰炸发起之前,杜聿明曾经严令各部队拉好包围圈,禁止进入轰炸区域,而这也恰好为吴瑞林提供了转移机会。

利用着漫天的烟雾作为掩护,辽南独立师很快便抵达了包围圈外围,准备突破。

事实上,到了这一步,如果杜聿明的地面部队反应过来,还是能够拦住解放军的。但是,由于时间仓促,杜聿明的包围圈十分疏松,不少部队也认定了解放军必死无疑,居然直接扎下营来,打牌喝酒,而这也给了吴瑞林逃出生天的机会,在辽南独立师撤离的过程中,居然没有遭遇任何阻击,一枪未开的顺利离开……

经过几天的轰炸之后,杜聿明派遣搜查队进入包围圈进行搜索,看看是否有解放军残部。

此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黑黢黢的焦土,在几天几夜的轰炸里,整个包围圈数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几乎被翻了一遍,别说人了,连个草苗都看不见。

看到这一幕,杜聿明大喜过望,认定辽南独立师已经彻底被自己所消灭,随即将这一功绩上报给了蒋介石,由于找不到一个活人,杜聿明便在战报上直接写下了“全歼”,“解放军师长吴瑞林阵亡”等字样,在当时,这一大捷还登上了报纸。

虽然解放军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但对于这一结果,国民党军队里几乎没有任何人怀疑。

毕竟那几万枚炸弹是真真切切的落下去了,而且杜聿明又是出了名的“忠厚人”,从没干过冒领功劳的事情,既然他说是全歼了,那就一定是全歼了,没什么好纠结的。

多年以来,杜聿明对于自己消灭了吴瑞林部,一直是深信不疑的,再加上解放军一方在这一时期还进行了野战军改编,几轮调整下来,辽东独立师还真的就没了编制,不是解放军内部精通序列的参谋官员,很难发现其中的端倪。

就这样,杜聿明“全歼一个师”的消息,就阴差阳错地几乎成为了事实。


直到几年之后,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彻底失败,杜聿明沦为解放军俘虏之时,在交代自己的历史问题时,也是将此事如实汇报给了党组织,称自己在四平附近,全歼了解放军一个师。

谁料到,到了1962年,杜聿明居然在天安门城楼上再次见到了吴瑞林,这让他大为困惑,搞不清楚对方是哪里冒出来的。

后来吴瑞林向杜聿明解释了其中原因,直到这时,杜聿明才算恍然大悟。岁月匆匆,昔日的往事已经过去,再次见面时,二人也只剩下了“一笑泯恩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