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海通的想法

 新用户14286107 2023-03-20 发布于辽宁

这本美国学者伊沛霞写的《宋徽宗》读完了,稀里糊涂的,用时不到9个小时。

本书一开始吸引我的地方有两处。

第一是作者。经查询才知道,这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博士,研究我大宋几十年,用了10几年的时间写成这本《宋徽宗》,用了17章,几十万字的内容,试图矫正我们对宋徽宗的“片面”认知。一个美国学者都在不遗余力的去论证某个帝王,我们土生土长的炎黄子孙有何理由不去看看呢?特别是最后我看到微信读书上近200页,总计约400多篇参考文献,更加让我对其肃然起敬,鞠躬致敬!

第二是封面。一开始我不明白中间那俩简单但是又特别耐看的字是什么意思。所以仔细百度了一下。

这幅图就是鼎鼎大名的《听琴图》。其中一共四个人,弹琴的正是宋徽宗赵佶本人。然后下面是两个对坐的大臣,旁边是一个侍奉的女子。

然后画中的四句诗为:

吟征调商灶下桐,

松间疑有入松风。

仰窥低审含情客,

似听无弦一弄中。

这首诗不是宋徽宗本人所做,而是有'六贼'之首蔡京所题的七言绝句。

最后才发现,中间那个是四个字:天下一人。其实这是宋徽宗自己独创的画押,也就是今天的签名。封面这是个款,三笔写出四个字——天下一人。以“天下一人”的押书署款,是宋徽宗的首创。

宋徽宗赵佶,当时作为皇帝的位高权重,无人能及,是谓之天下一人;而对绘画的热爱和具体实践,则向各个朝代证明了他在绘画界的地位——真正的天下一人。

扯远了,回到本书内容,一共17章。基本上讲述了从宋徽宗赵佶出生,到最后惨死异国他乡五国城的故事。

从第一章在深宫成长一直到第十二章,基本上都是写他对道教,对诗词歌赋,对绘画建筑等的追求脚步。所以很多时候,看着很多“精彩”诗词,“意境”绘画,“唯美”建筑,“玄学”道教,艺术细菌不太够的我,着实有点欣赏不动,自然而然加快了脚步。

从第十三章开始,基本上北宋的好日子也到头了。国内叛军崛起,国外虎视眈眈,面对内外交困的大格局,这位一身艺术细胞的皇帝也慌了神。面对屈指可数的,除了宦官童贯好像没人可以打仗的军队,一败再败仿佛也是意料之中。

最后,虽然之前也知晓一点徽钦二宗被金国掳走的事儿,但根本没有想到会如此惨烈。随便说几个数字,感受一下:

“押往金国的宋俘将近一万五千人,被编为七批队伍。第一批中有两千两百名男性宗室和贵戚,以及三千四百名女性宗室和贵戚。

第二批人数比较少,只有三十五人,都是女人和小孩,包括康王的母亲和王妃(韦后和邢氏)、两位皇子、两位公主、两位皇子的女儿,以及徽宗另一个儿子的妻妾。

第三批由粘罕的儿子斜保押运,队伍中有三十七名女性,包括钦宗的妻妾和两位公主。

第四批有徽宗及其嫔妃、徽宗的两个弟弟、十九个儿子,以及孙子、驸马和众多侍女,共一千九百四十多人,由斡离不的弟弟额鲁观押送。

第五批宋俘也全部是女人,包括一百零三位公主和各位亲王的妾,以及一百四十二名侍女,由斡离不押运。

第六批队伍非常庞大,包括三千一百八十位女性和三千四百一十二名有一技之长的平民,如医师、工匠、艺人等。

第七批由粘罕亲自押运,队伍中有钦宗及其子女,还有孙傅、何、秦桧等十二名大臣,以及一百四十四名侍女。参见表17.1的总览。”

然后,结果也是触目惊心,不忍直视:“最后,到达五国城时,这批人中只有与钦宗同辈的六位宗室仍然跟随着两位皇帝。1131年,宗室们又迁往上京,此时,他们的人数已减至五百多名。”五年之后,宋徽宗就死在了这个五国城。

所以,最后一部分,读的时候,心里着实不是滋味。为那1万多个生灵,也为那风雨飘摇的北宋大王朝。试想,我太祖开国之初,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风调雨顺,整个一篇欣欣向荣。后来经过太宗,真宗,仁宗,神宗等等几代人的努力,国家实力达到鼎盛,可是到了徽宗这里,却日渐没落,最后落得如此下场。

所以,即便最后作者说了一些道理,矫正了一些对徽宗的认识,可是跟这个结果比,我觉得徽宗是不可原谅的。这二十几年,他是在追求艺术中度过,精进了绘画书法,却荒废了国家和百姓。所以大好河山,在这种畸形的追求中,最终日暮西山,不甚唏嘘。

不管怎样,本书值得一看,再次向作者伊沛霞致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