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父》

 通心菜 2023-03-20 发布于广东

片名起名并不商业化,留心一下才发觉有点用意。关于师父或师傅之间的区别得百度一下,我的理解加上臆想,简单的理一理吧。

师傅一词战国时期就有,指的就是老师、教师的意思,秦汉后“师傅”走进了宫廷就成了太师和太傅的合义,是特指皇帝的老师,有贵极人臣之尊。老百姓不能使用这个语来表达怎么办呢?那对于传授技艺之用就用“老师”一词了。南宋之后,“师傅”地位步步下移,至今天已成了用于对所有对不熟悉的做某项工作的人的称呼了。单从一个词语的变化也可窥见历史潮起潮落,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如此丰厚,哪怕从单一个方面进入去深究,其妙其乐妙可让人着迷。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一词初来自武界,武术对于以前来说是一项重要社会技能,就好象现在的学习现代科学知识一样重要,所以师父在民间颇实尊敬,故此以师以父的叠加以尊称之。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师父被尊称同时叠加了责任,即责任传授技艺还须抓好德育,甚至还包括了人身安全、生活开销等方方面面,跟“师+父”是完全对接的。后来关于技能教育由官府或政府来全管后,师父又化简化成了老师,回到了历史点上,今天的教育又说要抓德育教育了。想到了股市里的那句话“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历史并非只是故事,深入地研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参加意义。

对于现代的语义来说,“师傅”就是个最普通的称呼,“师父”有着浓厚的人情味,故此,片名《师父》,有讲究,有深意。

第一次看这部片时,感觉有点怪,就象有《箭士柳白猿》一样,武打动作生硬,有很多不合理的情节,象刚毕业出来的书呆子有点刻意和卖弄感。今天看了《挟刀揉手》这个纪录片才明白,原来徐浩峰对于电影是这么个想法。作为一个敬业者,电影、绘画、书法或设计等,他的作品大都是融集了他个的知识、思想和感情色彩在里面,表面理解是必然是不全面的,徐浩峰对于武术、小说和编剧、导演都在行,因此这片必须得撸两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