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天眼”究竟可以看见什么?强大超出我们想象

 月下飛舞 2023-03-20 发布于吉林

中国天眼,位于贵州省的大方县,直径500米。由国家科技部于2011年耗资11.5亿元修建完成,2016年9月25日正式启用,被誉为“中国科学界的世纪工程”。中国天眼的灵敏程度是非常高的,是世界第二大望远镜的2.5倍,建设完成之后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20世纪90年代,中国老一辈科学家在美国参观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已故天文学家南仁东当时受到阿雷西博望远镜的启发,萌生了要建造中国自己大型射电望远镜的构想。

  

当时提出建设中国天眼的想法以后,很多人都认为是非常超前的,毕竟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看起来是很难实现的。科学家认为中国急需先进的天文设备,建造属于中国的射电望远镜,尽管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困难,可是能够建设这样的望远镜,会让中国的天文学领先于世界,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天眼的建设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在团队的努力之下,他们最终克服了困难,完成了天眼的建设。天眼投入使用之后,能够对宇宙大尺度结构进行研究,这些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就。天眼是威力最强的望远镜接受信号范围达130亿光年,探测能力甚至比著名的美国哈勃望远镜还要强大。

中国天眼都发现过什么东西?

  

中国天眼已经发现了超过50颗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在这其中有44颗已经确定为被人类首次发现。中国天眼曾经还发现过来自外太空的信号,该设备每天都能够稳定的将太空信号安全快速的传送到观测网站中,相关研究人员能够从这些信号中提取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从中甚至能够捕获到浩瀚宇宙中的蛛丝马迹。还发现过中子星,发现过超新星遗迹,发现过黑洞。

中国天眼的主要用途是用来观测太空中的数据,以便人类寻找外星文明。中国天眼曾经接收到来自遥远的30亿光年以外的信号,这些信号都侧面说明了该设备本身的研究意义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天眼从一开始立项之初,科研人员就意识到了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尤其是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本身天文学方面就落后于世界,他们经过反复的论证之后,认为天眼的修建还是很有必要的。

经过科研人员的研究和探索之后,他们解决了钢索结构精度不高的问题,成功研发了世界上精度最高的索网结构。直到中国天眼的竣工完成,才让中国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看到他们在天文学方面取得的进步,借助天眼的研究和发现,了解了宇宙深处的秘密,实现探索宇宙的梦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