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玄隐遗密
2023-03-20 | 阅:  转:  |  分享 
  
1



黄帝内經





















三申道長 錄入、標點、注



Zqhwsl 編輯整理





































2



本書為道家歷代所秘傳黃帝內經,不同于傳世版本,三申道長將之公之於眾,

發於 百度 空間 ,以惠大眾,善莫大焉。 Zqhwsl 不知醫,然知內經之重要,特輯

錄成文。



内篇縂目

黄帝《内經》上 99

陰陽 12

太無 10

太合 12

太乙 8

太初 9

太始 11

太易 12

太素 9

太无 8

太微 8



黄帝《内經》下 75



太樸 10

太華 11

太常 10

太昊 10

太玄 11

太沖 5

太虚 9

太 黄 9



附 : 天水劉道長傳





說明 :

1.本書由 zqhwsl 根據三申道長 百度 空間 日誌內容整理而成;

2.每篇文章前的序號由 zqhwsl 所加;

3.每篇文章前的日期時間為原日誌的發表時間;

4.上古遺文,文辭古奧,文中有多處無法打出的字以同音字或相近字代替;











3

黄帝内經 上篇

1

2009 年 01 月 22 日 星期四 06:02

陰陽

甲甲

《上經、知辧》曰: “ 見,所見;見不見。不見見;見見愚乎弗見。見見也,乃

謂常見。見弗見之見,見見之見;不見見見,見而得之道矣 ” 。故見見者,有;

非見見者。不見見者,有 ;非不見,見者。不見,見不見者。見見不見乎?見不

見見焉?是以,見見者,陰也。不見見者,陽也。弗見而可見見者,陽中之陽。

見見,見而弗見者,陰中之陽也。不見見,工也。不見見見,神也。若 (髟付 );

陰陽之道;生之樞也。天地之常也,恒生之主也。

然哉,見而盲於心者,不謂見見而不見者也。見乎見,不見乎見。不見見者,見

矣。

是故天之道者,見而弗見也。地之道者,見可見見也。故見而弗見見之見者,道

也。見見而不見見見者,常也。道者,諸象之根也。常者,眾玅之始也

是時也,亦非時也。是常也,亦非常也。時有所應,亦有非應。常有亘常, 亦有

非常。恒有不常之見,亦恒有不見見者,豈有弗明而愚者哉。且夫病病,始攝養

也。生養也,此常也。

然而有未成而病者,病而屍如死者,豈非然哉。是以聖人知民之苦,而立醫之道

者,治其病也。諸求之於未治而治者,養攝之道蒙也 ” 。

甲乙

故經曰: ‘道,生唯一。一,生唯二。二,生爲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

抱陽;衝气以爲龢 ’。是以宇宙一也,天地陰陽二也,齊之人物之生三也。

故 ‘逹;道無形 ’。而,天地運行,有序。 ‘逹;道無名 ’。而,萬物生息,爲紀。 ‘逹;

道無亟 ’。而,立陰陽,爲萬物,之綱紀。

綱者,綱領也。紀者,規律也。實,乃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萬物之砥柱,

立極之源泉也。故有言:積气,以負鵬。言天,乃陽之所象也。積水,以載舟。

言地,乃陰之所凝也。則,天爲陽。而,地爲陰。

其顯也,則。 ‘陽動而陰靜,陽升而陰降 ’。 ‘陽主生,而陰主長 ’。 ‘陽爲衝龢,陰

爲柔順 ’。 ‘陽燥陰濕,陽表陰斂 ’。 ‘陽躁陰寒,陽生陰成 ’。陽清陰濁,陽長陰藏。

往陽,至陰。數陽,遲陰。抱陽,負陰。內陰,外陽。淡陽 ,濃陰。

故曰: ‘陽者,生气之母,陰者,形象之根者 ’矣。

若 (髟付 )!陰陽之變化,有方無端。嗟乎!彊弱;盛衰之應驗,隨時化變。

是以熱極,而生寒。寒極,而生熱。熱散,而寒凝。火升,而水降;反此曰病。

何謂耶?逆陰陽,之質性,內變生焉。



2

《陰陽》二

2009 年 01 月 23 日 星期五 06:19

甲丙

4

故經曰: “順;四時之變,勿違勿逆。承;天地之沖龢,應順應虛,則養生之道

成矣 ”。

故曰: ‘陰藏於內,而陽之守也,陽在乎外,而陰之使也 ’。

清陽實於四肢,濁陰歸乎六府,內化而益,外化而實。陰陽相守,天地交化;

周而復 始,生生不息。

故治,必求於本。求其本,則能除末。故日形衛,陽在外也。

月形營,陰在内也。陽化 (气火 ),陰成形。寒氣生,濁。熱气生,濕。

濕氣清下,則生肢痺。清气在下,則爲飱泄。濁氣在上,則生嗔脹。

故陰陽反作,病有從逆。故水爲陰,火爲陽,陽化 (气火 ),陰歸味。

味歸形,形歸气,气歸精,精歸化。

故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傷形,气傷精。精化爲气,气傷於味。

陰之味出下竅,陽之气出上竅。

故味厚者,陰。薄,爲陰之陽。气厚者,爲陽。薄,爲陽之陰。味厚泄,薄則

通。

气厚則發泄,味厚則發熱。壯火之气衰,少 火之气壯。壯火食气,气食少火。

壯火散气,少火生气。

故多 (重 )寒則熱,多 (重 )熱則寒。陽閉生熱,陰閉生寒。寒則蝕形,熱則蝕气。

气蝕形,傷爲痛。形蝕气,傷爲腫。風勝則,動。動,則爲風。熱,則爲腫。

腫,爲鬱成。燥勝,則乾。乾,爲津衰。寒勝,則浮。浮,爲積涎。

濕勝,濡瀉。瀉,爲火焱。

故喜怒傷者,血气。寒暑傷者,形骸。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气上侵,滿脈

去形。

喜怒不節,譬若寒暑過度。寒暑過度,生乃不固。

故申。而言曰:重陰,其象必陽。重陽,其象必陰。

冬傷於寒,春必温病;春傷於風,夏當飱泄;夏傷於暑,秋必 痎瘧;

長夏傷於濕,冬必欬嗽;秋傷於燥,冬必涎喘。

故上古聖人,論理人形。列别臟腑,端絡經脉。會通六合,各從其經。

气穴所發,各有處名。經臟絡腑,屬有所部。谿谷屬骨,皆有所起。分布逆從,

各有绦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

外内之應,皆有表裏。人之能常,得之程一矣。



3

《陰 陽 》三

2009 年 01 月 24 日 星期六 05:17



甲丁

經言:“天象,陽也。气也,圜也,動也,輕也,淡也。故清龢之气,益氜而通

之。

地象,陰也。味也,方也,靜也,重濁也,濃厚也。故重濁之氣,補陰而實之。

陽宣也,陰沉也。故益陽,以輕 淡味薄气厚之屬,以其清也。塡陰,則以其重濁

濃厚之色味;以其性沉而滯也”。

故‘气本乎天者、親於上。質本於地者、親其下’。乃各從其頪也。陽發腠理,

陰走五臟。陽,充四肢而動。陰,歸五臟而靜。

是以陽者,爲气。气厚則純陽也。陰者,爲味。味厚者,乃純陰也。而气薄者,

5

陽中之陰也。味薄者,陰中之陽也。

以其質言:則輕者,內疏者皆陽也。重者,內密者陰也。

以形言,則花爲陽,實爲陰。葉爲陽,莖爲陰。枝爲陽,節爲陰。幹爲陽,根爲

陰。皮爲陽,木爲陰。地上爲陽,土中爲陰。

陰之气潤乎下,然味厚則滯利,味薄疏通。陽之气行於上,然气 薄則發泄,气厚

者發熱。

故火,之盛也必衰。火,之生乎必盛。气生壯火,少火滋气。故‘气,遇壯火則

耗散。气,得少火則生長。逢濕痰(水上火下,皮命切,音病,其火蒸津涎鬱結

之爲病) (肉网肉 )(音紀 )則鬱,倂邪則妄’也。

以五行言,則火陽水陰,金陽木陰,土寄四時,陰多陽少。四時而言之,則春夏

爲陽,秋冬爲陰。

故味,其辛甘爲陽,功在發散;以其辛散甘緩之故也。

气,味酸苦爲陰,用於湧滯;以其酸收苦滯之故也。且陰陽一,之變無端。五味,

之化方方。失其時,則變也。



4

《陰陽 》 三

2009 年 01 月 25 日 星期日 06:28

甲戊

春:之色青。故青色之陽,袪風解表而通宣。陰者,清熱解毒。

夏:之色赤。故赤色之陽,理血龢中。陰者,消瘀破積。

秋:之色白。白色之陽,除濕利竅。陰者,益气填中。

冬:之色黑。黑之陽者,可以消渴補虛。陰者,彊筋壯骨。

長夏:之色黃。 “黃色之陽也,消病解鬱,龢中理气。黃色之陰者,益气培陰。

消無妄,祛其煩渴,解相頪,袪其毒燥 ”。



故酸大濇滯,酸少消瘀。苦大解毒,苦少清熱。甘大降火,甘少得益。辛大

散結,辛少疎利。鹹大滲利,鹹少填補。

故味之合,弗得甚之。 色之治,弗可過之。性,爲之從也。味,爲之歸也。

气,爲之使也。故其龢,當有其紀也。



是以、形、色、性、味,爲歸經之母。矀之龢伍也,其清濁薄厚,當則無失,

適則能已。味殊有别,性殊往度。形殊有指,色殊有異。治以湯液,當明其眞耶。

虛實寒熱,時差地異。大小質地,各有其極。 (髟付 );日月晦明之推移,天

道斥隍之圍變,物,無不易之質性,气,無不應之可虞。



故言傳之當愼,匪人勿示。好大莫取,貪功不及。從分恖髙,見力及隙者,不

可得傳也。

其;貴持從來之得爲我,嗇而藏寶,學非學,革工無術。貪守套虚, 陳規拒

乂;抑有知以启腐膏,伐弱張暴,炎炎不得息止,衛生之道,何以彰光哉?

嗚呼!百姓無過也。常禍切而不任之,時病之狂,岌岌以危,異怪之患,隨

气而猖,當此之時,爲工婪,則張狂不度,學爲利,則爲好所移。欲大彰,嗜大踨,

6

炎炎莫明,何以衛生?可不悲歟?可不憂乎?是故耳。



5

2009 年 01 月 26 日 星期一 04:29

《陰陽 》 五

甲己

故曰:乾坤定位,陽綱陰柔。陽彊陰弱,陽虛陰實。陽浮陰沉,陽弦陰革。陽

數陰遲,陰短陽長。陰濇陽滑, 陰結陽鼓。陰代陽搏, 陰微陽洪。陰緩陽緊,陽芤

陰牢。陰濡陽動,陰弱陽促。陰 小細伏,陽散耎大。

灋,天地、自然之道,應時而辧。合,陰陽、萬物之動靜,呈象以明。

故曰: “日陽月陰,夜陰晝陽。互動而龢,則生道倡 ”。

故經曰: “四時之動也,與之上下 ”。

陽中之陽,其精華榮乎神,陽中之陰,其晶衛乎精。其次資乎性,而養乎 筋血。

陽者,衛乎形表,活躍有形,而司生者也,固而衛乎外。

故 “陽不勝陰,則五臟 (气火 )爭,九竅閉塞 ”。 “陰中之陰,其精萃榮乎臟。陰中

之陽,其晶養及精髓;其次營乎血,而資乎肌裡 ”。

“(髟付 );形者,陰居上而濡,陽在下而活。故臟;見殭勁弦濇者,非吉。腑;

見搏擊鼓急者,大禍。陽則 患,陰則害。 ”此不易之程矣。

故曰: “陰不勝陽,則脈流搏急,而 疾走狂歌 ”。 “陽上行,而衛乎外。陰下行,

而營乎裡 ”。

陽之養也;則。袪煩勞。忌甚怒。汗勿風。寒勿傷。毋 恖懕。則神气清,而陽

龢氣爽。

陰之養也;則。戒憂鬱。禁急燥。多息眠。少惑牽。尐熱煎。則心志靜,而血

養臟安。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陽龢陰靖,生道 益 昌。



6《陰陽 》 六

2009 年 01 月 31 日 星期六 04:38

甲庚

憼言浩浩,無過調乎陰陽。鍼石湯醴,衹在補利得當。故 ‘陰不可舉,陽不可墮;

對癥而司,相得乃長 ’。

故 “陽者,動气也,莫可閉之,閉漬 則狂瘋癲厥、中風喎斜。陰者,寧龢也,莫

可動之,燥動則客陽、亢眩暈,鬱悶煩懣 ”。

若 (髟付 );陰陽之道明,則程道之機徹。是以 ‘春病頭項,風傷於陽;鮮勞於陰

之害 ’也。 ‘夏病胷肋,膩 (音病,病頭上水下火 )鬱悶,傷於絡也 ’; ‘秋病肩背,燥風

濕蝕,邪風客於肺 ’也; ‘冬病腰腹四肢,寒邪風毒,勞乎筋髓也 ’。

故春者,天气以生,地道初萌。當夜臥早起,踏青徐步,鬆形深納,緩气鬆行,

養乎陽道,以資志意也。違則傷肝,夏爲瘀結,秋則寒變;甚則木气臃腫,營血濁

粘,是爲陰入乎陽。

夏者,天地交化,品物華實。早臥早起,迎日緩行,清心養神 ;使華毓秀,濁

滯清宣,通乎腠膚也。違則傷心,長夏少血;秋爲痎瘧,心 (气火 )閉塞,血路不暢。

7

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長夏者,四時之所彚也,土濕石汗,木蕭火鬱,晚臥早起,動靜龢睦,當汗當

溫,以致中龢。逆之則傷脾。秋則濕淫,逆水糜乎胃腸,春發瘡疹,夏當濕癢,甚

而病消癉滿渴,水渙不收。

秋者,風气大動,地氣顯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平心靜气,內守神恖;靜

立庭外,以緩秋刑,逆則傷肺。入冬气塞,而爲飧泄,而爲乾咳。風動 (痰 )火,則爲

癆爲痺。奉藏者少,冬病气短,至夏瘡癢。

冬者,萬物閉藏,水 (仌水 )地坼。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使志伏匿,內守勿離,

去寒就溫;緩步於庭,動無勞骨,勿泄乎陽。逆則傷腎,春則痿糜,夏當厥逆,傷

於骨則寒而逆冷,四時少溫,骨漸僵硬,曲伸不利。此四時應五行之變也。

7

《陰陽 》 七

2009 年 02 月 01 日 星期日 04:58

甲辛

若 (髟付 );陰陽之道,圜之無端。陰陽之化,如影與形。影雖虛而形無

可去,形唯一而影然若即。“故陰之質、無陽不宣。陽之气、無陰不功。”

故陽動者,因圓以成象。陰靜者,基方而頪形。天著形以二十四气,气

歸其根。地著體於一十二質,質分濁清。

故‘日作, 气歸胃以施化。夜息,气歸膽以施衛。是以病胃氣弱,病膽

邪盛。胃氣者,動气也。膽氣者,静气也。故動之,衛在陽明。静之,衛在膽。

其,胃氣虚也,則求營於脾,故使脾虚而人不力。其膽氣虚也,則求營於肝,故

使人易怒,易感邪而少寐多驚’。

“風迺時氣;客,二氣以相搏。性爲風君;作,過則内吹不已。恖爲火王;

用,過則消乎血氣。”外邪時干,内邪從乎氣性;外者易息,而諸内者難已。

“心爲營王,腦迺行主。腦,爲生臟而司腑運。膓,爲心之腦全乎生。”

故齊爲雷霆之淵,患矯之師。故葆生者,其弗傷而气自正。

胃者,受膽之气以運也。膽者,承胃之气而躍也。故物隨气而變,气因

物而化。陰陽變化,孰知其極?

是故,聖人著《陰陽 》 ,而呈斯理。體變化論《眞意 》 ,以知病。以《陰

陽 》 ,而知天下之始極。用《眞意 》 ,以明萬物之生息。《上經 》 者,頪病也。《下

經 》 者,治之道也。

故知變,而知機。漸,臻諸玅境。明機已,比;自然之道樞。以此知彼,

以陰知陽。以我而通天地,以彼而明五行;此 (人大 )觀之境矣。

8

《陰陽 》 八

2009 年 02 月 02 日 星期一 06:19

甲壬

(髟付 ),五行,生也不息。 剋:所以爲運;爲病。是以,聖人動之以應時,

靜則以養气。气者,得四時之正 (气火 )也。

故得於胃者,爲陽 (气中 )之陰,以葆龢五內。得於肺者,陰 (气中 )之至陽,

以佈乎六外。得之於膽者,爲陰中之少陽,故施行静衛。得之於心者,爲陰中之

陽明,故司神而致意。陰陽相龢,則天地交泰,而日月明。日月明,則神气內蘊,

而氣血活潑。形气内守,則營衛固秘。營衛固秘,則臟腑調泰,而壽且壯。

故陰陽者,大道之機要也,不可不辧耳。

8

一閜二之。二閜四之。四閜八之。八閜十有六矣。是以,陰陽之辧也無窮。

陰陽 之變而無盡。知微至著,見著析微。則著手明白,朔之其因而掘其根,根源

治無不愈。

“形者,非形也,不可恒也。形非形者,常化也。形可形,非形形也。形即形,

是非形形。形弗形,是非不形,即形以形也 ”。

“形形者,非形形者。非形可形者,非可形者。可頪,而勿執。可索,而毋比。

可理會,而毋拘。可愼,而毋追也 ”。

故曰: “形可形形,而不可以加也。加不可追,灋不可頪矣 ”。可求諸於形者,

可求諸於無形之寓者也。若是者,《經 》 輿師繼也。

“皆是形形,皆非形形。形形可形,皆非可行行可形。形可行而 非可以形,可

形形,而非可形形而非形也 ”。

故曰: “大象无嚮,大塊无色。气物相化,色從形生,陰陽互感,生色舉。无

色可色,是謂望矣 ”。

“大音希聲,無聲可聲。心龢其眞,希音如鳴。無聲可聲以聰者,是謂聞矣。

音本無聲,以形而嗚。陽本无形,陰形而聲,形聲知意,天籟分形。

故曰:心,知以鳴矣 ”。



9

《陰陽 》 九

2009 年 02 月 03 日 星期二 05:

甲癸

“ 气:本無恙也。是其形殃,而亂其气。則,气怒之,發也。形:

本无疾,是其气客,而害其形,則其形病,病矣 ” 。气之怒,發。則,形自壅 而

患也。是爲,陰害陽也。陰之過,而陽爲所代也。故气倂,而内亂發。内亂發,

而邪共之。

夫陰陽者:比而龢之則生。彊弱,相薄以變化,鬼神莫測。陽怒

壞形,陰發瘀生。水患,則稽天。火殃,則氣逆。

木之患、陽虧,癀風。金之伐、瘟毒,敗胷。土之躁、气濁,四

韛。霪濕之气、痞、菇,菌叢。故大旱、陽;燥火傷肝。大水、疫;气而傷肺。

大辛、血;泣而伐心。大汗、勞;憥而敗腎。此陰陽之失龢也。失之龢,形病也。

天之蒼蒼。其,气清也。其,色龢也。地之蕓蕓。其,質秀也。

其,蘊馨也。故曰:有平 (古 代之尺巨也 )者師,可以知地道也。有常 (古代天文

時度之鐻也 )者師,可以知天道也。有天地者 (持續之意也 )師之,可以知陰陽之

道也。

平者,立也,基也。常者,目見也,日常也,自然象也。平常者,

易見易知易明者也。雖易見易知易明,而人所卑棄者也。

(髟付 );天地,自然之常道也。人盲歍,目而崇之。則,謂玄也,

若 (髟付 )。天也,人可盡而言之。言者如噓,聞者有嘻嘻。有唯唯,有神神者。

逐,吾而感,之也。故陰陽龢之謂道,常葆其龢者,爲德也。



10

《陰陽 》 十

9

2009 年 02 月 04 日 星期三 05

甲 子

天地者:小陰陽也。人者,物者,大陰陽也。何謂大?大者:陰陽之薄,而動生

動死者也。何謂小?小者:雖然動作,之有大患,而无存亡之殃者也。故天地之

陰陽爲小,而人者,物者之陰陽謂大也。

經曰: “ 有形之病爲陰;有形者,臟腑血脈、筋骨腦髓、有形質者之病是也。无

形之病爲陽;无形者,經絡谿谷,气之病是也。何謂也?其可以知乎知感形色,

而弗可以據也。故天地陰陽交化,我物成矣 ” 。

黄帝曰: “‘ 谷神 ’ 不死,是謂 ‘ 玄牝 ’ 。 谷之唯空,神曰沖龢。湛湛而玄,牝言雌陰。

天地陰陽,元化盛忱。 神存形在,諾諾久長 。 形生兌口,橐龠鼻虛 。 歸根蕤蕤 ,陽飬陰成。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出納生化,浩浩鴻鴻也 ” 。

故言 ‘ 无形,而爲陽者。其,感諸形之,厭气而得者也。雖其形弗有損,而其气

傷陽者也。有得此者,先其治,已。不先其治,其患至,雖有通鬼神之工,死、

不治 ’ 。何謂也?以其先病於髓,次病於精,次病於气,次病於神,次病於形所

也。

故 ‘ 感堦,而入者,發機無生也 ’ 。其何以知而治之哉?其有病隱伏於膋肓者;

髓肪者;血脈者;膏胝者;谿谷水經者。

色;見赤黑皆凶,青白者吉凶過半矣。其見髐陽,病入心肺。其見腓陽,其發中

胃。股內入肝,肱內走血。脛內是腎,八 節走骨。陰閭爲髓,臂走少腹。外股爲

脇,頸後爲首。頸側臍腸,手胷足背。

言其癥也;其尾骶寒涼者。脊膂如火煨者。胛脊如錐刺者。熱多久咳者。肌膚如

火,久不已者。身心憟憟,而寒不已者。無病,而無气力者。鼻气如火,有傷不

愈者。動則溺赤、而骨節爍痛者。腦空空、而不知所以者。動則頭重、而欲嘔不

吐者。手足心如蟲嗜、而弗能呼吸者;此皆非吉也。

合之以望,則之聞,頪之問,辧之切;知氣達時,明易交功,則能知其生死也。

言其隱伏者,病之,而未能知也。有其病而人莫之知也,此名伏屍。莫之知者,

謂我無病者也。其人气色具佳,彊而不疲也。惟 兩頤紫气隱隱,雙頰伏黑。或命

宮見黑紫青赤,紋若騰蛇。若見者,治之則愈矣。

如是則謂之先服。先服者,治之於未始也,清之於未亂也。愈之於未形也,理之

於未病也。

11

《陰陽 》 十一

2009 年 02 月 05 日 星期四 05:29

甲丑



‘ 神人 ’ 不病,以其、神气龢也。 ‘ 眞人 ’ 無病,以其、龢常也。

‘ 聖人 ’ 無可病,以其、無形可病也。是故知,昒陰陽。合,昒天道。 ‘ 心 ’ 恒

以平常,而事事者;气,舍其形;神,居不名;病無從可入也。

故言陰陽者,萬化之終始也。其龢也,可以長久。其怒也,金

石詒敗朽。故陰 以形,陽頪象,當其衡 ,適其 利,合以龢,故綱舉焉。

10

經曰: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

然其要一也。一者,始也。生之、畜之,長之、成之,生道光也。

天覆地載,萬物方生而未出地者,命曰陰處,名曰陰中之陰。

則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陽。陽予之正,陰爲之主。故生應春,長應夏,收應秋,

藏應冬。失常則天地四塞。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數之可數也。

故聖人面南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衝。太衝之地,名曰少陰。

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陽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名曰陰中之陽 。中身而上,

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明。陽明根起於厲兌,名曰

陰中之陽。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少陽根起於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是故三陽

之離合也:太陽爲開,陽明爲合,少陽爲樞也。此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浮,

命曰一陽矣。

外者爲陽,內者爲陰。然則中爲陰,其衝在下,名曰太陰。太

陰根起於隱白,名曰陰中之陰。太陰之後,名曰少陰。少陰根起於湧泉,名曰陰

中之少陰。少陰之前,名曰厥陰。厥陰根起於大敦,陰之絕陽,名曰陰中之厥陰。

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爲開,厥陰爲闔,少陰爲樞。

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陰。陰陽欸迄,積傳

爲一周。气裏形表,而爲相成也。

人亦有四經十二從。以四經應四時,十二從應十二月,十二月應

十二脈。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凡陰有六,五變六得卅陰。陽有

五,五變五二十五陽。所謂陰者,眞藏也。見則爲敗,敗必死也。所謂陽者,胃

脘之陽也。別於陽者,知病處也。別於陰者,知生死之期。三陽在頭,三陰在手,

所謂一也。

‘ 別於陽者,知病忌時。別於陰者,知病順逆,知生死之期。

謹孰陰陽,無與眾謀 ’ 。

12

《陰陽 》 冬

2009 年 02 月 06 日 星期五 05:38

甲寅

所謂陰陽者,去者爲陰,至者爲陽。靜者爲陰,動者爲陽。遲者爲陰,數者爲陽。

凡持眞臟之脈者;肝至縣絕急,十八日死。心至縣絕,九日死。肺至縣絕,十二

日死。腎至縣絕,七日死。脾至縣絕,四日死。

經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爲風消,其傳爲息賁者,

死不治。曰:三陽爲病,發寒熱,下爲癰腫,爲痿厥腨 (病頭下口月 )。其傳爲索

澤,其傳爲頺疝。

經曰:一陽發病,少 (音气,气下火 )善欬善洩。其傳爲心隔,二陽一陰發病,主

驚駭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風厥。二陰一陽發病,善脹心滿善气 。三陽三陰發病,

爲偏枯痿易,四肢不舉。

鼓陽曰鈎,鼓陰曰毛,鼓陽勝急曰絃。鼓陽至而絕曰石,陰陽相過曰溜。陰爭於

內,陽擾於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則熏肺,使人喘鳴。陰之所生,龢本曰龢。

是故 ‘ 剛與剛,陽气自破。陰氣乃消亡。淖則剛柔不龢,經气乃絕 ’ 。

死陰之屬,不過三日而死。生陽之屬,不過四日而死。

故師雲: ‘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得道無畏,體道若廢 ’ 。若昧言其凝也,若退

11

言其守也。無畏言其大生也,若廢言其止也。

‘ 陽得陰則聚,陰得陽則龢。陰陽得合,則萬物生矣 ’ 。

是故 ‘ 知陰陽,而明萬物之道者,宗生也。知常,而明陰陽 生息,昇降之理者,

醫人無難矣 ’ 。

病者,倂也。邪入陽,則倂於陰。邪侵乎陰,則感乎陽也。邪者:入也。入一陽

謂之傷,倂一陰謂之感。重重倂入,其病不已。能知之於虛實彊弱之道者,幾癥

治之道矣。故曰: “ 適其拊,當其龢,無疾不治。切其意,勝其宗,無治不果 ” 。

“ 是以察其病所適,拊其形質所须,投其氣性所好,用其工以敗其妄,心結解而

神氣清,則疾無不治矣 ” 。



13

《太無 》 第一

2009 年 02 月 15 日 星期日 05:22

乙甲

《上經、玄言 》 曰: “ 道恒亡,常恒王。亡迺有,有迺生。王迺生,生迺道。道迺

勤,勤迺常,常迺道,道迺久 。

久:常以則,則常規,規常矩,矩常權,權常衡,衡迺道,用道長久,弗疾弗病,

任意任生矣 ” 。

故大聖諾諾,龢之氣以正,用之百姓。大悳撅撅,無己。昒性,給之弗得。大成癡

癡,無外之志,鑒於細小之矍發。

故利、利落者,孰辧恖明,方能豁豁。湛其技精也,順理涣然。且宴乎至性,窮索

其至玅,知微,果而不疲也。

故無心之心,爲道之根。有心之爲,執道,則行也。

知之於道者:一誠,入之。一默,守之。一柔,用之。如是也,醟誠似愚,醟默似

納,醟柔似掘。夫如是也,則眘其中,忘諸物形之外。妄恖妄志,不知我我。妄至

極虛,豁然,洞開矣。

入 道,知止。守道,知謹。用道,知微。知微,則慧光生。知謹,則聖悳全。

知止,則大定安。樂於其道之中,由是醹也。定安,則智全。智全,而慧生。慧生,

則與其道龢一矣。一者,入微觀之門,周正治之宗也。

以此,是名眞妄。則能一之,則能進之。惟其忘,而合道一;以致無相,而眞心注。

心注其中則龢天地,而融我爲圜初。圜初,是謂天人一。天人一,則入至妙之門,

逹至眞之境矣。

是故不學則已,學當如是也。不濟則已,濟則無所遺也。不目則已,目則由是至大

成也。

是病非逆乎外,即剝乎內也。何謂哉?夫先動之水火,昇降營衛。後動之水火,葆

拊精氣 。精氣者,生身之華,精之粹也。營衛者,血之榮,氣之飬也。先動水火者,

心之動靜也。後動之水火者,即飲食入內,而六陽緻化也。六陽緻升化,而傳乎五

臟;臟得清陽之給,而營運無息也。

故外擾乎陽,則內刑於陰。外幹於邪,則傳於腠裡。否氣內迫,而擾及臟腑。故陽

濁而陰鬱。則內熱極,則表寒而粟,此冬刑太陰之過耳。

經曰: “ 天气清淨,光明者也。藏德兮不亢,故不卑也。亢卑則日月不明,邪干孔

竅,陽气塞,地氣冒明。雨 ? 不精,則上應甘露不下,交通不表, (士上旵下 )(音掠,

陰陽悖也 )萬物命,故不施也 ” 。

故衛 (气下火,音氣 )龢平,則陽華 於表,臟腑營秘,則正 (气下火,音氣 )葆龢不息,

12

患何從生。

是以神識明慧,則目暗者,太過也。志智純,而明於竅者,不及也,皆邪害空竅之

過也。勞勞乎傷其气,累累乎害其營,非識明者胡能保乎。





14

太無 》 二

2009 年 02 月 16 日 星期一 05:41

乙乙

陽气沖龢,則爲風爲熱,天气從之。傷气薄激,則爲飃爲暴,地氣受之。甚,則閉其竅,

而塞其絡。陰氣冒冒,則爲雲爲露,爲濕爲邪。地熱應之;則翳掩精明,血道雍阻,盲於目。

日月不光於无間,悶悶掩神則少明,天道其亦然。何故耳?夫陽盛,

則地氣無以上應,弗應無交,陓時則病。 陽吸陰呼而生物。物生則氣形,

形與物備,則物之道成。物道實,因其燥也。陰極,則天气不能下交,遠

陽無以剋巨陰也。陰陽交流,其通而道不擴,則萬物欣榮之气斂。故花木

多枯,而生機歸根。

淩冽之否气不散,熱則風雨無度。故賊風數至,而暴雨頻起。嘗若悖逆天地四時之沖龢,

而數犯六淫八風之害。於自然之道遠離,則病無可醫矣。唯輜重者,從之;故身無奇疾,眞气不

失,生機無歇也。

春,發也。多飲少食,清勿腥。精神活潑,气機葆龢,行止避風。逆之,則少陽不生,肝气

內變,鬱塞不通。澂漬,則木臟臃腫。

夏,伸也。多飲節食,勿使滿盈。節欲寬志, 息以子午。忌風避雨,勿使寒侵。逆之則太陽

不長,心 (气下火,同气 )內洞,而心營不足,夜緒无眠。

長夏,極也。多食少飲,無助乎濕。呼長吸短,以散其鬱,無恖無憂,

寬以宴脾。就清離濁,以資胃陽,去濕就溫,資衛清榮。

逆之,則木土相刑,脾气散渙,精力不濟,疲憊不堪。不及,則中滿厭食,胃氣不宣。食陰

冷過,則潰乎胃腸,恙及脘腹,此气傷於形者也。

秋,斂也。飲食各半,葷腥三,菜食五,無飽傷脾。遠蕭凋之恖緒,汗勿當風。勿使陽傷,

深吸淺呼,拳拳其心,恬淡而爲。逆之,則太陽不收,肺气焦滿。陽明濕火所刑,大便秘結。夏

客於風,長夏宿 變則下血,不及則濕淫胃腸, 咽喉乾澀,土竅壅塞。太過則剋及厥陰,風气內

動,久咳不已。金木相戰而居中,濕遇風熱而上行,則喉如綿纏,嗝噫上逆。

冬,蒙也。多腥少鹹,食五菜三,以燥其寒。勿風勿冷,無傷於陽,日出而動,養陰維陽。

恬心慰志,葆龢精 (气下火,同氣 )。逆之,則少陰不臟,火蒸水鄉。太陽不收,夜尿頻多。腎氣

濁沉,白濁遺精。

太過,則腰腿不利,頪風鶴膝。秋刑其子,則肩肘不舉,指節疼痛。不及,則病癃閉;過之

則足腫陰癢,命門火衰;腹冷胃寒,痺痿不仁。

是以衛生之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溫夏晾,秋平冬熱;食之不違, 則益乎陽而固乎陰,

勿違乎常。 順應自然之時序,全其陽而陰生不息也。然世之庸者,多補其陰而抑其陽。是謂全陰而制陽,反害

其常。莫若與萬物沉浮,輿生長之門矣。順天時之變,則陽气蠢蠢;應地德之王,而陰者自全。嘗逆其根,則伐

其本。違其本而雍其根;形有餘,則動之喘喘;內 (氣 )虛,而形懶肢墮,漸而非寧矣。



15

太無 》 三

2009 年 02 月 17 日 星期二 07:07

13

乙丙

故從陽則生,從陰則長。逆乎陽,而形有餘。逆於陰,

而气不足。唯從四時之序,之則養。逆乎時序,之則亂。故曰:反順爲

逆,是謂內格。陽濁而生火,陰 鬱則生濕。濕火相伐,而生核瘻。寒熱

交戰,而積(病頭中水下火) (音病,水畱熱蝕而涎粘若痰)涎。陽勝

陰而形消,陰勝陽而身滿。土水不溶而流失,木不龢土而煩滿。陰極否

塞,則化火自焚。陽極鬱結,壅泥血路。故病之求醫,不如未病求己,

以順時而衛生也。衛者:維也,護也,顺以養者也。

明自然之道者,通乎衛生矣。陽者,養於形表,六淫毋傷。故聖人

以天道變化,闡及陽道之體用,爲其無形也。陰者,營乎諸內,無感七惑。故聖

人以地道,萬物之消長,而比頪以述,爲其有質也。陽無陰,則不生,陰無陽,

則不長。陰陽調龢,則萬物榮。

故五氣相接,其華共榮。違之,則六邪所幹,以致內變。

是以龢爲生身之本者。非陰陽之气沖活,則不能生矣。

故曰:蒼天之气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气鞏固;

雖有風邪,弗可害之。失之,矢陽气。矢陽而悖逆時序,則內塞九竅、

而外壅肌肉。則營不運,此謂自傷,气自削也。

陽傷於寒、則陽气內封,而昏暈不時,起居若驚。神气

浮動,安寢不實,知夢若行。陽傷於暑,則多汗煩躁,喘渴有聲。不燥

則熱刑於中,內熱外寒,而多言不次,體若燔炭,汗出則安。陽傷於濕,

則頭如裏濕,熱不能除,甚則大筋若抽縮之急,其肌 肉鬆耎無著於力。

大筋若抽,縮縮而緊,爲急,爲拘。肌肉鬆耎,無著於力,爲痹,爲痿。

陽傷於气,則气疾、而濕熱互剝。气濕熱爭,肌肉腫

脹。肌肉腫脹,則氣血筋骨,行津混亂,而陽气衰微。故疲,勞傷筋骨

14

而擾神气。煩惱,幹陽合而亂營血。若是則天眞耗竭,筋脈嗔脹,肌肉

積結而爲核癭。陽傷於夏气,則使人少 (气 )而善怒,少 (气 )善怒,則陽

火不治。乃,肝气不得節治,而火動也。故房勞於腎者,四時之气皆忌

之。

春之風,冬之寒,夏之暑,長夏之濕,秋之燥,四時怒

之火,謂六淫。六淫者,六邪化也。天眞,其遂能耗散 ,當避者也。是

以腎傷,則膀胱竭,目暗不可以視。腎之竅在耳,耳閉不可以聽。其勞

甚、則精神耗散,而氣血脫。虛火播,而身若國將滅之,四分五裂、而

無所王。虛極陽火亢進, 則愈難禁乎欲恖,終至竭滅矣。

故六邪相侵者同也,其邪勝正與不及之變,差之一毫,去之千

里。若其气正,而順應乎天然,則其病微,而其癥輕,其治亦不難矣。



16

《太無 》 四

2009 年 02 月 18 日 星期三 05:30

乙丁

若 (髟付 )。三陽互搏於內、則外衛缺缺。裡燥表虛,營血上聚,

而陽弗下行。故在上、則氣血逩倂,在下、則營衛 空虛。頭重,腳不著力,气短

身重,悶悶若塞。此怒火,恖甚之過耳。甚而勞火交加,外傷風淫。則內剝之气

迫筋傷絡,肌緩骨縱,著力如綿,無功負形。陽薄於內,而血脈妄形。血脈妄行、

則偏汗偏沮,半身不遂,汗出淋淋。爲寒濕之變,則內熱外散, 毛孔閉塞;內

熱外濕,結於皮腠之間,而爲疣爲疚,爲痤爲疿。

若是也,辛膩太過,則濕毒内結。違其常,則爲 (病頭下水 )爲

疢。其氣逆,則發疪 (病頭姊去女 )。脾胃病 (病頭水下火 )濕勝,逢淫風於腸;其

内外交結,則爲疥癩與鈎 (病頭古 ),痠痟痛首。甚則臟腑鬱毒,内發瘤積 (病頭,

區多口 )癘,外作 (病頭水 )疢癰疽。其反入骨,則肌病擠 (肉网肉,痛如撕也 ),

出傑 (骨合骨,力不可動也 )矣。

夫六淫之變也,赤朱 (病,病頭上水下火 )毒,鬱火之濕所發也,

膩脂淫血亦發之矣。紫青風火之毒也,其怒火由血而發之者也。紅白濕邪之淫也,

瘙癢不禁,外 (音秀,病頭酉 )多發。乃恖欲傷气,滯乎脾腎者,淫氣之散也。

瘻耗 (病頭臯 )癑潰 (病頭貴 ),鈎 (病頭古 )痒痤痡,邪氣倂而傷乎

皮者也。顫 (病頭亶 )績 (病頭悉 )癍白,金失血榮;顫 (病頭亶 )績 (病頭悉 )癍紫者,

15

气傷榮血;以此頪別矣。

肌裏 肉腠,爲膏膜流溢之膩所遺封害,則內熱蒸泄。而風濕之邪,

干乎四肢。凅其發也疔生四梢,此陰毒之襲虛也。寒涼形勞,汗出淒風,外搏膚

腠;脂液遂凝滯於毫竅,滲涸皶漬於皮膚。陽鬱於內,濕火併發,發爲朱疽,此

陽毒之客於穴也,大甚則焫出之已矣。







P12



17《太無 》 第五

2009 年 02 月 19 日 星期四 05:35

乙戊



陽气 (气下火 )精華;其上養神明,其下生精气 (气下火 )。其柔榮筋,其眞養

絡。邪從 (内幷風 )之,則皮腠開闔不得,其名曰脈痞;乃寒之襲也。肌裡之邪、

積無從瀉,因生僵痿不利。寒陷於脈,留 舍經血;濕澑之,則發爲瘍瘻。肉腠相

連,背脊中寒,則陽气爲邪所變化,肌僵筋淤,沉重濇痛。

其傳臟腑,則畏懼生,驚駭甚,恐徨日增。陽悖陰逆,則營逆血鬱。血鬱

則火毒結,結則墊塞。與濕竝之肌理,而爲膿臃;血鬱結水,而腫滿气短。汗未

止,則形虛气消。風寒傷之俞穴,遂閉熱不出。至秋則兩熱相爍,振振而憟,寒

熱相移,名爲風瘧。

故曰: ‘風者,百病之始。病 (病頭水上火下 )者,萬惡之源。淫者,糜亂之

端。寒者,百滯之泉也 ’。是言暴病之來,此非天災也,乃人不慎之過耳。若是

者,久病而不以爲然,入而傳化也 。或壯而未知之,其大作耳。

世人寄以祝巫,其心神之所病已。其志恐畏慄 (病頭术 )者,可己。其身之所

病,則可虞也。若致上下陰陽,互不交通。否隔日進,良醫無力,則神工亦弗能

爲也。故有風,有濕。有寒,有熱。皆鬱毒封害經脈肌肉者也。

上經曰: ‘風者,百病之始也。气者,災害之源也。故焦燥失神,風之戶也。

鬱悶憂煩,風之合也。心清神靜,則內腠閉拒。雖厲風苛毒,弗能爲害。體應自

然,則龢同生道。雖病痛雜疾,莫可爲殃矣。

若 (髟付 )。病者:皆陰陽失合,氣血搏激散渙之故也。是以三陽內 畜,怫結

不通曰隔。隔者:非病於形、而病於气者也。當急宣之,瀉之。不然、則陽燥爍

其陰,陰枯陽竭矣。是以日作夜息,以龢陰陽。晝動養陽,夜息養陰。旦日之中,

陽气之所生。日夕、則陽气虛,而气穴閉闔矣。

故午後則陽明气收,太陰司衛;拒外之能薄弱,當作無勞乎筋骨,息無勞

心志。子後則少陰氣收,少陽司衛;靜心息養,則龢於陰,而滋乎陽也。

反此者,形削骨枯,气機搏否。陰者,營形藏精,營養五臟者也。夜則澆

灌以營陰,晝則流注以滋陽。故 ‘陽失陰則厥,陰失陽則懣 ’。





18《太無 》 第六

2009 年 02 月 20 日 星期五 06:09

16

乙己



平旦至日中,陽中之陽。日中至黃昏,陽中之陰。黃昏至雞鳴,陰中之陰。

雞鳴至平旦,陰中之陽,此曰四相者也。

以人形而言之,背之陽,陽中之至陽者,首也。背爲陽,陽中之陽者,

心也。背爲陽,陽中之陰,肺也。背爲陽,陽中之至陰者,髓也。腹爲陰,陰中

之陰,腎是也。腹爲陰,陰中之陽,肝是也。腹爲陰,陰中之至陰,脾是也。腹

爲陰,陰中之至陽者,牝牡也。

其。所以明陰中隱陽,陽中隱陰之理者。爲冬病在陰,夏病在陽,秋病

在陰,春病在陽也。故肝爲陰中之 陽,多病於气與食,肺爲陽中之陰,多病於病

(病頭水上火下 )與風。脾爲純陰,多病於肝火濕鬱。腎爲陰中之陽,多病房勞,

虛疚之恐驚。心爲陽中之陽,多病憟 (病頭术 )疫情勞,痬蝦 (病頭夾 )瘞傷。

何謂也?夫陰陽相合,而生陰者肝也。陰陽相龢,生於陽者首也。首爲

心闕,故爲陽中之陽也。故惆患生,則營血搏亂。房勞過,則陰極。陰極則陽疎,

陽疏則不拒閉。憂則傷陰,悲則傷气。是以聖人,諭自然之可見,傳衛生之道者,

頪別而至理一也。

五臟之龢,五氣擾之。五臟之生,源乎五味。五臟本气,傷在五味。

是 故味過於酸,則肝木勝,而脾土石。脾土石而水消。

味過於鹹,則骨壯血瘀。筋骨僵硬,則心气 (气下火 )抑鬱而澀難。

味過於甘,則脾盛。脾盛則中气喘滿,腎氣受制,是以失其衡而消下。

味過於苦,則心火得滋而脾土實寒,胃氣不調,筋骨痿逆。

味過於辛,則肺得之宣,而筋脈沮弛,,多涎汗瀉,精神不密,内塞以虚。

謹龢五味,則骨正筋柔,氣血調泰。慎知五害,則諸邪不幹,陽气固密。





19 《太無 》 第七

2009 年 02 月 21 日 星期六 07:45

乙庚



膏胝者,心之餘也。肓肪者,心力之源也。膋脂者,肝之屬也。育膜者,

臟腑之分也。胰(人上肉中土下)者,脾之闕也。朢(朋中三口)突(肉骨肉)

者,肺之寓也。肒(欢音)脁(條音)脙(休音)者,腎之關竅也。臍虚者,五

臟六腑陽气之牝也。凡此奇墟者,皆諸病伏匿之所,不病則已,病則不可治也。

何謂也?膏胝肓肪,膋脂,育膜,胰(人上肉中土下)朒,茫 (朋中三日 )

突(肉骨肉),肒脁脙六者;衡營澬沃之域,皆留邪之墟也。其風火寒熱,入則

不去。久則邪凝,反復生變,而流諸虛。病之發也,則無可治之。覻之,而已矣。

臍虚者,天地之關竅,陰陽之縂樞也。其龢也,骨剛筋柔而氣血平秘,

臟腑定安也。其病,則志懦,性墮;妄恖,神離而感病不已矣。

下經曰:陰陽互倂,則臟腑氣爭。熱爍其陰,而流脂四佈,其生病 (病頭

水上火下 )肪 (月傍上口下方 )癤癅。陰倂陽,則臟氣 (气下火 )外泄於腑。臟氣 (气下

火 )泄於腑,則陽气壅塞,而生臃腫。脘腹弩痛。減,則留膏內瘀而巨肥。陽倂

陰,則腑氣上行,焦滿气爭也。

上經言:‘陽者:天佈之,而地呈者也。陰者,地發之,而天施者也。故

陽從日,而陰從月。陽從虛,而陰基域也。陰無損 而不潰,陽無染而不感。陽失

17

陰而賁,陰失陽而瘀。此道之常也’。

以形言也;則‘傷逢濕而瘀,病 (病頭水下火 )逢火而結。熱逢傷而潰,

濕逢毒而發。病 (病頭水上火下 )逢毒而妄,風逢燥而糜。寒逢濕而不仁,風逢寒

而熱。風逢濕而痛,寒逢濕而厥。故則 (病頭水 )疚疢疵,痍疽癳癧形矣。故病 (病

頭水上火下 )水逢而蒙,火逢風而循經痛也’。

故曰:‘陰陽反隔,則生弦暈。陰陽反害,則生欬喘’。故病者,蝕也。

淩也,過也。孰無失而恙者歟?孰有過而無失者歟?





20《太無 》 第八

2009 年 02 月 22 日 星期日 05:28

乙辛



夫泄者,盜也。有泄,則虛也。有侵,則刑也。虛,則受其逼,而知之也。

夫邪氣之客人也,其乘有六。火逢風,曰敗金。濕逢風,曰囚气。火逢寒,曰傷

中。濕逢寒,曰病蝕。熱逢風,曰蝕陽。寒逢風,曰腐陰也。

夫傷者,刑也。入則內變,內變則感。感陽而敗陰,則竅塞而內滿。傷陰

敗陽,則熱煩肢墮而內剝於淫;其癥消而毒內伏,積久而病,不治矣。何故焉?

其非泄乎腎則傷乎眞气也。

望非心則不察。不察,無以知其病。從微知著,知其病,而治其無所遺。

觀,其气色之變而知表裏。衡, 其部分而知臟腑。五行五氣五色之應,必有頲繫;

其內變而其外見,知從所部,以窮其機矣。

灋陰陽,而知病從逆。應四時,以明生死。故 “欲知變化相移,龢常逐色於

動靜。知自然之要,爲體癥之樞也 ”。

病有始,始有逆從。人有其形,其分五頪。逐天地五十之數,而知虛實病

夭者;極變而窮造化之方矣。

‘知其頪,窮所部,其患當已。用以度,明所以,醫體天然。微辧析然,析

然知悟。精而勿濫,用而知變。求大道之龢,而爲治癥之縄準耶 ’。

故 ‘陽者三,少陽,陽明,太陽。少陽陽明太陽者 ,亦各有三;清陽者歸臟

一也,龢陽者爕理二也,巨陽者衛秘三也。以此窮之,數九 ’。

‘陰者有三;少陰,太陰,厥陰。少陰太陰厥陰亦三,一曰胎陰,司舍固气。

二曰靈沖,濟腑龢眞。三曰元精,上滋神明。其气三,其行二。質從形,乃從官,

合之以六。故陰之極,從之以六 ’。

肝合東方。其經曰厥陰,其府膋胞脙前陰,其勝應陽明。其气飬乎神明,

而濟乎心。故其氣逆,則頭暈目弦。其氣滯,則脇滿脘痛,志焦滿煩。其气泄,

則腹脹弩痛。前陰,男子腎病,女子血疾。

心合南方。其經曰少陰,其府腦膈諸器。 而府膏肓,應下腹。其比小腸,

而應太陽。其气開闊神明,而活於脾。橐龠而灌溉血脈者也。故其气下逆,則脘

臍弩痛。其焦爍則男子削,女子不月,患無常曰癔。其畏病 (病頭上水下火 )濕,

其惡風寒。因其火象焱上而不基下也。其眞不足,則小指屈,循經不利也。

脾合中央。其經曰太陰,其府六墟腎朒,府胃胰 (人肉土 )而應太陽。其飬元

益气,而流精四佈。故其氣逆於上,則心肺壅滿而太息,肢墮嗜臥。其气下行也,

客腎流濁,男子癃閉五淋。女子牝注不常,骶痺不月。

其脾也,胃之所本,長飬之臟也。胃者,水穀之庫,承運消 磨之坻,膽之

18

府也。飲食入胃,精氣 (气火 )歸於臍。其華應脾,而支五臟者,胃氣之使也。故

胃者,資生陽气而飬臟之府也。故曰胃者,陽穀之海也。膋膜者,膓之寓也,亦

支胃屬也。故胃氣有餘,則瘠;胃氣不足,則大腹也。

肺合西方。其經曰太陰,其府筋肌皮膚,府茫 (朋中三日 ) 突(肉骨肉)而

應陽明。其精气 (气火 )屬腎,其華上映神庭,而活躍臟腑。橐龠運化,换氣柔血

之間也。

故古曰腑者,輔矣。其气守,則下應關元。其氣滯,則背脊彊痛。其气散,

則腹脹結水。實鬱,則四肢虚浮。其氣不應,則少腹寒弩,面目虛 浮。前後滯利,

膚乾色枯焉。

腎合北方。其經曰少陰,其府經脈核漠,府肒脁脙。其勝肓膜膋胝,而應

太陽陽明。其華充給神庭,其精气 (气火 )合肝而興生陽之道。其气內守,則水穀

流行。其气上逆,則頭浮而痛。其气虛滯,則腎腰彊直而腹滿溺淋。濕邪交倂,

而秋石結。此其何也?命門火熾之過也。 其陽明滿,則其客膋肓而大腹。鬱而

生寒,滯則生火,前後不常也。其太陽虛則多溺而滯,實則閉而淋漓。燥火相加

則溺血潰脂,即夜不息也。

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合龢,生道興也。故天之陽者,地陰呈之,地

之陰者,天陽發之 。道虛質基,气致圜極。



21

《太無 》 第九

2009 年 02 月 23 日 星期一 06:3

乙壬



夫陰陽,虛實者;病之從來也。表裏,寒熱者,所患之大象耳。故亦虛

亦實,表裏釀釀。亦寒亦熱,陰陽憬憬。釀釀易反,憬憬則變。交感之治,愼,

則爲之酏也。

陰,實則舉。陽,虛則邪倂之易。陽實則气迷,陰虛則濕鬱。陰道故柔

而气當佈。陽道故靖而气利清也,故陰當平而陽益秘矣。

故是雲:立天之道,利明乎自然。立地之道,理從乎常規。天地之道立,

醫之道化成。治者:衛生之徑也,活人之灋也。是以聖人 立言炎炎,以明其機者,

畏其誤生也。

是以窮造化之玅者,奪天地之常。極天地自然之常者,取造化之功。生

有所病,其常也;因其宴生之要於日用也。爲之,則唯四時六淫八風之所客,客

則病矣。病者,亦其常也。不病,亦其常也。何謂也?言彊者不病而弱者病也。

是故聖人,立治之道,乃盡其天年者,樂其無窮而窮其功也。

夫上古有眞人者:先其動也,正其心。使其腠理固秘;佈其气,使其邪

不得入。拳拳導引,使其气衛,故無可病也。以其不濁,故夀二佰四十而衰。平

人清無盛食,命數三六,亦佰八十而夀焉。佰八十者,人生命數 也。今之人厭走,

而去六十,少動之夭也。夫聖人之動也,合於自然,宴乎至性。其作也,心不二

志,至中無外。故無常病,故無常用。無常恖,亦無常行故也。

“陰陽爲綱,萬物爲紀;生殺變化,猶然以序。故求癥頪陰陽之變,而知

其病;明病之因。曰:治病必求於本,逐本以求原,無不已矣。

故積陽爲天,積陰爲地。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气 (气火 ),陰成形”。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生清而冷,熱生濁而鬱。熱見風寒而病 (病頭水火 )生,

19

寒逢濕邪而厥成。寒氣生 濁,熱气生清。清气在下,則生飧泄。濁气在上,

則生瞋 (月眞 )脹。此陰陽反作,病之從逆也。

故清陽爲天,濁陰爲地。地氣上爲雲,天气下而爲雨。雨出地氣,雲出

天气。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

故《上經 .時病 》 曰:‘至前爲陽以含陰,而得温病。至後爲陰以含陽,

而得傷寒。’‘虚實寒温,不可重客。重客者,竝傳而入也’。







22《太無 》 第十

2009 年 02 月 24 日 星期二 05:58

乙癸



故《眞意、微解 》 曰: “ 胰(人肉土)者:脾屬之而攝於津,

胰(人肉土)病者,亢 (气出地上之形,極於上而生變者也)夫邙( (朋中三曰 ),

濕熱上 結於賾)突 (肉骨肉 )膏肓,而生燥抑。 (燥抑生 )則肒朓脙膋,育膜六墟内

亂。 (六墟内 )亂則榮衛不調也; (榮衛不调 )則肉宙(肉中裏)從(内竝風)啟 (氣

下火 ),皮痛寒熱也。故食不滿,飲無節,無力身浮。病 (石下火 )從 (内竝風 )者,

項突 (肉骨肉 )也。煩恐寒熱,汗出頭弦心縣絕,氣滿不得息 ” 。

三傳厥陰,爲黄爲瘟。瘟者,温毒也。黄者,内大癰也。其之

竝至者,癰毒俱發也。其面目身皆黄,右脇眇 (月少 )腹中痛。時氣所疫,感瘟汗

出,一日悶息不得。二日不知人,交三日死。交感而發,三艸入泉飲,不日已 ’ 。

故 ‘ 三傳少陰,病 (石下火 )從 (内竝風 )心薄。下爲從 (内竝風 )

腎,溺膏毒。 ‘ 病温,三傳而爲温毒。病温三傳太陰脾,爲啟 (氣下火 )消。客太

陰肺,爲病 (石下火 )突 (頸中肉也)啟 (氣下火 )消者,冒冒爲脾胰 (人肉土 )坂 (病

頭扁 ),爲嗌閉死。亦爲之肝絶,爲心膏屍,爲腎枯 (病頭古 )。

故曰: ‘ 温之毒從(内竝風)積於太陽,血肉溺淋。温之毒從

(内竝風)積於陽明,嗌隔不下,後秘不利。温之毒從(内竝風)積於少陽,神

昏,結黄,日夜不寐 ’ 。其言温之毒從(内竝風)積者,久積風温之毒,從(内

竝風))以墊積也 ’ 。

故曰: ‘ 寒之毒積 (肉网肉,病滯肌不用也)結於太陽,白濁石

淋,癃閉弗通。寒之毒積 (肉网肉 )結於陽明,則洞泄寒中,背脊彊直。寒之積 (肉

网肉 )毒結於少陽,則頸項不利,頭晕目絃 ’ 。

故曰: ‘ 風從(内竝風)宙 (肉中裏 ),肌裹僵而筋不用。則擠 (肉

网肉 )堀 (骨合骨 )而僵旲(彊痛屈伸不能也),而濕邪緃。客從(内竝風)臟腑,

則邪倂皮膚而病 (石下火 )竭 (糸頡糸 ),結毒於皮膚,爍癢皮蛻如,煩心而夜不能

寐也;則諸邪干而啟 (氣下火 )病 (石下火 )凝矣。

故曰: ‘ 傷於寒,三傳爲陰結 ’ 。故曰 ‘ 三傳少陰,瘀血 内遏,結黄節脁。病心,

赤面唇舌,動不得息。病腎,腫脹喘满,水溺臟腑 ’ 。

《眞意、微解 》 曰: ‘ 其腑之悖,則其臟逆。經之塞,則其府

悖。故病者;虚者塞者是也。故其啟 (氣下火 )者,啟 (氣下火 )之虚鬱而已矣。其

病 (石下火 )者,病 (石下火 )之實結是也 ’ 。

20

‘ 其經滲 (病頭辛 ),則痺成。其脈穨,其器廢 ’ 。故出其血而使

其解,刺其絡而通其經。以湯醴之辛甘以緩其刑,寒則温之,熱則噵之。合其气,

以調水火;疎其滯,以畅衛御。得此,入衛生治病之門矣。

23

太合 》 第一

2009 年 02 月 25 日 星期三 05

丙甲

師言: “‘ 諸陽化氣 (气火 ),氣 (气火 )動生風。諸陰成形,形鬱寒凝。陽

動於上,清輕飛揚,陰靜於下,重濁澂積。濁上清下、爲瞋爲脹,火 (亢 )水 (卑 )、

爲之飱泄。熱則濕蒸,寒則气凝。陰陽反作,病有逆從。濕盛菌成、病 (病頭水

火 )極還 (病頭丸 )生,木癭於傷。土積於濕。火怒於風。水枯於暑。金敗於病 (病

頭水火 )濁,而消在火 ’” 。

故天以陽生而陰長,地以陽殺而陰藏。天地陰陽,乂同則倡。何謂也?陽其龢陰,

則生气始動於東南,物茁也。陰其龢陽,則萧殺之氣結於西北,物剥也。陽者西

行,至坤而生景。天道陰生,地以陽發呈。物 壯則老,碩以謝之也。乾者,巨陽

也,風動者也。生戌亥之交,呈極變之首,陽道頹衰者也。坤者,巨陰也,息靜

者也。生未申之交,爲歸藏之始,陰道塞闔者也。

故陽歸戌位,陰見未宮者,以形物言之也。地中之陽,自九月潛行於下,故地熱

之所蘊結也。地中之陰,六月而外現,故濕蘊於長夏,以終乎季秋。謂之身:則

陽化動气,陰化凝形是也。此易之言形者也。

故 ‘ 病者,風勝气,則動。熱勝濕,則脹。瘀勝熱,則腫。燥勝濕,則乾。寒勝

熱,則浮。濕勝土,則濡瀉。風勝燥,則澀痛。濕勝火,則鬱。濕勝暑,則痒。

風火相勝,攻上。火勝水蒸,不清。寒倂於熱,則 嗔 (月眞 )。温倂風,則滿。濕

倂邪,則厥 ’ 。

故 ‘ 熱蒸濕鬱,逢冷滯則爲之雹。物腐於土,夏逢雨而爲之菇。土木瘀濕而薹生。

金水逢寒而冰凝 ’ 。故曰: ‘ 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見熱。重熱,

則見寒。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 ’ 。

是以 ‘ 至寒傷形,至熱傷气。气傷則疢 (稱 ),形傷則腫 ’ 。因見此,先痛而後腫

者,乃气傷形也。先腫而後痛,形傷气也。若 (髟付 )。天道之變化有據,地道嵤

驗可證。人爲圜周之一物,則合與自然而感應,睹也。

21





24

《太合 》 第二

2009 年 02 月 26 日 星期四 05:46

丙乙



偉乎天地。知 所以師者,酏;其博大之莫測也。

故春者:風從東來,其病在肝。應於頸項,其榮乎上;而疲滯於風也。

應於臟腑,其易怒多夢,肝俞不舒。全身拘緊,筋彊肉酸,股內廉痛。失眠腹脹,

恖緒不竭。胃病口羶,上冒苦辛,膽俞脹困,驚恐莫名。其病在膽,環跳滿,股

膝外皮寒徹骨也。

夏者:風從南來,其病在心。應於胷脇胛中,步則喘急,慌弦無力。

應於臟腑,嘭嘭然若搏鼓。睡无眠,慌豁而熱,恖緒勿寧。其病在小腸,臍中堅

脹。心中煩亂無眠,小指不利。食則膻中爍脹,气沖蓬 (朋口口口 )突 (肉骨肉 )。

是夏病也,舌紅而刺痛,火眼狂言。嘻嘻自語,頭眩目幻 。有恖則言,語稚若童

子。

秋者:風從西來,其應在肺。其病缺盆肩髎,其應俠脊。

應於臟腑,气短悶滿,吸呼運肩而有聲,臉浮目鼓,掌中熱,善太息。留暑重鬱,

虛燥傷風。則高熱不息,譫言頻頻,昏迷不醒。傳於大腸,則大便燥結,氣滿不

食。食則雍懣,少腹中隊脹,便血後裂,濕癢不禁。

冬者,風從北來,其病在腎。應於腰股少腹,畏寒而憟。

22

應於臟腑,生疑而怒,甚則骨蒸勞熱,駭怕莫名。嗜臥性墮,前陰濕痒,乏力肉

酥。筋骨酸痛,少腹冷,血寒而瘀,陽道不興。

其先,爲北風所奪。則生道塞,精液少寒,血凝紫塊。

人道爲邪氣所廢,臟寒經滯,月 事不常。應乎膀胱,則小便短數。腹冷脹若倍物,

陽馳陰縮,故肢體不伸。故酸甚則癃,斥 (鹼 )甚則閉,鹹蜃則淋。淋者,冬閉邪

熱,得春風瘀經,暑則發者也。

長夏者,風迴而至,其病在脾。應於膏脊,風濕內蘊。

應於臟腑,則生病 (病頭水上火下 )積,畜石水於胰 (人肉土 )膜,發爲濕疹。淫濕

少陽,則爲消羸煩渴。故脾胰者,得陽龢則生,失之則憊。土不納水,則水气四

播,肌裡壅塞則發肥,病 (病頭水火 )濕成矣。

胃者,盛受之官。四時皆秉,故四季邪氣所迫則中滿不消,恖欲所害,則飲食乏

味。傳之於脾膜,則噫气上逆,腹肚鬱結,而心下痞悶。足膝少力 ,蹺腿腹痛。

其索之,則發於上,其病頭項;故癢屑風疹,不可俯仰者,春病也。

胷間隱痛,血脈不調。結癳病 (病頭水火 )痞,營運受制,則夏病也。

气懣憋脹,哮喘傷勞。肩痛連臂,气浮手脹者,秋病也。

四肢厥逆,風痛骨痺,精寒經冷,化生不能者,冬病也。

洞泄寒中,結水停逆,疔瘡毒疹者,長夏病也。

由是也,則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勝則無恙,不及則

病也。





25

《太合 》 第三

2009 年 02 月 27 日 星期五 06:22

丙丙

逆春气之病,則上刑於心;而剋於肺,是爲乾嗌纏涎。其恖憂傷亟脾則胃氣上逆,

咽乾吭,勝則怒火振動,賁隘結疝。春病,胃之不足也。

逆夏气之爲病,則醺然結肝,病 (病頭水火 )濕鬱乎脾腸,腹膨而大。頸項不支,

多夢,頭眩。津液粘乾,血鬱而窒。夏病,膀肊之乏也。

逆秋气之爲病,則五內憋脹。血縮營澀,紫白 (病頭亶 )(病頭悉 )。勝,則癤癳鬱

結胷腹股肱,血病不治。秋病,膽之不足也。

逆冬气之爲病,則心血不支,少眠多驚疑,手足燥熱,宗 (中八八 )脊易形,骨痿

結瘀,其血不營。冬病,膓之乏也。

逆長夏之爲病,則心性偏乎沮激,孤獨寡交,瘦削多食,恖妄幻想,白濁溺淋,

淫滯不竭,陰痿不收,失禁腋臭,甚則不生。長夏 病,膋膜之不利也。

所謂逆者,是爲春病脾肺,夏病腎肝,秋病心脾,冬病肺心,長夏肝腎者也。天

地相交,四時應化。生長收斂藏,此常也。

人則,有所不同。气質之彊弱,心志之變化,則應四序而發病。生之,豈有皆應

時而不亂者耶!故曰: “ 良工知常 ” 。夫天地之气應人,其各有太過不及之度,

彊弱虛實之變也。

天有四時,應之爲生長收藏。地有五行,以生寒暑燥濕風。人之五臟化五氣,以

生喜怒悲憂恐。

故 ‘ 攝生者,喜怒弗關乎情,而不傷其气。故無怒以養陰,無喜以陽密。寒暑不

23

違,恒自然,而不傷其形 ’ 。故 “ 寒勿侵於形,而气自龢,暑勿爍於營,而臟 自

葆 ” 。

26

《太合 》 第四

2009 年 03 月 01 日 星期日 05:10

丙丁

經曰:東方青色,其時春。其气通肝,開竅於目。其 (木 )精之生气,歸於肝膽。

其頪火,其味酸。其幹甲乙。其頪艸木。其畜龍雉。其食爲穀麥。其應四時,上

爲歲星。其發病也,是爲驚駭。其气在頭,其音角,其數八。肝之陰者養乎筋,

其臭臊。

故東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爲玄,

在人爲道變。在地爲運化,化生五味。道變生智,玄極生神。神在天爲陽龢,動

气,在地爲木。在體爲筋,在聲爲呼,在動爲握,在志爲怒。

怒傷肝,悲猶勝 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是故肝病,則上幹清陽。

營血濁怒,經筋受制。膽病,則胃氣制。陽龢受幹,則頸項胛中痛。

南方赤色、其時夏。通气於心,開竅於耳。其 (火 )精之生气,歸於心膓。其頪火,

其味苦。其幹丙丁。其頪營榮。其畜馬羊。其食爲穀黍。其應四時,上爲惑星。

其發病也,爲腦爲脈。其气在胷,其音徵,其數七。其臭焦。

故南生熱,熱生營。營生火,火生焦。焦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

舌;其在天爲道度,在人爲悳性。悳性生懇,道度生意。意在天爲汙垢,飛塵,

在地爲土。在體爲皮,在聲爲笑,在志爲喜,其變動爲憂。

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气,寒勝熱。苦傷气,鹹勝苦。是故心病則營血不運,軀

體不用,舌本彊。胷中少气 (气火 )焦滿。少腹繞臍爍痛,頭病面青,目無光,唇

紫灰。其火爍金,喘息不止。

中央黃色,其時長夏。通气於脾,開竅於口。其 (土 )精之生气,歸於脾胃。其病

在舌,其味甘,其頪土。其幹戊己。其頪生氣。其畜兕牛。其食爲穀稷。其應四

時,上爲鎮星。其發病也,爲燥爲渴。其氣在中,其食在肉。其音宮,其數五,

其臭香。

長夏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酸猶過甘。脾生肉,肉生肺。脾主鼻;其

在天爲气,在人爲意欲。意欲生勤,大气生憂。憂在天 爲陰,爲沉,在气爲金。

在地爲生化,化生五臭。在體爲皮,在聲爲嗌,在志爲樂,其變勤爲哀。

是以知脾病則肌肉壅腫,瘀之所病耳;不及則肌理尖削,食多榮少也。故脾之敗

也,其病消水癉渴。脾不消水,故口渴而尿頻多。此何生也,因其味太過,大食

腥葷,膩之傷土而器不用,故水泛也。

西方白色,其時秋。通气於肺,開竅於鼻。其 (金 )精之生气,歸於肺大腸。病在

肩背。其頪金,其味辛,其幹庚辛,其畜雞猴。其殼稻,其應四時,上爲太白星。

病在皮毛。其音商,其臭腥,在聲爲哭,在變動爲咳。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味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 腎生志。其志爲憂;

憂傷肺,喜勝於憂,熱傷皮毛,寒猶勝熱。

是故肺病,則皮焦毛枯,背如重負,少气喘咳,皮屑飛揚,皮若當風,寒熱往來。

北方黑色,通於腎。開竅二陰,其 (水 )精之生氣,歸於於腎膀肊胱。故其病腰腹

足踝。其頪水,其味鹹。其幹壬癸。其畜豕,其穀豆。其應四時,上爲辰星。其

24

發病也,在志與骨。其氣在汁液,其食在膓。其音羽,其數六,其臭腐。冬生寒,

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腎生髓,髓生肝。在聲爲呻,在變動爲憟,在志爲恐,

恐傷腎,恖過於恐。寒傷血,燥勝於寒。鹹太過則傷血,甘太過猶勝於鹹。

是故腎傷則腹膨身腫,二便不 利。以石,風,寒,濕,燥水別之。不及則小便頻

數而少,畏寒不振,陽道不興。

27 合 》 第五

2009 年 03 月 03 日 星期二 05:55

丙戊

是言:《經 》 者,先聖之遺秘也。醫道之巨 (矩 )模也。掘生道自然之常,

以言衛生養命之本,非無稽也。天地爲人之輜舍,宴存其中。焉有不相呼吸,對

應者哉?故言陰甚,則身熱而腠理閉,喘麤爲之挽仰。汗不出則熱畜,齒痠口乾,

煩冤腹滿者,不治。

陽勝,則能冬不能夏,故身煩熱、骨熒。陰勝則身寒汗出,膚若臨風。

數寒而憟,寒則氣逆,逆而腹滿不治也。能夏不能冬,陰勝之變 也。病之臨、形

不可支也。勝者,相勝也。寒生水,是水逢寒聚而不發,鬱而不行。不行則病。

熱生火,火化動气,勝則爲飆風,風動生寒,此極變也。

故四時爲气,四序爲龍,葆龢爲瑞,逆傷爲災。人亦有四時,初生,少

長,青成,成衰。故年四十內耗甚,腠理始疏,陰營而衰自半。起居癩散,榮華

稍過,發鬚斑白。年五十衛自衰而身重,耳目不聰。年六十則陰營痿,陽失其榮

而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

故《經 》 曰:知七惑之弊而避之。用八益之利而益之。則衰老遠,而身

彊。反之,傷乎七惑之害,未臻八益之利,則衰老 矣。智者察同,自然體用。愚

者察異,力意不及。自然之道,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輕

體彊,老者復壯,壯者益治。

故侯王之食,養老有餘,而少小不足者,何也?因其營之太過,而傷形。

形傷,則臟气 (气火 )石,石則欲甚而泄之,憊而亡矣。

28 合 》 第六

2009 年 03 月 04 日 星期三 06:03

丙己

“ 同气相求,相比以澑。變化相移,所須則收。气味有宿,質化气 (气火 )歸。飲

食入胃,轉化爲气。气之所變,資乎其給 ” 。

故味之酸者,入胃則化鹹而斥 (鹼 )變。本初之味,歛乎緃而功收澀。鹹化之气,

通於血而 荣乎臟。鹹化之質,充乎血而榮乎筋。斥化之气,給乎膽支乎胃。斥化

之質,入乎津血去漬膩,而精化其瘀也。

味之苦者,入胃則斥 (鹸 )化而鹹變。本初之气,散熱推陳而泄瀉。斥化之气,清

熱袪燥。斥化之味,推陳易新。鹹化之气,榮乎髓而資於血。斥化之味,走肌腠、

而營運於水穀之隅。

味之甘者,入胃則酸化易鹹而斥 (鹸 )變。本初之味,清熱助濕而利乎脾。酸化之

气,消磨食飲,而資乎腸胃。其質則腐變,而入脾利濕,運營水气。鹹化之气,

則榮乎肌裡,而潤乎膚表,益養代瀉於皮腠也。其斥 (鹸 )化之質,出陳腐新。其

气也,則營乎金水之陽。

味之辛者, 入胃則酸化易鹹而甘變。本初之气,塡中補虚而發熱。鹹化之气,走

25

乎六陽。鹹化之味,走乎陰而充於五內,以資其運。酸化之气,支乎筋經而泄濕

熱。酸化之味,呈運化而實其肌腠。甘變之气,填其膏脂。甘變之味,滋乎陰而

營五宮也。

味之鹹者,入胃則辛化易斥 (鹸 )而酸變。本初之气,榮血塡髓以消水。其辛化之

气,填乎髓而益乎精。辛化之味,壯其骨而營乎筋。鹹化之气,利乎臟而營乎血。

鹹化之味,行乎水而澤其肌。酸變之气也,清肌理之瘀滯,調燥熱之動气。酸化

之味,清理六腑之害,益乎斂收之气是也。

故知食之不及,則五內虛,六陽憊。食之太過,則五 內壅,而六陽滿。觀五行、

五種、五頪之變化,知機則活。用天地六合之微奧,調以先機。酏治之濟人,若

非明白三才之奧,焉可爲佳?

斯道也,非大智慧而莫近。故見利妄義者難明;非仁心濟利者難知。故聖道唯孤,

知者稀幾也。是以習道若水之與物,徹透自識。持德似撅愚之有物,富貴而不移,

則聖道傳矣。



29

《太合 》 第七

2009 年 03 月 05 日 星期四 06:24

丙庚

夫五味之營給,適,則當養。不及,則削。太過,則病有餘。有餘之害,烈也。

故五宮六陽,其變化无多。五味傳咸之應化,呈象不一。

何謂也?人,有五行之不同。物,有五色之 偏易。食,有五味之獨勝。嗜,有五

頪之各別。是以五行化氣,各有所歸。五質之易變,各有所給。五味之所歸,各

有所化。嗜之則偏勝,好之則偏積。

故嗜酸者,質斥鹸而火盛。然酸太過,則閉。

嗜苦者:質鹹而血少,然若太過而癆瘵。

嗜甘者,質斥 (鹸 )而臟燥。然甘太過,其六陽臃而五宮塞。

嗜辛者,質酸鹹而血泣多气,然辛太過,則肝鬱气亢,而心脾同病。

嗜鹹者,質斥 (鹸 )酸而血盛气虛,然嗜碱太過,則癃,血瘀骨削。

是故五味之營也,益不及而剝太過。此所需之神自明也。

故言虚者:虚散而不聚也。不聚,故爲之虚矣。言實者:結而不宣散也, 不宣散,

故爲之實矣。故言虚實者,非有無也,乃聚散之失度也。

且夫五方之域,榮枯燥濕別之。其質地氣候之異,造物不一,陰陽虛實之變,作

而繁衍。寒熱風燥濕之別,近質而化。故病分五行生剋,治分五質五味之辧,投

其所喜,用則滯閉洞開。嗟夫,精微智志者、有餘。喜功好大者、不足;聖人之

道危矣。

30

《太合 》 第八

2009 年 03 月 06 日 星期五 04:12

丙辛

神,之色混黃。气,之色太素。精,之色玄白。

神,之宮在心;其闕在首,其開竅在目。其養太無,其生太虛,

26

其精太靈。其神太眞,其气太極, 其眞太初。

故神之精存乎膋覽,神之靈鍾乎血髓。神者:心之華也。其性

虛極,不可爲用。

是故恖慮耗之,怒火移之,憂疑散之。

气,之宮在肺膓;其闕關元膻中,其開竅於鼻。其養在脾,

其生在心,其精太元。其神太玄,其气太乙,其眞太樸。

故气之神存乎丹田,气之靈居乎神庭,气者:肺之華也,肝之

精也,其性至清,莫可亂之。

是故憂恖滯之,悲泣散之,急怒移之。

精,之宮在牝腎;其闕在頭,其開竅於前陰。其養在肺,其生

在脾,其精太華。 其神太貞,其气太始,其貞太清。

故精之神居於首,精之靈守於命門。精者,腎之華也,肝之資也,

肺之精也,其性至淫,莫可擾之,擾之則亂,散之則移,移之則病。

因是也,葆龢五內,以養其陽,奉養六陽,以衛其眞。眞者,精

氣神之謂也,不可不固,以命曰三玄。故三玄龢固而精力盛,形不衰,軀體眞合。



31

《太合 》 第九

2009 年 03 月 07 日 星期六 07:23

丙壬

師顥曰:望气,而知神。神不衰而可愈,神不竭而可治。

望神,而知精。精氣勝雖,危而安;勞竭雖安,則難愈。

天之精者,神也。地之精者,气也。人之精者,津液也。

天以其神而生精,精生气。地以其气而生神,神生精。人以其資而生气,

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气。此三者不可拮据,故三而一,一而三者,生資之本,

性命之根源也。

五行五臟,各有所營。

肝屬木,其數八。木以水爲母,水一也,故肝有十八營。營以十八物,

非物不用。養之太過,則木气壅以致病,肋脹腹臌者死。

心屬火,其數七。火以木爲母,木三也,故心有二十有一營。營以二十

有一物,非物不生。養之太過,則火鬱而滯, 經脈不通,气結而臍腹痛者死。

脾屬土,其數五。土以火爲母,火二也。故脾以一十而營。營以一十之

物,非物不化。故養之太過,則土气壅塞,脾土不運,消中甘渴嗝气,食不下咽

者死。

肺屬金,金數九。金以土爲母,土數五,故肺以四十有五營。 (去節二十

四气 )營以二十有一物,非物不調。故養之太過而內气鬱結,病 (病頭水火 )毒不

化,背痛仰項而息者死。

腎屬水,水數七。水以金爲母,金數四,故腎以二十有八營。營以二十

有八物,非物不榮。故養之不及,則腎傷而物敗,腹痭如釜,二便不通,咳气上

逆者死 。

故臟絕而腑氣有餘者蠱脹,气絕而臟气 (气火 )有餘者浮腫。痭脹而气短

澀者, 臟受制之气衰也。臟气 (气火 )壅塞,瘀阻而不宣者,六陽運化之气不足

是也。

27

P11

32《太合 》 第十

2009 年 03 月 08 日 星期日 05:15

丙癸

夫陰陽之在天地,猶水之在器也。其本無形,而形歸所器矣。氣

血之亦複如是。故陽不足,則邪氣乘之。陰不足,則厭气留之。故天降精气 (气

火 )之施化,爲陽爲天。地布龢气以成形,爲陰爲地。地之清陽上天,天之濁陰

歸地。

是故天地陰陽之動靜,爲其神明晰辧之綱紀。 故能,以生長收

藏之道,萬物得之以榮息。而我用之以治其病,以葆人生。以物之用,而龢服其

常,以給其不足。非我異於人也,以微覽也。天地陰陽,如圜無端,周而復始矣。

天之气,通乎芒 (朋日日日 )嗌。地之气,通於膻中。動气通肝,

雷气通心,穀气通於脾陽,雨气通於腎陽,六經之陰爲山,陽爲川,腸胃爲水穀

之海。九竅爲葆營形气之囱,水注之戶。故陽之汗,以雨頪之。陽之气,以風名

之,暴烈之气象雷,逆上之气象陽。

故治逆乎天紀,違乎地理,則六經反作,而五氣盡傷。眞气既傷,

則災害至矣。其邪之至也,疾如風雨,其 賊之臨也,快喻流光。

故善治者,治皮毛,止乎初萌也。其次治肌膚,救其既生也。其

次治筋脈,攻其已病也。其次治六腑,治其已甚也。其次治其五臟,治五臟者,

生死過半矣。



33 合 》 第十一

2009 年 03 月 09 日 星期一 06:29

丙子

經云:病勢已成,治之,可得半癒一。然,初成者獲愈。固入者,伐形。透裡者,

伐骨。先侵傷膚,不治則乘陽,陽傷而注於臟。故天之邪風感人,而害五臟。水

穀之寒熱,感而害於之腑。是其熱傷於胃膀胱,而寒傷及腸輿膽也。地之濕氣,

感則害及皮肉筋脈,其勝,則榮衛之氣不行故也。

故善鍼者, 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裡。

察太過不及,而補瀉。見微得過,用之不殆。善診者,先察色而望其形。別五行,

分五域,而案脈審別其陰陽,見清濁而知部份。聞其息,聽者聲,而知其所苦。

觀權 (恖刀 )衡規矩,而知病所主。

故脈者;春之風也,柔龢而中弦。夏之風也,洪弱而昭龢。秋之風也一,肅殺,

浮毛如羽而清龢。冬之風也,淩烈,散而沉石,中下見而靈活;此四時平脈也。

案尺寸,以觀其浮沉滑濇。察三才,而辧彊弱大小。辧緊數促急激薄之象,生死

立判。分彊洪鼓擊實牢之動,眞假自明。察查濡芤細散微耎之眞假,溯及 遲緩長

短結帶之是非。

故肝之脈曰脫,其無至若遁刀之責責。

肺之脈曰毛,其無根若摩麻,毛之浮波。

心之脈曰揣,其若索之去,傳豆於器。

腎之脈曰擊,如指彈石,辟辟搏絕。

脾之脈曰漏,乍陳乍數,屋漏雀啄。

28

故曰將亡之脈,生氣絕而不活。見其繫,而不見及气。見其動,而不見其韌者是

也。

34

太合 》 第十二

2009 年 03 月 10 日 星期二 05:53

丙丑

望而知生死,色見於外也。診脈而洞其機,無誤則無失。故病

之始,刺之而已。盛,則得衰而已。故病盛,取之而傷眞气,輕則發揚而邪去。

重則減之,衰則彰之,勝者剝之 ,弱者益之。形不足者,溫之以气 (气火 )。精不

足者,輔之以味。形勝則氣虛,以辛散滯而溫其陽。气 (气火 )盛形衰,用陰濁之

性,以培其根。邪在上者,揚而發之,邪在下者,引而泄之。故中滿者,瀉之於

內,其邪所乘者,表之以汗,邪在表者,揚而發之,其氣慓悍者,案而斂瀉之。

故實則益散益瀉,虛則用益用補。審陰陽、以別剛柔,判彊弱、

乃知益損。陽病治陰,陰病治陽。氣實、則導而引之。血實、則決而疏之。引領

歸正,安活本位,此治之道也。然治必通察辧,察辧勿過於色脈。逆從表裡,虛

實陰陽。雌雄彊弱之道,存之於心。心存於精,精 存於誠。誠存於眞,眞存於一。

存於一者,是謂得道。

80《太乙 》 第一

2009 年 03 月 11 日 星期三 05:22



太 乙

丁甲

陽極之末者,陰之生處也。陰極之位者,陽之生處也。故天之有陽,地之生也。

地之有陰,天之所獲也。天有三光,一陽輝二陰。地有三炁,二陽活一陰。天之

道,彰乎形而運乎裏。地之道,發乎裏而生乎形。气動乎形,形彰乎意。故名太

乙者,是爲自然之常,而明乎證治之理也。

故師言曰: “ 臟腑,表裏,陰陽者;道之以度也。天地有道度,四時見也。表裏

有道度, 陰陽辧也。陰陽亦有道度,寒熱現也。

陽彊者,以陰培之,培之陰,則陽道自平。陰盛者,給之以陽,給之陽,則陰自

衡。故曰 ‘ 陰病治陰,陽病治陽,有餘者、損之,不足者、益之 ’ 。何謂也?及

以五行之道言也。虛則培其母,實則瀉其子也。

故肝之病也,虛則益腎,實則損心。損心者,利竅開心可也。腎之海者,膀胱也,

當以利之。心之海者,小腸也,當以疎之。

心之病也,虛則補其肝,實則瀉其脾。瀉其脾者,通實消導可也。肝之官在膽,

當以清之。脾之府在胃,當以龢之。

脾之病也,虛則補其心,實則瀉其肺。瀉肺者,理气 (气火 )宣通,袪滯者可也。

心之 海小腸也,當以溫之。肺之輸大膓,當以清之。

肺之病者,虛則補其脾,實則瀉其腎。瀉腎者,除濕利水可也。脾之穀在胃,當

以龢之。腎之海在膀胱,灋當清利。

29

腎之病者,虛則補其肺,實則瀉其肝。瀉肝者,行其气 (气火 ),開鬱清解可也。

肺之府大膓,以温龢之。肝之輸在膽,清而墮之 ” 。

故曰: “ 六腑者,若川谷之卑者也。卑不利,則溢髙。下不龢,則鬱之上。卑 (氣

之下也 )之壅,熱鬱亢 (下氣冒上也 )。亢 (下氣冒上也 )之客,寒結卑 (氣之下也 ),

此自然之常也 ” 。

是以治臟則先清其腑,治腑則先理其臟,治標者先固其本,治本者先導其標,上

病者利 下,下病者清上。



35 乙 》 第二

2009 年 03 月 12 日 星期四 05:09

丁乙

“上動,則下必從之。下動者,上必隨之。左气 (气火 )實,則右動。右

气 (气火 )實,則左移。前實則挺,後實則弓。血實於上,則氣聚於下。气 (气火 )

縕於上,則血實於下。血移於右,則气 (气火 )動於左。气 (气火 )動右,則血移於

左。血多則氣少,气 (气火 )多則血少”。陰本在上,陽本於下。陽之,則上輕下

重;陰之,則喘息而肢浮。此氣血推移之綱也。

“陰入陽而動者,腦也。陽入陰而動者,心也。欲食而活者,膓也。三

心之一運, 身無所病”。同之以淨,用度以龢,生之道几。

“陰入陽,心動者性;陽入陰,性動者牝。故有則恖,少則止。性作營

動乎牡,牡動 |摇而精泄。欲不禁者,肝熱腦郁也,病膓氣之不固耳”。

“氣入血,肝盛而動怒。血入氣,肺盛而動悲。營入血,脾盛而動憂。衛入

營,腎盛而動恖。衛入血,心盛而動情”。

“貞陰陽而憐气血,惜萬物養心志。物者,气之器也。事者,竭之能也。

故先聖人者,處物不芻”。

“五味五穀,弗欲奇用。用偏則失貞,過則必遏,遏其溢矣”。

師顥言,‘肝傷於腥, 膽敗於葷。心病於濕,小腸病於气 (气火 )蝕。脾

病於鬱,胃病於不節食。肺病於風,大腸病於淫。腎病於滯濕,膀胱病於火’。

故飲食入胃,則勞乎膽而運於肝。傳於腸而營入脾,脾生血,血生肝,肝生心。

脾生肺,肺生腎,腎生肝。故榮,清走肝腎,濁入肺心。血之營運,五臟互榮。

故膩傷肝脾,濕敗腎心。濕熱上蒸,至肺生疢,此熱鬱之過也。 82



36 乙 》 第三

2009 年 03 月 18 日 星期三 07:11

丁丙



師言:“諸內之症,無誘不發”。‘其病既成,實邪已形’。然。無六氣之

助, 則病無可生也。故病者,發以疾而本伏隱也。無積爲有,有而引緃也。

經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乎陽,清靜根之。營命出乎陰,闢闔

收放本之。陽動圓、行於臟腑。陰靜方,迴二循環。

故心者,陽中之少陰。二陽互動而推行,一陰迂迴而收斂。故爲、維生

之主宰焉。動乎,其爲成之原矣。闢闔不息,動運常龢。血汙乎忥气 (气火 ),始

爲病。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支配出焉。其陰者,祛毒之官,鎮位筋脈

30

也。其陽者,爲玄牝之母,生化之根。

肝者,陰中之厥陰。二陰之始乎澂解, 一陽支配於氣運。依膓之所資,

腦之所動而運也。木象剛健,故病在氣,傷於腥。

膻中者,膓之使,覽之所用也。中正出乎陰,龢气本之。喜樂出乎陽,

眞气存焉。

故其宗 (气中 )龢,心曠神怡。其氣濁滞,恖甚神渾。其病也,肢堕解臆,

兘無從。不立,澥澥然。

脾者,生成之官,五味出乎陰也:陰者,胰 (人肉土 )也;本欲動之。養

給出乎陽:陽者,胃也;元气 (气火 )運之。

脾者,陰中之太陰也。生乎膓而用其陽,動乎膽以同其運。故其龢則壯,

不足則懈;力不恒,悶悶然。有餘則喘满,昏 昏其然也。

肺者,相傳之官,節治出焉,行營布衛者陽也,走於腑而動於臟者,陰

也。

肺者,陰中之太陰。生乎心而用其陽,動乎锤 (無代 )以致乎運。故其不

足,缺缺然如有失,肩不負。有餘,息息然如有隨,動躁不竭。

腎者,太乙之官,气節出焉。智慧出乎陽,生成出乎陰。龢則滿志,精

力無竭。

腎者,陰中之少陰。肒二陽以依之膓用,蓄乎熱而以清其汙。不足則疲,

前不用而溺數。實則腰腹滿,肢腫而喘逆。腦中混混,如水蕩蕩然。

膽者,將軍之官,蝕腐出乎陰,決斷 出乎陽;鎮守心陽,爲胃之權輿也。

故其氣佈衛於息夜,而守與日中。日奉消而夜守形,此其鎮也。

胃者,倉稟之官,消化出乎陽,澂闢出乎陰焉。其爲陽气之宗,命門之

支焉。故其氣用輸乎日中,而守於息夜。日奉常而夜支形,此其用也。

小腸者,臟腑之腦,受盛之官。故膓榮身榮,膓枯身枯。化物出乎陰,

昇營出乎陽。其精上溉乎腦心,其液賷生諸臟。以温而龢諸氣,用養而成其生。

成營蓄衛,化方之源焉。

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乎陰,淅送出乎陽,瀉者出乎陰。

三焦者,膓之大絡,決 瀆之官。天焦奉行乎气運,地焦本始固龢源,中

焦輸資乎臟腑。澤潤乎人,滑利乎地,開通乎天者陰也。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秉气 (气火 )海而運化者、陽也,匯有餘

而出之者、陰也。

故元气盛則身心矯健。牝牡虧則悶閉不通,至道甚微,變化無窮,生成

之道,一气而通,是以一病則四應,一塞也眾蒙

孰知其原?索之無端。瞿瞿閔閔、勤勤純純,而奧妙莫知。兢兢業業、

溯溯窮窮,而玄機澂湛。唯窈窈冥冥之境、而恍惚若得,恍惚之中、而隱然若悟。

此旦冥之一線耳,天意之使也。動靜生成,神明通之。 陰陽闢闔,動气承之。

故“上明而下宴,下盈則上津。之上以司炁,之下以司生”。生气 (气火 )

同宗 (气中 ),人道乃成矣。



37

《太乙 》 第四

2009 年 03 月 20 日 星期五 05:55

31

丁丁

天,之心曰同。地,之心曰萌。日,之心曰廣明。月,之心曰

清靈。

故天,气无不同也。地,氣無不萌也。是以先師本天之旨,而

觀變化之理。明十有二月气之所移,立二十有四節。節一十有五日,合六六之数;

應萬物之作而分三候。候有五日,以應地移,一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之數。

故天之 體,本乎陰陽。地之體,應其陰陽。以其天地之气育、

而人處其中。得九而配之,應乎九九之數。九者,陽數之終也,一八合、二七合、

三六合、四五合數也。五五則滿一,一者,數之始極也,故爲六者,五與一也。

九九者應天制會,六六者,闢地經緯;易之從之。

故冬者,坤;復、臨應之。春者以泰;大壯、夬以應之。夏者,

乾;姤、遯應之。秋者,否;觀、剝應之。以乾、坤、否、泰,爲四時;陰陽之

理窮也。木火土金水爲五方;五運、五行之理窮也。風、火、暑、濕、燥、寒,

爲六氣。气合六十日,六六則三百六十數。比、生者,是爲平气。相勝者 ,爲之

太過。故相刑者,爲之不及;此六經之變窮矣。

師曰:形假地生,命惟天賦。故奉生之气通於天,天秉承乎陰

陽,而爲動之根本矣。形假五行而運,用假五氣而活,龢其精气 (气火 ),神之本

始。

肝之藏魂,心之藏神,脾之藏意,肺之藏魄,腎之藏志。五志

者,五能也。气盛則魄宏,精盈則志剛,血充則魂密。心龢中正則神蘊,谷氣平

則意眞。心動意,意動魂,魂動魄,魄動气,气動神,神動意,互動則作。故動

作之龢者,五神藏也,行動懶散者,五神離也。神離者,六氣,六欲,七惑之傷

也,案而知之。

師 曰: ‘ 寒熱傷乎神志,風濕動乎魂魄,燥火擾乎意气。气動

傷陰,火動傷陽 ’ 。故 “ 寒動生風,風動生火,火動生暑,暑動生濕,濕動生病

(病頭水火 )。病 (病頭水火 )動傷气 (气火 ),气動生燥,燥動傷陰,陰動生寒。寒

動气 (气火 )傷,气動傷形 ” 。故 ‘ 六氣之動,邪自生之。陽之邪入乎其陰,陰之

邪乾乎其陽 ’ 。

“ 陽與陽接,則其气破散。風熱互蒸、則内淫爍而外汗。陰不

自生、而消之,其見血淖 ” 。

血淖者,宜謹龢其气,气通則陽不內焫。內焫,則臟閉。臟閉、

則剛柔不龢,經气 (气火 )乃絕。陰與陰併,則壅塞不通,气機 散亂,營血瘀結,

陽不用而自滅。陰爭於內而陽擾乎外,魄汗不斂,四逆而起,起則傷肺,使人喘

鳴。火乘金則陰消,三日死。生陽之屬,四日已。

38

《太乙 》 第五

2009 年 03 月 22 日 星期日 05:58

丁戊

所謂生陽者,肝之心,心之脾,脾之肺,肺之腎,腎之肝是也。所謂生

陰者,心火乘肺金,肺金乘肝木,肝木乘脾土,脾土乘腎水,腎水乘心火是也。

所谓生陽死陰者,亦心肝之頪。所谓生陰死陽者,亦肺心之頪。肺之腎,謂之重

陰,腎之脾謂之辟陰,死不治。

辟陰者,土辟水升之故也。結陽者,腫乎加上肢,結陰者 便血,三結三

32

升。陰陽結斜,多陰少陽,名曰石水,少腹腫滿。

手足陽明之熱結,謂之消。消者,消水穀也。

手足厥陰之鬱結,則胃氣實而二脇鬱,澀謂之蒙。蒙者,蒙水气而不發

也。

手足太陽之結,謂之隔。隔者,乃熱結小腸,而血脈燥。熱結膀胱,而

津涸也。

手足太陰之結,謂之水。水者,陽爲寒淩則气化爲水,水積胷膈也。

手少陰少陽結,謂之喉痺。喉痺者,邪積少陽而走少陰,刑太陰而上嗌

也。陰搏陽別,是謂有子。陰陽虛,而胃氣不留,腸開勿收;陰中眞气不稟,而

陽者死。

陽入陰位上搏,陰弗固則蒸而爲汗。陰不足而盛陽搏之,則血崩而下。

三陰俱鼓搏而異於常候,陰氣盛極,二十日夜半死。

二陰俱鼓搏而異於常候,陰末至極,十三日夕死。

一陰俱鼓搏而異於常候,十日死,何據焉?火成於七而木以三應者也。

三陽俱搏鼓而擊,三日死。三陰三陽俱搏,心腹滿發,腸無隱曲而瀉弗

知,五日死。

二陽俱搏鼓而擊者,其病溫,死不治,不過十日死。

一陽俱鼓搏而伏者,三焦竭也,三日死。故凡異於常候者,相勝而太過

之候,皆死也。是病 甚,其候順,無違乎時者皆生也。

師言:搏者,陽極而搏乎陰。鼓者,陽張,而陰閉竭也。擊者,極而二

氣無所制約也。天地極,陰陽否,時氣盛行,而瘟瘧生。暑濕失度,久串無雨,

則時氣流行,溫病生。風雨不節,水患漫近,則時疫橫行。人亦然也。何謂哉?

不知常,之妄作,凶矣。

常者,五行之炁,應天運而主化生物者也。五運相應,周而不息,相生

成,承運以治。然四時五運,六氣用焉。

六氣者,風火暑濕燥寒也。其本五行之气淫而生,故謂六淫。其於五氣

也,又一陰陽也。五氣爲陽,六淫爲陰。陰陽之動,盛衰 虛實,太過不及,之所

注耳。

故經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虛實之紀因,不可以爲工也”。

39 乙 》 第六

2009 年 03 月 24 日 星期二 06:51

丁己

師曰:欲知其解,先求其至。春爲气首,皆歸始春。未至而先至,太過耳,

則薄所不勝,而乘其所勝也。

其氣淫,淫生濕。濕生病 (病頭水火 ),病 (病頭水火 )生鬱火。火生積,積則

邪癖內生,良工束手。至而不至,是謂不及也。不及,則所勝妄行,而所生受病。

所不勝,薄之也,命曰氣迫。

故我所剋者、曰所勝。剋我者、爲 所不勝。生我者,爲所生。是以當求其

至者,气至之時也,故曰: “謹候其時,气可與期,失時反候,五治不分,則內

運昏亂。八邪所幹,六淫內變,工莫所辧也 ”。

經曰: “气有五常,謂之襲常。气之不襲,是爲非常,非常則變矣。變至則

病。是其當勝反微,不當勝反甚,因而重感於邪,感於邪則病矣 ”。故 ‘非其時則

33

微,當其時則甚 ’。

是以天之廣、無所不包也。地之厚、無所不納也。天度者,地之深藏者也;

地德者,天道之所下施者也;天之道,無物不彰乎經紀,地之道,無气不發乎理

性,故觀之能明,明之能悟,悟之可達也。

心榮乎面、而充在血。爲生之本,神之宅也。其气炎上,其精上應神庭,

其神與識動乎形。其神資生,爲命之源也。故其象火之離明,爲陽中之太陽,故

本象曰離,用象爲乾。離者中虛,神存其中矣。乾者,言其恖,意動而不息之象

也。

腎榮於髮,而充在骨。封藏之本,精之位也。其气關元,其精上應神宮。

其神華潤澤筋骨,其精資髓,爲運動之源也。故其注水週流形體,其象水之靈秀,

故本象曰坎。爲陰中之太陰,言其入於有無二間之故也;用象爲坤。坎者,一陽

居中動乎有形之中也,坤者,秉陰極而生,貞藏之象也。

脾榮乎肌腠,而應在唇於肤。爲資生之本,形之源意之處也。其精四播而

不息,其气達而如環。其神昇華,而治六合,爲後天之本始也。爲陰中之少陰。

本象爲坤,中虛而爲倉稟之本。用象遯、臨、夬、剝。坤者,空谷也。盛,受而

資營者也。秉陰極之象而生陽,始生而亨利之象也。遯、臨、夬、剝者,其寄乎

四時,而氤氳之象也,莫可鬱之。

肝榮乎爪,而充在筋。爲氣血之本,魂之藏也。其精上應在目,其气中龢

胃膓。其神與魂主於形,資乎神明。爲陰中之太陽,故本象震。震者,言其物之

動也。地出乎震。茂盛之象也,用象爲泰。震者,二陰 居上而陽動於下,萬物資

生者也。泰者,陰陽交會、而生機盎然之象也。

肺榮乎毛,而充在皮。爲气之本,魄之處也。其精在丹田,其气 (气火 )走臟

腑,其神與魄存乎表。其气 (气火 )資生,爲命之泉也。其象金之朗朗,爲陽中之

太陰。其本象曰乾,言其橐龠不息也,用象爲否。乾者,其气盈而鼓吹者也,否

者,陽動於上而陰靜於下也。



九常紀開篇

2009 年 03 月 24 日 星期二 16:36









40

《太乙 》 第七

2009 年 03 月 26 日 星期四 05:59

丁 庚



臟者:量也,釋也,藏營支養也。腑者:皿也,哺也,消導傳 化而奉營者也。故

臟有其榮,腑有其飬。臟有其支,腑有其給,地道之大端也。

六墟者:極虚之處也。曰胰 (人肉土 ),脾主之,通乎二膓,昇化水谷也。

曰望 (朋口口口 )突 (肉骨肉 ),心肝肺主之,權水火,调陰陽之營飬,守衡

五官二道器也。

曰膏肓,神气主之。資心调元,潔器維清之器也。

曰育膜,肝腎主之。膋胝支之,爲間營調龢陰陽之器也。

34

曰膋脂,肝心脾主之。生液支血,攝气收華,成水火精津之器也。

曰朒朓肒脙,守衛關隘,持龢恒攝之器也。以其六墟 諸器非表不裏,故

其臟腑實積外邪,皆可害之。其無域乎?以其不宰而執其衡也。

一原一漠者:袪寒散熱,解毒緩疲之器也。一原膜者:漠水也。存津若

膜,佈於肌腠筋骨之野,爲力衡動之泉也。

一核漠者:化血之結也。若蔓之與零,遍乎筋骨臟腑膋脂,以消血汙祛

水毒,解散寒熱也。此八者,皆眾蒙之府,雖有所屬,而其过甚之。雖有所主,

而嫉猶之。故勿以小患而不爲,不爲則大患。毋以無狀而不意,不意則亡也。

胃榮乎色,達乎膋脂 (朋口口口 )突 (肉骨肉 )。維生之本,陽道之海,養水

谷以逹命也。上支神聰,下 養精气,以動爲根,生即不已。其上象地陽,其下若

雷動,爲陽中之陽明,故本曰復,用曰無妄、大壯、解、泰、恒,以應五運。器

之陽者已生其陰,資撫其生者也。

膓臟之腦而營乎形,逹乎心胷核漠神闕。上走膻中以本其恒,下舍百脈

以根其榮。爲血脈之源,滋生乎心主而營津液。故心與之裏,曰赤膓。其本膋胝,

泌清澑濁,祛毒昇華。衡乎消導,精工之器。故象火,而昇降乎雨露,亦核漠 (朋

口口口 )突 (肉骨肉 ),爕陰陽而衡寒熱。其本曰同人,用曰既濟,鼓吹雲雨,潤乎

諸器也。

大腸榮腰脊,走腰眇 (月少 )而達嗌鼻。得脾之氣而 運,營歸肺命門。故

淫毒過,則澑膚。上行諸育膜,而運乎津涎,下輸五行之氣,而走乎臟腑髓骨。

與肺之合爲表裏,澑脂佈肪;少脾之資而瘠肥,多水火之剋而結瀉。爲化育泄濁

之府,故走腹腰而始乎手。得脾肺而移虚實,逢七緃而敗腰亦。其本曰萃,用曰

臨,故曰百積之海者,以其攝瀉自然之象也。

膀胱營乎肌脈,調龢陰陽而緩核膜。上達神府諸臟器,沐乎其悳。下合

百節諸谷穴,衡乎其運。關乎朓脙六墟漠原,繫乎五泉衡其體用。佈施雲雨,逢

六淫作霧露。沐浴諸器,致清龢而肅靖諸域,爲陽表之君。其本曰困,其用解,

故爲泉谿之溟者,以歸納汙濁 而不染澡也。

三焦膓之别絡而衡乎臟腑諸氣,以營其匀。其主六墟四膲原膜,容穢汙

以衡利諸器。療水火之不持,合陰陽之不睦。故上焦心肺, (朋口口口 )突 (肉骨肉 )

膏肓主之。中焦肝脾腎,育膜胰 (人肉土 )膻主之。下焦膓膀胱男女,膋胝肒朓脙

核膜主之。以衡其生,以致其生也。故三焦者:概而言也,手足少陽毌之。

心包膓之大絡,而司乎心陽之衛。膽胃彊,則其拒閉不汙。膓膋弱,則

易染凬病 (病頭水火 )。脾虚,其易爲濕傷。肝旺,其常爲氣動。上畏燥火,下懼

清寒。有司心神之衛,實一身薄弱之器而易病者,故以腑名也 。其本曰遯,用曰

賾,則運以龢,不則爲害;就王之側,深澻不名耳。

膽宰陽道,通毌乎首支九竅。上逹虚極,下疏九地。與胃共主日夜之衛,

同營消化給利之權。攝調臟腑之龢,引領諸陰以歸經紀。主核漠之運以收支,營

陰陽之道而執衡也。其本曰无妄,用曰復、豐、噬嗑、隨、屯,以窮五變。爲衛

生之本始,葆形之君也。

腦肢竅之主而營乎志知,上支臟腑之運作,下繫精气經脈循環。積臟腑

之气而主宰,用眾啟之精以作動。呈四宫九衢之道爲心,宗體心鑒之智以存神。

爲九陽之魁首,迺五志之总樞。其本曰大有,用曰同人,故曰心之宫 神之舍也。

女子胞者,玄牝之器也。肝之气生,心之气運,腎之气爲,肺之气資,

脾之气應也。肝心膋朓六陰膓衝任,龢則其生,病則其殃。血其主,經其元,眾

支而生,一臟獨主,生成人道之宫也。故其本曰豫,用曰復。得一則生,得一則

35

成;得一,生生不息焉。

髓者,生於小膓而腦其營。其生乎血,其柔乎骨。畏寒熱凬,懼虚勞之

所客;客之凬寒熱,則其缺缺而消。缺缺而消,則其自病而後血病。血其病,則

諸器弱而不衛,諸感易形,諸病易成,成諸不治。其本曰兑,其用曰臨。故六气

逢七惑之易病,火熱之爍易傷者,因其質之易感也 。

血者,生於膋脾。清於腎而解於肝,而營在小膓。其榮乎諸器諸形,納

其毒汙以利乎器。運乎气而健乎其質,功獨善生,能支其用。動乎其源,運專其

先也。其畏腥渾,懼凬寒濕燥火淫。利則气利,澀則气滯。主陰女,逞陽道。故

本曰未濟,用曰既濟,悳之廣矣。

骨支其形,爲干之主。其榮乎血,其養乎髓。其滋乎津,而其獨干其行,

腎其主也。膓其生,肝其支,心其運也。其畏勞熱諸虚,懼不支以力,六淫七惑,

皆可傷矣。其本曰隨,用曰歸妹。龢則健,失之則病也。

命門交通,水火互濟。神气精之始,行之原也。其 虚則畏寒熱,志衰而

恐懼;其實則燥動不安,夜寐不眠。其位庚癸之中,運其搏而無其器。本膓膋气

(气火 )之倉,故客居两腎之先。其本曰坎、乾、離、震,其用曰无妄、隨、噬嗑、

益、屯、賾、复,同人、革、豐、家人、既济、賁、明夷。用之常也。

41 乙 》 第八

2009 年 03 月 28 日 星期六 08:08

丁辛

是以言三焦胃小腸,大腸膀胱者;倉稟之本,營之所居,爲轉化眞气之

器也。移味化气 (气火 ),昇華資始者也。

膻中者,膓之舍,清龢之腑也。導陽引陰,開通閉,塞之官也。故浮腫

膨脹,包腑之氣微也。

經曰:凡十一臟取決於膽者,以其氣之毌乎諸器也。故人迎一盛,病在

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四盛已上爲格陽。

寸口一盛,病在厥陰。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四盛以上爲

閉陰。人迎與寸口,四倍已上爲關格之脈。嬴,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气 (气火 )而死

矣。

師曰:膽者,中正剛毅之官也,爲諸陽道之綱領,故少陽風邪則夜夢頻

多而驚,下胛痛不能息。傳之於厥陰,則頸項連肩。盛則頭脹如裂,痛苦不堪。

傳之太陰,則氣滿厭食。喘息煩悶,背中寒痛、夜寐不眠。眠則多夣伐鬪,其受

制也,則 夣故死。傳之少陰,則頭脹心慌,失眠不寐。咽乾口苦,心中恐慄。傳

之三陽,則病痼冷;神恖恍惚,譫譫而語,甚則陽厥、癇間瘋狂,神智不清。

師言:膽者爲身之總樞,正气 (气火 )之主。樞陽機陰,調龢臟腑,爕理

陰陽,守衛無端。彊則身彊,弱則身弱。故眠而無養乎陰者,膽受邪也。睡而飄

遊乎夢幻而知者,膽淩風也。夜夢驚恐者,膽受邪害也。頭寒耳冷,筋脈徹骨者,

膽受寒也,膽之痺則兩陽麻木,胛隙困脹,何謂也?膽爲陽心陰關,注道之使君,

奉生之主也。

時方簡典,疏散者,助膽理乎正炁,理中者,調乎其陽。其爲六 淫八風

之天敵,故邪先害之也。戒夜食,不息眠,怒火憂恖悲哀,驚恐七惑之害,爲禍

猶烈。故工者之治也,無不扶其正气 (气火 )而疏其所病也。

經其言。膽爲入雲之木,肝爲蕓蕓艸木;小腸爲太陽之火,心爲柴薪之

火;胃爲鏗殭城池之土,脾爲漠漠荒野之土;大腸爲諸器用之金,肺爲歸藏地中

之金;膀胱爲溟溟泊海之水,腎爲地下源源之水;三焦爲雨澤雲化之水,膻中爲

36

地中伏匿之火。

故“病者,八風動其陽,六淫之氣攻之”。

即食入於胃,以傷其陽。陽傷,則六欲從之。食入於胃,或動其陰。陰

動,則六 淫之气擾之。怒傷於陽,則淩烈之气攻乎陰。怒傷於陰,則陰殺之气傷

乎陽。情幹於陽,則受幹之氣入乎陰。情鬱乎陰,則鬱結之气填乎陽。故治者,

治其陽則宣而散之,治其陰,則閉而龢之,活而消導之是也。

(髟付 ),露滴微粒,結蟲四萬有三。粒米之块,藏物六千。妄者以

妄,正心以篤。匪悦者,哀其弗止。嘆喘者,悲其肺。毋能虚寧,以致明也。

藥之用,邪積以療者。運物之常,制其毒汙泯之,是爲之治也。刺之治,

百痛以去者,專气 (气火 )能發也。故夫悳化者,肝膽能之。而腎亦去之。悳者,

使其不害也。能者,使 其不妄也。去者,能下而不積也。



2009 年 03 月 29 日 星期日 05:51

《九常紀 》



42《太初 》 第一

2009 年 03 月 30 日 星期一 07:12

太 初

戊甲

肝之合筋也,莫可怒之。怒則傷之,傷則筋緃爪枯。以其内榮筋而外榮

爪,其为清養血脈也。

心之合脈也,莫可燥之。燥則血流激搏,心气 (气火 )虛之,虚則其色敗。

以其内營血而外榮色也,其内生之。

脾之合肉也,莫可憂之。憂則傷之,傷則肉消肌痿。以其内給養,而外

主肌肉也,恖則甚之。其外榮唇,其內營血。

肺之合膚也,莫可風動之。風動之則傷,傷則皮毛枯。以其外榮毛,其

內榮陽也。悲則甚之,燥則虚之,哀則竭之。

腎之合骨也,莫可寒之。寒之則傷,傷則精竭骨痿,须髮枯。以其内榮

精髓,其外榮髮鬚也。

故‘五臟,陰也。太過則瘀曰實,實則邪盛。不及則弗聚曰虛,虛甚勞

極’。故‘臟,不足者,補之以味。有餘者,散之以气’。“五味之過用,亦爲病

也。是故多食鹹,則血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枯槁而毛髮落。多食辛,則筋

骨拘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皺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髮枯。此五味之傷

也”。

‘心欲苦,苦傷肺;肺欲辛,辛傷肝;肝欲酸,酸傷脾;脾欲甘,甘傷

腎;腎欲鹹,鹹傷心’。此五臟之合所傷也。

五臟本色,不可見之。見之,則死。故青如艸茲者,肝之死也。黃如枳

實,脾之死也。黑如炲煤者,腎之死也。赤如衃血者,心之死也。白如枯骨者,

肺之死也。

五臟合色,亦當辧之,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雞冠者生,黃如蟹腹者生,

白如豚膏者生,黑如鳥羽者生,此五色之見生者也。

經曰:生於心,如以縞裹朱。生於肺,如以縞裹紅。生於肝,如以縞紺。

37

生於脾,如以縞裹栝樓實。生於腎,如以縞 裹紫。此五臟所生之外榮也。

夫五氣所病,心不受穢,以噫出之。肺不受邪,故欬出之。肝不受風,

以語出之。脾不受寒,以吞嗝出之。腎不受暑風,欠嚏出之。

胃爲气所逆,爲噦爲恐。大腸小腸,爲洩爲瀉。三焦虛窒,不瀉則溢而

爲水。膀胱不利,爲癃爲閉。虛而關闊,則爲遺溺。膽氣不平,爲怒火傷,脘痛

面青,顫抖不已。是謂五病。

師曰:五精五气 (气火 ),各有所併。精倂心,則爲敏。气 (气火 )併心,則

爲喜悅。气併肺,則爲悲。精併於肺,則爲涕。氣併肝,則爲憂。精併肝,則神

覭。氣併脾,則爲愁。精併脾 ,則爲畏。氣併腎,則爲恐。精併腎,則爲驚。反

之,火之併金爲喜,金之併木爲悲,木之併土爲憂,土之併土爲畏,土之併水爲

恐。此虛而相併者也。

臟有所惡。心之惡熱,熱則脈潰濁。肺惡寒,寒則气留滯。肝惡風,風

則筋燥急。脾之惡濕,濕則肉痿腫。腎惡燥,燥則精液枯。

又有所畏者,心之畏濕,濕則病 (病頭火水 )自結;肺之畏燥,燥則气自

喘;肝畏熱,熱則氣自爍;脾畏寒,寒則中厭滿;腎畏風,風動精自淫也。

故觀之外;大寒,氣结爲霜雪。大熱,水化爲濕蒸。大風,澑濁爲壅滯。

大濕,釀腐為瘀結。大 燥,自耗而物枯。雷來電往,金泣木焚。飇起洪至,土剝

火極。水患物流,火災灰炭,人豈不然哉?

故經曰:“五形、五色、五味、五音、五氣者,用之可以養,病之可以

治。治者:扶也,故形色味音氣皆可瘉矣”。

師言:心之液從皮腠,泄而爲汗;肺之液從鼻潤出,泄而爲涕;肝之液

注於目,泄而爲淚;脾之液溢於口,泄而爲涎;腎之液從於耳,泄而爲膿。經亦

有言:腎之液從於齒,泄而爲唾。此爲五液也。

師言:辛爲陽,走於氣,气 (气火 )虧者忌之。鹹爲陰,走於血,血泣者

忌之。苦爲陰,走於骨,骨痿者忌 之。淡爲陽,走於液,形削者忌之。甘爲陰,

走肉腠,肉痛者忌之。酸爲陽,走於筋,筋縶者忌之。何謂哉?忌者,勿過之也,

五味太過則傷其形也,勿可多食之,是謂五忌。

又五禁者,肝之病禁食辛,虚者可審之。心之病,禁食鹹,虛者可審之。

肺之病,禁食苦,實者可瀉之。脾之病,禁食酸,虛洩者可斂之。腎之病,禁食

甘,實者可泄者。

故是病,必有其所發也。陰之病發於骨,陽之病發於血。陰之病發於肉,

陽之病發於腠。陰之病發於夏,陽之病發於冬。

五臟五邪,各有所亂。邪入陽則狂,邪入陰則痺。邪搏於陽, 則爲癲疾。

邪搏於陰,則爲音瘖。陽入陰則靜,陰入陽則怒。



43《太初 》 第二

2009 年 04 月 01 日 星期三 05:32

38



网友评论:



23



云中日 2

2009 年 04 月 01 日 星期三 22:24 | 回复

戊乙

春得秋,夏得冬,長夏得春,秋得夏,冬得長夏,脈之病名曰五反。師言勞

於心則久視而傷血,勞於肺則久臥而傷氣,勞於脾則久坐而傷肉,勞於腎則

久立而傷骨,勞於肝則久行而傷筋,此五勞之所傷也。

若 ?,五行之氣生而不息,五運應卞環而至,故臓之有象,象之有應,應之

有時,時之有序,

故春應肝,其脈浮弦,弦者天中耎虛柔滑端 直而長;夏之見弦,弦之若波;

秋其見弦,毛如風捲;長夏之弦,弦濡澈長;冬之見弦,沉堅勁強。

夏脈應心,其曰洪鉤,鉤者天中洪大濡鉤,去弱來強是也;長夏之鉤,活濡

微長;秋鉤之脈,虛滑而耎;冬鉤之脈,沉長實大;春之鉤也,大而柔長。

39



24



云中日 2

2009 年 04 月 01 日 星期三 22:25 | 回复

長夏應脾,其脈曰(上雨,下左而右彡),(上雨,下左而右彡)者中見(上

雨,下左而右彡)活柔順微長見澈是也;秋之耎者,耎毛而浮;冬其(上雨,

下左而右彡)者,沉龢而虛;春其(上雨,下左而右彡)者,弦而柔活;夏

其(上雨,下左而右彡) 也,大而虛散。

秋之應肺,其脈濡毛,毛者天下輕浮而虛如毛流水是也;冬之毛脈,石中有

浮;春之毛脈,長大而波;夏之毛脈,洪大而耎毛;長夏毛脈,(上雨,下

左而右彡)弱散毛。

冬應在腎,其脈石數,石者沉圓如彈石,一息五至也;春之石脈,人天石而

耎;長夏之石脈,天下微大而虛;秋之石脈,天下鼓而和柔;長夏石脈,人

中(上雨,下左而右彡)而濡虛是也。

天下之有常,萬物皆張,人亦有長,四時微揚。故太陽之脈,多營少氣;少

陽之脈,多氣少血;(陽明之脈),氣血俱多;少陰之脈,少血多氣;厥陰之

脈,多血少氣;太陰之脈,多氣少營。此處天地 應四時法自然之規也。



25



云中日 2

2009 年 04 月 01 日 星期三 22:26 | 回复

經曰: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厥陰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為足

之陰陽也。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厥陰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

謂手之陰陽也。知手足陰陽諸脈之所苦,則法以治之。凡實必先去瘀,刺去

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後瀉有餘補不足也。

欲知背俞,先度其兩間,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兩隔相拄也,廼舉

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齊脊大椎,兩隅在下,當其下隅者,肺之俞也;複

下一寸,心之俞也;複下二寸,肝之俞也;複下一寸 ,脾之俞也;複下一度

余,腎俞也。是謂五臟之俞灸刺度也。



26



云中日 2

2009 年 04 月 01 日 星期三 22:26 | 回复

若 ?,欲去其所苦,必先察其形色,辧其心志。故形樂志苦,病生於脈,當

治以灸刺;形樂志樂,病生於肉,治以鍼石;形苦志樂,病生於筋,治以熨

引;行苦志苦,病生咽嗌,治之以百藥;形數驚恐,病生於氣,治之以醪液;

經絡不通,病生不仁,治之以案蹻醴藥,是謂五行之志形氣所秉也。刺取陽

明,(出惡血氣);刺取太陽,出血惡氣;刺取少陽,出氣惡血;刺取太陰,

出氣惡血;刺取少陰,出氣惡血;刺取厥陰,出血惡氣也。

內 經太初卷戊乙篇終 三申道人謹錄于京都白雲觀 時在己醜季春日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於天,

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



27



云中日 2

2009 年 04 月 01 日 星期三 22:31 | 回复

努力学习,交功课。请教道长: 1)故太陽之脈,多營少氣;少陽之脈,多

氣少血;氣血俱多;少陰之脈,少血多氣;厥陰之脈,多血少氣;太陰之脈,

多氣少營。 -----氣血俱多之前是不是有 “阳明之脈 ”。谢谢道长!!



40

28



云中日 2

2009 年 04 月 01 日 星期三 22:33 | 回 复

学生瞎誊写,文字标点错误之处还请道长指正包涵。



29



不正统

2009 年 04 月 01 日 星期三 22:35 | 回复

回复云中日 2:斷句有多處誤差,所以影響領會。



30



不正统

2009 年 04 月 01 日 星期三 22:40 | 回复

回复云中日 2:是缺瞭陽明之脈四字!



31



云中日 2

2009 年 04 月 01 日 星期三 22:41 | 回复

请教: 2)文中 “天中 ”、 “人天 ”、 “天下 ”是否指把脉按浮沉分天地人三层次,

然后三层次中各分上中下三层次,学生瞎猜,请道长解惑。谢谢!



32 网友 :匿

名网友

2009 年 04 月 02 日 星期四 13:16 | 回复

道长功德和辛苦,自不是我辈妄论的。

不过如果不悖道长性情的话,恳请道长能否将医古文改为原来文字续载的方

式,这样复制学习起来还是很方便且节省时间的。个人只见,道长多担待 .





34 网友 :鸿



2009 年 04 月 16 日 星期四 14:11 | 回复

花了一天的时间 ,打了出来 ,到这里一看 ,云中日 2 已经发了出来 ,有些字我打

不出来 ,云中日 2却打出来了 ,感谢 !我也发出来我打的 ,纠正了云中日 2的一些

错误 ,断句也有些不一样的 ,敬请道长赐教 ,

春得秋,夏得冬,長夏得春,秋 得夏,冬得長夏,脈之病名曰五反。師言勞

於心則久視而傷血,勞於肺則久臥而傷氣,勞於脾則久坐而傷肉,勞於腎則

久立而傷骨,勞於肝則久行而傷筋,此五勞之所傷也。





36



鸿宾已

被注册

2009 年 04 月 16 日 星期四 14:23 | 回复

若 ?,五行之氣(下去米有火)生而不息,五運應卞環而至,故臓之有象,

象之有應,應之有時,時之有序。



41

37



鸿宾已

被注册

2009 年 04 月 16 日 星期四 14:24 | 回复

故春應肝,其脈浮弦,弦者天中耎虛柔滑端直而長是也。夏之見弦,弦之若

波 ;秋其見弦,毛如風捲;長夏之弦,耎濡澈長;冬之見弦,沉堅勁殭。





38



鸿宾已

被注册

2009 年 04 月 16 日 星期四 14:25 | 回复

夏脈應心,其曰洪鉤,鉤者天中洪大濡鉤,去弱來強是也。長夏之鉤,

活濡微長;秋鉤之脈,虛滑而耎;冬鉤之脈,沉長實大;春之鉤也,大而柔

長。



39



鸿宾已

被注册

2009 年 04 月 16 日 星期四 14:25 | 回复

長夏應脾,其脈曰(上雨,下左而右彡),(上雨,下左而右彡)者中見(上

雨,下左而右彡)活柔順微長見澈是也;秋之耎者 ,耎毛而浮;冬其(上雨,

下左而右彡)者,沉龢而虛;春其(上雨,下左而右彡)者,弦而柔活;夏

其(上雨,下左而右彡)也,大而虛散。



40



鸿宾已

被注册

2009 年 04 月 16 日 星期四 14:26 | 回复

秋之應肺,其脈濡毛,毛者天下輕浮而虛如毛流水是也;冬之毛脈,石中有

浮;春之毛脈,長大而波;夏之毛脈,洪大而耎毛;長夏毛脈,(上雨,下

左而右彡)弱散毛。



41



鸿宾已

被注册

2009 年 04 月 16 日 星期四 14:27 | 回复

冬應在腎,其脈石數,石者沉圓如彈石 ,一息五至也;春之石脈,人天

石而耎;長夏之石脈,天下微大而虛;秋之石脈,天下鼓而和柔;長夏石脈,

人中(上雨,下左而右彡)而濡虛是也。



42



鸿宾已

被注册

2009 年 04 月 16 日 星期四 14:27 | 回复

天地之有常,萬物皆張,人亦有常,四時微揚。故太陽之脈,多營少氣;少

陽之脈,多氣少血;(陽明之脈),氣血俱多;少陰之脈,少血多氣;厥陰之

脈,多血少氣;太陰之脈,多氣少營。此處天地應四時法自然之規也。



43



鸿宾已

被注册

2009 年 04 月 16 日 星期四 14:28 | 回 复

經曰: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厥陰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為足

之陰陽也。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厥陰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

謂手之陰陽也。知手足陰陽諸脈之所苦,則法以治之。凡實必先去瘀,刺去

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後瀉有餘補不足也。



42

44



鸿宾已

被注册

2009 年 04 月 16 日 星期四 14:28 | 回复

欲知背俞,先度其兩間、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兩隔相拄也,

廼舉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齊脊大椎、兩隅在下,當其下隅者,肺之俞

也;複下一度,心之俞也;複下二 度,肝之俞也;複下一度,脾之俞也;複

下一度余,腎俞也。是謂五臟之俞灸刺度也。



45



鸿宾已

被注册

2009 年 04 月 16 日 星期四 14:30 | 回复

若,欲去其所苦,必先察其形色,辧其心志。故形樂志苦,病生於脈,當治

以灸刺;形樂志樂,病生於肉,治以鍼石;形苦志樂,病生於筋,治以熨引;



46



鸿宾已

被注册

2009 年 04 月 16 日 星期四 14:30 | 回复

形苦志苦,病生咽嗌,治之以百藥;形數驚恐,病生於氣,治之以醪液;經

絡不通,病生不仁,治之以案蹻醴藥,是謂五行之 志形氣所秉也。刺取陽明,

出惡血氣;刺取太陽,出血惡氣;刺取少陽,出氣惡血;刺取太陰,出氣惡

血;刺取少陰,出氣惡血;刺取厥陰,出血惡氣也。



47



不正统

2009 年 04 月 16 日 星期四 14:32 | 回复

回复鸿宾:說你愛聽的,很好。可惜 …… 沒用,象你們的所謂斷句,是說

古人在嘮叨,根本豪無内容及診治意義可言。唉,小周及老二的這一套眞

把中國害殘瞭。嗚呼,哀哉!!!!!!



44 太初 》 第三節

2009 年 04 月 03 日 星期五 05:40





43









45 太初 》 第四節

2009 年 04 月 07 日 星期二 05:56

《太初 》 第四節

44







46

《太初 》 第五

2009 年 04 月 10 日 星期五 17:01

戊戊



經曰:腎氣虛,則厥逆上沖。實則脹滿,骨筋間眇動。治實當瀉然穀出血,

不足則補復留。病未形者,取湧泉,丹田,命門案之,正居邪迺去。

經曰:其病者,邪自外入,乘氣血之中。使其陰陽互薄,氣亂於衛,血逆

45

於經,血气 (气火 )離 居。一實一虛,血併於陰,气併於陽,故爲驚狂。血併於陽,

气併於陰,故爲炅熱。血併於上,气併於下,心煩惋然善怒。血併於下,气併於

上,亂而喜忘。



經曰:氣血者,喜溫惡寒,寒則泣而不流,當以溫,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

併爲血虛,血之所併爲气虛。故血言,則有之爲實,無則爲虛。



气併則少血,血併則少气。血气 (气火 )相失,故爲虛焉。絡之與孫絡之脈,

俱輸於經,血與气併則爲實焉。血之於气,併走於上則爲大厥,厥則暴死。气復

返則生,不復返則死。

血之所以畏淫者,以其寽也。血之所以畏寒 者,以其結也。血之所以畏燥

者,以其膏怒也。 “淫自髓,結自臟,膏自神勞 ”。故 “髓感邪而血淫,臟積實則

血泣,神勞甚而血膏 ”。何謂也?血圜而動。一生乎臟腑奇 ?,一理諸器而清之

故耳。

故曰: “欲治諸形而畏衡其氣,欲治諸器而畏平其血 ”。夫 ‘病於氣,良工不

良 ’,治之久也。 ‘病於血,眞人晧首 ’,久不能持也。

故病血,治之脈。病在氣,治之絡。刺要在眞,刺道在心,恖精爲玅。治氣

取谷,谷疎臟腑調而氣治。治血取谿,谿平精髓龢而血榮。

有聞大聖嗇難者,惟諸血染耳。上藥無功,中藥不持, 下藥不愼則殺人。

用方不已,不已省有,故衆若與之。無衆若之藥,恐有其傷,傷之害甚於治。治

之而無近功,病者不以持,聖人孰無難乎?



47《 太初 》 第六

2009 年 04 月 14 日 星期二 06:15

戊己

經曰:夫陰與陽,皆有俞會。陽注於陰,陰輸於陽。陽满之内,陰實之

外。陰陽均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

陰者,得之飲食居處。

故風雨之傷人也,先害於膚毛,傳於孫脈。孫脈滿,入客於絡脈。絡脈滿,

入客於經脈。血气 (气火 )與邪並,客於分腠之間。其脈堅大,故名曰實。實者,

外堅充滿。不可案之, 案之則痛。

又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緊。 榮血泣,衛气 (气火 )去,故曰

虛。虛者,聶皺辟疊而气不足。案之气足,則以溫之,故能快然而不痛。

陰之生實而邪盛。喜怒不節,則陰氣上逆。上逆則下虛,下虛則陽气走

之,故曰實矣。陰之生虛而内淫。喜則气下,悲則气消,消則脈虛空。因寒飲食,

寒氣熏滿,血泣气去,故曰虛矣。

經曰:陽者行上,受气於中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寒氣在外,則上

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 獨留於外,故而寒慄。故有所勞倦,形气衰少,穀气

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气熏胷中,故內熱。

“陽盛、生外熱”。上焦不通,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寒,玄府不通。玄府

不通,則衛气 (气火 )不得洩越,故外熱。

“陰盛、生內寒”。厥气上逆,寒氣積胷中而不瀉。不瀉,則溫爲寒制。

寒氣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瀒,故寒中。

46

經曰:‘陰與陽互併,血與气互併,病形以成。刺當取之經隧,取血於營,

取气於衛。用形哉,因四時多少高下。夫鍼之道,必觀其形之長短,骨之廣峽,

計其身形 ,以決分寸,而後刺之也’。

故‘瀉實者,气盛乃內針。針與气俱內,以開其門,如利其戶。鍼與气

俱出,精气 (气火 )不傷,邪氣乃下。外門不開,以出其疾。搖大其道,如利其路,

則謂大瀉。必切而出之大邪,气乃屈。

補虛者,持針勿置,必定其意。侯呼內針,气出針入,鍼空四塞,精无

從去。方實而疾出鍼,气入針出,熱不得還。閉塞其門,邪氣佈散,精气 (气火 )

乃得存。動气候時,近气不失,遠气乃來,是謂追之’。

故‘病在脈,調之血。病在血,調之脈。病在脈,調之絡。病在气,調

之衛。病在肉,調之分肉 。病在筋,調之大肌。病在骨,調之腎。燔鍼。劫刺其

下。及,與急者,病在骨。焠鍼藥熨,病不知所痛,痹也,兩蹻爲上。身形有痛,

九候莫病,則繆刺之。痛在於左,而右脈病者,巨刺之。但必謹察九候而施治,

針道備矣’。

48

《太初 》 第七

2009 年 04 月 18 日 星期六 06:18

戊庚

師言:病之所臤,皆有所見。故陽气虛,則見表寒。陰氣虛,陷則內熱。

陽气王則外熱,陰氣王則內寒。故脈實血實,脈虛血虛,是以‘候寒熱而取,適

緩急而刺,察輕重而調’也。

“气之盛衰,左右廎移。血之盈虧,上下逾迴。神之盛 衰,各有其欻。

陰陽之道,互成互欺。上以調下,下以調上。左以調右,右以調左。有餘不足,

補瀉榮輸。榮衛廎移,虛實所生。邪從內生,變而傷陰。龢從心至,清而邪泯。

外邪傷陽,刺以背肢。腹取四肢,頭問關樞。勞傷諸證,脊旁五分。臟腑取俞,

四肢求極。背尋膝腰,股臂交與。頭以手足,女尋廉陰。心肺求手,頭求其足。

腰腹之上,子自來尋。斜交取肢,陽從外生。交斜以取,陰從內生。取之所苦,

肉腠亦功”。師言自然之應,盡在其中矣。

故聖人起天之度,以三百六十,列宿而治。置易而明,始乎坤艮乾兑,

行无終極。故天有宿度,始乎无而終 於一。地有經水,人有經脈。不知來路,焉

洞去路。不明太初,安知終極。

是以內有三般之燊,外運兩儀之變,神變互作。萬物之道生,衛生之道

隱。乘气之迎隨,轉禍福於手止。案陰陽之左右,判吉凶於毫芒。病有不形,痛

爲气賁。形而不名,身王弗呈。

凡形名无狀者,是爲亡神。亡神者,言我其妄也,不信者也。待其來,則

藥石不及矣。

49

《太初 》 第八

2009 年 04 月 21 日 星期二 06:29

戊辛

《下經 .脈解 》 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舆火。聞木有則惕然而驚,

钟鼓不爲動’。何谓也?陽明者, 胃脈也。胃者,土也。故言聞木而驚者,土悪

木也。陽明主肉,其脈血气 (气火 )具盛,而邪客之則熱。熱甚,則悪火也。陽明

之厥,則喘而惋,惋則悪人。厥逆,連臟則死,連經則生。

47

‘其絡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甚則不食數日,逾垣上屋。所至

之處,皆非其常所能也’。其病,反能者何?曰: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陽盛,

則四肢實。實,則能贖所不能也。其熱盛之於身,故棄衣欲走也。其陽盛,則使

其妄言,駡詈不避親疎,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足少陽之脈,病,恶禽獸諸毛物,金聲與渺寂。見禽獸毛物,則畏而

筋 酥。聞金鐵音,則頸痠耳爽’。少陽者,膽脈也。膽者,木也。故言聞金鐵而

頸痠而爽者,木悪金也。

其經气 (气火 )虚,則渺寂而志恐怷怷,悪風畏寒。榮气 (气火 )實,則夜偃

不寐,寐而不實,以其衛虚弗交也。其口中苦粘,舌厚青黄。心中怵怵,頭項彊,

恍惚不自已。其脈血少气 (气火 )多,客於邪則血闔内亂,气機否塞。故毛竅壅而

起,如處秋夜者。頭項死痛,易怒多愁悵也。

‘其絡病甚,苦口苦,心脇痛不能轉側。厭不見人,動作無主。眥赤乾

痛,善驚不卧。神言鬼语,有如所見’。此其何也?其陽爲邪所客,則苦口苦,

心脇满 痛而不能轉側也。其邪與气倂,則風陽上干天合。故气满不能轉側,動作

無主而厭不見人也。風邪入干於腦,故善驚而夜不成寐也。其經始於眥,繞頭角

而下,故眥赤眼乾也。頭者,神之府也。故神言鬼语,而有如所見也。



50

《太初 》 第九

2009 年 04 月 26 日 星期日 07:01

戊壬

《眞意 .本病 》 曰:‘風無常。火無君。寒弗域。温無藏。燥弗龢。濕無

主。暑弗通’。風無常者;客人之無常也。四時八風者,其外之風也;其害雖甚,

亦不難己矣。

然可謂不治有四。一者欲勞諸形,筋脈之風也。二者内傷食飲,六腑之

風 也。三者七惑内動,五臟之風也。亖者怒火所動,肝風也。

火無君者;傷人之無紀也。所謂無紀者,無規觀也。壅滯其一也,勞倦

内傷二也,欲妄内爍三也,气極虧虚四也。酒漿爲飲、脯脩爲食五也。

寒弗域者;傷人之無域也。食飲偏甚其一也,熱汗當風二也,血泣而瘀

三也,膏臃脂厚四也,傷營沐寒五也,神滯气塞六也。

温無藏者;若客之無其處也。天時無道其一也,食飲妄常二也,燥火内

動三也,濕邪生温四也,憊受七惑五也,虚凌風邪六也。

燥弗龢者;失其衡也。燥陰,風害陽而傷其陰;燥陽, 其陰虚而陰不支

其陽也。故天時不可畏,可畏者臟腑之性情耳。

濕無主者;陽龢之治制疲乏也。五臟六腑,奇 ?六府,經絡谿谷諸俞穴,

皆可爲害也。濕甚則温生,温勞而毒侵。故濕形者,散而無虞,聚成瘤積矣。

暑弗通者;外悶則内鬱,内悶則外煩;悶經阻絡,悶腑干經,悶臟發支,

悶肓育膏膜,而爍乎津經谿谷也。故曰‘暑勿寒之,暑勿風之,寒則傷臟,風則

傷腑也’。

故‘病於諸内者,調之以气。病於諸外者,給之以味。病之於諸臟者,

歸以質色之味。病之於諸腑者,龢之以形气之味。病之於諸下者,取之形下以 味

色不厚之屬。病之於諸上者,取之形上,以味薄,形虚气厚之屬’是也。

是謂“用有常,形有方,方有意,龢有其蹟”。

是謂“病無常,患無矩;同形亦弗同頪,同頪亦弗同出,同出亦弗同方”。

48

是謂“病無可常,常無可灋,灋無常用,用無常一。故方以知意可矣,

用則不足以治人也”。

故曰:聖人之道,其用不窮者;以其知其常其龢,以其無執;以其知之

至微,故常矣,龢而活矣。





51

《太始 .己甲 》

2009 年 04 月 29 日 星期三 07:51

太 始

己甲

太,之謂易者也。始, 之言本初而發者也。

天地互交,而諸象呈列。

气與物化,而亟於內發。物與濕變,則外渙於淫。

物與气 (气下精 )應,則五氣勃發。气 (气下精 )與物化,則生長有序矣。

故气之變,而物應之。气之動,而物從之。气之化,而物呈之。气之生,而物明

之。气之形,而物成之。

故《上經 .尚時 》 曰“瘟之至也,非江海鱗曱之頪而不生。疫之至也,非蟲嘼毛

羽而不存,血黄之至,非染於水旱兩動而不形。流毒溫之瘣(會音)癈(費音),

無染著者莫病。然,若我致一,衛气 (气下火 )充者何懼”?

天道無親,气變有常。有常,謂運气 (气下火 )之可決也。

天溫地龢 ,則經水安定。

天寒地凍,則經水凝泣。

天暑地熱,則經水沸溢。

風暴卒至,則波湧水起。風生溟心,潮泊推岸。

人亦然也。邪之入於經脈,寒則營血凝泣。暑則气極淖澤,邪氣入客,則營血波

湧。心慌則气亂,神气不可以全也。

經之動脈,其至之虛也,順時之寒暑而顯明。循呼吸之往來,形狀異之,其至寸

口之脈也,與諸動脈相擬,則時盛時微。盛則邪至,微則不足。 師言:此以三部

九候言也,以諸脈言,則寸口之脈過於諸脈則邪盛,不及諸脈則爲平脈。

故經曰:夫邪之幹不可見之,衹可覺之。幹陽則表寒熱,幹陰則形墮肢困。其在

陰陽,不可爲度。從而察之 於三部九候,卒然逢其邪之至,當案而止之。刺之以

早,遏其入侵之路。

針之道也,吸則內針,無令气忤,靜以候留,勿令邪布。吸則轉針,以得气爲故。

候呼引針,呼盡乃去。大气(謂邪在脈中之大也)皆出,故命曰瀉。

不足者補之。補則先捫而循之,切而散之,堆而案之,彈而怒之,抓而下之,通

而取之,外引其門,以閉其神。呼盡內針,靜以久留,如待所貴,不知日暮。其

气以至,適而自護,候吸引針,气不得出。各在其處,推闔其門,令神气存,大

气留止,故命曰補。



52

《太始 .己乙 》

2009 年 05 月 02 日 星期六 06:47

己乙

49

夫形爲邪之所客,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進而入舍於孫絡,留而不去。

進而入舍絡脈,留而不去。進而入舍經脈,留而不去。其寒溫之候,未能相得。

至則苦,不至則已矣。其來也,如湧波之起也。時來時去,時隱時現,故不常在 。

故曰方其來也,必案而止之,止而取之,無逢其衝而瀉之。

眞炁者,清气也。經气 (气火 )太虛,故曰其來不可逢,此之謂也。

故師言:候邪不審其至,大气已過,瀉之則眞气脫,脫則不復,邪氣復

至而病益畜也。是此,則謂不捕其邪,反誅無罪。邪彌猖獗,而病彌畜積矣。

其過不可隨,其往不可追。隨則失其治,而反從其邪。追之不及邪,而

瀉眞气也。

經曰:若微風動毫之可覺者,邪之至而易知。待邪至,時而發針瀉之也。

若先若後者,血气 (气火 )已虛,其病不可下。

故師言:“知其可取如發機,不知其取如扣椎”。故曰:“知機道者,不可

掛以髮,不知機者,扣之而不發”,此之謂也。

53

《太始 .己丙 》

2009 年 05 月 08 日 星期五 07:00

己丙

經曰:所謂瀉者,攻其邪也。疾出以去盛邪之血,而復其眞气。此邪新

客,溶溶未有定處也。推之則前,引之則止 。逆而刺之,溫血泄氣也。刺出其血,

其病立已矣。

若付 (髟付 )。賊邪與眞气營血之所合也微,波隴不起。則審循三部九候,

盛虛而調之。察其左右上下,相多及相減者,審期病臟以期之。

不知三部者,陰陽不別,天地不分。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

調之中府,以定三部。故“知三部九侯,則大小滑澀、浮沉遲數頪矣”。

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及病脈之處。雖有邪氣太過而至,不能知其邪。

不知其邪,則至工莫能禁誅賊邪。若誅罰無過,命曰大惑。反亂大經,眞不可復。

用實爲虛,以邪爲眞。用針無義,反 爲气賊。奪人正气 (气火 ),以從爲逆。榮衛

散亂,眞气流失。邪獨內著,絕人長命,予人天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長久。

不知合之四時五行,因加相勝,釋邪攻心。邪之新客來也,未有定處。推之則前,

引之則止。分而瀉之,其病立已。

師言:道之志一,工之志專,學之志虔,用之志誠。無一不果,無專不

功,無虔不就,無誠不精。

故聖人立言,以勸其誠者,不因我而誤人也。月之皎皎,因其明也,日之熙熙,

以其光也。醫之爲道,可不慎乎?

且夫,用鍼之道,灋天則地,以合天光。必候日月星辰之气,四時八正

之龢寧定,乃刺之 也。

經曰:天溫日明,則人淖澤,而衛气 (气火 )浮於肉腠。故血易瀉,而气易行。天

日蔭隱,則人血凝泣,而衛气 (气火 )沉。月始生,則血气 (气火 )始精,而衛气 (气

火 )始行。月郭滿,則血气 (气火 )實,而肌肉堅。月郭空,則肌肉減,而經絡虛。

衛气 (气火 )去,而形獨居。是以,因天時而調血气 (气火 )也。是以,天寒無刺,

天溫無疑。月生無瀉,月滿無補,月空無治。此得時而調也。

故月虛而瀉,是謂減虛。月滿而補,血气 (气火 )揚溢。經有留血,命曰

重實。月空而治,是謂亂經。此陰陽相錯,眞邪不別,沉以留止,外虛內亂,淫

邪乃起 也。

50

54

《太始 .己丁 》

2009 年 05 月 11 日 星期一 07:23

己丁

師曰:天气不清,則霧露蒙蒙。外有所滯,則其心悶悶,缺缺以迷茫。天旱,

則人气燥,而流毒生。天澇,則人氣鬱,而中灼滿,而疫氣蠢。陽苦,則夜無眠。

陰苦,則晝以息,此天地氣之擾人也。陽剥於陰,則多夢而不實。陰剥於陽,則嗜

睡而不清。臟實、則气壅,臟虛、則身弱不持。腑虛气虛,腑盛气盛。

故畏寒而肢冷者,寒傷於陽,火之衰也。畏熱而肢節苦熱者,陰虛而風動之,

陰不勝也。燥風者,陽不固也。畏濕者,腸胃淫也。易地而病者,陽不及也。遷而

身彊者,去太過也。 身弱而易苦者,是謂天服,久則自安也。是謂常气,亦曰天常。

天常者,天道自然之常也。經曰:四時者,所以分春夏秋冬之气,經脈所在,

以時調之也。不若勿觸冒八風之虛邪,動傷眞炁,避而勿犯也。故曰: “聖人之避邪,

如避矢石 ”,以其傷气 (气火 )也。若以身之虛,而逢天之邪, ‘兩虛相感,其氣至骨 ’,

入則傷五臟。良工知以候時救之,邪弗能傷也。故曰 “天忌不可不知 ”也。

師曰:八正者,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節之

所龢,以治正气 (气火 )也。

八風者,立春艮,東北凶風也,春風震,東方嬰風也,立夏巽,東南弱風也 ,

夏至離,南方大弱風也,立秋坤,西南謀風也,秋風兌,西方剛風也,立冬乾,西

北折風也,冬至坎,北方大剛風也。

八邪者,虛邪傷乎肩頸,風邪傷乎肝,(血虛)陽邪幹乎心,(氣鬱)陰邪併於

腦,燥邪傷乎脾,暑邪傷乎肺,濕邪傷乎腎,火邪傷乎膽,寒邪傷乎腎與骨。實邪

傷乎气。

故人膽气虛,則風邪傷乎肩頸肝膽。肝膽虛,則實邪併,上幹心肺則鬱抑。鬱

而神抑,則陰邪併於陽,而心志不明。鬱而抑質,則氣血瘀滯,而肢節不利。氣滯,

則血虛。血虛,則陽邪幹心而上冒,頭悶重。血瘀,則气困。气困,則陰盛而满。

氣鬱於中者,賊風併乎經,發於心。發乎 心,則燥邪併陰,而傷於脾胃。脾胃

之陽虛,暑傷肺。故脾胃實,則濕傷腎,而腰背苦。

濕太過,而反剋其肺。不及,則腸中淫氣有餘。土燥、則不生木,而反求其肺。

肺气壅,則病 (病上水下火 )濕爲患。土王而陽道塞,陽明王而交通阻。寒土不生其子,

而反動風寒之邪。燥金受制也,反生所伐。伐爲所動,則火動生風。內邪之動,外

賊自幹。

濕土遭水,而生蠱脹。濕土逢火,幹腎而爲白濁。燥土逢金,傷暑。濕邪風動,

刑心。燥土逢火,而金畜於水。寒土見金,其生癳癧。無火,則金寒。金寒水冷,

水冷精寒不生。太陽不滋乎石土,肝失陽龢兮不育。土實木枯則血阻 ,水寒田冷衛

不生。此天地之道,其舆人病者也。





55《 太始,己戊 》 上

2009 年 05 月 14 日 星期四 10:43

己戊

師言:三般不識,焉明陰陽盛衰?五行不明,安知臟腑之生剋?從來一生唯二,

二生三,二分四路,三絡六經也。故有一,則存二生三,三生萬物。其有二,則存

四生六,六生邪象;此天地之淫所奉也。

51

甲少陽,乙厥陰,丙壬太陽,丁癸少陰,戊庚陽明,巳辛太陰,此幹之主六經

也。

子者,膽也。丑者,肝也。寅者,肺也。卯者,大腸也。辰者,胃也。巳者,

脾也。午者,心也。未者,小腸也。申者,膀胱也。酉者,腎也。戌者,膻中 也。

亥者,三焦也。此支之應象,而乘其生龢者也。

腎者,子也。脾者,丑也。膽者,寅也。肝者,卯也。胃者,辰也。三焦小腸

者,巳也。心者,午也。气海精宮,者未也。大腸者,申也。肺者,酉也。膻中命

門者,戌也。膀胱者,亥也。此支之所注,而應者也。

甲首,乙喉,丙肩,丁心。戊腰,已肋,庚腹,辛背,壬足膝,癸骨,此幹之

應諸象者也。

故曰: ‘相生相淩,搏則爲害 ’。卯與午,午與未,未與申,酉輿子,戌與未,

亥與卯,子與寅之苦刑是也。

‘相對衝龢,功乎成生 ’。子見午,卯見酉,寅見申,巳見亥,辰見戌,丑見未是

也。

‘生成太 過,反而刑破 ’。甲及丙,乙及丁,丙及戌,丁及己,戊及庚,己及辛,

庚及壬,辛及癸,壬及甲,癸及乙是也。

‘制而無功,反爲生合 ’。甲與己,乙與庚,丙與辛,丁與壬,戊與癸是也。故

甲己合,土生矣。乙庚合,金生矣。丁壬合,木生矣。丙辛合,水生矣。戊癸合,

火生矣。

支有其制,見制爲合 ’。子見巳,卯見未,丑見亥,寅見戌,辰見子,巳見申,

午見酉,未見子,申見寅,酉見卯,戌見未,亥見午是也。

56《 太始 .己戊 》 下

2009 年 05 月 26 日 星期二 07:35

故五行之用也,勝之則病。勝者,太過也。太過者,气之所淩也。故人有本病 ,

不輯 (氣下火 )之者,以其用太過矣。太過之用,則不病也。人有本不病,而 (石火 )之

者,以其耗不及也。本不及而用之者,惡不病者乎。

故先聖立言,爲後來者師。以其心至微,其察至神者也。

師曰:水凝金寒,其陽龢之受蔽也。火炎土燥,陰滋爲其所隔也。風冷地

封,陽龢之气爲其所阻。燥火臨者,寒水不溫。輯 (氣下火 )濕聚也,風蕭木土。

木者,火神牝母。水者,木气 (气下精 )荄元。震陽生火,雷動則火煊。酉

元生水,無火不流。火生巽地,無風不發。風行地上,脾傷不滋。火剋金緣木生,

土剋水因火化。 木見火而焦灼,水不滋木。火見土而焦燥,水涸不昇。土制水生金,

寒傷不應。水剋火而生木,風起不用也。

木傷土而金重塞,苦無水濟。火入金而水聚,瀉木則痊。土困水則木王無

傷,金伐木則火烈不懼。水生木而逢金制,女弗能母。金生水而受土制,男不成嗣。

水見風湧耳聾,火逢邪而目瞽。

土燥金濕,逢王木而瘋狂,內積邪火而外傷風。水鬱木漂,見土重悶火,

癔癲感乎外引。木火見金,傷源怒至。故肝肺見而凶頑,胃見腎而心多苦水。木土

食停,土水滯利。金木見而頭鳴,土金乳癰,水土時逢天癸。土火心塞,火金見風

胷痺。此五 行相見之苦樂也。

且乾腦離血,坤肉震筋,坎髓巽气,艮骨兌膚,此身中之象也。

艮鼻離目,坎耳兌口,震聲巽齒,乾額坎頷,此面王之象也。

是以聖人立言,授教立灋。有心之者,記之以書。



52

57

《太始 .己己 》

2009 年 05 月 29 日 星期五 06:34

己己

師曰:風動於燥,則頃陽無以宣龢。風動於寒,則寒中氣以索骨。風動水

於暑,則潮熱四佈不禁。風動於濕,則邪氣四布,煩懣而肤腠酸楚。風動於火,則

内熱凝滯,陰毒內結。風動於陽,則營衛受幹。風傳於陰,則臟气 (气火 )薄粘。

故外衛受邪所幹,則動乎陽而搏乎膽。膽受幹,則上冒於顛。

故風幹乎皮毛,而傳於肺。肺剋入少陽,是以苦頭痛頸項也。灋以刺之絡

脈,愈。

經曰:知其日之寒溫,月之虛盈,以候气之浮沉,而調之於身,觀其立有

驗也。

形,气,營,衛,之不形。則,工者獨知之。是觀其冥之所能也,冥者,

滌除有知,而靜極玄覽,心神明悟焉。

以日之寒溫,月之虛盛,四時之浮沉,曑伍而調之。工常先見之,然不形

於外,故曰觀其冥冥焉。通於无窮者,可以傳之後世也。而不形見於外,故 俱不能

見也。視之無形,食之無味,窈窈冥冥,若神髣髴,與之遊也。

虛邪者,八節風邪之气也。邪者,身形苦用力,汗出腠理開,逢虛風其中

人微。故莫知其情,莫見其形。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見三部九候之气,盡調不測而

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以成,故其以敗。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敗之

也。知其所在者,知診三部九候之病脈處而治之。故曰:守其門戶焉。莫知其情,

而見邪形也。

經言: ‘瀉必用其方 ’,方者,以其气方盛也,以其月方滿也,以其日方溫

也,以其身方定也,以其息方吸而內鍼,及復其候方吸而轉鍼,乃復 其方呼而除引

鍼。故曰瀉必用其方,其气而行焉。

補必用圓,圓者行也,行者移也。故圓與方,非鍼也。

師言:故養神者,必知形之肥瘦,榮衛氣血之盛衰。血气 (气火 )者,人之生,

形之神矣,不可不謹而養也。何謂也?其神智通悟,其形診可觀也。



58《太始 .己庚 》

2009 年 06 月 04 日 星期四 05:32

隱我之有形,誠之入矣。入乎於其病,其病之行見也。以求其病,以索其根。

目冥冥,捫其所病,索之於經,慧然在前。

知其所以然,知其其所以然也。反之,案之不得,不知其情,故曰形。形者,

言其不可爲據也。

冥而不見,內臟有其象。 故診以索其經, 髣髴於前,案而不得,不可以爲之期準也。

故察其病,之所以當慎。案其病,之所以必眞。得其其所以然也,遏絕其病。病之在

陽與陰,診之有所不同,靜內之,自有所通。

故陰與陽,不可揣度而已。當從以察之三部九候,待其所至,急內鍼以出其邪也。神

者,專心啓誠,以用神之微密也。

心神內蘊,如昏如昧。使神其融乎於志,致神識之清明。則慧悟,而心開目明。心開

目明,而獨悟其眞。口弗可以言,而心眼昭然。若雲之隨風;豁然而捲,洞悉其苦,是言會之以

神也。

故言神者,乃不可以神待,而 至極之致神者也。以三部九候經脈,爲之本源,

則可以通神悟之妙用,若博識之見,則失其純,而去眞彌遠矣!

53





P9

59 《太始 .己辛 》

2009 年 06 月 10 日 星期三 06:57

己辛

經曰:欲,知皮部諸經脈行止所主者,則諸經脈之皮部可知。陽明之陽,

名曰害蜚,手足陽明同灋。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其絡也。其色多青則痛,多

黑則痺,赤黃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往來也。絡盛則入客於經,陽

主外,陰主內。

少陽之陽,名曰樞持,手足少陽同灋。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其絡也。

其色青痛,黑痺,赤 黃多熱,多白則寒。絡盛則入客於經,故在陽者主內,在陰

者主出,以滲於內。諸經皆然也。

太陽之陽,名曰關樞,手足太陽同灋。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陽之絡

也。其色青痛黑痺,黃赤多熱,多白則寒。絡盛則入客於經,故曰在陽者主內,

在陰者主出,以滲於內。

少陰之陰,名曰樞儒,手足少陰皆同。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陰之

絡脈也。其色青痛黑痺,黃赤多熱,多白則寒。其入經也,從陽部注入於經,其

出者,從陰注於骨。

厥陰之陰,名曰害肩,手足厥陰同灋。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厥陰之

脈也。其色青痛黑 痺,黃赤多熱,多白則寒。其入經也,從陽部入注於經,其出

者,從陰注於骨。

太陰之陰,名曰關螫,手足太陰同灋。視其部中,有浮洛者,皆太陰之

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其入經也,從陽部注於經,其出者,從陰內注於骨。

視者,日之出入事也。

60《太始 .己壬 》

2009 年 06 月 16 日 星期二 06:57



己壬

蚩尤亂,帝乃徰,歧之文伯從之。與之戰,傷伐者眾,帝往視之於厂。皆艸荄蟲

石曱貝,人各奉之,帝欲言。歧之文伯曰:艸荄者, (? 糾 ? 結 ? 贁 ? 吉 )茵 ?(莔

小口易一 )菌苬也,可以止其失,去其熱痛矣。蟲曱者,蚖蝚蛭 (齊下虫 )鱉蝁也,

可以去畜血,除風續筋脈也。石者,禹粮膏石,空曾二青,可以安神鎭熱也。方

煮以湯,以瘥無苦。教著神農,及自本艸也。故 (伏去點 )所以引,齊而无義;氣

血精髓,華之所彙也。

故傷者之畏風,如蟲蛇之蝨也;汗虚之畏,若虎狼之離穴耳。内以拒淫燥濕,外

以止溢閉風;故煮以 (吉贁蓟 (薛字去辛换士 )結糾 ), (齊下虫 )(齊下魚 )鳖蝁曱屬,

則傷無不起矣。

夫痏無外,氣不得息,唇青目赤者,内傷甚耶。入而利,胷腹痛呻者,治。入無

知,不知痛,面青身堊者,不治。

夫傷之道:入者爲先,去其物;血注者,燔火去惡。少血者,湯去其汚 ,敷之。

54

甚者,火刃去其腐膏而藥之。骨折,調之榮衛。肉撕,調之膓脾。分離者,爲之

補。内傷,飲之前。不力者,以爲諸骨禹粮醴。故曰: “ 暴當以平,畜血飲利,

損與五物,不可爲巨。巨之後僵,失之於柔 ” 。

夫鍼,先去惡血,次疎其絡,刺其經,調其谿谷。傷爲實,實以瀉之,折爲虚,

虚以補之。痛爲實,實以利之,木爲虚,虚以秘之。凢案蹻導引,皆可以功者,

其果一矣。

凡十二經絡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必先起於皮毛。邪中之,則腠理開。

開則入剋於絡脈,留而不去。傳入於經,留而不去。傳入於腑,廩於腸胃。

邪之始入於皮毛,淅然起毫毛開 腠理,其入於絡也,則絡脈盛色變。其入客於經

也,則感虛乃陷下,其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筋弛骨消。肉爍

(月困 )破,毛直而敗。

皮者,脈與气流行,各有所部也。邪客於皮,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入客於絡

脈。絡脈滿,則注於經脈。經脈滿,則注於臟腑也。故皮者,有其分部。气不與

經脈調龢,則气傷於外。外邪流入於內,則生大病也。



61《太始己癸 》

2009 年 06 月 22 日 星期一 05:29

己癸

師曰:腠理之疾,從乎其經,辧陰陽而後針之,其要有三。寒痛者,陰寒之

傷也。治以燔火,之針以刺皮,一也。

灼痛者,風熱虛邪之傷者也。順其理刺之,入勿論俞,中經而已。此側,斜,

倚刺之三灋,二也。

肌腠酸脹而困,此虛邪之客也。此脾之虛邪,外洩者也。毛膚病者:此肺气

之受阻,而外應者也。

此二者,當刺其經。虛者益之,實者損之。不足者從之,有餘者迎之。此三

灋也。

或受陽邪而衛併乎營,入其臟腑。其陰陽併發,而爲無名腫毒者。則針分四

面留之,而後中宮以三針內之。四外封之,勿使其洩。中三針,以疏散刺之,是

謂群刺也。

或爲脾土腎水陽虛,而肺气燥結,寒邪入客肉腠 ,於四肢大筋肌理中,群

發陰核。

陰核之來,其液流緩衝不能,衛气 (气火 )宣化不開,營血不能消除之物結,

病 (病水火 )脂而成也。

爲陰核者。其色黃白有如粟狀,有如乾病 (病水火 )者是也。

經曰:經之行气,其色應時;絡之血成,邪幹則異。故經有常色,絡無常變

也。心赤肺白,肝青脾黃,腎黑,此臟气 (气火 )五行之化也,皆亦應其經脈。故

陰絡應其色,陽絡應其气,而變隨四時。故寒則凝泣,泣則青黑,熱多則淖澤,

淖澤則黃赤,此皆常色,謂之無病。五色俱見者,謂之寒熱。

62《太始 己子 》

2009 年 06 月 26 日 星期五 06:35

己子

師言:夫望者,先定其常。次審其吉,次審其凶。次審其刑,次審其衝。次審

55

其剋,次審其害。

面王之上,其气所方,知生死之道。辧苦娯之色,神龢者生,气活則復。五宮

气生者,無病,色刑有殃。

準觀生機,舌辧本源,目察神气,色應生死。

陰陽本乎无極,五行源自陰陽,運匹其气,气化生五色,色者,臟腑之宮也,

其顯甚微,其明其切。

故望者:望神一也,望气二也,望志三也,望色四也。望,之所以爲望者,神

心气 (气火 )志合一,之微觀也。其神之奧,莫可言也。

觀其色,察其肉而知虛實。見其經,閱虛實而 知其不足有餘。不足者,益之以

气。有餘者,瀉之於血。

肌裡,病乎濕。皮毛,病乎風。故,當去而不留也。故曰: “腠理之治也,導引

案蹻,已。皮毛之病,灸,焫已。 ”



63

《太易 .庚甲 》

2009 年 07 月 01 日 星期三 06:55

太易

庚甲

‘實生於積,虛生於泄,寒生於凝,熱生於蒙 (懑 )’。故實者,其積之所害也。虛

者,不通之所滯也。熱者,陰有餘而其陽宣化所不能也。寒者,臟爲實積之所害,

气 (气下火 )物不能暢者也。

熱者,虚之鬱而氣弗宣,其流通之弗能支,結而不散故也。陰之有餘而陽爲所

鬱,則石生六腑。陽之有餘而陰爲所任 ,則臟多瘤痞欬 (病頭區多口 )啼 (病頭肉下火 );

此臟腑之實也。

邪入則病,未知以苦者,陽之虛也。邪併則肌腠不用,久留不去者,陰之虛也。

少气 (气下火 )無力,動則少气 (气下火 )者,气 (气下精 )之虛也。頭首急則弦,起臥舉

而暈,心中顫者,血虛也。

言我曰:補有所不受者,內傷所致也。瀉有所有不平者,實邪太過也。灋當疎

上而導之下。

若夫 (髟付 )。病者,其來乘气而入,其微莫察,覺有不適之,其乘氣血而擾之

矣。故,良工望而知其气者,望微而洞著也。心志潛潛,意識湛湛;氣血調龢,則

神智自明。所以望而知之也。

聞者,聽聲而辧其音。知 其聲,以悉气韻生剋。五音之所病,五行之生死也。

气之至若湛湛,气至住若缺缺,則其聞者自遠矣。故,聞而知之也。孰識病之然,

其所以然。洞析風土,人情之變,以度其志,知者矣。

問者:問其寒熱之變,而知陰陽虛實。知其所苦之晝夜,而明氣血之所害者,

所以問而知之也。

知天地之常,而工陰陽之變,悉四時六氣之化,而明生剋之道。以三部之浮沉

遲數,大小彊弱之象,而知其所苦。判其虛實,生死之道者,所以切而知之也。

天之機,湛湛寂寂。地之玅,運而不息。陰陽之化,奇出气神之奧。碌碌也人

道,盡溺 (人水 )七惑而苦其中矣。故焉能知其玅,而達 大聖之至道哉?

‘外气即動,內气 (气下火 )萌之。外气所發,內气 (气下火 )應之。外气常龢,內

气 (气下火 )接之。外气既去,內气 (气下火 )蘝之。外气遠之,內气 (气下火 )潛之 ’。外

有不及,內有太過。內有不及,則外有太過。天地如此,人亦然矣。



56

64

太易 .庚乙 》

2009 年 07 月 08 日 星期三 06:51

庚乙

《上經、重言 》 曰: “故言外,陽龢運,則气動物動。言內,神機正,則血

運气行。天地,一體也。人亦一體也。天地極虛,之一物矣。人,亦天地一物矣。

天經,无不易之理。地緯,无不變之經。天度不滿而无,地數 難週以偏。故言天者,

實則言地也。故天賜以化,地以育應之。天龢以光,地以景明應之 ”。

陽之鬱者,陰奉之使也。陰之結者,陽气不達之過也。天之道十有三,剛

則以風雹雷電,暴雨雪霜。柔則以雲雨龢麗,清晰毓秀,平龢應之。

地之道有十,昇降往來則寒暑交逆,動靜有常則陰陽交牝。風動气激,邪

幹气移。火動生气,邪幹血怒;寒動血泣,邪幹則瘀。寒動气徹,濕逢則核。暑動

生濕,邪幹肌滯。暑動多鬱,三陽不清。燥動生乾,因風而成。陰虛不濟,風動則

燥。

病 (病頭水火 )者,涎之結耳,五臟六腑餘液也,陰 平陽秘,則其爲津,受

六氣之龢而體用也。邪入於内,爲六淫之所傷,八風實邪之苦刑,則爲甡 (病水 )稱 (病

火 ),作而爲病也。陽道受幹,則陰之餘,無從去之,故積於臟。陰道受幹,則陽之

鬱,無從去之,故留之於腑,腑受其制而病也。故在臟之積曰病 (病頭水火 ),在腑之

積曰涎。气之鬱也,寒則爲水,熱則發之而爲風邪焉。

气本无形,隨逾成之。心寧則气清而形爽,恖亂則气濁失其常。腑積於邪,

則臟气 (气火 )不平,臟積於邪,則腑氣好任也。血脈圜行也,養乎身形。血之寒者如

凝,熱者淖澤。不交上下,謂之曰淫。淤而不暢,謂之曰鬱。其過 之,虛實寒熱之

應其身也。其病也,則痛木悶脹,熱涼無度。

神者,心之志也,生之資也,命之源也。故神清則气盈,心平則气爽。故

此十者,人之所能也,形之所出也。然人之所以苦者,心也。所以病者,衛陽不足

是矣。

65《太易 .庚丙 》

2009 年 07 月 12 日 星期日 07:06

庚丙

經曰: “背與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與十椎及上紀 ”。上紀者,胃脘也。下紀

者,關元也。背胷邪繫,陰陽左右。如此其病,前後痛濇,胷脇痛而不得息,不

得臥,上氣,短气偏痛。脈滿起,邪出尻脈,絡胷脇。支心貫膈,上肩,加天突,

下肩 ,交十椎下,中樞也。

井榮俞經合,計五十穴。府俞七十二穴。熱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頭

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中膂兩旁,各五凡十穴。大椎兩旁,各一凡二穴。

目瞳子,浮白二穴。兩髀,肩厭分中二穴。犢鼻二穴,眉車二穴,完骨二穴,項

中央一穴。枕骨二穴,上關二穴,大迎二穴,下關二穴,天柱二穴,巨虛上下廉

四穴。曲牙二穴,天突一穴,天府二穴,天牖二穴,挾突二穴,天窻二穴,肩解

二穴,關元一穴,委陽二穴,肩貞二穴,瘖門一穴,臍一穴,胷俞十二穴。背俞

二穴,膺俞十二穴。分肉二穴,踝上橫二穴,陰陽蹻四穴。水俞在 諸分,熱俞在

气穴。寒熱,俞在兩骸厭中二穴。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凡三百六十五穴,

鍼之所由行也。

經曰:絡三百六十五穴,亦以應一歲,以溢奇邪。以通榮衛,榮衛稽留,衛

散榮溢,气竭血著。外爲發熱,內爲少气 (气火 ),病 (病火水 )瀉不怠,以通榮衛。

57

見而瀉之,無問所會。肉之大會爲谷,肉小爲谿,肉分之間,谿谷之會,以行榮

衛,以會大气。邪溢气壅,脈熱肉敗。榮衛不行,必將爲膿。內銷骨髓,外破大

膕,留於節腠,必將爲敗。積寒留舍,榮衛不居,肉卷筋縮,肋肘不得伸,內爲

骨痺,外爲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於谿谷也。

谿谷三百六十五穴會,亦應一歲,其小痺淫溢,循脈往來,微針所及,與灋

相同。經曰:孫絡之脈別經者,其血气 (气火 )盛而當瀉者,亦三百六十有五脈,

並住於絡,傳注十二經絡脈,非獨十六絡脈也,內解瀉於中者十脈。

師曰:經穴三百六十有五,絡俞三百六十五穴,及谿穀三百六十有五,計之

一千零九十有五穴。故經穴之與孫絡穴別矣,然其谿穀之穀穴,從乎肌理也。



66《太易 .庚丁 》

2009 年 07 月 16 日 星期四 06:39

庚丁

經曰:足太陽,脈之所發者七十八穴。兩眉頭各一,入髮至項三寸半,傍

五 相去三寸,其浮气在皮中者凡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項中大筋兩旁各一,風

府兩傍各一,俠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節十五間各一。五臟之俞各五,六腑之俞各六,

委中以下至足小指傍各六俞。

足少陽,脈气 (气火 )所發者六十二穴。 兩角上各二,直目上髮際內各五。

耳前角上各一,耳前角下各一,銳髮下各一。客主人各一,耳後陷中各一,下關各

一,耳下牙車之後各一。缺盆各一, 掖下三寸脇下至胠八間各一。 髀樞中傍各一,

膝以下至足小指次指各六俞。

足陽明,脈气 (气火 )所發者六十八穴。 額顱,髮際傍各三。面鼽骨空各 一,

大迎之骨空各一,人迎各一。缺盆外骨空各一, 膺中骨間各一。俠鳩尾之外當乳下

三寸俠胃脘各五,俠齊廣三寸各三, 下齊二寸俠之各三,气街動脈各一。伏兔上各

一,三裏以下至足中指各八俞,分之所在穴孔。

手太陽,脈气 (气火 )所發者三十六穴。 目內眥各一,目外各一。鼽骨下各

一, 耳郭上各一,耳中各一。巨骨穴各一,曲液上骨穴各一。柱骨上陷者各一,上

天窗四寸各一。肩解各一,肩解下三寸各一。肘以下至手小指本各六俞。

手陽明,脈气 (气火 )所發者二十二穴。 鼻空外廉各二,大迎骨空各一。 柱

骨之會各 一,髃骨之會各一。肘以下至手大指次指本各六俞。

手少陽,脈气 (气火 )所發者三十二穴。 鼽骨下各一,眉後各一,角上各一。

下完骨後各一,項中足太陽之前各一。俠扶突各一,肩貞各一。肩貞下三寸分間各

一,肘以下至手小指次指本各六俞。

督脈,气 (气火 )所發者二十八穴。 項中央二,髮際後中八,面中三。大椎

以下,至尻尾及傍十五穴。至骶下凡二十一節,脊椎灋也。

任脈,气 (气火 )所發者二十八穴。喉中央二,膺中骨陷中各一。鳩尾下三

寸胃脘五寸胃脘以下至橫骨六寸半,腹脈灋也。下陰別一,目下各 一,下唇一, 齗

交一。

衝脈,气 (气火 )所發者二十二穴。 俠鳩尾臍外各半寸, 俠臍下傍各五分

至橫骨寸一,腹脈灋也。足少陰舌下,厥陰毛中急脈各一,手少陰各一,陰陽蹻各

一,手足諸魚際脈气 (气火 )所發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也。

師曰:不知道,不足以言經絡,不知所以然,焉知其所以然哉。俞穴者,

58

經之所過也,絡者分流之所注也,谿谷者皮下肉上之輸也。經絡之運行,週而復始,

孫絡之注,往來不息。谿谷者,營養供給於肌理膚腠間也。

經者大道也,絡脈者,轉運者也。谿谷者,營給筋骨節結,推陳更新 者也。

故谿谷之穴受邪,傳之於孫絡,傳之絡穴,傳之經。經病治之以刺,刺則刺其孫絡,

刺其谷穴,通導龢陽,則病自已矣。

風爲百病之始,病 (病水火 )爲萬症之源也。故風從外入而病 (病水火 )從內生,

風從外入,令人振寒,身重惡寒,熱鬱上竅,汗出頭痛。治在風府,風池,肺俞,

大柕,風門。從内生,令人煩满,上氣,不得息,欬逆,涎泣;治在足三里,下巨

虚,肺俞,風門,合谷,後谿。以調其陰陽,補其不足而瀉其有餘。

大風頸項痛,刺風府,足臨泣,地五會。風府在上椎,臨泣五會在足小指

次指間。大風汗出,炙譩譆。譩譆 穴在背下俠背傍三寸所,六椎傍,壓之令病者呼

譩譆,應手入之。

縱風,憎風,刺眉頭中之攢竹穴。失枕在肩上橫骨間中之缺盆,折使榆臂

齊肘正,之灸脊中,眇絡季脇引少腹而痛脹,刺譩譆。腰痛不可以轉搖,急引陰卵,

刺八髎與痛上,八髎在腰尻分間。鼠瘻寒熱,還刺寒府,寒府在附膝外深刺中其營。

取膝上外者使之拜,取足心者使之跪。

67《 太易 .庚戊 》

2009 年 07 月 21 日 星期二 07:38

庚戊

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

衝脈者,起於气街,竝少陰之經,俠臍上行 至胷中而散。

任脈爲病,男子七疝內結,女子帶下瘕聚。衝脈爲病,逆气裡急。

督脈者,起於少腹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之端也,其絡循陰器合

篡間繞篡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與太

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

腎。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

唇,上系兩目之下之中央,此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爲衝疝,其女子

不孕,癃痔遺溺嗌乾。

督脈爲病,脊彊反折。

督脈生病治督脈, 治在骨上。甚者在大椎,臍下營之曲骨。其上氣有音者,治

其喉中央。在缺盆中者,其病上衝喉者治其漸,漸者上俠頤大迎也。蹇膝伸不屈治

其楗,楗者,上陽關下陽陵也。坐而膝痛治其機,機者,髖骨之相接者也,立而暑

解,治其骸關,骸關者,膝解也。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膕,膕者,委中委陽也。坐

而膝痛如物隱者治其關,關者,膝外大筋也,當膝關節正後方之筋內也。

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之大杼。連 (骨行 )若折,治陽明中俞髎。若別治巨陽

少陰滎。淫濼脛痠,不能久立,治少陽之維,在外上四寸陽輔也。

輔骨上,橫骨下爲楗,俠髖爲機,膝解 爲骸關,俠膝之骨爲連骸,骸下爲輔,

輔上爲膕,膕上爲關,頭橫骨爲枕。

水俞五十七穴者,尻上五行,行五,伏兔上兩行,行五,左右各一行,行五,

踝上各一行,行六穴。髓空在腦後三分,顱際銳骨之下,風府也,一在齗基下頤,

一在項後復骨下,瘖門也。一在脊骨上空,在風府上腦戶也。脊骨下空有長彊脊下

端之端也,數髓空在面俠鼻之顴髎承泣,或骨空在口下當兩肩, 兩髆骨空在髆中之

59

陽。臂骨空在臂陽,去踝四寸兩骨空之間。股骨上空在股陽出上膝四寸。 ? 骨空在

輔骨之上端。股際骨空在毛動下去極陰二寸。尻骨空在髀骨之後相去四寸。扁骨有

滲理 湊無髓,骨髓無空 。

師曰:至有骨之空,出其邪者耶。髓之竅,益其虚者耶。上古之治也,穴謂

神橐。雖言可盡,其致治者穴非一也。其南北有異,東西不同,髓空之位不一,然

可據者气也,可度者色也。雖心志氣血,亦分彊弱。故曰:木之空近節,火之空居

中,水之空就下,金之空近上,土之空去水一寸而偏。此骨空髓竅之用也。

或曰:灸寒熱之灋,先灸項大椎也,以年爲壯數。次灸尾橛骨,以年爲壯數。

視背俞陷者灸之。舉臂肩上陷者灸之。兩季肋之間灸之,外踝上絕骨之端灸之,足

小指次指同灸之。腨下脈陷者灸之,外踝後灸之。缺盆上切之堅痛 如筋者灸之,膺

中陷骨間灸之。掌束骨下灸之,臍下關元三寸灸之。毛際動脈灸之,膝下三寸分間

灸之。足陽明跗上動脈灸之,巔上灸之。

68《太易 .庚己 》

2009 年 07 月 26 日 星期日 07:10

庚己

師曰:凡治之道,先察其所病,病之所處而治之。鍼之道若伏龍在手,鍼之用

若其通神,而明我所志者,其謂工矣。

上工鍼病也,外治無傷皮,內之祛邪。下之病減乎上,上之病減乎下,待

邪之出疾而前之。上工之道,急若雷電,緩如理絲,待若獵,動若龍騰。審其病,

觀其膚,知其所苦。察其情,明其志,調其心,則謂得已 。

經曰:凡刺之方,必別陰陽。前後相應,逆從得施,標本相移。

故曰:有其在標而求之於標,有其在本而求之於本。有其在本,而求之於

標。有其在標,而求之於本。故治有取其標而得者,有取其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

者,有從取而得者。故知逆與從,正行無間,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

爲妄行。

夫陰陽逆從,標本之爲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也。少而多,淺

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以淺而知深,察近而知遠。言標與本,易而勿及。治反

爲逆,治得爲從。

先病而後逆者,治其本。 先逆而後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後生病者,治其

本。先病而後生寒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中滿者,治其

標。先病而後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

必且調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後中滿者,治其標。先滿而後煩心者,治

其本。人有客气有同气,前後不利治其標,前後利治其本。病發而有餘,本而標之,

先治其本,後治標病。發而不足,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後治其本。謹察間甚,以

意調之。間者並行,甚者獨行。先前後不利,而後生病者,治其本。

若 (髟付 )。標之與本,一陰一陽。一表一裏,一 先一後。一迎一隨,一開

一闔。士之立意,各有所長。然熱而就寒,寒而易熱,既有其標,必有其本。有從

標而治本者,有從本而治標者。前者,先治標者,顯於先。後者,先治本者,顯於

後。其有捨標就本者而治者,有捨本就標而治者。無過先入後至,陰陽虛實之變也。

且人不二形,其質各異。五形五頪,各有所本。五色五味,各有所悅。是

以言標乃本者,察至微之理,而拳拳我心也哉。析之,其表裡虛實。察之,陰陽先

後迎隨。而知應變之道,知奇出七神之用,而病無所遁其形也。

69 太易 .庚庚 》

2009 年 07 月 31 日 星期五 06:05

60

庚庚

經曰:夫病傳者,相勝而入也。心病先心痛,火勝金而傳肺,

一日而欬。金勝木而傳肝,三日脇支痛,三日而懣。木勝土而傳於脾,五日閉塞

不通。身痛體重,五臟相伐其血,三日不已,死不治。冬夜半,夏日中。

肺病喘咳,三日而脇支滿痛。一日身重體痛,五日而脹,十日不已,死。

冬日入,夏日出。

肝病頭眩脇支滿,苦熱化病 (病水火 )而併於肺。三日身體重,併而亂乎陽

腑,五日而脹。木气行於陽明,胃土剋水,三日腰脊少腹痛脛痠,三日不已,死不

治,冬日入,夏早食。

脾病身痛體重。自傳 之胃,一日而脹。胃氣滿而傳於腎,二日少腹腰脊痛

脛酸。腎不受而自傳陽府,三日背膂筋痛小便閉。十日不已,死不治。冬人定,夏

晏食。

腎病少腹腰脊痛 (骨行 )痠,自傳膀胱。三日背膂筋痛小便閉,傳之赤膓。

三日腹脹,上冒於心。三日兩脇支痛,三日不已,死不治。冬大晨,夏晏晡。

胃病脹滿,剋於腎。五日少腹腰脊痛 (骨行 )痠,自傳之府。三日背膂筋痛

小便閉。水泛於赤膓,赤膓傳心。五日身重,六日不已死不治。冬夜半後,夏日昳。

膀胱小便閉,自歸乎臟。五日少腹脹,腰脊痛 (骨行 )痠。傳於赤膓,一日

腹脹。赤膓傳心,一日身體痛,二日不已,死不治。冬雞鳴,夏下晡。諸病以是次

相傳,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間一臟,及至三四臟者,乃可刺也。

師言: ‘病有順逆,以知其期。傳有相勝,冒有反刑 ’。相勝者火傳金也,反刑者木冒

金也。變有極易,感有反從。極易者,陰極生陽,陽極生陰也。謂寒熱交錯,陰陽反亂。半虛半

實,自成其苦者也,此病易知難醫也。反從者,逆極而相生者也。甲之與丁,丙之於乙是也。

70

《太易庚辛 》

2009 年 08 月 06 日 星期四 06:37

庚辛

師曰:三代以上,敏慧而靈,清而治, 病無遁形也。

望之以知神气,聞之以察根本,問之以求陰陽,切之以定生死之道也。

工有五基。曰證,曰合,曰察,曰辧,曰悉。

行有十灋。曰砭、針、燔、灸、熨、食、湯、藥、石、液之治也。

藥有十功,從有十治。曰疏,曰導,曰宣,曰消,曰散,曰攻,曰培,曰

下,曰吐,曰汗。

夫行無規,以道引之。作無紀,以律約之。治之道,在乎心而灋乎理。以

望,聞,問,切,行之。治之灋,用乎智,以常衡之,神察之。

知不知,不知知,知知不知,知不知知,吾道 光矣。

何謂五基。曰:龢者,龢四時之常及運气 (气火 )之變也。察者,生死之異

61

與相頪之變也。辧者,辧相似相近相及相反之所惑也。悉者,悉兼至相併之主次而

洞其機也。證者,立意謹微而合四序生死之常,明明其知也。是爲五基者也。

何謂三湛?曰靜者,忘志息心以對者也。誠者,精誠至一而不外其宗者也。

同者,至道無形,我於物同者也。

何謂十灋。曰砭者,砭石之爲器而治之也。

針者,鍼刺也。

燔者,燔火鍼烙之炙其穴也。

灸者,艾炷敷著其穴而灸之者也。

煨者,以蒸熱之勁气而煨其病之四周,而使其汗出毒液之疾也。

食醴者,五臟五穀各有其養,五色五味以治其苦者也。

湯者,五穀混合加味而煮者也。

藥者,煮藥艸而治也。

石者,金石毒藥消解其毒之頪也。

液者,龢諸藥而成之煎液也。

能知五基之要,養三湛之志,則於望聞問切之觸而豁然,治之道盡矣。

十灋之治,皆出其工。或有浴以去疾者,今天壤之地,或有延者。

71

《太易 .庚壬 》

2009 年 08 月 12 日 星期三 07:13

庚壬

經曰:夫邪之客於形也,必先舍其皮毛,留而不去。入舍於孫絡,留而不去。

入舍絡脈,留而不去。入舍經脈,內連五臟,散於腸胃。陰陽俱感,五臟乃傷 。

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極於五臟之次也。如此,則治其經焉。今邪客入於皮

毛,入舍於孫絡,留而不去。閉塞不通,不得入於經,流溢於大絡,而生奇病也。

故,當治以案蹻砭石鍼炙。

邪客於大絡也,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與經相干而布於四末。其气

無常處,不入於經俞,命之曰繆刺。

邪客於經,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亦有移易者 ,左痛未已,右脈先病,

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經,非絡脈也。故絡病者,其痛於經繆處,故命之曰繆刺。

邪之客於少陰之絡,令人卒心痛,暴脹,胷脇支滿。無積者,刺然骨之前

出血,如食頃而已。有積者,刺小趾次趾内甲之後出血,五息而已。不已,右取左,

左取右。病新發者,取五日已。

邪客於手少陽之絡,令人喉痺。舌卷口乾心煩,臂外廉痛,手不及頭。刺

手中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痏。壯者立已,老者有頃已。左取右,右取

左,此新病數日已。

邪客於足厥陰之絡,令人卒疝暴痛。刺足大指爪甲上與 肉交者各一痏。男

子立已,女子有頃已。左取右,右取左。

邪客於足太陽之絡也,令人頭項肩痛。刺足小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痏,

立已。不已刺外踝下三痏,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已。

邪客於手陽明之絡,令人氣滿。胷中喘息,而支胠胷中熱。刺手大指次指

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痏。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已。

邪客於臂掌之間,不可得屈。刺其踝後,先以指案之痛乃刺之。以月生爲

數,以月爲度。 (即月生一日一痏,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 )。

邪客於足陽蹻之脈,令人目痛內眥溢汁。刺外踝 之下半寸所各二痏,左刺

62

右,右刺左。如行十裏,頃而已。

人有所墮隊,惡血留內。腹中滿脹,不得前後,先飲以利。此上傷厥陰之

脈,下傷少陰之絡也。刺內踝之下,然穀之前,血脈出血。刺足跗上,動脈出血。

不已,刺三毛上各一痏,見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善悲驚不樂,刺如右方。

邪客於手陽明之絡,令人耳聾,時不聞音。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與肉交者,

立聞。其不時聞者,不可刺也。耳中生風者,亦刺之如此數,左刺右,右刺左。

凡痺往來,行气常處者,在分肉間痛而刺之。以月始生爲數,用針者;

隨气盛 衰,以爲痏數。針過其日,數則脫气。不及日數,則气不瀉。左刺右,右刺

左。病已止,不已復刺之如數。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漸多之。十五日十五痏,

十六日十四痏,漸少之。



72《太易 .庚癸 》

2009 年 08 月 18 日 星期二 07:47

庚癸

邪客於足陽明之絡,令人鼽血上齒寒。刺足中指次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痏。

左刺右,右刺左。

邪客於足少陽之絡,令人脇痛不得息,欬而汗出。刺足小指次指爪甲上,與肉

交者各一痏,不得息立已,汗出立止。欬者,溫衣飲食,一日已。左刺右,右刺左,

病立已。不已,復刺如灋。

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 人嗌痛。不可內食,無故善怒,气上走賁門上。刺足下

中央之脈各三痏,凡立刺立已。左刺右,右刺左。嗌中腫不能內唾,時不能出唾者。

刺然穀之前出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

邪客於足太陰之絡,令人腰痛。引少腹控眇,不可以仰息。刺腰尻之解,兩胛

之上是腰俞。以月死生爲痏數,發針立已。左刺右,右刺左。

邪客於足太陽之絡,令人拘攣背急,引脇而痛。刺之從項始,數脊椎俠脊。疾

案之,應手如痛,刺之傍三痏,立已。

邪客於足少陽之絡,令人留於樞中痛,髀不可舉。刺樞中以毫針,寒則久留針,

以月死生爲數,立已。

治諸經刺之所過者,不病則繆刺之 ,耳聾刺手陽明;不已,刺其通脈之出耳前

者。齒齲刺手陽明,不已刺其脈入齒中,立已。

邪客於五臟之間,其病也脈引而痛。時來時止,視其病,繆刺之於手足爪甲上。

視其脈,出其血。間日一刺,一刺不已,五刺已。繆傳引上齒,齒唇寒痛。視其手

背脈血者去之,足陽明中指爪甲上一痏,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各一痏,立已。左取右,

右取左。

邪客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此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角。五絡俱竭,

令人身脈冒動,而形無知。其狀若屍,或曰屍厥。刺其足大指內側爪甲上,去端如

韭葉,後刺足心,後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痏,後刺手大指內側去端如韭 葉,後刺手

心主少陰經銳骨之端各一痏,立已,不已,以竹管吹其兩耳,嚏 (髟易 )其左角之髮方

一寸,燔治飲以美酒一杯,不能飲者灌之,立已。

凡刺之數,先視其經脈,切而從之。審其虛實而調之,不調者經刺之。有痛而

經不病者,繆刺之。因視其皮部有血絡者,盡取之。此繆刺之數也。

師言:邪客將形而未成者,繆刺之。古之繆刺,於手足膝肘背脇處刺之也。有

經者、絡者、諸會及五俞是也。其與刺也始乎砭也。從來久也,不可忽之。



73《太易 .庚子 》

63

2009 年 08 月 23 日 星期日 07:39

庚子

肝之熱病者,小便先黄。腹痛, 多卧身熱。其熱怒爭,則狂言其驚;脇满痛,

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氣逆,則庚辛死。刺足厥陰,少陽。其逆,

則頭痛貟貟,脉引衝頭也。其鍼者,三陰,行間,曲泉,五會,陽辅,已。

心熱病者,先不樂,數日乃熱。熱气内爭,則卒心痛,煩悶善嘔,頭痛面

赤,無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氣逆,則壬癸死。刺少陽手,三陽絡,中渚。太陽

支正,後谿,已。

脾熱病者,先頭重颊痛。煩心颜青,欲嘔身熱。其熱倂爭,則腰痛不可用

俛仰。腹满洩,两頷痛,以其勝也。甲乙甚,戊己大汗。氣逆,則甲乙死。刺太陰

足腹哀,承筋 ,跟僕。陽明三里,巨虚,已。

肺熱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惡風寒;舌上黄,身熱。其熱上爭,則喘

欬,痛走胷膺背;不得太息,頭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氣逆,則

丙丁死。刺太陰手,陽明之端,出血如豆大,立已。

腎熱病者,先腰痛 (骨行 )痠。苦渴數飲,身中熱。其熱爭倂,則項痛而彊,

(骨行 )寒且痠;足下熱,不欲言。其氣逆,則項痛貟貟詹詹然。戊己甚,壬癸大汗;

氣逆上,則戊己死。刺少陰足照海,复溜,太陽之束骨,至陰,出血如豆,立已。

諸汗者,至其所勝日汗出也。

肝熱病者 ,左颊先赤。心熱病者,颜先赤。脾熱病者,鼻先赤。肺熱病者,

右颊先赤。腎熱病者,賾先赤。

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熱病從部起者,至期而已。其

刺則反者,三周而已,重逆則死。諸當汗者,至其所勝日,汗大出已也。

諸初熱病,以飲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處,身寒而止也。

熱病;先胷脇痛,手足躁。刺少陽足丘墟,補太陰足公孫。病甚者,爲五

十九刺。五十九刺者:大抒,膺背二俞,缺盆,去胷中之熱,已。

三里,巨虚,上下廉,气街者,去胃 中之熱,已。

雲門,髃骨,委中,髓空者,去四肢煩熱。刺不已,再刺,已。

五臟俞,傍五分刺灸,去五臟之熱,開其痏,出血,已。

六腑俞,傍五分刺灸,去六腑之熱,一刺,已。

熱病始,手臂痛者;刺陽明商陽出血如豆大,太陰列缺灸之。大汗出,已。

熱病始於頭首者;刺項太陽天柱,大汗出,已。

熱病始於足脛者;灸内庭,刺厲兑出血如豆大,大汗出,已。

熱病先身重骨痛,耳聾好瞑者;此濕勞及骨,腎氣内怒爲風者也,其名痛

風。其治,則 刺少陰足太谿,灸照海三痏;太陽京骨,束骨,鍼灸之。不已,刺大

杼,已。不已,其熱栗者:爲五十九刺。

熱病先弦冒而熱,胷脇满,刺少陰足之湧泉,照海,少陽之陽交,陽輔。不

已,重刺,已。

太陽之脉,色榮顴骨,熱病也。榮,未夭;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已。其與厥

陰脈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

其熱病内連腎,少陽之脈色也。少陽之脈,色榮颊前,熱病也。榮,未夭;

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已。與少陰脈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

熱病;气穴三椎下間,主胷中熱。四椎下間,主膈中熱。五椎下間 ,主肝

中熱。六椎下間,主脾中熱。七椎下間,主腎中熱。榮生骶也;項上三椎陷者,榮

胷中也。颊下逆顴爲火瘕,下牙车爲腹满。顴後爲脇痛;颊上者,膈上也。

64

P8

74

2009 年 08 月 27 日 星期四 07:06

庚丑 上

《上經、治之始 》 曰: “宓羲仰觀於天,俯察於地,彙人物之常,窮至極,

數品物,畫卦八,八以合之,生六十有四圗,文之成,名之曰易。易,曰,常恒見

也。曰,道之常也。

故一爲陽,二爲陰。一生三,生五,陽之象也。二生四,生六,陰之象也。

故言一,乾之畫也,移之艮。言二,坤之畫也,移之兑。 次而成之。

羲王謂申无圭曰;子欲知,吾将言之知汝。坤取腹,艮取肩,气 (气火 )滿剛,

形虧柔,曰元亨,曰亢貞。離取目,坎取耳,亢光明,卑川流,火炅靈,水湛深。

乾取頭,兑取口,故曰堅,上參元,神守藏,气卑收。震取足,巽取股,五爲跡,

四股膝,風動形,原申曲 ”。

故坤爲脾,動本心齊。艮爲肺,橐龠繫牝脾。離爲心血,温輸肝腎。坎爲

津,澤出胰 (人肉土 )腎。乾爲腦,根乎心肺。兑爲宗 (气中 )歸 (气丙 ),骨髓海生。震

爲肝筋,恖隨心運,巽爲膽股,立以爲人矣。

曁言之形,觀之目,則坤爲營虚, 散,淫。艮悶,寅利,僵,濕止。坎曰

順,溺,寒,險。離曰畜,隔,毒,火。乾爲氣實,慄,燥,動。兑满嗌,病骨,

風寒濕,呻說。震後重秘,風,煩,冤。巽膓風,冒,嗝,清下。

謙恶寒,畏水,支墮嗜卧。剥實陰,氣陷洞中,耎不力。賁傷風,大熱慄

怵,寒勞肩背痺。旅傷寒,欬喘不息,後不利,厭食飲。未濟不交,下寒上熱,病

志不遂,内邪發引,畏人善恐。既濟健行,飬正意調,耄若童蒙。需無知,譫語誔

誕,不遂死。

訟氣胷,大頭癎瘚,肝瘀腹 (病水 )。履腦疾,大熱支痙,顫噩不已。夬氣

勝血缺,上渇不禁,臃腫消中, 麻木不定。隨氣病肝,欬,溺,涎甚。歸妹頭重目

沉,濕鬱,風緃上,疾激。恒氣臌,肝瘀氣下,死必下黯。益病頸,急氣, (病水 )(病

火 )爲病,殗滿,燥渴。

泰悶頭,昏若睡,氣血大勝。否少腹病,積淫甚,胷脹心逆。屯水逆而浮

欬,蒙膈滿而畜涎。師爲痳,後利前不禁,痛若解。比寒腹,下,氣虧。小畜膽鬱,

痛頭風,搐癲癇。同人病腹,激燥抑難心悸。大有發熱,厭食不下。豫 (病火 )心腹,

闕弩痛,噫不出,下。

75《太易 .庚丑 》 下

2009 年 09 月 01 日 星期二 06:59

庚丑 下

無妄輕,昏,風亢,怒,發痞。 困腹脹氣,嗜卧,病腰,膝,足。

臨濕停,寒泄,熱滿。噬嗑爲陰虚,散不聚,大食。大畜氣溢,血虚頭重,頸風

彊。漸傷頸項,氣石血瘀,病首,多夣。中孚風涎,喘欬,前後不常,腰膝痿。

頤不滿,消癉淋渴,臃腫,形實體竭。

萃陰盛,形滿氣虚。小過嗝噎,隔上,心中痛。大過爲痛,風寒濕邪,溺畱。

姤不交,病心腎,口乾,不眠。家人房勞,風動燥火,虚痿不立。晋不濟,血衰氣

少,不眠,恖,傷經脈。大壯中風,偏枯不用,陰亢塞,血瘀气不運。明夷傷肝滯

下,男結疝,女伏梁,倂寒殃。

65

睽瞋癡,厥風,癲癇,後秘。復當瘉,疾 疚,去七日爲痼。咸嗌病,肝氣

怒,嗝噎,反胃,寒蒙亦。蹇消腎,溺胷,面浮身腫,不得息。損心員,悶逆,動

則喘,喘不寐。鼎斜 (病口田 )碍 (病區口 ),耗,氣竭,血妄,奪。節斜 (纈糸 )骨,其

髓奪,亡血, 枯骨痛,不已。遯肺痿,勝傷,頭不傍,緩大息,欬血死。

涣不凝,濕清下,陽不秘,腫瘍,疥癩。革風亢涎,痛少腹,象皮,風癢,

潰 (病貴 )腐。井腫脹,濕癢,逆水,腹痞,癅結。解風寒,瘧下利,痛無方如解,寒

熱。觀傷寒,膨脹,肢厥,癃閉,易寒。昇嗌閉,蟲動,氣不得上下,痝 (朋三曰 )

突 (肉骨肉 )。豐結瑟 (病炏首 ),抑悶 ,善喜怒,鬱上。蠱蟲疳,蛕蟯,叨 (病爻一 ),

脇滿,股不用。

此言形頪,可以理會。可以用時知變者。非有言也,圗莫之可文也。圗大

以觀,爻參以意會,列於時,合之氣,知病而何,预洞死生。

又曰坤終静,艮塚殺,離臃鬱,坎陰溺。乾諸气 (气火 ),兑識抑,震无常則,

巽風疪癘。屯淹畱,蒙心目閉。需涎訟利,師消比畜,小畜瘡疥,履怒泰龢,否滿

濕癅。同人嘻嘻,大有龢曦。謙卑豫憂,无妄頭重,隨逐困 (病及 )。

臨 (病水 )剥 (月眞 ),噬嗑面 (病員 )。大畜癇瘚,漸坯 (病四大三疉 )夬瘲。中孚

食噤,頤 熱口張。歸妹食癖,萃腸風涎。旅喘益痙,小過淤阻。大過疥癢,姤膺焦

滿。家人病心,晋因勞傷。大壯頭弦,明夷膓瘍。睽瘵復蘇,既濟無恙。

咸感恒恖,蹇鬱損濕。鼎火節寒,遯亡涣散。革癰井潰 (病貴 ),解利觀滯,

昇風豐燥。蠱蝕賁温,未濟徵攻。易自病至,卦以紀成。

氣有氛寒與熱,時有别於四象。形頪乎象,有别生剋,象頪乎乂,辧分生

死。故吾以河洛之意,圗示之後,可以形天,可以則地,可以記人生死,可以知物

始終。道不可議,灋不可追。形可以頪,象可以辧,易以知則,數以窮極微也。

76《太素 .辛甲 》

2009 年 09 月 06 日 星期日 07:38

太 素

辛甲

經曰: ‘診灋常以平旦 ’。陰氣未動,陽气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

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切脈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臟有餘不足,

六腑彊弱,形之盛衰。以此曑伍,決生死之分。

夫脈者,血之府也。長則气治,短則气病。數則煩心,大則病進。上盛則气膈,

下盛則气脹。代則气衰,細則气少,濇則气病。渾渾革至如湧泉,病進而色弊,

緜緜其去如弦絕,死 。

精明五色者, “赤欲如白裏赤,不欲如赭。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壁

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裏雄黃,不欲如 土。黑欲如重漆之色,不欲如地蒼。 ”

此五色精微之象觀矣,其壽不從也。

夫精明者,所以視萬物,別黑白,審短長也。反之,以短爲長,以白爲黑,如是

則精衰也。

五臟者,中之守也。中盛臟滿,气盛傷恐者,聲如從室中言,是中气之濕也。言

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气也。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此神气 (气

火 )明之亂也。倉稟不臟者,是門戶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

者生,失守者死。

66

夫五臟者,身之匠也。頭者,精明之府也。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背者,胷中

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也。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者,腎將憊矣。膝 者,筋

之府。屈伸不能,則僂附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

憊矣。得彊則生,失彊則死。

經曰:反四時者,有餘爲精。不足爲消,應太過。不足爲精,應不足。有餘爲消,

陰陽不相應,病名曰關格。言陰之與陽也,陰之陽莫可言矣。觀陰之與陽也,陰

之與陽莫可盡之焉。

2009年 09月 06日 星期日 16:49

太素初成大道行,天地合和万物生。

相依相克自然理,造化阴阳流转中。 白云老者



77《太素 .辛乙 》

2009 年 09 月 11 日 星期五 08:04

辛乙

萬物之外,六合之內。天地之變,陰 陽之應。彼春之暖,爲夏之暑;彼秋

之忿,爲冬之怒。亖時之應,亖變之動脈,與之上下。以 “春應中規,夏應中矩,秋

應中衡,冬應中權 ”。

是故冬至亖十五日,陽气微上,陰氣爲下。夏至亖十五日,陰氣微上,陽

气微下。陰陽有時,與脈爲期。期而相失,知脈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時。微妙

在脈,不可不察。

察之有紀,從陰陽始。始之有經,從五行生。生之有度,亖時爲宜。盈消

勿失,與天地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

師言: ‘春應中規 ’,自然爲機。地溫以昇,啟如水淅。風化禁解,地象溫馨。

蟄者將蘇,正气回 生。天气活潑,景物初萌。青精元上,九炁合明。神光霞散,流

映萅清。華景鬱勃,沖豁靈根。中弦見長,騰龍活欣, “如魚在水,濡虛而靈 ”。

‘夏應中距 ’,溫熱自淅。物出土上,天元發激。陽龢中正,四圍蠢蠢。丹天

玉堂,寶蘊活翔。溪水漾漾,生機昂昂。 “萬象泛泛,韌韌洪長。風雲變幻,如火在

陽。活濡無巨,神气自彊 ”。

‘秋應中衡 ’,爽爽而蕩。秋風气高,景象茫茫。蕭蕭漸至,陰平抑陽。物現

極象,燥而風揚。中見浮象,若毛在波。綿綿而活,气微枯荒。蟄蟲將去,盛象歸

藏。 “豚魚不躍,秋水茫茫 ”。星居中衡,以合台 光。

‘冬應中權 ’,地沂物藏。蠢動息蟄,水結土瘀。三陽下潛,二陰賜寒。土

內存溫,表凝內眞。北上太玄,五炁徘徊。葆華流芮,流精內輝。 “安守靈宅,貞藏

潤輝。其來如石,沉數而滑。地位上見,靈活渙然 ”。

“若春乍規,若夏乍矩,若秋應衡,若冬應權。四時衡量,五氣爲依。六

淫六氣,互鑒互倚,叨在時應,象即玄啟。且察長夏,丑未辰戌,四季之月,上下

去七,觀物之應,鑒地之機。此即切道,慎悟勿疑 ”。

78《太素 .辛丙 》

2009 年 09 月 16 日 星期三 06:54

辛丙

67

經曰:是故聲合五音 ,色合五行,脈合陰陽。

是以知陰盛,則夢大火燔灼。陽盛,則夢大水淹沒。陰陽俱盛,則夢相擊

毀傷。是故持脈有道,虛靜爲保。春日浮,如魚之遊在波。夏在膚,泛泛乎萬物有

餘。秋日下膚,蟄蟲將去。冬日在筋,蟄蟲周密,君子居室。

故曰: ‘知內者,案而紀之,知外者,終而始之 ’。何謂也?言以脈而知內

臟之彊弱盛衰也,當以陰陽,時序五行爲之綱紀矣。知之陰陽時序,五行之綱紀。

以明其內中之循,動也,違時則爲病。此六者,持脈之大灋。

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其耎而散者,當環消自已。

肺脈搏堅而長,當病唾血。其耎而散者,當病灌汗,至今不復散發也。

肝脈搏堅而長,色不青,當病隊若博。因血在脇下,令人喘逆。其耎而散,

色澤者,當病溢飲。溢飲者,渴暴多飲,而易入肌皮腸胃之外也。

胃脈搏堅而長,其色赤,當病折髀。其耎而散者,當病食痺。

脾脈搏堅而長者,其色黃,當病少气。其耎而散,色不澤者,當病足 (骨行 )

腫若水狀也。

腎脈搏堅而長,其色黃而赤者,當病折腰。其耍而散者,當病少血至今不

復也。

心脈堅而急,病曰心疝,少腹當有形 也。何以言之?心爲牡臟,小腸牝之

爲使;故曰小腹當有形也。

胃脈鼓而長,爲實爲脹。弦而長,爲气爲痛。細緊爲冷爲痛,沉而細長,

爲虛爲泄。故病形成而變。風成爲寒熱,癉成爲消中,厥成爲巔疾。久風爲飧泄,

脈風成爲癘。

病之變化不可勝數,故傷巽坤之風,而爲癰腫,坎震吹來而爲筋攣骨痛。

此四時之病,以其勝治之愈也。

故徵其脈小色不奪者,气乏而神彊,病不久也。徵其脈不奪,其色奪者,

神持而邪淩其气,此久病也。徵其脈與五色俱奪者,神气俱衰,此久病也。徵其脈

與五色俱不奪者,新病也。肝與腎脈 並至,其色蒼赤,當病毀傷,不見血。已見血,

濕若中水也。

尺內兩傍,則季脇也。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

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以候肺,內以候胷中。左外以候心,

內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胷候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

膝脛,足中事也。

麤大者,陰不足而陽有餘,爲熱中也。來疾去徐,上實下虛,爲厥巔之疾。

來徐去疾,上虛下實,爲惡風也。故中惡風者,陽气受也。有脈沉細數散者,寒熱

也。浮而散者爲眴僕,諸浮不躁皆在陽,則爲熱。其有燥者,在手陽脈之 中也。諸

細而沉者病在陰,則其爲骨痛,其有靜者,在足陰脈之中也。數動一代者,病在陽

之脈,洩及便膿血。

諸過者,切之濇者,陽气有餘也。滑者,陰氣有餘也。陽气有餘,爲身熱

無汗,陰氣有餘,爲多汗身寒。陰陽有餘則無汗而寒。推而內之,內而不外,有心

腹積也。推而內之,外而不內,身有熱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冷也。推

而下之,下而不上,頭項痛也。案而至骨,脈气少者,腰背痛而身有痺也。

79《太素 .辛丁 》

2009 年 09 月 19 日 星期六 09:03

辛丁

師言:脈之肇始於四時。四時生成之變,化 爲五行。萬物作息,宴然有紀。

68

脈之大小,與外相呼應,故三代從來之驗證,傳爲紀也。抑有餘而奉不足者,天也,

窮有餘而盈不足者,地也。故治者,灋天地以治之也。是以養益之道,其象天,而

治理之道,其灋地也。

故言五行者,金震則抖,水動則波,木動則搖,土動則活,火動則溫,此

五行之動也。以是四時言,則春,發也。夏,長也。秋,收也。冬,藏也。以气言,

則春,溫。夏,火。長夏,濕。秋,燥。冬,寒也。春之風,夏之火,秋之涼,冬

之朔也。

故脈之至也,象乎天气,灋乎地機。察四時五行之變者,可以通切也。故

經言:持脈有道 ,虛靜爲保,若則不用其心:而切之以形,不用其神:而虛用其表,

切何者哉?

故言肝脈之在春,如魚之遊在波,乃中規也,天下見者也。心脈之在夏也,

泛泛乎萬物有餘,天中上見也。肺脈之在秋也,下膚至肌,像蟄蟲之將去,中下見

也。腎脈之在冬也,在骨,下中見也,像蟄蟲周密,君子居室。此四時平脈之所以

在孟月者也。

夫切也,非擒也,當以三、五、七粟之重記之,論之曰一、三、五分之重

也。若掌握刀兵之在陣,豈切之脈乎?故曰:輕切若微風之拂面,重案若敗艸之浮

波,謂切諸浮之意是也。先案至骨,而知其三部之深淺,則 衡三部,九重九候之位,

則得之所部也。故曰浮中沉而三之,一毫而已矣。

是言:察乎陰陽升降之標準,自識脈波遁遷之气象。審气候交住之去來,

分明氣血分合之交併。欲知精微之玅用,且觀於地上時序之秩昁,盡心精恖五土之

表現,神聪水與時之韻,脈理自豁然矣。

故曰:五行生王者,脈之準也,四時六氣者,脈之度也。雨露雪霜者,气

之變也。江河水流者,脈之應也。此四者,迺脈之宗,師之表也。望者之診,知易

辧難,聞者之診,難明難精,問者之診,似易且難也。切者之診,難上加難也。知

難不難,恆之惟艱,道不遠人,耳目之 前也 。

80辛戊

經曰:人之脈也,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

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者也。常以不病之脈,頪比而知病飪也。故醫者以

不病爲師,方知其病之者,故以平息而調之爲灋也。

人一呼脈一動,一吸脈一動者,曰少氣也。人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

燥者,尺中熱者曰病溫。尺不熱者,脈滑曰病風,脈濇曰痺。人一呼四動以上者曰

死。脈絕不至曰死。乍踈乍數曰死。

平人之氣,常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春之

胃微弦而平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 但弦無胃曰死。胃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

藏眞散於肝,肝藏筋膜之气也。

夏之胃微鈎而平曰平,鈎多胃少曰心病。但鈎無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

石甚曰今病,臟眞通於心,心藏血脈之气也。

長夏之胃脈微耎弱而平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無胃曰死。耎弱有石

曰冬病,弱甚曰今病。藏眞濡脾,脾藏肌肉之气也。

秋之胃脈曰微毛而平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無胃曰死,毛而有弦曰

春病,弦甚曰今病。 藏眞高於肺,以行榮衛陰陽也。

冬之胃脈曰微石而平曰平,石多胃少曰腎病,但石無胃曰 死。石而有鈎曰

69

夏病,鈎甚曰今病。 藏眞下於腎,腎臟骨髓之气也。胃之大絡曰虛裏,貫隔絡肺,

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气也。盛喘數絕者則病中,結而橫有積矣。絕而不至

曰死。乳下甚動應衣過者,宗气泄也。

師言。:經曰平者,活也,即春之胃脈,微弦而濡曰平,濡者,耎而活,餘

同也。聖人说教,言之不覆。故有四時五臟之平脈,而無六腑之象也。辧之則六腑

之脈亦在其中也,姑引以言之。

春膽之脈微弦而長曰平,弦多長少曰膽病,長多弦少曰胃病,長而毛浮曰

秋刑。毛盛曰今病,藏眞於膽,膽爲十二經之首,衛气之主將, 營衛於頭,支資於

心,故膽病者,頭渾渾而恍惚,心悶悶而少眠,精神失運。大脊負沉而酸,膽陽爲

邪所幹也。

夏小腸之脈微鈎散大曰平,鈎多大少曰本病,大多鈎少曰火病,散大而鈎

曰疝痛。藏眞與小腸,昇精華以傳糟粕者也。

秋大腸之脈微毛而耎曰平,毛多耎少曰本病,耎多毛少曰泄中,毛而弦長

曰腸風。藏眞與大腸,爲代瀉之關隘,故病痔漏下血。脫肛少氣。

冬膀胱之脈,微石而滑曰平,石多滑少曰本病,滑多石少曰自消,石而滑

芤曰失禁,耎而石者曰亡津。藏眞於關元,爲水道之官,故其病癃閉,遺溺不收,

白 濁淋灕者也。

三焦之脈,微大耎長曰平,微大而耎曰泄气病滑精,長而耎曰羸中,耎而

芤曰血淋,微而耎曰濕淋,虛而大曰石淋,芤革而虛曰屍消。屍消者,自消而下其

血肉也。此六腑之常脈灋也。

81《太素 .辛己 》

2009 年 09 月 27 日 星期日 07:30

辛己

經曰: 欲知寸口太過與不及,脈中手而短者曰頭痛。脈中手而長足脛痛。脈中

手而促上擊者,曰肩背痛。脈中手而沉兼堅者,曰病在中,脈中手而浮兼盛者,曰

病在外。脈中手而沉兼弱者,曰寒熱及疝瘕少腹痛。脈中手而沉兼橫者,曰亦下有

積,腹中有橫積痛。脈 中手沉而喘之者,曰寒熱。脈中手盛滑堅者,曰病在外。脈

中手小實而堅者,曰病在內。脈中手小弱以濇者,謂之久病。脈中手滑浮而疾者,

謂之新病。脈急者曰疝瘕少,腹痛。

脈滑曰風,脈濇曰痺,緩而滑曰熱中,盛而緊曰脹,脈從陰陽病易已;脈

逆陰陽病難已。脈得四時之順,曰病無它。脈反四時及不間藏,曰難已。臂多青脈

曰脫血;尺脈緩濇謂之解依。安臥脈盛,謂之脫血。尺濇脈滑謂之多汗,尺寒脈細

謂之後泄,脈中麤常熱者謂之熱中。

肝見庚辛死,心見壬癸死,脾見甲乙死,肺見丙丁死,腎見戊已死。是謂

眞臟,見勝皆死。頸之 脈動,人迎鼓甚而見缺盆上者,心悸而喘。人迎及耳下脈鼓

者,肺被熱蒸而陽气上逆,曰水气上溢也。目裡微腫如臥蠶起之狀者,水在腹也。

溺黃赤者,腎勞胞熱。溺黃赤安臥者,黃癉內疽。已食如饑者,胃疸。面腫曰風,

足脛腫曰水,目黃者曰黃疸。婦人手少陰之神門脈動甚者,妊子也。足少陰動者亦

同。

脈有逆從,四時未有臟形。春夏而脈瘦沉,秋冬而浮大者,命曰逆四時也。

熱而脈靜,洩而脫血脈實,病在中,脈虛病在外,脈濇堅者,皆難治,命曰反四時

也。

人以水穀爲本,故人絕水谷曰死,脈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眞

臟 脈不得胃氣也。所謂不得胃氣者,肝不微而弦,腎不微而石也。

70

太陽脈至,洪大以長。少陽脈至,乍數乍踈,乍短乍長。陽明脈至,浮大

而短。

夫平心脈來,累累如連珠,如循琅玕,曰心平。夏以胃氣爲本,病心脈來,

喘喘連屬,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脈來,前曲後居如操帶鈎,曰心死。

平肺脈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莢,曰肺平。秋以胃氣爲本,病肺脈來,不上

不下如循雞羽,曰肺病。肺死脈來如物之浮,如風吹毛曰肺死。

平肝脈來,耎弱迢迢,如揭長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氣爲本;病肝脈來,

盈實而滑 ,如循長竿曰肝病。死肝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

平脾脈來,龢柔相離,如雞踐地,曰脾平。長夏以胃氣爲本;病脾脈來,

實而盈數,如雞舉足,曰脾病。死脾脈來,銳堅如鳥之喙,如鳥之距,如屋之漏,

如水之流,曰脾死。

平腎脈來,喘喘累累如鈎,案之而堅,曰腎平。冬以胃氣爲本,病腎脈來

如引葛,案之益堅曰腎病。死腎脈來,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

82《太素 .辛庚 》

2009 年 10 月 02 日 星期五 07:05

辛庚

師曰:經言之可謂詳盡矣,然人不悟者,何以從之?言曰: 醫之非書也,

書之非文彩也,乃心得也。非文語也。實爲言之以說者也。故浮非眞浮,沉非眞沉,

頪者之言也。

故經云。春脈之來,如苗破土;弱而寄堅,癩癩氱氱。夏脈之來,緩而滂

薄;稼穡在川,汪汪洋洋。長夏脈來,如鷺在波;輕柔活潑,盈盈泊泊。秋脈之來,

如風吹毛;秋雨泣竹,微微漂漂。冬脈之來,如撏珠璣;累累疊疊,潛潛圓圓。

四時有常,順則天龢,察色切脈,聲气蕩龢,此爲無病。獨慰其樂。得气

者生,無胃缺缺。知天知命,知地脈活。夫醫之爲道,貴在其活,勿拘勿泥,輕鬆

灑脫。若是也者,心眼得活矣。

經曰: 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來,耎弱輕虛

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其气來實而彊也,此爲太過,病在外。其气來不實而微,

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巔疾。其不及則令人胷痛引背下,

兩脇胠滿。

夏脈者心也,南方火也,萬物之所以盛長也。故其气來盛去衰,曰洪。其

气來盛去亦盛者,此爲太過,病在外。其气來不盛去反盛者,此謂不及,病在中。

太過則令人身熱而膚痛爲浸淫,不及則令人煩心,上見欬唾,下爲氣滯。

秋脈者,肺也;西方金也,萬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來,輕虛以浮,來

急去散,故曰浮。其气來,毛而中央堅,兩邊虛,此爲太過,病在外,其气來毛而

微,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逆气而背痛,慍慍然。其不及,則令人喘,呼

吸少 ?而欬。上氣見血,下聞病音。

冬脈者,腎也,北方水也,萬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來,沉以搏,故曰

營石,反此者病。其气來如彈石者,此爲太過,病在外,其去如數者,此謂不及,

病在中。太過則令人解依,脊脈痛而少气,不欲言。其不及則令人心縣如病饑,眇

中清,脊中痛,少腹滿,小便變。

長夏脈者,脾也,土也,受穀藏營以灌四傍者也。其善也,隱於四傍而不

可見之,見者惡也。其來如水流者,此爲太過,病在外。如鳥喙者,此謂不及,病

在中。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彊。謂臟气重疊,氣

逆四併也。

71

經曰:脈之大要,天下至數。五色脈變,揆度奇恆,道在於一。神轉不迴,

迴則不轉,乃失其機。至數之要,迫近於微。五臟受气於其所生,傳之於其所勝,

气舍於其所生,死於其所不勝。病之且死,必先傳行至其所不勝,病乃死。此言气

之逆行也,故死。



83《太素,辛辛 》

2009 年 10 月 05 日 星期一 07:18

辛辛

師言:春也,萬物始生,枝葉未分 ,茁壯而嫰弱,不經風霜,故其脈來,濡

弱寬耎而長也。故太過,則病形於外。不足,則少气於中,气之盛衰也,其養筋支

胷者也。故實則怒冒,自足而上入毛中,貫胷布脇,循喉入頏顙,上出額與督脈會

於巔上,故病如是而已矣。

夏也,萬物增長,枝葉分明而茁彊。其主火,御形也,垂枝佈葉,皆下曲

若鈎。故其脈,來疾去遲也。何謂也?夏陽盛也,則陰道不足,是以來疾者陽盛,

去遲者陰虛也。以其土生於物,而自營不足也。

秋者,萬物已成,子實葉枯。莖枯而濡,風朔秋涼,霪濕而物燥,陽道潛

而陰上行。故其脈之來也,輕虛以浮, 來急去散也。以其气歸根而枝獨浮也,故曰

毛也。

冬者,萬物之所以藏也。其水凝而如石,其土若金。地下溫、若在夏蒸蒸

然,故其脈來沉濡而滑,如營之固也,故曰石也。

脾者,中合之臟也,應於長夏,萬物之所以豐熟也,其時也,地氣上蒸,

濕熱四注,水中炁冒,山石皆汗,故其脈之來也,四佈各臟,獨無自主,然亦有其

象焉。故其來若水之在器,動之弱以輕,柔活中耎也,故曰耎也。

經言:肝受气於心,傳之於脾,气舍於腎,至肺而死。心受气於脾,傳之

於肺,气舍於肝,至腎而死。脾受气於肺,傳之於腎,气舍於 心,至肝而死。肺受

气於腎,傳之於肝,气舍於脾,至心而死。腎受气於肝,傳之於心,气舍於肺,至

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故肝受腎之气,而生之於脾者;得大腸之炁以柔活也。故平肝者瀉其肺,

補肝者益腎清心。柔肝者,龢其血而利其气是矣。

心受肝之气,而生之於肺者,得膀胱之炁以柔活也。故平心者瀉其腎,補

心者益肝清脾。柔心者,龢其气而利其血是也。

脾受心之气,而生之於腸者,得膽之炁以柔活也。故平脾者瀉其肝,補脾

者益心清肺。柔脾者,溫其气而利其水是也 。

肺受脾之气而生之於胃,得小腸之气以柔活也。故平肺者瀉其心,補肺者

益脾清腎。柔肺者龢其气,而利其水者是也。

腎受肺之炁而生之於心,得胃之气以柔活也。故平腎者瀉其脾。補腎者益

肺瀉肝。柔腎者,龢气而利其濕者是也。

何謂哉?五臟相承,而各有其生。各有其支,各有其源,各有其合。龢而動,

刑而動,生而動,尅而動,動則有而静如是。是謂同气相求,運以生剋而周流者也。

84《太素 .辛壬 》

2009 年 10 月 12 日 星期一 06:57

辛壬

五臟相通,移皆有次,五臟受病,則各傳其所勝。 不治,灋三月若六月,

72

灋三日若六日,傳五臟而當死,是順傳所勝之次。

故曰: ‘別於陽者,知病從來,別於陰者,知生死之期 ’。言知至其所困而死。

是故風者,百病之長也。今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爲熱。當是之時,

可汗而發也。

或痺不仁腫痛,當是之時,可湯燔及火灸、刺而去之。

弗治,病入舍於肺,名曰肺痺。發欬上氣。

弗治,肺即傳而行之於肝,肝病名曰肝痺。一名曰厥,脇痛出食。當是之

時,可案若刺耳。

弗治,傳之於脾,病名曰脾風發癉,腹中熱,煩心出 黃。當此之時,可案

可藥可浴。

弗治,脾傳之腎,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熱而痛,溺出白,一名曰蠱。當此之

時,可案可藥。

弗治,腎傳之心,病筋脈相引而急,病名曰瘛。當此之時,可灸可藥。

弗治,滿十日灋當死。腎因之傳心,心即復反傳而行之肺,發寒熱,灋當

三歲死。此病之次也。

85《太无 .壬甲 》

2009 年 10 月 19 日 星期一 06:53





太 无 (靈虚一點,二气相報 )

壬甲

一之始也,是謂無其極。無,有生焉,是謂一元。一元者,無其極也。一

之動也,從形,從气而來;是謂 陰陽,命曰兩儀。兩儀之運,動而無形,周而不息,

是謂太无 (靈虚一點,二气相報 )。太无 (靈虚一點,二气相報 )者,气虚於空,雲形於

上,谷形於下,無也,气與物之化也。

若夫 (髟付 )。病也,從風而來,客入皮腠,皮腠若冬之封固,則液化粘涎

而肌裡悶熱,內气難舒。

病也,從形而来,則爲溼爲腐,蝕人形腑。是謂客入而變者,變化之道,是謂死生

之道也。

故師曰:邪客於气,則气爲所動,動則妄行。邪併於血,則血爲所客而生

病。故气者本煦之,在血者本濡之。

气之受制而不濡者,气病也。脈壅而不濡者 ,血病也。

故形病脈不病者曰生,脈病形不者曰死。形病而脈不病者,气病也。是气

之病也,七惑之所致也。六欲之所賜於气者也,故曰生。而其脈病而形不病者,病

隱於血而潛於臟也。是故人莫知之其病也。良工之莫治也,故曰死。

是以脈有伏匿。陰陽相乘,陰陽相伏。陽中伏陰,陰中匿陽。故有陰之部

反見陽脈者,爲陽所乘也。雖陽而脈來,沉濇而短者,陽中伏陰也。陽部反見陰脈

者,爲陰所客也。雖陰而脈來,浮滑而長者,陰中伏陽也。故重陽則狂也,重陰則

癲也。脫其陽則幻而見鬼,脫其陰則瘀而目盲。

夫若是, 女得男脈,則爲太過,病在四肢。脈右病左,脈左病右。男得女

脈爲不及,病在內;脈左病右,脈右病左,以脈言也。何謂也,以其男尺常弱,而

女尺常盛也。

故得肺脈結者,積气右脇也。結盛積甚,結微積微也。亦有肺脈不見而右

脈沉伏者,亦積气於右也。譬脈結伏而內無積象,脈浮結而外無痼疾。有積聚而無

73

伏結伏,有痼疾而無浮結,乃脈不應病也,死矣。

是以診之當審也。觀其病腹大而泄,脈當微細而濇,若反緊大而滑者,不

救。病若譫言妄語而身熱,脈當洪大,其有手足厥逆脈沉細者,不救。開目而渴,

心下牢脈應緊實而數,其若 沉濇而微者,不救。吐衄者,脈應沉細,其浮大者不救。

冥目厭人,脈應左關弦急而長,若右寸浮短而濇者,不救。

師言,病有內外,不可不察也。陰結陽滯,不可不審也。故有脈在肝,面

青善怒,臍左有動气,案之緊痛,其病四肢滿,溲便難者,肝也。

脈在心,面赤,口乾善笑。臍上有動气,案之緊痛,心煩痛,掌中熱啘者,

心也。

脈在脾,面黃,善噫多恖味。臍有動气,案之緊痛,脹滿食不消,體重節

痛,疲而墮者,脾也。

脈在肺,善嚏面白,悲愁欲哭,臍右有動气,案之緊痛,喘咳,灑淅寒熱

者肺 也。

脈在腎,面黑,善欠而恐,臍下有動气,案之緊痛,逆气腹急痛,洩如下

重,足脛寒而逆者,腎也。

九候之診,其勢可抉。脈之來也,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四至曰守

經,五至曰死,六至曰絕命

故呼因陽出,吸隨陰入,吸至於腎,數滿五十。是以五十不止者,無殆,

以其數之鈞也。其有止者,知其應於是也。卌而止者,臟爲邪乘也,不治則四年而

亡。卅而止者兩臟殆也,不治則三年而絕。廿而止者,三臟殆也,不治則二年死。

十動而止者治難及,六月亡也。

師言,脈之爲治要矣,治之與病也, 至關至重也。故脈辧於望,脈辧於聞,

脈辧於問,不若存神以觸者也。觸者,心會者也。彚四時之變而觸其气之應,乃知

存亡矣。

故其脈損者,益之以气。其心損者,調其榮衛,其脾損者,調其飲食,寒

溫得適。肝損者,緩其中气。其腎損者,益其精气。何爲益也?內息以心而外治其

虛也。

86 太无 .壬乙 》

2009 年 10 月 24 日 星期六 07:06

壬乙

師言:脈以再至爲之衡。二至爲敗,三至爲遲,亖至爲平,五至爲過,六

至爲數,七至爲激,八至爲極,九至爲脫,十至爲殞。反之,一呼一至曰離經,再

呼一至爲奪精。三呼一 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絕。五呼一至曰即亡。一呼者,一吸

一呼也。一損者,損其皮毛也,二損者,損其血脈也,三損者,損其肌肉也,四損

者,損其筋也,五損者,損其骨也。

故曰: “以寸口言,則六六之辧,猶有未盡矣 ”。

師言,浮數者,爲陽, 遲沉者,爲陰,其脈各有一十二變。變四十有八脈,

脈者,有各其象。象者,各有其應也。一脈、亦有十變焉。

若 (髟付 )。以肝脈之變言,肝脈大甚則心邪乘之。微大則小腸之邪乘乎膽。

耎甚則脾邪乘肝也。微耎則胃邪乘膽也。緊甚則肝邪自乘也。微緊者膽之邪自乘也。

浮 甚則肺邪乘肝也。微浮則大腸之邪乘膽也。沉甚則腎邪乘肝也。微沉則膀胱之邪

乘膽也。

心脈之變言,心脈急甚者肝邪乘心也。心脈微急者,膽邪乘小腸也。大甚

者,其邪自乘也。微大者。小腸邪自乘也。緩甚者,脾之邪乘心也。 心脈微緩者,

74

胃邪乘小腸也。濇甚者肺邪乘心也。微濇者,大腸乘小腸也。沉甚者,腎邪幹心也。

微沉者,膀胱邪乘小腸也。

脾脈之變言,則弦甚者膽邪乘脾也。微弦,則肝邪乘脾也。急甚,則膽邪

乘胃也。微急,則肝邪乘胃也。洪甚,則心邪乘胃也。微洪,則小腸之邪來乘胃也。

微大,則心邪乘脾也,大甚,則 小腸之邪乘脾也。緩甚者胃,邪自乘也。微緩者,

脾邪自乘也。濇甚者,肺邪乘脾也。微濇者,大腸之邪乘脾也。毛甚者,肺邪乘胃

也。微毛者,大腸之邪乘胃也。沉甚者,腎邪乘脾也。微沉者,膀胱之邪乘胃也。

石甚者,腎邪乘胃也,微石者,膀胱之邪乘脾也。

肺脈之變言,則急甚者肝乘肺也。微急則膽邪乘大腸也。大甚則心邪乘肺

也。微大則腸之邪乘大腸也。緩甚者,脾邪乘肺也。微緩者,則胃邪乘大腸也。毛

甚者,肺邪自乘也,微毛,則大腸之邪自乘也。沉甚者,腎邪乘肺也。微沉, 則膀

胱之邪乘大腸也。

腎脈之變言,則急而石 者,肝邪乘腎也。微急而石者,膽邪乘膀胱也。大

而石者,心邪乘腎也。微大而石者,小腸之邪乘膀胱也。緩而石者,脾邪乘腎也。

微緩而石者,胃邪乘膀胱也。毛而石者,肺邪腎也。微毛而石者,大腸乘膀胱。沉

石而堅者,腎之邪自乘也。沉微石而耎者,膀胱之邪自乘也。

五臟之中各有剛柔矣。故令一脈變而爲十,惟脾胃之脈也。一變二十者,

以胃爲後天之宮也,故脾與胃名變一十者也。

87《太无 .壬丙 》

2009 年 10 月 29 日 星期四 07:54

壬丙

象言臟腑也,則數爲腑,而遲爲臟也。數熱,而遲寒也。浮爲腑,而沉爲 臟。浮表,沉

裡也。浮、數、滑、實,長、洪、緊、芤,弦、動、促、鼓,搏、擊、疾、急。十六脈爲陽爲腑。

沉、遲、虚、濇,短、微、緩、牢,革、濡、散、弱, 細、伏、結、代,十六脈爲陰爲臟。

辧形案脈,以知其病。脈之有常,當案其形。故人有體胖者,气居乎表,

脈來浮洪。弱小瘦貧者,气斂於內,脈來沉數,税 (病頭水 )疢之宿也。其性急,五至

實長洪弦曰平。其性緩,四至作熱。

方北人實彊,方南地見濡弱。人其少壯者,脈盛大。人其老耆者,脈虛細。

人其醉者,脈當數。人其飲後者,脈常洪。室女寡孤者,脈濡弱。人其灣 域者,脈

滑耎,方西人脈洪長。人其居室者,脈當濇。人其勞碌者,脈弦緊。嬰兒之脈常數。

乳育之婦人也,脈耎芤。人其小而脈壯,人其大而脈小。此皆不應病,而言其行者

也。

非常之人,當有非常之脈也。人其肌腠堅厚者,則其脈沉實。人其肌薄皮

陷者,脈來長數。人其性緊無事,則脈緩;人其性緩勞神,則急數。方之北,有胎

弱養困。方之南,有勞苦實彊。

夭病者,脈虛細。矍老者,脈沉實。孤室女子,有恬憺沖龢矣。微五行之

變化,察气象之興衰。辧性情之欲寡。判逸勞之從來。貴賤有別,有餘不足當審也。

形與气拊者,謂生。三 五不調者,曰死也。

脈之形圓龢,至數分明,謂之清。脈之形散濇,至數不分,謂之濁。質之

清,气脈清,貴而多喜。質之濁,气脈濁,賤而多憂。質之清,气脈濁,謂之清中

濁,外有富貴,實則卑賤。質之濁,气脈清,謂之濁中之清。外貧賤,而內富貴。

清不清濁不濁,得失相半,而無大得大喪也。

故富貴而壽,脈神清而气長。貧賤而夭,脈神濁而气促。神清而气促,富貴

75

而夭。神濁而气長,貧賤而壽。貧而後貴者,其來僵而圓長。富而後貧者,其來圓

耎而僵。神存脈濡,禀其性之脈自微異也。

故爲候王,脈圓洪而清。 博而賢,脈來濡大而滑。智而慧,芤而圓滑。得

之喜者,洪大而濡。新失之者,實革而濇。得之圓潤,失之牢濇,此天常矣。服常,

恒有已。服道,恒悳而有已。恒悳而有者,知常矣。

夫脈之道淵矣。若窺深淵之窈窈,不見耶?如玄玄其黑;若視浮雲,莫明

其跡。其理出,而意難明。一意所歸,口難之言,而莫傳也。

脈之因人而異者,質弗同也。至於神乎,唯斯理也,非心領會者,焉能盡

其玄妙哉!古之人言胃氣脈也。曰不浮不沉,此跡象也。可以中候求也,不疾不徐;

筆莫能盡已。可以以言記者,皆跡象也;非爲脈耎而洪龢也。

德厚者,濡滑而柔。身懷珠玉,脈來耎長而滑。糧無隔宿,脈來細緊而僵,

倔愚洪促,凶頑實弦,徐,此跡象也。可,是雖欲名狀,而不可得。姑引而不發,

躍然於言詞之表,以待能者,自從之以至數求也。獨所謂,意恖欣欣,悠悠揚揚;

難以名狀。此非秘而不言也耳。故此;惟我勤讀之心會也,以待我神明之省貫矣。

88《太无 .壬丁 》

2009 年 11 月 03 日 星期二 13:26

壬丁

經曰:脈有兼併勝傳之變,病亦速也,然七惑之卒發,則脈遲病先。

令人大病者,气發無常,觸則變也。因而喜,大虛,則腎氣乘矣。因而怒,氣剛,

則肝气 乘矣。因而悲,氣滞,則肺气乘矣。因而恐,溼澑,則脾气乘矣。因而憂,

識憊,則心气 (气火 )乘矣。乘者,乘其所虛者也。故病有五,二十有五變,及其

傳化。

傳者,乘之名也。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胷中氣滿,喘息不便,其气動形,

期六月死。眞臟脈見,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胷中氣滿,喘息不便,

內痛引肩項。期一月死。眞臟脈見,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胷中氣

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身熱脫肉破睏,眞臟脈現。十月之內死。大骨枯槁,

大肉陷下,肩髓內消,動作益衰。眞臟脈見。期一歲死,見眞臟,乃予之期日。

大骨枯槁,大 肉陷下,胷中氣滿。腹中病。心中不便,肩項身熱,破睏脫肉,目

眶陷,眞臟見,目不見人,立死。其見人者,至其所不勝之時則死。

急虛身中卒至,五臟絶閉,脈道不通,气不往來,譬於墮溺 (人水 )。不可爲

期。其脈絕不來,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脫,眞臟雖不見猶死也。

眞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案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

眞心脈來,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

眞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色白赤不澤,毛折乃死。

眞腎脈至,搏而絶,如指彈石辟辟然,色黑黃不澤,毛折乃 死。

眞脾脈至,弱而乍數乍踈,色黃青不澤,毛折乃死。諸眞臟脈見者,皆死不

治也。

五臟者,皆稟气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臟气 (气火 )者不能自致於手太

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故五臟各以其時,自爲而至於手太陰之動脈

也。故邪氣勝者,精气 (气火 )衰也。

故病甚者,胃氣不能與脈俱至於手太陰。故眞臟之气獨見,獨見者,病勝臟

也。故曰死。凡治病,緣其形气色澤,脈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無後其時。

形气相得,謂之可治。色澤以浮,謂之易見也。

76

脈從四時,謂之可治。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曰易治,取之以時。病 有四

難,曰形气相失,謂之難治,色夭不澤,謂之難已。脈實以堅,謂之邪甚。脈逆

四時,爲不可治也。必察四難,而明告之。

所謂逆四時者,春得肺脈,夏得腎脈,秋得心脈,冬得脾脈,其至皆縣絶沉

濇者,命曰逆四時矣。未有臟形,於春夏而脈沉濇;秋冬而脈浮大,亦名曰逆四

時也。

病熱脈靜,泄而脈大,脫血而脈實,病在中,脈實堅,病在外,脈不實堅者,

皆難治也。五實者死,五虛者死。

五實者,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此謂五實。

五虛者,脈細,皮寒,气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此謂五虛。若漿粥入胃,

泄注止,則虛者活。 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此其候也。

P7

89《太无 .壬戊 》

2009 年 11 月 08 日 星期日 07:17

壬戊

天地其有至數,合乎人形,通於氣血,決於王衰。至數者,始於一,終於九焉。一者天,

二者地,三者人與物。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應九野。故三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生死。以

處百病,以調虛實,而除邪疾。下、中、上有 部,部有三候。有天有地有人,必指而導之。

乃以爲眞。

上部天,少陽所行兩額之動脈。上部地,陽明所過兩頰之動脈,上部人,

少陽所過耳前動脈也。

中部天,手太陰所過手 經渠之動脈。中部地,手陽明合穀之動脈。中部人,

手少陰神門之動脈也。

下部天,足厥陰之動脈,女子取太衝後陷之動脈。下部地,足少陰內踝跟

骨上陷太谿之動脈。下部人,足太陰箕門上之動脈。候胃氣取跗上沖陽之動脈也。

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腎,人以候脾胃之气也。中部天以候肺,地候

胷中之气,人以候心。

上部之天以候頭角之气,地候口齒,人候耳目。三部者各有天地人,三而

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則爲九,九分爲九野,九野命乎九臟。

故神臟五,形臟四,合爲九臟。五臟即敗;其色 必夭,夭必死矣。必欲先度其形之

肥瘦,以調其气之虛實。實則瀉之,虛則補之。必先刺去其惡血,而後調之,無問

其病。以平爲期。曰形盛脈細,少气 (气火 )不足以息者危矣。

形瘦脈大,胷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曑伍不調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

者死。上下左右之脈相應,如參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數者死。中部之候

雖獨調,與眾臟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減者、死。目內陷者,死。

欲知病之所在者,必察其九候。獨小者,獨大者,獨疾者,獨遲者,獨熱

者,獨寒者,獨下陷者,皆病也。以左手足上去踝五寸而案之。右手當 踝而彈之,

其應過五寸以上,濡濡然者不病。其應疾中手,深深然者病。其應上不能至五寸,

彈之不應者、死。是以脫肉身不去者、死。中部乍踈乍數者、死。其脈代而鈎者,

病在絡脈;九候之相應也。

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後則病,二候後則病甚,三候後則病危,所謂

後者,應不俱也。察其腑臟,以知死生之期。必先知經脈,然後知病脈,眞臟脈見

77

者,勝日時死。故足太陽气絕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

九候之脈,皆細縣絶者爲陰,主冬。故以夜半死。盛燥喘數者爲陽,主夏,

故以日中死。是故寒熱病者,以平旦死。熱中及熱病 者,日中死。病風者,日夕死;

病水者,夜半死。其脈乍踈乍數,乍遲乍疾者,日乘四季死。形肉已脫,九候雖調

猶死。七診雖見,九候皆從者、不死。

所言不死者。風气之病,及經月之病,似七診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若

有七診之病,其脈候亦敗者死矣。必發噦噫。必察其所始病與今之所方病,而後各

切循其脈;視其經絡之浮沉,以上下逆從循之。其脈疾者、不病,其脈遲者病;脈

不往來者死。皮膚著骨者、死。

其治者,經病治其經,孫絡病者刺去孫絡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經絡。

其病在絡之奇邪,則於絡之奇邪所在繆刺之。留瘦不 移,節而刺之。上實下虛,切

而從之。索其結絡脈,刺而出血,以見通之。瞳子高者,太陽不足。戴眼者,太陽

已絕。此決生死之要,不可不察也。

90《太无 .壬己 》

2009 年 11 月 13 日 星期五 07:14

壬己

師言:十二經脈者,生气 (气火 )之原也。命門者,手太陽之精气,生之根、命之本焉。

根之枯也,則莖葉去也。故言王脈者,冬至後甲子爲少陽王,再甲子陽明王,再甲子太陽王,再

甲子少陰王,再甲子太陰王,再甲子厥陰王。六六 三百六十日即爲一歲。故乍大乍小乍長

乍短者,少陽脈也。浮大而短者,陽明脈也。洪大而長者,太陽 脈也。緊大而長者,

少陰脈也。緊細而長者太陰脈也。沉短而緊者,厥陰脈也。

案脈有輕有重,重者案之至骨,指舉疾來者腎部也。與筋等者,肝部也。

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

師言:脈有陰陽,故呼出心與腎,吸入肺與肝,呼吸之間以求脾也。其脈

在中,沉者裡也,陰也。浮者表也,陽也。浮者,心肺也。浮而大散者,心也。浮

而短濇者,肺也。沉者,肝腎也。牢而長者,肝也。案之濡,舉之實者,腎也。

脈有一陰一陽,一陰二陽,一陰三陽。一陽一陰,一陽二陰,一陽 三陰。

言非六脈俱動也,浮沉長短滑濇也。浮滑長爲陽,沉短濇爲陰。一陰一陽者,沉而

滑也。一陰二陽者,沉滑而長也。一陰三陽者,浮滑而長,時一沉也。所言一陽一

陰者,浮而濇也。一陽二陰者,長而沉濇也。一陽三陰者,沉濇而短,時一浮也。

以其經辧順逆生死者也。

師言:關之前者,陽之動也。脈當見九分而浮。過則太過,減則不及。遂

上魚者爲溢,外爲關內爲格;此陰乘之脈也。關之後陰之動也,脈當一寸而沉,過

則太過,減則不及。遂入尺爲覆,爲內關外格;此陽乘之脈也,故曰覆溢。其眞臟

之脈者,人不病而死也。

經曰 :凡人之驚恐恚怒勞動靜,皆爲變也。是以夜行,則喘出於腎,淫氣

病肺。有所墮恐,喘出於肝,淫氣害脾。有所驚恐,喘出於肺,淫氣傷心。度水跌

僕,喘岀於腎,淫氣病骨。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爲病也。

故曰:診病之道,觀人勇怯骨肉皮膚,能知其情;以爲診灋也。故飲食飽

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

搖體勞苦,汗出於脾。

故春夏秋冬,四時陰陽。其生病也,起於過用。過者,天常之盈溢不及也。

用者,恒行不息以致齎也。天常瞱,則气悶燚。地之峊,則气極窮 。物之盛,則其

78

形癕。天常之虚,則其气否。地不及,則其用燚。人恒虚,則弗以運。故有溢躍,

則有痿枯。其有所衡,量之以度。

故天道自然之行有度,應以其龢。地發霒奫之气,蘊釀生成。故過者,天

道自然之行往妄也。用者,形諸己之灋度雷行也。無規,則其行過之。無衡,則其

度妄之。故過用者,體運之度量也。自然之道,其有晦明盈虧,存亡消息。人之生,

亦其然。追執有餘,而妄顧不足,病之從來也。故有其目,則其用隨之。有所致,

則其形持之。当染已,不當以染,此爲常也。

食气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气入胃, 濁气歸心,淫精於脈。脈气 (气

火 )流經,經气 (气火 )歸於肺。肺潮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气於腑,腑精

神明。留於四臟,气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气口成寸,以決生死。飲食入胃,遊溢

精气 (气火 ),上輸於脾。脾气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佈,五

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爲常也。

故太陽臟獨至,厥喘息氣逆。是陰不足陽有餘也。表裡當俱瀉。取之下俞。

下俞者,足之俞也。陽明臟獨至,是陽气重併也。當補陰瀉陽。取之下俞。少陽獨

至者,一陽之過也。太陰臟搏者,用心省眞,五臟气 (气火 )少,胃氣不 平,三陰也。

宜治其下俞,補陽瀉陰,一陽獨嘯,少陽厥也。陽併於上,四肢爭張,气歸於腎。

宜治其經洛,瀉陽補陰。

一陰至,厥陰之治也。眞虛痏心,厥气留薄,發爲自汗,調龢藥食,治在

下俞。二陰至,少陰之治也,腹腰滿急,脈氣留薄,便多無汗,調食龢藥,治在中

俞。太陽之象,三陽而浮。少陽之象,一陽藏滑而不實也。陽明之象,心之太浮也。

厥陰搏至,肝鼓而搏。太陰藏搏,言伏而鼓。二陰搏至,腎沉不浮也。

91 太无 .壬庚 》

2009 年 11 月 20 日 星期五 13:35

壬庚

師曰:經之言,可謂精也。脈之所彚於手寸口 者,流精四臟,平衡營衛者,肺

也。肺之動,出於彼也,故以其爲揆度之方也。

脈有三部,寸關尺也,流行品物,以衡筌也。弦肝浮肺,洪心沉腎。虛實變化,

陰陽相干。風之脈浮虛,寒之脈细牢而堅。暑之脈大而鼓,濕之脈浮急而滑。躁

鼓而搏,火動而數。沉之脈,若潛石於水畜 。支飲者,脈急弦。痛之爲動,數爲熱煩。

證有其兼,有其倂也。脈有三關,有其徑也。三關者,寸關尺也。寸以候其 胷上,關以

候其膈下;尺以候其腰腹,四肢亦於尺寸見。

浮葉在水,如毛風起,案之不足,舉之有餘。

沉潛於筋骨,如石於水,案之有餘,舉之不足。

遲滯不龢,三至一息,往來遲緩。陽抑陰寒。

數燥而急,六至一息,往來太過,气行疾速。浮病陽表,熱滿而急。

左寸者;頭痛目眩。右寸者;風嗽邪喘,胷中風病 (病頭水上火下 )。腹脹停气,

察其左關,中滿不食,脘心右扦。膀胱風熱,腰痠尺見。大便不出,溏右尺現。

表實表虛,切看其有力,或者無力。風寒中人,脈浮而緊者。風倂畱濕,脈浮而

緩。風倂内熱,脈浮以數。風凌五虚,脈浮而遲者。暑氣中人,脈當浮虛。失血

脈當 浮芤,虚熱脈應浮洪。浮濡者,陰虛也。浮濇者,傷血也。浮短者,气病也。

79

浮弦者,病 (病頭水上火下 )飲也。浮滑者,病 (病頭水上火下 )熱也。浮數者,風

糜也;兼大者,瘡疽也。

沉脈陰裡,寒極骨痺,心寒作痛左看,病 (病頭水上火下 )停水畜右憑。關上氣

滯不伸,胃寒中滿右併。左尺精寒血結,腰病水病右通,有力裡實,無力裡虛。

沉數者,內熱也。沉遲者,痼冷也。沉滑者,病 (病頭水上火下 )飲也。沉濇者,

血結也。沉牢者,堅積也。沉弱者,衰極也。沉虛者,虛憊也。沉緊者,冷疼也。

沉緩者,寒濕也。沉石者,骨痛也。沉細者,水畜也。沉微者 ,腎危。沉芤者,

血妄。沉弦者,血痺。

遲脈主臟,其病名寒。左寸停凝心痛,右寸肺寒病 (病頭水上火下 )積。筋攣癥

結左關,胃積冷物右看。男子腎虛便濁,女子寒滯不月,左尺爲憑。臟寒瀉利小

腹冷痛,四肢寒彊,右尺爲筌。有力爲冷爲痛,無力爲虛爲寒。浮遲者,爲表冷。

沉遲者,爲裡寒。遲瀒者,爲血少。遲緩者,爲濕寒。遲大者,爲勞熱。遲小者,

爲寒淫。遲緊者,爲風冷。遲牢者,爲中頑。

數脈主腑,其病爲熱,煩渴頭痛,口舌瘡瘍。心悸口渴,左寸惟言。咳嗽吐

血,喉嚨嗌痛,口中辛粘,胷悶右寸,數在左關,中鬱而滿。目濇耳鳴,膽 火口

苦。數在右關,反胃嘔吐,脾熱口臭,燥恖不止。尺中得數,小便黃赤,腹脹而

滿,消淋癉渴不止。右尺得之,腸中濕注,大便秘澀,淋癃濁遺。有力實火,無

力虛熱。浮數者,病在表。沉數者,病裡熱。實爲肺癰,虛爲肺痿。數長者爲頭

風,數短者爲心虛。數濡者爲脾實,數大者爲有停。數弦者爲風熱,數緊者爲急

痛。觀形脈應,心清自澂。清虛心神。無感不應。灋乎自然,見乎時運,能知其

機,是爲通神矣。

92. 《太无 .壬辛 》

2009 年 11 月 27 日 星期五 07:50

壬辛

《上經 .微要 》 曰: “諸大取小,諸長取短。常中索異,恒裡求 奇。小以尋大,

伏以辧仰。察同而過,见異而取,知其死生。 ”

六墟原膜,脈有所見。核漠膜水,部有其蹟。病之所兆,色脈所要。

故寸盛,則陰血盛;關尺微,則陽虚膓滯,或膜原病乎芒 (朋曰曰曰 )突 (肉骨

肉 ),自嗌嗽弦晕而别。關細尺澀,核漠病乎妄 (朋口口口 )位。尺滑關小, (增音 )(滅

音 )病乎 (許音 )道。

關大滯中;短氣病乎膽隔,食不下病乎二膓;嗜甘而渴,膋 (羅音 )不摄而病

乎脾壹 (人肉土 )。;六脈濡過亦壹 (人肉土 )病,心肺燥而獨敗。

關洪而濡,寸緊動尺爲陰病。木伐土而風 動上,太陽結滯病溼邪,或環 (肉

丸 )眺 (肉兆 )休 (肉求 )不運而難疎。

六脈弦細而不同,核漠熱結而病肝。左寸獨濇,原增 (音 )病血而汙。右尺革

牢,血崩瘀結病自心志,牝死牡槁。

數小之脈,微而擊見則危。寸見心瘀而可藥,關見絶死。尺得腎石結汙,大

苦可安。關右脘癰,土石之酸可去。

脈顺時而寸大於右,病腦風而锤 (音 )鑒 (音 )醉 (音 )。寸大於左,血脈瘀而偏枯

爲溢。心脈獨異而短,亡於絶气而病锤 (音 )腫。

脈龢而唇傅白,大溉病而不申。脈龢唇乾起,腦癱於溼而病膓膋。脈龢而細 ,

陰鬱而小膓蹇難。脈沉而滑,脾虚後利而病自腹脂。

80

脈弦細而殭,燥怒中氣亢 (云一 )而锤 (音 )傷,陽明厥陰之病肺也;故不恖弗

主以肢遲。脈小遲而搏,病當六月而口禁不開。

寸如摩珠,關尺带革而心脈阻,膋实結而眞火不明。

一微而 (甚見 ),自有所出。霓虹之示,必有所應。頻舉式式,或啟汝知。



93《太微 .癸甲 》

2009 年 12 月 01 日 星期二 16:07

太 微

癸甲

太者,大虛,極也。微者,渺小,末也。太微者,以大之 禦小也。夫言也,

書也,據其形,有象之言紀也。能述其形,莫能傳其眞,能言其象,而莫能通其

性,其莫可洞察者機也。

故借物以言矣,借事以明矣。用觀鑒知,晰之以呈象也。雖然也,莫不謨 (无 )

師言,得其眞者也。非聖不明也,非師不傳也,乃其不自悟,非師點不可通也。

故以太微之言,言其象,而爲檄之門徑也。

滑,利也。蒸熱汁泥甚蝕氣之為病 (病水火 )焉。

濇者,蹇也。氣血淤滯陽受乾也。

虚,虚也。營衙乏而弗綬力爾。

實,石也。營衛充然為邪客耶。

滑濇虚實,象之徴也。故曰 ‘气滑脈滑,血濇脈濇,血虛脈虛,邪實脈實 ’,

即此謂也。

師言:滑者,往來流利,展轉欲前,如珠如璣,替替而然者也。以其陰氣

之有餘,而病 (病水火 )濕勝血,故滑也。濇者,細而遲濇,欲來不來,往來短散,

如輕刀之刮竹也。以其陽之有餘,而血少蹇滯者也。故曰濇也。虛者,遲大而耎,

舉大案鬆。隱指豁豁然而空者也。血虛少气 (气火 ),而病後失營衛者也。實者,

脈大而長,浮沉皆得,愊愊然應指者也。以其陽鬱陰火,實邪過盛也。

滑脈者,主澭涎、病 (病水火 )飲也。浮滑爲之風病 (病水火 ),食病 (病水火 )爲

之沉滑,澭涎蝕火,爲之滑數,宿停爲之滑短。寸滑病 (病水火 )在膈,上泛嘔吐,

吞酸不已,舌彊咳嗽。關爲食停,肝鬱濕火,脾虛澭涎而熱,恖甚而不食也。尺

爲口乾澭涎不化,消中癉渴,下利不止,濕淋滑精,虛生風霪也。

濇脈者,血泣而少滯也。浮濇氣滯頭弦,沉濇精气 (气火 )傷也。寸濇爲之心

虛。氣滯胷痛,血瘀頭痛,風併於營。關濇爲之胃虛,脾鬱不榮,肝膽不足,兩

脇脹滿也。尺濇爲之亡精傷血,腸結便秘,溲濇淋泣。腸風失血者也。

虛脈者,身熱自汗,營衛不足,少气 (气火 )怔忡也。寸虛者心血 不榮,肺气

弗調,傷暑自汗,怔忡多夢。關虛者氣滿少食,驚悸煩熱,食則脹滿,懣懘難消。

尺虛者陰虛血少,勞熱骨蒸,痿痺不利,取決神門者也。

實脈者,陽毒陰結,邪客太過,外衛不調,內气 (气火 )不暢者也。寸實者,

病膈病 (病水火 )氣滿,心瘀不解,瘰癘病 (病水火 )毒;邪併其營也。關實者,病

陽毒癲狂,譫語幻恖不眠,吐嘔不榮,傷食中滿。尺實者,病腰肢不利。氣滯難

通,腸塞不暢,癃閉气痛者,風气相併也。滑之入腑而畜水自汗。邪之併血而實

病 (病水火 )燥結。

長,長也。木無刑銼,則形氣得也。

81

短,短也。促不满部,孔走蟲也。

大,大也。寬大而鈎,舉案昭然,上下滔滔,中循不足。

小,小也。渺小若無,縈如芥子,爲而輕釐,成倍於微。

洪,洪也。滔滔其來,洪盛滿指,活柔而適,案之行蠶。

微,微也。乍案渺然,微小若無。存神若有,欲絕非絕也。

師言,長者,迢迢而長,首尾相遷,直來上下,如循長竿也。短者,濇小而

短,如蟲之蠕,中間突起,不能滿部也。大者,涣然而散漫,來勢之在外也。小

者,案之尋指,輕舉微小也。洪者,汛在秋谷,躍躍欲出。微者 ,細小幾微,耎

而若無。

長脈者,有餘之脈也,氣逆火盛之脈也。心火爲病,氣逆胷懘,木實火病,

木鬱火病,鬱悶多怒,奔豚沖併,相火專冷。

短脈者,促促不满其度,如蟲在孔蠢蠢無步其方,器物隔離形逆天也。血虛

气急,主給營不及。爲氣血澂,心神不定,气虛頭痛,肝脾膈鬱,病 (病水火 )气

關位,少腹急濇,命門不盈。洪脈者,盛滿气壅,火亢毒攻。心煩氣逆,木併火

熙,脾熱脇脹,目赤而澀。

大脈者,正夏之脈也。病者可憂,常人燥候。頭暈耳鳴,肩項彊痛,脘脹

魘食,腹滿下痢,腰膝乏力,木人無疾。

小脈者,氣血衰少,痼冷憂疑。膈痺頑病 (病水火 ),脾石腸痞,火衰便數,

腰痛血泣。微脈者,心虛憂惕,寒中少气 (气火 ),寒攣气虧。胃中脹滿,精髓冷

竭,陽衰寒極。

94《太微 .癸乙 》

2009 年 12 月 06 日 星期日 20:39

癸乙

夫脈之有形,形分五道。木直,土方,金圓,火尖,水曲。

脈之有頪,頪分五行,風木,濕土,寒水,病 (病水火 )火,燥金。

脈之有象,象分三才,天虛,地厚,氣畜。故物品流化,萬道宣行。

脈從形,形從氣。氣禀質,質禀咸。資生營 ,營生精。精通神,神附形。故

脈有别頪,能知其眞。

師言:肥人脈小,瘦人脈大,貧者脈大,富人脈小。觀形知气,望色知機。

故誠實之人,脈來弱而案之中實。奸邪之流,脈來盛而案動兩旁。案有餘而滑者,

貪奢之輩,舉有餘而案之濇者,無情之流。脈之來方圓有輻,雖困逆而有遷進之

時。脈之來適時而圓利,官貴何疑。渙而有峰,樸實厚道,緊而無頭,頑惡彊梁。

故曰:道不可以欺,工不可以移,灋不可以速,至也。

脈之善惡,從形以頪,脈之生死,秉气以踵。脈之舉案,就形而拊,脈之

知病,別頪而辧。析之以神,分之以道,辧 之以心,鑒之以一。生之與死,以臟

期之。如是也,亦復如是也,亦復復如是也。

人有常脈,不可不察焉。春弦也,以酒肉爲主而多動者爲常也。少動者病。

春耎也,勞而勤者爲病,養尊處優者爲常矣。故春之弦,弦乎人表,春之耎,耎

乎天下者,常脈也。

夏洪也,南人之脈也。北人脈鈎,西人脈大,海域脈大而耎,乃常脈也。故

地有南北,象應三才,四時平候,亦當推詳也。故好言者,脈浮。木納者,脈沉。

動者,脈動。好靜者,脈靜。七惑六欲,脈皆有應,不可不察也。

經言:邪氣盛則實,精气奪則 虛。气虛者肺之虛也。氣逆者足寒也。非其時

則生,當其時則死。餘臟皆如此。大熱病气熱脈滿,是謂重實。寸急尺緩者,是

82

謂經絡皆實,當皆制之。故曰: ‘滑則從,濇則逆 ’也。

若付 (髟付 )。故虛實者,皆從其物頪始。故五臟骨肉,滑利者,可以長久也。

是以寸熱尺寒者,經气有餘而絡气不足也。秋冬爲逆,春夏爲從。

治主病者,經虛絡滿,則尺熱滿而寸口寒濇也。春夏死,秋冬生也。治此者,

絡滿經虛,炙陰刺陽,經滿絡虛,刺陰炙陽。重虛者,脈病 (病水火 )寸虛,尺虛

是也。所謂气虛者,言無常也。尺虛者,行步 恇然。脈虛者,不象陰也。如此者,

滑則生,濇則死也。

故寒氣暴上,脈滿而實者,實而滑則生,實而濇則死。

是以脈實滿手,足寒頭熱者,春秋則生,冬夏則死。

脈浮而濇,濇而身有熱者死。

其形盡滿者,脈急大而堅,尺濇而不應也。如是者,乃從者生,逆者死。所

謂從者,手足溫也。所謂逆者,手足寒也。

故乳子而病熱,脈縣小者,手足溫則生,寒則死。

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者,脈實大而緩則生,實大而急則死。

腸澼便血,身熱則死,寒則生。

腸澼下白沫,脈沉則生,脈浮則死。

腸澼下膿血,脈縣絶則死;滑大則生。

腸澼之屬,身不熱,脈不縣絕,滑大者謂生,縣濇者謂死。

癲疾者,脈搏大滑,久則自已。脈小堅急者,死不治。

脈虛者,雖久可治。脈實者,雖初病而難醫矣。

95 太微 .癸丙 》

2009 年 12 月 15 日 星期二 08:31

癸丙

消癉者,病久而脈實大者,可治也。脈縣小堅急者,新病可醫,而久病者,

不治也。

“形之度在秋,骨之度在冬,脈之度在夏,筋之度在春。 ”

故春亟治經絡,夏亟治經俞,秋亟治六腑,冬則閉塞。閉塞者,用藥而少鍼

石也,故冬之治臟矣。所謂少鍼石者,非癰疽之謂也。

癰疽不得頃時回。癰不知所,案之不應手,乍未乍已。刺手太陰傍三痏,與

纓脈各二。腋癰大熱,刺足少陽五。刺而熱不止,刺手心主三。刺手太陰經絡者,

大骨之會各三。

暴癰筋緛,隨分而痛。魄汗不盡,胞气不足,治在經俞。

腹暴滿,案之不下,取手太陽經絡者,胃之募也,足少陰俞去脊椎三寸傍五。

用圓利鍼。

霍亂刺俞旁五,足陽明及上傍三,刺癎驚 脈五,鍼手太陰各五,刺經太陽五,

刺手少陰經絡者一,足陽明一,上踝五寸刺三鍼。

消癉僕擊,偏枯痿厥,逆氣滿發,貴人逆肥,則膏梁之疾也,治在谷俞。

隔塞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治在間谿。

暴厥而聾,偏塞閉不通者,內气 (气火 )暴薄也。不從內外,中風之病,故瘦

留著也,治在髓會血兪。

肢紫竅潰,其氣腥熱,敗壞在腎,治在腑俞。

蹠跛而寒,風濕之病也,治在絡府脈會。

黃疸暴痛,癲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五臟不平,六腑閉塞之所生也,治在

荥井孫絡。

83

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治在絡府,出井其血。

夫人之有疾也,氣血先病也。故脈以察病者,別頪象析之以明矣。寒熱有域

也,燥濕有方也。高低有度也,飆龢有地也。故方之有異焉;地之有別也,豈有

一頪者也。

96《太微 .癸丁 》

2009 年 12 月 18 日 星期五 07:27

癸丁

緊者,往來皆有力,右左彈人手,如絞轉索,若切疾縄。

搏者。大而緊急,一息五至,中見微緩,二三不等。

鼓者,一動三波,應指縣縣,切如拈珠。舉若鼓動。

擊之至,彈 指而疾也,來擊去散,一息六數,一擊二輻,若波之與濤拍拍然。

弦之至也,端直而長,舉如彈弦,案之不移,活不僵也。

緩之至也,往來龢勺,阿阿裊裊,一息四至,不浮不沉。

芤之至也。浮大而耎,中空邊實,浮沉皆有,其穀空空然。

緊寒痛,實邪也。搏大熱,逆毒也。鼓水枯,血患也。擊瘀塞,癉痺也。弦

為風,間變也。缓氣實,濕傷也。芤土衰,血虚也。

師言:緊者,目痛項彊,鼻塞膈壅,脇肋痛脹。傷食吐逆,尺爲陰冷,腰腹

攣疾,右尺奔豚疝痛。

搏者,陰 厥陽逆,气併血妄,中風不遂,遁屍鬼擊,雷頭腦風,血瘀中宮,

肉淋血泣,脾絕勝已。

鼓者,陽極陰竭,大熱奪眞,食而不飽,腎絕肝休。二便不利,脇腹痛極,

土精木魅,鬼注山魑,五行數推。

擊者,津竭神離,亡陽之侯,气悶胷裂,脾絕痞結,命門火極,腎絕已期。

弦者,病 (病水火 )飲也,寒熱瘧也,肝膽風也。左寸頭痛心勞,左寸膈病 (病

水火 )肺邪。病 (病水火 )瘧癥瘕左關看,胃寒賁門結疝,飲留下焦,足攣疝痛右看。

緩者,營衰也,衛有餘也。風濕脾虛,腸淫風鬱,項背拘緊,風邪頭疾,膽風胃

燥,濡 洩風秘,足膝少力,緣來脾虛。兼大風虛,兼細濕痺,兼濇脾寒,兼弱气

虛。

芤者,積血也,胃腸癰也,崩漏血淋之候也。心血虧虛,肺气焦懣,肝血不

藏,脾不統血,便血爲殃,精泄欲竭。

革之來,弦而寒也,芤而虛也,案之弱濡,舉指弦芤。

牢之來,沉也實也,伏也,長而微弦。

濡之來,耎而浮細,輕取如帛在水,案之無微。

弱之來,耎而沉細也。案之弱而滑細,舉之微渺如無。

散之來,有表無裡,渙然不收,至數不齊,來去不一。

細之來,細 小而若絲,應指微耎若尋蠶吐絲。

伏之來,案得而舉微若無,推筋拊骨乃得也。

師言:革者,失營也,表寒中虛也。心血虧虛,肺衰气塞,瘕疝作崇,臟

枯而痛,營虛夢遺,性命可憂。

牢脈者,堅積也,有餘也,病乎內也。左寸伏梁,右爲息賁,血積肥气,痞

癖陰寒,左尺奔豚,右尺疝瘕,女子脈來,牝寒足膝。

濡者,精髓虧虛也,陰不足也。驚悸健忘,表虛自汗。血不榮筋,陰濕傷脾。

骨蒸勞甚。火敗寒凝。女子血虛,陰寒斷經。

弱者,陽衰也,入陰也,精血弱也。驚恐悸悸,自汗 短气,筋攣熱痿,胃虛

84

脾衰,陰虛涸流,併入陽陷。

散者,失也,耗竭也。怔忡臥難,漓漓而汗,或爲溢飲,胻腫蠱脹,左尺

水竭,右尺魄斷。

細者,气衰也,諸虛也,勞損之候也。心竅遏塞,勞傷痿極,肝血枯竭,脹

滿吐逆,泄痢亡津,陽微冷憊。

伏者,藏也,壅也,病食沉屙也。血瘀寒泣,氣鬱寒傷,血積病 (病水火 )痞,

寒凝水浮,腹腰濕痺,堅痛難已,尺見活滑,久病可起,僵硬如漏,消亡在既。

夫脈也,若水之流溪,非心至而莫之能知,無恬莫之能辧也。非神與會,而

莫之能察矣。故知問聞 者眾,而通望切者少也。

是以動脈之來也,獨搖於關上,首尾俱無而兼滑也。促脈之來也,徐疾無常。

數去來而時一止,故爲之促也。結脈之來也,凝而不散。遲滯也,時見一止也。

代脈之來也,止有常數焉。不能回還,大而方來也。

師言:動者,驚也,痛也,陰虛陽搏也。左動陰虛而陽搏之,右動陽虛而陰

搏之,關前陽也,關後陰也。陽動爲汗,陰動爲熱,風動精之崩漏,火動耗竭憊

殆。左驚悸,右勞汗,左拘攣,右脾痛,亡精失血,右尺火賁。

促者,火上亢也,氣血病 (水火 )飲食之留滯也。左寸火毒右寸病 (病水火 )畜,

血滯肝瘀,食停飲溢,自濁滑精,留滯炎結,赤斑毒疽,積核爲患,浮沉遲數,

仔細察辧。

結者,陰極亡陽之候也,浮而結者,气之滯也。沉而結者,積與痞也,氣血

凝泣,老病 (病水火 )鬱結之症矣。左心寒痛,肺冷病封。左關疝瘕,右病 (水火 )

食停,左尺痞躄,陰寒畏冷,或幼傷寒,結胷爲平。

代者,臟气衰也,腹中急痛則死不治,腹脹而寒,下元虧虛之候也,脾衰。

中寒厭食者有之也。

沉伏主冬,應春人部,浮夏在天,天下人上,長夏及秋,反此則逆也。

故搏見冬而脾死,鼓見夏而心竭,春見代而腎絕, 秋見擊而肝亡。脈有反候,亦

當慎辧而抉。數代有脾絕當痛死,結有心絕鼻衄亡。

人有五行之偏勝,質有六氣之專漬,故偏勝者憂而無患也。偏漬適而病不病

也。

是以一息六至爲數者,熱也。一息七至爲疾者,病 (病水火 )上鬱於腦也,血

泣而弗通之溢也。關病 (病水火 )肝極脾塞,胃縮膽溢,尺中見病 (病水火 )實塞而

膀胱气絕也。一息八至爲極者,陰結陽毒之攻也。氣血之勞太過矣。關極二腸癰

甚,毒火停畜,尺極骨絕腎死。一息九至者爲脫,氣血之耗竭也,心絕病 (病水

火 )極,肝竭脾破,命脈已絕,水無津亡,旦昔之彌留也。

97《太微 .癸戊 》

2009 年 12 月 23 日 星期三 06:07

癸戊

天地,一間也。陰陽,其化也。人者,其化之一也。其生其氣也,其死其運

也。由是則一察一辧,一省一覈,一別一頪之意廣矣,勿可輕之。

故中風之脈也,喜浮遲緩濡,憂乎急,數實大也。

中病 (病水火 )者,脈來浮滑。

中气者,脈來沉遲。卒不知人而脈來沉滑者,屍厥之候也。

風中臟則患其身冷,中腑則患其身溫也。

傷寒病熱,脈宜浮洪,沉濇微小者、凶。大汗脈靜身涼者、吉。大汗脈躁而

身熱甚者、凶。陰病見陽則無妨,陽證見陰則死。風併於衛者,脈來緩浮而有汗。

85

寒傷於營者,脈來浮緊而無汗。脈來急緊搏大者死。暑傷於气者,脈來虛散而身

熱。脈來弦細,芤遲者無汗也。脈來併滑者,病 (病水火 )熱傷於水。脈來併實者,

暑邪因於積食。濕傷於血者,脈來緩而細濇也。濕傷於筋者,脈來沉緊而濇也。

勞倦內傷之候,脈虛而散。反之脈鼓而躁者、死。

瘧之脈來弦緊而長,兼數爲熱,兼遲爲寒也。脈來代而散者、死。泄瀉下痢

之脈來也,沉滑弱小。脈來實大浮洪而熱者,難已矣。

嘔吐之脈,浮滑者生,脈見弦數緊濇者, 腸結而亡。

霍亂之脈來也。代而常候,脈來遲微者不已。

咳嗽之脈來也,浮濡已,浮大動者難已。沉伏而緊硬者、死。

哮之脈來,濡細而浮,引頸而息。

喘之脈來也,浮而抬肩,或哮或喘,脈來沉濇而肢體寒者,不治。

火也,熱也,脈來數洪者生,脈來微弱而眸無神者,無救也。

實焉,望切者,先神識而後心知也。以言言則反,复申引而猥,恐不明也。

言,辧也,辧不明則誤人矣。故經言:以對彣而申之然然,去經者遠矣,失其宗

也。是以明天地之道,萬物生息旨奧 蟄,得脈之神也。

故火症之脈,宜洪宜數。反之,若見微弱細小而無神者,死也。何以言?眸

失其神則魄散也。脈失其胃氣則血散魂離也。

其骨蒸勞熱之脈來,數大者,虛也。若見濇小而微者,死矣。

勞極之虛也,其脈來浮濡而微弱,土勞則關弦。火炎則寸數也。

若付 (髟付 ) 。失血者,芤而緩小則吉,數大而實則難已。中有畜血者,牢

大乃其候也,沉濇而微者,困苦床枕矣。

故知小便淋閉,準頭色黃,脈見數大者生,濇小者死。

癲者重陰之症也,脈來浮大而濡 者生,伏緊者不治。狂者重陽也,脈來浮洪

而動者吉,沉急者死不治。

癎者虛病 (病水火 )之上鬱也,其脈之來宜虛而緩,弦而緊急者死不治。

肝气下泄而爲疝,其脈之來也,弦而牢急者生。弱而微者死不治。臟積腑聚

之脈來也,實彊者生,沉細者難已。

脹滿者,其脈來也浮大而洪實,沉而微細者無救。

心腹痛者,脈來細遲者愈,脈來浮大者難已。

頭痛之脈來也。弦而浮緊者生,弦而短濇者即死。

腰痛之脈來也,本爲沉緊,浮弦滑實,不可見大,見大者不治。

卒中惡而腹脹之脈來,緊細者生,浮大者邪深也。腳气脈之來也,遲數浮濡

是也,芤則病進,臟象之應也。

若付 (髟付 ) 。鬼祟之爲患也,左右不齊,前後不應,乍大乍小,乍數乍遲。

脈外有動,緊大虛滑也。

五疸實熱之脈來也,洪數,然洪數太過則發渴而裡熱,難已矣,

女有痛經,關尺沉緊,左緊腹寒,右緊腑冷。

水病脈來,必爲之沉大者、吉,虛細微小者,不治。

癰疽之脈來也,其狀有二,浮數爲陽,遲石爲陰,未潰者、脈當洪大,已潰

者、洪大爲殃。

肺癰之脈來也,寸數而實,肺痿之脈來也,數濡無力,癰色白,脈應短濇。

浮大見則气虧血失也。

腸癰者,實熱內結也。其脈之來,應滑數而兼散大,沉細微小者死不治也。

中毒之脈,尺寸數緊,若見細微者死不治。

86

金瘡膿血,其脈虛細,若見脈來急實數大者,死不治。

喉痺脈之來也,或遲或數,伏微細小者難已。

走馬纏喉之症,脈應洪大,微伏者治不已。

故多病 (病水火 )則脈滑,留飲則脈弦。熱則滑數,寒則弦緊。气病脈濇,血

病脈芤。病 (病水火 )滑而 緊,覈聚唯工。緊爲食積,沉濇命損。濁遺之脈,微濇

而弱。火盛陰虛,則芤濡洪數。三消之脈來,虛而浮大。細小微濇,治無已應。

陰絕之脈,來不入關。陽絕則脈去,不至及關。

脈有伏而止歇者,臟絕也。散而脈無根者,不治。气口急者,飧饕與飲傷於

气也,兼沉可療也。沉伏見濇見弱者,陳久之病也,雖治難癒矣。代脈至止也,

臟絕傾危矣。散脈謂無根也,形因損以難醫矣。洪大而代也,邪勝气衰。緩長而

伏,血緩於風。沉滑之代,臟爲邪遏也。數而浮散,血虛而少。散見動象,陰陽

搏併也。

98《太微 .癸己 》

2009 年 12 月 27 日 星期日 06:47

癸己

婦人之脈來,血乃其君。霍大而長濡,乃夏之候。浮濡而毛散,秋日無憂。

沉濡微動,冬日爲憑。

長弦而濡弱,春之是榮。春弦血燥,夏洪血熱,夏毛血虛,冬石血結也,

何謂哉?以其衛有餘而血不足也。其熱生燥,其濕生熱,其气勝血則血虛,其寒

風凝血也。故女子脈右尺腎也,左寸關及尺,主乎經淫胎產之斷矣。

細緊者,血寒也,脈沉濇者,牝血遏也。其脈洪滑者,病 (病水火 )涎鬱火也。

細而長者,心血虧也。脈小微者,血絡鬱而斷其經也。沉長而微動者同之。緊長

冷飲傷也,長而沉濇者,肝 氣鬱也。緊長而濇者,心氣 (气火 )結也。

气王者無子,血衰者難孕。气弱血王,宜胎易子。脈長僵硬,孕亦難成。

少陰動甚,謂之有子,滑濡尺利,妊娠至喜。滑濡而疾,三月之期。濡疾而

微動,五月抉訣,濡動而長。七月無疑。濡虛而散,九月胎生。左疾爲男,別右

少陰。右疾爲女,看左神門。濡虛有滑,順產之徵。實牢脈搏,難產逆血。男腹

如釜,足之厥陰長應。女腹如箕,足之太陰脈動。欲產之脈,散而微動之異常乎

候。產後之脈,細小微緩乃眞,實大弦牢,其凶將臨。

故經曰: “女子應尺,其診在地。男子應寸 ,診以气用。老察於天,弱案其

宗。婴儿處子,至色以觀 ”者也

小兒之脈,亦有其應。旬月之中,八至乃眞。三月之嬰,七至爲平。

更察色脈,印堂山根。虎口次指,風气命宮。色赤其熱,脈應其數。色白爲

寒,脈應以遲。色黃爲積,脈之當緩。色青爲風,脈之當弦。色黑爲聚,腹寒不

通,臍風撮痛。紫熱傷寒,青爲驚風。白爲疳病,黃乃脾囤。黑多赤痢,有紫之

參,口必加渴。虎口理亂,气不調龢。紅黃隱隱,素縞之中,此爲常候。無病無

糾,喜而可育,養其省心。

黃甚既紅,紅甚既紫。紫甚爲青,青甚爲黑。黑而不活 ,藥不可及。乃至三

歲,一指可憑。成人之息,彊六弱七。小兒一息,亦亖爲平。增則熱斷,減則寒

論。

脈來浮數,風熱乳癎。虛濡驚風,風癎緊實。腹痛弦緊,氣逆弦急,牢實便

秘,冷積沉細。乍大乍小,祟脈可知。

或滑或沉,畜食飲冷。脈搏身熱,浮牢鬱食,浮虛多汗,緊弦逆吐。牢大蒸

熱,伏結積聚,單細疳勞。脈忌促代,命必難久;散亂失常,終是死候。

87

瞼有赤脈,下貫瞳神。顖門腫起,天頂坑陷。鼻乾裡燥,壯大青筋。目多直

視,望不轉睛。甲色青黑,忽作鵶聲。舌從不收,魚口气急。反弓撞頭,啼而無

聲。哭 則唇青,弛口舌橙。舌紫唇白,鼻青睛龍。此爲九死,工者自澂。

99 太微 .癸庚 》

2010 年 01 月 01 日 星期五 04:43

癸庚

八脈之候,各有其徵。

尺斜上外,尋寸陰維。尺內斜上,尋寸陽維。胷脇刺痛,眩僕寒熱。

尺左右彈,陰蹻可別。陽至而緩,陰至以急。寸左右彈,陽蹻抉訣。陰至則

緩,陽來當急。癲癎瘈瘲,寒熱恍惚。

直上直下,尺寸俱牢。中央堅實,沖脈昭昭。胷中有寒,逆气裡急,疝气攻

心,支滿溺失。寸口丸丸,緊細實長,男疝女瘕,任脈知詳。

直上 直下,尺寸俱浮,中央微動,督之可決,腰背彊痛,風癎可憂。

帶脈如帶,關左右彈,帶下失精,臍病不眠。

臟有盡數,如物灰然,枯腐有方,象徵斯言。

心絕之來,前曲後居,轉豆躁疾,如操帶鈎,累累煞也。

肝絕之來,中外鼓急,循刃責責。急勁中空,如張弓弦。

脾絕之來,銳堅鳥喙。如屋之漏,如水之流,如杯之覆。

肺絕之來,如風吹毛。如以毛羽,中人膚然。

腎絕之來,發如奔索,辟辟彈石,裡外顫顫。

命脈之來,如魚之 翔,如蝦之遊,至如湧泉,挽之無機。

經曰:脈有逆從,逆者,背道而逆行。從者,從气而順行。夫手之三陰,從

臟而走其端。手之三陽,從乎端而走乎頭。足之三陽,從乎頭而走乎足。足之三

陰,從乎足而走乎腹。何以其然則?天者,陽也,虛也,故求乎外而納之者。地

者,陰也,質也,手三陰從其端而走手也。

天者,動也,龢也,故運乎陰而活其道,手之三陰,從胷而走其端也。地者,

靜也,鬱也,故同气相結,而足之三陰,從足走其腹也。

天者,剛也,活也,故手之三陽,從手走頭也。地者,柔也,順也,故足之

三 陽,從頭走其足也。

何謂也,陽者,靃也,其運陰而動乎中龢矣。

陰者,合也,其納乎陽而運乎橐籥也。

故病於陽者,治其端也。病於陰者,治其肢也。

陰病積也,從支以踈,陽病鬱也,從疏以宣。

是以病鬱生病 (病水火 ),病積結癳,病血脈而火盛皮革。病經筋而骨蹷自敗

矣。

故病皮毛者,皮毛先併其邪,而內邪從之。

病肌腠者,外邪幹而鬱之,則內鬱之,則內淫從之,甚於寒熱,則瘰則癧。

生於經筋肉穀。此手足太陰肺脾之邪所生也。

100 太微 .癸辛 》

2010 年 01 月 04 日 星期一 07:05

癸辛

若付 (髟付 ) 。秉气不同,則骨精血性各異,其異也,則肝頪而魂同之。則

心頪而神宗之。則脾頪而恖生之。則肺頪而魄從之。則腎頪而志從之。則情頪而

識作之。則命頪而性守之。

88

若付 (髟付 ) 。七神有其支,則气清而空靈,則形活而感鐘。有專者,不病

矣。無病者病居矣。

何謂焉?外邪從風從寒,內邪從怒從燥,恖甚則燥。恖甚燥,則气急,則怒

從。怒者,從洪而來也。先傷於胃,次傷及脈,次傷及形也。

故肝之魂,心之神, 脾之恖,肺之魄,腎之志,膻中之情識,命門之性,謂

之七神。七神之爲病也,有气無形,故曰奇出之癆。

其癆之生也,始乎气急血燥。怒、驚、憂、恐、哀、鬱、悲恖者,乃其源也。

是以苦役無神患,庻賈無形衰。因其於勞乎神也,無勞乎形也。

若付 (髟付 ) 。失其神,則精气 (气火 )渙然,而舉手無力也。

失其恖,則盲目於燥而妄,亂無節。

失其魄,則滯弗通而疲之不堪。

失其意,則其忘則骨無气而形墮落也。

失其魂,則筋骨無養,則心憊而嗜睡也。

失其識,則作無常,行無常性。

失其性,則舉弗經,而任乎兇狂。

其病也,神患心病,恖患脾不營,魄患肺滯气虧,志患腎陽散失,魂患肺瘀

血泣,情識患經否絡鬱,氣逆血滯,性患癔厥,併土陽狂陰毒。

其在絡經與八脈,則陰陽維少陰太陽病,心患而神黯之。二蹻任厥陰少陽病,

而魂淖 (病卓 )之。陽明沖太陰病脾,而恖縈之。二蹻沖陽明病肺不收,而魄散之。

沖帶太陽少陰病腎不歛,而志痿之。沖督三焦少陰太陽病膻中,情鬱而識朦之。

督任少陰太陽病命門火衰,而性張之。

若付 (髟付 ) 。 陰陽寒熱之病氣血,其來也,失神者併矣。眞炁不失。邪熱

可併也。眞臟安,血無所患矣。

是以神之志靜,而心弗能也,恖之欲安,而脾莫容也。魄之欲清,而肺先濁

也。志之緣澹,而腎莫容也。魂之欲恬,而肝奚爲耶。情之欲湛,而識動之也,

性之欲安,而命門火熾焉。

故臟病則神逆,經病則神黯,絡病則神虛,谿病則志弱,谷病則神懼。何謂

焉?此相勝而伏者也。

經中異文录

2010 年 01 月 05 日 星期二 12:47

《九常纪 .玄冥 》 <甲乙 >曰:

艮兑者,形之表也。外有形,内有情。艮立志,申以矗悳。兑悦性,喜怒不 形。

坎離者,物之能也。外動坎,内動離。坎動形,出入無端。離動情,昇降籥淪。

乾坤者,氣質之變也。象諸天,法諸地。乾爲氣爲動,神哉能也。坤爲質爲静,

心迺衡也。震巽者,省生以長也。内動營,外運情。震飬奉,作無以息,給生成

也。巽吐納,氤蘊新陳,戯則柔也。故坤一艮二,坎三巽四,震五離六,兑七乾

八。觸角而生,其化諸形。

《内經 .太易 》 庚丑 節曰: 《上經、治之始 》 曰: “宓羲仰觀於天,俯察於地,彙人物

之常,窮至極,數品物,畫卦八,八以合之,生六十有四圗,文之成,名之曰易。

易,曰,常恒見也。曰,道之常也。

故一爲陽,二爲陰。 一生三,生五,陽之象也。二生四,生六,陰之象也。故言

一,乾之畫也,移之艮。言二,坤之畫也,移之兑。次而成之。

羲王謂申无圭曰;子欲知,吾将言之知汝。坤取腹,艮取肩,气 (气火 )滿剛,形

89

虧柔,曰元亨,曰亢貞。離取目,坎取耳,亢光明,卑川流,火炅靈,水湛深。

乾取頭,兑取口,故曰堅,上參元,神守藏,气卑收。震取足,巽取股,五爲跡,

四股膝,風動形,原申曲 ”。

故坤爲脾,動本心齊。艮爲肺,橐龠繫牝脾。離爲心血,温輸肝腎。坎爲津,澤

出胰 (人肉土 )腎。乾爲腦,根乎心肺。兑爲宗 (气中 )歸 (气丙 ),骨髓海生。震爲肝

筋,恖隨心運 ,巽爲膽股,立以爲人矣。

曁言之形,觀之目,則坤爲營虚,散,淫。艮悶,寅利,僵,濕止。坎曰順,溺,

寒,險。離曰畜,隔,毒,火。乾爲氣實,慄,燥,動。兑满嗌,病骨,風寒濕,

呻說。震後重秘,風,煩,冤。巽膓風,冒,嗝,清下。

謙恶寒,畏水,支墮嗜卧。剥實陰,氣陷洞中,耎不力。賁傷風,大熱慄怵,寒

勞肩背痺。旅傷寒,欬喘不息,後不利,厭食飲。未濟不交,下寒上熱,病志不

遂,内邪發引,畏人善恐。既濟健行,飬正意調,耄若童蒙。需無知,譫語誔誕,

不遂死。

訟氣胷,大頭癎瘚,肝瘀腹 (病水 )。履腦疾,大熱支痙,顫噩不已。夬氣勝 血缺,

上渇不禁,臃腫消中,麻木不定。隨氣病肝,欬,溺,涎甚。歸妹頭重目沉,濕

鬱,風緃上,疾激。恒氣臌,肝瘀氣下,死必下黯。益病頸,急氣, (病水 )(病火 )

爲病,殗滿,燥渴。

泰悶頭,昏若睡,氣血大勝。否少腹病,積淫甚,胷脹心逆。屯水逆而浮欬,蒙

膈滿而畜涎。師爲痳,後利前不禁,痛若解。比寒腹,下,氣虧。小畜膽鬱,痛

頭風,搐癲癇。同人病腹,激燥抑難心悸。大有發熱,厭食不下。豫 (病火 )心腹,

闕弩痛,噫不出,下。

庚丑下

無妄輕,昏,風亢,怒,發痞。困腹脹氣,嗜卧,病腰,膝,足。臨濕停,寒泄,

熱滿。噬嗑爲陰虚,散不聚 ,大食。大畜氣溢,血虚頭重,頸風彊。漸傷頸項,

氣石血瘀,病首,多夣。中孚風涎,喘欬,前後不常,腰膝痿。頤不滿,消癉淋

渴,臃腫,形實體竭。

萃陰盛,形滿氣虚。小過嗝噎,隔上,心中痛。大過爲痛,風寒濕邪,溺畱。姤

不交,病心腎,口乾,不眠。家人房勞,風動燥火,虚痿不立。晋不濟,血衰氣

少,不眠,恖,傷經脈。大壯中風,偏枯不用,陰病 (病水火 )塞,血瘀气不運。

明夷傷肝滯下,男結疝,女伏梁,倂寒殃。

睽瞋癡,厥風,癲癇,後秘。復當瘉,疾疚,去七日爲痼。咸嗌病,肝氣怒,嗝

噎,反胃,寒蒙亦。蹇消腎,溺胷,面浮身腫,不得息。損 心員,悶逆,動則喘,

喘不寐。鼎斜 (病口田 )碍 (病區口 ),耗,氣竭,血妄,奪。節斜 (纈糸 )骨,其髓奪,

亡血,枯骨痛,不已。遯肺痿,勝傷,頭不傍,緩大息,欬血死。

涣不凝,濕清下,陽不秘,腫瘍,疥癩。革風亢涎,痛少腹,象皮,風癢,潰 (病

貴 )腐。井腫脹,濕癢,逆水,腹痞,癅結。解風寒,瘧下利,痛無方如解,寒

熱。觀傷寒,膨脹,肢厥,癃閉,易寒。昇嗌閉,蟲動,氣不得上下,痝 (朋三

曰 )突 (肉骨肉 )。豐結瑟 (病炏首 ),抑悶,善喜怒,鬱上。蠱蟲疳,蛕蟯,叨 (病爻

一 ),脇滿,股不用。

此言形頪,可以理會。可以用時知變者。非有 言也,圗莫之可文也。圗大以觀,

爻參以意會,列於時,合之氣,知病而何,预洞死生。

又曰坤終静,艮塚殺,離臃鬱,坎陰溺。乾諸气 (气火 ),兑識抑,震无常則,巽

風疪癘。屯淹畱,蒙心目閉。需涎訟利,師消比畜,小畜瘡疥,履怒泰龢,否滿

90

濕癅。同人嘻嘻,大有龢曦。謙卑豫憂,无妄頭重,隨逐困 (病及 )。

臨 (病水 )剥 (月眞 ),噬嗑面 (病員 )。大畜癇瘚,漸坯 (病四大三疉 )夬瘲。中孚食噤,

頤熱口張。歸妹食癖,萃腸風涎。旅喘益痙,小過淤阻。大過疥癢,姤膺焦滿。

家人病心,晋因勞傷。大壯頭弦,明夷膓瘍。睽瘵復蘇,既濟無恙。

咸感恒恖,蹇 鬱損濕。鼎火節寒,遯亡涣散。革癰井潰 (病貴 ),解利觀滯,昇風

豐燥。蠱蝕賁温,未濟徵攻。易自病至,卦以紀成。

氣有氛寒與熱,時有别於四象。形頪乎象,有别生剋,象頪乎乂,辧分生死。故

吾以河洛之意,圗示之後,可以形天,可以則地,可以記人生死,可以知物始終。

道不可議,灋不可追。形可以頪,象可以辧,易以知則,數以窮極微也。

<陰陽 兆 >曰 :

神哉二王,兆始陰陽。仳光濟代,以成彰光。黄帝發微,經濟而興。三

聖宣化,迪兆生存。形營衛固,用道何傷。

王曰: “無形,則無患。無气,則無變。無象,則無現。無墟,則無基。無卑 ,

則無理 ”。

故曰天有兆,命曰文;地有坎,命曰理;人有資濟,命曰事。若夫道,上弗知天

文,下弗知地理,中弗知人事,弗可久長。

陰卑闇,陽髙明。陰弗光,阜侌也。陽无闇,阜明也。陽形外,陰從内。故陽主

於外,見明也。陰主於外,蒙昧也。

陰陽昇降,常也。寒暑往復,時也。迺天地之動静,神明之綱紀,聖人之所執,

大道之兆也。

故陰陽為一,昇降迺和。四時所專,五運行爲綱,六气淫以爲紀,交變所齊也。

故王以一爲元珠,二气沖和,命曰玄母。

鬰抑,風木不清也。結瘀,經火不輸也。濕清,陽不和而土陰也。煩滿,金燥而

陰不宣也。慄,水寒火 衰也。

乾,燥勝也。熱,暑勝濕鬱也。動,風氣薄也。泥,濕勝畜也。裂,寒風勝藏也。

固,火气 (气火 )勝凝也。

羲自立陰陽,别男女。頪象辧形,晰以羣分,生死見之。即气即形,昆亢 (雲在

地上 )昆卑 (气行地下 )。故陽化氣,陰成形。頪陽四,艮震坎乾。艮陰鬱下,震陰

冒上,坎气昇降,乾气 (气火 )運行。頪陰四,坤兑巽離。坤、象山川蔭蔭,兑、

陽伏下,巽、風雲動上,離、光火明。此頪天地,比人物,明諸象,以知生死老

病,長化收藏,天地之道也。

艮、至人者;無功,積以爲業。坎、誯道者:不仁,虚而從聳。離、昭德者:無

乂,虧而戯也。坤、德蒼 者:用樸,地道昭彰。兑、守道者:用德,小人妄、譫

说之惑。巽、神人者:不病,百姓病妄,不備以患。震、至道者:無雷霆之怒,

灋愼小人,过則屈。乾、聖人者:無知,止智爲衡。故坤離巽兑,陰之象也。乾

坎震艮,陽之兆也。

故艮止,亢危,天氣不施,艸木不生。坎險,卑霪,地氣不逹,水中興,物敗腐。

離明,日以光,氣物交陽,化生不息。坤鬱,大化施,元亨利貞,物道昌。兑畜

悦,溺 (人水 )不利,陽不得施,土沼物遺。巽動,二陽搏,激流起伏,風行以活。

震憾,撼物,陰陽交倂,萬物生發。乾雲气,陽龢,冲氣蠢蠢,元亨利貞。

蒙日昧,山水蒸蒸,悶 不畅,童蒙貞吉。既濟媾,衡无恙,耆彊背,止不利。晋

91

光明,日出地上,物乃長,寒可以祛。臨日光,沼泥不步,德而不居,安以恖危。

大過遠途,行勞及,度無節,喘欬,湯汗則已。遁不交,無恒志,氣動風生,畏

人善恐。

大畜任,執力行,乃能敢,積果勇,踝有伤。无妄不雨,氣動激,天怒雷電作。

恒式度,作乃獵,若雷風,傷我股。中孚虎號,捕不得,傷子腹,迺遁。萃茂茁,

沃土,不可風霜,病滯瀉。明夷傷,伏熱有危,不節治人,反爲之制。未濟不符,

息陷之,作當符,用得適,病其不濟。蹇乃溺 (人水 ),隔水相望,不得救,决水

乃解。

賁地怒,發則通天 ,若大 (人大 )音答 )炬,事不當。比以約,流而不害,潤而不沼,

蔭以清寒。睽以光,若怒目觀,識任作,病嗌聲嘶。昇冒蒸,行地風,感日動气,

冒而衝擊。隨無常,霪不時,雷電徹,病膺,嗝逆。小畜迺龢,凬在上,飛鳥鳴,

不蔽迺佳。小過雲掩,不雨将雨,陰佈陽抑,沉冤卧。訟雨以獵,作則難,愼泥

石,病煎厥。

頤食養,山蔭,口實,谷居,傷於飲。姤夏至,切六日,女無器,塵迺掦,實無

子,男過,女不用。歸妹暨次,貞迺吉,陰陽交媾,迺有子,傷太過。觀迺母,

護幼女,及長方已,病腹,滯前瀉後。革蝕腐,濕以敗,熱迺壞,蒸鬱爲結,節

迺治。師漑澑, 潰解失禁,師伐以徰,養以治。旅圗於途,無所得,走及巅,以

致遠,容無病。需謀盗,不得,夜雨作,濕熱倂首,水畱不去。

剥積原,髙澑卑,舉而頂,亢損逐,病不交。節元貞,沼 (人大 )音答 )需,霪浮以

哮,貞藏貞志,時至而申。鼎其耗,中勝其焚,沸用鲜,樂眾以飲。復冬至,候

七日,切極度,變至還遷,病其足。夬王衰,或若惡,弗其繼,當圗久,事無事

以止,吉。漸逐進,愼反作,惕後左右,不利乙丙,服其治。解勿懈, (人大 )音

答 )則殆,難難則易,無不果,以懈則分。同人不藏,智無可用,爲無爲,目頂

不病,天下平。

蠱惑亂,至人衷一,雨霧勿入 ,毒則不侵;山風,若蟲攘壤。屯舍止,傍田可耕,

鼐臨柴水,風水弗及,毋墯無咎。大有欣享,女以宰,呈致合,及日月光;時愼

燥,傍水無咎。謙田驀,以安龢,子以耕飬,息心志,容讓爲悳。困迍邅,至人

静,小人亡命;疾少氣水腫,發熱病 (病水火 )喘。家人羣分,以族治,勤勞勞,

辘無息,不若其羣;傷真股,善怒。豫弗主,各執一是非,弗决,不當位;病憂

燥,不得安。履難行之艱,非不力,時纍也,祈弗越;愼勿妄,病腹不果。

損而益,得失一,能衡,用之不竭;病 (病水火 )少氣,養乃吉。井用規,块亢 (雲

在地上 )卑 (气行地下 ),山谷見,泊川堰;消 或渴,節迺吉。噬嗑迺食,龇齩,祀

祈祷,火眼风痛。泰生,迺產,陰陽媾,上下交徹;王之象,眞人之道。咸感,

呈其化,沃迺耕耘,茂生;妄則鬱憂。涣凌風,露水,散不可居,居乃殃;失其

神,死不治。豐穯,穀牲祭天,祀鬼神,祈龢風雨時;疾失神,疯病若狂 (病狂 )。

否過伐,天合違,閉自封,陰陽不交,天旱地枯,災荒四起。

治,其節也。不治,其妄也。病内,其不治;病外;其不歛也。故元、容哉能也。

故亨、虔虔度也。故利、遘舒龢也。故貞、止哉藏也。象、所以見,形,所以立,

象形不合,争交曰病。病,存亡。存則龢出,亡曰瘞藏。亡志不力,亡恖不 舉。

亡我在在,亡神不生。



92

黄帝《内經 》 下

101

《内經 .太樸 》

2010 年 01 月 10 日 星期日 06:00

太 樸

子甲

經言:治之道,從來有之也。古者,貞,擊打之,以出其邪耶。且案之,以

散其風也。炭灬以疏其經,袪其毒也。棘刺,以通其瘀,而出其血也。砭銳以刺

其痛,消其腫也。焫火以散其疼,而溫其絡也。案蹻以通其滯,而祛厥痺也。笍

刺,痏留而出其病也。痏者,鍼砭焫炙之留瘡也。

惟曰治,無痏不痊。蹻,無汗不宣。湯,無疎不功。砭,無血不益也。貞,

山民以燃骨膏赤,熨谿穀之域;澤人爍骨,以 焫其癢;果而無不治者,灸之頪也。

古刺家不診者,無知纍也。故積知爲智,積智爲工,貞誠不欺也。

病者,言在頭,頭疾痛,爲鍼之,刺至骨病已。

夫刺骨者,勿傷其骨,刺肉者,無傷其肉,刺皮者,弗傷其皮。皮者,刺之

徑也,傷則道塞,骨病留肉,肉者刺之經也,傷則病留筋。骨者,病之處也,傷

則病不出矣。陽刺入一旁四處,治寒熱,陰刺入其病正處,治疼痛。深專者,刺

大臟。臟者,病入气深,刺臟拒之也。迫臟刺背,背者臟之俞也。刺之迫臟者,

何也?臟氣之會於期。故刺耶,腹中寒熱去而止。

俞刺之要,發 鍼疾而出其血也。治腐腫者,刺腐上,視癰大小深淺以刺。刺

大者,瀉而多血,小者刺微血。必端內針爲故止。病在少腹有積,刺皮 (骨盾 )以

下,至少腹而止;刺夾脊兩旁,四椎間,刺兩髂髎季脇肋間,導服中气熱下已。

(骨盾 )者,橫骨也,上一寸刺之。俠脊兩傍四椎者,心下俞也。傍開二寸取

之。髂者,膽門也,髎者,膽髎也。刺者其气而已矣。

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刺少腹與兩股間,刺腰髁

骨間,刺而多之,盡炅病已。

病在筋,筋攣節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痺。刺筋上爲故,刺分肉間 ,筋維不

可中骨也。病去筋炅而已。

病在肌膚,肌膚盡痛。名曰肌痺,傷於寒濕,刺大肉之分,小肉之間,多發

針而深之,以熱爲故,無傷筋骨,傷筋骨則發癰。若變諸分盡熱,病已止。

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髓酸痛,寒氣至,名曰骨痺。深刺無傷脈肉爲故,其

大筋小筋之分入骨,熱病已止。

病在諸陽脈,且寒且熱,諸分且寒且熱,名曰气妄,刺之寒脈,視分盡熱病

已止。

病初發,歲一發不治,月一發不治,月四五發,名曰癲病,刺諸分諸脈,寒

以補之。無寒以針調之,病止。

病風目寒 目熱,炅汗出,一日數過,先刺諸分理絡脈,汗出目寒目熱,三刺

肌肉爲故,汗出百日,泄衛气 (气火 )沸然,刺骨髓,汗出百日,泄營气 (气火 )沸

然,凡二百日鬚眉生而止針。此端刺者也。

93

謂端刺者,刺骨不傷筋脈肌腠皮分也。刺筋勿傷皮腠肌裡骨分也,刺肌裡毋

傷皮腠筋脈也,刺皮無傷肉也。

102《太樸 .子乙 》

2010 年 01 月 14 日 星期四 17:32

子乙

刺之先,先端其心,存神惜病,刺至病處,而洩其邪耶。夫針者,伏握若猛

虎也。刺以狩而待,來以疾刺,如獵也。非心端而無肘人馴者治矣。古之祝巫刺

寒, 針化陽龢。刺熱,針作湧泉,非無稽也。刺毒,鍼勝而食之,刺陰,火龍噀

而散之,謂之詛刺。詛刺者,神恖之刺也。

師言:神生於恬譫。識生於微踐,性生於嗇服,命生於安乃止。

而病由至痛,從風來。火緣病 (病水火 )至,則識來也。故人常啖肉過則血灕

而細緩,傷酒則血搏而肝積,夜多食而脈實大,日頻餐而气虛,自廢天常也。

天常者,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肢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朔淫心疾

也。地常也,暑陽上幹,木燥火盛,水煎,金濕,雨多土陰,木濕火熏水淫金蝕。

風來木搖,金鳴,土飛,火爕,水 波。

故《上經、頪言 》 曰: “中有其所,久畱則甚。病之頪首,繁繫而顇 (萃 )。

竅中邪而飲 (音飮, (尹頁 ),涎中心而暈 (音晕, (君頁 )。气中肤則 (音嚴 (頁粦 ),風

中竅則專 (音專 (耑頁 )。血中泣以疾願 (音願,頂痛怒睛目不能冥 ),濕中腦而晦 (音

晦, (日巜頁 )匮 (音匮, (丷豕頁 ),支解不遂。寒中項以頡 (杰 )桌 (音桌, (出頁 ),

气有所迫而頓頫。面不知人,中風氣血顧。邪中府則捆 (音捆, (困頁 )煩 (音煩, (樊

頁 ),肝 (音肝, (咸頁 )不支以顩 (坎 )顲 (覧 )。煩頑不已,邪瘀在經也 ”。故亢病得卑,

治之下。下病在上,理 之上。亢 (象形,气上行 )言其巔,疎之於中。卑 (象形,气

行地下 )言其臍,通之於上。上言其胷,導之肢。下言其肢,闢之宗 (中八八 )也。

《頪 》 有言,病過不及,天道當之。病過不及,時氣當之,此人之不及耳。

天道時氣,與人不著者,此人之自足也。

各(各音魚口气不入 (八口)衣(衣音似有物之與人 (口人)者,脾厥上冒也。

前後慉 (慉音, (病出 )憟 (憟音, (病祟又 )者,秉 (气丙 )宗 (气冲 )之脱也。涎(涎音

三因内薄 (病水火風)刮(刮音風之惡也, (八谷欠欠)相利,痺之如豁割。值(值

音腹气動心慄, (久亾田) 裏 (裏音腹中雷鳴移也, (久米尻)病 (病水火 )涎火卮 (音

卮病之如有器在其間, (病災 )。叨 (叨音, (病肉心 )善 (善音, (病一爻 )疚形,成亡

往離神之患,天工不能豁然。此内之畜而薄也,久而爲,不治。

故治,當中準其位,確其所病,然後用之。斜 (斜音,病口田 )醉 (醉音, (病

巜囱水 )色 (色音, (病火火首 )結 (結音, (病睾 ),積久而興。思(思音, (病甜肉)

淺 (淺音 (病口中朒 )卒 (卒音 (病屾一朋 )氣 (气音 (病口口中口口一 ),多因傷气,張(張

音, (病山口口口巫)唉 (唉音 (病匸品口 )諸病,税 (病水 )嗔 (病火 )爲災。 明其所部,

投之毒藥,先去其生,而後漸已之。故 “工不能用其毒,庸人而已矣 ”。

望其形气,以知變化。聞其言聲,以知神情。問其起居平常,以知其過不及。

此從來之先要也。今舍意而求之者,反不得眞正也。

故言乳子脈遲而微者,不養;老而緩大者,命曰壽。壯者,細長龢緩而清逸。

以地言之,處濕卑者,其脈濡緩而澀。西北高燥,其脈勁緊而弦。北人緊濡,細

牢。南人芤細,革細。

94

以風土言,則堅土之人剛,弱土之人肥,壚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細,息土之

人美,耗土之人醜。

山气也,多男,澤气 也,多女。水气也,多瘖,風气也,多聾。林气也,多

癃,木气也,多傴。濕氣也,多腫,石气也,多力。陰氣也,多癭,暑气也,多

夭。穀气也,多痺,丘气也,多狂。野气也,多仁,陵气也,多貪。

輕土乎,伶俐,重土乎,遲緩。清水乎,瘠小,濁水乎,形大。湍水乎,人

輕,遲水乎,人重。故言:病者,頪也,相頪而染也。土厚水深,人無患惡病 (病

水火 )也。







P6

103 太樸 .子丙 》

2010 年 01 月 18 日 星期一 06:17

子丙



天地陰陽,莫不關係與人。山澤亢卑之處,雖適生而有其併焉 。故善診者,

首察其色而度其形。體變化之相移,而知其得失矣。故面首者,望診之大關也。

自額而下闕庭之上,屬咽喉也。自闕中循鼻而下其端,五臟之部也。自內眥挾鼻

而下至承漿,六腑之部也。自顴而下頰,屬肩背手之部也。自牙車以下頤,膝股

足之部也。

庭者,面首也。闕上者,咽喉也。闕中者,肺也。下極者,心也。直下者,

肝也。肝左者,膽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腸也。挾大腸者,

腎也。當腎者,臍也。面王以上者,小腸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處也。顴者,

肩也。顴後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內眥上者,膺乳也。 挾繩而上者,背也。

循牙車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脛也。當脛以下者,足也。巨分

者,股裏也。巨屈者,膝臏也。此五臟六腑,肢節之部也。分明所部也,當辧其

色矣。



經曰:色者,气之華也;气者,色之神也。故青赤黃白黑:當從气以涵神;

神者:蘊其气而如素纏朱;謂素之纏朱者,黃白相間、而紅之若隱也。五色外見,

而內蘊黃白者爲生,殭而不活者,爲無气也。殭死而無神者,死不治。

色之端滿者無邪,太過不及則爲病,太過者:王色之外見者也。逆四時之色是謂

先見,順者昌,不順則殃。

端満者 :悲爲心賊,憂爲肺患。故日無息,則肺心囚,夜不寐,則肝腎疲。

脾無靜,則血瘀於脈,心無寧,則脈賁,寐而多夢,心血曠玉蔔。

當赤不赤而隱青也,當青不青而若黯也,當黑不黑而隱白也,當白不白而隱黃也,

當黃不黃而隱紅也,此當生王者也。

反之者虛也,逆之者病也。色之死者,雖生我而不足矣。勝時則禍,所勝則

泄,生我則王,我比者滯。不當見而見者積,不當見而見者病。

色之即明,當龢其脈,青應中弦微急,赤當浮大而散,黃當緩弱而濡,白應浮濡

而短,黑亦沉石帶濡。故見色知脈。察脈應色者,病之當愈矣。反之,則失龢而

其病可知 也。

是以色青浮濇而短之脈,名爲相勝。色青緩大而濡者,名爲相搏也。重色沉

95

濁而爲臟,浮澤而爲腑,潮而散者,气病。淫而聚者:血疾。浮,淺也。沉,深

也。嗇,病也。澤,痊也。夭,敗也。散,新也。聚,久也。上者病上,下者病

下。沉夭病甚,淺龢患微。



故頜有白而腹必蟲積,顴有漬而腹多淫氣。黃白相望,食積而已;如銖赤現

兩賾,雖小愈而卒死;黑起庭中,不病暴亡。乾黃少潤、災害於中。面慘而憟、

當風而寒。紫濁時病而血瘀,青白慘而內傷。黑而無光,陽虛陰欎,黃時赤來,

陰虛陽傷。

浮白而肥,气欎多病 (病水火 )。紅黃相鬱,濕熱上蒸。面無血色,脈見沉弦

芤革而失血。戴眼乏力聲嘶,脈沉虛汙白無光,癆極難方。髪枯生花,血燥火勝;

衛虛風動毛髮隊落,氣鬱陽勝髪微。眉无也,癘風而不治。髪逆,則膽氣上攻。

凸睛,則癭爲項患。此形色之見矣。

故赤多則熱,青多則痛,黑多疲痺,白多則寒,黃多則疸。青黑寒熱,青翠

虛勞,青白傷气,青黃多虧。黃青多驚,黃黑恐瘀,黃白氣滯,汙黃土鬱。紅黑

心病,紅青血泣,紅黃暑熱。白青氣鬱,白黃衛虛,白紅煩熱,白黑气痛。黑紫

血滯,黑黃气虧,黑白 水竭。

臂多青脈血虛水熱,若蚓與土血痺。準隼淡黑,腹有水畜,胷膺有寒,白黃

蒙光。秋見微赤於準,旬日必死。準上有青如椎,長夏必亡。滯白亡血,塵原屍

气。準頭色黃,間烏便閉。廩倉青而水穀洩,顴生灰而胷寒。水溝黃則淋。腮內

麈黑、脘腹細辧。面枯魚目,不永。孔張仰息,當亡。耳枯頤冷,不活。鼻歪柱

陷,將已。

心病,皃烏唇舌紫。肺恙,太息浮白。青灰泛白,肝有疾。似溟非黃腎爲災。

膺病,似白似青。赤無光者,病 (病水火 )結。目睛微黃,洩痢。耳濁蒙塵,腎肺

積。煙熏黃濁、濕甚黃癉。黃明多鬱,虛浮气塞。黃青脈芤,气結胷膺。

舌脹,脈瘀,唇黑,心胷瘀血。面赤,蒙熱,頜舌殭目癡,中風。頰赤,目

黃,頤枯,瘓鰓濕淫。胞如煙,則肝瘀。面黃臉青如垢,非厥則痺。黃浮肢墮痛

呻吟,病 (病水火 )濕浸筋痺痛。心煩,目黃,脈忌大。脈龢則愈。瞳黯暈黃,衄

不止。頜有熱,白失血。睛黃爲疸。耳黃薹厚,口苦酒疸。胞瞼面浮,榖疸。

內眥下魚似鉤,非踨欲,則血瘀,勞傷失眠。面枯,無澤,齒黑,聲嘶則危。

癳癧癭瘤、赤貫瞳而鼻陷者凶。堂下青脈、膽滯痙癆。瞳瞽,則擎太陽,目大,

則寒滲厥陰。目澀,有太陽不足,皃赤,有小腸積聚。

是以目白 皃赤、目黑面青、目青皃赤、目白皃青者,胃氣絕,死不治也。目

青皃黃,目赤皃黃,目白皃黃,目黑皃黃者,胃氣不敗,謂不死也。目癡滯而气

悠面冷,是謂陰爲。目癡滯而息長面熱,陽病可知。

故留飲,多面嬌好,溺難,則面如傅黃。風赤,勞黑,青痛,黃滯,白散,

因時以斷。風病 (病水火 )暑濕寒火燥,風土各有所異。疹有白頭、脅腹風淫。黑

漬毫孔,脾肺,風爲水。



104《太樸 .子丁 》

2010 年 01 月 23 日 星期六 06:25

子丁

經言:形濇脈滑,形滑脈濇,形小脈大,形短脈長,形長脈短,肥人脈細,

瘦人脈 燥者,具非吉兆。痤疿痱疹,食勞而肺脾濕鬱。疔生無方,濕病 (病水火 )

鬱脾憂外侵。气勝而形驕,形勝則气夭。气虛形虧,气實形引。形盛脈細、 蹇

96

滯及危。形瘦脈大,火王气盈。實多中風,因形盛而血泣。病 (病水火 )滯病 (病水

火 )壅,火亢暴厥。羸瘦血少而陰虛,相火亢賁則風嗽。形脫气盛無生,气衰形

虛有救。形大皮寬終天年,形大膚緊當夭。

故形盛气虛,气勝形虧。形濇脈滑,形滑脈濇、形小脈大,形大脈小,形短

脈長,形長脈短,肥人脈細,瘦人脈燥者,具非吉兆。血實气虛體肥,气實血虛

易瘦。肥耐寒,瘦耐熱。

是故 陽明有餘,則髯美,短小不足。坐曲偏垂腰腿痛,伏臥交臂气虛。行疾

燥火,遲緩中虛。蹇難風痺,瘸跛偏枯。魚口而息,肺痿病 (病水火 )涎。肢寒腎

冷,掌熱陰虛。

故口臭舌卷囊縮,肝絕也。鼻陷口青而縮,脾絕也。上肉枯唇反,胃絕也。

齒枯遺溺,腎絕也。面黑眸死,陰絕也。眶陷魚口汗注,陽絕也。鼻張喘急皮消、

肺絕也。魚目舌出唇黑,气血絕也。,

目反露白手撒,太陽絕也。聲鼾吐沫,面青唇黑,唇反如吹,髪眉直立。

爪紫肉青,手掌無紋,臍凸跗腫,目視不見,汗出如油,青面昏眠者,肝瞻絕也。

貞息肩直視,心絕也。 股僵白汗,小腸絕也。

足腫腹熱,臌眼泄利,脾絕也。脊痛身重,不可反覆,胃絕也。背腫溺血糞

赤,肉絕也。甲青欲脫,呼語不已,筋絕也。口張气出,不能反覆,肺絕也。泄

利無度,大腸絕也。齒黃枯落、骨痺不用,腎絕也。

六腑氣絕,則足冷腳縮。五臟气 (气火 )气絕,便利不禁,手足不仁也。故少

陰心絕,而脈不通。太陰肺絕,而皮毛枯。少陰腎絕,而骨髓竭。太陰脾絕,口

唇掀。厥陰肝絕,而筋卵縮。三陰絕,而白黯眩暈。六陽絕,而陰陽相離耳。

經曰:鹽之味鹹者,其气令器津泄,以受苦泄而鹹勝水也。故 弦絕者,其音

嘶敗。木敷者,其葉發。病深者,其聲噦。人有此三者,是謂壞府。其毒藥無效,

其短鍼無取。此皆絕皮傷肉,血气 (气火 )爭黑也。

夫形病也,殘賊內生。留淫日深,敷其臟腑。著於骨體,發之其敗,死於當

勝也。夫气病也,心蒙神蔽,志恖恍惚,鬱火反甚,亂惑不止,其气散亂,頹駢

變,外邪一生,內气 (气火 )自變也。何哉?人生於地,縣命於天,天地合气,命

之係人矣。

105

《太樸 .子戊 》

2010 年 01 月 28 日 星期四 06:26

子戊

人之所以能應四時者,天地爲之父母耶。故知萬物者,謂之天子。 天有陰陽,

月分十二。地有陰陽,象立三綱。人有陰陽,別分臟腑。天之陰陽在人,生十二

經脈也。天有寒暑,人有虛實。

能經天地陰陽之化者,不失四時。知十二經脈者,聖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動

之變,五勝更立。能達虛實之數者,獨出獨入。呿呤至微,秋毫在目。人生有形,

勿離陰陽。天地合气,别爲九野,分爲四時。月有大小,日有短長,萬物併至,

不可勝量。

故木得金而代,火得水而減,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短,水得土而絕。萬物

盡然,不司勝竭。故脈以此而知生死者,象也,意也。灋天地萬物之自然也。故

是病則從其順逆而知 救,止之道也。

若付 (髟付 ) 。鍼有縣布天下者五,黔首共餘,食莫知之。一曰治神專精。

二曰飬身正气 (气火 )。三曰知毒藥爲眞。四曰治砭石大小。五曰知臟腑血气 (气火 )

97

之診。五灋俱立,各有所先。今末世之刺也,虛者實之,滿者泄之,此皆眾工所

知也。

若付 (髟付 ) 。灋天則地,隨時而動,龢之者若響,隨之者若影。道無鬼神,

獨往獨來。

經言: “病出有因,因成有癥,癥有數應,故名弗同也 ”。故言 “頪以頪,頪

不頪。頪乎頪,不頪乎不頪。以頪頪,以頪而頪,頪以不頪。頪是以知病也 ”。

故頪之者,疴,頺 (病貴 )病口也。瘼,毛脱,邪客肺熱也。瘵,泥涎,赤目,

氣弗運也。莘 (病辛 ),禁,傷寒。瘻,爲髓蝕空。蒍 (病爲 )疦,面風,血痺。扭 (病

又 ),沛 (病奰 ),木傷,滿氣,首,手颤不已。痡,不力,土濕病也。瘨,病肝,

上癲,下水脹也。疛,曰甚風水。癈,爲甚石水。絞 (病 4),乃腹急。甫 (病付 ),

痀,龟背。癥,瘕,女病。痋,痺甚而肌塯摍。癉,勞。痞,結。巫 (病出 ),爲

女前。痔。爲男後。術 (病朮 ),腦若狂。黄,之曰疸。

隕 (病員 ),乃頭晕弦目。瘛,驚兒風。瘲,病兒腹癥。痵,氣不定。痁, 曰

赤利。痳,前難。痿,經絡弗通。瘃,寒,腫傷。弊 (病畢 ),氣弗至於足。蹱 (病

童 )者,脛氣足腫。癑,爲心痛,首弗傍。疧,曰氣心。喝 (病及 ),爲陰衰而劣。

辜 (病古 ),大腹石。愜 (病夾 ),疾包絡,舅 (病叜 ),爲血病。癃,前不溺,足痿不

步。騙 (病扁 ),頪中風。衍 (病盍 ),言枯痺而趺跛。癘,風惡疾。血結,生癅。

畜陰陽寒温毒,發爲卮 (病災 )者,色 (病炏首 )者,噯 (病區口 )者,淺 (病口中

朒 )者,氣 (四口中一 )者,張 (病山吅口巫 )者,善 (病肉心 )者,恖 (病甜肉 )者,結 (病

睾 )者,醉 (病甾水 )者,啼 (病肉火 )者,卒 (病屾一朋 )者,斜 (病口田 )者,此畜以爲

疾者也。申其道,治者知之也。

106 太樸 .子己 》

2010 年 02 月 02 日 星期二 05:21

子己

“道生應,應生物;物物生變,變而生化;化而生機,機以爲治 ”。



故凡刺者,必先治神專精。五臟以定,九候以備,後乃存鍼。眾脈不見,眾

兇弗聞,外內相得,無以形先,可玩往來,乃旋於人。人有虛實,五虛勿近、五

實勿遠。

至其當發,閒不容曠。手動若務,鍼耀而勻。靜意視義,觀適之變,是謂

冥冥。莫知其形,見其烏烏,見其稷稷,從見其飛,不知 其誰。伏如橫弩,起如

發機。

欲刺虛者,須其實之。欲刺實者,須其虛之。經气 (气火 )已至而入之,慎守

勿失。深淺在志,遠近若一。如臨深淵,如握猛虎,神無營於眾物。

師言:息以龢神,志攝於靜。精之於神集彙也,導气而行矣。故致气引血,

豁養身形。此導引案蹻之主也,鍼道維生之衷矣。故經病者調之以絡,絡病者調

之以谿。血病者調之以經,气病者調之以穀。氣血之病也,調之於谿穀。言也,

非無稽虖?言之切也,非徹嫺者莫之能矣。

至道在微,其旨察察。至德無式,其精洞洞。合之以時,適之以變,無有之

志可入無間也。無用之息神,可觝金石焉。故言唯精,神气之極至也。經之穴三

百六十有五,之所以主其運也。絡之穴三百六十有五,之所以主其傳也。谿之位

一百二十有五,營其筋肌也。穀之竅二百四十有奇,之所以澤其筋骨也。

故經刺勿倚,倚則傷筋。刺之勿淵,淵則傷骨絡。刺絡勿間,間則傷肌血。

98

刺之勿遲,遲則滯瘀存。刺谿勿直,直則傷筋肌。刺之勿定,定則失其意。穀者,

去滯瀉邪之竅穴也,欲瀉則隨而迎之,欲培則濟而離之。虛以實而留之,實以虛

而去之。刺直勿傷筋,刺倚勿傷肌,刺淵勿傷骨,刺斜勿傷脈,點拈探迎,隨搗

提握。此鍼之道 也。

107

太樸 .子庚 》

2010 年 02 月 06 日 星期六 07:07

子庚

師曰:陰極之位,太陰之臟也。其上爲肺,其下爲脾。故太陰之陰,其病結

也。則爲嬰 (病嬰 )爲瘤,爲病 (病水火 )核爲斜 (病口田 )痼。其陽也,爲癳爲癧,爲

痞爲瘵,爲痛爲風,爲霪爲濕。

故肺病上畜,脾之使也。脾病下積,肺之合也。脾病木搖,則胃積而死。

金伐木滯,則脾積而絕。土髙則水葬,金淩而水消。气弱,滯塞而四瘀,風搖土

浮,則地表漠淒。雨霪,則水勝土泛,地霪,則木鬱水蓄,爲癕爲腫。天道與人,

莫不一矣。

故積無濕而不發,濕無火而不鬱。鬱無火而病 (病水火 )弗生,病 (病水火 )無

火而弗積。積無熱而不癕,癕無濕而不疽也。動多內熱,靜多病 (病水火 )濕。心

清則病 (病水火 )濕風熱弗居,恖甚則眾凶來併。

故濕勝病 (病水火 )至,恖勝鬱生。勞神者血灕於上,勞力者血泣於下。風勝

則血泣,寒勝則骨痿。多知神虛,病之心肝。用智精竭,病之肺腎。內憂脾憊,

气勝肝傷。 悲爲心賊,憂爲肺患。

故日無息而肺心囚,夜不寐而肝腎疲。脾無靜而血瘀於脈,心無寧而脈賁,

寐而多夢心血已。志識親恖,勞乎臟而害於奇帛 (心一日 )也 。

經言:腦者,心之陽也。胞者,肝之闕也。膽者,陽之會也。血者,營之

宗也。

髓者,陰之踵也。骨者,金之晶也。肺元上支,脾之給呈。肝精上秉,腎華上萃,

六陽共宗爲首也。

心病 (病水火 )下合,腎元資濟,脾精通給,肺陰拱拖,肝萃以俸,六陰同會

而爲胞也。繫乎消導之化,上關心神,營給陽化而爲者,膽也。營骨生血,資塊

神恖,爲血母志海者髓也。承力宰形,主動扶體,幹筋負肌,力行動活者骨也。

葆滌生道,澡洫臟腑,運秉生成者血也。

故心與腦、一陰陽也,故以心名之。心者,宗中也。心與血 、一陰陽也。

血與骨,一陰陽也。骨與髓,一陰陽也。髓與血、一陰陽也。血與腦、一陰陽也。

腦與髓、一陰陽也。是以血之病髓也,髓之病骨也,骨之病經也,經之病谿也,

谿之病穀也,後之病气也。

故皮之病太陰也,陽明應之。肉之病太陰也,少陽刑之。血之病太陰也,

厥陰不作,太陽痿。血之病厥陰也,少陽不振,太陽相煎。筋之病厥陰也,少陽

風靡,太陽不收,濕邪怒張。神之病少陰也,少陽怒,厥陰痿,陽明相併。上刑

於天,雷電交作,爲病爲狂。下蒙於地,陰陽互错,爲癔爲鬱。

气之病陽明也,三陰鬱,智識蒙,煩淵,熱 作,气機敗散也。骨之病少陰

也,太陰不給,厥陰不資,血絡不營也。

故腦,髓,脈,膽,骨,女子胞六者以其各異其質而與臟腑共秉 ,各有其

所主焉。



99

108《太樸 .子辛 》

2010 年 02 月 11 日 星期四 06:28

子辛上

經曰:經者,動气之徑也。絡者經脈之偶也。谿者經絡節持之驛也。穀者筋

骨气脈經之彙也。故經有其穴,絡有其竅,谿有其脈,穀有其空是也。經,輸也。

絡,注也。谿,交也。穀,合也。故經有十三,奇之有八,絡有十六,谿有十四,

穀之有七。

督之絡者,起於骶閭之角而終於椎上,自中傍開 半目。左右各一十有八穴,

主陽神志久疾。其穴在脊節,名曰百勞刺。

骨之絡者,起於骶閭之翼而終於髃,兩傍各開一目,左右二十有三穴,主勞

異怪。其穴在脊翼節中,名曰俠脊刺。

膀胱足太陽之絡,起於腦中,出瘂門而終於承扶,自中傍開一叩,左右各二

十有三穴,主背脇臟腑。其穴在背絫外肋横結處,名曰鈹風刺。

膽足少陽之絡,起於風池循胛 環而下緲 (月少 )至股際;上自中傍開一握。其

一支自五樞京門而上,循肋至鳩尾。左右各二十有五穴,主損傷勞苦。其穴在胛

肋緲 (月少 )髂中,名曰紴腁刺。

肺手太陰之絡,起於 中府,出俞環胛而循,支者橫貫中府自經而下,絡於大

腸者左右各六穴,循經前而下者九穴。主風寒時疫,癳癧勞嗽。

肝足厥陰之絡,起於本臟,自期門循季脇端,環肋內陷上膻中,尋膈入背俞

會於杼,直上者貫翳會人迎,其支自大敦循經前而上,至期門而終。上者左右各

二十有六穴,下者左右各十有一穴。主氣血男女。

心手少陰之絡,起於心中,下絡小腸。循脇而上,自極泉橫貫胛內過俞,自

天宗循頸上入腦。循經前而下會於勞宮。上者九穴,下者十有七穴,主動靜血脈。

脾足太陰之絡,起於脾中,循脇環撓經而下,回曲骨貫箕門,循膝會 陰陵上,

下魚至邱,環踝而散。上者十有八穴,下者十七穴,主抑鬱積滯婦腸。









子辛下

腎足少陰之絡,起於腎中,下絡膀胱,臍上俠少陰,侠臍而界陽明,下坤谷

俠太陰。三環相交,叩叩於腹。左右各二十有四穴,至橫循經前而下跟。左右各

七穴,主虛損勞弱,腰股腫脹。

九陽之絡,起於彊間,循紋至顱厭,過耳前空關至牖、井、外髎垣,環七椎

間。自間至牖各十有一穴,下者各十有七穴,主諸風神志。

任之絡,起於承浆;下突翼中,終於下極,自中傍開一目。左右各二十有五

穴,主陰血積滯。

沖之絡,起於陰骶中,撓 陰器,循气沖、腹結气海、天樞外直上至血俞脾樞,

會鳩尾、自傍半目上行、挾突喉、會承漿環唇交水溝、迎香過目散腦中。左右各

100

十有九穴,主臟腑鬱滯。其穴不內,名曰倚刺。

陽明手大膓之絡,起與大膓;自本腑上絡肺至突端。出陽關至俞、循六陰環

骨至橫端上脇。其支者自俞側直下循髎;本絡穴左右各一十有七穴,主二陰腹腰。

胞之絡,起於腎臟,出關元中極間;上絡神闕,其支者自气海循太乙入肝,

自肝循帶外下行五樞 , 至生气橫行生門天鍚入胞係。左右各六穴,主男女生成。

其穴循經肌間,其鍼深淺以知度,故曰淵刺。

胃之絡起於 中脘,上行膻中,綻鳩端內循而環,歴章門,至太乙入胃係。左

右各十穴,主反胃嗝噫食不下。

六陰之絡起於气俞,循髎側至會陽,歴四俞至關俞,循髂脊內緣至二沖上,

下循會陰,貫气水穴間。左右各十有八穴,本經有八。主癃閉,瘕疝,痿痺,血

气 (气火 )諸疾。其穴去經皆五分臀肌中,名曰颰腱刺。

絡者,網也。絡於十二經,合其經脈筋肌者也。經之爲幹,絡之爲枝,谿

之爲莖,穀之爲葉。本爲一元之體也,運用豈有二般?故經之所以通滯者也,絡

之所以消積者也;谿之所以袪瘀者也,穀之所以化气 (气火 )者也。





109

《太華 .丑 甲 》

2010 年 02 月 20 日 星期六 06:45

太 華

丑甲

經曰:天地陰陽,環之無端。倂而變化,陰陽更異。更虛更實,更逆更從。

或從內外,所從不同。故病之異名也。

故陽者天气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而陰道虛。陽道虚,

而陰道易。其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之受,

則入六府,陰之受,則入五臟。入六府,則身熱不時起臥,上爲喘逆,下爲煩熱。

入五臟則气滿閉塞,下爲飱泄,久爲腸澼。

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陽受風气,陰受濕氣。陰氣從足上行至 頭,而下循

臂至指端。陽气從手上行至頭,而下循至足端。

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故傷於風者,上先受

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故曰四肢皆稟气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

稟也。今脾病不能爲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气,气日以衰,脈道不利。筋

骨肌肉,皆無气以生,故不用焉。

故脾不主乎蝕,而主乎土也。故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時後十有八日寄

以治,不得獨主於時也。脾臟者,常著於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灋天地。

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

故脾之與胃, 以膜相連,而能行其津液者也。足太陰者,三陰也。陽明者,

表也,五臟六腑之海也。亦爲之納化,行气於三陽,臟腑皆因其經,而受气於陽

明矣。

故爲胃行其津液者,調衡四肢也。四肢不得稟水穀气,日以益衰。陰道不利,

筋骨肌肉無气以生,故不用也。

101

110《太華 .丑乙 》

2010 年 02 月 24 日 星期三 06:56

丑乙

經言; “谿者,循諸肌理者也。

故谿十有四。谷者,儲气潤節,利乎行止者也,故穀有七 ”。

“十四谿者,肌肉筋經之隙也,尺脛,肱股,腰渺 (月少 ),脊頸肌分肉腠及經

絡諸穴。谷者,气 節之會也,部有七。踝,腕,肘尺,肘肱,膝脛,膝股,少腹

之下極 ”。

是以上治上者,胷病刺其尺寸。下治下者,腹病尋其脛趾。

气之滯上治下,下治上。

血之瘀下治上,上治下。

臟刺筋骨,腑刺肌理。內刺筋肌,外刺皮肉。疼刺跰拇,痛尋尺脛。

故遠不及近,膺脇外以自治,近不濟近,臟腑諸以求末。

何也?標本之不自已也。本之生也,末之須也。末之須者,根之源也。

故治者,天地之微毫也,天地自然者,醫道之榜模矣。

師言:經絡谿谷者,葆營滌治之源也。

“頪以頪 ,不頪以頪,以頪不頪。頪分頪,不頪別頪,不頪自頪 ”。

析以分明,其道察察;知以合虛,其道蕩蕩。

臟腑骨節,百骸九竅,大小一也,五色五氣,雖微皆偹。故以常知,是謂得

道矣。





111《太華 .丑丙 》 上

2010 年 03 月 01 日 星期一 07:40

丑丙上

經言;夫醫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可愈也。其南北風土之異,乾濕

飲食之不同也。

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所以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濵傍水,其民食魚而嗜鹹,

皆安其處,美其食。魚使人熱中,鹽鹹勝血。故其民皆黑色疎理,其病皆爲癰痬。

其治宜砭石 。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

彊。其民不衣而褐薦,華食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

藥。故毒藥者,亦從西方來。

北方者,天地閉藏之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臟寒

生滿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從北方來。

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勝處也。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其

民嚐酸而食胕,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攣痺,其治宜微鍼。故九鍼者,亦從南方

來。

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衆 ,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

102

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案蹻。故導引案蹻者,亦從中央出也。

故聖人沯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知病以施治,治以病之所及也。故治異而病

癒者,得病之情,而知治之大體也。

經曰: “嘗聞上古之治,惟其移精變气也,亦可祝由而已 ”。今之治,毒藥治

其內,鍼石治其外。有愈有不愈者,非其治之剝也,乃欲不欲之所致也。

“往古者,人居禽獸之間,動作以避寒暑。陰居以避暑,陽居以拒寒。內無眷

慕之纍,外無伸官之形。此恬澹之際,邪不能深入也 ”。故可移精變气,祝由而

已。

今之 人也,無毒藥、不能治其內,無鍼石、不能治其外者何也?因之憂患

緣其內,苦形傷其外,夫四時之從,逆寒暑之宜,賊風數至,虛邪朝昔,內至五

臟骨髓,外傷孔竅肌膚,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藥石其效

微矣。

故臨病人,觀生死,決嫌疑,欲知其要,如日月光,病無不治矣。故色脈者,

上帝之所貴也,先師之所傳也。上古使僦貸季,理色脈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

土,四時八風六合,不離其常。變化相移,以觀其玅,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則

色脈是矣。色以應日,脈以應月。常求其要,則知常矣。夫色脈之變化,止應四

時,此上帝之所貴 ,以合於神明也。所以遠死而近生,生道以長命曰聖王。

112《太華 .丑丙 》 下

2010 年 03 月 06 日 星期六 10:45

丑丙 下

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湯液十爇,以去八風五痺之病。何謂八風耶?夫風

從東方,其傷人外侵筋而內淩肝膽,故曰嬰兒風。

風從東南,其傷人外在肌而內侵胃,故曰弱人風。

風從南方,其傷人外在脈而內舍心,故曰天弱風。

風從西南,其傷人外在肉而內舍脾,故曰謀有風。

風從西方,其傷人外浸皮而內瘀肺,故曰大剛風。

風從西 北,其傷人外在手太陽脈,而內傷小腸,故曰亢 (云气结上 )折風。

風從北方,其傷人外在胃而內傷腎,故曰大剛風。

風從東北,其傷人外腋脇而內大腸,故曰卑 (溼气凝下 )兇風。

謂五痺者,春甲乙,其傷筋也。夏丙丁,其傷脈也 。 秋庚辛,其傷皮也。冬

壬癸,其傷骨也。中戊己,蒸水其傷肉,傷於風火寒濕邪者痺也。

故湯液十日未可已,則治以糾 (草頭点捺 )節 (草頭点撇 ),杵 (草頭午 )篤 (艾四

點水 )榔 (草頭雙下框中竪 )壮 (草頭雙上框竪 ),葫 (草頭口小右點 )脯 (草頭口小左右

點 )土 (草 頭峊土 )株 (草頭吕下四滴水 ),知 (草頭右框 )遭 (草頭口内上下框 )启 (草頭

口内人口一 )憟 (草頭厶下木 )帳 (草頭上框 ),根荄之屬。本末爲助,標本已得,邪

氣乃服。

暮世之治病也,則不然,其治不本四時,不知日月,不審逆從,病形已成。

乃欲微鍼治其外,湯液治其內。粗工兇兇,以爲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復起。何

也?不明色脈之要,不審四時六合之紀,不度抉灋也。

“治之要極,無失色脈。用之不惑,治之大則。反之,逆從倒行,標本不得,亡

103

神失國 ”。故曰去故就新,乃得眞人。治之道一,則之至極; 一者,因得之。閉

戶塞牖,繫之 病者,數問其情,以從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經言:五土有異,物生各天。故一物之異於南北,湯液醪醴豈同。是以稻米

炊之稻薪,稻米者頑,稻薪者堅。何以然哉?此得天地之龢,高下之宜,剛柔之

意也。故能至完,伐取得時,故能至堅也。從來悠悠,鴻蒙及光,積微至於巨也。

113《太華 .丑丁 》

2010 年 03 月 13 日 星期六 07:57

丑丁

上古聖人作湯液醪醴者,以爲備耳。雖有湯液醪醴,而勿用者,動靜合常而未有

爻也。中古之世,道德稍衰。天眞濛濛,邪氣時至,則服之萬全。

當此之世,必齊毒藥攻其中,鑱燔砭鍼艾, 以治其外,方全其功矣。以其形弊血

濅而功不力者,神不使也。

夫鍼石之道,在乎專精而神一。若乎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也。今精

壞神去,榮衛不可復收,何者?嗜尚無窮,而憂患不止,精气弛壞,榮泣衛除,

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夫病之始生也,極微極猄,先入結於皮膚。今良工皆稱曰病成,名曰逆。則鍼石

不能治,良藥不能及也。今良工皆得其灋,守其數。親戚兄弟、遠近聲音、日聞

於耳,五色日見於目。而病不愈者,亦何暇不早乎?曰 ‘病爲本,工爲標,標本

不得,邪氣不服 ’,此之謂也。

其有不從毫毛而生,五臟陽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獨居,孤 精於內,气耗於外,

形不可與衣相保,此四極急而動中。是气拒於內,而形施於外也。當平治於權衡,

去宛陳莝。微動四極,溫衣,繆刺其處,以復其形。開鬼門,潔淨府,精以時服,

五陽以布。疎滌五臟,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

114 太華 .丑戊 》

2010 年 03 月 18 日 星期四 06:48

丑戊

師曰:心慧神明,則洞察無微。睛明耳聰,則意至無間。故望者,觀其色

理也。色之爲神爲气,理之爲志爲榮。

故言眉皺破印,無根交眉,唇舌青紫者,心病也。

眉顴骨高,瘦人筋現,眼赤多脈,準 無肉,頸多筋者,肝陰病也。面唇青黃,

疲憊乏力;顏無澤而青,脾虛也。

青中黃澤者,虛而濕也。無澤而多紅黃者,濕熱也。唇黑綠者,虛寒也;

唇生白粘,青烏及表者,濕熱厭食也。赤而紅者。屙血癥也。

口嗅結气,腹痛筋縮者,脾絶也。準頭赤,顴潮熱,肺火也。

顴色黯,寒也。覺而咳,心中煩悶者,風熱也。寐而咳,呼吸嘯嘯,寒喘也,

此肺兆耳。

104

魚黯、廳中烏赤,面若煙塵,青枯無澤,耳垢足腫,面浮堊白,腎之病也。

夫望之道,瞬間之事也。視不可得者,剝之過也。故山根 陷則腰腿多病。根

加青脈,則足痿腳傷。根若蜂腰削如劍,非痺則折。身枯面堊須髪白,骨痛筋痿。

年夀若折手骨傷,青紅有別。壽上黯斑,血瘀之徵。青瘀黑漬,衄衂便漏。目露

四白聲嘶,中血之徵。面暗黃而色滯,下血不已。年夀及面青暗,陰虛而寒。紅

黃而汗,心中不居,陰虛濕熱。面塵毛憟音淺,陽虛暨寒傷陰經耶。

耳無輪廓,水土不足。削薄低小,營衛不良。形枯色焦,其耳必聾。山無根

而鼻曲,腰腎不利。姦陷框大,眉濃壓眼,與面不稱者,目必不常。有睛無白,

色靄性僻,行止不定。神光暴露,面如赤丹者,非夭則折。面青無光如塵似炭,

青 黃而光澤,非水患則二蠱。框暗無神,眉重壓眼者,陽虛陰歛;面光色若桃花,

定爲陽虛陰勝。是以天性無常,气化色異。病之未形,气色先易。

故曰困口鎖喉,撮口吻掀,面綠令琁,是爲噎嗝。兩顴微紅,光澤如脂者,

命門火洩。黃白無澤,目下青暗,腎虛之洩也。夀堂兩顴,烏暗無澤,色易無常,

眸光閃異者,邪怪之癥也。闘眼鷄睛,險驚風踨。紋理點色,各有所主,五色五

方,參鑒生尅。至神罔象,至道無方。面手及足,三才交功。則不失望診之道矣。

經言; “善察於常者,洞乎道。善聞於天者,有驗於人。善言古者,有合於

今。善 觀於微者,進於德。善利於人者,同乎情。善言人者,有厭於己。善功業

者,忘於己。如此,則道不惑而要數極,所謂明也 ”。

且夫言而可知,視而可見,捫而可得,令驗於己。用之發蒙解惑者,宣也,

非正治之道。

治之道在明。見於目而明陰陽,聞於耳而知陳新。問病人而知虛實,案其脈

而知表裏。以陰陽而知寒熱,施之治矣。

115《太華 .丑己 》

2010 年 03 月 22 日 星期一 05:53

丑己

經脈流行不止,周環不息。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

客於脈中則气弗,故卒而痛,痺而痛也 。

其有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息者。或痛甚而不可案者,或案之而痛止者。或

案之無益者,或喘動應手者。或心與背相引而痛者,或脇肋輿少腹相引者。或腹

痛引陰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積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間饅生者。或痛而嘔

者,或腹痛而後泄者,或痛而閉不通者。

凡此諸痛,名不同形者何也?曰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踡,縮踡則

脈絀急。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得炅則痛立止。因重中於寒,則痛久矣。

寒氣客於經脈之中,輿炅气相搏則脈滿,滿則痛而不可案也。寒氣稽留,炅

气從上,則脈充大而血气 亂,故痛甚而不可案也。

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案之則血气散,

故案之痛止矣。

寒氣客於俠脊之脈,則深案之不能及,故案之無益也。

寒氣客於沖脈,沖脈起於關元,隨腹直上,寒氣客則脈不通。脈不通則气因

之衝,故喘動應手矣。

寒氣客於背脊之脈、則脈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

而痛,案之則熱气至,熱气至則痛止矣。

105

寒氣客於厥陰之脈;厥陰之脈者,絡陰器繫於肝,其寒氣客於脈中,則血泣

脈急,故脇肋與少腹相引痛矣。 厥陰之气客於陰股,寒氣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

引,故腹痛引陰股。寒氣客於小膓膜原之間,血絡之中,血泣不得注於大經,其

稽留不得行,故昔宿而成積矣。

寒氣客於五臟,厥逆上洩而陰氣竭,陽气未入,故奕卒然痛死而不知人。气

復反則生矣。寒氣客於腸胃,厥迎上出,故痛而嘔也。

寒氣客於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後泄腹痛矣。熱气留於小腸,則膓中痛,

癉熱焦渴,則大腸堅乾不得出,故痛而閉不通矣。

師言:言可知意也,謂可知者也,視而不可見,何知也?曰:五臟六腑,固

盡有部,視其五色,黃赤爲熱,白爲寒 ,青黑爲痛,即視之可見者也。視其可見

之脈堅,而血气陷下者,背可捫而得也。

故言:百病生於气也,怒則气上,喜則气緩,悲則气消,恐則气下,寒則气

收,炅則气洩,驚則气亂,勞則气耗,恖則气結,九气不同,故有所主矣。故怒

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飱泄,故曰气上矣。

喜則志龢气逹,榮衛通利,故气緩矣。悲則心繫急,肺布葉舉,而焦上不通,

榮衛不散,熱气在中,故气消矣。

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气還,還則上焦脹,故气不行矣。寒則腠理閉,

正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則腠理開,榮衛交通,營從汗泄,故 气泄矣。

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气亂矣。勞則喘息汗出,外內皆越,

故气耗矣。恖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气留而弗行,故气結矣。

師言:知其病之所以生,則明其所治矣。不知其病之所以生,如瞽者在衢,

揣之無端矣。若濕寒下,足之三陰三陽是也,病之原始原生,標本表裏弗知,治

由何入之哉?故經言其診癥之辧者,乃臨病見析之道也。

一病之癥,因人而有異。一物之用,因情而多寡。惟有病者,非精悉者難明

矣。

故陰氣少,陽气勝之,則體非常溫,內非常熱,恍喜惚憂,瞬瞋瞬 說,爲之

煩滿。

陽气少,陰氣有餘,則身寒如水中出,憟憟滲骨,皮如焫炮,乃爲痺也。其

自天常得者悸悸,內因致者茫茫。有非中寒,中非有寒,乃寒從陰陽之變化,而

由中自生也。



116

《太華 .丑庚 》

2010 年 03 月 25 日 星期四 06:40

丑庚

經曰:人有四肢熱,逢風寒如灸如火者;陽氣虛,陰气盛也。四肢者,陽也。

兩陰相得,而陽氣虛少,少徐血不能濟而壅生盛火。而陽獨治者,不能生長矣,

獨勝而止耳。逢風而如灸如火者,是人當肉爍也。

肉爍者,經末支絡阻也。人有身寒,湯火不能熱, 厚衣不能溫,然不凍憟者;

是人衡腎氣彊勝。以水爲事,太陽气衰,腎脂枯不長,一水不能勝兩火。腎者水

也,而生於骨,腎不生,則髓不能滿,故寒甚至骨也。所以不能凍憟者,肝一陽

也,心二陽也。腎,孤臟也。一水不能勝二火,故不能凍憟,病名曰骨痺,是人

當攣節也。

病肉苛者,雖近衣絮,猶尚苛也。是其榮气虛,衛气實也。榮气虛則不仁,

106

衛气虛則不用。榮衛俱虛,則不仁且不用。其肉如故也,人身與志不相有曰死。

人有逆气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有不得臥,而息無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

有音者。有得臥行而喘者,有不得臥, 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臥,臥而喘者,皆

何臟使然哉?曰,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是陽明之逆也。足三陽者下行,今逆而

上,故息有音也。

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六腑之海,盤气亦下行。陽明逆,不得從其道,故

不得臥也。下經曰, “胃不龢則臥不得安,此之謂也。 ”

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絡脈逆也。絡脈不得隨經上下,故留經而不

行。絡脈之病人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夫不得臥,臥則喘者,是水气之

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者也。

腎者,水臟也,其主津液,主臥與喘者也。夫腎膀胱者,水也。脾胃 者,土

也。土無水則死,水多則敗。故膀胱之與胃,若田之與渠。脾之與腎,若山之與

谿。山無谿而不通,田無溝而不暢矣。

師言:精乎望气者,知之於未有。專於察色者,治之於未來。五臟雖內,其

華外現而爲色。六腑爲海,其精發揮而爲气。故言色者,精之所注也。气者,神

之所化,誠不欺也。色之所見,神會者稀。气之隱現,意會者少。故見之方隅,

得者萬一,此之謂也。



117 太華 .丑辛 》

2010 年 03 月 28 日 星期日 06:25

丑辛

夫 “色者,血脈之象也;皮膚者,衛氣之象也;榮枯者,津液之象也 ”。得气

謂生 ,气少曰滯,气衰曰死。何謂也?曰清,曰活,曰蘊是也。

夫色者,得神謂生。少神謂衰,無神曰死。何據焉?一曰龢,二曰宣,三

曰潤是也。以我而言,則神清爲要,气恬次之,靜專爲一所以宰矣。

天之色蒼,地之色黃。蒼中清爲有神,蒼中陽龢曰气 (气火 )正。黃活蘊气謂

有神,黃潤不濕曰有气。

東方木之色青,青黃而光澤爲有气,龢而存气,是有神矣。

南方火之色赤,赤黃蘊气 (气火 )爲有神,活而清潤,乃有气 (气火 )。

西方金之色白,白黃潤蘊爲有神,光龢靈秀,謂正气 (气 火 )。

北方水之色黑,黑黃淡活爲有神,潤澤光龢,是有气,此神气之辧矣。

經曰: “古之欲知醫道者,從師而已。今則不同,誦而頗能知解。解之而未

能別,別之而末能明,明之而未能彰矣。足以治群僚,不足至侯王,如是而已矣。

故師願得受樹天之度,四時陰陽合之。酲之以醞釀,辰與日月光,以彰經術,

後世益明。上通神農,著轍於二皇也。俾無失之,此皆陰陽表裏,上下雌雄相輸

應也。而道上知天文,下溯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

以教之衆庻,亦不疑殆。醫道論篇,可傳後世,可以爲寶。

以形言也,三陽天爲業,上下無常合而病至,偏害陰陽。偏害陰陽者,陰陽

之獨至也。獨至之陽,三陽倂至也。倂至如風雨,上爲巔疾,下爲漏病。外無期,

內無正,不中經紀。診無上下,以之書別。疵疎愈者,未明而志不一也 ”。





107





P5

118《太華 .丑壬 》

2010 年 03 月 31 日 星期三 06:54

丑壬

且夫三陽者,至陽也。積倂則爲驚,病起疾風,至如礔礰,九竅皆塞。陽气

滂溢,乾噓喉塞。倂於陰也,則上下無常,薄爲膓澼。夫三陽窒心,坐不得起,

臥者便身全,亡陽之病。

且以知天下,別陰 陽,應四時,合五行。則陽之道盡其玅,陰道彰其理,與

至道一矣。其有彊拊一知,不與道一,不失此時者,微知道惑矣。

嘗若病傷五臟,筋骨以消。其有未明者,陰陽不別,表裏不知,何其愈哉?

是世主學盡矣。腎且絕,惋惋嘭嘭,目暮。從容不出,人事不殷,理一矣。

經曰:有病心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名爲臌脹。治之以雞矢醴。一劑知,

二劑已矣。或有復發者,此飲食不節,故時有病也。雖然,其病且已,時故當病,

气聚於腹也。

有病胷脇支滿者,妨於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

目眩,時 時前後血。其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時,有所大脫血。若醉入房中,气

竭肝傷;故月事衰少不來也。

其治之以烏鰂骨,藘茹二物倂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爲後飯,

飲以鮑魚汁,利腸、傷中及傷肝也。

有病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根。名日伏粱;伏粱者,其裏大膿血,居腸胃之外,

不可治。治之,每以切案之致死。此下則因陰必下膿血,上則迫胃脘生膈,俠胃

脘內癰。此久病而痼也,非若豁以治者,不可爲也。人之畏若刃也,如畏妖異毒

蠆矣,故難治。

其居臍上爲逆,居臍下爲從。上爲逆,清散之,谿谷其手臂刺之 。下爲從,

温龢以消之,勿動亟奪。譣若在,其燔刺以疾,灋當命中其病,已

矣。



夫若熱中消中,不可與高梁芳艸石藥。石藥發瘨,芳艸發狂。其熱中消中者,

皆富貴人也。今禁髙粱,是不合其心;芳艸石藥,是病不愈也。大芳艸之气美,

石藥之气悍 ;二者其气急疾堅勁,故非緩心龢人,不可以服此二者矣。

是歎熱气慓悍,藥气亦然,二者相遇,恐內傷脾。脾者:土也。其惡木,服

此藥者,至甲乙日減,甚更諡,諡不治。有病膺腫者,頸痛胷滿腹脹,名曰厥逆。

其灸之則瘖,石之則狂,須其气幷,乃可治也。

夫陽气重上,炙之則陽气入陰,入則瘖。石之則陽气虛,虛則狂。須重气倂

而治之,方可使全。知重身之且生者,乃身有病而無邪脈也。病熱有所痛;夫熱

者,陽脈也,以三陽之動也,人迎一盛少陽,二盛太陽,三盛陽明;入陰也。夫

陽入於陰,故病頭與腹;乃瘨脹而頭痛也。

119 太華 .丑癸 》

2010 年 04 月 03 日 星期六 06:50

丑癸

108

經言:人病胃脘癰者,診此當候胃之動脈。其脈當沉細,沉細者氣逆。逆者,

人迎甚盛,甚盛則熱。人迎者,胃脈也。逆而盛,則熱聚於胃口而不行;故胃爲

癰也。

人有臥而有所不安者,乃臟有所傷也。臟有所傷,則其气精血無所歸倚,而

臥不安也。及气精血脈之有所歸寄,則臥安也。故人不能縣其病也。縣者,志知

之不歸,心爲所繫矣 。

人之不能偃臥者,肺气之塞弗通也。肺者:臟之蓋也。其空而虛,气佈而橐

龠,痞滿則偃臥不能也。

人之不能 步,步則喘急少气 (气火 )者,肺極寒而多病 (病水火 )气盛也。肺气盛則

脈大,脈大則熱,熱則病 (病水火 )盛气少,病 (病水火 )盛气少則動步不能矣。

有病厥者,診右脈沉而緊。左脈浮而遲者,其冬診之右脈,固當沉緊,此應

四時也。左脈浮而遲,此道四時也。在左當主病在腎,頗關在肺,當腰痛也。何

以言之也?其少陰脈者,貫腎絡肺,今得肺脈,腎爲之病,故腎爲腰痛之病也。

有病頸癰者,或砭治之,或鍼灸治之,而皆已,其眞安在?此同名異等者也。夫

癰气之息者,宜以鍼開除去之。

夫气盛血聚者,宜砭而瀉之。此所謂同病異 治也。有病怒狂者,其病生於陽

也。陽气者,因暴折而難決。故善怒也,病名曰陽厥。

若符 (髟付 )、陽明者,常動者也。巨陽少陽不動,不動而動大疾,此其侯也。

治之則奪其食,即已。

夫食之入於陰,長气於陽,故奪其食即已。使之服生鐵落爲飲,夫生鐵落者,下

气疾也。

有病身熱解墮,汗出如浴,惡風少气 (气火 )者,病名曰酒風。治之則以澤瀉

朮各十分,鹿銜五分,合以三指撮爲後飯,已矣。

所謂深之細者,其中手如鍼也。摩之切之,聚者堅也,博者大也。上 經者,

言气之通天也。下經者,言病之變化也。金匱者,決死生也。揆度者,切度之也。

竒職 (恒去下横 )者,气竒病也。所謂竒者,使竒病不得以四時死也。職 (恒去下横 )

者,得以四時死也。所謂揆者,方切求之也,言切求其脈理也。度者,得其病處,

以四時度之也。





120《太華 .丑癸甲 》

2010 年 04 月 06 日 星期二 05:22

丑癸甲

《上經、病熱 》 曰: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今脉不與汗相應,此不勝其病

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曰失志,失志者死。今見三死,不見一生。雖愈,必死也。

夫汗出而身熱者,風也。汗出而煩不解者, 厥也。病名曰風厥。夫太陽主气,故

先受邪。少陰與其爲表裏,故得熱上從之,從之則厥也。其治,則表裏刺之,以

瀉陽補陰,飲之服湯,已。

勞風者,灋在肺下。其爲病也,使人彊上冥視。唾出若有温病者;汗出輒復

熱,而脈躁疾,不爲汗衰。狂言不能食,其病曰陰陽交。交者,死也。所以汗出,

皆生於穀,穀生於精。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勝也。精勝,

則當能食,而不復熱。復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气 (气火 )也。今汗出而輒復熱

者,是邪勝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

109

涕,惡風而振寒,此爲勞風之病。以救俛仰, 太陽引精者,三日。中者,候

之五日。不精者,七日。欬出青黄若涕,其状如膿,大如弹丸,從口若鼻中出。

不出,則傷肺,傷肺,則死也。

有病腎風者:面胕痝然,壅害於言。實可刺,虚不當刺。不當刺而刺,後五

日其病必至。至必少气 (气火 ),身時熱。時熱從胷、背上至頭汗出,手熱,口乾

苦渴,小便黄。自下腫,腹中鳴,身重難以行。月事不來,烦而不能食。不能正

偃,正偃則欬,病名曰風水。刺以足少陰厥陰,六陰之絡會,三日知,十日已。

夫邪之所湊,其气必虚。陰虚者,陽必湊之。故少气 (气火 )時熱,而汗出也。

小便黄者 ,少腹熱也。不能正偃者,胃中不龢也。正偃則欬甚,上迫肺也。諸有

水气者,微腫先見於盯也。夫水者,陰也,目下亦陰也。腹者陰之所居,故水在

腹者,必使目下腫也。眞气上逆,故口苦舌乾。卧不得正偃,正偃則欬出清水也。

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則驚,驚則欬甚也。腹中鳴者,病本於胃也。薄脾,

則烦不能食。食不下者,胃脘隔也。身重難以行者,胃脈在足也。月事不來者,

胞脈閉也。胞脈者,屬心而絡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 (气火 )不得下通,故月事

不來也。



121《太常 .寅甲 》 上

2010 年 04 月 09 日 星期五 07:16

太 常

寅甲 上

師曰: “以常觀常也,莫若索常而知常 ”。夫气也, ‘動之無常,入之無間 ’。

形無形,因其形而居,居謂之活。合之木芸而茂,合之火靈而不息,合之金氳剛

與柔,合之水動而不竭,合之土生物不已。故望者,重乎气之龢寡,而判其死生

也。

夫水也,動而有形,騰之潸潸。蘊於物,生而不已,全諸有形。合木蕤,與

火韌,入金靈,龢土生,爲生物之元始。形其無則枯,色其無則死。故望形者,

得其虛實也。望乎形,知於心,是謂先得。

觀色知憂喜,見形明咎病。四時有常,寒熱獨異。南北兩亟,東西不一 。气色聚

散,禍福之根。晦明消長,忻吝之苗也。

故曰:知常,治之本。知道,理之根。恒無不明者,可見常有。是故不著者,

無以知道也。

治之本在乎診,無診安知其病。診之要乎平常,平常不察,奚得其眞哉。

經曰:人有重身,九月而瘖者 ,,胞之絡脈厥也。胞之絡繫於腎,少陰之脈,

貫腎繫舌本,故不能言。治無功也,當十月復。

刺灋曰, “無損不足,益有餘,以成其疹,然後調之 ”。其所謂無損不足者,

身羸瘦,無用鑱石也。無益其有餘者,腹中有形而洩之,洩之則精出,而病獨擅

中,故曰疹成也。

有病脇下滿,氣逆,二三歲不已者,病曰息積。此不妨於食,不可灸刺。積

之爲,導引服藥,藥不能獨治也。

人有身體髀股 (骨行 )皆脹,環臍而痛者,病曰伏梁。此風根也,其气溢於大

腸,而著於肓育之原。病在臍下也,故環臍而痛矣。不可動之,動之爲水溺之病

也。

110

人有尺脈數甚,筋急而見者;此所謂疹筋也。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見則病

甚。人有頭痛,以數歳不已者;當有所犯大寒,內至骨髓。髓者,以腦爲主,腦

逆,故令頭痛。齒亦痛者,名曰厥逆也。

人有病口甘者,名曰脾癉。此爲五氣之溢也。夫五味入 口,藏於胃,脾爲之

行其精气 (气火 ),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是人必數食甘美

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气上溢,轉爲消水甘渴。治之以

蘭,除陳气也。

人有病口苦者,名曰膽癉。取陽陵泉,愈。夫肝者,中之將也,取決於膽,

咽爲之使。是人也,數謀慮不決。故瞻虛气上溢,而口爲之苦,治之以膽募俞。

治在陰陽十二官相使中。





122

太常 .寅甲 》 下

2010 年 04 月 11 日 星期日 06:56

太常 .寅甲下

人有病癃者,一日數十溲,此不足也,亦有臟寒者也。身熱如炭,頸膺 如

格,人迎躁盛,喘息氣逆。此有餘也。太陰脈微細如髪者,此不足也。因是也,

病在太陰,其盛在胃,頗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

此所謂得五有餘,二不足也。所謂五有餘者,五病之气有餘也。二不足者,

亦陰陽之气病不足也。分外得五有餘,內得二不足,此其身不表不裏;亦正死明

矣。

人生有病巔疾者,一名曰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驚。气上而不下,

精气 (气火 )並居,故令子發爲巔疾也。

人有病癇者,一名熱煎腦厥。此其二陽熱蒸,心肺气亢而涎漬後顛,名之曰

癇也。

人有病痝然如有水狀,切 其脈大緊,身無痛,形不瘦,不能食,食而少者,

名爲腎風。其病生於腎故也。腎風而不能食,善驚。驚也,心气 (气火 )痿者死。

經言:痎瘧皆生於風。其畜作有時者,病不久也。瘧之始發也,先起於毫毛。

伸欠乃作,寒僳鼓頷,腰脊俱痛。去則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冷飲者。故是

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陰陽相移也。陽倂於陰,則陰實而陽虛。陽虛,則寒

憟鼓頷也。

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三陽俱虛,則陰氣勝。陰氣勝,則骨寒而痛。寒生

於內,故中外皆寒。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外內皆熱,則喘而渴,故欲冷飲

也。

此皆 得之夏;傷於暑,熱气盛,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榮气 (气火 )之所舍

也。此令人汗空疎,腠理開。因得秋气,汗出遇風;及得之以浴,稼舍於皮膚之

內,與衛倂居。

衛气 (气火 )者,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此气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內

外相薄,是以日作矣。其作日晏輿日早者,乃其邪氣客於風府;循膂而下也。衛

气 (气火 )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期月,日日下一節。故其作也晏,此先客於脊

111

背也。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

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於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五日下至骶 骨,二十六

日入於肯內,注之丫伏膂之脈。其气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气日高,故作

日益早也。

其間日發者,由邪氣內薄於五臟,橫連募厚也。其道遠,其气深,其行遲,

不能與衛气 (气火 )俱行;不得皆出,故間日乃作也。

夫衛气 (气火 )者;每至於風府,腠理乃發。發則邪氣入,入則病作。今衛气

(气火 )日下一節,其气之發也。不當風府其日發者,此邪氣客於頭項,循膂而下

者也。故虛實不同,邪中異所,則不得當其風府也。

故邪中於頭項者,气當至頭項而病。中於背者,气當至背而病。中於腰脊者,

气當至腰 脊而病。中於手足者,气當至手足而病矣。衛气 (气火 )之所在,與邪氣

相合,則病作;故風無常府。衛气 (气火 )之所發,必間其腠理。邪氣之所合,則

其府也。



123《太常 .寅乙 》

2010 年 04 月 14 日 星期三 05:21

寅乙

夫風之與瘧也,相似而同頪。而風獨常在,瘧得有時而休者也。是風气留其

處,故常在。瘧气留經絡,沉以內薄。故衛气 (气火 )應,乃作。

瘧先寒而後熱者,夏因傷之於大暑,其汗大出;腠理開發,遇夏气淒滄之水

寒,藏於腠理皮膚之中。秋傷於風,則病成矣。

夫寒者,陰氣也 。風者,陽气之剛者也。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

後熱也。病以時作,名曰寒瘧。

先熱而後寒者,此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者也。亦以時作,名日溫瘧。其但

熱而不寒者,陰氣先絕,陽气獨發;則少气 (气火 )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

瘧。

經言: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今熱爲有餘,寒爲不足。

夫瘧者之寒,湯火不能溫也。其及熱,冰北不能寒也。此皆有餘不足之頪。

當此之時,良工不能止,必須其自衰,乃刺之,方己矣。奚之?

經言:無刺熇熇之气,無刺渾渾之脈,無刺漉漉之汗。故爲 其病逆,未可治

也。夫瘧之始發也,陽气倂於陰。當是之時,陽虛而陰盛。外衛無气,故先寒憟

也。陰氣逆極,則復出之陽。陽輿陰復倂於外,則陰虛而陽實,故先熱而渴也。

夫瘧气者,幷於陽則陽勝,幷於陰則陰勝。陰勝則寒,陽勝則熱。瘧者,風

寒之厭气不常也,病極則復至。

夫病之發也,如火之熱,如風雨之不可當也。故經言曰,方其盛畸必毀,因

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謂也。

夫瘧之未發也,陰未幷陽,陽未幷陰,因而調之,眞气乃安,邪氣乃亡。故

而不能治其已發,爲其氣逆也。

夫瘧之且發也 ,陰陽之且移也;必從四未始也。陽已傷,陰從之。

故先其時,堅束其處。令邪氣不得入,陰氣不得出。審候見之,在孫絡盛堅,

而血者皆取之。此眞往,而未得幷者也。體藏瘧气而不發者,必更盛更虛,當气

之所在也。

病在陽,則熱而脈躁。病在陰,當寒而脈靜。極則陰陽俱衰,衛气 (气火 )相

離。故病得休,衛气 (气火 )集,則復病也。時有間二日,或至數日發者,或渴或

112

不渴者,奚故?其間日者,邪氣於衛气 (气火 )客於六腑,而有時相失,不能相得;

故休數日乃作也。

瘧者:陰陽更勝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 渴也。故言夏傷於暑,秋必病

瘧,此其應四時者也。其病異形者,反四時也。其以秋病者寒甚,冬病者寒不甚。

其以春病者悪風,夏病者多汗焉。大病溫瘧輿寒瘧,而皆得其應時,發有所勝也。

故溫瘧者,得之於冬,中於風。寒氣藏於腎,舍於骨髓之中。至春則陽气大

發,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腠理發泄。或有所用力,邪氣

與汗皆出。此病藏於腎,其先從內出之於外也。

病舍於髓,其病發,而淫之於脈也。此其人有所不同,病有所異。病之發也,

亦自有其序矣。如是者,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矣。其衰也,則气復反入 ,入則

陽虛,陽虛則寒矣。故先熱而後寒者,名白溫瘧。

其有癉瘧者,肺素有熱,气盛於身。厥逆上衝,中气實而不外泄。因有所用

力,腠理開,風寒舍於皮膚之內,分肉之間而發之。發則陽气盛,盛而不衰,則

其病矣,其气不及於陰。

故但熱而不寒,气內藏於心。而外也,舍於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脫肉。故命

曰癉瘧。

124 太常 .寅丙 》

2010 年 04 月 17 日 星期六 10:35

寅丙

師言: ‘病之有常,而常不常 ’; ‘常不常之病,則病頪而廣繁焉 ’。故曰寒爲

萬悪之端。

若符 (髟付 )。風 之害人,其來微,其過大。其內動者肝,傷者筋,淫者血,

客於心而勝於脾。風其幷,則所主異矣,故曰: “風爲百病之始 ”。夫寒之害人,

其來憟,其傷甚;其內動於胃,入乎腎,客乎血眽。故內其傷脾,其外害腎。

夫濕之害人,其來緩,其禍久。其內動於脾,其傷者肉。其勝於腎,傷乎骨。

故 “濕者,百鬱之根也 ”。故曰風從天,寒從地,濕從人。 ‘濕熱倂而爲暑,復倂

風爲之火。濕火倂而爲病 (病水火 ),濕鬱風動而生燥 ’。 “病可病,不病可病。可

病病,非可病病。病病也,不病病也,病不病而病也,不病病而病也,此病之源 ”

也。

言之婦人也,天癸也,胎孕也,產也。天癸者,月癸也,常則時。亦有間月,

時,間時,年,間年,三年以上曰癸隱者,亦常也。至痛多寒少熱,後重满逆,

多濕多氣。黑者,凝者,爲瘀。少者,淡者血少。焦腐爲熱,臭泥爲寒,解辛者,

常也。

寒者,萴,藥,藭,桂,苷,薑,棗,適而當之,汤爲之,已矣。

熱者,茈菳莫藍,苩,草,樲,英,斜 (草頭血 ),蘜,適而當之,汤爲之,

己矣。

不月者,筆 (巾蓖 ),蠐,蛭,蚖,藛,苶,草,義 (草頭點撇 ),解 (草頭點捺 ),

藭。萴桂茮英,楛菳藛菌,適其寒熱,汤爲 之,已矣。

出髛 (尸八冃 )膏汙:風寒濕熱燥,客淫鬱下也,豕毛膏之,朮,茈,解 (草頭

點捺 ),義 (草頭點撇 ),偌 (草右框 ),煎 (草頭又四點 ),杵 (草頭午 ),噴 (草頭吕四

點 ),莊 (草頭阜士 ),頪用之,已矣。

致乎治,其申无域。故 “方有明,成物應,應通物,物秉形,形存味,味化

气 (气火 ),气 (气火 )歸化,味歸形,形同質,其用眞。形有屬,質有歸,味有方,

113

气 (气火 )有合,色有象,象歸乎用。道生變,變生化,化生氣。變同標,化同根,

氣同本,揆度以適,是爲神明,用而功也 ”。

故曰: “頪 以頪,頪不頪也。以頪頪,以頪而頪,頪以不頪。頪頪也,不頪

頪也。頪乎頪,頪乎不頪。夫不頪頪以頪,以頪頪而頪者 ”; ‘別乎表裏,察乎浮

沉,頪乎陰陽,別於虛實者 ’也。

“不頪頪以頪者;頪分以形之,形形而形,形中形形,形不形之形,不形頪

之以形 ”; ‘分揆之,以度之,任奇之,用帕 (恒去下横 )之。度以規,量以矩,約

以權,解以衡者 ’也。

“形頪形以辧也;辧乎不辧,不辧以辧,辧不辧辧,不辧辧辧,辧其辧辧,

辧辧其辧 ”; ‘方異南北,氣異東西,髙下有别,乾濕兩因,度有所差,氣有所不

同寅,故頪形頪以辧析 者,以爲治之剛要矣 ’。故吳楚之地,其人身弱,而其神

爍。趙齊之方,其人神憊身大,此方之異也。





125 太常 .寅丁 》

2010 年 04 月 21 日 星期三 06:48

寅丁

經言:足太陽之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後熱,熇熇喝暍然。熱

止汗出,內悶外憟;難己,刺郤中出血。

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解亦 (人亦 )。寒不堪,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

然,熱多汗出。甚,刺足少陽俠歧間。

足陽明之瘧,令人先寒,灑淅灑淅。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日月光火

气,乃快然。待其過,刺足陽明跗 上。

足太陰之瘧,令人不樂。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甚則善嘔,嘔

已乃衰。衰乃即取之俞,踝歧之分。

足少陰之瘧,令人嘔吐甚,多寒熱。熱多寒少,欲閉戶牖而處,其病難已。

已則刺踝後,少陰肉際,陽明之絡。

足厥陰之瘧,令人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非癃也,意恐懼,而气不足,腹

中唈唈。刺足厥陰之趾,陰股。

肺之瘧者,令人心寒。寒甚熱,熱間善驚,如有所視者。刺手太陰絡,陽

明歧間。

心之瘧者,令人煩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則熱,刺手少陰鋭骨 端。

肝之瘧者,令人色蒼蒼然太息,少精神,其狀若尸者。刺足厥陰之踝歧,見

血。

脾之瘧者,令人寒,腹中痛;熱則腸中嗚,嗚已汗出。刺足太陰下踝。

腎之瘧者,令人灑灑然,腰脊痛,弗宛轉,大便難。白眴眴然,手足寒。刺

足太陽踝下,少陰之踝上。

胃瘧者,從且病也,善饑而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刺足陽明太陰橫脈出血。

瘧發身方熱,刺跗足動脈,陶其空,出其血,立寒。

瘧方欲寒,刺手陽明太陰,足陽明太陰,皆出其血。瘧脈滿大,急刺背俞;

用中針傍伍胠俞各一,適肥 瘦出其血。瘧脈小實,急灸脛少陰,刺指井。瘧脈滿

急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適行至於血也。瘧脈緩大虛,便宜用藥,

不宜用鍼。

114

凡治瘧先發。如食頃乃可以治,過之則失時也。諸瘧而脈不見,刺十指間

出血,血去必已;視身之赤如小豆者盡取之。

十二瘧者,其發各不同時,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脈之病也。先其發時,如食

頃而刺之,一刺則衰,二刺則知,三刺則已。不已,刺舌下兩脈出血。舌下兩脈

者,廉泉也。不己,刺郤中盛經出血。又刺項已下俠脊者必已。

刺瘧者,必先問其病之所先發者,先刺之。先頭 痛及重者,先刺頭上及兩額

兩眉間出血。先頭背痛者,先刺項及的傍。先腰脊痛者,先刺郤中出血。先手臂

痛者,先刺手少陰,陽明十指間出血。先足脛痠痛者,先刺足陽明十指間出血。

風瘧發則汗出悪風,刺三陽經背俞之血者, (骨行 )痠痛甚,案之不可,名曰

胕髓病。以鑱鍼鍼絕骨出血,立已。

身體小痛,刺至陰,諸陰之井,無出血,間日一刺。瘧不渴,間日而作,刺

足太陽。渴而間日作,刺足少陽。溫瘧汗不出,爲五十九刺。





126《太常 .寅戊 》

2010 年 04 月 24 日 星期六 05:42

寅戊

師 言:刺之道在衷悃悃,經直,絡倚,可以通也。谿淺,谷深,可以宣也,

拈轉提揷,可以活也。迎隨開闔,可以益損也。

經曰:皮毛肺也,血脈心也。筋膜肝也,肌肉脾也。骨髓腎,此五臟之所以

主者也。故肺風緃熱葉燥,則皮毛虛弱。薄著,則生痿躄也。心風緃气熱而束,

則下脈厥而上,上則下脈虛。虛則生脈痿,樞折挈脛緃而不任地也。肝風緃气熱

脈鬱,則膽洩口苦筋膜乾。筋膜乾則筋急,而攣發爲筋痿。脾風緃气熱膋肓焦,

則胃乾而渴。肌肉不仁,發爲肉痿。腎風緃气熱膏膜痺,膏膜痺則腰脊不利,骨

枯而髓減,發爲骨痿。

《上經 .胃能 》 曰, “胃者,倉也,其器四門。包橐而上者,繫於賁門。經橐

而經者,幽門。經冏而出其藏汙者,日蘭門。胃褶繴囊而會脾部者,曰關門 ”。

故曰賁納而幽授,蘭蟲而關汙。賁傷怒而蘭傷惊恐,幽害頻食而關散在毒。賁主

嗌气,蘭害促急。幽畏憂而惰思,關門僵於好食。

食,生之資爾。用,命之龢也。適能致活,過可致死。饑餓則命無根,足食

則望臃鬱。故傷怒而賁亂氣如矢,食不下則死。傷憂而幽不禁,胃絕而終。傷好

食而衛氣臃,蠱則營奪。

故病气,刺巨闕三里,去少商商陽血,不愈,複刺之,已。

脘痛刺合谷 中脘巨虚,出大止次止血,不愈複刺之,已。

涎蠱刺三間水章門承山,出次止小止血,不愈複刺之,已。

師言:刺之道在衷悃悃,經直,絡倚,可以通也。谿淺,谷深,可以宣也,

拈轉提揷,可以活也。迎隨開闔,可以益損也。

經言:肺者,臟之長也,爲心之蓋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則發肺嗚,嗚

則臟表葉熱而焦。故曰, ‘五臟因肺熱葉焦,發爲痿躄 ’,此之謂也。其病 (病水火 )

115

涎太過也。下經曰: ‘膺如擠壓,逆病 (病水火 )鬱漬。則爲肺痿 ’。

悲哀大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气內動。發 則心下崩數漫血也。故本病

曰: ‘大經空虛,發爲肌痺,傳爲脈痿 ’。

恖慮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發爲筋痿。及爲白淫,筋痿者,

生於肝、使內也。故下經曰: ‘熱風結肝不去,則筋緃而痿 ’。

有漸於濕以水爲事,若有所留。居處相濕,肌肉濡漬,發爲肉痿。故下經曰:

‘肉痿者,得之濕地也 ’。



127《太常 .寅己 》

2010 年 04 月 27 日 星期二 05:51

寅己

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渴則陽气內伐,內伐則熱舍於腎。腎者,水臟

也。今水不勝火,則骨枯而髓虛。故足不任身,發爲 骨痿。故《下經 .病熱 》 曰:

‘骨痿者,生勞熱也 ’。

經曰:肺熱者,色白而毛髪敗。心熱者,色赤而絡脈溢。肝熱者,色青而

爪枯。脾熱者,色黃而肉蠕動。腎熱者,色黑而齒槁。

下經曰: ‘痿者,治以陽明,已 ’。何也?陽明者,臟腑之海,主潤宗筋。宗

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

沖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谿穀,與陽明合與宗筋。陰陽之縂,宗筋之會。

會於气街,而陽明爲長。背屬帶脈,而絡於督脈。故陽明虛則宗筋緃,帶脈不引。

故足痿之,而不用也。治之宜各補其滎而通其俞,調其虛實。龢其逆順,筋脈骨

肉。 各以其時用之,則病已矣。

上經曰: ‘痿者爲熱、病上,厥者爲寒、病下。熱從風,寒從濕。風行上,

濕行下 ’。故陽气衰於下,則爲熱厥。夫陽气者,起於足五趾之表也。陰脈者,

集於足下而聚足心,故陽气勝下,則足心熱滿也。

夫寒厥者,陰氣起於五趾之裏。集於膝下,而聚於膝上。故陰氣勝,則從五

趾至膝上寒。其寒也,不從外,皆從內也。

故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太陰陽明之所合也。春夏,則陽气多而陰氣少,秋

冬,則陰氣盛而陽气衰。此人者質壯,以秋冬奪爲所用。下气上爭不能復,精气

(气火 )溢下,邪氣因 從之而上也。气因所中,陽气衰,不能滲其經絡。陽气日損,

陰氣獨在,故手足爲之寒也。

酒之入胃,則絡脈滿而經脈虛。脾者,爲胃行其津液者也。陰氣虛,則陽气

入,陽气入,則胃不龢。胃不龢,則精气 (气火 )竭,精气 (气火 )竭,則不營其四

肢也。此人必數醉,若飽以入房。气聚於脾中不得散,酒气於穀气相薄,熱盛於

中。故熱偏於身,內熱而溺赤也。夫酒气盛而慓悍,腎氣有衰,陽气獨勝,故手

足爲之熱也。

128《太常 .寅庚 》

2010 年 05 月 01 日 星期六 06:05

寅庚

厥:或令人腹滿,或令人暴人知人,或至 半日遠至一日乃知人者;若是陰氣

盛於上,則下虛,下虛則腹滿脹。陽气盛於上,則下气重上而邪氣逆。逆則陽气

亂,陽气亂則不知人也。

經曰:太陽之厥,則腫首頭重。足不能行,發爲咰僕。陽明之厥,則癲疾欲

116

走呼,腹滿不得臥。面赤而熱,妄見而妄言。少陽之厥,則暴聾頬腫而熱。脇痛,

(骨行 )不可以運。太陰之厥,則腹滿 (月眞 )脹後不利。

不欲食,食則嘔不得臥。少陰之厥,則口乾溺赤,腹滿心痛。厥陰之厥,則

少腹腫痛,腹脹涇溲不利。好臥屈膝,陰縮腫, (骨行 )內熱。

‘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 ,以經取之 ’。

太陰厥逆, (骨行 )急攣。心痛引腹,治主病者。少陰厥逆,虛滿嘔變。下泄

清,治主病者。厥陰厥逆,攣腰痛,虛滿前閉譫語,藝治病者。

三陰俱逆,不得前後。使人手足寒,三日死。

太陽厥逆,僵撲嘔血善衄,治主病者。

少陽厥逆,機關不利。腰不可以行,項不可以顧。發腸癰不可治,驚者死。

陽明厥逆,喘欬身熱。善驚衄嘔血,治主病者。

手太陰厥逆,虛滿而欬。善嘔沫,治主病者。

手心主少陰厥逆,心痛引喉身熱,死不可治 。

手太陽厥逆,耳聾泣出。項不可以顧,腰不可以俛仰,治主病者。

手陽明厥逆,發喉痺。嗌腫痓,治主病者。

師言:痿厥者,厥逆者,皆風病 (病水火 )濕熱寒燥之霪於臟腑經絡也。其微

及甚,癥之不一。其人及地,治之有別。故南地多濕多熱,北地多風多寒。西地

多病 (病水火 )多燥,東地多濕多霪也,此其地候之所臨矣。是以上工之治,先知

其方也。

129《太常 .寅辛 》

2010 年 05 月 04 日 星期二 06:20

寅辛

是以 ‘大匠拊常。拊常者,知其處,知其人,知天時也。洞其理,洞 其變,

洞其機也。今反其常,而弗知處;欲有爲,而內外失寵。故寒熱襲而病生矣。以

方治方者,尚也。知人而未知方,以方者,非良工也 ’。

《上經 .食記 》 曰: ‘合人形,以灋四時。頪陰陽,以推五行之季紀 ’。 金木

水火土,更貴更賤,以知生死。以決成敗,定五臟气 (气火 )。間甚之時,死生之

期也。

肝春,足厥陰少陽,主治。其日甲乙,屬木。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心夏,手少陰太陽,主治。其日丙丁,屬火。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脾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其日戊己,屬土。脾苦濕, 急食苦以泄之。肺

秋,手太陰陽明,主治。其日庚辛,屬金。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冬,

足少陰太陽,主治。其日壬癸,屬水。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

通气也。

《下經、時治 》 曰:病肝,愈在夏。夏弗愈,甚於秋。秋不死,持於冬,起

於春,禁當風。肝病,愈丙丁。丙丁不愈,加於庚辛。庚辛不死,持於壬癸,起

於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靜。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

以酸瀉之。

病心,愈在長夏。長夏弗愈,甚於秋 。 冬不死,持於春,起於夏。禁温食,

熱衣,心病,愈戊己。戊己不愈, 加於壬癸。壬癸不死,持於甲乙,起於丙丁。

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心欲耎,急食鹹以耎之。用鹹補之,甘瀉之。

117

病脾,愈在秋。秋弗愈,甚於春。春不死,持於夏,起於長夏。禁温食飽食,

濕地濡衣,脾病,愈庚辛。庚辛不愈,加於 甲乙。甲乙不死,持於丙丁,起於戊

己。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靜。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苦以瀉之,甘

以補之。

病肺,愈在冬。冬弗愈,甚於夏。夏不死,持於長夏,起於秋。禁寒飲食,

寒衣。肺病,愈壬癸。壬癸不愈,加於丙丁。丙丁不死,持於戊己,起於庚辛。

肺病者,下晡慧。 日中甚,夜半静。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酸以補之,辛以瀉

之。

病腎,愈在春。春弗愈,甚於長夏。長夏不死,持於秋,起於冬。禁犯焠焥

熱食,温灸衣。腎病,愈甲乙。甲乙不愈,甚於戊己。戊己不死,持於庚辛,起

於壬癸。腎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靜。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苦以補之,

鹹以瀉之。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棗葵麻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犬肉李韭梅皆酸。

肺色白,宜食辛,麥羊肉杏薤皆辛。脾色黄,宜食鹹,大豆豕肉粟藿皆鹹。腎色

黑,宜食苦,黄黍雞肉桃葱黑豆皆苦。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耎。毒 藥攻

邪,土艸平濟。五穀爲飬,五果爲助。五畜爲益,五菜爲充。气味合而服之,以

補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鹹,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耎。

四時五臟,病隨五味之所冝矣。規之其病,治之以味,用從心始,方爲病來也。





130 太常 .寅壬 》

2010 年 05 月 08 日 星期六 06:18

寅壬

夫邪氣之客於身也,以勝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勝而甚。至其所生

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臟之脈,乃可言間甚之時,生死之期也。

《下經 .灋刺 》 曰:肝病者,两脇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則目 (目巟、目

巟 )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将捕之。取其經,厥陰舆少陽。不已,取其

絡,通其谿谷,已。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聡,颊腫。取其經,厥陰與少陽出血。

不已,疎其絡,瀉其谿谷,已矣。

心病者,胷中痛,脇支满,脇下痛。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内痛。虚則胷腹

大,脇下與腰,相引而痛。取其經,少陰太陽及舌下出血。不已,刺其絡,通其

谿谷,已。其變病,刺郄中、少陰太陽絡俞各出血,已矣。

脾病者,眇眇身重,肌肉解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虚則腹滿膓鳴,飱

泄食不化。取其經,太陰陽明,及少陰腎出血,已 。不已,刺其絡,補其谿谷,

已。其積者,少食而肥,中满離腹,肌肉痠痛,曲伸無力。取其經,太陰陽明。

土敗於濕;濕者:水不利 也,取少陰腎刺之。不已,瀉其太陰陽明,少陰腎之絡。疎其

谿谷, 已矣。

肺病者,喘欬逆气,肩背彊痛,汗出 (尸兀兀 )尻,陰股膝攣,髀腨胻足皆痛。

虚則少 气 (气火 ),不能報息,耳聾嗌乾。取其經,太陰陽明,及足太陽外厥陰内出血,已。

不已,刺其絡 中愈,温疎其谿谷,已矣。

腎病者,腹大脛腫,喘吭身重,寢則冒汗,汗出憎風。虚則胷中满悶痛,大

小腹痛,厥意 不樂,仰卧气厥。取其經,少陰太 陽出血,已。不已,瀉其絡及厥陰六陰絡

中微血;通其谿,疎其谷。一刺下,復刺已矣。



118

131《太常 .寅癸 》

2010 年 05 月 11 日 星期二 06:45

寅 癸

《上經 .寒氣 》 曰: ‘五臟六腑,寒熱相移 ’。腎移寒於肝,癰腫少气 (气火 )。

脾移寒於肝,癰腫筋攣。肝移寒於心,狂亂膈中。心移寒於脾,脹满血不支。脾

移寒於肺,喘满癳癧。肺移寒於腎,精敗腎枯,骨酥而痛。

亦有心移寒於肺,肺爍消。肺爍消者,飲一漫二,死,不治。

脾移寒於腎 , 爲涌水。涌水者,案腹不堅,水气客於大腸。疾行則鳴,濯 濯

如囊裏漿,水之病也。

肺移寒於肝,風沫消。風沫消者,腹水如鼓,脇背脹痛。面垢而青,腹若駝

脊者,死,不治。

肝移寒於脾,膋疲消。膋疲消者,消之極者也。治無功,不治,則死矣。

腎移寒於心,膏續消。膏續消者,急氣逆,寒熱動作皆喘。面紫青,皮剥者,

死,不治。

脾移熱於肝,則爲驚衄。肝移熱於心,血怒。死,不治。

心移熱於肺,傳爲隔燥消。肺移熱於腎,傅爲柔痓。

腎移熱於脾,傳爲虚損膓澼。死,不可治。

胞移熱於膀胱,則癃, 溺血。膀胱移熱於小膓,膈膓不便,上爲口糜。

小膓移熱於大膓,虙瘕曰沉。

大膓移熱於胃,善食瘦爍,謂之食亦。

胃移熱於膽,積消食亦。

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

鼻淵者,濁涕不止,滯塞弗通也。熱者,常於風倂也。

夫六淫之客也,不倂之客,愈甚易矣。



132《太昊 .卯甲 》

2010 年 05 月 14 日 星期五 05:34

太 昊

卯甲

病者,臟腑諸經俞穴,皆可病之也。其狀一,其病異。其病異,其痛一也。

故言:頪頪也,頪不頪之 頪者。弗頪以治之,不已。復頪以爲之,非良工也。此

良工之所不爲也,聖人所棄之。

足太陽之脈,令人腰痛者,引項脊 (尸兀兀 )背如重狀。刺其郄中,腰骶脊間。

冷水擂郄中絡露,出其血。或太陽正經出血,春無見血。

足少陽脈令人腰痛,如以鍼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俛仰,不可以顧。刺少

陽成骨之端出血。成骨者,膝外廉之高骨也,夏無見血。

足陽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顧。顧則脘如冰置,如有所見,善悲。刺陽明於 (骨

行 )前三痏,上下龢之出血,龢無見血。

足少陰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刺少 陰於内踝上二痏,春無见血,出血太多,

不可復也。

足厥陰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刺厥陰之脈,在腨踵魚腹之外。值之纍

纍然,乃刺之。其有病令人言,默默然不慧,刺之三痏。

119

太陽之絡病,解脈令人腰痛,痛引肩。目 (目巟 )(目巟 )然,晦遺溲。刺解脉,

在膝筋肉分間,郄外 廉之横脈出血,血變爲止。

九陽之絡病,解脉令人腰痛,如引带,常如折腰狀。善恐怒,刺九陽之絡俞。

郄中結絡如黍米,刺出黑血令赤平而已。

六陰之絡令人腰痛,痛如小锤居其中,沸沸然。刺六陰之脈俞,在外踝上絕

骨 之端三痏。

陽維之絡令人腰痛,痛處上,怫然腫。刺陽维脈,脈與大陽合腨下間,去地

一尺所。

六陰倂衝衡絡令人腰痛,不可以俛仰。仰則恐僕。得之舉重傷腰,衝衡絡絕,

乃惡血歸之。刺郄陽筋之間,上郄數寸。委陽殷門之陽二痏出血。此即六陰衝合,

六陰衡衝之會也。

會陰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乾令人欲飲,飲已欲走。刺蹻陽之

申脈上三痏。在蹻上郄下五寸横居,視其盛者出血。

陰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拂拂然,甚則悲以恐。刺陰維之脈會,在内踝上五

寸。少陰之前,與陰維之會三痏。

昌陽之脈令人腰痛,痛引膺,目 (目巟 )(目巟 )然。甚則反折,舌卷不能言。

刺内筋交信二痏,在内踝上大筋前,太陰後上踝二寸所。

散脈令人腰痛而熱,熱甚生煩。腰下如有横木居其中,甚則遺溲。刺散脈,

在膝前骨肉分間。絡外亷束脈爲三痏。

少陽絡令人腰痛,不可以欬,欬則筋縮衝急。刺少陽絡俞二痏,在太陽之外,

少陽絕骨之後。

腰痛,侠脊而痛至頭几几然,目 (目巟 )(目巟 )欲僵僕。刺足太陽陽明郄中出血。

腰痛上寒,刺足太陽陽明。上熱,刺足厥陰。不可俛仰,刺足少陽。中熱而喘,

刺足 少陰郄中出血。腰痛上寒不可顧,刺足陽明。

陽明絡病大便難,刺足少陰。六陰絡阻少腹滿,刺足厥陰。少陰絡病腰如折,不

可以俛仰,不可舉,刺足太陽。少陽之絡病引脊内廉,刺足少陰。六陰陽明絡緃,

腰引少腹控 (月少 )不可以仰,刺腰 (尸兀兀 )交者,两髁胂上。以月生死爲痏數,

發鍼立已。左痛取右,右痛取左。

痛有無名,不中經絡谿谷,非臟非腑筋骨血髓之疾者;何謂也?乃气病也。

气病者,即非臟腑經絡,亦非谿谷筋骨血髓者有之。其气怒也,處肌肉膜隟間。

刺其痛處,暨七以下肋突間。其乃陽明之絡也,刺則已。

133《太昊 .卯乙 》

2010 年 05 月 17 日 星期一 05:58

卯乙

夫欬者,熱也,風也,病 (病水火 )也,邪也。其爲禍也,龠肺橐心,敗膈壞

胷。故久欬也,積邪及水禍,伏火病 (病水火 )涎之患也。刺之以膽肺之絡者,已

矣。

且肺之令人欬者,皮毛之所以合矣。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其寒

飲食入胃,從胃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外與内合。邪因而客之,則爲肺欬。

五臟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則各傳以與之。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臟各以其

治。時感於寒,則受病。微則爲欬,甚者,爲洩爲痛。

其 邪之乘秋,則肺先受其邪。其邪之乘春,則肝先受其邪。其邪之乘夏,則

心先受其邪。其邪之乘長夏,陰,則脾先受其邪。其邪之乘冬,則腎先受其邪也。

120

故肺欬之狀,欬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

心欬之狀,欬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痺。

肝欬之狀,欬則两脇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两胠下滿。

脾欬之狀,欬則右脇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欬劇。

腎欬之狀,欬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刻涎。

夫五臟之久欬也,乃移之於六腑。故脾欬不已,則 胃受之。胃欬之狀,欬而

嘔,嘔甚長虫出。

肝欬不已,則膽受之。膽欬之狀,欬嘔苦汁。口苦舌青,鼓睛而面若腐铜狀。

肺欬不已,則大膓受之。大膓之欬狀,欬而遺矢。

心欬不已,則小肠受之。小膓之欬狀,欬而失气,气與欬俱失。

腎欬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之欬狀,欬而遺溺。

久欬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之欬狀,欬而腹滿,不欲飲食。此皆聚於胃,

關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

故《下經、欬 》 曰:治臟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腫者,治其 經。

上逆者,治其下。下遺者,治其上。



134《太昊 .卯丙 》

2010 年 05 月 20 日 星期四 06:25

卯丙

《上經 .頪熱 》 曰: “夫風鬱,温熱,寒痺,陰陽寒温毒者,皆寒變也 ”。 ‘故

熱病者,其皆傷寒之頪也 ’。

何謂也?因 ‘其外感風寒,或臟或腑之氣冒冒,是以蒸蒸而熱也。傷於風者,

先竅塞而悶悶憬憬。傷於寒者,先僳僳而息風涕灕 ’。是以凣屬病熱者,皆傷寒

之頪也。

夫巨陽者,諸陽之所宗也。故爲諸陽之主气,以統攝也。人之傷寒也,則邪

乘於陽而陽閉之。其内气 (气火 )不用,而薄於臟腑 經脉之間,不得以疎,故熱泛

泛也。爲病熱者,熱雖甚,不死也。

其两感於寒,而病熱者,必不免於死也。何謂哉?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

頭項彊,腰脊如有木在其中。身灑灑灕灕,胛肩重。

傷寒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痛而鼻乾,不

得卧也。

傷寒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脇絡於耳。故胷脇痛而耳聾。夫三

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臟者;故可汗也。

傷寒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佈胃中絡於嗌,故腹满而嗌乾。

傷寒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 腎絡肺,繫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

傷寒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

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榮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

其不两感於寒者,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

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時减如故。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

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緃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其治之者;先各通其臟脈。待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

121

滿三日者,可泄而已。

其熱已,時有所遺 者,邪之散而未去也。故諸遺者,熱甚彊食之。彊食之,

則邪氣撒而入之,故有所遺也。

若如是者,皆病已衰,而熱邪有所藏。因贞與穀气相薄,两熱相龢,故有所

遺而不去者也。當視其虚實,调其逆從。可使必已矣。

病熱少愈,食肉則復。病熱已愈,多肉食則遺。堅食者,熱病之其禁也。

兩感傷於寒,其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满。

兩感傷於寒,其病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语。

兩感傷於寒,其病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 ,水漿不入。

不知人,六日死。

其若五臟已傷,六腑不通,榮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數日乃死。其病死耶?

其命终也?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其血气 (气火 )盛,故不知人。泪其气乃盡,

故死矣。

凣病傷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爲温病。後夏至日者,爲病暑。暑当於

汗皆出,勿與止。止之,若未已,則病畜其腑,畱而不去,遺其身殃。

傷寒病温,莫可輕之,其温不去,則久而畱毒,纍纍之畜,久則引而發之,

其來若雷霆,其去若解芯。得時可爲,失時者不救。



135《太昊 .卯丁 》

2010 年 05 月 23 日 星期日 06:31

卯丁

《眞意 .有無 》 曰: ‘陽薄於陰,气動爲風。風者,气之怒也。薄者,气怒薄

於物也。人之病生於風,故爲百病長 ’。長者,始於斯而甚於斯也。夫病也,其

來寒熱暑濕躁五者,皆風之入者矣。

夫風之傷人也,或寒或熱。或爲熱中,或爲寒中。或爲厲風,或爲偏枯。或

爲弦晕,風之爲也。其病各異,其名不一。或内至五臟六腑,其病各有所别也。

夫風气藏封於皮膚之間,内不得通,外不得泄。使其内自害,其外消敗。故風之

中人,亦爲封矣。

風者,善行而數變。其腠理開,則灑然而寒,腠理閉 ,則鬱熱满悶。其寒也,

則衰食飲。其热也,則消肌肉。故使人怢憟而不能食,名曰寒熱。

風气於陽明入胃,循脈而上至目内眥。其人肥,則風气不得外泄,則爲熱中

而目黄。其人瘦,則其風气外洩而寒,則爲寒中而泣出。

風气於太陽俱入,行諸脈俞。散於分肉之間,與衛气 (气火 )相干,其道不利。

故衬肉憤 (月眞 )而有瘍,衛气 (气火 )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所不仁也。

癘者,有榮气 (气火 )熱胕,其气不得清。故使其鼻柱壞而色敗,膚皮瘍潰。

夫風寒客於脈而不去,名曰癘風,或名寒熱。

以春甲 乙傷於風者,爲肝風。以夏丙丁傷於風者,爲心風。以轉戊己傷於邪

者,爲脾風。以秋庚辛中於邪者,爲肺風。以冬壬癸中於邪者,爲腎風。

風中五臟六腑之俞,亦爲臟腑之風。右入其門户所中,則爲偏風。風气循風

府而上,則爲腦風。風入係頭,則爲目風眼寒。

飲酒中風,則爲漏風。入房汗出中風,則爲内風。新沐中風,則爲首風。久

122

風入中,則爲腸風飱泄。外在腠理,則爲洩風。

故風者,百病之手也。至其變化,乃爲他病也。無常方,然致有風气也。

肺風之状,多汗惡風,色皏然白,時欬短气。晝日 則差,暮則甚。診在眉上,

其色白。

心風之状,多汗惡風。焦絕善怒 (日赫 ),其色赤。甚則言不可快,其診在口

舌,其色赤。

肝風之狀,多汗恶風。善悲色微蒼,嗌乾善怒。時憎女子,其診在目下,其

色青。

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身體怠墯,四支不欲動。色薄微黄,不嗜食。其診在

鼻上,其色黄。

腎風之狀,多汗惡風。面痝然浮腫,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隱曲不利。診

在肌上,其色黑。

膽風之狀,多汗頸肩胛脊惡風。背如有負,頭束口苦。目澀髎緊,嗌乾如刺。

脇满食不消,人寅欬 不已。診瞼青,卧不安,多夣而惊,心如縣。

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食飲不下,隔塞不通。腹善满,兩脅瘨 (月眞 )脹,

食寒則泄。診形瘦腹大。

首風之狀,頭面多汗惡風。當先風一日,則病甚,頭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風日,

則病少愈。

腦風之狀,卒厥不知人。魚睛相天,面青唇紫浮白。間風反弓,枕風耎跌。

翳風拳拳立足,庭風頭如撞機,皆卒不知人。

診其間風者,面青唇紫。枕風者,唇烏舌紫。翳風者,唇粘舌如棘。庭風者,

面土唇黑。

漏風之狀,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則汗出,甚則身汗。喘 息惡風,衣常濡。

口乾善渴,不能勞事。

洩風之狀,多汗。汗出洩衣上,口中乾漬。其風不能勞事,身體盡痛則寒也。

悖逆時常,勇於無謂,則爲風邪所入,入其所干矣。故事於治者,莫若事於攝飬

者也。

故曰 “人腦爲清明之府,故非風寒莫之能乘,非毒火而莫之能病。其膽肺爲

首,陰平而陽秘,气血之所以營守,邪莫之能乘也 ”。乘之,則瞻肺之气消,而

病亂之,則莫能治,治而莫能已,已而莫能袪矣。



136《太昊 .卯戊 》

2010 年 05 月 26 日 星期三 10:38

卯戊

上古也,民生樸。其情恬澹,皆養 乎天命。作於春秋,攝飬於冬。皆度百

歲,而動作不衰。其皆應乎常,安於自然之宇無虞者也。

今時之人,得而暴食。欲得而大作,其不得而苦。勞勞乎事,慻慻乎其爲。

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

夫上古之人,其知道者;灋於陰陽,龢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

作勞,無擾神志。故能形與神俱,霔其天眞。故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今時之人,則不然也。以酒爲漿,以妄爲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

123

散其眞,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乃衰也。

夫上古聖 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虚邪贼風,避之有時。恬惔虚無,眞气從之。

精神内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气從之以顺。

各從其欲,皆得所願。

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髙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是以嗜欲不能勞其

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謂德者,得也。非得之物,乃得之與无(無本字空曠豁然乎逹也,精萃之二

微而功著者也。)之眞也。非得之於事,而乃得之於天常也。德者,大也,容也,

開闊也。 非得之於學,乃得之於養也。其心處乎平常,其心正乎無事,其恖處乎

非我而無謂也。



137《太昊 .卯己 》

2010 年 05 月 29 日 星期六 06:21

卯己

天地有常,常以焄然。佈气於化,榮枯物猷。人亦有常,自然之道矣。

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髪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

下,故能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眞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髪長極,身體盛

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髪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髪始白。七

七任脈虚,太衝脈衰,氣虧血少。故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 子也。

丈夫八歲腎氣實,髪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气 (气火 )溢寫,陰

陽龢,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彊,故眞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

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发墮齒槁。六八,陽气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颁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髮齒去,

形不支。

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分藏之,故五臟盛,乃能寫也。今五臟皆

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髪鬢白,身體重。步行不正,而無子耳。

人有天眞之气有餘,其天夀過度者,气脈常通 ,腎氣平均而有子也。

雖然,則男子不過八八,女子不過七七,天地之精气 (气火 )竭矣。夫是營氣

有餘,後天資泩,則反乎生意。據物合而逆天造,進乎極而終於常者,亦八十而

囿已。

夫全生有道者,能卻老而全形。雖身年皆百數,而天眞不竭,故夀而有子也。

上古有眞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气 (气火 ),獨立守神,肌肉若

一,故能夀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龢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

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夀命而 彊者也,亦歸於眞人。

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龢,從八風之變,順乎常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

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内無恖想

之患。以恬愉爲務,以自得爲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其次有賢人者,灋則天地,象似日月。辧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别四時。将

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夀而有極時矣。



138《太昊 .卯庚 》

124

2010 年 06 月 02 日 星期三 06:28

卯庚

天地有常,常有非常。非常者,是謂病。人亦如之,故邪留之爲病。其邪

散於 筋骨,肌腠經脈之間爲痺。

故《上經 .筋經 》 曰: ‘風寒濕三气之雜至也,合而倂薄之爲痺 ’。其風气勝,

而寒濕不勝者爲行痺。寒氣勝,而風濕不勝者爲痛痺。其濕氣勝,而風寒不勝者

爲著痺也。

以四時言之,其痺有五。以冬遇此者,爲之骨痺。以春遇此者,爲之筋痺。

以夏遇此者,爲之脈痺。以至陰遇此者,爲之肌痺。以秋遇此者,爲之皮痺也。

遇者,言其發也。

以臟腑而言之,亦同也。因之,五臟六腑,皆有所合者病也。以合臟之爲陰,

合腑之爲陽也。 ‘久留而不去,舍於其合 ’。

故骨痺不已,復感 於邪者,則内舍於腎。筋痺不已,復感於邪者,則内舍於

肝。脈痺不已,復感於邪者,則内舍於心。肌痺不已,復感於邪者,則内舍於脾。

皮痺不已,復感於邪者,則内舍於肺。所謂痺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气,

而内擾臟腑筋經,外害肌腠者也。

凣痺之客五臟者。肺痺之狀,煩满喘而嘔。心痺之狀,脈不通。煩則心下鼓,

暴上氣而喘。嗌乾善噫,厥上氣則恐。肝痺之狀,夜卧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爲

引如懐。腎痺之狀,善脹。 (尸兀兀 )以代踵,脊以代頭。脾痺之狀,四支解墯。

發欬嘔汁,上爲大塞。

陰氣者, ‘静則神藏,躁則消 亡 ’。飲食自倍,膓胃乃傷。淫氣喘息,痺聚在

肺。淫氣憂恖,痺聚在心。淫氣遺溺,痺聚在腎。淫氣乏竭,痺聚在肝。淫氣肌

絕,痺聚在脾。

‘諸痺刺不已,亦益乎内也 ’。其風勝者,其人易已也。諸痺也,其入臟不去,

客變而聚者,死。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其留連皮膚間者,易已。

其客於六腑者,隨食飲起居之客者也。故曰 ‘其食飲居處,爲其病本也 ’。六

腑亦各有俞,風寒濕三气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則各舍其府也。

其治之道,《下經 .鍼刺 》 曰: ‘五臟有俞,六腑有合。循脈之分,各有所發,

各隨 其過 ’。則病瘳也。

榮者,水谷之精气 (气火 )也。龢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故

循脈上下,貫五臟而絡六腑也。

衛者,水穀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

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胷腹。

逆其气則病,從其气則愈。不與風寒濕三气合,故不爲痺。夫痺者,有痛有

不痛者。有不仁者,有寒有熱者,有燥有濕者。是其三气勝薄於形體之應也。夫

痛者,寒氣勝也,有寒故痛矣。

其不痛不仁者,其病久入深,而榮衛之行濇。其經絡時疎,故不通耳。皮膚

不營,故爲不 仁。

其寒者,陽气少,陰氣多。與痛相益,故寒也。其熱者,陽气多,陰氣少,

病气勝陽遭陰,故爲痺熱。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濕甚也。陽气少,陰氣盛。两

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125

夫痺也,其有過者也。痺在骨,則骨气外泄。其骨气外洩,則骨節間臃腫,

不能引曲。故骨節彊以刺痛,而重也。

痺在脈,則血凝而不流。其瘀在脈中,則其過而不用。不用,久則死矣。

痺在筋,則屈不伸。脂膜消,則其筋枯不用。

痺在肉,其肉不仁。其肉消,榮衛不達也。

痺在皮,則皮 寒。其衛不支,經脈不伸,故知寒。

故此五者,則有不痛也。不痛,其治不已矣。凣痺之頪,逢寒則蟲,逢熱則

緃。



139《太昊 .卯辛 》

2010 年 06 月 05 日 星期六 06:53

卯辛

經曰: ‘二氣背離而不交,爲之厥。

勝而相薄,爲之逆。

入而不發,爲之痿。

气邪相倂之爭,爲之痺。

營气 (气火 )瘀阻,則爲之腫。

衛气 (气火 )不宣,爲之浮。

寒熱相持,則爲 (月眞 )脹。内積外熱,則爲之消。外滯内畜,則爲之 滿 ’。

故厥陰有餘,病陰痺。不足病生熱痺,滑則病狐疝風。濇則病少腹積气。

少陰有餘,病皮痺。隱軫不足,病肺痺。滑則病風疝。濇則病積溲血。

太陰有餘,病肉痺。寒中不足,病脾痺。滑則病脾風疝。濇則病積,心腹時

滿。

陽明有餘,病脈痺身熱。不足病心痺。滑則病心風疝,濇則病積時善驚。

太陽有餘,病骨痺身重。不足病腎痺。滑則病腎風疝,濇則病積善巅疾。

少陽有餘,病筋痺脇滿。不足病肝痺。滑則病肝風疝,濇則病積時筋急目痛。



140 太昊 .卯壬 》

2010 年 06 月 09 日 星期三 05:31

卯壬

《下經 .鍼要 》 曰: ‘刺虚則實,滿而泄之。菀陳則除,邪盛則虚。徐而疾則

實,疾而徐則虚。言虚言實,若有若無。察後與先,爲虚爲實。虚實之要,九鍼

最玅。補瀉之時,若得若失。九鍼之名,各不同形。實须其虚,虚须其實。經气

(气火 )已至,愼守勿失。深淺在志,近遠如一。如臨深淵,手如握虎。神欲無營

眾物,必正其神 ’。

‘刺之道,虚則實之,實則瀉之。實之者,鍼下熱也。瀉之者,鍼下寒也 ’。

故刺虚則實之者,鍼下熱也,气實則熱。满以泄之者,鍼下寒也, 瀉之則寒也。

菀陳則除之者,出惡血也。邪勝則出之者,出鍼勿案。熔而疾則實者,徐出鍼而

疾案之。疾而徐則虚者,旋出鍼而徐案之。

言實與虚者,寒温气多少也。若無若有者,疾不可知也。察後與先者,知病

先後也。爲虚與實者,工勿失其灋。若得若失者,離其灋也。虚實之要,九鍼最

玅者,爲其各有所宜也。補瀉之時者,與气開闔相合也。

九鍼之名,各不同形者,鍼窮期當補瀉也。刺實须其虚者,留鍼陰氣隆至,

乃去之也。刺虚须其實者,陽隆至,鍼下熱乃去之也。經气 (气火 )已至,慎守勿

126

失者,勿使變更也。深淺在志者,知病 之内外也。

近遠如一者,深淺其候等也。如臨深淵者,神不敢墯也。手如握虎者,欲其

壯也。神無營於眾物者,静心觀病人,無左右視也。义無邪下者,欲端以正也。

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

三里者,膝下三寸也。低 (骨行 )中,舉膝易見也。跗者,太衝也。跗大趾内

上者,公孫也。跗下陽明者,内庭也。跗下少陽者,臨泣地會也。巨虚者,蹻足

(骨行 )獨陷也。下廉者,下陷者也。

九鍼也,上應天地四時陰陽。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時五音六律,七星八風九

野,身形亦應之。鍼各有所宜,故有曰九 鍼。

人皮應天,人肉應地。脉應人,筋應時,聲應音。陰陽合气應律,人齒面目

應星。出入气應風,九竅三百六十五絡應野。

一鍼皮,二鍼肉,三鍼脈,四鍼筋。五鍼骨,六鍼調陰陽,七鍼益精气 (气

火 ),八鍼除風寒濕,九鍼通九竅。除三百六十五節气,此謂之各有所主也。

夫人者;以神營精衛,恖志意想,而應八風。以神志衛意,爲天爲陽。精想

營恖,爲陰爲地。以喜怒衰樂,以爲人也。此三者,亦分陰陽四時也。

人者;其動气應天,其静气應地。喜怒衰樂,爲四時八風。人之髮齒耳目,

以應五音六 律。人之陰陽,以五气諸腑應天,六脈血臟應地。經筋骨肉皮,人形

之五部也。气血筋骨肉,質之五行也。

貞臟以肝气應地,心气 (气火 )應天。肺气應天,脾气應地。腎者,以命應天,

腎氣應地。目以金木水火土本,精神氣血相應。

陽之數九,以應九竅。目爲神竅,鼻爲气竅。耳爲腎竅,舌爲心竅。口爲脾

竅,前爲精竅。右目爲肝竅,右耳爲肺竅。後爲穀竅,右鼻爲營竅也。

人有骨三百六十五節,以應三百六十五俞。天經三百六十五日,以别七十二

候。候繼二十四气,气歸十二。天地陰陽,與人無邇也。故人之陰陽虚 實,寒熱

表裏者,亦歸之矣。

天有三百六十五日,地有三百六十五度,形以三百六十五節應人。天生於一,

地成於一。人合以一,以爲生計。

是以觀動静,而知生成。知天常,以明地機。觀形色,以知夀夭。一以通天

常,六律應之。二以候五色,七惑應之。三候以气動,八風應之。四辧之以時季,

九野應之。五别五域五行,風寒暑濕燥應之。若日之灮於曐,气之倂於月耶。

知之血,以候髮之毋澤。知之气,以候五音之辧。辧音聲之甚一,以候宫商

角徵羽五音,以合六律。臟腑灋有虧盈餘,應有餘不足。聞息知气,觀面五位 以

知精。精之秀於質,气之秀於色,神之秀於目。

天一地一人一之爲三,三三九部,以候高下有餘。地有九野,以應九候。一

天候風寒暑熱,頭項胷背應之,以候陰陽,侯節寒熱應之。

二地候臟腑筋骨,經脈節俞應之,以候表裏開閉節度,皮毛汗弗汗應之。

三人候虚實之變,血气 (气火 )精經應之,以候生死,盛虚根元應之。

一分天,候首胷面齒。一分人,候肝膽脾胃膓。中上反复,洩多血少。十分

地,候筋骨精髓。下中反複,有澀十分,有蹇利之變。五分人,以候緩急,彊弱

生死。六分地不動,火水不 足,三分見寒。關節次第,九分而明。

别四時,辧清濁。人與寒温暑濕四時,一而應之,以其候相反。一者,四方

上下。各以其常作解,釋然。



141《太昊 .卯癸 》

127

2010 年 06 月 12 日 星期六 05:37

卯癸

《上經 .宗言 》 曰: ‘切有五常,气、脈、穀、音、形色也。切者,切合也,

無合不切。夫气以形切,血以脈切。虚實以穀切,气以音切。通滯以色切,病不

病以常切也 ’。 ‘五常之要,在於一也。一者,天地之至極也 ’。

气實形實,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穀盛气盛,穀虚形虚。此其常

也 ,反此者病。脈實血實,脈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形盛气塞,形瘦熱

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聲洪气盛,聲喑气衰。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色美内

熱,色枯血敗。此其常也,反此則病。

气虚身熱,此謂反也。穀入多而气少,此謂反也。穀不入而气多,此謂反也。

脈盛血少,此謂反也。脈少血多,此謂反也。形消而寒,此謂反也。形肥而注,

此其反也。音大失中,此謂反也。聲喑气盛,此謂反也。内寒色美,此其反也。

血盛色枯,此其反也。

气盛血寒,得之傷寒。气虚身熱,得之傷暑。穀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

血,濕居下也。 穀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舆肺也。脈小血多者,飲熱中也。脉

大血少者,脈有風气,水漿不入,此之謂也。形消而寒者,怒傷气而血泣也。形

肥而熱及血妄水注者,濕反於上而熱客於下,土躁而反失約也。音喑气盛者,邪

客肺也。音洪气哀者,邪客於心也。

夫實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气實者,熱也。气虚者,寒也。入實者,

左手開鍼空也。入虚者,左手閉鍼空也。

《下經 .諭 》 曰: “經之所在,營之所澑。所澑者養,所注者生,津其所澑,

液其所注,澑之注之,萬物生之。大小深淺,廣狭遠近,流注多少,各不在一也 ”。

何謂哉? 五臟六腑髙下大小有所别也。臟腑之别,受營不等,應之亦然矣。其經

所受液而行之,受气以揚之,故有其别也。

“所謂经脈,受血而營,龢雷气以治,相環以遠,蠢動盎然 ”。 “所謂臟腑,

雷气相受,如水揚波,蠢然相環,週而復來 ”。故其氣不足者木,其血不足者痺。

氣不足,其間變則聚弗能也。血不足,物不逹則支弗濟也。弗能,則水不利而淤。

弗濟,則運不力而瘀,此害生之門也。

水始病則目窠脹,頸脈動,時而欬,陰股間寒。欬在嗌,上氣,足脛腫,腹

如身重,其水成矣,案之隨手,如裹水狀,此其侯也。

寒气 客於膓外,舆衛相搏,气不得佈榮於形,因有所繫,癖而内著,惡氣乃

起,瘜肉方生。其始也,大如雞子,漸而益,至其成如身重,久者離歲,案之則

堅,推之則移。婦人月事以時下,名白膓 (病睾 )。

寒气客於子門,子門閉,血道塞,氣不得通。惡血當瀉不瀉,衃以畱止,漸

而益,狀如身重,月事不以時下,名曰石瘕。時若當,欣快無可惡,則導而下之,

皆生於女子也。

寒气客於皮膚間,鼞鼞然,腹大不堅,身盡腫,皮厚剥,案則窅然不起,色

不易,名日膚脹,邪自外客入者也。

腹脹身皆大,其大若膚脹等。色蒼黄,筋 起絡見在腰腹四肢,名曰臌脹。

寒气客於胃,漸移於膽,食飲則嗌嗝,膽刑其脾,則食即吐逆,案腹如石,

色蒼白,頭弦不時,名曰伏殺,寒刑之所伏也。

故 “病有其因,物有所畏,形有所不拊,其内有所奉,病之成矣 ”。

142

128

太玄 .辰甲 》

2010 年 06 月 15 日 星期二 07:05

太 玄

辰甲

病有浮沉,刺有淺深。各至其理,無過其道。過之則内傷,不及則生外壅,

壅則邪從之。淺深不得,反生大賊。内動五臟,乃生大病。

故經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膚者。有在肌肉者,有在 脈者。有在筋

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

是故刺毫毛腠理,無傷其皮。皮傷,則内動肺。肺動,則秋病温瘧,泝泝然

寒憟。刺皮,無傷肉。肉傷,則内動脾。脾動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脹煩,

不恖食。刺肉無傷脈。脈傷,則内動於心。

心動,則夏病心痛。刺脈,無傷筋。筋傷,則内動於肝。肝動,則春病熱而

筋弛。刺筋,無傷骨。骨傷,則内動於腎。腎動,則冬病脹腰痛。刺骨,無傷髓。

髓傷,則銷鑠 (骨行 )酸。解 (人亦 )然,不去矣。

刺骨者,無傷筋。刺筋者,無傷肉。刺肉者,無傷脈。刺脈者,無傷皮。刺

皮者 ,無傷肉。刺肉者,無傷筋。刺筋者,無傷骨。互無傷,齊刺之道也。

刺骨無傷筋者,鍼至筋而去,不及骨也。刺筋無傷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

也。刺肉無傷脈者,至脉而去,不及肉也。刺脈無傷皮者,至皮而去,不及脈也。

至而去者,心知而神明也。至其所而其無過之也,瞬間去之耳。非不刺也,刺而

非知會者也。所謂刺皮無傷肉者,病在皮中。鍼入皮中,無傷肉也。

刺肉無傷筋者,過肉中筋也。刺筋無傷骨者,過筋中骨也,此謂之反也。

灸寒热之灋,先灸項大椎,以年爲壯數。次灸撅骨,以年爲壯數。視其背俞

陷者 ,灸之。两季脇之間,灸之。外踝上绝骨之端,灸之。足小指次指間,灸之。

腨下陷脈,灸之。外踝後,灸之。缺盆骨上切之堅痛如筋者,灸之。膺中陷骨間,

灸之。掌束骨下,灸之。臍下關元三寸,灸之。毛際動脈,灸之。膝下三寸分間,

灸之。足陽明跗上動脈,灸之。巅上一,灸之。犬所嚙之處,灸之三壯。即以犬

傷病灋灸之。

凢當灸二十九處,傷食灸之。不已者,必視其經之過於陽者,數刺其俞而藥

之。



143《太玄 .辰乙 》

2010 年 06 月 18 日 星期五 06:32

辰乙

《上經、治要 》 有曰: “臟有要害,不可不察。 肝生於左,肺藏於右。心部

於表,腎治於裹。脾爲之使,胃之爲市 ”。 “膈肓之上,中有父母。心柄其竅,竅

樞爲父。肺元橐龠,其命曰母。 ”。 “七節之傍,中有小心 ”。 “從之有福,逆之有

咎。拳拳其心,勿驕其志。如窂畫地,勿爲妄也 ”。

刺中心,一日死,其動爲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動爲語。刺中腎,六日死,

其動爲嚏。刺中肺,三日死,其動爲欬。刺中脾,十日死,其動爲吞。刺中瞻,

一日半死,其動爲嘔。刺跗上大脈,血出不止,死。刺面中溜脈,不幸爲盲。刺

129

頭,中腦户,入腦立死。

刺舌下中脈太過,血出不止爲瘖。刺足 下布絡中脈,血不出爲腫。刺郄中大

脈,令人僕脱色。刺气街中脈,血不出,爲腫鼠僕。刺脊間,中髓爲傴。刺乳上,

中乳房爲踵根蝕。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欬逆。刺手魚腹内陷爲腫。大雷

勿刺,刺恐雷傷人。閃電勿刺,刺恐其焚身。

躁熱勿刺,刺傷氣血。大寒勿刺,刺敗骨髓。大霧勿刺,脾傷肉壅。大雨勿

刺,濕留邪客。大悲勿刺,臟傷气客。入房勿刺,辛勞勿刺。

無刺大醉,令人气亂。無刺大怒,令人氣逆。無刺大勞人。無刺新飽人。

無刺大饑人。無刺大渴人。無刺大驚人。

刺陰股中大脈,血出不止,死。 刺客主人内陷中脈,爲内漏爲聾。刺膝臏出

液爲跛。刺臂太陰脈,出血多立死。刺足少陰脈,重虚出血,亂難以言。刺膺中

陷,中肺爲喘逆仰息。刺肘中内陷,气歸之爲不屈伸。

刺陰股下三寸内陷,令人遺溺。刺腋下脇間内陷,今人欬。刺少腹中膀胱溺

出,令人少腹滿。刺腨腸内陷爲腫。刺眶上陷骨中脈,爲漏爲盲。刺關節中液出,

不得屈伸。

若付 (髟付 )。刺,知者勧勧,不知者炎炎。全其道者倦倦,盲於道者譱譱。

何謂也?勧勧以至慬言也。大而化之者,其言炎炎。如其復,復如其復,惑亂不

已,聖人之道弊也。莫若躬以求索,逹知以 至太上,孰非人之福哉?



144《太玄 .辰丙 》

2010 年 06 月 21 日 星期一 05:39

辰丙

《經 》 曰: ‘气之逆從也。陽從左,陰從右。反之謂逆,逆之爲病。陽親上,

陰親下。反之曰逆,逆之則病。老從上,少從下。反之謂逆,逆則爲敗。陽爲於

動,陰爲於靜。反之謂亂,亂之爲消。

是以春夏歸陽,爲生爲利,歸陰爲死。反之,春夏歸陰爲死,寒多少逆爲痺,

痺寒乘陽也。秋冬歸陽爲生,歸陰爲疚,是以气多少逆皆爲厥。厥陰、太陽反乘,

其有餘也。一上不下,寒厥到膝。少者秋冬死。老者,秋冬生。气上不下,頭痛

巅 疾。求陽不得,求陰不審。五部隔無徵,若居曠野。若伏空室,緜緜乎屬不滿

日。是以少气 (气火 )之厥,令人妄夣,其極至迷。

三陽絕,三陰微,是爲少气 (气火 )。是以肺气 (气火 )虚,便人夣見歸化白物。

肺乘肝,夣人斩血藉藉。得其時,則夣見兵戰。

腎氣虚,使人夣見舟舩溺人。得其時,夣伏水中若有所畏恐。

肝气 (气火 )虚,則夣見菌香生艸。得其時,則夣伏樹下不敢起。

心气 (气火 )虚,則夣救火陽物。得其時,則夣燔爍。

脾气虚,則夣飲食不足。得其時,筑垣蓋屋。此皆 五臟气 (气火 )虚。陽气有

餘,陰氣不足。合之五診,調之陰陽,以在經脈。

診有十度。度人脈,度血,度臟,度肉,度筋,度俞。度人色,度氣,度腑,

度肌,度骨,度虚實 。 (原文血臟肉筋俞,气腑肌骨虚實前無度字 )陰陽气盡,人病自具。

診必上下,度民君卿。

受師不卒,使術不明。不察逆從,是爲妄行。持雌失雄,棄陰附陽。不知倂

合,診故不明。傳之後世,反論自彰。

130

至陰虚,天气絕。至陽盛,地氣不足。陰陽倂交,至人之所行。陰陽倂交者,

陽气先至,陰氣後至。是以聖人持診之道,先後陰陽而持之。竒帕 (恒去下横 )之

勢,乃六十首。診合微之事,追陰陽之變。彰五中之情,其中之論。取虚實之要,

定五度之事。知此,乃足以診。



145《太玄 .辰丁 》

2010 年 06 月 25 日 星期五 06:40

辰丁

奇帕 (恒去下横 )六十。奇者,四時八風之气,變化不可度而可察之也。帕 (恒

去下横 )者,客勝入腑,而邪傳歸膽腦髓脈胞骨六帕 (恒去下横 )也。肺邪已,餘客

歸大膓。大膓以勝客膽,瞻陽入陰客肝。肝以勝變客胃,胃以入陰客脾。若脾虚

邪盛,則以生成歸幷肺。肺受重刑,而邪倂髓傳倂於血,使血敗而不營也。不然,

則勝客不已矣。陰陽皆有 六,其所客傳始乎五臟,其所不治之帕 (恒去下横 )有六,

故曰六十者也。

五中者,當中也。五歸者,客之所歸之屬也。若中太陰而復歸太陰,所以客

血脈之奇帕 (恒去下横 )。足少陰之气絕也,水竭骨枯。少陰者,冬之脈也,伏行

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則肉不能著也。骨肉不相親,則肉耎却。故齒長而垢,

髪無澤。髪無澤者,骨先死。戊篤已死,土勝水也。是也。是以邪之重客肝,而

其凌冽倂脈傳腦。重客心,而邪倂骨傳髓。重客脾,而邪倂肌傳骨。重客腎,而

邪倂血傳胞。重客陽明,而邪倂衛傳膽。此謂五歸矣。故知此,乃足以診矣。

是以《經 》 言: ‘切陰不得陽,診消以亡 ’。得陽不得陰,守學不湛。知左不

知右,知右不知左。知上不知下,知先不知後。故,治不久。知惡知善,知病知

不病。知高知下,知坐知起。知行知止,用之有紀。診道乃具,萬世不殆。故曰:

‘察機知微,是謂襲常。襲常慧知,聖道傳矣 ’。

‘起所有知,知所不足。度事上下,脈事因格 ’。是以形弱气虚,死。形气有

餘,脈气 (气火 )不足,死。脈气 (气火 )有餘,形气不足,生。是以診有大方,坐

起有常。出入有形,以轉神明。必清必淨,上觀下觀。司八正邪,别五中部。案

脈動静,循尺滑濇。寒温之意 ,視其大小,合病之能。逆從以得,復知病名。診

可十全,不失人情。詁診之或視息,視意,故不失条理。

愼 (甚見 )道明察,故能長久。不知此道,失經絕理。亡言妄期,此謂失道。



146 太玄 .辰戊 》

2010 年 06 月 28 日 星期一 06:36

辰戊

夫陰陽虚實,病有所象。鍼灸補瀉,損益得當。湯醴方藥,補瀉隨體。尋診

行治,因地益彰。悲哀喜怒,樂憂驚傷。雖意入體,時地爲殤。燥濕寒暑,名有

其客,風動火生,傷客隨候。陰陽男女,老少自異。臨地知時,五行體一。以適

道化,知命善生。工之所知,全大德餘。

夫心者,五臟之專精也。目者,其神之竅也。華色者,其榮也。是以人有德

131

也,則气龢於目。有亡,憂知於色。是以悲哀則泣下,泣下水所由生。水宗者,

積水也。積水者,至陰也。至陰者,腎之精也。宗精之水,所以不出者,是精持

之也。輔之裏之,故水不行也。

夫水精爲志,火之精爲神。水火相感,神志俱悲,是以目之生水也。故曰:

心悲名曰志悲,志與心精共凑於目也。是以俱悲,則神气傳於心精。上不傳於志,

而志獨悲,故泣出也。

泣涕者,腦也。腦者,陰也。髓者,骨之充也,故恼滲爲涕。志者,骨之主

也。是以水 流而涕從之者,其行頪也。夫涕之舆泣者,譬如人之兄弟。急則俱死,

生則俱生。其志以早悲,是以涕泣俱出而横行也。夫人涕泣俱出而相從者,所屬

之頪也。

夫泣不出者,哭不悲也。不泣者,神不慈也。神不慈,則志不悲。陰陽相

持,泣安能獨来?夫志悲者,惋惋則沖陰。冲陰則志去目,志去則神不守精。精

神去目,涕泣出也。

經言:厥則目無所見。夫人厥,則陽气倂於上,陰氣倂於下。陽倂於上,則

火獨光也。陰倂於下,則足寒也,足寒則脹也。大水不能勝五火,故目眥盲。是

以目衝風,而泣下不止。夫風之中目也,陽气内守於精。 是火气燔目,故見風而

泣下也。有以比之,夫火疾風生乃能雨,此之頪也。



147《太玄 .辰己 》

2010 年 07 月 01 日 星期四 05:42

辰己

《上經 .神气 》 曰:目者,九陽之竅也。九陽者,五臟五神,其合三陽。足,

手三陽也。五臟五神合三陽者,其所注者,精神气也。手足三陽所主者,是動及

其澤也。是以瞳其外佈五環而呈者,五臟之精也,眥 (目必 )四白瞼 (出頁 )者,手

三陽之所彙也。

是以肺虚客邪幷 (風竝内 )肝,其病目,則眶痛重,綱内如触。肺實客邪倂肝,

其病目,則脹痛乾澀,四白如紗,頭弦項彊。

肝虚客邪勝幷 (風竝内 )於脾,其病目,則目蒙蒙然,瞼不欲张。肝實客邪倂

脾,其病目,則目綱刺痛,爍熱畏風,张目飛黄。

脾虚客邪幷 (風竝内 )腎;其病目,則目濛濛若有水。時渗泣,目疲不張,張

則昏昏然若物來。脾實客邪倂心,其病目,則 (出頁 )内生水糜,爍如泣涕。

腎虚客邪幷 (風竝内 )心,其病目,則目赤如火,眥 (目必 )瞼 (出頁 )腫如潤玉,

腦脹,心慌恐若畏捕。腎實客邪倂腎;其病目,則 (出頁 )掀漏膏,满溢目不視。

身首四肢及腹大腫者,死,不治。

心虚客邪幷 (風竝内 )肺;其病 目,頭目痛如劈如裂,時而嘔吐,目如蒙帛。

心實叠邪倂肺;其病目,赤顲漏睛,似有所見,煩亂如狂,見赤則怒。

上病者,六淫不得下也。其不下也,故爲病 (病水火 ),爲風,爲濕,爲火,

爲鬱結,爲寒,爲燥也。其陽爲邪,其陰爲毒。其倂也,爲病 (病水火 ) 風。爲

病 (病水火 ) 濕,爲病 (病水火 ) 燥,爲病 (病水火 ) 寒,爲病 (病水火 ) 熱,爲病 (病

水火 ) 火。

風温,爲風寒,爲風熱,爲風濕,爲風火。

下病者,三毒下結而不得上也。三毒者,風寒濕也。其三毒倂,則行於下也。

故三毒之病目,其三 毒本無倂,而倂虚實風火燥熱也。

132

目病也,有病血者;病腦者;病虚實賊邪者;病風血倂者。其病目,不可頪

數舉之也。何謂哉?其病有頪,而人無頪也。其人有頪,而地無頪也。其地有頪,

而人情無頪也。其人情有頪,則八風不頪也。其八風有頪,則六淫無頪也。其六

淫有頪,其人生四時之不頪也。

故聖人之爲道也,不察同,而求其異。不求異,而斟其象。不斟其象,但

别其常。去僞存異,執疑辧眞。

P3

148《太玄 .辰庚 》

2010 年 07 月 04 日 星期日 07:06

辰庚

夫春也,其干甲乙。其色青 ,其主肝。臸 (音治 )七十二日,脈之主時也。故其

肝積,脈瘀也。其在形主頸項,其上控頭目,其下滯腹股。是以其陽盛,則頭弦

目赤。其陰盛,則腹脹谷引弩痛,筋緃股膝内痛。

夏也,其干丙丁。其色赤,其主心。臸 (音治 )七十二日,運之主時也。故其心

積,血瘀也。其在形主頭與胷,其上矼 (音控 )腦胷精明,下其滯臍上。是以其陽盛,

則頭痛如裂,心火气急,少腹爍痛。其陰盛,胷中憟憟而悶,腹中寒堅。

秋也,其干庚辛。其色白,其主肺。臸 (音治 )七十二日,皮毛之主時也。故其

肺積,病皮毛。其衛盛,移之脾,脾發之癳癧 疮癢。其在形爲肩背,其上病胷背

手臂,其下病脹满虚浮。是以其陽盛,焦悶首重。嗌乾口燥,熱不知人。其陰盛,

則欬病 (病水火 )喘哮,气不得息。陰陽薄盛,則憋气,面赤浮爪如鼋。

冬也,其干壬癸。其色玄,其主腎。臸 (音治 )七十二日,是骨之主時也。故其

腎積,脙脬浮之結石也。其在形主腰腹,其上走手,其下走足。是以其陽盛,則

手足热而陰癢汗,溺渾濁。其陰盛,則四肢寒厥,腰腹踵跟痛,久立不能。

故三陽爲經,二陽爲維,一陽爲游部,此知名臟終始。三陽爲表,陰爲裏。

陰至絕作朔晦,却具合以正其理。所謂三陽者, 太陽爲經。至手太陰,弦浮而不

沉。决以度,察以心,合之陰陽之論。所謂二陽者,陽明爲經。至手太陰,弦而

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一陽者,少陽也。至手太陰,上連人迎。弦急縣不

絕,此少陽之病也。專陰則死。

三陰者,六經之所主也。交於太陰,伏鼓不浮,上空志心也。二陰至肺,其

气歸膀胱,外連脾胃。一陰獨至,經絕气浮不鼓,鉤而滑。此六脈者,乍陰乍陽,

交屬相倂。缪通五臟,合於陰陽。先至爲主,後至爲客。

是以三陽爲父,二陽爲衛,一陽爲紀。三陰爲母,二陰爲雌,一陰爲獨使。

二陽一陰,陽明主病。不勝一陰, 耎而動,九竅皆沉。三陽一陰,太陽脈勝。一

陰不能止,内亂五臟,外爲驚骇。

二陰二陽,病在肺。少陰脈沉,勝肺傷脾。外傷四肢。二陰二陽皆交至,病

在腎。駡詈妄行,巅疾爲狂。二陰一陽,病出於腎。陰氣客逰於心,脘下空竅。

堤閉塞不通,四肢别離。一陰一陽代絕,此陰氣至心。上下無常,出入不知。喉

咽乾燥,病在土脾。

二陽三陰,至陰皆在。陰不過陽,陽气不能止陰。陰陽幷絕,浮爲血瘕,沉

爲膿胕,陰陽皆壯。下至陰陽,上合昭昭。下合冥冥,診决生死之期,遂合歲首。

133

是故冬三月之病,病合於陽者,至春正月脈有死徵, 皆歸出春。冬三月之病,在

裏已盡,與柳葉皆殺。春陰陽皆絕,期在孟春。

春三月之病,曰陽殺。陰陽皆絕,期在艸乾。

夏三月之病,至陰不過十日,陰陽交期在溓泉。

秋三月之病,三陽俱起,不治自已。陰陽交合者,立不能坐,坐不能起。三

陽獨至,其在石水。二陰獨至,期在盛水。



198 太玄 .辰辛 》

2010 年 07 月 06 日 星期二 06:48

辰辛

嗚呼,遠哉。閔閔乎,若視深淵,若迎浮雲。視深淵緔可测,迎浮雲莫知

其際。聖人之術,爲萬民式。論裁志意,必有灋則。循經守數,案循 醫事。爲萬

民副,故事有五過四失,謹當則灋。

凡未診病者,必問甞貴後賤。雖不中邪,病從内生,名日脱營。甞富後贫,

名曰失精。五氣留連,病有所幷。醫工診之,不在臟腑,不變軀形。診之而疑,

不知病名。身體日减,气虚無精。病深無气,灑灑然時驚。病深者,以其外耗於

衛,内奪於榮。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過也。

凢欲診病者,必問飲食居處。暴樂暴苦,始樂後苦,皆傷精气 (气火 )。精气

(气火 )竭絕,形體毁沮。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气上行,满脈去形。愚醫治之,

不知補瀉。不知病情,精華日脱。邪氣乃倂, 此治之二過也。

善爲脈者,必以比頪竒帕 (恒去下横 ),從容知之。爲工而不知其道,此診之

不足貴,此治之三過也。

診有三常,必問貴賤封君敗傷,及欲侯王,故貴脱勢。雖不中邪,精神内傷,

身必敗亡。始富後贫,雖不傷邪,皮焦筋屈,痿躄爲攣。醫不能嚴。不能動神,

外爲柔弱。亂至失常,病不能移。則醫事不行,此治之四過也。

凡診者,必知終始,有知餘绪。切脈問名,當合男女。離絕菀結,憂恐喜怒。

五臟空虚,血气 (气火 )離守。工不能知,何術之語。甞富大傷,斩筋絕脈。身體

復行,令澤不息。故傷敗結留 ,其薄歸陽,膿積寒炅。麤工治之,亟刺陰陽。身

體解散,四歧轉筋,死日有期。醫不能明,不問所發,唯言死日。亦爲麤工,此

治之五過也。

凢此五者,皆受術不通,人事不明也。故曰:聖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陰陽,

四時經紀,五臟六腑。雌雄表裏,刺灸砭石毒藥所主。從容人事,以明經道。貴

賤贫富,名異品理。問年少長,勇怯之理。審於部分,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診

必副矣。

治病之道,气内爲寶。循求其理,求之不得,過在表裏。守數據治,無失俞

理。能行此術,終身不殆。

不知俞理,五臟菀熟,癰發六腑。診 病不審,是謂失常。謹守此治,舆經相

明。上經下經,揆度陰陽。竒帕 (恒去下横 )五中,決以明堂。審於終始,可以横

行。

四失者:夫所通書受事,眾且多矣。試言得失之意,所以得之,所以失之。

134

夫經脈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此皆人之所以明知,工之所以循也。

所以不十全者,精神不專。志意不理,外内相失,故時疑殆。診不知陰陽逆

從之理,此治之一失矣。

受師不卒,妄作雜術。謬言爲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後遺身咎。此治之

二失矣。

不適贫富貴賤之居,坐之薄後,形之寒温。不適飲食之冝 ,不别人之勇怯。

不知比頪,足以自亂,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矣。

診病不問其始,憂患飲食之失節。起居之過度,或傷於毒,不先言此。卒持

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爲粗工所窮,此治之四失也。

是以世人之語者,驰千里之外,不明尺寸之論,診無人事。治數之道,從容

之葆。坐持寸口,診不中五脈。百病所起,始以自怨,遺師其咎。

是故治不能循理,棄術於市。妄治時愈,愚心自得。鳴呼!窈窈冥冥,熟知

其道。道之大者,擬於天地,配於四海。汝不知道之諭,受以明晦。



149《太玄 .辰壬 》

2010 年 07 月 09 日 星期五 06:16

辰壬

夫受術傳誦,若能覽觀雜學,及於比頪,則通道理。故言曰:五臟六腑,膽

胃大小膓,三焦脾膀胱,腦髓胞脈骨。涕唾哭泣悲哀,水所從行。此皆人之所生,

治之過失。謹務明之,可以十全。即不能知爲世所怨。

别試通五臟之過,六腑之所不龢。鍼石之敗,毒藥所冝。湯液滋味,具言其

狀,悉言聞之。夫脾虚浮似肺,腎小浮似脾。肝急沉散似腎。此皆工之所時亂也,

然從容得之。

若付 (髟付 )。三臟土木水參居,此童子所知。頭痛筋攣骨重,怯然少气 (气火 )。

噦噫滿腹,時驚 不時卧者,水倂之所發也。其脈浮而弦,切之石堅,曰水气内倂

而至臟也。肝弦也,膽浮也。腎石也,膀胱濡中堅,此假象也。倂之而頪,可以

知也。

夫從容之謂也。夫年長則求之於府,年少則求之於經,年壯則求之於臟。今

所言皆失,八風菀孰。五臟消爍,傳邪相受。

夫浮而弦者,是腎不足也。沉而石者,是腎氣内著也。怯然少气 (气火 )者,

是水道不行,形气消索也。欬嗽顷冤者,是腎氣之逆也。一人之氣,病在一臟也。

若言三藏俱行,不在灋也。

人有四肢解墯,喘欬血洩者,切脈浮大而緊。良工束手;粗工下砭石, 病愈

多出血,血止身輕者。此肺乏實邪,内亂者也。雖愈者,出惡血以泄邪也。所能

治者,知亦眾多。且與此病失矣。譬以鴻飛,亦沖於天。

聖人之治病,循灋守度。援物比頪,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經。今夫

脈浮大虚者,是脾气之外絕,去胃外歸暘明也。夫二火不能勝三水,是以脈亂而

無常也。四肢解墯,此脾精之不行也。喘欬者,是水气倂於陽明也。血洩者,脈

急窒血無所行也。

若付 (髟付 )。以爲肺者,由失以狂也。不引此頪,是知不明也。夫傷肺者,

脾气不守,胃氣不清。經气 (气火 )不爲使,眞臟壞決,經脈傍絕。五臟漏 洩。不

衄則嘔,此二者不相頪也。

《金匱 》 曰: “萬物之動,如圜相挫。萬物之表,舆日相移。萬物之用,各

135

盡全匑。萬物之成,若易若存。人無其觀,觀無索察,譬如天之無形,地之無理,

白與黑相去遠矣。是失吾,過矣。明引,比頪,從容,是以名曰診徑。是謂至道

矣 ”。

《上經 .天意 》 曰:气物相引,葆龢曰生。生者,雷气所動也;活者,陽龢

所搏也。物之用若,似生所主。自日自月,自气自當。故气動物生,物動气動。

气之與物,微靈微玅也。



150《太玄 .辰癸 》

2010 年 07 月 12 日 星期一 05:17

辰癸

且夫腎者,至陰也。至陰者,盛水也。肺者,太陰也。少陰者,冬脈也。

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積水也。腎,何以聚水而生病哉?腎者,胃之關也。

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頪也。上下溢於皮膚,故爲胕腫。胕腫者,聚水而生病

也。

腎者,牝藏也。地氣上者屬於腎,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陰。勇而勞甚,則腎

汗出。腎汗出逢於風,内不得入於臟腑,外不得越於皮膚。故客於玄府,客於皮

裏,傳爲胕腫。本之於腎,名曰風水。所謂玄府者,汗空也。

腎俞六十七穴,積陰之所聚也,水所從出入也。 (尸兀兀 )上五行,行五者,

此 腎俞也。其穴在督者,爲中樞,脊中,命門,腰俞,長彊五穴。太陽脈俠脊者,

胃,三焦,腎,气海,大小膓,關元,膀胱,中膂,白環十俞。太陽脈俠脊外者,

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秩邉五穴也。故水病,下爲胕腫大腹,上爲喘呼。不

得卧者,標本俱病。

故肺爲喘呼,腎爲水腫。肺爲逆不得卧,腎爲足膝不用。分爲相輸俱受者,

水气之所留也。

伏莵上各二行,行五者,其穴在少陰與衝會者,中注,四滿,气穴,大横,

横骨五穴。陽明脈所發者,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气街五穴。此腎之街也,

三陰之所交結於脚也。

踝上各一行,行六者。复溜,陰谷,太谿,照海,信交,筑賓,此腎脈之下

行也。名曰太衝。凡六十七穴,皆臟之陰絡也,水之所客也。

‘春取絡脈 ’。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肝气急,其風疾,經脈常深。其气

少,不能深入,故取絡脈分肉間。

‘夏取其經 ’。夏者,火始治。心气 (气火 )始長,脈瘦气弱。陽气留溢,熱熏

分腠,内至於經。故取盛經分腠,絕膚而病去者,邪居淺也。所謂盛經者,陽脈

也。

‘秋取經俞,合以虚陽 ’。秋者,金始治,肺将收殺。金将勝火,陽气在合。

陰氣初勝,濕氣及體。陰氣未盛,未 能深入。故取俞以瀉陰邪,取合以虚陽邪。

陽气始衰,故取於合。

‘冬取井榮 ’。冬者,水始治。腎方閉,陽气衰少,陰氣堅盛。巨陽伏沉,陽

眼乃去。故取井以下陰逆,取榮以實陽气。故曰,冬取井榮,春不鼽衂矣。

‘病熱,治以五十九俞 ’。頭上五行,行有五。在督者,上星,顖會,前頂,

136

百會,後頂也。足太陽者,五處,承光,通天,絡却,玉枕也。足少陽者,臨泣,

目 (穴忽 ),正營,承靈,腦空也。以越諸陽之熱逆也。

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瀉胷中之熱也。

气街,三里,巨虚,上 下廉此八者,以瀉胃中熱也。

雲門,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瀉四肢熱也。

魄户,神堂,魂門,意舍,志堂。此十者以瀉五臟之熱也。

凢此五十九穴,皆熱之左右也。熱者,傷與寒而傳爲熱,是其寒盛則塞,塞

則熱甚也。



151 太玄 .辰子 》

2010 年 07 月 15 日 星期四 06:46

辰子

夫地處温涼,卑亢各異。頪酹彊弱,化比食居。變異多方,察觀窈冥。四

診益彰,兩審細細。 ‘熱極寒生,寒極熱癥 ’。

是故傷于寒,病熱。熱甚,不死。若重感於寒,必死。故頭項 痛,脊殭,病

太陽也,以其脈連風府也。其候尺寸皆伏,二日發。

是故身熱,嗌鼻乾,目澀痛。不得卧者,陽明病也。其侯尺與寸俱長,三日

發。

是故胷脇痛,遠耳者。少陽病也,以其脈循脇絡耳故也。其候尺寸俱弦浮,

四日發。此三經倂邪也,未入者,湯以汗,已。

是故腹中温满,嗌乾者,太陰病也。以其脈過胃絡於嗌也,其候尺寸俱沉且

細,當五日發。

是故口燥渴,舌乾,微聞而恐者,少陰病也。以眞脈貫腎絡於肺,繫舌本故也。

其候尺寸俱沉微濇,六日發。

是故煩满善怒,筋緃饢縮者,厥陰病也 。以其脈循陰器,絡肝走筋故也。其

侯尺寸微緩兼緊,七日發。此三經皆倂邪也,已入腑者,下而已。

若付 (髟付 )。重感於寒,一日病太陽。少陰同病,則頭痛煩満口乾渴。二日

病陽明。太陰同病,則身炅腹滿不食,譫譫而語。三日病少陽。厥陰同病,則囊

縮耳塞,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六經臟腑同病,則榮衛不行,臟腑塞,死

矣。病莫可輕,輕則傷形,重則棄命。

人病傷寒,壯且盛者,其邪不傳也。至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

病衰,身熱少龤。九日少陽病衰,耳塞微開。十日太陰病衰,腹减恖食。十一日

少陰病衰,渴 已舌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腹下囊緃,大气皆去,精神復也。

雖有盛壯,疾不時治,隱忍痼疾矣。

至若十三日不已,寸尺下陷,大危。若其脉陰陽俱盛,重感者,發爲温瘧。

其陽浮滑,其陰濡弱者,感風而爲風温。其陽洪數,其陰實大者,遇温熱而爲温

毒。温毒者,風温之毒也。其伏無常,其病莫测也。輕則病 (病水火 )核癳癧,伏

消疽疸。重則萌、發於臟腑,致其毒積、風寒怒火之傷釉留,雖爲不治矣。其温

毒者,客易已難矣。其陽濡弱,其陰弦緊者,遇時氣而爲疫矣。

傷於寒者,在其表則其治已。病在表,用辛以汗,入於裏,泄之 以味。五味

交化,契合則已。粗工珍一方,而欲袪百病。祝由将以常爲,而療瘟病時疫。皆

137

歨自量,趰悮人者。孰不誦聖人之學,以致千秋歟。

是以 ‘陽虚陰盛,汗之則愈。陽盛而陰虚,汗之則死。陽虚陰盛,下之則死。陽

盛陰虚,下之則生 ’。

是故虚實之辧,謬乎千里。盛衰之治,生死须斔。陽盛亡於桂枝,陰虚亡遂

木豆。當吐反下,眞气全失。當下反吐,水湧太陰。故不嫺聖人之學,難躋良工

之域也。



152《太沖 .巳甲 》

2010 年 07 月 18 日 星期日 07:38

太 沖

巳甲

‘一之致,其气沖龢。一其居,形合常 眞。常合醇龢,是於道一。於道一者,

長而且久也 ’。是以形勿違乎四時八風,内以忌其七惑之逆。我神逰乎一如之境,

此聖人致生攝形也。

人之所以病者,貴,則苦於志。富者,苦於得。贫者,勞於飽。下者,求得

餘。是故不避寒暑,近八風之害。不安於龢,而與病害爲伍。欲得之過,使人病

夭。夫七惑緃,而六欲張;鍼石藥液,雖少治其形,無以囬其生矣。

夫病也,形名雖多,其來則一也。何謂哉?病之害,無過四時八風之傷人也。

其形不一,其傷一也。其名有異,其過一也。故傷者,以冬至而分之。至前爲風

温,至後爲傷寒。是以風 温傷寒之傳變,復重入而留者,爲温毒。積久而爲瘟癀,

極久而爲臟竭;此二者,治之猶不及矣。

夫風中太陽者,發熱汗出,惡寒,名曰剛痙;不惡寒爲柔痙。發汗過,亦痙。

發熱,脈沉细者,難治。下者,亦痙。復汗,聂拘急。身熱汗出,惡寒,頸項彊

急,面目赤,時頭痛,獨頭動摇,卒口噤,背反張者,痙也。

太陽微中不知,不足,澑入少陰,過倂厥陰,大動,項首肩手不自已;若痙,

若巫祝;此叨 (病爻 )陽也。從陰,以亂經陽,故曰叨 (病爻 )也。

疮家雖身熱足寒,不可汗,汗之則痙。其脈緊而弦,沉而遲,伏而 緊者,從

也。其脈沉細,逆也。身有疮者,難治。

太陽病痙者,藥,桂枝,苷(甘艸),莫(麻黄),葛(葛根),去之。

過叨 (病爻 )者,棗人,蔦 (寄生 ),萴,謀 (草頭木 ),守 (苗牛頭纠去絲 ),抖 (草

頭后 )鱉曱,蝁血,去之。

太陽病,一身關節爍痛,煩,汗出,胷满,欲得被覆向火,背彊,小便不利,

舌如薹,少腹熱,鼻寒,頭痛者,此風舆濕倂薄也,故曰濕。其脈浮濇,浮濇而

虚,浮虚而濇者是也。沉弦而細,沉濇而緊者,乃其濕寒也。

太陽病濕者,萴(附子),术,藟(防已),芪(黄 蓍),莫(麻黄),苡(薏

苡仁)去之。寒濕者,萴(附子),桂枝,术,薑去之。

太陽病熱者,有名暍。汗出惡寒,身痛熱而渴,其脈細弦,弦遲是也。

不便已,灑灑然毛憟,手足逆泠,動身熱,開口齒燥。其脈弦而細,遲而細

者是也。

身熱痛重,其脈微弱,此夏傷寒水,水行膚中也。暍者,發汗,則惡寒甚寒;

温以鍼,則执甚;數下,則淋甚。

138

病暍者,蓴 (知母 ),石膏,薓 (人薓 ),鵝石主之;或蓏蒂五七吐之。

六經之病,一傳數變;寒熱盛衰之相薄,形名不以。是以当下而發,其 病奉

上。當發而下,正气 (气火 )耗竭。當吐而發,變而厥逆。故代有遺,遺有不昌。

是以有萬世之鍼藥,而無百世師者;天地運行有序,經緯節候有差易也。



153《太冲 .巳乙 》

2010 年 07 月 21 日 星期三 06:41

巳乙

脈肝滿腎满肺满皆實,即爲腫。肺之壅喘,而兩胠满。肝壅兩胠滿,卧則

驚,不得小便。腎壅,脚下至少腹滿;脛有大小,髀 (骨行 )大跛,易偏枯。

心脈滿大,癲瘛筋攣。肝脈小急,癎瘛筋癴。肝脈驚暴,有所驚骇。脈不至

若瘖,不治自已。腎小急,肝小急,心小急,不鼓皆爲瘕。

腎肝倂沉爲石水,倂浮爲風水;幷虚爲死,倂小弦欲驚。

腎脈大急沉,肝脈大急沉,皆爲疝。心脈搏滑,急爲心疝。肺脈沉搏,爲肺

疝。三陽急,爲瘕。三陰急,爲疝。二陰急,爲癎。二陽急,爲驚。脾脈外鼓,

沉爲腸澼,久自已。

肝脈小緩,爲膓澼,易治。腎脈小搏,沉爲膓澼,下血。血温身熱者,死。

心肝澼,亦下血。二臟同病者,可治。其脈小沉濇,爲膓澼;其身熱者,死;熱

見七日,死。

胃脈沉鼓濇,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皆隔偏枯。男子發左,女子發右。不

瘖舌轉,可治,三十日起。其緃瘖者,三歲起;年不 滿二十者,三歲死。脈至而

搏,血衄身熱者,死。脈來縣钩,浮爲常脈。脈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

知於人言;脈至如數,使人暴驚,三四日自已。

脈至浮合,浮合如數。一息十五至以上,是經气 (气火 )予不足也;微見九十

日死。脈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奪也;艸乾而死。

脈至如散葉;散葉者,縣耎而毛也;是肝气予虚也;木葉落而死。

脈至如省客;省客者,脈塞而鼓;是腎氣予不足也,縣去棗華而死。

脈至如丸泥;丸泥者,埏埴陶器也,譬其動如轉珠也;是胃精予不足也;榆

荚落而死。

脈至如横格;横格者,長堅如横木,是瞻气予不足也;禾熟而死。

脈至如弦縷,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

脈至如膠漆;胶漆者,黏聮而左右傍至也;其微兼見三十日死。

脈至如湧泉浮鼓;肌中太陽气予不足也,少气 (气火 )味,韭英而死。

脈至如頺土之狀,案之不得,是肌气予不足也;五色先見黑白壘發者死。

脈至如縣雍;縣雍者,浮也;揣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不足;凝水而死。

脈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案之堅大急;五 臟菀熟,寒熱獨倂於腎也;

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

脈至如丸,滑不直手;不直手者,案之即去不可得也;是大膓气予不足也,

棗葉生而死。

脈至如華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聽;是小膓气予不足也,季秋而

死也。



139

154 太冲 .巳丙 》

2010 年 07 月 24 日 星期六 05:52

巳丙

夫病之於脈,得於節候。其病也,先見於色,入皮毛也。次入於肉腠,見乎

氣也。次入乎内,見於脈也。故聖人之治也,莫不關時矣。

故大膓所謂腫腰脽痛者,正月太陽寅;寅,陽出也。陽气在上,而 陰氣盛;

陽未得自次也,故腫腰脽痛也。

病偏虚爲跛者;正月陽气凍解地氣而出也。所謂偏虚者,冬寒颇有不足者;

故偏虚爲跛也。

所謂彊引背者;陽气大上而爭,爭之,故上彊引背也。

所謂耳鳴者;陽气萬物、盛上勝而躍,故耳鳴也。

所謂甚則狂癲疾者;陽气盡在上,而陰從下;下虚上實,故癲狂疾也。

所謂浮爲聾者;皆在气也。所謂入中爲瘖者;陽盛已衰,故爲瘖也。内奪而厥,

則爲瘖俳,此腎虚也。

少陰不至者;厥也。少陽所謂心脇痛者,言少陽盛也。盛者,心之所表也。

九月 陽气盡而陰氣盛,故心脇痛也。所謂不可反側者,陰閉塞而弗動也。陰氣藏

物也,物藏則不動,故不可反側也。所謂盛則躍者;九月萬物盡衰,艸木蓽落而

墮,則气去陽而逆之陰;其气盛而陽之下長,故謂躍。

陽明所謂灑灑振寒者;陽明,午也。五月,盛陽之陰也。陽盛而陰氣加之,

故灑灑振寒也。所謂脛腫而股不收者,亦五月盛陽之陰也。陽者;旺於五月,而

一陰氣上。與陽始争,故脛腫而股不收也。

所謂上喘爲水者;陰氣下而復上,上則邪客於臟腑間,故爲水也。所謂胷痛

少气 (气火 )者;水气在臟腑也。水者,陰氣也。陰氣在中, 故胷痛少气 (气火 )也。

所謂甚則厥,惡人與火,聞木聲,則惕然而驚者;陽气與陰氣相薄,水火相

惡,故惕然而驚也。所謂欲獨閉户牖而處者;陰陽相薄也。陽盡而陰盛,故欲獨

閉户牖而處也。所謂病至,則欲乘高而歌,棄衣而走者;陰陽復爭,而外倂於陽,

故使之棄衣而走也。

所謂客孫脈,則頭痛鼻鼽腹腫者;陽明倂於上。上者,則其孫絡太陰也,故

頭痛鼻鼽腹腫也。丈陰所謂病脹者;太陰子也,十一月萬物气皆藏於中,故病脹

也。所謂上走心爲噫者;陰盛而上走於陽明,陽明絡屬心,故曰上走心爲噫也。

所謂食則嘔者;物盛满而上嗌 ,故嘔也。

所謂得後與气,則怏然如衰者;十二月陰氣下衰,而陽气且出,故曰得後與

气則怏然而衰也。所謂腰痛者;病少陰也。少陰者,腎也。十二月萬物陽气皆傷,

故腰痛也。所謂嘔欬上氣喘者;陰氣在下,陽气在上,諸陽气浮,無所依從,故

嘔欬上氣喘也。

所謂瑟瑟不能久立,久坐起則目 (目巟 )(目巟 )無所見者;萬物陰陽不定,末

有主也。秋气始至,微霜始下,而殺萬物;陰陽内奪,故不能久立,目 (目巟 )(目

巟 )無所見也。

所謂少气 (气火 )善怒者;陽气不治也。陽气不治則气不得出,肝气當治而未

得,故 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所謂恐如人将捕之者;秋气萬物未有蓽去。陰

氣少,陽气入;陰陽相薄,故恐如人将捕之也。

厥陰所謂 (病頭頹 )疝,婦人少腹腫者;厥陰病也。厥陰者,辰也。辰三月陽

中之陰邪在中,故 (病頭頹 )疝少腹腫也。所謂腰脊痛不可以俯仰者;三月一振榮

140

華萬物,一俛而不仰也。所謂 (病頭頹 )癃疝膚脹者;曰陰亦盛而脈脹不能通,故

曰 (病頭頹 )癃疝也。所謂甚則嗌乾熱中者;陰陽相薄而熱,故嗌乾也。



155 太冲 .巳丁 》

2010 年 07 月 27 日 星期二 06:39

巳丁

嗚呼。病之治,有益不益也。表 裏虚實,鍼石湯醴,各有其常,本有其治。

形本躶也,奈何以俗僞之?病當疾去也,奈何賤生而重儀。夫重儀而已,莫若去

儀而葆生也。輕启彡,棼殅役。鏤刺之利棄,生而重乎儀。莫不誕歟?故使聖人

蒙羞者,侯王之欲也,其無可行,奈何。

鏤刺者,傍通也,開鑿也,疎末而開其本也。故言鏤(力遂切,音戾)刺者,

刺其絡,以治諸内者也。督脈之絡於骨者,以其骨之生气而气之主骨也。

絡脈者,一十有六。膻中手厥陰伏其絡,倚於心與九陽也。小膓手太陽伏其

絡,倚於腎與胞也。何謂也?其爲玄牝之府故耳,始生气之從來也。

故督之絡於脊椎隙間者,气閫骨也。其自骶閭而始,直行而上者,終於椎上

合風府。其合臟腑,其主神志气力,爲骨舆陽道之督導矣。故絡其俞十有八穴,

骶閭至脊中六穴,名曰六合,脇脘諸气,脊以上十一穴,名曰十一關,主臟諸气

痛也。

故骨之絡脊翼上突者,骨之生導气機也。是以起骶閭之翼,而終於椎上,上

合彊間。其支者,合於風池。其合气於臟腑,其主機動,其爲閫,爲諸勞諸傷諸

气之彙也。故絡其俞二十有六穴,主百勞諸損傷,故其名曰百勞刺。上治上,下

治下。刺五分,灸以年爲壯。

故膀胱足太陽之絡,始於腦中, 自瘂門上出而下至肩中俞。其支絡天髎,自

肩井而散。其絡自肩中俞直下。經急風,气輸,熱俞,心機,智關,督關,膈門,

气屈,肝育,陽俞,垣宫,滎門,無邪,水宫,元門,後倉,子彊,陽光,水储,

自宴,五馬,環止,絡泉,横絡會陽,上絡秩邉,下走承扶而終也。其穴二十有

三,所過八穴,主頭項背,臟腑熱,脇弩痛。陽宫垣俞二穴不可刺,夏刺則即日

死,春刺失精,冬刺水枯。下治上,上治下。刺五分,灸七痏。

膽足少陽之絡,始於風池,循肩俞,經天髎傍五分翼熮穴,背儝,魄門,

膏肓俞,僂風,息痛, (病頭員 )門,結气,臃門,死户, 勞俞,厭气,僂宫, (凥

兀 )户,尻俞,臀關會於環跳。其支者,自五樞,結气,腹滎,歷京門,上季脇,

循肋外而上,天合,端門,龢陽,木宫,膽舍,胃倉,厭气,會於鳩尾。又支者,

自日月循於缕風。其絡穴二十有五,所過十穴,主弦脹。气满不得食,腹痛如豁。

忌直刺,灸五七壯。

肺手太陰之絡,始於中府,從肺繫出膈俞,經譩譆,魄關,气門,少泉。循

太陽絡之熱俞,气輸,急風,至厭肩,會雲門,上交息肩,袪風,俠天府而下,

歴嗌满,尺關,气屈,終於列缺。支者自肺繫,出俞府,气户直下,逆满,膺俞,

太宴,雲宫,噫满,倂不容,承满, 木宫,膽舍,天樞,終於蘭門。本絡十五穴,

所倂十四穴,主气满不得息,逆嗌不食,脘满背閫痛。本絡勿直,灸三七壯。

肝厥陰之絡,始於本臟。繫期門,金火木水土,五宫五穴至季端,循脇内陷

天焦穴上行,石满,星垣,脾樞,血愈,離气,天燥,厭門,食關,天鉞,入膻

中。又支者,自章門後五分曲脇而上者一十二穴,天剛,地怒,人怨,志滯,姑

141

妄,意會,肓髎,烏蒙,户牖,天怨,赤宫,天淵,經大包傍上極泉。其循經前

而上者,始蠡溝前上行,天鬭,气承,疝門,交太陰經,撅都,蠱舍,温市,會

曲泉,血府,幽都,串陰器,上氣街,交太陰陽 明,至水满,地癉,疉門,會章

門。本絡三十七穴,所交六穴,主蠱脹瘕疝,滿不得食,陰陽二痿,目弦頭晕嘔

嗌者。

心手少陰之络,始於心中,出乎靈墟内三分之本主,下循九衢,雲端,交三

經過期門,日月間至神營,下長街,域間,宇門,急腹入絡小膓。其上者自神營,

玉都,天荒,天蒼,會極泉。貫内胛絡俞,會天宗,秉風,肩井,天牎,入舌繫

嗌,支者自天宗會於腦。循經前而下者,内肱,扶正,亢陽,上榮,天官,極曲,

貙邪,臍满,脘會,膺淵,郄中,咸炅,胃都,通滎,腕中,天闕,精極,會少

府絡勞宫,與小指次指出其端。本絡二十有六穴 ,所過十有三穴,心胷脘腹。

脾足太陰之絡,始於本臟,出上繫,當乳根步廊下於鳩尾平處,名曰中峊。

自中峊,液井,引緃,天衡,會於大包,入寅溟,肺墟,蒙光而下,倚陽,相使,

青菀,厭會,中樞,太葆,谷關,天寐,從星,流光,動風至带脈後一寸,下入

承尻,環樞,從承,坤谷,於沖門下一寸沖會過經,循之下。經炅門,爽光,胞

會,高榘,榮髖,鹤膝,蛇目,入陰陵泉,上機,五疝,下機,秘關,緃谷,入

三陰交環踝而散。本穴三十有五,所過四穴,主情抑志鬱,臟腑積滯,婦膓結瘕

流疝。

腎足少陰之絡,起於本臟,下絡膀 胱,自膜而上,出建裏下五分之陽宗穴,

陽明,三陰,八會,聽門,牙關,於肓俞上五分之少抉,交闕會中,左走右,右

走左,入肓俞,肩門,息肩,於外陵上五分取中肱,五正,肘关,曲雲,水道上

五分屈脇,會气穴,交關元,左走右,右走左。走水道, (凥兀 )關,精宫 (子戶 ),

歸來,大赫,交中極,左走右,右走左。急气,腹直,飍裏,縚頂,舍次,沖次,

靈交,過陰廉。至溺矢俞循經而下,吢吕,古光,合陰谷,陽邱,鯤陽,脬佑,

溺陽,合复溜,走太鐘,水泉而散。本絡三十一穴,所過十五穴,主諸虚損,勞

弱,腰股腫脹,足膝不利。

九陽之絡 ,起於彊間,循風癯,天羅,陽空,一陽,寂天,至束,炅陽,過

縣顱,下厭眦,外髎會, (風劦 )風,頷俞,經天牖,池下寸半之頸俞,剛風,痙

癎,痙風,歴肩井,承彊,至肩中俞,急風,气輸,熱俞,風關,气會,命營交

至陽,於至陽靈臺間一口寸尋神府,上靈臺,延骨絡上行,於神道身柱間尋逆天

俞上直,清靈,气緃,天池,意怡,宴椎,行風,上會風府入腦間。本絡二十有

八穴,所過十有一穴。主諸風癎痙,厥逆不用,神恖恍惚息寐弗力。

任脈之絡,始於承漿,傍開一目下循,終於下極。從孔厭,俠嗌,喉絡,天

突翼,以下九膺九穴至鳩尾下翼, 翼以下八宫六穴至神闕翼,以下下元六龢至下

極俞者,本絡俞二十有五,其主陰血腹膓,玄牝寒熱血癥。所過有九穴,主氣滿

厭食,嗌逆浮虚,諸邪妄行不歸。

沖脈之絡,起於陰極之會裏前導中,俠會,囊邸,走气沖,疝俞,自中傍開

二寸半循根柢,精宫,腹五里,精舍,三合,仳樞,齑端,靈醓,祭壇,循脾樞,

血愈,會鳩尾,嗌門,自中傍開半目上行,陷突,膻會,明堂,紫宛,重雲,寶

蓋,挟突喉,會承漿環唇,交水溝,迎香,過目散腦中。本絡一十有九穴,所過

七穴,主臟腑鬱滯,犇豚嗌噫。

陽明手大膓之絡,起於大膓,絡於肺間 心突中上天突,自大膓出陽關至本俞,

環尻骨端循六陰絡之五衟,四窬,平蹊,步常,步恒,鹤翅,絡气街,環尻端下

寸半走無名六穴至气街,自鹤翅上行,走 (皮丸 )(月少 ),带脉,气弩,腋眇,臂

142

緃,倂巨骨,散於天鼎。其支者自本俞外五分之爡筋下行,寅洩,還陽,聚痍,

七塞,閫關,至極底入膓中。本絡俞一十七穴,所過一十有三穴,主嗌乾气痛,

二便腰腹。

胞之絡起於腎臟,出關元中極間之靈彙,自任脈上行神闕,其支者,自气海,

中注,盲俞,天樞,滑肉門,太乙入絡於肝,自肝下循五樞五穴,至生气,鎬陽,

元宫,生門,天錫,絡胞中 (男 子曰元田宫 )。本經六穴,所過一十有五穴,主男

女生成氣血之事。

胃足陽明之絡,繫於脾,出中脘,沿沖脉任絡上行膻中。出鳩突,膨鬆,脘

元,吅門,焭气,龍門,稽水,歴章門,絡带脉,循脾葏,太乙入胃繫,出膜絡

脾。其支者,自脾葏,沿大横,腹結,府舍,冲門,從陽明之外而下行,巽户,

沓泣,伏風,承髀,陽全,臨關,承气,膝兑,鹤隘,脘宿,愈膓,胷舍,經豐

隆,肺門,達解谿而散。本絡俞二十有一穴,所過九穴,主反胃嗝噫,食不下。

胷中满悶,滯利水洩。

六陰之絡者,地氣之絡也。走關俞,腰俞,會陽,長彊,循五 衟,四窬,平

蹊,步常,步恒,鹤翅,絡冲門,气街,下循會陰,絡二陰。本俞有八穴,所絡

十穴。主癃閉痿痺,女子諸病。

156《太冲 .巳戊 》

2010 年 07 月 30 日 星期五 07:03

巳戊



《下經 .玄珠 》 曰: “心居於虚,虚以攝正。神渾同無,無以緯生。不欲,無

燥惡。不妄,無疢擾。風寒暑濕宴於息,則莫 (病頭叶 )税 (病頭水 )衾 (病頭金 )户 (病

頭土 )之气,無以癕肆 (病頭姊 )病 (病水火 )也。惡勞之數 (病頭术 )數 (病頭术 ),孰無

爲之疲疲。數 (病頭术 )數 (病頭术 )之至極也,莫若疲疲之本初也 ”。

‘六淫者,非喜怒哀樂恐驚憂,無以癰肆 (病頭姊 )病 (病水火 ),非馨得躁失之

益弊,無以動其基。故精水神火,生身之天也。是故聖人之葆其生,止以維神,

定以息精,精神治,則气固秘也 ’。

“以道觀之,則賊邪上,而濕淫下,此常也。故身半已上者,邪中之。身半

以下者,濕中之。以道通之,則寒中外,其气所發。客入於内,本霪所濁也。以

象同之,寒伏於下,熱悶於上。一勝一敗,薄而對也。反,推之同也。其陰陽之

道,合而生。失之則極,極而爭,爭甚死。 ”

《下經 .中於治 》 曰:邪之中人,無有常也。其中之陽, 則客於臟。中之臟,

則客奇琶 (病恒去下横 )。中之陰,則流於腑。中之腑,則流於經。中皮毛,則悶

熱結。中之谿谷,則流於節。中者,客也。流者,入也。其有客未得而内發者,

自亂也。雖曰自亂,當有因而引,發之應也。

故邪之中面,則下陽明。中於項,則下太陽。中於颊,則下少陽。中膺背二

脇,則從其經也。夫中陰,從肱股之陰,脅腋之分也。其皮薄,其肉淖澤,故俱

受於風蝕,而傷其陰也。

憂愁恐懼,則傷於心。中寒寒飲,則傷於肺。寒中颊脅,墮畜惡血,脂气臃

腫,則傷於肝,醉勞入房,汗出當風,則傷於脾。負重勞力,入 房過度,汗出沐

浴,則傷於腎。此形於邪之倂也,陰陽俱感,邪乃得恍 (病頭狂 )。

其面首與諸身形也,屬乎骨,連乎筋。通之於血,合之於气。故氣血之龢也,

則不病也。何謂哉?五臟之龢也,六腑秘也。臟腑調,則其氣血龢也。雖有賊邪,

莫可乘之。故不病耳。

143

宣王五年戊寅,時在文仲侯二十二年秋仲。邽大浸稽天,溺令至月,是水之

南有疫焉。人畜得之,無不以痓死者,百姓走與之。呈其侯,侯疑之,以己無悳

天怒耳。

師尚请往,視其屍皆膺腹腫會 (病頭貴 ),鼻溢之涎鱼腥,詢言其亡不二日,

惟童奴如故耶。疑其 頪焉,投以堇 (廿系 ),藥,苷,茈,莫,龍沙,膏石飲之,

絕其腥。中者無救,不中者無事矣。

奴役無病者,無膏粱之食也。夫膏粱者,令雨旬旬,鮮有能存者。既新解,

物受淫而疸毒自生,食之,則頪惡其化。故疫染之於禽蟲鳞嘼,而人獵而用之,

惡得全也。

故庄公启立,而謀於師尙曰,寡人欲彊民,請師以方。師尙曰:汝知人食而

疫,莫知病役甚疫也。病治以藥,国治以籌策。貴人惜生,饑者貴食。胡不以奴

爲兵伍而征往,用之疆域。治日用之綱,昭令而行,則汝之二籌得光矣。靈侯曰:

善。知病之以求於醫也,惡惡不病之自治耶? 胡若如是哉?

《上經,攝生 》 曰: “心忞 (音同慜,心志勉且恒也 )不息,其生也長。心欷 (气

下精,息心恬澹以玄覽攝靜也 )如嶽,其工乃當。宗 (氣中 )气浩浩,病無從生。臓

(蓋下山,象形,山气之清澹也 )腑 (日昔下,象形,川气之流濁也 )毓秀,氝 (音

气,内气龢也 )承自彊。氛 (音壯,气剛也 )衡陰陽,東 (氣下杲,木气清也 )濟西 (气

肖,利气也 )張。病之與人,有已從來,壯悅自息,攝飬無萌。天道無親,常舆

善人。人之自奪,命之亡也 ”。

“‘庶庶 (象形,物出地上 )有禾,生以其龢。穟穟穡穡,常一致諧 ’。自然之 所

發,道之所長也。人之知則不然,以其欲索其畜之耳。是故熾勞日甚,不知有終

也 ”。故天之龢,則萬物欣欣。天之寒,則地裂凌冰。其卒寒,手足解墮。

人之十二經脈,絡澻谿谷。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气 (气火 )皆上於面而走空竅。

其精陽气,上走於目而爲睛。其陰别气,走於耳而爲聽。其宗气,上奉於鼻而爲

臭。其濁气出於胃,走唇舌爲味。其气之津液,皆上燻於面而皮厚,其肉堅。故

天气甚寒,則不能勝之也。

故虚邪之中人也,灑淅動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見於色。不知於身,若

有若無,若存若亡。有形無形,莫知其情也。



157《太虚 .午甲 》

2010 年 08 月 05 日 星期四 06:31

太 虚

午甲

聖哉!黄帝,生而神靈。弱而言能,幼而询齊。樸樸敦敏,一至元亨。盡

人之苦,極天地變。乃師歧之文伯,立治之道。知天之龢,致長生之灋。

人之有其所病也,其有動作,其有食用。不知常,奉乃進。有妄其形,其乃

苦成矣。故建言以知之:從自然,揣節度。勞不驟,汗勿扣 (象形,洞風冷淋,

伏流牛飲也 )。食無躁,行度力。心神一,萬事移。恒有已,不及之可及。恒有

得,涓涓來機。規天下,用小已知其常。知牝牡,得其可運之稽式。以龢我 形,

以奉其生。以治其所不治,以先其機而用之,大矣。

微微乎,似若一也。然其變之極,非察形望色切脈渾一者,弗能奧也。孰知

乎?一脈之上,有陰陽虚實。有頪似,有妄通者。聖道其微,良工極细。若眞妄

之恍然而一,則非心止於斯者,莫之能矣。大以言者,恐不可以辧。微以言之,

144

畏其疑而不斷。我亦猶難之,明形盡象矣。

諾者,王仲康之弟也,智而靈有焉。然之患有年耳,良工不能癒其腹疾 (病

頭朿 ),其苦甚焉。當季秋耶,馳騁於郊。不愼,墮谷破腹卒矣。少順 (頁心,古

顺字,流失快也 ),知焉,痛處宴然若失。俯苦起 之未己,洞處出物,有如乾脂,

其大如爵,去之,破衣裹之歸,旬月而已,以爲其有神助之也。

已,或人病釡腹者,諾以豁然去之,世謂其失常。其畏若鬼神,以爲巫焉,

遠而徙之。噫兮!此時人惜死焉,惡生之甚耳。

有所經發,孰其爲過?可利之用,世所忤焉。其常耶?其不常耶?謂其不常

者,孰非不常焉?愚若是一也,智若非一也,其是非本一也。人有莫可以知矣。

去惡,去喜,以用生乃從之,是非孰多耶。

“物備其用,用有其方。方有則,則有常,常乃灋,灋啓其用。知此,可以

存其悳,可以長久,可以盡天年。 ”。 “故物本常也,時以間之。物本亨也,氣以

客之。有間則反其常,有客則逆其生,反常曰病,逆生曰病 (病水火 )。是謂失悳。

失悳者,失其衡也 ”。

故曰 “諸脈之急者,多寒。諸脈之緩者,多熱。諸脈之大者,多气少血。諸

脈之小者,氣血俱少。諸滑者,陽气盛而微温熱。濇者,多血少气 (气火 )以有微

寒。 ”此人病之脈六變也。故其病之變化也,則脈先至耳。

曰病心之變:脈急甚者,爲瘛瘲。微急者,爲心痛引背,食不下。緩甚者,

爲狂 (病頭狂 )笑。微緩者,爲伏粱。其在心上下行,時唾血。太甚者,爲喉吤。

微大者,爲心痺 引背,善淚出。小甚者,爲善噦。微小者,爲消癉。滑甚者,爲

善渴。微滑者,爲心疝,引臍少腹鳴。濇甚者,爲音瘖。微濇者,爲血溢,維厥,

耳鳴 ,顚疾。

曰病肺之變:脈急甚者,爲癲疾。微急者,爲肺寒熱,怠墯,欬唾血,引腰

背胷若是,鼻瘜不通。緩甚者,爲多汗。微緩者,爲痿瘻偏風,頭以下汗出不可

止。太甚者,爲脛腫。微大者,爲肺痺引胷背,痛不得卧,惡日光。小甚者,爲

泄。微小者,爲消癉。滑甚者,爲息賁上氣。微滑者,爲上下出血。濇甚者,爲

嘔血。微濇者,爲鼠瘻。在頸支腋之間,下不甚其上,其應善痠矣。

曰 病肝之變:脈急甚者,爲气怒惡言。微急者,爲肥气在脇下,若覆杯。急

弦者,息變爲賴 (病頭來,惡結内也 )瘤。緩甚者,爲善嘔。微緩者,爲水瘕痺。

太甚者,爲内癰,善嘔衄。微大者,爲肝痺陰縮,欬引少腹。小甚者,爲多飲。

小急弦者,爲痞癪癥瘕。微小者,爲消癉。滑甚者,爲潰疝。微滑者,爲遺溺。

濇甚者,爲溢飲。微濇者,爲瘈攣筋痺。

曰病脾之變:脈甚急者,爲瘈瘲。微急者,爲膈中食飲,入而還出沃沫。緩

甚者,爲痿厥。微緩者,爲風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無病。太甚者,爲擊僕。

微大者,爲疝气,腹裏大,有膿血在膓胃之外。小甚者 ,爲寒熱,微小者,爲消

癉。滑甚者,爲潰 (音會,瘍也 )癃。微滑者,爲蟲毒蛕蝎腹熱。濇甚者,爲膓潰。

微濇者,爲内潰 (音會,瘍也 ),多下膿血。

曰病腎之變:脈甚急者,爲骨癰癲疾。微急者,爲沉厥犇豚,足不收,不得

前後。緩甚者,爲折脊。微緩者,爲之洞。洞者:食不能化,下,嗌還出,胃不

受食也。大甚者,爲陰痿。微大者,爲石水,起臍已下至小腹。腄腄然上至胃脘

者,死,不治。小甚者,爲洞泄。微小者,爲消癉。滑甚者,爲癃潰 (音會,瘍

也 )。微滑者,爲骨痿,坐不能起,起則目無所見。濇甚者,爲内生大癰。微濇

者,爲不月沉痔 。



145



158《太虚 .午乙 》

2010 年 08 月 08 日 星期日 06:22

午乙

“神人無病 ”:非其異於人也,是其邪之無可聚以爲患耳。 “聖人無方 ”:合行

於諸而顺以治也。治之,則無不去矣。 “眞人無可病 ”:其神合眞,眞合其气,气

合其眞,眞存形合,止爲其功。是以諸因不能動,諸邪不能干,而諸病無可以形。

故《玄珠 》 曰 ‘知其道之在天地,猶川谷之於江海 ’。

故曰 “五臟爲嶽,血脈爲谷。六腑爲海,經絡爲川。天地之道,揆度以合。

故治上以散之,治下以通之。暅 (火遠切音亘 )中之治,龢以陽之。暅中者:膈下臍

上,脇内皖中,爲一身陽龢之牝牡也。湯醴灸刺,其用一也 ”。

故曰 “兒嬰食之過甚,則積於胃而熱之邪干乎膽,其气動肝,故生乙 (病頭丕,

腹病腰不能申也 )痋 (徒冬切音同多動病也 )。 疻生瘭 (病頭丙臼文,疽之有根在血脈也 )瘣 (乎

罪切音贿 ), 寒生比 (病頭畢,足寒不力也 )宥 (病頭又,氣痛莫忍也 )。 熱生疦 (呼决切音血 )

故 (病頭古,肤下结块柔滑也 ),踨 (气下盅 )之乙 (病頭丕,腹病腰不能 申也 )而爲痲。老耄气

衰,血之疚而爲痋。

損 (病頭辛,傷寒骨痛,冷颤肤悚也 )之瘁而爲怯 (病頭夾 ),疢之宥 (病頭西,二太 陰極熱

之氣惡也 )則爲洫 (病頭或,膽少陽之風痛也 )。 濕熱之下注而爲之渥 (病頭出,婦人下龡而帶

濃也 ), 冷之積久而爲之宥 (病頭西,二太陰極熱之氣惡也 )。 悑 (病頭甫,痞满脹痛也 )之生於

癮僅 (病刀心,心痛如豁也 ), 疪之自寒而至 ”。

病之從由而來也,其邪合形。故疫者,鳞介之气所生也,其行有中有不中。

瘟者,蟲嘼之气承淫而至也,其感有染有不染也。故其來飇飇,非大旱大濡大澐,

而莫之以行也。濕濡蟲腐,流气爲疥癩。蟁蝇蝱蠆,涎蠹入食而爲癥癅。是以,

食飲者,不可不慎之也。起居者,不可不攝之也。

天之常, 無所不攝也。地之道,無不容也。是以病疛爲閉,病癲爲風涎。癇

爲腦風心間,血脈閉溢爲中風 。 渥 (病頭出 )爲之滯 , 秘乃實邪。僅 (病刀心 )者爲懑,

夷 (人肉土 )疢乃痟。濕勝則脛歱 (病頭童,足腫轉筋也 ), 絡塞則面僞 (病頭爲 )。 食肉過

而結癅,病 (病頭水火 )涎疢而内疽。

火毒外發而爲疥癩,飲太過則濕病 (病頭水火 ) 贅癖。气之兇殺結毒癘,肺肝癆癧呌 (病

頭睾,血疝在下也 )染。疚病肺而癭,脾同睡 (病頭水 )而成僻 (病頭奰,腫滿而滑也 )。 熱勞急 (病

頭及,熱心痛而劣也 )疚爲籍 (病頭吅欠吅,脈结大块也 ), 濕熱結下而痿。此常之 所以也,孰

不可已先知之乎?微乎,能知之精。察乎,可辧於形。 頪以索之,知惡何其難哉。

六腑之病也,熱則痛,寒則脹。實則痛,虚則脹。故面熱者,足陽明之 病也。

146

魚絡血者,手陽明之病也。兩跗之上脈竪陷者,足陽明之病也,此胃之脈也。大膓之病者,

膓中切痛,不能久立。與胃同候,取巨虚上廉。胃病者,腹嗔 (月眞 )脹,胃皖當心痛。上肢

兩脇膈咽不通,食飲不下,取之三里也。

小膓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後,當耳前熱。若寒甚者, 若獨

肩上熱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間熱。茬脈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陽病,取之巨 虚下

廉。

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留,即爲脹。候在

足太陽之外大絡,其大絡在太陽少陽之間。亦見於脈,取委陽。

膀胱病者,小腹偏腫而痛。以手案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熱,若脈陷。

及足小指外廉又脛踝後皆熱,若脈陷,取委中央。

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數

唾,在足少陽之本末。亦視其脈下陷者,灸之。其寒熱者,取陽陵泉。





159 太虚 .午丙 》

2010 年 08 月 11 日 星期三 06:05

午丙

歧伯師 見於仲顥曰, “税 (病頭水 )疢之禍,人皆病之,何如逹之治要?敢請

夫子言之 ”。

仲顥曰: “息汝心,沐汝神,聽之以靜。容汝性,合汝志,冥冥洞洞。見汝

之眞,合汝之行,窈窈曠曠湛湛。知之常,明之道,逹致一,豁陰陽,启灋度,

頪物心,自自然然。用揆度,合天葩 (恒去下横 ),窮物之道,則治之要悳矣。

愼知謹爲,細解微辧。作之而勿以惑,用之而無以驕,如是而已矣。汝志治

與百姓,以教之知。知則病微,知微無患,道行矣 ”。

灋有其利,利有所不足。綱有其文,文有所不盈。形與神不秘,則其气從内

亂。 營與衛不合,則其志不果。宗气與意不步,則其精必竭。

故暮夜當息也:則气囬三焦,其精歸膽足少陽。亦气囬於肝足厥陰,其精歸

肺手太陰。俾五臟六腑之氣皆朝於膽,膽司外佈衛,以衡陰陽也。

故人寅而息已,則其气 (气火 )囬大膓,其精歸足陽明太陽,陽气大動而起矣。

是當起也,則其气囬脾足太陰,其精歸肺手太陰。亦气朝百脈,精宗合神而用也。

是以若作若息,當有其常。若食若飲,亦葆其度。不失其常度,則無消乎膏

肓膋育六墟。六墟不失其眞湻,則營衛不失其一,而六腑調五臟安也。

知常 ,常也。不知常,峊也,亦其不知容也。無容,則不進矣。饑者,常以

天下爲小,而食爲之大。公子謀者,常以萬物爲小,而其位爲大。

故《上經、玄珠 》 曰: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道,道、

乃久,没身、不殆 ”。

故襲常者,知嗇矣。夫爲嗇,乃惜其身。事天、攝身以嗇。攝身以嗇,乃

治已。是以知嗇合時,謂之常。常恒,道之度一也。





160《太虚 .午丁 》

2010 年 09 月 03 日 星期五 05:45

147

午丁

故《上經,解 》 曰: “經者:徑也。絡者:網也。谿者:澑也。谷者:空也。

俞 者:若也。穴者:舍也。

故經者,經气 (气火 )精水之徑也。絡者:榮衛交澑之網也。谿者:水經氱衛

之澑也。谷者:元宗經涎所注之空也。俞者:所輸營積之萃也。穴者:精晶衛氱

之彙也。故諸鍼之道,乃調給之樞也 ”。

故《經 》 曰: “濕生濕蝕,物之常也。濕斜 (象形,旁生,偏盛也 ),生也。

濕過者,病 (病水火 )蝕峊也,痞畜滯也。辛宜 (凡人 )散也,利宜 (凡人 )通滯也。其

瘤斜 (象形,旁生,偏盛也 )生,濕以外利。滯之以成,逐之可行也 ”。

湯者,蕩也。醴者,理也。藥者,效也。石者,伐也。鍼者,交 (象形,通

偹,益利也 )也。灸者,疏也。故知治之所從,不可以遂心,欲之矣。

故經絡谿谷之俞穴,其有所不同者,譬五穀之入胃,各有其榮,歸其所頪者

營焉。故外積九鍼之介,案蹻導引之利,以成不世之功矣。乃其俞穴所部,自有

所畜營之益矣。

故有言曰: “知用,不竭。知弊,不惴。知往,不衰。知常,不壯。知恒,

不盈。知利,不豐。知功,不道。 ”故經脈者,所以能决死生,處百疢,調虚實,

不可不通也。

“刺者不診,診者惡知經 ”。 ‘譬痛之在經怵怵,太陰手之動脈細牢,而两關

人寅气口後細而緊,此足少陽 陽明之病也。若其惡知經络,以其傷寒而調之,則

非良診者也 ’。

且人之始生也,先成其精,精成而腦髓依次以生。骨爲干,脈爲營,筋爲剛,

肉爲牆,皮膚堅而毛髮長。榖入胃,脈道通,血气 (气火 )乃行。

故知其經,則診備矣。知其絡,則其注知矣。知其血络,則其龢與閉明矣。

知其谿澑與谷空之所歸與臟腑,則其診洞矣。

161 太虚午戊 》 上

2010 年 08 月 17 日 星期二 05:55

午戊

肺手太陰之經,起乎中焦,下絡大膓。環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繫横

出腋下。循臑内,行手少陰心脈之前,下肘中 ;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

循鱼際,出大指之外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循次指内廉,出其端。是動,則病

肺。脹满膨膨,丣 (與久切音酉 )喘欬。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之彌 (不上日下,昏

昧 )瞀,此爲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欬上氣,喘渴,煩心胷滿。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熱。

气盛有餘,則肩背痛熱。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丣而欠。气虚不足,則肩背痛

寒。肺昃熱,少气不足以息,嗌中病 (病頭水火 )涎甚,溺色變。

爲此諸病者,盛以瀉之,虚以補之。熱以疾之,寒以留之。陷下以灸之,峊

以血出之。絡有色以去之,爪 節絡血出之。不盛不虚,以經取之。盛者,寸口大

三倍於人迎。虚者,寸口小於人迎也。

大膓手陽明之經,起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

148

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廉,鬪肩,出髃骨之前廉,出乎柱骨之會

上,下入缺盆,絡肺,卝 (音貫 )膈,屬大膓。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

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是動,則病齒痛,頸腫。

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丌黄,口中乾,亓 (音齊 )鼽衂,喉凷 (音執 )痺。肩前

臑痛,亣指次指痛不用。气有餘,則當經所過者熱腫。虚則 寒惈,亓浸 (象形,

澇也 )演 (弗也,象形干枯傍出也 )復。爲此諸病,盛以瀉之,虚以補之。熱以疾之,

寒以留之。陷演 (弗也,象形干枯傍出也 )以灸之,峊以血出之。不盛不虚,以經

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大於寸口。虚者,寸口大於人迎也。

胃足陽明之經,起乎鼻之交,頞中。傍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

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浆,却行頥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

人,循髪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嗌中,入缺盆,下膈,屬胃

絡脾。直者從缺盆下乳内廉,下挾臍,入气街中。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裏,

拮(象形,交會也)至气街,略(象形,其欲之散其邪,故薄以號憾出之)合以

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象形,一入,合也)循脛外廉,入(象形,一

人,行也)足跗,入中指内間。其支者下廉三寸浸 (象形,澇也 )别下入中指外間。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

是動,則病洒洒振寒。善呻,溺數,呵欠,顏黑。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

聲則惕然而驚。心欲動之,獨閉户塞牖列(象形,若暗冥自是也)處,甚,則欲

亢高略(象形,其欲之散其邪,故薄以號憾出之)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是

爲骭厥。



162 太虚 .午戊 》 下

2010 年 08 月 20 日 星期五 05:34

太虚午戊 》 下

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瘧温淫,汗出鼽衂,口喎唇胗,頸腫喉痺。大腹水腫,

膝臏腫痛,循膺乳气街,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甚則身 ?前皆

熱,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饑,溺色黄。气不足,則身?前皆寒慄。胃中寒,則

脹滿。爲此諸病,盛以瀉之,虚以補之。熱以疾之,寒以?之。陷演 (弗也,象

形干枯傍出也 )以灸之,阜以刺血出之。不盛不虚,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三

倍於寸口,虚者,寸口反大於人迎也。

脾足太陰之經,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内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 内踝前廉,

亢踹内。循脛骨後,較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上屬脾。絡於胃,上

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别上膈,注心中。

是動:則病舌本彊,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虚(空谷流气也)

气,旿則快然,昃衰其邪(偏盛也),故身體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税 (病下水 ),體不能動摇,食不下,煩心,心剐(頂

矗也)急痛,便溏瘕泄。水閉,黄疸不能卧,彊立,股膝内腫厥,足大指不用。

爲此諸病,盛以瀉之,虚以補之。熱則疾之,寒以留之。陷演 (弗也,象形干枯

傍出也 )以灸之,腫以燔 鍼之。不盛不虚,以經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

虚者,人迎反大於寸口也。

心手少陰之經,起於心中。演 (弗也,象形干枯傍出也 )屬心繫,下膈,絡小

膓。其支者,從心繫上挾咽,繫目系。其出者,復從心繫上肺,卑 (气之下也 ) 演

(弗也,象形干枯傍出也 )亦下,循臑内後廉,行太陰、厥陰心胞之後,下肘内,

149

循臂内後廉,抵掌銳骨之端,入掌後廉,循小指内出其端也。

是動:則病嗌乾,心匷(虚悶也)痛,渴略(燥其宗而熱欲之散邪也)欲飲,

是爲暜(扶雨切音輔象形阜邑也)厥。

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 ,脇痛,臑臂内後廉痛厥,掌中熱痛,厝卧少气,心

惕惕而不眠,步則喘满,面颜浮。

爲此諸病:盛以瀉之,虚以補之。熱以疾之,寒以留之。陷演 (弗也,象形

干枯傍出也 )以灸之,峊以刺出其血。不盛不虚,以經取之。盛者,寸口大再倍

於人迎。虚者,人迎反大於寸口也。

小膓手太陽之經,始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上循臂骨下廉,

演肘内側兩筋之間,上循臑外後廉,演肩解,繞肩胛,較(經紀緯织也)肩上,

入缺盆,絡演心,循擆(生於表也)咽,卑較膈,略抵胃,毌屬小膓。其支者,

從缺盆循較頸上頰,至目鋭眥,却 入耳中。其支者,别頰上拙 (出頁 )抵鼻,至目

内眥,斜絡於顴。

是動:亦(貝一口,熱腫乾裂也)病嗌痛,頷腫不可申(用力之不可也)顧,

肩似拔,臑似折,厝半後干欬,嗌似加,日少丣,温熱不已,善畏。

是主液所生病者,耳擆聾,目虚黄,颊腫,頸頷弩痛,肩臑肘臂外後廉痛。

大甚,結癥留瘕,温久即癰,寒泄即疝。

爲此諸病,盛以瀉之,虚以補之。熱以疾之,寒以留之。陷演以灸燔之,阜

有以刺出其毒,尋略蹻之。不盛不虚,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虚

者,寸口反大於人迎也。

P2

163《太 虚 .午己 》

2010 年 08 月 24 日 星期二 05:33

午己

膀胱足太陽之經,始於目内眥,亢 (象形,气發於上 )支额,交陶巔。其支者,

至耳上循。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别下項,循肩髆,内挾脊,抵腰中,入 (雙

音字又神,象形,一人,生化之和也 )循膂,内絡腎,虚 (象形,气亢上而不散 )

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毌臀,入膕中。其支者,從髆内左右别下,毌

胛挾脊,内遏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膕中。以匸下毌踹内,出外踝之後,循京

骨,至小指外側。

是動,亦 (象形,貝一口,求當順勢而爲 )病衝頭痛,目 虚 (象形,气亢上而不

散 )似脱,頸項似拔,脊中彊痛,腰内似折,髀不可以曲,膕中如結,踹中如裂,

旲前温熱,汗已亡氱,厝後温熱,悶脹多斜 (象形,苗出土 )太息,是爲踝厥。

是主筋所生病者, ?痔,焁瘧,疾狂,癲癇,頭顖項痛,目黄淚出,鼽衂,

項背腰尻,膕踹脚皆痛,小指不用。太過,溺赤,痝痳,淋灕不得以息 。

爲此諸病,盛以瀉之,虚以補之。熱以疾之,寒以 ?之。陷掩 (象形,頂立

有支 )以燔灸之,峊 ?以尋案躁蹻,火刺宣之。不盛不虚,以經取之。盛者,人

迎大再倍於寸口。虚者,寸口反大於人迎也 。

腎足少陰之經,始於小指之下。邪走足心,斜 (象形,苗出土 )於然谷之卑 (象

形,气淫下 ),循内踝後,絞 (象形,會畜溶 )入 (雙音字又神,象形,一人,生化

之和也 )跟中, ?亢 (象形,气發於上 )踹内,出膕内廉,循股内後廉,毌脊絞 (象

形,會畜溶 ),内屬腎,略 (象形,手遮目以息 )絞 (象形,會畜溶 )膀胱。其直者,

從腎上毌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斜 (象形,苗出土 )絡絞

(象形,會畜溶 )心,注胷中。

150

是動:亦 (象形,貝一口,求當順勢而爲 )病饑不欲食,面若漆柴,欬唾亦 (象

形,貝一口,求當順勢而爲 )有 血,欱欱而喘,坐而欲起,目 (目巟 )(目巟 )如無所

見,心如縣,若饑狀。气不足,亦 (象形,貝一口,求當順勢而爲 )戼丣當善恐,

心愓愓,有如人将捕之,是爲骨厥。

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厥 (象形,气滯下而不用 )

痛,煩心,心中痛,黄疸,腸澼,脊股内廉痛,卑 (象形,气流於下 )痿亢 (象形,

气發於上 )厥,少炅嗜卧,足下熱而痛。

爲此諸病,盛以瀉之,虚以補之。熱以疾之,寒以 ?之。陷掩 (象形,頂立

有支 )以灸之,阜出以案之。不盛不虚,以經取之。悶列 (象形,排列 )閉之,則彊

食生肉不能 以消,不能以消而积脂水臟,是以緩带披髮,大杖重履而步擠 (會意,

糾結 )。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虚者,人迎反大於寸口也。

心主手厥陰包絡之經,起於胷中;出屬心包絡,下毌膈,歴絡三焦。其支者,

循胷斜 (象形,苗出土 )脇,卑 (象形,气流於下 )亦三寸,上抵亦下,循臑内,行

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

别掌中,循小指次指,斜 (象形,苗出土 )其端。

是動:亦 (象形,貝一口,求當順勢而爲 )病手心熱,臂肘攣急,亦腫,甚則

胷脇支满,心中憺憺火動,面赤目黄,旿 中熱,煩不禁,目乾息熱,喜笑不休。

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悶悶,心中脹痛,掌中熱,眠列 (象形,排列 )昏昏飃

然,多夢見霪濕黄紅物, ?畏之,嗌涎,神志若虚 。

凢此諸病,盛以瀉之,虚以補之。熱則疾之,寒則 ?之。陷掩 (象形,頂立

有支 )以灸而疎之,峊 ?以鑱针去之。不盛不虚,以經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

於人迎。虚者,人迎反大於寸口也 。

164《太虚,午己 》 下

2010 年 09 月 16 日 星期四 05:30

午己

三焦手少陽之經,始於小指次指之端,亢 (象形,气發於上 )斜 (象形,

苗出土 )兩 指之間,循手走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毌肘,循臑外,上肩而交斜 (象

形,苗出土 )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卑 (象形,气流於下 )毌膈,

循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繫耳後,直上斜 (象形,苗出土 )耳上

角,咦 (凡人 )屈下頰至 (出頁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

交頰,至目銳眥。

是動:亦 (象形,貝一口,求當順勢而爲 )病耳聾,渾渾焞焞,嗌中亦

(象形,貝一口,求當順勢而爲 )腫,喉痺。弗有焉,積熱中焦下焦,發爲温熱,亦名

爲乾瘧,是昃斜 (象形,苗出土 )發爲潮熱,頭沉心縣,有 其所畏者 。

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銳眥痛,頰痛,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

指不用。

151

爲此諸病,盛以瀉之,虚以補之。熱以疾之,寒以留之。陷掩 (象形,頂立有

支 )以灸爕之,峊挟案瀉出之。不盛不虚,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

虚者,寸口反大於人迎也。

膽足少陽之脉,始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頭行手少陽之前,至肩

亢 (象形,气發於上 )胠,絞 (象形,會畜溶 )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

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其支者,别銳眥,下大迎,合於手少陽,抵於 (出

頁 )下。挾頰車,下頸,合缺盆倚 (凡人 )下胷中,毌膈,絡肝,卑 (象形,气流於下 )

屬膽。循脇裏,斜 (象形,苗出土 )气街,繞毛際,横入髀厭中,倚 (凡人 )卑 (象形,气

流於下 ), 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卑 (象形,气流於下 )

斜 (象形,苗出土 )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其支者,别跗上,入大

指之,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還毌爪甲,出三毛。

是動 :則病口苦,善太息,悶悶而喘。心脇痛,不能轉側。甚,則胲欬不眠,昃温熱。

太甚,則面微有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爲氱厥。是主骨所生病者, 頭痛,頷痛,目銳

眥痛,暮弗以眠,日憺憺。缺盆腫痛,亦卑 (象形,气流於下 )腫,马刀俠癭,汗出振寒,寒

瘧。胷脇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爲 此諸病,盛以瀉之,虚以補之。熱以疾之,寒以留之。陷掩 (象形,頂立有支 )以灸去

之,峊又刺血蹻之。不盛不虚,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虚者,寸口大於人迎

也。

肝足 厥陰之經,始於大指叢毛之際,亢 (象形,气發於上 )走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

踝八寸,交斜 (象形,苗出土 )太陰之後, 上膕内廉,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 ,挾

胃屬肝,絡膽,上毌膈,布脇肋,循喉嚨之後,上入 (雙音字又神,象形,一人,生化之和也 )

入頏顙,連目繫,亢 (象形,气發於上 )斜 (象形,苗出土 )額,與督脈,會與巔。其支者,復從

肝,别毌膈,上注肺。

是 動:亦 (象形,貝一口,求當順勢而爲 )病腰痛不可以俛仰,丈夫潰疝疢 (病頭來 ),痛

引睾;婦人癥瘕結 (病頭出 ),上衝心。少腹腫大,甚則嗌乾,面黯塵,脱色弗颜,頭脹而弦

晕,上氣逆,不可以步,嘔吐。

是 肝所生病者,胷满,嘔逆,飱泄,狐疝,遺溺,閉癃,血寒而泣,大頭,不可以轉

側。

爲 此諸病:盛以瀉之,虚以補之。熱以疾之,寒以留之。陷掩 (象形,頂立有支 )以灸之,

峊掩以出其血。不盛不虚,以經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虚者,人迎反大於寸口也。

165《太虚 .午庚 》

2010 年 08 月 27 日 星期五 05:42

午庚

“病生於倂,倂有亢 (象形,气發於上 )卑 (象形,气流於下 )。積始乎勞,勞患

急疾。急者气怒,疾者血泣,怒則氝亂,泣則實結。形本以龢,失之則妄。故血

者,陽中之太陰也。气者,陰中之太陽也。陰本宗(任脈也)龢(沖六陰也),

陽本宗 (象形,中二八,脊也 )(祖賓切音尊脊中也督脈也 )氱(大九陽也)。故

宗者,諸陰之會也。龢者,天地之交也。宗 (象形,中二八,脊也 )者,气之樞也。

氱者,陽之合也 ”。

152

是以廣成子語黄帝曰: “飬汝心,合汝宗 (象形,中二八,脊也 ),汝神即清。

齊之龢,同之氱,汝气自營。窮乎天地之道,而以汝爲中,則與道相契矣 ”。

夫天地之道,即人之教也。萬物之道,即人之標也。勞勞乎,無所之。纍纍

乎,無可忻。是以人有事而無事者,小遏而大已矣。人有無事而有事者,小不盡

而大來也。人有有病而無病者,治之於未絞 (象形,會畜溶 )也。人有無病而有病

者,小不已爲然,而及至 而晚矣。故可乎可,不可乎不可也。

宗陰之經,始於極底之陰會,前沿曲骨挾足少陰,自中而上,亢 (象形,气

發於上 )毛際入腹中,毌臍,突闕,行膻中,至天突,上廉頦,環口,會中宗於

齦交。其支者,自頦上會足陽明。

是動:則病丈夫 (病來 )癘七疝,女子 (病出 )痭癥瘕。是宗陰之所生病者,諸

血,諸陰,濕病 (病頭水火, )内結,上冒清涎,赤自濁淫,塵疵面烏,腹中痛,

口苦辛,煩亂少眠,多汗,手足心俱熱,日中昏悶,夜清不眠。

爲此諸病,盛以平之,虚以舉之。熱以疾之,寒以留之。陷掩 (象形,頂立

有支 )以温灸之,峊以鍼散之。不盛不虚,以经溜之。經虚者,循經而脹疢。邪

實者,僵直而不用也。有其客,則寒熱往來。二脈弱,則其不久作也。

宗 (象形,中二八,脊也 )陽之經,始於極底之陰會,循尾閭,過長彊,從脊

中而上行至身柱。其支者,斜 (象形,苗出土 )絞 (象形,會畜溶 )風門,而絞 (象形,

會畜溶 )斜 (象形,苗出土 )陶道行亢 (象形,气發於上 )。經大椎,上風府入腦中,

行彊閒,致百會,神庭出腦循额,下準至素髎,兑端,出齦交,接宗陰於承漿。

是動:亦 (象形,貝一口,求當順勢而爲 )脊彊直,不可以顧。 頸中痛,俛仰

不能。是宗 (象形,中二八,脊也 )陽之所生病者,腰痛,腿痛不用。寒濕若而爲

熱,爲客邪觸引,以致经气倂乎宗龢而逆上,自少腹衝心而痛,前後不下,是爲

沖疝。女子則宗龢虚而無子:閉癃瘨瘣,痔瘺 (病酉 ) (病出 ),遺溺淋濁,嗌乾,

上冒。

爲此諸病,盛以消之,虚以長之。熱以疾之,寒以留之。陷掩 (象形,頂立

有支 )以温灸之,峊以鍼散之。不盛不虚,以經溜之。經虚者,循經痮疢。邪實

者,彊直而弗用也。





166 太虚 .午辛 》

2010 年 08 月 30 日 星期一 05:57

午辛

《上經、五治 》 曰: ‘忘物無我,宴神息志,服气啬精,致元气龢,天之道

也。導引案蹻,引领至龢,煅煉精神,以致平秘,地之道也。衰乃知衛,病方知

醫,好聞異说,從乎喜惡,人之道也 ’。

‘是以醫之爲道,以治爲天。弗以喜惡,弗以貴賤,弗以難易,弗以輕視。故

曰知人心,投喜惡,龢灋度,天之治也。故知人心,則顺其理;顺其理,則其心

合於治矣。投喜惡,則气合;其气合,則鍼石不逆而致矣。龢灋度,則不傷;不

傷,則無亢 (象形,气發於上 )卑 (象形,气流於下 );無亢 (象形,气發於上 )卑 (象

形,气流於下 ),則愈不危也 ’。

153

故曰: ‘等揆 度,知陰陽,齊物龢,地之治也。故等揆度,則虚實服;虚實

服,則用道備矣。知陰陽,則表裏洞;表裏洞,則藥砭醴鍼啟矣。齊物龢,則用

自拊;用自拊,已然功矣 ’。

故曰: ‘望以精,方爲機,知時氣,聖智之用也。故以望知气,以色知榮,

以榮知離闔,則治之道湛矣。方爲機,知其風土之異,明乎剛柔之變,以知其虧

盈。則用之道立矣。知時氣,明自然之化機,以衡其病,逆顺生死之道服矣,乃

爲工也。卫者不越其道,合之以常,治之以時者也 ’





167《太虚 .午壬 》

2010 年 09 月 05 日 星期日 05:

午壬

《上經 、大要治 》 曰: “气有多少,血有盈虧。病有盛衰,治有緩急。方有

大小,合有奇偶。顺逆其气,虚實其血,上下其支,盈弱其形。其病有遠近,其

證有中外,辦有輕重,治有緩急,當之適之,其至所爲故也 ”。

故曰: “君一臣二,竒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竒之制也。

君二臣六偶之制也 ”。

“故近者,奇之。遠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補上治上,補

下治下。制以急,急則气味益厚。制以緩,緩則气味益薄。言當適之,其至所爲

故者:此之謂也。病所以近,而中道气味之者,食而臨之,無過其域也。病所以

遠,而中道气味之者,食而過之,無越其制度也。

是故治气平榮之道,近而竒偶,制小其服也。遠而竒偶,制大其服也。大則

數少,小則數多。多則九之,少則二之 ”。

“竒之不去,則偶之,是謂重方。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之。所謂寒熱温涼,

反從其病也。故藥,本非常用,用非久存。存而非宜,益之在悳。用以爲治,弗

爲長葆,長葆之道,唯當而已。其有毒無毒,所治爲則。主適大小,以爲制要也 ”。

“是以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

之大也。君二臣四佐六,制之小也。君二臣 五佐八,制之中也。君二臣六佐十,

制之大也。前者一而去病,後者三而保生。去病以清,保龢乘濁也。前者清,而

其用一也。後者對,而其制自龢,漸已矣 ”。

“故寒以熱之,熱以寒之。微以逆之,甚以從之。堅以削之,客以除之,勞

以温之。結以散之,留以攻之。燥以濡之,急以緩之。散以收之,損以温之。逸

以行之,驚以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開之發之。止之挫之,適

事爲故。故逆治以正,從治以反。從多從少,觀其事也 ”。

“是以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

因。其始則同, 其終則異。可使破積,可使潰堅,可使龢气,可使必已。逆之,

從之,逆而從之,從而逆之。疎气令調,則其道也 ”。

“故從内之外者,調其内。從外之内者,調其外。從内之外而盛於外者,先

調其内而後治其外,從外之内而盛於内者,先治其外而後治其内。中外不相及,

則治主病也 ”。



168 太黄 .未甲 》

2010 年 09 月 08 日 星期三 05:29

154

太 黄

未甲

“陰有其位,陽有其位;陰陽交互,生道長也。薄而爲病,客而有癥;陰陽

相易,爲癲爲狂 ”。合之,比之,生之,畜之。合之則安,比之則全。生之於裡,

畜之利 焉。相比以頪,其治當適也。

諸内以求於外者:胃也。諸入而司化者:膽也。諸消而解者:肝也。諸司營

而飬者:脾也。諸畜而調者:六墟也。諸龢以運者:肝與脾之頪也。故曰:榮之

解之,肝乃運之。服之調之,宗乃常也。

六墟者:妄 (朋口口口 )突 (肉骨肉 )肓膜,胰 (人肉土 )膋朓 (肉兆 )脙 (肉求 )是也。

妄 (朋口口口 )者,(象形)颊中肪膏也。突 (肉骨肉 )者,(象形)項中肪膏也。肓

者,(象形)心中肪膏也。膜者,臟腑之膈肪膏也。胰 (人肉土 )者,(象形,人者

嗌道也。月者,胃也。土者,其形之重復也。)胃下肪膏也 。膋者,腹肪膏也。

朓 (肉兆 )者,肾中之曱肪膏也。脙 (肉求 )者,中極底之曱肪膏也。肪膏者,其質

脈異於常則,而有頪奇泊 (恒,去下横 )之用者也。其無患,則身無患也。其有所

墯,則是動而病生也。故言六墟者,調龢津液,行營合衛以奉長者也。

是以言診者,推而求之也,歸其頪也,頪其所位也。其病有所向,所向爲方。

其方有所位,位歸以頪;此診之稽式一也。

故曰:六墟實而肉臃,肝惡客而結生。肺受蒸而癆傷,心受邪而虚大。脾存

(風併内 )胄 (肉裹 )而實消,腎受濁氣 (氣火 )而骨矙 (山有 )。六腑有邪,病有形莫過

於 無形之疢。此言其自病,而無應於色脈之者,非昭然奚以爲知乎?

故脾腎病陽,病 (病頭水火, )涎結於腠胄 (肉裹 )。肝腎病陰,非結筋骨、則

自畜瘤。心脾陰結而自蝕,傷患則走心陽。心肝陰鬱而血泣,陰陽同患則中風。

肺满則反客於心,心焦者自焚膈肺。此近傷之必然也,不可不審也。

故欲知生死之道,必明五陰六陽之絕也。手太陰之气绝也,皮毛先焦。太陰

者,行气,温於皮毛者也。故气不榮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液去,皮節竭。津液

去皮節竭者,爪枯毛折也。爪枯者,气竭而血不生也。毛折者,精津亡而气不行

也。夫毛先死,丙 篤丁死,火勝金也。

手少陰之气绝也,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髦色不澤。故

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篤癸死,水勝火也。

足太陰之气絕也,則脈不榮肌肉。肌肉之本於唇舌也,肌肉不榮,則肌肉耎;

肌肉耎,則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則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篤乙死,木勝土

也。

足少陰之气絕也,水竭骨枯。少陰者,冬之脈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

不濡,則肉不能著也。骨肉不相親,則肉耎却。故齒長而垢,髪無澤。髪無澤者,

骨先死。戊篤已死,土勝水也。

足厥陰之气絕 也,則筋气絕。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

於陰氣,脈略 (象形,手遮目以息 )絡於舌本也。故脈弗榮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

卵。故唇青舌卷,卵縮,亦 (象形,貝一口,求當順勢而爲 )筋先死。庚篤辛死,

金勝木也。五陰氣俱絶,則目繫轉,轉則木運。木運者,爲志先死也。志先死,

則遠一日半死矣。

六陽之气絕,則陰舆陽相離。離則腠理發泄,絶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

155

旦死也。



169《太黄 .未乙 》

2010 年 09 月 13 日 星期一 05:49

未乙

天地衡有至數,萬物衡有至侯。至數者:始無極,生一 終乎九焉。至候者:

當而生,適以發,比之長,蕭息蟄收者也。生之如是,病之亦如是,治之復如是,

飬之亦復如是矣。

故日息夜作爲逆,逆則肝傷,而膽瘀矣。肝者清爲之飬也,膽者澹爲之王也。

若以脯爲用,以酒爲常,則其膽贅 (病祟又,積久而石 )而肝鬱,不已,傷久則爲

之唉 (病山山一朋惡積肝内成而不治也 )耶。

我若之民也,食之爲大。然莫可暴,暴則脾傷而胰 (人肉土 )嗁 (病肉火火煨肉

也病乾也 )痾。賊也爲怒,大怒則傷肝,而損之胃。胃損爲洩 (病口田實也满也

不納也胃病死也 ),肝病血泣臟贅 (病祟又,積久而石 )燒 (日火,象形大悶大熱)

也。濕濁畱注於腑,倂怒傷肝气以行卑 (象形,气流於下 ),則結疝腹中。實火濕

濁與气倂,客之下爲腹亢 (象形,气發於上 )(土刀切滔绞痛也)結 (病睾,卵大腫

也)。

爲風雨之所傷,久畱而結涎 (病水火風,肉結也)。涎 (病水火風)者,三陰之病

積,水無功而泄不力,故外發之毒结聚也。濕邪中一陰而亢 (象形,气發於上 )胷,

爲斜 (象形,苗出土 )棄 (病口口中口口一,二氣相搏而不一也)心。濕邪倂熱而卑

(象形,气流於下 ),爲斜 (象形,苗出土 )朓 (肉兆 )脙 (肉求 )。濕病 (病頭水火, )亢 (象

形,气發於上 ),則頭首亦 (象形 ,貝一口,求當順勢而爲 )醉 (病甾水,迷不清也

水之畱也)虚 (象形,气亢上而不散 )濇 (病火火首,頭劈痛也脈之遏惡血也)。故

言膏粱之變,卮 (病災,病不愼也)弗以測之也。

畱濕風邪,倂而下清,則爲絞 (象形,會畜溶 )卒 (病屾一朋,足膝不用也)朋。

實中逢風火濕亢 (象形,气發於上 )蒸,則爲洩 (病口田 )浅 (病回朒,内隔上灉气不

得息也)胷。三陰寒中,客倂濕熱,爲之消恖 (病甜肉,會意,傷寒陰陽互搏而

亡津大熱也)。二陰寒中,食不下,寒熱下而泄瀉。一陰寒中,穀疸清水消。木

火土共胷,恖歘歘,神悶悶,亢 (象形,气發於上 )病 (病頭水火, )嗁 (病肉火 )而棄

(病口口中口口一,二氣相搏而不一也)張 (病山四巫,胷中結气也)。火土金共

胷,風寒客則老病 (病頭水火, )喘喘。土金水共中,爲消癉熱渴臃腫。金水木共,

風清濕濁而爲五痺;水木火共,寢不成眠。

胄 (肉裹 )理失龢,氣血閉痼,臟疲而府清擠 (會意,糾結 )。勝則有傷,傷過

以移之。木火通而气急,久勝則痿肺。火土同而少食,久勝則嗁 (病肉火 )値 (久止

田,左腹切痛引尻眇也)癃。土金同气中满,久之掩 (象形,頂立有支 )刮 (八谷欠

欠,風之吹谷勁而丒也)肝。金水利則消,消甚而結 (病睾 )裡 (夕米 尻,膓結控痛

股不能測也)。水木利而清脹,甚則掩 (象形,頂立有支 )而離腹。故言五屬之用,

病則過與不及也。是以五臟六腑之與物也,皆度以衡之存 (風併内 )也。

故陰塞:則贅 (病祟又,積久而石 )而宗 (象形,中二八,脊也 )。陽牧:則厥 (象

形,气滯下而不用 )而贅 (病祟又,積久而石 )。虚者:散而不可繼也。實者:壅而

156

不可通也。虚言其虧者:非爲洗空也,乃弗齊濟也。實言其過者:非爲盛也,乃

以對之散無功也。故立意去,則治無功。恖有道,則用即功矣。















170《太黄 .未丙 》 上

2010 年 09 月 19 日 星期日 06:37

未丙上

物各有其用,用自有其功。病,物有所勝,勝,病自消匿。夫人也,各有其

質,質有所異,異有所功不功。功者,合其質也。不功者,不服其情也,物之所

合亦如是也。故伍有所指,而指有所地,能知其物之性而用之,則無不功也。故

二皇畱二墳之典,以治人,侍天,服常爲上者,正以行而承之也。

天之悳見於時。時者,四時也。夫四時之用大矣,不可以常舉之。

其常者,春肝而風爲常也,温病之所出焉。其可畏者,气也,憂也,旦夕反

作,醺酒爲常,與風相客,病在肝胆也。春畱夏發,毒成不治也。 其治者,以緩

情怡志,正恖宴神,服清龢疎散之葆,用輕揚解毒之湯,以茈 (柴胡) 藭藍 (藍

根) 蘧 (蘧麦) ,蘇樝 (山楂) 梣 (青皮) 虆 (辛夷) 苦 ( 狗膽黄藥 ) ,賊蔏 (蔏陆)

荻 (青蒿) 蒐 (茜艸) ,苴 (金苴) 檵 (枸杞) 荒 (枳殻) 茮 (蜀椒) 萅 (音春土芝) 蘜

(丹皮) ,苙 (白芷) 謹 (草頭糸,烏頭) 萴 (附子) 汼 (牛膝) 蘿 (莬絲 )桂薺 (蒺蔾) ,

姜棗之物爲長者,以合常服,是謂不逆,不逆則治矣。

夏心而伏熱爲常也,濕澑而亢 (象形,气發於上 ) , 大肓心病之所出焉。其可

畏者,恖也,有所失也,悶息不出,骤食膏脯, 叩 (象 形,大熱當風,伏流牛飲 ), 畜

而上蒸,舆濁氣 (氣火 )相倂,病在心膋也。夏畱長夏發 , 色 (象形,病炏首 )醉 (象形,

病甾水 )可已,浅 (病回朒 ), 涎 (病水風火 )不治。其治者,曠神息心,忘性怡情,服

以清利消熱疎導之葆,用豁病 (病頭水火, )墮積之湯,以苷 (甘艸) 菳 (黄芩) 茄 (蘇

子) 芩 (黄蓮) ,梔蔀 (百部) 蓴 (音纯知母) 樝 (青皮) ,莎 (香附) 樲 (酸棗仁)

楝 (楝實) 蒙 (款冬花) ,莔 (貝母) 茂 (水母) 茯楛 (黄柏) 菌 (猪苓) ,蔯 (茵陳)

茚 (菖蒲) 菊萑 (音鵻茺蔚) 茈 (獨活) 萭 (羌活) ,蘹 (茴香) 芖 (大黄) 茓 (朱蒟)

157

蔃 (木香 ) 狐 (藿香) 葇 (香薷) 芡 (芡實) 之物爲長者,以合常服,是謂不逆,不

逆則治也。

長夏脾而澑濕爲常也,伏熱於中,冒冒清下,脾胃胰 (人肉土 )消之所出焉。

其可畏者,大食不常,膏粱所傷,心志鬱奪,憂喜茻茻;與邪相洞,病脾虚實而

泄也。長夏畱秋發,涎畱气胷,脊宗 (象形,中二八,脊也 )痭結,清濕四已,溜憂也。

其治者,正恖存神,恬怡心志,服以利濕去熱之葆,用龢中飬气之醴,以苷蓍薓

朮蔦 (寄生) 萁 (馬兜蘦) 萆,萯 (音富通艸) 芞 (甘松) 槐杏欒,檗茚 (鬼督邮)

苑 (麦冬) 苳 (天冬) 茭 (薄荷) ,蔑 (蒲黄) 苣 (苣勝) 苗 (半夏 ) 苡 (益智仁) 互 (常

山) ,芩栀 (栀實) 榛 (榛皮) 菳戛 (夏枯艸) ,楛芣 (薺柴) 荓 (馬帚地肤) 苢 (馬舃

車前) 蓮 (蓮子) 葩 (玉竹) 蔛 (石斛) 芉 (薏苡仁) 之物爲長者,以合常服,是謂

不逆,不逆則治也。

171《太黄 .未丙 》 下

2010 年 09 月 20 日 星期一 12:59

未丙下

秋肺而燥解爲常也,肅殺從來,存 (風併内 )澑而唉 (病山山一朋 )癳之注不去也。

其客邪而爲溢亢 (象形,气發於上 )者,妄 (朋口口口 )突 (肉骨肉 )太息,宴虚飲憂,秋畱

冬發,不及可已,過之所出焉。其可畏者,气憂也,燥怒也,風熱也,悶悶結病

(病 頭水火, )涎而抑鬱也。其治者,恬淡怡静,導气致龢,服以除風袪濕之葆,清

病 (病頭水火, )利關之湯,用芘朴梂 (爍實) 荎 (五味子 )菀 (紫菀) , 萾萭薢 (薢茩)

薙 (辛夷) 芺 (苦芺) ,括 (草頭舌瓜,首烏) 穀 (楮實) 檗蔇 (補骨脂) 蘭 (澤籣) ,

卂 (前胡) 藥苟 (莪朮) 苶 (丹参) ,藭 (营藭) 枳萭芘,苳 (天冬) 苑英 (赤薑)

艼 (艼葋) 陳萿 (栝蔞) 薽 (豕首天名精) 物爲長者,以合常服,是謂不逆,不逆則

治矣。

冬腎而冒寒注解爲常也,天地收藏,萬物服息,伏寒即作,浅 (病回朒,喘洩 (病

口田 )逆,肢解畱涎之所出焉。其畏者,冒寒, 冒熱,節侯失用,房勞過度,妄作

爲常,醺酒消解,宗 (象形,中二八,脊也 )絞 (象形,會畜溶 )頸僵,亢 (象形,气發於上 )

結 (病睾 )頃已。其治者,飬以服龢,温以緩形,守志勤勤,服以温益飬正之葆,

堅筋彊骨之湯,用蘘 (蘘薷) 桔柏小 (草頭小,遠志) 蓮 (蓮子) ,虆藥萐欒(萐莆)

萴(附子),芐(地黄)參莙牛(牛膝)葵(水龍骨),蓶 (骨碎補) 芥菀

蒐,茮苾苽莨,薦 (羊藿) 莐 (三棱) 蔛藨 (鹿藿) ,薯蕨莒 (瘉筋) 茝 (音址白

芷) 朮虈 (许交切音枵三奈) ,芻 (荆芥) 芼 (石松子) 芸 (地柏) 茭,苺 (覆盆) 蘜 (牡

158

丹皮) 蔀莍 (吴萸) 茰 (茱萸) 檵 ( 枸杞) 物爲之長者,以合常服,是謂不逆,不逆

則治矣。

以此,四時五行之常恒也,天道以健,運之弗已。故不以常而頪,則失其

道。恒以常頪,亦失其眞。二十有四濁氣 (氣火 ),濁氣 (氣火 )有所主。一十有二

位,位有其伏病。知物常,工也。知天常,神矣。知用性之常,精矣。



172《太黄 .未丁 》

2010 年 09 月 23 日 星期四 05:15

未丁

“天有道度,地有緯經。道與緯繫,度舆經繫。契以生變,契以象生 ”。 ‘故

追天道而知寒熱,追天度而知陰陽。追地緯以明温肅,追地經以明闔闢。索寒熱

陰陽,申朔知虚實 。揆陰陽虚實,申晦知表裏。度其經以明其病,揆其絡以明其

眞。

貞望切问聞者,一而同,至致之矣 ’。古之 “眞人者,切之精,以减其過;服

之合,以去有妄;孰無過無妄爲務,則道光矣 ”。

以道專精,靁電無以害人;忘恖去己,治亦無以不功。故仲顥曰: “天地人

三也,則内之同一;天之日月气三也,用之則一;地之水火風三也,用之亦一;

人之宗津神三也,用之亦一矣;三而一,一而三,三一之道,立治:天地不可以

奪,神鬼不可以屈也 ”。

《經 》 言: “五行之要,以動爲客。勝伏之道,在動先後 ”。 ‘是以木動而 抑

金,火動而抑水,土動而抑木,金動而抑火,水動而抑土,五行反制,势莫可當

也。故客無可懼,懼我無濟也。存 (風併内 )之雖烈,我彊自已也 ’。

故怒之動心,气平自治。怒動反肺,首虚 (象形,气亢上而不散 )腦痺,胷悶

病 (病頭水火, )矙 (山有 ),背悃脇气也。急火之動肺,恬怡而己。火動反腎,气

否水鬱,浮腫乏力,腎腰腹閉。濕甚土動肺,已焦滿平。反動木壅,氣逆嗌略 (象

形,手遮目以息 )(苦弔切音竅穴也積也盈而溢也),善怒不安,食飲膨然。燥金

之動腎,津龢則安。金動反心,亢 (象形,气發於上 )浅 (病回朒,乃大,絮亂而怵 ,

三气心痛。寒水之動肺,畜熱若感。水動反脾,满逆而喘,反窂善恐,浮腫無名。

是故盛與所勝,質時有異。過不及之所客,機引而作。診,當盡及可能之因;是

謂奪天工以之細,堪露微玅矣。

師言:五行反作,當引與歸。引者,導其返自所來。歸者,歸其所自舍也。

凢治之道,稽乎天時,式其當生王。金石藥艸,頪穀湯醴,灸鍼案蹻,各自其長。

故當式其所長而用也;本所受而施治,則已在半矣。

頪者,形之五頪也;屬也,部也。譬下者,根之部也,其可清上而益下也。

上者,華叶之屬也,其可揚下而消水解熱也。枝者,上之部也,其 可解散而利之

也。碩者,中之果也,精之聚也,其可開清益敛也。本者,下之部也,其可疎通

而益之也。别輕重,識虚實,觀形色,知其利弊也。

“知之權衡,運則覹握。持規行矩,已而萬全 ”。識爲從之啓,知者經之憶,

明者服之果,用者誠之功也。勤,及之治;用,當之正。故哉聖人擇之,神人重

之,眞人秘之,其則以爲不傳耶。



159

173

《太黄 .未戊 》 上

2010 年 09 月 26 日 星期日 06:05

未戊上

仲顥語歧之文伯曰: ‘治之道,非其神靈而莫之能識,非其心湛,恖慧而莫

之能服。服之,則學而不及知,知而不及會 ,會而不及通,通而不及用,用而不

及精。不及精,則先王之道失其光,則泯疵害其玦也。

故診有所不備,治有所不功。不備者,諸气節候之滞也。不功者,四時勝客

之厲也。奚然,亦有爲之灋也。觀之以機,動之以奇,用之以捷,濟之以隙,止

其動焉,伺機而利矣 ’。

其外之治也:祠祝由者,賷以囬其神志。用案蹻者,倚以疎其筋經。寄攝養

者,承之以利精气 (气火 )。祈神明者,當以慰及心識。其内之治也:重墯以金,

緩利以石,清龢以湯,食益以醴,服之用也。

木病温,嗜睡疲困。火病温,心痛脈塞。土病温,濕疸 癰中。金病温,大熱

解墯。水病温,肢清痛腫。凢此諸病,以芝茈虋 (莫犇切音門門粟) 苶 (丹參) ,茋

芩菳楛爲君,萐 (薟葵) 荅 (五色小豆) 莠 (茅根) 芓 (麻仁 ),芫遂 (草頭遂 )芘 (音

比大戟) 藶荵 (忍冬 )靈 (草頭靈,旱荷) 糟 (音,皂棘 )蘘蘇蠥 (音蟹蠥休 )臼 (草頭臼,鬼臼 )

茵 (紅藥子) 爲臣,茯藥菌 (雷霆子) 矢 (草頭口义少,猪苓) ,藚 (音續續斷) 芖藛

(澤瀉) 菀, 蒐苴茜芇,硝雄爲輔,以當其歸爲使,適以用之,切服,則已。

温畱倂濕,結毒,若無先見之,待發,以勝而治之,不已,不治。肝之温毒

爲洩 (病口田 ),心之温毒曰唉 (病山山一朋 ),脾之温毒曰浅 (病回朒,,肺之温毒

曰斜 (象形,苗出土 ),腎之温毒曰贅 (病祟又,積久而石 )。凢此諸病,其形以固,

毒與臟生,非天工之豁落,人力莫爲矣。

凢此諸病,當於其未甚時,尋徑而塗之,當於其未滿時,遏而

制之 ;以麝 (麝香) 磺 (牛磺) 犀 (犀角) 羚 (羚角) 爲君,臼 (草頭臼 )樲 (貳音酸

棗仁) 檗 (刺檗) 苖 (畜音虎掌) 蚖 (土蚖) ,苗 (天音半夏) 楝 (楝實) 梂 (櫟實) 莔

(盲音貝母) 蛭,茵 (陰音鬼芋) 芻枳蛋 (草頭口,解毒龟) 蝚 (綫蛭) ,枚 (草頭占,

黄獨) 蠥苳猛 (草四一,離母) 螼 (蚯蚓) 爲臣,苬 (休 音白藥膽) 堇 (草頭系 )蠐 (蠐

螬) 茀 (艸烏頭) 茴 (萅白藥) ,苑葩薓蓍,采 (草田虫,長尾朱蠍) 蛣 (全蠍) 奎 (圭

160

虫,緑蠍) 蚔 (乌蠍) 螻 (螻蛄) 黨 (當虫,黨蠰) 蜕螌 (螌蝥) 爲佐爲輔,以當其

歸爲使,適以用之,切、服之或可已。



174《太黄 .未戊 》 下

2010 年 09 月 29 日 星期三 05:12

未戊下

火病濕,氣逆滿悶。土病濕,積清不任。金病濕,風熱病 (病頭水火, )悶。水

病濕,腰肢腫滲。木病濕,蒸熱黄疸。凢此諸病,以朮桂樲 側 (草测 )杜, 苗杏臼 (草

頭臼 )茯芍,藭蘬杍 (郁李仁) 孤 (草狐 )蔯爲君,義 (草立中口 ,覆花) 茵觸 (草躅 )楝 (羊

躑蒭 )蘇,蕷欒蘅 (杜蘅) 堇 (草頭系 )萭,蔯藋 (蒴藋) 萿 (萿首乌) 梂莥,醒 (草卂 )

桑芉萆 (草大田虫 )莙爲臣,藠 (音叫薤白) 盧 (草處田 )茚槡 (白皮) 荎,蠥箇 (檑音

雷丸) 薑樝陳爲輔,芖硝硫薑棗,以當其歸爲使,適以用之,切服,則已。

土病亞 , (誤音其所惡也拒也不納也) 疲 憊,難振作。金病亞,虚

熱 ,胄 (肉裹 )自嗁 (病肉火 )。 水病亞,畱涎,或枯津。木病亞,諸气, 存 (風併内 )

而起。火 病亞,無常,作難抑。凢此諸病,以蘘蘧檑蘘葌,桂藭翹芍葰樲爲君,

蘇薔蘆菦樠 (樠實) , 蓼薇芫薰茋,莎蓫英蓷 雈,以疎其滯而爲臣,芣苢阜 (草頭

阜,天仙子) 蕁蓲,蔗棆荓葴梅,蔞桔葛薓藟爲輔,以當其歸爲使,適以用之,切、

服則已。

金病燥,乾欬難已。水病燥,前澀淋灕。木病燥,動作不濟。火病燥,怷

怷慄慄。土病燥,宗 (象形,中二八,脊也 )消甘喜。凢此諸病,以芩菳茯栀楛,

苄堇 (草頭系 )茹朮葇,芖英萁薙萴芍爲君,荎茜苳菀蔞,藿檵苑礜荒爲臣,括 (草

頭舌 )萭荵苦桂,芘葩茮碞雄,空曾铜磒爲輔,以當其歸爲使,適以用之,切服,

則已。

水病寒,腰解肢清。木病寒,怒不抑殭。火病寒,脈閉隋悶。土病寒,怵

懨解满。金病寒 ,病 (病頭水火, )畜火勝。凢此諸病,以茯茁苑苳茭,苡茜 芐虆,

苑葩蓮猛 (草四一) 芍爲君。荓蛋 (草頭口) 萯苣茚,薯蓍萑 枚 (草頭占) 蓴, 莃

161

牛蔷薁艾爲臣。苬 括 (草頭舌 )薺 蘻薟,蕭蓂莔然 (草頭耎 ),蔈苖莿陸 (草頭陸 )菌 ,茵

苗芫囿 (草頭田四木 )固 (草頭固 ),小 (草頭小 )專芐 萭蘿爲輔,以當其歸爲使,適以用

之,切服,則已。





175《太黄 .未己 》

2010 年 10 月 02 日 星期六 06:29

未己

小痺而大病者,若人有病頸項實;絃晕,不可轉側,名曰傍頸。

人有病血而肢節不仁,膏梁勝血而濁,陰毒 客脈而泥也,名曰膏瘅。

人有病所見者,太陽寒作反熱,涎注心竅,畱神庭,故見之,名曰慟睛。

人有病頸項肌筋膨脹乾僵;久欬不已,嗌气,胷中满悶,名曰引項。

人孩有病欬小癥者:旦安夕作,欬不得眠,乃涎澑,膽胃二膓之气與邪亢 (象

形,气發於上 )存 (風併内 ),名曰乂陽,亂也。

人有病肘膝;手足骨節僵痛,木不用,此膝肘傷寒所病耳,名曰解邪。

人有病尺脛癰,則其若堆粟者:痛木寒熱往來,名曰骨溢,或曰髓舄。

人有病在腰,股太陽少陽爍爍弩痛,名 曰怒宗 (象形,中二八,脊也 )。

人有病背脊腰膝不用,作難大節,此脾腎互厭厲客,名曰精溢,土髙水散

也。

人有病脇腰肌膜,畏不得已,色黯失神,不可自己,名曰迫志。

人有病在二踝,膝股肱肘腰,痛不可以息者,名曰縛斜 (糸頡糸 )。

人有病疵疴,乃邪中背俞者,久發爲陽毒陰結;陽黄陰癅者,名爲脇邪。

人有病膋勞,畱涎也,二膓不清,故近暮爲熱,頁眼頭痛,名曰下清。

人有病矢不禁者,從惊從泄從風,此气志怒塞,後之不攝也,名曰隊弔。

人有病少腹;空頭痛目弦,尻臀内滿墯,欲前不溺,名曰厭上。

人有病腹痛,胃膓弱,面青痟瘠,乃畜久以生蟯蛕也,名曰虫疳。

人有病吐逆者:此膽恐淫胃,此淫氣澑經,憟則殑吐之,名曰憶攣。

人有病逆中,其在六墟者,食已則嘔吐,女爲初癸濁結,男爲初癸閉邪。

此毒淫傷其脈,傳而甚者也。藥不可得以爲功,刺之;不已,燔刺之;亦不已,

當刺其絡調之,瘉。

大病而微癥者:若温毒之發也,之病二腹者:出肝膽心胃二膓;之病胷脇

背者:出肺腎脾心;名曰勞疫,又曰頪瘟是也。寒結之毒 發也,血先泣,爲塞,

爲溢,臟气 (气火 )焦满,四肢不用,物自内生,名曰臟唉 (病山山一朋 )也。

有工莫測者:虢之叟七十餘,瘠不力,食飲湯醴弗榮。旬年餘若是,工皆

束手矣;叟厭之,嗔怒而不食飲。時初秋,叟旬日殗息,家人皆憂之,故以膏梁

醴酒値寢處。少時,叟嗔目面赭,蝡蝡然攣動之,案摨弗爲。不已,口中出蟲焉,

皓身绿頸紫首,鱼口若鈎,身澤若佩黄,投膏梁中,長十有二丈餘奇也。顷時,

皿中食已盡矣。示之,人弗識。旬日,有方士過而求之,曰食痞之蟲也,首拊於

膽,尾齊大膓,此四旬之蟲也,可爲癥瘕藥焉。問曰:何以知之? 曰病者承齒有

162

痣也,三五日當去,果然。

故言 “有斯象也,則有斯應,有其癥也,則有斯病。病陰陽先見,病陽陰先

知,能知察察,能知微微,求索於上下左右之際,則之謂工之先服也 ”。

故 “醫者之道,可以灋天,不可以满志。可以執理,莫可以愚持。是以傷而

岔气,久爲眇 (月少 )痛。行疾气躁,久澑濕處。煩以牛飲,久而傷恖。燥以乂食,

心肺有痮。火其肝怒,引腰眇 (月少 )殤。事房無節,腎乃滲脹。足膝無力,氣血

榮上。領枕 (冘頁 )有疾,首肩瘁澆 (縣首 );不用頸項,血气 (气火 )不亢 (象形,气

發於上 )。其病在肺心肝膽 ,肌腠滯彊,道不通上也。

故 ‘鍼有其發,谿谷爲君。鍼有其宣,絡脈所主。鍼有其通,經筋爲著。鍼

有其瀉,井荥本宗。時有所勝,中有命真,命中乂俞,道轉天命 ’。鍼道乂乂,

唯誠全之。穴之所需,聚疎以气。气之所致,命指則已矣。

226《太黄 .未庚 》 上

2010 年 10 月 05 日 星期二 06:24

未庚上

“生,利也,質之事,气之華也。病,存 (風併内 )也,積久作,發弗約也。若

之,畜之,来而疾 ”。故曰: “生乃若事,命以畜爲。用嗇,用當,當適,則生葆。

嗇無之過,當無之漤,適無之倦,故合於養矣,治者生 ,弗制者死 ”。

故積涎於形,畜久而爲陽毒。上者赤面斑斑如绵紋,嗌痛,唾膿血。下者紫

痏皮裂,前赤膏,喜怒不時,妄诞弗常。内七日可治,過則不可治。

積寒泣血,澑風鬱脈,久若則爲陰毒。上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痛則嗌若

塞绵,心憟憟。下者足膝赭腫,濕疵流黄。或某痛如裂,色脈無異者。内七日可

治,過之則不治。

其治也, 申 (草頭申,申麻 )爲君,苷爲臣,蘬 (當蘬 )茮雄爲輔,茈紫 (草頭紫,

紫艸 )爲佐 ,陽則以鳖甲,桂爲使。陰則以苷爲君, 中 (草頭中 )爲臣,葛爲使,去

雄,大汗之,已。

夫諸痺風濕寒毒之治也,萴桂莘爲君,牛茮藟英,蚖螌藥苗,藚莍蔦蕮爲

臣,杜苷蓍薯爲輔,薑棗爲使,以其病而指臣輔,適當,旬日已。

若付 (髟付 )。治之,春夏治先其標,秋冬治先其本,乃謂主客分明,正奇當

得,曰顺而已。顺者,隨也。顺乎陰陽之變,隨乎經絡之步,顺榮衛氣血之方,

隨其病寒熱之情,顺其人之恖志,度當而爲,已矣,是爲五適。

五適者:若入国識紀,旅邑隨俗,交乂知諱,入宅以敬,上堂問親是也。故

臨病者问所便,識病因,明陰陽,知寒熱,洞虚實,列表裏,毌病機,精明其色,

其方曉明也。故顺, 治也,逆,亂也,顺,生也,逆,死矣。

《上經、玄珠 》 曰: “天之精气 (气火 ),其出於海。地之精气 (气火 ),其始於

日。天地鍾气,自圜於辰。人之内元,秉之於天。故气海濁,則天靈黯。日黄黄,

則地氣結。天恖不篤,則宗气亂。天地之精气 (气火 ),其大,數之,常出三入一。

人之精气 (气火 ),其微,遲之,亦恒出三入一。故殼不入,半日則衰气,一日則

少气 (气火 )也。道如圜,天地人一也,有體气佈,悳之常也 ”。

227 太黄 .未庚 》 下

163

2010 年 10 月 07 日 星期四 05:57

未庚下

“故曰百病之内生於气, 外始於風。气之爲病,怒弗以常耳。風之爲病,本

根其動摇也。弗以常,則不龢於形。不龢於形,則行之妄也。根本其動摇,則形

緃而肢解。故内疢疚而體煩痛,則狀生而諸邪起也。是以聖人,則天地,而知害

次,教之民飬气致龢。气致龢,則形精,形精,則恒乎夀,久矣 ”。

“下,瀆也,曰津液。中,樞也,曰營血。上,霧露也,曰衛气 (气火 )。故

下病者,春爲風淫,夏爲熱淫,秋爲結淫,冬爲寒泄也。中病者,春爲怒結,夏

爲氣滯,秋爲清畜,冬爲停滿也。上病者,春爲風病 (病頭水火, ),夏爲濕涎,

秋爲濁涎,冬爲老病 (病頭水火, )也 ”。

故下病,津液昇化不得,傅之於中,中受其淫而膨滿。風鬱於春,氣滯於夏,

滿悶於秋,病 (病頭水火, )蝕於冬,風寒濕感而内發之。下病,津液昇化不得,

蒙熱上蒸,上受淫而鬱遏發熱。

中病,食飲不消,榮衛薄厥,二氣經脈爲隔,上不得下,上無以上。故上

爲喘逆滿悶,心病少气 (气火 ),不得卧,卧則欬甚。下爲腹满畱税 (病水 ),溏泄

便秘,脅肋满痛,腹漿漾而气蠢蠢,眇 (月少 )衝弩痛。

上病,焦滿不抑,渺渺其首,清青其面,六墟滿拒,二氣相爍,昏昏憧憧,

窈窈弗清。天气不下,食飲不知,下弗力,夜不 成寐。泄下,則二腹腰尻皆冷,

濕親下,男女病不用,爲癥瘕疵疝,淋濁,前後便澀痛。

故言也,宣而已,知而已。教也,行而已,治而已。知而不自治,病之而不

節也。知而不抑制,病之於不然也。知而心怵怵,自治弗能,病之於志痿也。故

治非醫之一任耳,乃天,乃地,乃時,乃人病之共矣。五而一,一而五。缺一則

亦憾然,憾然則不可以全功耶。道弗可以欺,應弗可以嘘,當待其以恒,服用以

其常,與入自衡得矣。

天地人一圜耳,時地氣人亦即一圜耳,大之言气,小之言象,次之言比頪。

治气以頪,治象以气,治頪以味,治之道則可 以神會,可以逹 (人大,寄,扶持

切服,廣大也 )追也。

176《太黄 .未辛 》 上

2010 年 10 月 12 日 星期二 06:07

未辛上

黄帝教釋,歧之文伯對曰: “病之從來,則心其爲户,則志其爲牖,則識其

爲樞。識之妄,心動之,志其隨。心動之,血自怒,气自 X(義,聚會也 )。志其

隨,心气自釋,宗自亂,營衛之精自縱。故外邪來,其神識不衛,客而感之也。

九气亂,六墟拒閉。六神乂,陰陽自剥,故乎病也 ”。

“夫識明,則神暗。神暗,則不加於勸。知明,則志衰。志衰,則不鴐於持。

心其智,則黯其陽。志其墯,則心 气於宗自潜。是以治,則無以功,鍼小而藥渺,

税 (病水 )疢不减。故從來有巫覡,其以申引之,攝導以加,萃也 ”。

故攝飬、案蹻、導引、祝由、宗信,神气之五治也。砭石,九鍼,湯醴,金

石,毒藥,形骸之五治也。

脈有其不應,治有其不功。不應者,气之 X(義,聚會也 )也。不功者,入之

164

沉也。 X(義,聚會也 )則相争,沉則失龢,是以二氣相抗,薄者病進也。

經曰:四時有風焉,名曰八節八風。八風發邪,以爲經風,觸存 (風併内 )五

臟,加而爲邪氣,邪氣内薄,是以發病。所謂四時,其以所勝者;春勝長夏, 長

夏勝冬,冬兮勝夏,夏兮勝秋,秋兮勝春耳。

東風生春,病在肝俞,在頸項。南風生夏,病在心俞,在胷脅。西風生秋,

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風生冬,在在腎俞,在腰股。中央爲土,病在脾俞,在脊

宗 (象形,中二八,脊也 )。故春气者,病在頭。夏气者,病在臟。秋气者,病在

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長夏气者,病在腰眇 (月少 )。。故春善病鼽衂,仲夏

善病浅 (病回朒,欬,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風瘧,冬善病痺厥。

故冬不刺及案蹻,春不鼽衂。夏不砭導引,長夏不洞泄寒中。春不歛毒藥,

夏不病胷脅。秋不益湯醴,冬不痺 厥。長夏不嗜飲攝,秋不風瘧。春不病頸項,

仲夏不病胷脇,長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風瘧,冬不病痺厥飧泄者,乃其五治

攝其精,邪其發而從汗出也。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温病。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長

夏濕燥,秋不脊宗 (象形,中二八,脊也 )。攝於气者,冬不痺厥。飬於神者,夏

不病胷脇。即此,亦平人之恒脈灋也。

故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黄

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鷄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鷄鳴至平旦,天

之陰,陰中之陽也,存 (風併内 )人亦應 之。



177《太黄 .未辛 》 下

2010年 10月 15日 星期五 05:44

未辛下

夫申言人之陰陽,則外爲陽,内爲陰。申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爲陽,腹爲

陰。申言人身臟腑之陰陽,則臟爲陰,腑爲陽。肝心脾肺腎五臟,皆爲陰,瞻胃

大小膓膀胱三焦六腑,皆爲陽。故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

皆視其所在爲施鍼石也。

故重言之背爲陽,陽中之至陽首也,背爲陽,陽中之少陰心也。背爲陽,陽

中之太陰肺也。腹爲陰,陰中之少陰腎也。腹爲陰,陰中之厥陽肝也。腹爲陰,

陰中之至陰脾也。比爲之,皆陰陽表裏, 内外雌雄,相輸應也。故上以應天,下

以應地,交感相衡者陰陽也。

故五臟四時,各有收受。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在目,藏精在肝。其病發

爲驚骇,其味酸,其頪艸木,其畜兔與雞,其穀麥,其應四時上爲歲星,是以春

气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其畏膻,是以知其過

在血也。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在舌,藏精在心。其病在五臟,其味苦,其頪火光,

其畜馬雉羊,其穀黍,其應四時上爲熒惑,是以知病之在脈也。其音徵,其數七,

是以知病之在血也。其臭焦,其畏涎,是以知其過之在憂也。

中央黄色入通於脾,開竅在口,藏精在脾。其病發在舌本,其味甘,其頪土,

165

其畜丫蹄屬牛,其穀稷,其應四時上爲鎭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數

五,是以知病之在膜也。其臭香,其畏濕,是以知其過之在恖也。

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在鼻,藏精在肺。其病發在肩背,其味辛,其頪

金玉,其畜虎雞,其穀稻,其應四時爲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

其頪九,是以知病之在气也。其臭腥,其畏淫,是以知其過之在鬱也。

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其病發在谿谷,其味鹹,其頪

水,其畜彘,其穀 豆,其應四時上爲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數六,

是以知病之在水畜也。其臭腐,其畏寒,是以知其過之在四肢也。

故善爲脈者,謹察五臟六腑,一逆一從,陰陽表裏,雌雄之際,藏之心意,

合心於精。非其人勿教之,非其眞勿授之,是謂得道。



178《太黄 .未壬 》

2010 年 10 月 18 日 星期一 06:16

未壬

“道不遠人,浸 (象形,一皿去下横 )人自遠。治道亦圜,環而無端,天肇地

獵,陰奉陽華,此其常焉 ”。故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緩形

飬志,以適宗筋。生之勿殺,予之勿奪,賞 之勿罰,從之勿逆,則飬生之道几也。

逆之則傷肝,夏爲寒變,奉長者少。不然,秋分重病。

夏三月,此謂審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夕卧早起,無厭於日,使志勿怒,

使華英秀,任气得泄,若所愛在外,則夏飬生之道几也。逆之則傷心,秋爲痎瘧,

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气以急,地氣以明。志止安寜,以緩秋刑,收敛神气,

使气均平。外無其志,使肺气清,則秋飬生道几也。逆之則傷肺,冬爲飱泄,奉

藏者少。不然,夏至重病。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凝地坼,無擾乎陽。早卧晚起,以待日光,使 志若伏

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無泄皮膚,使气亟奪,則冬飬生之道几

也。逆之則傷腎,春爲痿厥,奉生者少。不然,長夏重病。

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客空竅。陽气者、閉塞,地氣者、冒明,雲霧不精。

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交通不表,萬物承命,故精不施。精不施,則名木

多死,惡气不發,風雨不節。白露不下,則菀槀不榮。故賊風數至,暴雨數起,

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絕滅。唯:聖人從之,故身無奇病,萬物不

失,生气 (气火 )不竭。

逆之春气 (气火 ),則少陽不生,肝陽内變。逆之夏气 (气火 ),則太陽不長,

心气内洞。逆之秋气 (气火 ),則太陰不收,肺气焦滿。逆之冬气 (气火 ),則少陰

不藏,腎濁氣 (氣火 )獨沉。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飬陽,秋冬飬陰,以從其根。

故與萬物浮沉於長生之門,若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眞矣。

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

疾不起,是謂得道。

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陰陽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

亂。反顺爲逆,是謂内格。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此之謂也 。

166

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闘而鑄兵,不亦晚

乎。晚則不治,不治,病其終,非聖人之學矣。

黄帝内經下篇終









































167

附:

天水劉道長傳

本文系劉道長的高徒(潛龍在淵)所作, 此兄文筆醫術甚好,文筆

極佳,吾慕其才,故轉載如下:

劉來信者,甘肅天水人也。少時曾疾胃痛,吐血不止。醫院拒收,

母貧無以給醫。共和國二十六年,信恐死葬累家及母,遂出。時信年十

一。已而,疾自差。

初,信陟佛門,之峨眉山皈依,然惡和尚之戾氣,還出廟門。 後遇一

道人,隨其游方, 更名至賢。道人善針術,以此解人厄積功德。賢謹

奉師,習方技。師行醫諱避婦人,遇婦人求醫,則令賢針之,是故賢猶

善女科。越數年,師度百歲乃去。賢長大。

會 “ 文革 ” 發動,國政昏潰,白黑淆亂,山野清修之地莫能外,僧道

教團坐 “ 封建迷信 ” 失所。廟觀寺院文物制度皆毀,教內之人皆被逐下

山,令還俗。獨賢不應其令,逆眾,固求道,不與俗同。有隱士嘉其志,

見愛,授賢黃老術,賢謹受之。

鶴鳴山有道人將死,哀其衣缽無以傳,聞賢有異秉,使人詣賢來受。

賢不從,誘之,賢果來。道人閉其戶,賢不能出。賢怨望,罵詈。道人

無給食,賢餓,遂聽之。 道人口授上古太乙門醫經,令賢記誦,凡二十

168

余萬字 。賢能記則食之,否,則不予。賢記誦畢,出,遂立為太乙門第

七十代傳人。師徒之誼存焉。居無何,道人死,賢負善術行天下。

賢嘗遊西南邊夷之地,適一老嫗獨居,病篤,不能自護,賢煎湯問藥,

不廢晝夜,親如已妣。 嫗將卒,獻書,曰 “ 家傳之物 ” ,得之能濟生起

死。賢視之,為療瘡癢方。 初,嫗父家因方貴,鄰誣其父妄罪,父死,

下女獄中。女服刑三十餘年,然,密其書,無為人知。刑期竟,女出,

鬢髮華而顏色去矣,獨書完好。嫗自得賢,察其行,觀其德,貴賢之節

高,乃以書授之。

賢遂通陰陽、律曆、醫、道家之說,終以醫為業,施用萬庶 。不數年,

資累百萬,盡捐故里,造廟興教。時人怪其能聚財,猶神其活人之術。

會賢母病,賢還家侍親。五十年,一婦患隱疾,延數醫,不瘳。往賢

請治。賢針其子宮 左右極,不日,差。婦新寡,請願為賢妻報恩。賢

讓之,婦固請,賢不得已納之。後七年,產一子,名建晨。

五十六年仲秋,北京白雲觀主事李宇林苦腰疾,良醫弗見。聞賢有義

行,遂往西北求治。賢解其厄。林延賢進京仍醫事。醫館醫者多文飾其

能,張表身世故事炫其術以召病人,然病人益遠之。信敦直,納言,髯

口,形容不自顧。病人 來,不問疾從何出,口銜煙,以手脈之,斂神靜

氣,俄爾,診畢,已知其所苦深淺虛實,書方。病人奇之。然其處方未

有不應症者也。是故,賢之病人益附之。

169

張家口一婦人病,羸困,嘗臥三十餘年,數請醫,不差。聞賢能,進

京請治。賢案脈,知疾勞傷遷延失治,針藥並施,期以二月,婦人起。

北京有軍吏婦苦肺癭瘤日久,遍求京城名醫,皆束手無策,往求賢。

賢針之,立效。吏信以為巫,怪其神跡。吏資饒,備車騎日日午時迎賢

醫其婦。月餘,癭瘤化之,賢囑婦勿往西醫注肺溶液。然婦猶苦渴,聽

他人言,陰往西醫注液。頃已,婦昏死不知人。賢聞,薄責之,歎 曰 “ 命

也乎!命也乎! ”

賢以醫名顯京城,南北夷夏求醫者日眾,然賢常哀,謂曰 : “ 古之大

醫,仁心仁術,功綏百姓,德佑蒼生,是以古人病多活,道德存焉。今

之醫者,謀財圖利,妄施佞術,是以醫近利 而民益遠生也。故今人病

多死,道德墮焉。嗚呼!人死,非病之毒烈,其咎在醫也。 ”

評曰:吾少好慕道,長,以文學治生,著書四十余萬字,為諱者言,申

蔽者義。然,有司禁 行,世莫得聞。吾哀為文不能載道,義不容於世,

遂退而習醫,獨善其身。遇劉道士幸而從其學。

今人習醫多從官學,《內經》不驗《本草》亂真,故為醫者,術不信

者久矣。賢之所 能,傳自先師,嗣秦越人之根基,承華佗之苗裔,是

以備活人之術。今人棄我華夏岐黃之源宗,崇西醫之利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6945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