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王阳明:忙时心不乱,闲时心不空

 陕西西安熊先生 2023-03-20 发布于陕西
 国学文化 2023-03-20 07:23 发表于安徽

图片

作者:儒风君
来源:儒风大家(ID: rufengdajia)

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

王阳明:忙时心不乱,闲时心不空00:0006:48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国学文化主播朗读音频
图片

岁月是公平的,他给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个小时。

有的人忙忙碌碌地活着,有的人停下脚步去欣赏。

这其中的差异,都能从心上找到原因。

漫长岁月,我们终其一生,无非是把生活过好,把心安顿好。

繁忙的时候,根据自己的能力与节奏,把事情做好;

空闲的时候,用心感受,发现生活里的趣味与快乐。

忙时心不乱,闲时心不空,如此,人生才能更加地充实与丰盈。

图片


01
忙时心不乱

人生在世,忙是不可避免的。

事务繁杂,身体得不到休息,是一种忙;

思虑过多,内心得不到安宁,也是一种忙。

王阳明的弟子曾问他:“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亦忙,何也?”

这位弟子对王阳明说,自己一忙起来就容易烦躁。

有事时固然心烦意乱,没事时也闹得心绪不宁。

弟子感到很苦恼,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

王阳明举了个例子:“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一些人被忙碌的生活所裹挟,无论做什么都得不到安宁。

就拿吃饭这件小事来说,人坐在饭桌前,眼里放不下电视,手里放不下手机。

并非真有什么要紧的事等着他们去处理,只因为平时忙惯了,吃顿饭的功夫都收不住心。

饭也不能好好吃,觉也不能好好睡。

心里总感觉到累,身体也得不到好的休息。

对此,王阳明提出的解决办法是精一之功”。

所谓“精一”,就是专注做好眼前的这一件事。

心若精一,哪还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曾国藩曾说: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古往今来,成大事者都有此恒心。

只要一心不乱,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图片

02
闲时心不空

很多人认为,吃喝玩乐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其实不然。

一个人忙惯了,一旦闲下来就会感到无所适从。

《劝民歌》里写道:“不见闲人精力长,但见劳人筋骨实。”

人的身体如此,心也是一样。

《菜根谭》里讲:“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

一天到晚什么事都不做,闲得太久了,就容易胡思乱想。

所以哪怕时间上得闲,也不能任由自己的心随意放空。

王阳明被贬龙场时,只担任一个小小的驿丞。

由于位卑权低,整日也没什么公务,王阳明彻底沦为了一个“闲人”。

他在屋后建了一个石椁,日夜端坐其中,参悟圣人之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时间的静心思考,某天夜里王阳明突然顿悟,参透了“格物致知”的道理。

这段闲来无事的思索,也因此成为王阳明人生之中一次重大的转折,史称“龙场悟道”。

一个人闲暇时的所作所思,不知不觉间决定着他的未来。

闲来无事,不如给自己的心灵充个电。

存心养性,让自己做个更充实的人。

图片

人生在世,所有经历皆为一颗心。

若那颗心能安定地度过一生,此生便无憾。

但要让心安定,十分不易。

忙时,让心不乱,需要智慧;闲时,让心不空,需要乐观。

一位学者曾说:
“要做到内心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

患得患失的人,不会有开阔的心胸,不会有坦然的心境,也不会有真正的勇敢。”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

一个人最好的心境,其实就是一切顺其自然。

那样的人生,才是最自在,最开心的。

点个在看,愿你我此生,都能修得一颗淡然之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