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赏析 ![]() 看久了会写诗的 ![]() 明天就是春分节气了, “分”者,半也,昼与夜时长各占一半; 天气不冷不热,寒暑相均衡; 最重要的是,这天也是春事之半—— 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 一切才刚刚好。 来读一首春分诗词: 柳梢青·花朝春分 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 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花前倍觉无聊,任冷落、珠钿翠翘。 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 ——清·顾贞观 解析 ![]() 三百多年前的一个春分日正好赶上花朝节,两个最美好的节日交会于一天,意味着那天的美好也会加倍。所以顾贞观一而再地强调“今朝”,先是“最惜”,后来是“莫负”,把对春光的珍重之情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 “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开头几句写春景:芭蕉叶刚刚舒展开来,初生的柳叶,好像瞌睡人的眼睛,昏昏欲眠,而樱桃花已经开始飘落。“乍展”、“欲眠”、“微谢”三组词连用,将一个动态变化的春天呈现给读者。见此光景,词人忍不住感叹:到底是谁把春光给平分了呢?前一段是孟春,后一段是季春,最让人珍惜的就是现在的仲春之月。可是越爱惜,就越怕失去,渐渐地,情感没了依托,精神变得空虚,故“花前倍觉无聊”。 “无聊”在这里,大概是无可奈何之意,由于心灰意懒,所以“任冷落、珠钿翠翘”。注意,到这里我们才发现,这是一首闺情词,抒情主体是一位女子,顾贞观只是在通过这位女子的眼睛来观赏春天。 最后,情感又变得明朗起来:不管怎么说,春光还剩一半呢不是?不如就趁着好时节,过好眼前的每一天吧。 如果说“花前倍觉无聊。任冷落、珠钿翠翘”的视角是闺中女子,那“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的视角则成了作者自己,这样来看,词的构思则十分独特,给人一种新鲜之感。 诗友们,你对春分这个节气有何种感受?准备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迎接春分的到来?欢迎多多留言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