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联“想孙子,盼孙子,有了孙子是孙子”,经典下联2

 钟家台 2023-03-20 发布于湖北

哪怕自己已经年迈,伺候一个精力旺盛的孩子十分劳累,但他们依旧觉得很高兴,宁愿忍受劳累,也要哄得自己孙子孙女开心,这也就是下联中所形容的“喜当爷,乐当爷”。

这种付出是伟大的,是不计回报的,他们将所有的心思、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了孩子身上,哪怕孩子并不领情,他们也丝毫不会后悔。

这是一种伟大的爱,作为孩子,我们要珍惜老人陪伴我们的每一时每一刻。

而有些网友则将自己代入到了儿媳妇的角色,将下联改成了“烦公婆,怨公婆,走了公婆变公婆”。

这个下联一出,迎来了网友的一致叫好,甚至说这个下联比第一个下联更为贴切真实,将其称为经典,这是为什么呢?

在中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孔雀东南飞》,里面提到焦仲卿的母亲不喜欢他妻子刘氏,逼着自己儿子休妻另娶,最后两人被逼无奈,只能选择自尽来成全自己的爱情。

从这篇文章中就能看出来,婆媳之间存在的巨大矛盾,而焦仲卿母亲与刘氏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个例,从古至今,婆媳矛盾一直让许多人头疼,甚至有诸多导演拍摄了许多反应婆媳矛盾的家庭剧。

根据心理学家武志红的调查,婆媳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儿媳没有生下一个男孩,从这一点上看,与上联所说内容产生了关联,并形成了强烈的情绪反差。

上联说老人对孙子的喜爱之情,下文就以婆媳矛盾回击,不可谓不妙,也就是对应“烦公婆,怨公婆”两句话。

婆婆在的时候,与自己经常发生矛盾,尤其是在生育后代这件事情上,但是等到婆婆去世,自己孩子也长大成人,自己却也走上了婆婆的老路。

在孩子结婚后,天天催着要孙子,出现“走了公婆变公婆”这一滑稽场面,让人想笑,却又觉心酸。

儿媳为什么会走上公婆老路

其实这跟她做儿媳期间的遭遇是分不开的,老人的快乐建立在她的痛苦之上,也逐渐扭曲了她的三观,让她觉得只有儿子才是自己唯一的依靠,成为公婆后,这种对儿子的喜欢就转嫁到了孙子身上,自己也变成了曾经讨厌之人的模样。

 

这副对联虽然简单,但是也形象表现出残留的封建糟粕对人的压迫,对人性的扭曲,希望男女平等的思想得到更多的宣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