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仁宏网友眼中的黄山春天:黄山如此多娇

 zzm1008图书馆 2023-03-20 发布于上海

二零二三年二月癸卯开春,疫情之后的第一次旅行我选择了黄山。黄山是每一个国人的心结,如果不去一次始终是心中的遗憾。这次说是不期而遇的意外之举,也可以说是“蓄谋已久”的相约之行,人们疫情中的假期沉淀在春暖万物的时候集体释放。我们一行也趁着寒风已过,大地回春的时机,结伴来到了黄山。这次旅行不仅让春意盎然映入眼帘,更使黄山多娇浸入心底,感受它暗流涌动的勃勃生机,赞叹它千姿百媚的变幻神奇。

图片

李琴 摄

第一奇“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从古到今流传甚广,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这句话有点口气过大。这次春游之行发现,其实黄山不仅大,而且山峰众多,不同峰谷之间差别很大,不同季节面貌也各有不同。比如天都峰在冬天更突出险峻,紫石峰在夏天更显出秀美,光明顶在秋天更体现磅礴…连绵的陡岭之间囊括了五岳的特色。而到了春天,黄山有了自己独特的味道,此时行走在山头谷间,宛如云游幻境,流连览峰中像是遇见了长蛰于此的仙人给迷途者指路,濛濛细雨里像是触动了天宫的瑶池点点滴滴。“黄山归来不看岳”实至名归。

图片

刘仁宏 摄

第二奇黄山云的情意浓浓。假如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云里的黄山,“情意浓浓”我认为最为恰当。在一千五百多米的山上,黄山云的变化属实多端,堪称一绝。初春的黄山就像是一位含羞少女,描绘着淡淡的青妆在云雾之中躲躲藏藏。云开时金光普照在峰石之上霞光灿灿,云起时白雾萦绕在山腰之间柔情浓浓,顷刻之间从一目千里变为雾气霭霭,转瞬之时又从艳阳高照转为阴雨绵绵。黄山的云给此山的奇注入不一样的味道,在一步一景的转换中,在浓情蜜蜜的变幻下,躲在云纱之后的黄山若隐若现,带着点点春妆让人惊艳连连。

图片

姚建军 摄

第三奇黄山怪石的千姿百态。春天至此,惊蛰的春雨刚刚唤起生机,草木还未疯长,黄山上那些奇奇怪怪的石头十分的显眼,这种突兀的感觉是扑面而来,让人不由地驻足观看,而这一看可能就绘就了你心中的黄山。黄山奇石被很多人夸赞过,但我觉得夸的千篇一律,赞的庸脂俗粉。只有当身临其境,你才能明白黄山的奇石从来都描绘不尽。别人笔下的描绘换一个角度可能就成了你心中的他物,但是具体像是什么那就是仁者见仁的事情了,所以高峰不语,观者百态。春天的奇石上盖满青苔,有的圆润憨态,有的陡峭凸起,孤立山林里,宛如天外访客。也正是这些奇奇怪怪的石头才成就了黄山的千姿百态。

图片

梅建 摄

第四奇黄山松的迎风挺立。黄山松是生长在黄山海拔800米以上的松树,初春的山顶寒风还在肆虐,而黄山松在石缝中顽强挺立,经历“三九”凛冽依然长绿长新,平头如修,毫无杂乱。它静静地立在那里不言不语,走近才能体会到穿越岁月的灵气和破石向上的勇气,或许再过千年他还能乘风破浪与我们后辈相遇。当我注视着它时,突然间明白了黄山松为什么能成为安徽的注脚,因为它就是安徽人自强不息,善安天下的最好诠释。

图片

叶永青 摄

图片

姚建军 摄

最后,如果一定要给这次游览做个结尾我想说:虽说四季的黄山各有千秋,但还是希望各位能在春天游览黄山,因为这个时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只有在这人间最好的时节,远赴黄山的这场惊鸿宴,才能一睹万类争春的盛世颜,此刻的你也会不自主的感叹道“黄山如此多娇!”

癸卯春,记于黄山脚下。

图片黄山风景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字:刘仁宏
图片:见备注
编辑:方馨阳
二审:侯晏
终审:葛旭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