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路军除了3个主力师外,还有个独立师,师长和政委都是开国上将

 茂林之家 2023-03-20 发布于湖南

抗战初期,八路军一共有3个主力师,分别由刘帅、贺老总、林帅统领,但后来随着局势发展,八路军的兵员人数不断增加,原有的编制已经无法满足作战、行政所需,于是朱老总与彭老总便决定扩编一个独立师出来,这支部队的两位长官都是鼎鼎大名的悍将,建国后双双受领上将军衔。

文章图片1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936年下旬,当时国共已经决定放下争端,一致抗日,但在一些细节上双方还没谈拢,比如蒋介石要求中共高层必须全部在国府挂职,接受国府的领导,红军要改编成国军,并且取消政委这一职位,同时还要移驻蒙古,在草原上抗击日寇。这哪里是联合抗日,分明就是蒋心怀鬼胎,借着建立统一战线之名想要吞并红色阵营。

毛主席断然不可能答应这种离谱的要求,主席指出中共必须要独立自主,红军也要掌握在党组织手中,至于抗日地点我方要自主选择,哪里适合就在哪里扎根,国府不许干涉。就这样,国共交涉了一年多都没有什么进展,直至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府才改变态度,做出了一些让步,同意中共保持自主性,掌握对人民武装的领导权。

文章图片2

党中央为表示诚意也做了一些妥协,同意名义上接受国府的领导,红军也接受改编,北方的主力为“八路军”,归属第二战区统辖,南方游击队为“新四军”,一部分归属第五战区统辖,一部分接受第九战区领导。其实一开始周总理是打算问蒋介石要四个军的编制的,但蒋担心人民武装做大,因此果断拒绝了总理,抠抠搜搜只给了两个军。

军委是想方设法往固定编制里塞人,八路军每一个连、营基本都超员了,可即便如此,仍有近两千人实在无处可去,无奈之下,周总理与叶帅只好与国府协商,看能不能再多给一个团的正规编制。经过反复的讨价还价,国府最终同意再给一个独立团的编制,但团的规格降了一等,算是预备队,军饷和补给品折半发放。这个团后来挂靠在115师名下,团长是杨成武,政委是邓华,他们后来都当了上将。

文章图片3

1937年底到1938年上旬,蒋介石还能履行承诺,给八路军发饷和物资,可到了1938年下旬,蒋就有些不耐烦了,断绝了人民武装的供给,叶帅去国府催了好多次都没有下文。毛主席早就料到老蒋会来这么一手,随即下令全军要发扬红军精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于是乎,整个八路军都开始进行生产自救,自己垦荒种田产粮,枪支弹药则靠伏击日军缴获。

杨成武将军的思想比较灵活,除了自救之外,还发动战士抄地主汉奸的家,所得粮食全部充公,钱财则用来买军用品。而且他还经常主动出击攻打伪军的碉堡和炮楼,每次都能缴获大量武器,他以此为基础,广泛招兵买马,短时间内便将麾下人马扩充到7千多人。

文章图片4

朱老总和彭老总闻讯后,便将独立团扩编为独立师,杨、邓二位首长由此连升两级,分别当上了师长、师政委。当然,此次扩编并没有告知给国府,只有我们人民武装内部知晓。时间来到1939年,晋绥军突然从老百姓的口中听到了“独立师”这个番号,于是马上上报给阎锡山,阎又赶忙报告给蒋介石。蒋一时是怒不可遏,马上给我党扣帽子,说我们在背后搞“小动作”、“养兵自重”,不听指挥,蓄意破坏统一战线。党中央为了维系抗战的大好局面,只得将独立师的番号取消,改为晋察冀军区1分区1支队,员额不变。

后来八路军越发壮大,国府仍不肯增加编制,那我们干脆就自己创造编制,于是便诞生了诸如“某某独立团”、“某某支队”、“某某纵队”这样的临时番号。至抗战结束,八路军、新四军的规模已经超过百万,根据地面积达到数万平方公里,可谓兵强马壮,解放战争爆发后,新四军与八路军改称解放军,在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等几个主战场与国民党军鏖战不止,最终将反动派武装全部消灭,将红旗插满了全国。

文章图片5

党组织和人民武装最终实现了伟大理想,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共产主义国度,为亿万人民带来了自由、幸福的生活,在此,让我们向那些曾经奋战在一线的官兵们致敬,没有他们的抗争,就没有中国今日的强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