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亦农:第一位中共党校校长

 方圆儒人 2023-03-20 发布于广东

文/楚国良

罗亦农,原名罗善扬,1902年5月18日出生于湘潭县,1919年赴上海求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20年8月加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5月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同年年底转为中共党员,先后担任过中共上海(江浙)区委书记、中共江西省委书记、中共湖北省委书记、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年11月4日,罗亦农参加临时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罗亦农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28年4月,罗亦农在上海被捕并英勇就义,成为第一位牺牲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也是为中国革命而牺牲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最年轻的一位。

1925年1月,中共旅莫支部接到陈独秀的来信。信中说:由于国内形势的发展,“急需得力同志能负责指导独当一面者”,中央决定罗亦农、王若飞等七人回国工作。同年3月12日,罗亦农从莫斯科动身,4月中旬到达上海。鉴于广州和北京在大革命时期的重要地位,1925年5月8日,中央局又决定在北京和广州分别组成临时委员会,以便代表中央局就近指导当地的一切实际工作。根据中央的决定,中央驻粤临时委员会以谭平山、陈延年、周恩来、罗亦农、鲍罗廷五人为委员,同时指定罗亦农主持粤区党校工作;中央驻北京临时委员会由李大钊主持,委员有赵世炎、陈乔年等人。这样,罗亦农便成为受党中央委派筹办党校第一人。

由于罗亦农在广州只工作了不到5个月,而期间广东政治局势瞬息万变,革命运动波澜壮阔,需要粤区党组织倾全力去应对、谋划和领导。从1925年5月下旬到10月初,虽然罗亦农以中央驻粤临时委员会委员身份肩负着筹办党校的使命,但由于革命任务繁忙,他没有机会完成在广东筹建党的第一所党校的使命。

1924年5月举行的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建立党校的主张。1925年10月,罗亦农以广东代表名义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会后,应李大钊的要求,中央决定派罗亦农筹建北方区委党校。不久,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党校——中共北方区委党校正式创办。罗亦农任校长,教员有赵世炎、陈乔年等。

北方区委党校是中国共产党最早举办的一所党校。第一期学员近百人,来自北方区委所辖各地党团骨干。党校校址设在北京鼓楼北大街一所四合院内,南屋正厅敞开的三间房为教室,东耳房一间为校长罗亦农的办公室兼宿舍,西耳房为文书室和图书室,东西厢房各三间为学员宿舍。党校对外公开名称是“北京职业补习学校”,并向北京市教育局申请注册。李大钊出席了开学典礼,并发表了重要演说。

开学后,罗亦农讲政治经济学常识、历史唯物主义和世界革命史;赵世炎讲列宁主义、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斗争、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任务、职工运动和农民运动;陈乔年讲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党的建设和世界革命形势、国际工运;萧三讲共青团的任务和学生运动;刘伯庄讲国共合作统一战线问题。第一期学员经过3个多月学习后结业。

由于北京的政治环境日趋恶化,北方区委党校没能按原计划长期办下去。这期党校仅办了三个月,时间虽短,收效却很大,为全国特别是为北方区培养了一批得力干部。罗亦农的理论水平和杰出的组织才能,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