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动何以可能》下篇提要:论直接性(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华柱 2023-03-20 发布于湖北

论直接性

                                                               华柱   济舟

下篇《如何知道》不仅是对上篇一些根本问题的补充阐述,也是进一步推论本原的“运动”发展。下篇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深入探讨“直接性”、“顿变”的意义。围绕直接性、顿变,思考自我、觉知、遮蔽原因、概念形成、本能、思维等问题。

下篇就一问题的讨论会牵涉很多问题,所以上篇篇末总结,下篇篇首作整体提要说明,本节权当承上启下。

直接性,就是自身根据自身,它就是一种直接的作用,所以作用即是无过程顿变。因为直接性的顿变,所以生成实现的具体亦不动。自身根据自身才叫理性,只有自身根据自身才会有因果关系,而多元论它是不可能有因果关系的。

直接性的显现是具体规定具体内容的生成实现,这是贯穿我们本书的一个关键认识。

直接性是超越性、极致的圆融性——“是又非是”的圆融,语言不可真实地描述。直接性是纯粹的,作为本原自身根据的本性,始终在当下,内在一切又超越一切。自为自变即自指自反, 就是“是又非是”的对立统一。这样直接性关联的不仅是顿变的概念,而且关联元规范的概念。“是一切非一切”——纯粹的超越性,也是建立的规范性,是努斯与逻格斯的统一。当下直接发生,是又非是,圆融一切相对概念,还是“0”的发生。所以绝对不可测的无形基底始终在当下,内在一切而始终纯粹。

直接性始终在当下,那么每一个发展的环节,环节的每一步的作用都是直接的。直接性自发生,即否定一切又同时肯定一切(这才能真正否定一切,才是纯粹的否定性),保证变化发展的一致性,保证信息的延续性——贯穿每一顿次、每一环节、每一层次的变化发展。

这样原初信息一致延续到当下,延续到高级生命形态,延续到我,本原活动一直在当下,成为我能反思回溯的基础。

本原是一层一层地发展,可分物理、生理、心理三大层次。本源初态无任何内容,但是这个初态,一直被肯定下来,也就变成了空间虚空的概念。万物,好像都在虚空之中,不管万物怎么变,虚空不变,我们的思维思想也是这样的,在经验之中可以生成无限的丰富的概念世界,但是我们的思始终都是纯思,就像虚空存在万千现象之有一样。

本源是直接性的顿变,个体是直接性作用,我们的知觉是直接性的呈现,我们的判断,也是直接性的呈现。知觉是主与跟对象直接发生关系且信息顿呈。形成知觉印象、概念,我们的判断,实际上是面对概念,在概念的这个统一机能上直接做出判断。

无论怎么变化,这种本源的直接性,这种原初的活动,它始终在当下,原初的信息也一直延续至当下。原初的一(无形基态)无时间存在,所以也在每一当下,其整体性、超越性、直接性、纯粹性不动不变。

换一种说法,从一与多的角度。一生成多,多统一为一,贯通物理生理心理三大层次。

纯粹的本原一生成原点,原点集合成物,物联结为系统。所有丰富的杂多统一为一;种子基因信息,发育为各生理组织,细胞、组织统一为一;纯粹之思不断经验,获得感觉材料,形成印象、概念,形成心理世界,一切统一为一。正因为每一生命体实现了自身的全息一体,所以本能也是直接发生。纯粹思维统一所有印象、概念,思也是直接发生。

本原无形无限,思维也是观察不到形象和边界;本原没有之外的意义,不动,同样观察不到思维向哪里运动;无形本原直接顿生具体的规定意义——原点,以此显现自身、展开运动,原点不动,纯粹思维总有所思,生成一个个规定意义的观念、概念,显现“思”,规定性的观念、概念不动的;意识总有指向对象,指向某一对象显现意识活动,指向的内容不动。换而言之:无形基态以规定对象化自身,意识以规定对象化自身,思维以规定对象化自身,意识思维的原动力就是无形基态。原点的关系联结造成更加复杂的形式,观念概念的连接,进一步发展思维,认识世界,理解自身。

意向总有意向内容,思总有思之内容,但意向活动与思之活动本身是超越具体内容、具体对象的。

原点顿生顿灭、生灭耦合;物理复杂系统子集、原素之间信息密集、高速交换形成关联非常紧密的整体,此时产生“涌现”,整体相变突变;生理细胞“新陈代谢”;每一细胞包含个体自身的全体信息,大脑中枢映射个体自身全体信息,也有本能地直接行动的发生;意识心念顿生顿灭、生灭耦合;本原自为是自指自反,层层发展,到具体人实现个体的全息一体,人的意识也是人意识也具有反身性与直接性,自指自知自反思。

无形初态生成新的内容,新的内容又成为自身内容、成为影响下态的新的根据。而自身自在始终是绝对一,自由行动始终是自身根据自身的直接行动、纯粹行动——而不论根据的内容是什么。一路发展至意识,意识到的内容又成为自身“心理世界”的内容,不断迭加发展,而此自身根据自身的直接性始终不变、始终纯粹。不论如何形成丰富多彩的杂多,一始终纯粹,可名之为纯一,而且是最底基——不仅是活动作用的原初动力。作用发生自始都是直接性的。所有的内容包括心理世界的内容归根到底都是本原全体自身的内容,是本原自身的发展、丰富、意义增殖。

再换一种说法。万物集合是建构的“模块”逐渐升级,层层建构。基元、原子,分子、星球、星系……这些类的概念是存在于绝对全体中,只是没有言说,没有概念之名。

但是集合连接的原因原动力还是当下纯逻辑(元规范)。这样,一个最底层的至简法则反复使用,从时间上看就显得十分复杂,然而根本逻辑法则是一个,隐藏在纷纭繁杂的复杂性之中。直接性还是在每一当下。

混沌分形出现在很多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现象中,表现出极大的普遍性。混沌的倍周期分岔造成极复杂的现象,而又有规律。分形的同一法则反复迭代,任一部分映现全体信息,产生令人炫目窒息的美,可以直观形象说明上述观点。

当下已经具有丰富的内容,纯粹性在哪?——当下顿呈的能力、活动即是直接性、纯粹性、绝对性、不动性。

物理、生理、心理的层层发展,有三点一以贯之:第一,显现就是生成实现、具体行动,表现为规定的生成;第二,直接性发生,表现为顿变、临现;第三,所有的运动变化都是以生灭更新为实现方式。而且顿变、生灭耦合、更新角度、联结、元规范,本书上篇的这几个最重要的关键词,其内涵都可以通过“直接性”统摄。下篇的论述同样如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