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波段模式的思考 ![]() 比如说以新能源指数为例,到底有没有行情?长期来看,似乎没有啊,这个持有有啥意义?但局部来看,机会有不少,但单纯持股有过山车,怎么办?宁德为首新能车、新能源的权重走弱,而2022年8.24是一个巨大拐点,宁德三季报提前炒作后到兑现,毛利率不及预期的调整。而1.30日和2.14日(其比2.16更早)也是两个典型的高开低走的走弱,然后一路下行的。当然, 在2022年5-6月份,也是引领涨幅最大的,所以行业强弱周期的波段是非常关键的。 ![]() 经历2020年之后市场震荡市改变,依然有股民不做波段,哪怕是告诉了,依然不听,这就是最难受的。这里面有不同选择,接受波动思路,按照周期做是最好的;如果不做波动,那就是要忍受这样过山车,等待重心抬高的过程。最差的结果,就是四不像,两边挨教育。具体做一个复盘我们以银行、地产为例,在2022年底到2023年1月这一波都是非常明显的反弹,而1月中旬开始也提醒投资者,虽然我们看到银行股未来,但不得不说,其短期也要服从进入到调整周期的现实。 ![]() 稳定板块都如此,其他类似风电、光伏,我们也总结过,大涨大跌周期的3-4个月切换;而类似国产芯片、猪肉等本身大幅起落的板块,就更是如此了。因此,不少股民纠结的是自己的个股怎么总是这样,其实放大视野,可以看到这种现象的普遍性,以及规律因素。包括我们尝试去分析大权重,以及近期最热门的中字头个股,也是有对应的节奏。
![]() 实际上,历史上这种行情不少,包括我们也总结过,2023年类比于2019年,而在2019年一季度中也有类似的因素,白马股与其他品种的背离,随后白马跳水,才有了其他个股赚钱效应切换。2023年和当时也很像,只不过个股更多了,5000多只,所以中字头体量容纳资金够了,其他个股更弱。也就不会有很多股民想要的,中字头效应扩展到其他热点中。 ![]() 为什么中字头和大金融、大地产个股也有切换节奏?实际上,这里面不少是高息股,一旦其短期上涨过,股息率迅速下降,那这时候就可以把仓位转移到其他股息率更高的标的了,如今三大运营商,石油石化等股价高企,股息率的吸引力已经越来越弱了,也有一些资金流入中字头基建等,后期还会有切换,一旦中字头走弱后,就会惠及到新热点中,这反而是如今股民期待的;或者说没有旧热点倒下,就很难有新的热点崛起。 ![]() 不过先明确的,即便是中字头、地产、银行等大块头,也是大波动的节奏,如果不按照这种节奏博弈,很难生存,这才是很多股民要认知并融入行情博弈中的思维。而接下来,我们也做一些品种,尤其是中长期关注品种的分析,了解其“反弹——调整”模式和节奏,这样会让投资者更加有的放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