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子星有多可怕?一立方厘米重20亿吨,人类掉到中子星上会怎样

 天童老僧 2023-03-20 发布于上海

你听说过一毫米高的山吗?这并不是童话,而是在宇宙中中子星上的真实山峰。中子星到底有多可怕?在中子星上,最高的山峰不超过一毫米!

文章图片1

高于这个参数,竟然能把自己给压到坍塌,这种奇特的中子星的密度仅次于黑洞,一立方厘米就重达20亿吨,这么神奇的中子星,人类如果掉到上面会怎么样呢?

中子星是恒星类星体,现在经过发现距离我们最近的这种星体,也要远在1000光年。

要知道主要组成地球的物质,都是岩石和金属成分,像地球这样一个坚硬质地的星体,和中子星却不能相比。中子星可不是宇宙中自然出现的,也不是星云中产生的,它竟然是星体爆炸后的产物。

文章图片2

太阳属于恒星,但是在广袤无垠的宇宙里,按照星体的个头排队的话,太阳也只是属于中等偏上。

到达百亿年的寿命尽头,一旦到了最后的极限,会发生剧烈的爆炸,恒星外部爆炸后飞溅扩散成缥缈星云,而其核心结构则是累计了几百亿年的时间,会变成一颗密度特别大的白矮星,平均每立方米重量能高达1000万吨。

如果按照密度来对比,如果宇宙中用密度进行比拼排名,冠亚季军分别就是黑洞中子星和白矮星。如果和地球相比,一颗中子星,就相当于几十万颗地球的重量了。

文章图片3

?中子星的特点更加明显,排列密度更大,质量自然更大,更加密集,经过碎裂和挤压过程的中子星,因此整体的引力和密度都变得更大,每一立方厘米重量高达1亿吨到20亿吨左右。

天文学家认为,在爆炸后,从理论上来说,中子还能继续变化,变得更加微小,被称为夸克,虽然现在还没有确认发现,但是科学家们坚信,宇宙中也不排除真的存在,一种体积比中子星还小,但是质量比中子星还要大的这种夸克组成的星体。

文章图片4

说了半天,中子星竟然这么重,那么它的体积能有多大呢?根据科学家们目前发现的星体来观测,中子星的半径大约在10公里到20公里左右,质量却相当于一颗太阳重了,但它的直径恐怕只有几千米,或者几百米左右,所以要在茫茫星海中,寻找一千多光年以上的中子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现在为止,发现的中子星数量都比较少。

经过科学家们的观测研究发现,中子星的表面比较光滑,甚至也有看似像山脉一样的起伏形态,但是因为超强的引力影响新星体上的山脉,最高峰都不太可能超过一毫米,如果更高,就会被密度极大的自身质量压垮。

文章图片5

这么小的山脉,是被星体高速自转甩动时,出现的微小起伏形成的。因为中子星上比较光滑,所以出现的这些微小起伏,也就算作是山了。

中子星在旋转的同时,还会发出极强烈的引力波信号,而人类的探测仪器,目前能收集到的引力波,基本上都来自于中子星和黑洞,时空结构用光速发出传播到整个宇宙的引力波信号,人类才能够探测得到。

由此可见中子星和黑洞的影响力是多大了,如果不是能造成全宇宙都传播到的引力波,人类在这么远的地球上,是根本无法收集和探测到引力波的。而清楚了解到这一点之后,人类也很失望,毕竟此前曾经以为这些引力波来自外星文明发送出来的信号,但实际上,只不过是中子星旋转形成的引力波。

文章图片6

既然中子星的高速旋转形成的引力波如此巨大,能传播到整个宇宙,如果人类掉到中子星上,会怎么样呢?

因为中子星高速旋转,恐任何生命体掉落到中子星上,恐怕就像食物倒进了打粉机器一样,没有任何例外的,被高速旋转的力量瞬间压碎变成齑粉,根本无法和中子星上巨大到无法形容的引力对抗,那将是无法想象的可怕场景。

当然,这其实只是一种假设,人类能够到达距离地球1000光年的中子星,那时拥有的科技水平,估计已经能够实现遨游宇宙了,根本不会掉入中子星。

文章图片7

了解到中子星的神奇之后,看来在宇宙中,存在着很多还不被人类熟知的星体,也存在着非常多的奥秘,等待着人类去逐一解开谜底,而科技文明不断发展,如果真能解开宇宙的神秘,可能人类会瞠目结舌,无法想象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