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春二月走苏州,观姑苏风情之一:拙政园

 zzz_0401 2023-03-21 发布于北京

鄙人念姑苏久矣,苦不得计,未尝行。今早春时令,疫后日重开,光媚宜行。额首称幸,便自京登车出南站,向苏州而去也。一路车行甚疾,未见农夫插莳(念时),更无妇子满田塍,泥滓(念你子)被体。何知耕者劳苦殊甚?

据传姑苏之名始自大禹治水,时其麾下有一力将名“胥”。治水功成后,大禹将胥封于此地,当地人后来把胥的封地就叫做姑苏了。说是胥和苏两字在当地人口中发音一样,那个“姑”字没人解释得清,他们就妄称其是虚字,相当于矣兮哉乎。

春秋时期,这一带是吴国地盘,地上最牛的大王当然是吴王阖闾(念河驴),他周边有著名的外交官季札和著名的军官孙武,还有著名的大夫伍子胥。这些人帮着阖闾打遍江南诸侯,连楚国都敢打,居然还打赢了。那伍子胥还给阖闾盖了新城做都,取名吴,把旧城梅里(在无锡)弃之如敝履。苏州古城即有一胥门,沿用至今,城之西门。秦皇得道后,大将王翦(念王剪)拿下江南诸地,设会稽(念快鸡)郡。于吴立县,都此。

隋文帝杨坚开了皇之后,在第九年把吴县改称苏州,这是因为其城西有一座姑苏山。姑苏山上曾有阖闾所建姑苏台,后有其子夫差纳越国范蠡(念贩梨)所献美女西施于姑苏台,终日美酒佳肴、妃嫱歌舞,耽于国事。吃豹子苦胆长大的越王勾践抓住机会爬上姑苏山,把夫差举起来扔下山崖摔了个稀碎。勾践报了夫差夺剑之仇,烧了姑苏台,还把范蠡和西施放生下海。宋人卢襄游姑苏台遗迹时曾叹:姑苏台上麋鹿游,断烟荒草令人愁。姑苏台边少行迹,宫殿无人土花碧。当年霸业几英雄,至首都归血刃中。利剑一朝尸壮士,白杨千古蟗(念秋)悲风。吴王羞归九泉里,西施空似桃花美。子胥虽死过生荣,越人却是奇男子。

这大概齐是苏州地名的演变。照这么一说,姑苏这个名字有四、五千年了,苏州这个名字也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虽然苏州历史悠久,貌似很辉煌,可古人怀古苏州时却吟: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哉、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你看看,原来姑苏之辉煌乃吴王时代。

我来看苏州早春风情,当然不是为了怀古,别说吴王阖闾,连他儿子夫差都尽成万古遗愁,徒有荒丘了。我也不是寻那“断塘流水洗凝脂,早起索吟诗。何处觅西施?垂杨柳萧萧鬓丝”,那万岁的西施阿婆早随范蠡一叶扁舟(念偏舟)入烟浪了。我是来看“银匙藻井,粉香梅圃,万瓦玉参差。一曲乐天词,富贵似吴王在时”。银匙粉香玉参差怕是不得见,此乃雪后之景,但藻井梅圃和万瓦是必须要有的。现在的苏州,那是以古时官宦私家园林为傲的。既是早春,且去体会一下南宋遗人白朴所歌: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这些官宦人家的宅园中,名声最大的当是拙政园。

拙政园当然是官老爷的私宅,这位拙老爷姓王,名献臣,字敬止。你看他这名字,不似小民王发财、王有福那般通俗。说明其父有钱,且识字,知书达理。献臣少时读书颇努力,和著名的万贵妃有隙的朱祐樘登基后弘治年间,老王把小王送进京赶考,小王得举进士。先授一小官叫锦衣卫行人,后擢升巡按御史。御史属督察院,巡按御史当然就是四处走巡去督察。献臣巡察大同时,发现有地方大臣舞弊,便奏弘治帝惩治,由此得罪朝中某些人。这某些人以献臣卖官换钱游山水为由参了他一本,结果献臣被打了三十大板,还罚了一笔钱。献臣由此开始官运亨不通了,又遇皇帝和内阁大臣打架,献臣被牵连。弘治帝将献臣发往广东做了驿丞,就是官家招待所所长。

朱祐樘的儿子朱厚照登基做了正德帝,王献臣从没品位、不入流的驿丞重升浙江永嘉知县。此时献臣对官场已心灰意懒,便在正德四年以奔父丧为由辞了官回苏州老家了。王献臣家宅隔壁有一座元代寺庙,叫做大弘寺,王父丧时,那寺已颓。献臣不知是使钱还是使力将寺里众僧遣散,占了寺院。他将家宅和大弘寺院子重组建成自家宅园,这就是最初的拙政园。要说这王献臣为官并不甚高,也不甚长,也就是十五、六年,能盖起诺大一个宅园,那是要相当有钱的。看来他挨板子、被罚都不冤。

拙政园之名来自一篇古代名作《闲居赋》。你肯定不知道西晋时期有一个潘岳,但是提起他的别名你肯定知道,他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潘安。潘岳少时因貌美,上街常引街边美女尖叫,还朝他车子上扔果子,往往能满载而归。吃水果不花钱,相当过分。潘岳性格轻躁趋利,常依附权贵,做官起起落落不得要领。为官多年后,他读史记中《汲黯传》,有感于汉武帝时司马安善投机钻营会做官。自惭弗如,便写了一篇《闲居赋》。其中说自己虽有才华,却拙于从政。不如“退而闲居,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爰定我居,筑室穿池,长杨映沼,芳枳树篱,游鳞瀺灂,菡萏敷披,竹木蓊蔼,灵果参差。于是凛秋暑退,熙春寒往,微雨新晴,六合清朗。人生安乐,孰知其他。仰众妙而绝思,终优游以养拙。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其实潘岳的《闲居赋》就是他的梦想,梦醒之后,他又起床洗脸梳头做他的官去了,最后被人诬以谋反诛之。王献臣颇有潘岳之同悲,他将潘岳之梦拾起重续,在自己的宅园里筑室穿池,其中遍布长杨映沼,芳枳树篱,游鳞瀺灂,菡萏敷披,竹木蓊蔼,灵果参差。并且取潘岳引此为“拙者之为政也”之意,为宅园起名“拙政”。

从奠基动土到落成剪彩,前后花了十好几年,拙政园终于可以揭开面纱示众。王老爷遍邀各路文化人游园惊梦,虽说远亲不如近邻,可他却不曾请到住在离他三条街的桃花庵主唐伯虎进园喝彩。其实,拙政园落成时,唐伯虎已经去世。没关系,还有和唐伯虎并列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征明。王老爷曾请文征明进园用茶兼进膳,向文征明显摆自己收藏的赵孟頫《烟江叠嶂诗》,此作后入清宫,现在辽宁省博。文征明不似唐伯虎有桃花庵可居,他是有宅无园。为能常进拙政园近观王老爷收藏,他便为王老爷做了一套《拙政园诗画册》,凡五十余景配诗,现仍可见其中三十一。有人说文征明曾为筑拙政园向王老爷建言献策,甚至出图。王老爷建拙政园时,明代四大造园师还未成名,画家兼造园也是常有的。但未见文征明协筑拙政园的记载,此事存疑。

园开未几,王老爷便两手攥着空拳走入西土。其后,献臣的那些不肖子孙坐吃山空,渐渐把园子当了做赌资。拙政园几经拆分重组,直到新中国将其收归国有,又经历了若干番重整山河,现在看到的是后花园部分,前宅做了苏州园林博物馆。最初拙政园范围内现在还可见太平天国忠王府和苏州博物馆。

1961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栏目中列入四座古代园林: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和留园。前面两处是皇家园林,后面两处是江南私家园林,这是中国四大园林的出处。这一批中还有苏州虎丘塔。到2022年,国务院已经公布了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苏州的园林还有网师园、狮子林、耦园、沧浪亭、环秀山庄、艺圃和天香小筑。你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苏州园林还是不少的。

中国1986年开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六项中只有北京和沈阳明清皇宫是古代建筑。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开始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包括了苏州拙政园、环秀山庄、留园、网师园、沧浪亭、狮子林、艺圃和耦园。

前面那张图片是拙政园的老门,虽说是老门,可也不是最初的宅门了。为便于游客蜂拥而入,新建了老门旁坐北朝南的山字大门,山字墙上开三座随墙门,内有门厅。

“拙政园”三个字是民初清华毕业的老中医汪星伯先生所题。汪先生清华毕业后曾作电气工程师,但手执早年书画之艺不辍,被名媛陆小曼拜师崇拜得不得了。新中国聘其弃医专事古园林修缮,拙政园重修即由汪先生主持。怎么样?汪先生相当了得吧?清华毕业的工程师,每日悬壶济世,绘画收徒,最后去刨土筑园。

进得大门,正面是一面粉墙。

这面墙是有用的,它是用来障景的,叫做入口障景,相当于北方宅中的影壁。障景既可遮丑,亦可抑美,这里是抑美,就是卖个关子的意思。不能让你刚一进来就看穿园中风景,而是勾起你一探究竟的期盼。此处障景墙并不单调,前面有叠石,又有高树,表示“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大门和此墙之间即是门庭,一旦游客熙攘涌入,你就可见门庭若市。

如欲进园,你切不可头撞脚踹穿墙而过,那墙上有为你开的门。门也不是单调的门,而是一边一座月亮门。

一座门上额石写着“通幽”,此门内定是有曲径,不过此曲径所通处绝无禅房,有花木潭影是没错的。另一座门上额石写着“入胜”,一径引人入胜,石竹亭阁如画,此门内是有胜境。这两处题字,虽是实话,可太直白,挂在网红直播间应无不可,写在这里没有一丝文化。

进了月亮门不要急着走上曲径,不妨回头看一眼。赏景回头很重要,一来看看有没有狼;二来看看有没有阆。

你看,果然这里有不同。那两座月亮门从外面看很普通,里面可是有门亭的。而且这里也有太湖石置景,并且有竹。

以前说到中国古代皇家园林时曾说过最早的皇家园林是始皇帝的上林苑,离宫隐于山水中。真正的皇家山水园林应该是唐玄宗扩建后的曲江池,沿水边盖楼搭屋,种树置景。那真是:殷勤春在曲江头,全藉群仙占胜游。何必三山待鸾鹤,年年此地是瀛洲。至宋代,徽宗大办花石纲,在艮岳园中以石置景,还种竹。北宋园林已无,南宋园林还可见痕迹。绍兴有一座沈园,那是南宋沈大款家私园,其中已具备江南园林山、水、石、竹四要素。宋代开始,文人园林必要有山水石竹,亭台楼阁点缀其间。文人园林的布局、风格、情调很大程度上受到苏东坡的影响,苏东坡以文见长,画作遗留甚少,现存只有两幅。其中一幅是《枯木怪石图》,画面上只有一石一木,现在一位不知名中国人手中。

另一幅是《潇湘竹石图》,现藏于中国美术馆。画面上有微茫缥缈的远山烟水,又有近处湍水瘦竹怪石,这是东坡文人画的代表。黄庭坚评价东坡竹石画时说:风枝雨叶瘠土竹,龙蹲虎踞苍藓石。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苏东坡的文人画对江南文人园林有很大启发,确定了其后近千年的江南园林风格,使园林充满诗情画意。

走进拙政园欣赏一下江南文人园林的趣味和情调。

入来第一进院,只有坐北朝南一座正房。

此屋非常简单,二尺高基座,面阔三间,正面明间开门,次间槛墙槛窗。上面是抬梁灰瓦单檐单脊两面坡顶,砖雕脊端。两侧实体墙封闭,背面是槛墙槛窗。你别看它貌似很普通,可正面是有非常规矩的一路白石垂带踏垛的,说明这是很严肃的一座屋。第一进院中的正房,当然是园中的正厅,接待客人的地方。明间雕漆背屏是拙政园全图,上挂有“兰雪堂”纸匾,明崇祯时园主御史王心一所题。此君似其先烈王献臣般为官遭贬,却自诩战国鲁仲连有功不受禄,便引李白赞美诗中“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夫子还倜傥,攻文继前烈”词语,题此厅兰雪。兰雪就是兰上雪,兰既清高,雪更冰洁。王心一在正厅题兰雪,是说自己人品高洁,想说不是当不了官,而是不想和他们蝇营狗苟。

兰雪堂纸匾落款是朱彝尊,此君乃清早期诗词领袖,北京风物大全《日下旧闻考》的作者,大名鼎鼎。朱彝尊曾在顺治十一年春游吴门苏州,可能是那次题了此匾,不过彼时王心一已死十年。

一进院正房两侧没有厢房,院墙上便开有漏窗,万朵海棠图案。

窗下不可令其空,便摆一山石盆景。若有虫蚁爬上那座高石,便可冲着矮石狂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时虽已过惊蛰,仍未见那石上有虫蚁,嗤一声,甩手而去。

兰雪堂后院墙两边随墙门出去,那肯定就是拙政园的广大空间了。顺石板小路向北走,水边见一座水榭。

水榭建在池水东端,便坐东朝西。其屋只有一间,外有一圈檐廊。廊柱间上有倒挂楣子,下面是一圈美人靠。屋顶是抬梁灰瓦单檐卷棚歇山顶,山花上有荷花砖雕,指明水榭前应植有大片莲藕,时辰一到就会荷香满塘。

这座水榭是典型的江南常见徽派建筑,木制框架,白墙黛瓦,翘角屋顶,深色木柱。那个美人靠也是徽派建筑特有,宅内天井四周楼上廊下装的曲背靠椅。古时封建礼数多,女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家中女眷只能坐在楼上靠椅,观望来访的相公们,聊以解闷儿。后来,这种建筑元素也用在园中亭榭檐廊下,相当于北方的坐凳楣子。北方是相公坐在坐凳楣子上坐等妹子,江南是秀女侧身坐在美人靠欣赏摇摆走过的相公们,以手举帕半遮面。那份柔媚,你自己脑补吧。

进去看一眼。

青砖墁地,中置一座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后墙柱间挂一块“芙蓉榭”纸匾。此匾是重建时阿某仿明人文征明字体新书。文征明在《拙政园诗画册》中记此水榭为“芙蓉隈(念芙蓉微)”,这里的芙蓉是水芙蓉,就是荷花。隈就是水塘之隅。并有诗记云:林塘秋晚思寥寥,雨浥红蕖淡玉标。出水最怜新句好,涉江无奈美人遥。

顺池边小路继续北行,忽见一亭。

此亭相当威武,二尺高基座,坐北朝南,八柱八角,外有一圈檐廊。廊柱间上有倒挂楣子,下是一圈能坐人的槛墙叫做坐槛。东南西北正方向开隔扇门,其它方向是槛墙槛窗。上面是抬梁灰瓦重檐八角攒尖顶,砖雕八面承露台脊刹。你看它的飞檐翘角,十六条脊玩儿命往上翘,这个叫做“嫩戗”,徽派苏式攒尖顶亭子常见。你看它下层屋檐坡面是平的,走到檐廊下往上看。

檐下椽子怎么是拱形的?这是正规椽子下面加装的一层装饰椽,专门遮挡铺望板的真椽。进去看看它的上层结构。

八根通天柱支起的顶给封上了,可那个能叫藻井吗?还是叫海墁天花吧。上下屋檐之间有窗,可以称作伪楼。再看看地上。

中间是一口井,那这就是一座井亭呗。这么高级的井亭?据传此井乃元代大宏寺唯一遗痕,井水千年不涸,疑为天赐之泉,此亭便称作“天泉亭”。

再向前走即延水池向西拐去,渐入一野村。

文人走近此门免不了拄杖立于门下,颔首低吟一遍王维的裴秀才诗: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吟毕引颈四望,寻那五柳千百度,壶浆携柑醉诗处。你别说,这拙政园管理处里肯定是有文人的,在此立这么一座柴门很有情调,为古园又添一份诗情画意。

走进柴门,却见一座大屋,你肯定会惊叹“啊吔,真乃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座大屋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相当大。正面明间开六扇六抹隔扇门,规格相当高。次间和稍间是木槛墙隔扇窗,十字海棠格芯棱花,裙板上是人物故事木刻浮雕。四周有一圈檐廊,廊柱间上下有楣子。背面木槛墙槛窗,东西山墙开随墙门和方窗。上面是抬梁灰瓦单檐卷棚歇山顶,素面封闭山花。屋内青砖墁地,素面平棋天花,摆明式家具,布置成客厅。

正面明间门楣挂“秫香馆”门匾,现代仿文征明字体重书,明间门柱所挂楹联也是现代新作。秫香馆非王献臣旧作,而是王心一得园后所建,因此,文征明《拙政园诗画册》中无有此屋图配诗。据说最初此处是一座楼,当然是叫秫香楼。楼后墙外是王家秫田,每日有耕者于田中汗滴禾下土。王家建此楼疑是为看田,楼上有家丁放哨。因无法题其“哨所楼”,便易名“秫香楼”,说是闻那稻香。重建时,园外已无稻田,只好削去楼上,改称秫香馆。这么一说,刚才那座柴门的出处有了。

精心理水是古代造园不可缺少的技术,拙政园中弯曲的水池挖成小溪之状,虽不浩渺,却在园中分割出不同的景区。过了秫香馆,信步前行,水边立有一座四角方亭。

碧水之畔,粉墙之侧,红柱小亭玉立。走到此点景小亭处,你应停下脚步小憩一哈子。喝一壶老酒,嚼三粒新豆;诌四句歪诗,赏八方佳色,莫不惬意乎?此亭名叫“绿漪”,就是碧水微波之意。宋代赵老爷家有一师侠,其有一首浣溪沙正和此亭之景:雪絮飘池点绿漪。舞风游漾燕交飞。阴阴庭院日迟迟。一缕水沉香散后,半瓯新茗味回时。闲万事总忘机。

绿漪不远有一座很特别的小亭。

这是一座坐东朝西四角方亭,四面实体墙上各开一座月亮门,外有一圈檐廊,上面是抬梁灰瓦单檐四角攒尖顶。立于亭中,从东南西北四面月亮门望出去,有不同的景观。因其周围栽有梧桐翠竹,清末金石大家赵之谦为其题“梧竹幽居”之名。原匾已佚,现在的题匾是仿文征明字体新作。赵之谦还撰楹联一副曰: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

中国古代造园讲究借景。皇家园林可以放肆造景,私家园林没有那大地,没有那多钱,便须借它物做景。站在梧竹幽居亭外,前有深远的水池,两边有挖池之土和叠石堆砌的小山,这些都是园中景。顺着水面向西远望,就可见一高塔,那是园外之物,被借来做景。“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翠,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畽,尽为烟景”。

此塔是报恩寺塔,当地人称北寺塔。

王献臣建拙政园时为什么要借此塔为景?因为这塔太漂亮了,而且它是宋代塔,很古老,很珍贵。明代王老爷再有钱他也盖不出这么一座宋代塔不是?

报恩寺塔最早建于老杜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南梁时期,有十一层呐,后被战火所毁。南宋绍兴年间重建成九层。这是典型的宋代八面砖心木楼阁塔,虽然木构件历经多次大修小补,但结构未改,你还可以把它称作宋塔。这个年代还能保留下来的木塔就只是还有应县木塔了。最有名的宋代砖心木塔是杭州六和塔,不过它的木结构是清光绪年间重建。

报恩寺塔不似六和塔那般壮硕,它显得更舒展,特别是那个宋式塔刹。灰砖覆钵之上是一个灰砖承露台,之上是七层熟铁相轮,俗称七层天。相轮之上是熟铁八角华盖,吊着八只风铎,俗称金钟。华盖之上是仰月宝珠。

你看王老爷的园林布局,水池四周有小山障住园外杂物;再栽高树障住园外高景。水面西边既无土山,亦无高树,只有几间矮房遮住园外杂景,露出那座高塔。从梧竹幽居亭这里四面观望,近处是园中楼台亭阁,奇石山花和常青松竹,远处则是高高的宝塔。那塔便成了园中一景,岂不便宜哉?

由此还可见水池南北两岸挖池堆出来的小山,山上再叠石,每座山顶都有一座亭子点景,一共四座亭。即使这四座亭子并无四季之名,他们还是说这是代表四季的四座亭子。先造山,再依山就势建亭置景,古典园林原理之一。

北岸最高处是雪香云蔚亭。

亭子四周栽上红白各色梅花,一到冬去春来时便大放。

雪香即是指此亭外盛开的白梅。正是“千花百草。送得春归了。雪香微透轻纱。正好一枝娇艳,当筵独占韶华”。“蔚”乃茂也,云蔚者,彩云盛也,云蒸霞蔚。他们说此亭意“冬”,冬有梅开,彩云易归。

这是坐北朝南的一座三间敞轩,檐柱间上有楣子,下有一圈美人靠,明间开门。上面是抬梁灰瓦单檐卷棚歇山顶。明间檐下挂一块额匾,上书“山花野鸟之间”。

落款是“元璐”。这应是倪元璐,明天启年间进士,崇祯年间曾做国子祭酒,就是国子监一把手,皇家大学校长的意思,朝内第一文化人。匾上那一手行草极为飘逸,特别是那个“間”,笔墨浓枯相间,据说这是倪元璐的特点之一。

再看看待霜亭。

这是一座四角攒尖顶的方亭。亭边种有若干柑橘,王羲之曾有贴“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后有唐人韦应物去看病号时,借王右军此帖意,戏作诗云:怜君卧病思新橘,试摘犹酸亦未黄。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待霜亭边的柑橘是寓意古人降霜才食橘。文征明在《拙政园诗画册》中记此亭为“待霜”,并有诗记云:倚亭嘉树玉离离,照眼黄金子满枝。千里勤王苞贡后,一年好景雨霜时。向来屈傅曾留诵,老去韦郎更有诗。珍重主人偏赏识,风情原许右军知。诗中“屈傅留颂”指屈原的《橘颂》,韦郎诗就是前面说的韦应物之戏诗。右军即王羲之,因其曾受诏令任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

再看一座亭子。

这回是一座封闭的六角亭,当然是六角攒尖顶。这肯定不能叫凉亭了,但可以叫暖亭。这是宜两亭。王献臣不肖子出卖了拙政园之后,这诺大的园子就被几家瓜分。宜两亭正好位于西园东界,园主在此叠石造山,山顶筑此亭。西园人民在此亭中可以观望隔壁中园内风水,而中园人民则是以此高亭为景而赏之,此为宜两之意。唐白居易有“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之句。不要问我这西园和中园的主人是阿谁,当时明末清初天下世风甚乱。园主们如长江之浪般后浪推前浪,前浪都被拍死在了沙滩上,所以两园主人已不可考。

这时的拙政园已经有了东、中、西三部,有三个大户分而居之。中园最大的建筑是下面这座大屋。

这座屋和前面看到的秫香馆形制相似,但是规模稍大。也是坐北朝南,二尺高青石基座,北方民间也叫垫座。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外有一圈檐廊。明间开间非常大,看上去像是面阔五间。正面明间开落地明造五抹隔扇门,其它各间、包括东、西和背面都是落地明造五抹隔扇窗,所以,这大屋可以叫做明轩。上面是抬梁灰瓦单檐歇山顶。秫香馆是卷棚歇山顶,没有正脊;这座大屋是有正脊的,是民间最高规格的九脊顶。而且正脊两端有非常正规的石雕徽派鳌鱼脊吻,相当高端。并且,它的背后居然有宽大的月台。就此,如果说此屋是拙政园中最高规格的大屋,我肯定是赞同的。可以说这是拙政园的正厅。它也有自己的特殊之处,廊柱和隔扇门窗颜色不同,廊柱之间上面有倒挂楣子,下面却是白石坐凳楣子。

明间门楣上挂“远香堂”门匾,就是一块很简单的纸匾。没有落款,是现代仿文征明字体重书。重书的不是明代匾,而是清代匾,有点违和感。此处水池遍种莲藕,时至则莲发。当年园主蒋棨(念讲起)在旧时若墅堂遗址上重建此屋,便引宋人周敦颐咏莲“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之意,题此远香堂。濂溪赞莲香恒久远,濯清涟而不妖,花之君子者也。人称蒋棨太守,颇蹊跷。太守一职至宋代已不设,只是知州的别名;明清时为知府。蒋棨是苏州知府?应该不是。清代知府流动性很大,做个三、五年就算长的。乾隆六年,爱新觉罗·雅尔哈善任苏州知府至乾隆九年,绩卓,其去,民仍思之。蒋棨如果是苏州人,在外做过知府,去官后回乡购入拙政园一部是有可能的,毕竟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正面明间门柱上挂了一副长大楹联,上联是:建业报襄,临淮总榷,数年间大江屡渡,沧海曾经,更持节南来,息劳劳宦辙,探胜寻幽,良会机忘新政拙。这是题者自吹为官经历,又是建业(南京),又是两淮,但都是小官,终于持节做新官。持节肯定是皇上钦点的官,那就是来苏州做了知府呗。题者向往姑苏颇久,高高兴兴地来探胜寻幽。最后还自诩新政,意思是要推翻前任知府的旧政呗,要建功立业。那个“拙”字就是假装谦虚,也呼应拙政园的古名。

下联是:蛇门遥接,鹤市旁连,此地有佳木千章,崇峰百叠,当凭窗北望,与兖兖群公,开樽合坐,名园且作故乡看。蛇门是苏州老城门之一,伍子胥所造。鹤市是一个典故,说当年吴王阖闾葬女时,鹤舞于市,后有以鹤市做苏州别称。下联很直白。

落款是辉发文琳,此君是清晚期人物。同治年间在皇家皮库看库房,后来做过会计。光绪年间开始发达,在南京做过江南织造,又做过苏州织造,还当过淮安关长官,后任刑部侍郎。苏州织造虽然官品低于知府,却因皇上钦点,势力更大。

杜甫《秋述》有:“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塌,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老杜这是诉说世态炎凉,说的是过去名盛时车马盈门,下雨都有客来;现在名衰,下雨天没客来了。后来,大家就用旧雨指老友,今雨指新友。远香堂背面门柱上也有一副楹联,其中有“旧雨集名园,德星临吴会”。这是题者暗讽来客虽然名头不小,却都是冲我的势力来的,不过是些趋炎附势之徒。扬州个园正厅宜雨轩楹联写的是“旧雨适至,今雨初来”,和这里的仅有旧雨就完全不同了。

远香堂既然是此园中正厅,那肯定是客来聚饮,互相之乎者也之厅堂,因此里面现在还是按照大客厅布置。

古代造园讲究构建主景,还要布置一些对景。这在美术上叫做对比,中国建筑中叫做节奏,抑扬有致也。拙政园里的主景是远香堂、秫香馆这样的正厅,还有一些小庭院,每个庭院都是一处小园林。对景则是分布在各处的亭子、水榭和敞轩。高朋们从远香堂出来,可以在园中四处巡游。游园路上可以走到这里的庭院喝一杯茶。

此屋并不大,却规格很高。上面是卷棚歇山顶,门前还有一路垂带踏垛。这规格肯定是用来接待客人的,进去一看,果然是小客厅。

抬头看看。

前金枋挂“玲珑馆”横匾,这是仿文征明字体重书的。玲珑意为精巧灵活。他们说“玲珑馆”是取意自宋人“日光穿竹翠玲珑”诗句,可这句之前是“秋色入林红黯淡”。这是苏舜钦咏沧浪亭诗,用在这里稍显勉强。读一下这首:雨晴夜合玲珑日,万枝香袅红丝拂。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这是唐代温庭筠的一首《菩萨蛮》。

后金枋挂“玉壶冰”纸匾,落款佛尼音布。玉壶冰初喻壶水成冰,那是相当寒冷才行。老杜即有“研寒金井水,檐动玉壶冰”。亦喻高洁清廉,南朝刘宋时期鲍照有“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佛尼音布题玉壶冰于此当意为此处主人既高洁又冰冷,就是主人高冷呗。佛尼音布是慈禧太后的侄子,也姓叶赫那拉,后没有改姓那,而是改姓叶,叫叶诗梦。

“玉壶冰”匾下挂有一副楹联:曲水崇山,雅集逾狮林虎阜;莳花种竹,风流继文画吴诗。上联“曲水崇山”取自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上联是说拙政园强于狮子林和虎丘。下联中莳花种竹取自清初保和殿大学士梁清标的“莳花种竹。偶佳客过从,论文刻烛”。文画意指文征明的《拙政园诗画册》;吴诗意指清初国子祭酒吴伟业的咏拙政园诗二十八韵,中有“曲槛奇花拂画楼,楼上朱颜娇莫比。千条绛蜡照铅华,十丈红墙饰罗绮”。

清光绪年间,苏州商人张履谦使钱占了拙政园一部,开始修葺前园主撂荒的园子。他不仅修旧,而且创新,出手在西部水畔盖了下面这座倒影楼。

倒影楼盖得很气派,远观似唐塔,腰檐比屋顶大许多。灰瓦卷棚歇山顶,山花布满灰雕,那是松鹤延年。二层檐下挂“倒影楼”额匾,一层内挂“拜文揖沈之斋”匾。拜文就是崇拜文征明,揖沈就是向沈周行礼。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合称“明四家”,因为他们都是苏州人,就又称作“吴门四家”,在绘画上都很有成就。拜文可以理解,毕竟文征明和拙政园颇有联系。王献臣开建拙政园的明正德四年,沈周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这位沈先生和拙政园毫无关系,为什么要揖沈?若仅因为他是吴门四家之一,那这匾还应该加上“跪唐叩英”才对呀?原来这大款张履谦偶得文、沈二人画像拓本,更重新刻石,便将这新石嵌于倒影楼璧墙。张履谦将此倒影楼做了文沈纪念馆。

倒影楼既坐于水上,其影当然应映于水中。水中有荷花,池边是杨柳轻摇,此景已被宋人所歌,且读一首《蝶恋花》: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你看,这宋人对此无限风光,却叹添得朱颜老,这叫对景抒怀。无论这宋人还是张履谦都已朱颜飞灭了。

张履谦当年重造拙政园时,不仅加盖了倒影楼,还有下面这座临水敞轩。

临水搭台,叠石护岸,台上筑屋,屋边栽花。这是三间敞轩,正面檐柱间设美人靠,其它三面实体墙。左右山墙开穿山门供人行走。此屋平面是扇面形状,后山墙漏窗也是扇面形状,还有其它一些扇面形元素,因此俗称扇面轩。轩内后墙挂“与谁同坐轩”横匾。

苏东坡有《点绛唇》: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前面是孤独的东坡,只有明月清风相伴,恰似李白举杯对影成三人。后面来了一位别乘,这是文人做官的袁公济,两人唱和诗词,平分风月。我见暖阳清风下,那轩里丽影绰绰,闲倚徽靠,想来彼等定是正在诗词唱和。鄙人因独游园中,并无别乘,便乘清风迎旭日独行于陌上,并不去那轩里探索与谁同坐。

顺着游廊,可以走到园中各处。来到这里,见一座四角攒尖顶的水榭。

水榭东接游廊,南、西、北三面槛墙槛窗。西面檐下挂“松风水阁”额匾。在此处听远近松风,“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若是月下在此,那则是“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因此,文征明在《拙政园诗画册》中记此水榭为“听松风处”,并有诗记云:疏松漱寒泉,山风满清厅。空谷度飘云,悠然落虚影。红尘不到眼,白日相与永。彼美松间人,何似陶弘景。诗中陶弘景是陆修静之后南朝时期著名的道家学者,隐居茅山松间,梁武帝聘其入朝,陶拒不出仕,创道教茅山宗。水榭西面檐柱挂一副楹联:“鸿雏晓旭鸣丹谷;棠棣和风秀紫芝”。花鸟衬景,风声鹤唳之句。

走到梧竹幽居南侧,顺游廊走进一座小院。

院里只有一座两间小屋,仅容五、七来客坐下喝茶。

你别看它院小屋窄,却是很有情调。屋前有檐廊,院内是卵石墁地,拼出海棠花平棋。对面南墙下叠石做盂置一百窍太湖石,俨然是一座盆景。石旁栽三棵翠竹一株海棠,雨苔斑驳的粉墙上嵌一块书卷额石,上书“海棠春坞”。海棠开谢时,廊下倚扉怜花,你会不会想起东坡那首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若是再有一位美女持壶灌花,你更会想起薛宝钗的“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海棠春坞意为春季赏花处,它的背后即是秋季听雨处。正是春花秋雨做一处,朝吟暮醉两相宜。

宋代蒋捷曾有《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此屋既非少年的歌楼,也非壮汉的客舟,难道算是白胡子老头的僧庐?读一下这句: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想起来了吧?这是林黛玉的悲秋诗。真要是有一不走运之人在此轩中听秋雨,那肯定是:失意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不仅是海棠春坞,园中各处墙角都有翠竹置景。

见一眼这陌头壁下竹,你一定会想起东坡先生的“回风落景。散乱东墙疏竹影。满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湿衣”。

壁上应有门,放红袍布衣穿行。

额石上写“复水佳境”。复和覆古意相同。覆水,我们常理解为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李白有“覆水不可收,行云难重寻”句。这里的覆是被覆之意,唐人说“一路缘溪花覆水,不妨闲看不妨行”。那是说的水上覆有花,这里是说院中覆有水。佳境当然是说院里风光好,居此人不老。东坡之父曾咏“山川随望阔,气候带霜清。佳境日已去,何时休远行”。

又有一门。

门上额匾写“云根山骨”。古人说深山云起处是云根,元人曾有一首《殿前欢》唱那碧云深处:碧云深,碧云深处路难寻。数椽茅屋和云赁,云在松阴。挂云和八尺琴瑟,卧苔石将云云根枕,折梅蕊把云梢沁。云心无我,云我无心。宋代汪莘(念汪身)有一首陋居月台诗,其中有“呼匠琢山骨,临水起月台。一槃古月色,竹影凉毰毸”之句。既然此门题有云根山骨,那门内院子里肯定是有叠石假山和一潭死水的,竹子嘛肯定也是要有的。其实,这座门内即是松风水阁一带的临水楼台亭阁,碧水石竹是都不缺的,颇副“云根山骨”之名。

拙政园游客如蚁,有动有静。你看这座靓门内外。

动者绝非脱兔,那静者亦非处子。

如此秀丽园林中,一定要有两位温润的江南女子,才更显婀娜。

她们正从女厅向男厅走去,那是拙政园的住宅区。这个住宅区现在叫做李宅住宅区,李宅的李是清末云贵总督李经羲。李经羲是李鸿章的侄子,依靠李鸿章的势力当上了官,也挣到了大钱。民国初期,李经羲使钱买下这片宅子,还翻新重修,现在的样子基本上是重现当年李宅辉煌。这侄子好运不长,不久即殁,宅子也被子孙抵债给了别人。

古代园林有一个基本概念叫做“两半合一”,两半就是一半是宅;一半是园。“两半之和妙琴琵,对立互掺似博奕”。宅园合一,一抑一扬。李宅有自己的大门,应该是拙政园被拆成三部分时的西园大门。看看门口的石鼓,或者叫报鼓石。

李经羲做云贵总督,虽然在九大总督中排名末位,但好赖也是正二品,门前可以设这样规格的报鼓石。若平常大款宅门前摆这样的报鼓石在有清时期是有僭越罪的,民国以后就没关系了。

门厅里安放着两顶花轿,庄严肃穆。

这仿硬木花轿非常奢华,布满苏式镂空蕃草木刻,说明主人家日子相当富足,非常人能比。

看看一进院正房。

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后有檐廊,廊柱间上下有楣子。明间开门,次间木槛墙槛窗,前设一路垂带踏垛。上面是抬梁灰瓦单檐硬山顶,彻上明造。黑漆立柱,原色门窗,这是徽派特点。明间门柱挂一副楹联“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这是郑板桥题在自己书斋上的楹联,书者落款是清代小臣祁文藻,此君善写篆字隶书。板桥老兄牙口好,除了“咬定几句有用书”,他还“咬定青山不放松”。

看看正厅内部,屋内可是减了不少立柱,却在侧山墙每间补了一根墙柱。因为上面是抬梁单檐屋顶,不甚重,所以屋内立柱可以随便减。屋顶彻上明造,在江南有利于通风防潮。

这是正规的正房客厅,背墙下摆紫檀条案,两边是紫檀高几,各摆一盆兰花。条案前摆黄花梨八仙桌,两边是扶手官帽椅,主左客右。两边分列主、客陪座,左手边是主陪,右手是客陪,都也是黄花梨扶手官帽椅,配黄花梨茶几。按规矩,八仙桌两边应该是太师椅,下面陪座应该是扶手椅或靠背椅。这些家具都是简约的明代风格,但不是正规的明代式样。

条案上的摆设是大理石插屏和奇石,还有一个仿天青釉覆钵瓶。新奇的是会客区中间摆了一张圆桌和一圈圆凳,这种圆桌配圆凳是餐厅标配。李大人似乎不应在此正房进餐,而是有专门的餐厅才对。

墙上挂着名人字画,看看这一幅。

这是文征明的《新秋》诗:江城秋色净堪怜,翠柳鸣蜩锁断烟。南国新凉歌白苎,西湖夜雨落红莲。美人寂寞空愁暮,华发凋零不待年。莫去倚阑添怅望,夕阳多在小楼前。诗中的白苎是指宋代柳永《白苎·冬景》,其中有“绣帘垂,画堂悄,寒风淅沥。又是东君,暗遣花神,先报南国”。这里挂的是复制品,原作在上海博物馆。

正房接待官样客人,若是来了亲密朋友,就会进入二进院的正房叫男厅。若是这亲密朋友带了女眷,那女眷就再往后进入三进院的正房叫女厅,由家里的女主人出来负责唠家常。男人们聊的都是金银财宝,女人们则是聊那些鸡零狗碎,所以男女宾客要分开。

男厅、女厅都是下面这样的二层楼,也是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一层明间次间开隔扇门,稍间槛墙槛窗。楼上全开推窗。

看看内部。上面有楼,屋内的立柱不敢减了。不是彻上明造,而是海墁天花,兼做楼上的地板垫层。

看看条案上的摆设。

背屏上挂的是不同字体写的一百个“寿”字。地上还有一座大个儿的水墨群山大理石插屏。

女厅之后还有一进院,就是第四进院内宅,正房也是一座楼。楼上睡觉,楼下起居。刚才在一进院正房见到的圆桌圆凳摆在这里楼下更合适,用餐时老爷太太携男眷们先吃,之后是女眷,这是规矩。

和前面三进院不同,这第四进院中在正房前有一座仪态万千的方轩。

正房是坐北朝南,这座方轩却是坐西朝东,奇妙吧?方轩下面是叠石基座,四面出一路叠石踏垛,也可以叫云步踏垛。基座上是白石墁地,搭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方轩,外有一圈檐廊。方轩明间开门,次间槛墙槛窗。廊柱间下面是万字棱花楣子,倒挂楣子是很少见的镂空绶带木刻。方轩上面是抬梁灰瓦单檐卷棚歇山顶,山花上有如意灰雕。你看它戗脊的上翘,不似天泉亭那般直耸。前面说天泉亭那个叫嫩戗,这座方轩的戗脊发戗方式叫做水戗,稍平缓。

四进院正房两边是庑廊,这座方轩几乎填满正房和庑廊围起的庭院。乍一看,它填满了整个视野,要细看才能发现它和住宅区其它厅房风格完全不同。其它建筑虽精致,却都是规规矩矩,四平八稳。只有走到最后一进院,才突然出现这么一座园林建筑。下面是园林中的叠石基座,出阶也从垂带踏垛改成了云步,方轩就像是仙山上的琼楼玉宇,风格颠覆。这是老爷的书房吗?

两边庑廊上的月亮门和漏窗也都是园林风格,轻松闲适的样子。

门上的捲书额石上写着“延月”。延就是恭请、迎接,宋人有“延月不久月意归,我欲乘风游玉宇”。对面又有一月亮门,门上写“梳风”。梳当然是梳理,风从字面是对应那边的月,其实暗喻风范、韵致。其实,梳风也可反过来说,就是被风梳理。宋人又有“梳风洗雨耳目醒,玉帝诏许瞻宸居”。你看,宋代的延月梳风都是游玉宇、见玉帝这等神仙事。

东晋老陶曾有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王献臣官场无奈后,颓思随老陶归隐于园田,却又恐于独隐山林。便在吴时繁华处寻一溪边芳草地,叠石堆山,遍植花竹林木,更筑楼台亭阁,扭捏冠名拙政。王老爷之后,历代园主虽是又动斧凿,幸未易风。至今,国力日昌,园景渐复。吾等百姓再见江南园林之胜境,怎不嗟叹。

古有庄暴见孟子。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王曰:“可得闻与”?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子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众”。旧时老爷独乐之宅,现今百姓众乐之园,善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