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金融》|国际资本流动态势分析

 耍赖的要不得 2023-03-20 发布于广西

导读:预计2023年上半年主要发达经济体将进一步提高利率,全球资本流动规模收缩的可能性增加,同时部分经济体金融脆弱性渐显,也将带来不利影响

文章图片1

作者|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研究课题组「课题组组长:杨海珍;成员:夏芃森 张梦婷 罗杭 孙昭」

文章|《中国金融》2023年第4期


2022年国际资本流动态势

2022年地缘政治风险和通胀压力攀升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严峻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2年10月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22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约为3.2%,较2021年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

据预测,发达经济体2022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4%,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均呈现放缓态势。具体来看,美国为降低通胀率而持续大幅加息,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了经济增长,预计2022年经济增速仅为1.6%,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欧洲发达经济体受俄乌冲突影响面临高通胀和能源危机,预计2022年欧元区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将由2021年的5.2%下滑至3.1%;日本为推进经济复苏继续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2022年经济增速预计和2021年持平,为1.7%。

预计2022年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为3.7%,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但代表性经济体的表现各异。具体来看,亚洲地区的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中,中国受美联储加息等外部不利冲击及国内疫情多点暴发的影响,2022年经济增速降至3%,同比下降近5个百分点;印度2022年经济增速预计6.8%,同比下降近2个百分点;东南亚联盟经济体放宽防疫政策提振了国内消费,加上出口的强劲,预计2022年经济增速可达5.3%,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受俄乌冲突影响,预计欧洲地区的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2022年经济增速由2021年的6.8%骤降至0%,其中,俄罗斯2022年经济增速预计下降至-3.4%,同比收缩达8.1个百分点;中东和中亚地区的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受益于油价上涨,经济增速预计回升至5%,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拉美地区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预计回落至3.5%左右。

在上述全球经济背景下,2022年国际资本流动呈现以下特点:整体来看,全球资本流动总规模将延续2021年的上升趋势,据数据测算,2022年全球资本流动总规模预计约为1.93万亿美元,同比上升15.6%(见图1)。

文章图片2

分地区来看,一方面,主要发达经济体多次收紧货币政策与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引发国际资本大量回流发达经济体,预计2022年发达经济体整体的资本流动由2021年的净流出转向净流入,净流入规模约为3709亿美元,但不同国家的表现各异。其中,预计德国延续资本净流出态势,但流出规模同比下降46.2%至1687亿美元;预计日本呈资本净流出态势,规模同比下降59.1%至581亿美元;美国和英国资本净流入规模均进一步扩大,受美联储大幅收紧货币政策及全球经济、政治不确定性增加的影响,全球资本大量流入美国以规避风险,2022年美国资本净流入预计同比上升16.4%至9853亿美元,英国预计资本净流入规模同比上升86.7%至1539亿美元;除德国外的欧元区发达经济体预计由2021年的净流出转为净流入314亿美元。另一方面,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预计资本净流出规模大幅上升,规模同比增长73.9%至5980亿美元。其中,亚洲地区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预计延续资本净流出态势,但规模同比下降约23.4%至1916亿美元;中国资本净流出规模预计较2021年上升3.9%,约为3296亿美元;欧洲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2022年资本净流出规模预计大幅增加至1319亿美元;中东和中亚地区主要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2022年资本净流出规模预计进一步扩大至4065亿美元;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主要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预计延续净流入态势,规模为346亿美元(见图2、图3)。

文章图片3

在直接投资方面,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UNCTAD)《2022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俄乌冲突的爆发引起了粮食、能源和金融领域的三重危机,受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及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剧的影响,预计202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较2021年1.58万亿美元的规模有所下降或持平。

分区域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数据显示,2022年发达经济体直接投资将延续2019年以来的净流出态势,预计净流出规模约为2504亿美元,较2021年减少约一半。在全球避险情绪升温的背景下,美国较为稳定的投资环境持续吸引着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预计2022年美国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规模较2021年增长77.8%,达473亿美元;德国、法国、英国等欧洲主要发达经济体直接投资预计均呈现净流出态势,受能源危机、通胀高企、消费走弱的影响,欧洲经济复苏前景不容乐观,市场吸引力有所下降,预计德国净流出规模约为659亿美元,同比减少45.3%;预计法国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规模达105亿美元;预计英国净流出规模为256亿美元,较2021年收窄约三分之二。

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预期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有所减缓,加之美元走强、通胀压力上升以及国际金融环境持续收紧推动外债压力增大,经济发展的脆弱性凸显,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有所减弱,预计2022年直接投资净流入规模3545亿美元,较2021年下降31.6%。其中,亚洲地区、中东和中亚、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预计净流入规模分别为2178亿、53亿和318亿美元,同比下降26.6%、52.7%和54.2%;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净流入规模预计略有增长,达1069亿美元;欧洲地区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由2021年的净流入转为净流出73亿美元。

在证券投资方面,《世界经济展望》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发达经济体证券投资将结束2018年以来的净流出态势,预计净流入2856亿美元。具体来看,美联储加息导致美元指数、美债收益率走强,大量避险资金流入美国,预计2022年美国证券投资将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2457亿美元;英国、日本货币因美联储加息持续相对贬值,且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影响,预计净流入规模同比分别下降50.3%和65.6%,收窄至1735亿和686亿美元;预计德国将继续净流出态势,但规模较2021年下降71.4%。

新兴经济体方面,受主要发达经济体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影响,加之外债负担加重,债务风险上升,2022年证券投资净流出大幅增加240.2%,预计净流出3899亿美元。其中,亚洲地区的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预计净流出规模为2083亿美元;欧洲地区、中东和中亚地区的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净流出规模将有所增长,预计同比分别增长89.0%和86.5%,为741亿和1035亿美元;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预计净流出55亿美元,较2021年减少87.7%;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将延续2021年的净流入态势,预计净流入规模为14亿美元。

2022年中国资本流动态势

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在坚持疫情防控“动态清零”的同时,经济基本面总体保持平稳,GDP同比增长3%。尽管实现了正增长,但与预期5.5%的经济增速仍有较大差距,加之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与政治形势,前三季度我国跨境资本流动波动剧烈。

文章图片4

整体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私人资本流动由2021年同期净流入281亿美元逆转为净流出2123亿美元。分季度来看,第三季度私人资本净流出规模较前两季度有所增加,三个季度分别净流出497亿美元、510亿美元和1116亿美元。分项目来看,前三季度直接投资净流入486亿美元,比2021年同期下降69.6%,一方面,严峻的国际政治与经济形势下全球直接投资规模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与国际相比,国内疫情防控较严导致对外商吸引力下降。前三季度证券投资由上年同期净流入144亿美元逆转为净流出2606亿美元,主要是外资来华证券投资的大幅变化所致,其由前一年同期流入1149亿美元转为撤出1086亿美元,发达经济体为应对疫情实施的大规模刺激政策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带来的能源和农产品价格上涨造成全球通胀飙升,且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为应对通胀加速收紧货币政策,导致外国投资者从我国证券市场大规模撤离资金。前三季度其他投资由上年同期净流出1525亿美元逆转为净流入94亿美元,受动荡不安的国际金融环境影响,在外资流入减少的同时,国内投资者亦从境外撤回资金以规避风险,两者共同作用下其他投资项表现为基本平衡。

从直接投资角度看,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直接投资净流入486亿美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1596亿美元大幅下降。前三季度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1619亿美元,比前一年同期减少34.4%,究其原因,一方面,俄乌冲突持续胶着增加了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世界范围内的直接投资规模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国内疫情多点暴发导致疫情防控趋严,对正常经济活动产生消极影响,降低了国际投资者的投资意愿。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对外直接投资1133亿美元,比2021年同期上升29.9%,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和企业实力不断增强,“走出去”需求增加,从国际环境看,东盟、“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放宽了对外商投资的限制,还采取了减税、补助等多种方式吸引外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生效也提高了我国企业向成员国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从证券投资的角度看,2022年前三个季度为2000年以来证券投资净流出规模最大的三个季度,前三季度合计我国证券投资净流出2606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净流入144亿美元。其中,债券投资净流出为2416亿美元,是证券投资呈现大幅净流出的主要原因。2022年前三季度,来华证券投资撤出1086亿美元,其中债券投资撤出1231亿美元。究其原因,一是主要发达经济体和部分新兴经济体因面临严重的通胀压力而加快收紧货币政策,使全球债券收益率上行;二是俄乌冲突、全球能源和粮食危机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导致对安全资产的需求增加,资金倾向于流向发达经济体。对外证券投资152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1%,其中对外债券投资1185亿美元,是上年同期的3.6倍。除了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和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外,对外债券投资大幅增加还可能是由于我国持续推动高水平开放,我国居民对外证券投资渠道日益丰富,为对外证券投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其他投资净流入规模为94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净流出1525亿美元。其中,对外其他投资由上年同期的流出逆转为撤回681亿美元,吸收其他投资由流入逆转为撤出587亿美元。分项目看,货币和存款项净流出152亿美元,主要是由于中美货币政策背离,中美利差出现倒挂,导致居民和非居民货币存款都出现较大规模流出。贷款项净流入311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净流出1282亿美元。其中对境外贷款撤回558亿美元、境外对我国贷款撤出247亿美元。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2022年上半年国际收支报告》,这主要是由于银行境外同业拆借、境内银行拆入资金均有减少。贸易信贷项净流出202亿美元,是上年同期的2.3倍。其中,对外贸易信贷撤回79亿美元,境外对我国贸易信贷撤出281亿美元,主要原因是企业偿还进口应付款、收回出口应收款。

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净误差与遗漏项为-405亿美元,是上年同期的一半左右,并且延续了长期以来的负值。该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隐性的资本流动,其规模同比上升可能意味着由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紧缩导致的隐性资本流出规模有所增加。

2023年国际资本流动展望

展望2023年,全球通胀持续、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的负面外溢效应以及受此影响部分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债务风险上升将阻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各地区经济增长将普遍放缓。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为2.7%,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率预计将继续下降至1.1%,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预期经济增速将降至3.7%。从全球资本流动的总体趋势来看,2023年全球资本流动规模预期会有所下降。一方面,2022年以来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相继进入紧缩周期,引起全球市场波动加剧,融资成本上升,而受地缘政治冲突影响,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对全球供应链带来冲击,通胀可能继续保持高位,预计2023年上半年主要发达经济体为抑制通胀将进一步提高利率,但政策力度将有所减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抑制全球资本流动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持续高位加剧了投资者对潜在经济衰退的担忧,加之新冠疫情的不断反复、俄乌冲突的走向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将持续对全球金融市场和投资者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全球资本流动规模收缩的可能性增加。同时,在面临经济增长减速、融资环境恶化和资本外流压力增加的情况下,部分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债务违约风险和金融脆弱性逐渐凸显,也将对全球资本流动带来不利影响。

就中国而言,强大的经济韧性和巨大的国内市场潜力意味着我国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不会改变,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吸收外部冲击、调节国际收支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要毫不动摇地持续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多因素叠加为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实现稳健有序增长、维持基本平衡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疫情防控有序放开,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稳步回升,跨境资本流动的净流出局面有望缓和,呈现更加均衡的发展态势。预计直接投资双向流动保持活跃,并延续顺差格局。加速开放的国内市场、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积极的引资政策有助于吸引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外商直接投资,与此同时,在政策的不断鼓励和引导下,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意愿和信心有所增强,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利用外资政策持续优化,有利于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稳定增长,但需警惕发达国家针对中国投资日趋严格的审查,提高对外直接投资质量。证券资本流动有望趋于平衡。长期向好的经济增长前景使得人民币资产能够获得稳定投资收益,尽管存在短期波动,但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长期配置意愿始终较强,随着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问题得到缓解以及货币政策逐步恢复正常化,国际资本有望回流中国证券市场。

[该研究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19ZDA062)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自主部署项目(批准号:E1E40809X2)资助]

(责任编辑 许小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