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繁露》中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这一日,太阳直射赤道,既平分春季,亦平分昼夜。此时,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惠风和畅,处处春意盎然。今天,就和儒风君一起了解春分的九大习俗和祝福,不负春日好时光!传言,春分立蛋的习俗迄今为止已经流传了4000多年。不仅是为了庆祝春天到来,“立蛋”也寓意着人丁兴旺,代代相传。多为春苋菜,回家后会和鱼片一同“滚汤”,名为“春汤”。民间有顺口溜:“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春分吃春菜,喝春汤,可清热解毒,滋阴润燥,保家人平安康健。  再说些春耕吉祥话,俗称“说春”,说春人则叫“春官”。这些话虽是即兴而说,但朗朗上口,寓意着五谷丰登,一年好收成。民谣中唱的“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描述的便是这样一幅场景。春种时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秋收时祭祀报答神灵恩赐。因此在春分和秋分时,都会有祭祀土地神的“春社”和“秋社”。后来逐渐演变为赶春社,有食社饭、饮社酒、观社戏等诸多习俗。这天,一家大大小小都会携手出门游玩,聚会娱乐,一片欢声笑语。旧时童谣唱:“麻雀叽叽喳,米糕香又黏,封住雀儿嘴,庄稼收成好。”然后再备上一些没有馅的糯米团子,放在田间地头,引麻雀啄食。这就是“粘雀嘴”,免得麻雀来破坏庄稼,保佑一年收成硕果累累。 这一天,人们呼朋唤友,成群结队,踏青出游,竞放纸鸢。在拽着风筝奔跑的过程中,活动身体,愉悦心灵,自在快活。有人还会将风筝线剪断,任春风吹拂,越远越好,据说能驱散霉运,带来好运。上古时期,就有“朝日夕月”的习俗,即春分祭日,秋分祭月。春分这天,人们祭太阳,吃太阳糕,既是感恩,亦是祈求万物欣欣向荣。《荆楚岁时记》中讲:“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古人的房子多为土木结构,春分后气温回升,火灾增多。于是每到春分,人们就会在屋顶放一些“戒火草”,远灾避祸。很多地区也会开水塘防火、种黄杨辟火,代表人们对平安无虞的美好向往。烟火如常,春暖花开,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便是最好的时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