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古建筑防火文化信仰研究

 古建秦 2023-03-21 发布于重庆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刊载,有修改

[ ]故宫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在历史上曾多次遭受火灾。尽管古代工匠积累了丰富的防火智慧,然而也有一些信仰的防火做法。本研究基于史料分析与调查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的信仰做法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故宫古建筑的防火信仰做法,主要包括采用螭吻、游龙、海马、行什等异兽来“防”火,采用藻井、水生植物来“镇”火,书写不带勾的“门”字来避讳火灾;利用五行中“北为水”“金生水”“水克火”的古代哲学思想来“克”火等。尽管这些做法没有科学价值,然而它们对研究我国古代消防史及消防文化而言,均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因而从文化遗存和文化信仰而言,它们是积极的,值得包容的。

[关键词]故宫古建筑;防火;木结构文化信仰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6-2991(2023)01-00-00

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又名紫禁城,在明清时期为帝王执政及生活场所。故宫含房屋近万间,而这些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极易遭受火灾。据统计,故宫古建筑群在600多年来,曾遭受火灾近60次。[1]仅以太和殿为例,其在历史上至少遭受过5次火灾。而从故宫古建筑防火角度而言,一方面古代工匠积累了丰富的防火智慧,以减少古建筑的火患;另一方面,基于有限的生产力条件,古人把防火愿望的实现,又主观地寄托于特定事物,形成信仰”心理。这种“信仰”防火做法,反映了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防火文化。[2]其主要原因在于:文化是主动、有积极意义的(如推进公众对历史的认识、推进社会道德的整体进步等);且随着社会发展和知识水平的提高,过去的信仰行为,对于当代人而言,则是一种文化体现。[3]179故宫古建筑的防火信仰做法,主要包括异兽、藻井、水草、字、五行相生相克等,以下分别进行解读。

一、异兽

异兽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想象出来的神兽。一方面,异兽谐音“益寿”;另一方面,这种想象中的神兽往往被古人赋予超乎寻常的本领。基于此,古代工匠建造紫禁城时,会在建筑不同部位安放各种异兽造型。部分异兽就被赋予了“镇火”功能,如螭吻、龙、海马、行什等。

(一)螭吻

故宫古建筑正脊(前后屋面坡的交线)的两端,多有龙形兽首,其名称为“螭吻”。螭吻是故宫古建筑用于防火的镇物,其外形是由汉代的“鸱尾”演变“鸱吻”,再由“鸱吻”演变成“螭吻”的结果。

“螭吻”的雏形是“鸱尾”,而关于“鸱尾”较早的典故可见于西汉时期柏梁殿的火灾。《史记》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十一月乙酉,柏梁灾[4]1193。《营造法式》记载汉记柏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于屋,以厌火祥。[5]39也就是说,在柏梁殿火灾后,有越(粤)地巫师说海中有大鱼,虬龙形状,且与“鸱”相似,可激起巨浪,产生降雨,可以灭火,因而将鸱尾形象置于屋顶,可以起到镇火的作用。《魏书》记载“(刺史李世哲)逼买民宅,广兴屋宇,皆置鸱尾”[6]1160,反映出至少在曹魏时期(220-266)已有屋顶置放鸱尾的做法,且这种做法一般用于较高等级的建筑中。

唐人释道宣撰《续高僧传》记载:“雷电震吼,烟张鸱吻,火烈云中。”[7]1206这是笔者目前发现关于“鸱吻”一词最早的记载。“鸱吻”与“蚩吻”意同。《苏氏演义》记载,“蚩者,海兽也。汉武帝作柏梁殿,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今人多作鸱字”,“见其吻如鸱鸢,遂呼之为鸱吻”[8]17。这说明汉武帝在建造柏梁殿时,就有大臣建议在屋顶放蚩尾,以用于镇火。“蚩”为海中神兽,可以镇火。由于“蚩”的的嘴部像“鸱鸢”,因而后来其被称为“鸱吻”。“鸱鸢”是指鹞鹰。如唐代诗人韦应物所撰诗《鸢夺巢》就载有“野鹊野鹊巢林梢,鸱鸢恃力夺鹊巢”。

从造型来看,“鸱吻”相比于“鸱尾”而言,其造型在唐代有了明显变化。如重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南禅寺大殿的鸱尾仅显示出翘起的鱼尾1),而梁思成绘制的修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佛光寺东大殿[9]54不仅有鱼尾,而且明显可见鱼尾前部的龙形神兽,瞪眼张嘴,做吞脊状2。不难发现,在唐代“鸱”的造型发生了改变:由早期的“鸱尾”变成了中期及后来的“鸱吻”。所谓“鸱吻”,即露出了龙形脸部,咧嘴獠牙,做张口吞脊状,形貌狰狞,用于驱邪镇火。

图片

1  山西省忻州市南禅寺大殿鸱尾

 图片

2  梁思成先生手绘佛光寺东大殿鸱吻

明清时期,“鸱吻”又被称为“螭吻”。“螭吻”一词目前笔者发现最早出现于宋代文人龙衮所撰的《江南野史》,其卷三记载:“初,台阁殿各有螭吻”[10]61,但此时“螭吻”的叫法还不普遍,明清以后,“螭吻”这一名称才开始普遍出现在各种文献记载中,并且大多与“龙生九子”说法密切相关。如《剡溪漫笔》记载“汉时以宫殿多灾,术者言天上有鱼尾星,宜为其象冠于室以禳之。自唐以来,寺观旧殿宇,尚有为飞鱼形尾指上者,今屋上兽头乃是龙种九子之一,名曰螭吻,性好望”[11]90。这段话说明:螭吻的用途是用来灭火,其主要原因是,汉代的术人认为天上有“鱼尾星”,将其形象置于屋顶,可以镇火,且该神兽属于龙生九子,叫做螭吻。又如明人杨慎撰《升庵集》记载“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二曰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12]808。这段话进一步说明,螭吻是龙生九子之第二子。而清人查慎行撰《人海记》载有“龙生九子……螭吻好吞(火)”[13]27。这段话说明,螭吻作为龙生九子的身份,可以吞火,具有到灭火的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螭”是指没有角的龙。如《说文解字》记载“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云无角曰螭”[14]1873,即“螭”为龙形兽,无角,色黄。另在古建筑领域,“螭吻”又被称为“正吻”,主要是因为螭吻位于屋顶正脊两端。3示的太和殿螭吻由吻口、龙身、脖子、卷尾、中央、前爪、后爪、火焰、剑把、背兽等部分组成,其张牙舞爪,“咬住”正脊,极具震慑感,利于镇火。

图片

3  故宫太和殿屋顶的正吻

(二)游龙、海马

位于文华殿北面的文渊阁,为乾隆皇帝藏四库全书的场所。乾隆皇帝为避免文渊阁失火,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之一即在文渊阁屋檐部位绘制了异兽—游龙、海马。在画面中,两种异兽均驮负书卷,或遨游于云海,或奔跑于浪中。龙是我国古代的神灵,古人认为龙具有上天潜渊、无所不能。龙在我国古代神话中还专管司水布雨,因而可以灭火。如《子夏易传》记载:“时乘六龙,以御天。”[15]1彩画中的海马造型,与陆地上的马几乎相同,但被赋予了在海中奔跑的能力。类似造型的神兽早在《山海经》中就有记载。如《山海经·海外北经第八》载:“北海内有兽,其状如马,名曰騊駼”[16]167“騊駼”是传说中善走的神马,因产于“北海”,故称之为“海马”。明人陈耀文撰《天中记》记载“海马骨,水火俱不能毁”[17]827,这说明海马不仅能在水中疾行,而且不惧水火,因而海马驮书,有利于避火。

(三)行什

在故宫建筑的屋顶均有数量不等的小兽造型,其主要用途为消灾驱邪。故宫古建筑屋脊上小兽数目,一般均为阳数(单数),且数量不超过9个。然而太和殿屋脊上的小兽数量却为阴数(双数),且数量为10个,故宫内仅此一例。太和殿屋顶上的第10个小兽,排在末尾,名为“行什”(4)。其造型特点为:头戴环冠,尖嘴獠牙,圆鼻上翘,双目圆鼓,硕耳耸立,上身裸露,乳凸腹鼓;呈站立状,双手十指交叉,置于宝杵顶部;脚趾则为四爪形,立于瓦背面;背后有一对张开的翅膀,似做飞行状。该造型与雷神又名“雷公”密切相关。其主要原因在于[18]:古人认为雷神是主管打雷的神;天上打雷造成建筑破坏、人员伤亡,是雷神发怒的表现;进而对其产生恐惧之感,并对之加以膜拜。研究表明[19-20]:太和殿屋顶行什造型就是雷神;而把雷神造型“请”到太和殿屋顶上,是对雷神“膜拜”的一种方式,以祈愿太和殿免遭雷击。而实际上,雷神在我国历史上的造型是多变的。本文认为,太和殿行什的形象与清代雷神造型非常相似。以下进行简要分析。

 图片

4  太和殿行什侧视

汉以前的雷神形象,多为龙身人头,如先秦《山海经》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16]194此处“雷泽”指今太湖,“鼓其腹”即通过拍打腹部发出雷声。从汉代起,雷神造型逐渐多样化。如东汉《论衡》记载:“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21]67此处雷神的造型如“力士”,通过击鼓的方式产生雷声。又如东晋《搜神记》记载:“(雷神)唇如丹,目如镜,毛角长三尺,余状似六畜,头似弥猴。”[22]151此处雷神的脸部造型与猕猴相似。初唐时期的莫高窟壁画的雷公形象,有“力士”状身型、“猕猴”状脸型、背带双翅型与太和殿屋顶的行什造型有着一定的相似性[23] 

元朝起,雷神形象逐渐统一。张北元中都遗址出土的行什造型(5),为人身猴脸造型。明《封神演义》中的雷震子造型,即为明代雷神形象,亦为。据书中记载:雷震子为周文王姬昌义子,吃了两个红杏后,“不觉左胁下一声响,长出翅来,拖在地下。雷震子吓得魂飞天外,魄散九霄。雷震子曰:'不好了!’忙将两手去拿住翅,只管拔。不防右边又冒出一只来。雷震子慌得没主意,吓得痴呆了。原来两边长出翅来不打紧,连脸都变了,鼻子高了,面如蓝靛,发若朱砂,眼睛暴突,牙齿横生”[24]132。随后,其师傅云中子送他一根金棍,并传授他棍术。此处雷震子的双羽、暴眼、金棍太和殿屋顶行什造型有一定程度相似。而《封神演义》又载:“(云中子)随将雷震子二翅,左边用一风字,右边用一雷字,又将咒语诵了一遍;雷震子飞腾起于半天,脚登天,头望下,二翅招展,空中有风雷之声”[24]132可反映雷震子具有呼风唤雷之本领。有研究认为[25]77-80:《封神演义》中的雷震子形象,是古人对雷公形象崇拜的体现。到清代,雷神形象进一步接近太和殿行什造型。清《集说诠真》载:“今俗所塑之雷神,状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两翅,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颏长而锐,足如鹰鹊,而爪更厉。左手执楔,右手执槌,作欲击状。自顶至傍,环悬连鼓五个,左足盘蹑一鼓,称曰雷公江天君”[26]116不难发现,太和殿屋顶行什造型,与《集说诠真》记载内容高度相似

 图片

5  元中都遗址中的行什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复建的太和殿,屋脊行什造型雷神。太和殿在历史上至少3次因雷击而被焚毁而太和殿正脊两端的螭吻在历史上亦多次遭受雷击[27]。由上可知,行什造型放在屋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雷。由于雷击是古建筑火灾的重要诱因,因而行什造型为古人防火信仰的重要组成内容。

(四)藻井与水草

藻井是我国古建筑室内顶棚的一种高级装饰形式,位于顶棚上方,其结构变化无穷,层层上升,犹如井状。[28]467宋朝《营造法式》记载了“斗八藻井”和“小斗八藻井”的详细做法。[5]161-164在故宫的部分古建筑内,就有藻井。如太和殿内宝座上方藻井(6全称为龙凤角蝉云龙随瓣枋套方八角金蟠龙藻井。从分层构造上来看,太和殿藻井由三层组成:最下层形状为为方,中间层的形状为八角最上层的形状为圆形。其中,有三角形或者菱形的空间部分,称为角蝉。从功能上讲,太和殿藻井不仅是象征皇权的装饰艺术品,而且是古人认为的防火神物。太和殿藻井的防火“功能”,主要表现为藻井的造型类似“水井”、名称含有与水密切相关的“藻”“井”,以及装有“克火”的轩辕镜等。

图片

6  太和殿内藻井

古人认为,藻井可以“克火”。《文选》引汉代《风俗通》记载:今殿作天井。井者,东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厌火也。 [29]52藻井的造型类似于东井,古人在其上面绘制了水草(水生植物)荷和。无论是东井还是水草,古人认为它们均可产生“厌火”的效果,因而其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其中,东井星官名,即井宿井宿为南方朱雀七宿之首,有星八颗,形似井。古人认为东井是主水的《史记》记载“东井为水事” [5]445,此功能有利于灭火

东汉辞赋家王延寿作的《鲁灵光殿赋》记载“圆渊方井,反植荷渠”。其中“圆渊方井”即指绘有圆形水池的天花板,而天花板为井形(方形)“井”字有密切联系,进而与井水有联系,因而古人认为这种造型可以“灭火”。宋人叶廷珪《海碎事》屋栋之间为井形,而加水藻之饰,所以厌火灾也建筑之间围成“井”形后,如果在室内用水草装饰,就可以产生灭火的功能。[30]116“反植荷蕖”意即仰视藻井,仿佛荷花从屋顶生根,向下生长一般。《文选》转引了《尔雅》的记载,“圆渊方井,反植荷蕖。反植者,根在上而叶在下。尔雅曰,荷美蕖种之于员渊方井之中,以为光辉”[31]513认为“反植荷蕖”的主要目的是有利于莲花产生光辉。

水草不仅可见于藻井,亦可见于古建筑室内顶棚天花、大梁位置。如文渊阁的天花莲水草的彩画图案,欲达到“厌火”的效果。“金莲水草”为清代中早期天花位置彩画的一种,其特点是以荷花、水草为主题图案,且花头为沥粉贴金做法。《庾子山集》“芰,水草。莲与芰皆水中之物。梁上画以水草,所以厌火。” [32]356《文昌杂录》记载:“建章宫遂设鸱鱼之像于屋脊,又画藻井于梁上,用厌火祥。”[33]11即在梁上绘制藻井图案,用以防火。古人认为之所以这些水生植物能够灭火,其主要原因在于它们生长环境与水密切相关,可起到“压制”“诅咒”水患的作用。

此外,太和殿藻井中的轩辕镜,除了寓意皇帝的正统性外,还有克火功能。如《天中记》认为轩辕是“黄龙之体,主雷雨之神”,而龙具有“阴阳交感,雷激为电,和为雨,怒为风,乱为雾,凝为雪,散为露,聚为云气”[17]49等本领。这段话说明,轩辕造型类似于黄龙,具有驾驭雨水的本领,因而可用于来灭火。

三、“门”字不带勾

匾额是解读建筑功能的装饰物,一般悬挂在建筑正中大门的上方。故宫宫殿建筑数量众多,匾额上的名称则是用于区分建筑功能的重要标志。而匾额上的文字一般为楷体,书写字体方正,笔画工整。故宫内诸多的宫门、殿门匾额上的“门”字,按照楷体的常规写法,理应有“先竖后”的笔画,然而实际上仅有“竖”笔画,似乎为错字。午门(7)、太和门、乾清门、神武门等建筑匾额上的“门”字,均为此写法。故宫古建筑匾额上的“门”字不带勾,实际与建筑防火密切相关。

 图片

7  午门匾额

从客观角度而言,“门”字是否带勾与建筑防火毫无关联。然而南宋时期,临安城内的玉牒殿失火事件,使得古人对“门”字带勾写法产生了避讳心理。据《宋史》卷47记载:宋德佑元年(1275)十月,存放皇家族谱的玉牒殿失火,癸卯,玉牒殿灾[34]934清人俞樾《茶香室丛钞》记载:“宋都临安玉牒殿灾,延及殿门。宰臣以门字有勾脚带火笔,故招火厄。遂撤额投火中,乃息。后书门额者多不勾脚”。[35]这段话说明:宋朝的宰臣认为玉牒殿火灾的主要原因,就是殿门匾额的“门”字有勾脚。自此以后,建筑匾额的“门”字笔画均不含“勾”。违反此规定的人员,会受到严厉的处罚,甚至杀头。明人马朴撰《谭误》记载:“太祖命中书詹希原,书太学集贤门,门字右直微钩起,上曰:吾方欲招贤,原乃闭门,塞我贤路耶?遂杀之,而以粉涂其钩。” 另清人褚人获撰《坚瓠集》九集卷四记载:“我朝南京宫城门额皆詹孟举所书,北京大明门等额皆朱孔易所书,门字俱无勾脚”。清末学者赵汝珍撰《古董辨疑》载'门’字之不钩,不仅避火,且忌其塞路也。今之北京城门,所额书之'门’字,仍均无勾(钩),盖即宋明之遗义。 [36]209由上可知,“门”字不带勾,是古人防火的文化信仰

故宫古建筑的火灾史表明:“门”字不带勾,并不能起到防火的效果。发生在明永乐十三年(1415)的午门火灾,是发生在紫禁城内最早的火灾。据《万历获野编》记载鳌山灯火,禁中年例,亦清朝乐事,然也有最出意外者。如永乐十三年正月壬子,鳌山火发,焚死多人,都督马旺亦与焉。[37]735时年正月十三日晚,午门外的鳌山灯会诱发火灾,烧死了很多人,都督马旺在指挥救火过程中也被烧死。《明太宗实录》《明史》进一步对火灾发生的地点和概况进行了记载。尽管当时紫禁城并未整体完工,但午门已经建好,朱棣为体现与民同乐,也亲自登临午门,观看鳌山灯会,与百姓同乐“鳌”为传说中的大鳖,或称大龟。故宫太和殿前鳌的造型,为龟身龙头状。在古代神话中,女娲砍断鳌的四肢,竖立在大地四方,用于支撑天,[38]因而鳌成为古人期盼国泰民安的吉祥物。“鳌山灯”即用很多灯笼堆叠成“鳌”形的灯山。波斯使臣火者·盖耶速丁撰写的《沙哈鲁遣使中国记》描述了明永乐十九年(1421)元宵节鳌山灯会的场景:“那里挂着十万盏灯,尚有几千用木板制成的俑,其形状、面孔和服装,远看与真人无异。那些灯都用绳连结,绳上穿着火油爆管,当一盏灯点燃后,爆管开始沿着那些绳子滑动,把它接触到的灯都点着,以此在刹那间从山头到山底灯火通明。” [39]127上述描述说明,鳌山灯内含有大量火源。永乐十三年的午门火灾,很可能是对鳌山灯的管理不善导致,而与“门”字是否带勾无关。

而午门以北的太和门,可谓是紫禁城里最“新”的建筑,主要因为其是光绪十四年(1889)年火灾之后重新修缮的。据刑部《审讯贞度门值班官兵供情》记载:十二月十五日夜,护军富山、双奎二人,“年老未派巡更,拨在贞度门门罩内住宿,看守锁封。旧有洋铁油灯一个,挂在东山墙后檐柱上,经年已久,有烤焦情形。向来各处堆拨,夜间均不息灯。是夜伊二人将灯点上,不觉睡熟,四更时,护军德蕣巡更,瞥见贞度门东山墙柱火起,喊嚷伊等扑救,火势逾猛,以致延烧各处。”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在第二天凌晨得知此事,赶到火场。《翁同龢日记》记载:“(十六日晨)由左掖门入,踏雪难行,至则门罩三间已落架,墙柱尚燃”,“余出太和门,观金水桥下水,凿冰一尺,才得数寸水,机筒不得力,遂至朝房小坐。甫一刻则火已透茶库,上太和门檐,趋视则一门四面皆烈焰矣,何其速哉”,“(十七日)入时看昨火处,犹冒烟,砖石红透,水龙(灭火机械)犹灌水也”[40]2245。由上可知,太和门火势凶猛,而当时非常先进的灭火机械,则因内金水河水结冰耽误了取水的宝贵时机;两天后,火灾才被扑灭。光绪朝《上谕档》“本月十五日夜间,贞度门不戒于火,延烧太和门及库房等处。所有本日值班之章京护军等,于禁城重地并不小心看守,实堪痛恨,着交刑部严行审讯,按律定拟具奏”,下令严惩失职人员。[41]467而为重修太和门,慈禧下令中断了颐和园的部分大修工程。太和门复建的工程于光绪十五年(1889)六月十六日开工,光绪二十年(1894)四月完工。相对于紫禁城内其他建筑而言,复建后的太和门为最“新”的建筑。因此,“门”字不带勾的做法,并不能产生防火功能。

“门”字不带勾的写法,并非见于故宫内所有含“门”字的匾额,也并非所有的明清帝王都避讳“门”字带勾。位于宁寿宫区域(今故宫珍宝馆)的部分宫门匾额,其“门”字就带勾,如锡庆门(8)、衍祺门、养性门等。需要说明的是,该片区域的建筑群为乾隆帝下令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兴建,是乾隆帝为自己退位之后准备的太上皇宫殿群。上述带勾的“门”字,为乾隆帝亲自书写,可反映乾隆帝并不认可“勾起火灾”的说法。而实际上,有研究表明:紫禁城清代发生火灾的次数不仅远少于明代,而且宁寿宫区域并未发生严重的火件。[1]由此可证明,“门”字带勾与否,与建筑本身是否遭受火灾无关,因而故宫内部分匾额“门”字不带勾的写法,为主观信仰行为,但又是故宫古建筑防火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图片

8  锡庆门匾额

四、五行相生相克

故宫古建筑的防火文化,还可体现在利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古代哲学思想,具体利用了“五行”之“北为水”、“五行相生”之“金生水”、“五行相克”之“水克火”(黑色克火)等思想来克火,具体解读如下:

(一)北为水

故宫的中轴线区域北部有钦安殿,里面供奉的是真武大帝,而真物大帝是道教中的水神,治理火患。末代皇帝溥仪撰有《我的前半生》,其中“太监”一节记载[42]77:御花园钦安殿(位于紫禁城北部)西北侧台阶上,曾经有一块砖下压着似乎是脚印的凹形痕迹。太监们告诉溥仪,乾隆年间有一次乾清宫失火,有人看见真武大帝从钦安殿走出,站在台阶上,朝失火的方向用手一指,火焰顿时熄灭了,此脚印即为真武大帝救火时留下。而溥仪在童年时,对此深信不疑。钦安殿之所以被选择在北部区域,其主要原因与“五行五方”之“北为水”理念密切相关。

所谓“五行”,即古人把对宇宙的认识,通过“金”“木”“水”“火”“土”等五种元素来反映,各元素合称为“五行”。如《尚书·洪范》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古人认为“五行”与方位存在密切联系。其中,“水”意为北方,“火”意为南方,“木”意为东方,“金”意为西方,“土”意为中央。如汉代哲学家董仲舒所撰《春秋繁露》卷11记载:“是故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方而主夏气,金居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土居中央,为之天润。”[43]392该观点阐明了“五行”的特点及与“五方”的关系,其中就包括“水”位于北方。此外,“五方”又与“五色”有联系,即东方对应青色,西方对应白色,南方对应红色,北方对应黑色,中央对应黄色。如《礼记正义》卷29记载:“色,谓天龟玄、地龟黄、东青、西白、南赤、北黑。”[44]883古人认为“五行”“五方”“五色”互为对应关系。而从“五行”“五方”角度而言,故宫北部区域对应于五行之“水”,因而应为水神所在位置。

类似的,钦安殿前的天一门,其命名亦与五行之“北为水”密切相关。“天一”一词源于《河洛真数》载“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相应的,东汉儒家学者郑玄在《周易郑注》中解释“天一生水于北”“地六成水于北”,即“一”“六”均位于北方,与“五行”之中的“水”所处方位对应先秦古籍《周易》从阴阳角度把数字分为地数和天数两种,其中一、三、五、七、九为天数,寓意阳;二、四、六、八为地数,寓意阴。天数“一”、地数“六”之所以能够“克火”,一方面因为“天一”隐喻了天地、阴阳及阴阳转换,自然可以归结为万物之源,而古人以五行概括宇宙万物,则是以水为本,因而有“天一生水”[45];另一方面,“地六成之”意为地数为六,承载天上降落的水,因而“地六”亦包括水,能够克火。

(二)金生水

故宫部分宫殿前面有铜缸,铜缸内均存有水。这些宫殿建筑离内金水河、宫井等水源较远,而当它们遭受火患时,铜缸的水则是灭火主要的水源。之所以不用其他材料制成的缸,其主要原因与五行相生之“金生水”理论有关。如《春秋繁露》卷10记载:“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43]379而之所以“金生水”,其主要原因在于,古人认为金属矿物多与水并存。如先秦古籍《山海经》记载:“其首曰招瑶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金属矿石位于西海之滨)[16]1又如先秦古籍《管子》记载:“而葛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雍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葛卢山、雍狐山之山洪过后,露出金属矿石)。

故宫内另一个“金生水”的建筑布局实例,即为西部区域的武英殿。武英殿从清康熙时期起,成为宫中刻书处,大量刊刻书籍。《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即为乾隆帝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下令从《永乐大典》中摘出珍本138种,在武英殿内排字付印而成。[46]57-58由于纸张怕火,而故宫西部区域在五行中属于“金”。由于“金生水”,水能灭火,因而古人认为位于宫中西部区域的武英殿有利于纸张“克火”。

(三)克火

故宫文华殿区域的文渊阁,其瓦顶即为黑色。其主要原因在于,古人认为黑色可以防止火灾发生。“黑色克火”的理论基础即“五行”相克之“水克火”。古人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相克(胜)关系,即二者之间存有此消彼长的关系。《五行大义》卷2记载:“尅者,制罚为义,以其力强能制弱,故木尅土,土尅水,水剋火,火尅金,金尅木。”[47]49此处“尅”与“克”意义相同,为“压制”之意。其中,水能“克”火。《古微书》卷22进一步解释了“水克火”的原因:“五行所以相害者,天地之性。众胜寡,故水胜火也。”[48]459由此可知,古人从五行角度,认为“水”之所以能够克“火”,主要原因在于水“多”火“少”,因而以多胜少。在五行中,水对应于黑色,如《逸周书》载“黑位水”。相应地,文渊阁黑色的瓦面寓意“包含”水,因而能够“克”火。

五、结论

故宫的古建筑群以木结构为主,因而防火极其重要。故宫古建筑的防火文化信仰行为,主要表现为:其一,以螭吻、游龙、海马、行什等异兽造型来防火,通过其凶猛的造型或特异的功能来达到“防火”的目的;其二,以与水井造型相似的藻井及水生植物来“镇”火,其主要原因在于它们均与“水”相关,而水能灭火;其三,大都宫殿大门匾额的“门”不带勾,以避讳火灾发生;其四,运用“五行相生相克”思想来“生水”“克火”。尽管这些方法缺乏科学性,且并不能真正达到防火目的,但它们是明清宫廷消防史料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我国古代消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铭珍.明清皇宫火灾概述[M]//郑欣淼.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5.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923-931.

[2] 孙富江.文化的定义、内容与作用[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3(3)53-58.。

[3] 周乾.紫禁城古建筑营建思想研究[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9.

[4] 司马迁.史记[Z].北京中华书局1999.

[5] 李诫.营造法式[Z].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6.

[6] 魏收.魏书[Z].北京中华书局2000. 

[7] 道宣.续高僧传[Z].郭绍林,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4.

[8] 苏鹗.苏氏演义[Z].北京:中华书局,2012.

[9] 梁思成.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J].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44(1)13-94.

[10] 龙衮.江南野史[Z].南京:南京出版社,2011.

[11] 孙能传.剡溪漫笔[Z].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7.

[12] 杨慎.升庵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3] 查慎行.人海记[Z].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

[14] 许慎.说文解字[Z].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

[15] 卜商.子夏易传[Z].北京;中华书局,1991.

[16] 佚名.山海经[Z].周明初,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17] 陈耀文.天中记[Z].扬州,广陵书社:2007.

[18] 徐传武,胡真.天文气象神怪考论[J].汉籍与汉学,2018,(02):124-141.

[19] 黄希明.太和殿行什相关问题讨论[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4,(02):141-146.

[20] 洪山,吴卫.考窥太和殿上的压尾兽—行什[J].艺海,2013,(01):165-167.

[21] 王充.论衡[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2] 干宝.搜神记[Z].汪绍楹,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

[23] 刘文荣.文本、图像与音乐敦煌莫高窟壁画雷公击鼓图的源流、表现与民间文化内蕴[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22(1):58-72.

[24] 许仲琳.封神演义[Z].北京:中华书局,2013.

[25]乔世达,王立.《封神演义》雷震子形象考原[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7-80.

[26] 邢莉.天神之谜[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

[27] 周乾.紫禁城大殿为何数度重建[N].北京日报,2022-06-3015.

[28] 王效青.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29](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一)[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0] 叶廷珪.海碎事[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31]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2] 庾信.庾子山集注上册[Z].许逸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

[33] 庞元英.文昌杂录[Z].北京:中华书局,1985.

[34] 脱脱,等.宋史[Z].北京中华书局1977. 

[35] 俞樾.茶香室丛钞[Z].北京:中华书局,1995:1225.

[36] 赵汝珍.古董辨疑[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

[37]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Z].北京:中华书局,1980.

[38] 姜秋菊.唐代钓鳌故事及其文化意义[J].文教资料,2010(8):27-29.

[39] 沙哈鲁遣使中国记[M].何高济,译.北京:中华书局,1981.

[40] 陈义杰.翁同龢日记4[M].北京:中华书局,1989.

[4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朝上谕档14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2] 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43] 董仲舒.春秋繁露[Z].凌曙,注.北京:中华书局,1975.

[44] 礼记正义[Z]//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5] 王纪潮.《太一生水》中的宇宙论问题与米利都学派[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4)387-398.

[46]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7] 萧吉.五行大义[Z].钱杭,点校.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48] 孙瑴.古微书[Z].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