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节气 ] 春分 · 鸟之燕

 摄影与诗歌 2023-03-21 发布于北京

青年时代的高尔基(1868.3.16-1936.6.18)

节气·春分·燕

作者:青谷

啼暖树时,燕子也来了。仲春二月的第一个物候,“春分而来,秋分而去”,说的就是燕子。
燕子是一种“回归鸟”,不仅因为每年有规律地往返,还记得以前住过的家。王维有诗说,“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大约有1/5的燕子能回来利用旧巢,甚至连飞行方向与习惯,虽然变化莫测,也是呈环状地循环往复,飞去后总要折回来。它不喜欢在窝里停留太久,“燕燕于飞”,是它们与生俱来的状态:飞着吃食、饮水、洗浴,飞着给幼鸟哺食。法国博物学家儒尔·米什萊说它是最好的飞行学校,“以其一整套全面的飞行技能而位居鸟类之首”。他观察到:
 
就直线而论,它的飞翔比不上闪电般的隼,然而相反,它却要自由得多;它旋转,转上上百个圈,转出一个个错综复杂、模糊不清的形象,转出迷宫般变幻无穷的曲线,它和它们(有翅昆虫)无限地交叉、再交叉,而猎物们被转得眼花缭乱、晕头转向、糊里糊涂、不知所措。……这是真正的空中女王,由于动作无可比拟的灵巧,整个空间都是属于它的。有谁能像它这样随时改变冲刺方向,突然地拐弯?没人能。

《四时花鸟图·燕子》(明代)周之冕(1521—?)

家燕(法国)雷克斯·布拉舍(1869-1960

古代中国,人们也称燕子为“天女”、“神女”。商代开国史诗《玄鸟》告诉我们,燕子是三千年前商人崇拜的对象,“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传说“玄鸟”(燕子的古称)承载上天使命,下降到人间,先民们把祖先说成是燕子所生。他们相信“契生于卵”,契母是吞食燕卵后生了契。这神话延续下来,成了中国人喜爱、保护燕子的传统,也是勤劳、和睦、奉献、协作的文化象征。
 
燕子归来,带给人们春天的欢乐和喜悦,或飞舞在花丛,或呢喃在梁上,软语多情,亲近于人类,被视为吉祥物。从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流传的《燕子歌》,看到那里的民俗,每逢燕子归来时,村中儿童欢唱着《燕子歌》挨家挨户去“送吉利”。实际是“讨吉利”,要求户主预备好美酒美食款待。
你这富人家
快做果子饼拿出来,
外加一缸好酒,
再加一篮乳酪,
免得燕子糟蹋
你家的豆子和麦子。……

──(古希腊)无名氏《燕子歌》

世上有许多种燕子,家燕、岩燕、灰沙燕、金腰燕、毛脚燕等等,中国人最熟知和最常见的是家燕。白腹燕子和紫罗兰燕子很少见,也与红燕鸥、黑燕鸥很难区分。还有亲缘关系很远的雨燕,尽管都有燕字,但与家燕完全不同,但它比燕子的特征更明显。博物学家布封说:“它们的颈、喙、足趾更短;头和喉部更大,翅膀更长;它们飞得更高、更快……”。在飞得最快的鸟类排行榜上,游隼位列第一,两种雨燕则靠前到第三和第六位。排名第三的尖尾雨燕,平时飞行速度170km/h,最快时可达352.5km/h。它们每年只在繁殖季节停留两个月,此后就飞离欧洲前往非洲过冬,然后再返回欧洲繁殖。在迁徙、过冬的10个月内几乎从不落地。布封告诉我们,雨燕是因身体构造上跗骨很短、翅膀太长,迫不得已才飞行,“假如地势平坦,没有任何坎坷,鸟类中最轻盈的雨燕就会变成最笨拙的爬行动物”。为避开坚硬、光滑的地面障碍,它们喜欢寓居在高处,楼房、桥洞,直到钟楼或高塔。

灰沙燕(英国)约翰·古尔德1804-1881

紫罗兰燕子(美国)约翰·詹姆斯·奥杜邦 (1785-1851)

双色树燕(上雄、下雌)(美国)约翰·詹姆斯·奥杜邦(1785-1851)

尖尾雨燕(荷兰)约翰·杰拉德·柯尔曼斯(1842-1912

说起鸟类能迁徙,现在已是尽人皆知的常识。可在17世纪,很多人还不能接受这样的观念。当夏去秋来,鸟儿消失,他们以为这些鸟是藏到水底泥巴的空隙里冬眠了。而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诗人阿那克利翁写过一首诗,证实了鸟类迁徙的事实:颉颃燕燕,人皆知之/年年别去,年年还之/春之归,碌碌筑巢/及冬至,远归于南/孟菲斯塔,尼罗河畔,往还乎逍遥。“孟菲斯塔”指的是古埃及首都孟菲斯,而尼罗河佐证了燕子是从希腊飞到非洲的。之后的亚里士多德,再次确认古人关于鸟类迁徙的共识:“鸟兽知冷暖,如人冬入温室,或人之富庶者,夏至阴凉,冬归暖地,凡力所能及,鸟兽也因时易地……或迁……至秋分则去……寒地以避严冬,至春分后,自暖处返,以避酷暑。”(《动物志》第八卷)

高山雨燕(英国)约翰·古尔德(1804-1881

确实也有例外。有些鸟会像哺乳动物一样冬眠。比如和家燕相似的岩燕、雨燕。在16世纪欧劳斯·马格努斯著作的插图中,可以看到斯堪的纳维亚湖泊冰面上,有渔人拖着满满一网鱼和鸟。“诸多博物学者皆有记录,冬季临近时燕将迁徙至温暖国度;然而北方水域时有渔民网出甚多燕鸟,其悬聚如大块凝结。”(1555年《北国人纪事》)燕子在水下冬眠的说法并非是马格努斯提出的,但在当时非常流行。在人们意识到其他鸟类会迁徙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燕子仍被认为是冬眠的。燕子如何能在水下生存6个月呢?研究者曾把燕子沉入水中,发现的事实是,几秒钟内燕子就淹死了。布封也做过实验,把燕子放在冰室内,看它们是否休眠,结果是没有。关于燕子冬眠的说法,从所有鸟类学书籍中最终销声匿迹,一直持续到19世纪初。

岩燕(英国)叶列阿扎尔·阿尔宾

写了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的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也写小小的寓言,取名《母鸡和燕子》:
 
有只母鸡弄到了几个蛇蛋,正想孵化它们,一只燕子看见了就说:“吱-吱,多么傻啊!你把它们孵出来,可是它们长大了,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你。”
 
就这么短,加上标点符号都不足100字,可燕子的智慧足以叫人信服并警醒。故事没有交代那只母鸡是否会听燕子的话,或要等尝了苦头才吸取教训,但把事物的本质亮明了:蛇蛋只会孵出蛇,不会是别的。
 
米什萊说得没错,老百姓相信燕子在飞鸟世界里最善良。看它“以泥筑巢,以稻草加固。若泥剥落,则以身吸水,再将羽上之水抖落于干泥上。以其羽绒羊毡垫于巢内,使卵保温,并使幼雏孵化时巢不过硬过糙。”(老普林尼语)燕子筑巢不单为自己,也为全家,一个艰苦训练和相互奉献的场所,一个有母爱和小对小照顾和教育的爱之巢;它把巢建在人类居住的窗口旁、楼道里、屋檐下,与人类生活亲近;它以捕捉昆虫为生的同时,“使我们摆脱了库蚊、象虫等多种害虫的侵袭,这些虫类破坏我们的庄稼和森林。它们给某个地带所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而燕子和其他食虫鸟类却在帮助我们尽量减少损失。”(布封语)而人类对它们也都抱有一颗善良心吗?答案是未必。

粉红燕鸥(美国)约翰·詹姆斯·奥杜邦 (1785-1851)

黑燕鸥(美国)约翰·詹姆斯·奥杜邦 (1785-1851)

《飞鸟记》里有个故事,一位意大利神甫,心宽体胖,乐观开朗,是个优秀的基督教徒。他把宽敞的住宅建在一个山坡上,有燕子飞来,也把巢建在他家屋檐下。这面貌和善的神甫做了什么呢?他在墙体上开了洞,又隐蔽得很好,对应着每个燕巢。之后的这一季中,他每天去那里检查两遍。专门等亲鸟不在时,伺机用手将巢中小燕子摸一摸,看一番。等它们长成成鸟,在这年轻的一家准备起飞的前一个夜晚,他把鸟巢“一锅端”,当作自己那一日精致的晚餐。善良的燕子遭遇横祸,不免叫人伤感;而人世风雨瞬间吞噬掉无尽生灵,更使人心惊胆寒。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
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高傲地飞翔;
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高尔基,一只“革命的海燕”从木工家里飞出(参见本文题图影像),他的《海燕》(1901年)一经发表,每个城市都在翻印它,被用手传抄、油印或打字机打印的形式传播出去,被工人和大学生反复传诵……介绍到中国来的观点基本也是30年代苏联官方对他的评价:革命的海燕。高尔基1936年病逝。他在1917-18年间《新生活报》上发表的“不合时宜的思想”,被封锁了80年后重见天日。他热情唤来的革命的暴风雨,成了“一场阴暗的情欲的暴风雨”。一方面是革命家以人的生命做试验,“很有气魄地屠杀”;另一方面是民众中毫无顾忌的公开仇杀,恐怖蔓延。从革命领袖到普通民众,都不区分谁是革命原则的敌人,谁是非理性行为的敌人。
 

大海燕(英国)叶列阿扎尔·阿尔宾

小海燕(英国)叶列阿扎尔·阿尔宾

风暴海燕(法国)雷克斯·布拉舍(1869-1960

节气专栏作者 | 青谷
编辑排版 | 摄诗

文章由本号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诗经动物、植物、二十四节气  合集

立春 · 鸟之鹥  雨水 · 鸟之鹳
惊蛰 · 鸟之莺
   春分﹒诗经植物之葛萧艾语
清明﹒诗经植物之杨柳沉浮  谷雨﹒诗经植物之降观与桑
立夏﹒诗经植物之瓜豆永好  小满﹒诗经植物之芃芃其麦
芒种﹒诗经植物之丘中有麻  夏至﹒诗经植物之薁蔹葛藟
小暑﹒诗经植物之荷其实莲  大暑﹒诗经植物之白茅束兮

立秋﹒诗经植物之凉风木槿  处暑﹒诗经植物之黍稷稻粱

白露 · 诗经植物之蒹葭苍苍  秋分 · 诗经植物之茜荩蓼色
寒露 · 诗经植物之下泉蓍草  霜降 · 诗经植物之树之榛栗
立冬 · 诗经植物之穿荆度棘  小雪 · 诗经植物之乔木之杉
大雪 · 诗经植物之如竹苞矣   冬至 · 诗经植物之有椒其馨
小寒 · 诗经植物之松柏丸丸  大寒 · 诗经植物之念念于梓
摄影与诗歌文艺店 推荐书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