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中地理《人口》基础练习题(含解析)
2023-03-21 | 阅:  转:  |  分享 
  
高中地理《人口》基础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美国是世界最发达的国
家,也是世界最大的移民目的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简称阿联酋)位于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是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也是世界移民人口占
本国人口比重最大的国家。右图为美国和阿联首两个国家接纳外来移民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阿联酋移民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大的主
要原因是(?)A.移民政策宽松B.石油开采,就业机会多C.自然环境优越D.西亚战乱多,难民较多2.大量人口迁入对美国的影响是(?)
A.加剧人口老龄化B.降低发展速度C.增大就业压力D.改善生态环境3.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
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A.甲省B.乙省C.丙省D.丁省读“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
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农民工回流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A.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C.缓解了人口对环
境的压力D.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的状况5.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A.拉力Ⅰ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B.拉力Ⅱ可能表示完善
的基础设施C.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D.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6.读“俄罗斯亚洲部分地图”,完成下列各题。制约俄罗斯亚洲
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自然条件为(?)A.矿产资源B.水资源C.土地资源D.气候条件7.影响该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本因素是(?)
A.气候与生物资源B.土地与水资源C.对外开放的程度D.科技发展水平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脆弱,干旱缺水,土壤贫瘠,自然灾害频发,水土
流失严重,自然条件极为严酷,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被列为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之首。“十二五”期间,宁夏实施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工程,让35万贫困人口告别西海固,实现异地安家、异地创业、异地致富。2020年,安
置区移民人均收入达到全区平均水平,实现了移民群众脱贫致富、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的双赢局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
因素是(?)A.人口密度B.交通运输C.环境承载力D.务工经商9.生态移民工程的成功实施对迁出区的影响有(?)①促进了生态自然恢复
②缓解人口老龄化程度③扩大了耕地开垦面积④减轻了生态环境压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
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
小的省份可能是甲省乙省丙省丁省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778.5914.3283.41799.4耕地面积(万公顷)588.31528
.18814.07414.95A.甲省B.乙省C.丙省D.丁省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
之一,近几十年以来,该区域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图左、图右分别是1985年和201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状况。完成下面小题。1
1.利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发展的优越自然区位是(?)A.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B.气候湿润,旱涝灾害多发C.水网稠密,内河航运便利
D.矿产丰富,开采历史悠久12.1985~201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的主要动力(?)A.人口迁入B.交通改善C.
经济发展D.生态优良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为了应对这种变化,我国正逐步完善各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下图为我国1990~2005年老年人口居住方式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有关我国1990~2005年老年人口居住方式变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A.与子女分居的老人占比逐年增大B.我国老年人口居住方式一成不变C.我国老年人口大量地向城市迁移D.我国人口老龄化
程度正逐步减轻14.从2016年开始,我国实施“全面开放二孩政策”主要目的是(?)A.取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B.促进城乡之间人口数量
平衡C.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D.拉动房地产和母婴产品消费陶朗加位于新西兰北部,是新西兰第五大城市,也是新西兰国内人口移居的主要城市
(下图)。其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生态宜居。近年来大力发展新兴制造业,成为新西兰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完成下面小题。15.移居陶朗
加的人口多来自于北岛的主要原因是(?)A.北岛提供的就业机会多B.北岛城市多,人口基数大C.南岛纬度较高,气候冷湿D.南岛风景秀美
,适宜居住16.人口移居使陶朗加(?)A.经济发展水平提高B.就业压力减小C.老龄化水平增高D.环境承载力降低二、填空题17.地区
人口、经济、社会战略世界①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_______的规模之内;②要建立公平的
国际秩序,保证人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_________的平等权利各国、各地区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尊重________
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_________战略,既保持好_________,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18.区域分布差异
(1)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⑤___________、北美东部。(2)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A.亚洲、非洲、拉丁
美洲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85%。B.截至2018年年底,世界上有⑥___________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19.影响人口的地域文化
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综合题20.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全国妇联2018年7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902万。贵州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了,90
%的孩子是留守儿童。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图。(1)据材料分析荣防村青壮年最可能去哪个区域打工?对荣防村社会
产生哪些不利影响?(2)从2017年到2018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农民工就业比例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试分析原因。参考答案1.B??
??2.C【分析】1.本题中并未提到移民政策,A错误;石油资源是阿联酋的主要资源,通过石油资源使许多当地人致富,但当地人并不从事石
油开采工作,因此大量的国际劳工来到这里寻求就业机会,B正确;依据材料,阿联酋是热带沙漠气候区,自然环境并不优越,C错误;阿联酋战乱
少,难民比例不可能占据本国人口80%以上,D错误。故选B。2.大量青年人口迁入,可能会减缓人口老龄化,A错误;人口迁入并不会降低发
展速度,B错误;人口迁入,待就业人口增多,所以就业压力增大,C正确;人口迁入会对环境产生压力,D错误。故选C。【点睛】人口迁移的影
响:对迁出地有利:加强了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
入;保护生态环境。不利:造成了人才外流。对迁入地有利:弥补了劳动力不足,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节约了教育和培训费,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
,带动经济的发展。不利:引发种族冲突,影响社会治安;给自然和生态环境、人口与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如西部大开发对西部经济、生态、环境
的影响)。3.C【分析】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详解】根据木桶理论,人口容量大小由短板决定。根据表中数
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是丙省,水资源总量制约人口容量数值最小,C对。其它因素制约人口容量较大,A、B
、D错。4.C????5.D【分析】4.由所学知识可知,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在城市主要从事工厂流水作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等,
所以农民工回流可能导致这些产业受影响,使其出现"用工荒"现象,但不会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A 错误。农民工回流不会促进城市经济发
展,B错误。农民工回流,使城市人口减少,会使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等城市问题得以缓解和改善,C正确。农民工回流与劳动力导向型
产业外迁等有很大关系,不会导致城市劳动力供应紧张,D 错误。故选 C。5.由所学知识可知,虽然镇、农村的生活水平、医疗卫生条件与过
去相比得到了改善,但与城市相比仍没有优越性,所以这并不是导致农民工回流的拉力,A 错误。虽然镇、农村的生活水平、基础设施与过去相比
得到了改善,但与城市相比仍没有优越性,所以这并不是导致农民工回流的拉力,B 错误。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越来越好
,不可能日趋恶化,经济因素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C错误。由于城市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优于农村,大量的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但随着经
济的发展,城市住房、子女教育等生活成本提高,使这些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压力增大,导致农民工回流,D正确。故选D。【点睛】人口迁移的影
响对迁出地:有利的:加强了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
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地影响。不利的:造成了人才外流.对迁入地:有利的:弥补了劳动力不足,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节约了教育和培训
费,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带动经济的发展.不利的:引发种族冲突,影响社会治安,给自然和生态环境、人口与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6.D【详解
】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这都不是制约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A、B、C错误;但由于其纬
度较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从而成为制约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D正确。故答案选D。【点睛】制约区域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原理是木桶
原理,木桶原理又称水桶原理或短板理论,水桶原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说的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水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
决定水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7.B【详解】从图中可看出土地、水、矿产等资源所占比重最大,因此是
影响该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本因素,B正确。从图中无法看出气候和生物资源所占比重,A错误;对外开放程度和科学技术水平所占比重较小,C
、D错误。故选B。8.C????9.D【分析】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区域人口数量超过区域环境承载力时,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会出现危机
,生态移民能够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环境承载力。C正确。人口密度、交通运输、务工经商不是主要考虑的因
素,对生态移民不起决定作用,ABD错误;故选C。9.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生态移民能够促进迁出区生态自然恢复,①正确;生态移
民属于整体移民,对缓解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影响较小,②错误;生态移民能够减轻迁出区耕地的开发,减少了耕地开垦面积,③错误;人口迁出
,可以减轻迁出区的生态环境压力,④正确。①④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移民的原因及其意义。生态移民是因为人口超出环境的承载
力而实施的人口迁移,其意义对生态恢复,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有深刻意义。10.C【详解】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尤其是资源的短
板;由表中数据可知,丙省单位耕地面积水资源量是最少的,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最少,若不考虑其他条件,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是丙省。故排除
ABD三项,本题选C。【点睛】11.A????12.C【解析】11.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题目要求选择“自然区位”,
C项航运便利不属于自然区位,C错误。长江三角洲旱涝多发,是不利条件,B项错误。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形平坦开阔,但矿产资源缺
乏。D项错误、A项正确。故选A。12.本题考查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C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
城市的自然区位影响结果原因实例实例地形平原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和城市建设,交通便利我国城市大多在第三阶
梯高原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热带地区低地闷热,高原地区凉爽巴西利亚、墨西哥城山区城市沿河谷谷地或开阔低地分布地表相对平坦,水源
丰富汾河、渭河、湟水谷地气候气候适宜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湿润地区的城市比例高气候恶劣荒漠区、高寒区
、湿热区的城市少降水或气温条件不适宜我国西北干旱区城市少河流供水城市常沿河分布城市需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长江沿岸城市运输河运起
点和终点处易形成城市货物在此集聚、运转赣州过河点位置易形成城市人流、物流集聚处南京、九江干支流交汇处易行成城市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聚
、中转宜宾、重庆、武汉河口处易形成大城市河运、海运的转换处,人流、物流集散上海、广州军事防卫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处建城利用天然
河面进行防卫巴黎13.A????14.C【解析】1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1990~2005年老年人口居住方式的变化,与子女居住在
一起的比重在下降,而与配偶居住在一起的比重在上升,独居的比重有小幅度上升,说明与与子女分居的老人占比逐年增大,A选项正确,B选项错
误;C、D选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到相关信息。故选A。14.我国实施“全面开放二孩政策”,仍然属于计划生育政策,只是政策的内容的变化,A
选项错误;“二孩政策”不能促进城乡间人口数量的平衡,只能增加青少年和儿童的比重,B选项错误;“全面开放二孩政策”主要是为了应对我国
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出的政策。通过增加儿童的比重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C选项正确;“全面开放二孩政策”一定程度上可以拉动房地产和
母婴产品消费,但不是主要目的,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人口老龄化的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
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
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15.B????16.A【解析】15.读图可知,北
岛城市众多,且有新西兰的首都惠灵顿,人口基数大,而南岛城市少,人口少,因此北岛移居到陶朗加的人数较多,B正确;移居陶朗加的人口多来
自于北岛,说明北岛就业机会少,而陶朗加就业机会多,A错误;南岛纬度较高,气候冷湿,不适宜长期居住,会导致更多的南岛人移居,而不是更
多的北岛人移居,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南岛风景秀美,适宜居住不是北岛移居人口较多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16.阅读材料,可知陶
朗加近年来大力发展新兴制造业,成为新西兰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也是新西兰国内人口移居的主要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将促
进陶朗加城市化水平的提高,A正确;陶朗加近年来大力发展新兴制造业,吸引青壮年劳动力迁入该地,移居的年轻人居多,不会使陶朗加老龄化水
平增高,C错误;人口的迁入不会使就业压力减小,B错误;环境的承载力主要由区域内自然资源来决定的,不会随人口的增加而降低,D错误;故
选A。【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
等;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婚姻和家庭、宗教信仰等。其中经济因素是最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17.???? 合理???? 生活质
量???? 人地协调???? 可持续发展???? 生态平衡【详解】据课本“人口合理容量”一节中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的内容,即可完
成本题。即: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②要建立公平的国际秩序,保证人人拥有不
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既
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点睛】18.(1)欧洲西部(2)13【解析】略19.婚俗 宗教 生育 职业选择 人口流
动【详解】影响人口的地域文化要素有婚俗、宗教、生育、职业选择、人口流动等。婚姻稳定,生育率较高,外国离婚率高,生育率低。有的宗教禁
欲,反对婚姻,佛教徒不结婚,无生育。职业稳定、轻松,生育率较高。人口流动数量多,生育率低。20.(1)最可能去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
区,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因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工资待遇、更好的发展条件,且距离较近。影响:产生大量留守儿
童,老人,劳动力缺乏,人才流失(2)呈现下降趋势。 原因:随着中西部地区优惠政策的实施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农民
工工资水平趋同,东部地区对农民工的就业吸引力在逐步下降;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农民工自身素质无法满足用工企业的要求。房租上涨
,生活成本提高。【分析】本题以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图为材料,设置2道小题,涉及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其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
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1)根据材料可知,荣防村青壮年最有可能去东部经济发达的地区,如长三角或珠三角地区打工。因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工资待遇好,基础设施完善,生活质量高,发展前景好,能吸引大量人口迁入。但是荣防村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出后,村里留下的主要是儿童和老人,会造成农村劳动力短缺,老人和儿童缺乏照顾,人才流失等不利影响。(2)据图可知,从2017年到2018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农民工就业比例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随着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农民工素质偏低,无法满足东部部分用工企业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国家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乡村振兴等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实施,中西部和乡村地区经济得到发展,就业机会增多,省内外工资水平趋于相同,东部地区对农民工的吸引力在下降;第三方面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房租上涨,生活成本提高,农民工收入不高,生活压力增大等。答案第11页,共22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
献花(0)
+1
(本文系师者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