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回乡见闻中看农村农业情况

 mrsh 2023-03-21 发布于北京

我们纵览了微博和雪球上的回乡见闻,对于涉及农村农业相关的做了摘要汇总研究,对当前农村农业情况管窥一斑,供大家参考!

我们初步思考的结果是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以及务农人员的减少,未来10年将是农村农业种植逐步走向规模化、产业化的关键10年。一些基础的配套措施如南方的小田改大田、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崭露头角,有望在未来十年大规模推广,相应的为农业服务的如种子、化肥和农药、农机服务等的销售渠道、服务业态也将发生显著的变化,逐步走向专业化、规模化。变化即是投资机会。

摘要1:地少人多是农村和农业突出的矛盾。 以一家4口为例,要实现人均2万的收入,假定全部种主粮(国家有最低收购价,基本没有价格风险)的话,南方考虑两季水稻,不考虑任何成本项,仅考虑名义收入,就需要28亩土地。这种土地条件全国就少数省份才有。如黑龙江,黑龙江省耕地面积2.579亿亩,农村常住人口1072万人,人均耕地24亩,一个4口之家,耕地面积有近100亩。再以浙江为例。浙江省耕地1970万亩,其中农村人口1797万,人均耕地仅1亩。

摘要2:农村老龄化的情况较为严重,主力干农活的以60后为主。老家农村最大的感受就是老龄化,坦率的讲能够种地的村民真不多了。典型的如30.40.50后的老年人基本上干不动了。主力干农活的以60后为主。70、80后的又不愿意干了,90、00后的压根就更不想搞农业了。根据湖北省枝江市问安镇的走访数据,全镇常住人口34290人,其中60岁及以上10680人,占比31.14%。

摘要3:南方的小田改大田。南方田地不同于北方,数百年来,村里的田地交错分布,有灌溉便捷的平坦水地,有靠天吃饭的小坡度旱地,大小不均,大者两三亩连成一片,小者是两三分地拢在一起的三角形田地,可谓是错综复杂,形如蜘蛛网。而上世纪70年代末的“包产到户”,村民又在田间垒起条条尺许宽的田埂,以保障农田分配得公平。如今,“小田改大田”正在农村持续推进。以湖北省枝江市问安镇为例,村里的7000多亩耕地,去年秋收后开始“小田改大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8至10亩一块大田,一些边角料的地也改成一两亩一块。“小田改大田”的投入是每亩2000元左右。盐城市亭湖区首批试点的431户农户共有承包地2790亩,以前分散为1123块小块田,在坚持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改革后集中成147块田。其中,101户农户选择自种(一户一田),330户农户选择流转(多户一田)由8个家庭农场经营。注:短期对土地的质量应该是有负面影响的。

摘要4:“小田改大田”后,农田由谁来耕种?村民可以自己耕种,也可以租给别人耕种,更可以交给村集体代管,但公司或国企土地流转后进行现代农业是将来的趋势。改田之前,以湖北省枝江市问安镇为例,每亩土地租金300元左右,改田之后估计可达到400元。副镇长田学军介绍,全镇来说,每亩土地的租金在400元至650元不等。利于增加农户租金和促进就业。“小田变大田”之前,由于田块远、面积小、不成片,农民流转土地租金较低,有时还会碰到少付或拖欠租金的情况。亭湖区黄尖居委会村民唐步英告诉记者,每亩租金两年前为400元,改革后流转委托村委会出租涨到了900元。

摘要5:小麦种植收益。一亩小麦成本:种子,25斤*2.5元/斤=62.5元,化肥200元;翻地耙地60元;锄草、打药、浇水80元;收割50元;共计大约450元。一亩小麦收入:及格水平的收成是1300斤,优秀水平的收成是1500斤,麦价1.55元/斤,亩收入在2015元到2325元之间。亩纯收入为1565元到1875元之间,取中间数为1720元。

摘要6:玉米种植收益。一亩玉米成本:种子50元,打药50元,化肥100元,收割50元,浇水20元,共计270元。一亩玉米收入:及格水平收入1300斤,优秀水平收入1600斤,玉米价格1.38元/斤,每亩玉米收入为1794元到2208元。刨除成本,取中间数,亩纯收入为1731元。

摘要6:水稻种植收益。耕种1亩地水稻,一年种一季,算上种子80元、机耕70元、肥料130元、农药60元、灌溉30元、除草30元、收割70元等,成本500元左右,这并不包括人工成本。然而,当地水稻亩产1100斤,去年市价每斤1.2元,一亩地纯收入也就800元左右。

摘要7:大蒜种植收益。一亩大蒜的成本:蒜种子650元(260斤*2.5元/斤),化肥550元,翻地耙地60元,除草剂、地膜50元,浇水20元。总成本1330元。一亩大蒜的收入:及格水平2700斤,优秀水平3100斤,大蒜水平1.7元/斤,可收入4590元-5270元,另有蒜苔收入550元(平均水平),取中间数为5205元,亩纯收入为3875元。如果种蒜全部雇人,栽蒜300元/亩,出蒜1000/亩,能挣2500元/亩左右。种蒜属于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而且市场行情不定,不好的年份,只能保本。多数农户小面积种植3-5亩,少量雇工,尽量将成本和风险最小化。图3中的大蒜和生姜批发价格指数图可以看出,价格波动剧烈,且幅度大,高点和低点的价格可以相差5倍。

摘要8:生姜种植收益。生姜的生长周期是一年,亩产5000斤左右,近一年的收购价格最高达到5元/斤,最低2元 /斤,大多数出货集中在3元/斤。

摘要9:重庆龙头企业打造蔬菜基地。1、形成了从土地集中、土壤改良、专业化种植、精准渠道供给的模式。农业要产业化,首先是土地集中,合作社+社会企业运作,成功完成土地集中;然后对不同的土壤进行改良,前期投入不少,如果是小农户根本不敢投入;接下来就是专业种植,这个农场拥有超过50个常年种植蔬菜的“匠人”,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然后实现精准的全渠道供给,大型商超、电商平台、社区直供等等;2、多产业协同:除了涪陵龙潭蔬菜农场之外,还在重庆潼南、璧山等地,根据不同区域配套不同产业种植,比如草莓、西瓜等等;从一个产业向多个协同布局;3、打造乡村振兴模式,带动共同富裕:新农业发展,不仅仅靠龙头企业运营,更需要乡亲们一起参与,这里的蔬菜基地,本地农户参与采收蔬菜;农户除了获得地租以外,还能够实现就近务工,获得新的一份收益,真正的带动打造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示范。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