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季如何养好自己的肺

 胡萝卜家园 2023-03-21 发布于河北

有人说自己经常想咳嗽,感觉有痰,但是有不敢吐出来,怕污染环境,这个初衷是好的,但是有痰一定要吐出来,只是吐出的痰要吐到垃圾桶或者痰盂,讲究卫生是对的。

为何说一定要吐出来身体内的痰呢?

因为痰中有病菌,主动吐出避免病菌蕴在体内损伤身体健康,引发更多疾病,那咳嗽一定跟肺有很大关系,肺气充足咳出痰就不费劲,那怎样保养自己的肺,尤其是冬季怎样保养自己的肺脏呢?我们用中医的方法怎样调理呢?下面就讲讲这个问题。

首先肺对人体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肺主气

《黄帝内经·素问·五藏生成》中讲:“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主气包括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两个方面。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断吸进清气,排出浊气,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在《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说:“肺者,气之本”。体现了肺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肺有节奏的呼吸,则各脏腑之气升降出入运动通畅协调,肺的呼吸失常,不仅影响宗气的生成及一身之气的生成,导致一身之气不足,即所谓“气虚”。出现少气不足以息,声低气怯,肢倦乏力等症。并影响一身之气的运行,导致各脏腑经络之气升降出入运行失调。

二,肺主行水

凡是行医的人都知道“提壶揭盖”的方法。要说明这个问题,就要涉及肺主行水的功能了,肺以其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输布水液,故说“肺主行水”,又因为肺为华盖,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参与调节全身水液代谢,《医方解集》称“肺为水之上源”。当外邪袭肺,肺失宣发,可导致水液向上向外输布失常,出现无汗,全身水肿等症。内伤及肺,肺失肃降,可导致水液不能下输其他脏腑,浊不能降,会出现咳逆上气,小便不利或水肿。所以临床上多用宣肺利水来治疗一些水液代谢失调的疾病。这就是所谓的“提壶揭盖”。重在开上源以利下流,这个方法在临床经常使用。

三,肺朝百脉

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肺气充沛,宗气旺盛,气机调畅,则血运行正常。若肺气虚弱或者壅塞,不能助心行血,则可导致心血运行不畅,甚至血脉瘀滞,出现心悸胸闷,唇青舌紫等症,反之,心气虚衰或者心阳不振,心血运行不畅,也会影响肺气宣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

所以养好肺就能保证肺及身体内的正气不虚,避免湿热等诸证侵犯人体,如何养肺呢?

我们选择:“五行养肺汤”来养护肺及五脏六腑的正气,抵制外邪入侵,“五行养肺汤”制作方法:

莲子15克,银耳10克,红小豆15克,黑豆20克,绿豆15克,山药50克。这些食材直接泡发煮烂稍加冰糖,即可食用

功效:润肺,养五脏,清热败毒,扶正气,益五脏六腑,避免外邪侵入身体。

这个食疗的方法里面,莲子和银耳都是养肺佳品,白色入肺,从五行角度来讲,白色养肺,另外,莲子还有清心醒脾,补中养神,健脾补胃,益肾涩精止带,滋补元气等,是养护五脏六腑的佳品。

银耳润肺,还具有补肾,润肠,益胃,补气,和血,强心,提神,补脑、美容、嫩肤等功效,也是补身体的佳品。

红小豆,李时珍称红小豆为“心之谷”,从五行角度讲,红色入心,但是从功效上讲,赤小豆可以利水除湿,消肿解毒,治水肿,脚气,黄疸,泻痢,便血,痈肿等等,是排毒佳品。

绿豆,可以养肝胆,因为五行和性味归经的角度讲,青色入肝,而且能除湿热,是养护脏器,排毒佳品。

山药,入脾肺肾经,是治气虚或气阴两虚佳品,也是之肾阴不固要药,非常适合补身体。

黑豆,“肾之谷”,养肾,清热,排毒,五行中肾与肺也是相生关系,

综上,“五行养肺汤”经常用,可以养好自己的肺,和五脏六腑,平衡身体阴阳气血,有助于肺气正常,维护肺的功能,避免外邪入侵肺经,推荐给大家使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