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喜,一个农村80后留守儿童的真实自我成长之路

 江湖与故人 2023-03-21 发布于浙江

第一次跟阿喜做同班同学是在初三,那时候初三学校分了重点班和普通班,我跟阿喜一起分在了重点班。只不过他是重点班的学号1,我是重点班的学号45,他是龙头,我是凤尾。其实从初一就听过阿喜的名字了,因为他长期霸占年级考试榜的第一名,特别是数学,常年考试都能考满分,整个学校都知道“阿喜”这个名字,是一位妥妥的学霸,我们把他视为神一般的存在。

那天去初三新教室,第1次见阿喜,他个子挺高的,头发不长不短,油油的,还有点白色的头皮屑,皮肤黝黑,眼睛眯着(有近视眼),笑起来憨憨的,身上穿着一件T恤,T恤上还印着广告(后来才知道他好多的衣服都印着广告,都是别人给的),穿的裤子有点吊脚,看着有点短,脚上穿着一双回力鞋,你走进他身边,总能闻到一股怪怪的味道,那是一股很久没有洗澡散发出来的味道。也是因为他身上这股怪味,所以后来有很多同学都不爱跟他走的太近,我也是后来才知道,他并不是不爱洗澡,而是他家里没有浴室,夏天的时候还能去小溪里去洗个澡,冬天就没有办法了。

( 阿喜常年穿的鞋子 )

那时候,大家都住校,我们每天早上都要很早起来上早读课。新学期第一天的早读课,我就见识了阿喜的威力,英语早读课,扯着嗓子在喊,声音响彻整个楼层,他的同桌充满困意,打个哈欠说:“这个傻子。”也是从那天开始,所有早读课,永远都是阿喜的读书声音最大,我们都很疑惑,他每天哪儿来的这么多力气,似乎每天都有用不光的精力。

那时候农村的学校条件还比较差,教室里也没有饮水机,每天能买得起矿泉水喝的同学还很少。我们教学楼每个楼层外面,都会放一个特别大的水缸,大家每天要喝水就去外面的水缸里面打水。后来阿喜跟大家熟了,课间他会特别热心去帮同学打开水,大家会把瓶子都往他座位上放,然后毫不客气地说:“阿喜,去打开水了。”然后他就开开心心跑去给大家打开水了,每次都乐呵呵的,毫无怨言。课间扫地,他会把一些同学用完扔掉的草稿纸捡起来,收到自己的座位上放着,拿回家去卖废品。慢慢的大家都习惯把矿泉水瓶,草稿纸都给他了。后来我们才知道,阿喜的奶奶常年靠捡废品为生,星期天空的时候阿喜也会陪奶奶去捡一些废品卖钱。

阿喜还有个特点,就是每天晚饭总是不吃。那时候我们都自己带米在学校蒸饭,大家都去吃晚饭的时候,他自己一个人留在教室做题目,后来才知道,他是没有米吃饭。偶尔有同学不吃的,给他吃,他也不会拒绝,会欣然接受,吃很开心。那个时候,我们中考是要考体育的,再加上学习任务重,每天晚上要上3节晚自习,学校对我们说,让家长多给你们买点营养品,营养要跟上。所以那时候基本上每个同学都会带一些营养品放在教室或者寝室里,但是我从来没有看到阿喜带过什么营养品,也没有见他喝过什么营养品。

而对于阿喜来说,中考要考体育,不光是没有营养品的问题,对他来说,更窘迫的是没有裤子和运动鞋的问题。那时候体育老师跟我们说,平时训练,必须穿运动短裤和合适的运动鞋,因为阿喜穿的一直是长裤,还不是运动长裤,是她奶奶给他用布料自己做的长裤,那种布料明显没有一点弹性。有次我们在练习中考的体育科目立定跳远的时候,当轮到阿喜跳的时候,只见他做好准备动作站立,然后前后摆手,动作很标准,接着收腿纵身一跳,完美落地。我们看阿喜的脚后跟已经超过了那条满分线,可是紧接着我们听到了一声清脆的“嘶~~”的声音,阿喜的裤子开裂了,裤子后面的屁股那一块儿直接开裂了,内裤都露出来了。惹得当场的男同学女同学捧腹大笑,场面一度很混乱,体育老师见了问阿喜裤子怎么回事,赶紧回去换一条。阿喜尴尬的摸着脑袋说,不好意思,裤子破了,然后在大家的嘲笑之下,阿喜拖着自行车回家换裤子了。

然后第二天,阿喜又乐呵呵的出现在我们面前,好像昨天的事跟没有发生过一样。

阿喜跳远破裤子的事情,后来在学校广为流传,小孩子不懂事,不懂事的孩子嘲笑起人来是很无情的。我就看到过几次班里的同学拿这件事嘲笑过阿喜好多次,但是阿喜每次都是傻傻的一笑,他也不生气也不放在心上。我那时候时常在想,如果是我的话,我可能第二天都不敢回学校上学了,我觉得太丢脸了。

多年以后,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位主持人在演讲的时候说,他说他最害怕最讨厌的就是演讲,因为在他小学有一次,因为演讲的时候太紧张了,他当场尿了裤子,然后在同学的嘲笑声中逃回了家,第二天他都不敢去学校上学,但是在他班主任的鼓励之下,他重新站上了演讲的舞台。但是他说这次很奇怪,这次一点都不紧张了,而且得了三等奖。他的总结经验就是,一个人当众尿过裤子,他已经没有什么还能失去的了,已经把脸丢尽了,他后面就可以把面子慢慢挣回来。

我在想,那时候的阿喜,是否也是这样想的:你们今天嘲笑我,没有关系,我今天丢一次脸,我就进步一次,总有一天我会把所有丢的脸,都回来的。后来中考,阿喜果然把所有的脸都回来了。

也是在后来,我慢慢知道了阿喜家里的事,知道为什么阿喜从来不带过营养品了。他跟着奶奶在家相依为命,真的是相依为命,阿喜妈妈常年外出打工,只有每年过年的时候会回家一趟。而他的爸爸在他小学的时候,因为在外打工的工钱还没有要回来,一次出门去要账,不小心发生了车祸去世了,传闻被撞之后,司机为了隐藏犯罪,把尸体冰在冰柜里。从那以后,阿喜好像就变了,小学成绩平平的他进入初中后,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我也时常在想,是什么使得阿喜一下子就变了,我想他爸爸的意外去世,对他的打击肯定非常大,自己父亲的尸体被冰在冰柜里,每一个当儿子的看了对内心肯定是极大的痛苦和打击,但是阿喜面对这样的打击,没有沉沦和堕落,而是坚强的走过来了。

那时候每周周三,学校门口会有很多家长给孩子送菜来,因为住校生往往一周到这个时候,都快没有菜吃了。但是阿喜极少有人会给他送菜来,只是偶尔他那个70多岁的奶奶,腰已经直不起来了,拄着拐杖慢慢吞吞的走着,给他送菜来。而我们每次看到,都是他小心翼翼的扶着他奶奶,一起慢慢吞吞的走着,仿佛他艰难的生活一样慢。我想这个晚年丧子的老妇人,此时的孙子阿喜应该就是她的所有希望,应该像《项脊轩志》中说的“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而奶奶对阿喜来说,也是常年唯一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亲人。西晋文学家李密写过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叫《陈情表》: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在后来的岁月中,我每次读到这篇《陈情表》,总是会想起阿喜和他年迈的奶奶,想起阿喜慢慢吞吞搀着他的奶奶在学校里走的那个画面。

那时候初三的时间特别难熬,学校每周疯狂的补课,我们一年放假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1周。每天都是在不断的测试,考试和做题中度过的,人人都觉得很苦,希望初三苦哈哈的日子早点过去。可是阿喜却不是这样的,我们看他每天都很开心,而且他特别爱唱歌,唱的很大声,响彻楼层,而最主要的是,还唱得五音不全,全部跑调。所以只要他一开始唱歌,我们都会把矿泉水瓶扔过去砸他,他也完全无所谓,陶醉在自己的状态里面。若干年后,我们同学回忆起初三的这些日子,都觉得阿喜给大家在枯燥的学习中带来了快乐,那个年代我们之间最流行的是周杰伦,我们都听过阿喜唱的《东风破》,尽管会跑调,却已经是我们少年记忆中最温暖的回忆了:“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还有他经常唱的那首周杰伦的《七里香》:“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你说这一句,很有夏天的感觉......

后来的日子过得很快,我记得那年的中考的夏天很热,中考我们统一走了大巴车去镇上考,考了2天,阿喜拿着编织袋收走了我们喝完不要的矿泉水瓶。

考试结果出来,阿喜的数学,科学全部满分,英语只扣了作文分,超出重点分数线50多分,阿喜这次把所有丢的脸都挣回来了。后来高中的招生办老师,了解到阿喜的家庭情况,特别去家里做了一次家访,并决定要给阿喜减免3年高中的学费。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外,阿喜果断拒绝了学校的好意,阿喜说我家条件还可以,我不需要赞助减免。

后来上了高中,因为不在同一所学校,跟阿喜鲜少有联系,直到后来我们在同一座城市读大学,慢慢的又多了很多联系。

记得大学有段时间,阿喜迷上了骑行,但是他又没有钱买好的自行车,就花了100块钱买了辆二手的山地车,质量可想而知,后来听他说是骑着骑着自行车的轮胎飞出去了,我听后差点笑死。然后每次跟他出去玩,就算是大夏天,他也从来不买矿泉水喝,我曾经一度怀疑他是属骆驼的,其实我知道他是舍不得花钱。跟他去饭店吃饭,基本点2个菜,然后最多的时候我看他吃了7碗白米饭,我看到服务员鄙夷的眼神,感到很尴尬,可是阿喜全然不知,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吃得很香。

(阿喜花100块钱买的二手自行车)

大学后期,阿喜跟他的高中同学谈了恋爱,我见过几次他的女朋友,长得可可爱爱,很依赖阿喜。尽管到了大学之后,阿喜的穿衣打扮还是邋里邋遢,一直没有买过几件好衣服,但是我从他女朋友的眼中全然没有发现一丝的嫌弃,这是一个好姑娘。

再后来,大学毕业2年之后,阿喜想和这个姑娘结婚了,但是阿喜没有什么信心。

所以在去见姑娘的家长之前,阿喜特别的紧张,姑娘的家境很好,父母都是公务员,阿喜没有信心。姑娘一直在给阿喜勇气,还特地去陪阿喜买了套衣服,还买了一些给她父母的礼物。

也许上天特别眷顾阿喜,眷顾心善和勤勉之人。姑娘的父母也是通达之人,知道阿喜的家境,也知道女儿的决心,同意了2人的婚事。

现在姑娘在我们县城的重点高中教书,也是她和阿喜的母校。阿喜在离县城3小时车程的省城上班,每周回去一次。我说阿喜你每周要赶车回去一趟,好辛苦,他却说他很幸福。

如今,我已经有好多年没有见到阿喜了,每次想起他来,我总是觉得曾经的贫穷似乎没有在他身上留下什么印记,我没有看到他的窘迫,反而是他的乐观精神,一直被我们这些同学记住。

现在我在职场上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我也会时常想起阿喜。想起他当年的困难比我现在的困难要难太多了,他都可以乐观的走过来,有时候也会想,如果是阿喜遇到这样的事,他会怎么处理呢?我相信他一定会很乐观的。

其实,这么多年过去了,阿喜不像我的同学,更像我的老师,在精神上照亮着我。

下周,有空请阿喜一起喝酒。

在我写完这篇文章之后,我还特地发给阿喜看了,问了他几个问题。我问阿喜,当年那些那么困苦的日子,你是怎么熬过来的。阿喜的回答非常出乎我的意外,他说,你写的很多事情,我都快忘记了,真的快忘记了。他的回答真的非常让我意外,苦难似乎在他身上真的没有留下什么印记。阿喜只说,也许他的坚强是受他妈妈的影响,他妈妈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这些年他一直受她的影响。我脑海里也浮现出了阿喜妈妈的样子,我见过他妈妈几次,一个看起来非常苍老的农村女人,常年在外打工,也没有读过什么书。我想这不就是最朴实的中国女性身上的那种品质嘛,坚韧,能吃苦,不埋怨,这样的品质影响了阿喜。

(故事情节真实,其中阿喜为化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