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晋名士的雅与俗背后,藏着历史玄机

 四地闲夫 2023-03-21 发布于山东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 钱欢青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世说新语》是一部特别有趣的书,一个个小段子让人领略到魏晋名士的潇洒风度。然而正因为是由一个个“小段子”组成,《世说新语》的碎片化特点也尤其明显。很多人至少会有一个疑问:魏晋是乱世,《世说新语》里的人物为何如此有趣?

文史作家刘勃新著《世说俗谈》,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答案。《世说俗谈》是刘勃解读《世说新语》的历史随笔,书中作者通过重拾《世说新语》里的零碎信息,根据人物来重新叙述,并参照《晋书》等相关史料进行精准考据,将魏晋名士放进具体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解读、想象,与推理,于是,在他笔下,阮籍、嵇康、王羲之等名士,有了更真实、生动的呈现,魏晋时期的风流与苍凉,变得更意味深长。

《世说新语》到底是本什么样的书?

《世说俗谈》读来令人酣畅淋漓,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作者刘勃在对《世说新语》和相关史料烂熟于心的基础上,能以合理的想象和出色的推理,写出令人信服的人物故事。

比如在该书序言中,作者开宗明义,首先说的就是《世说新语》究竟是本什么样的书。对于《世说新语》,教材上的常见解释是,这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撰的一部志人笔记小说”,但刘勃要说的,是《世说新语》之所以诞生的“历史动机”。刘勃梳理、推导的过程是这样的——作为刘宋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的侄子,刘义庆少年即颇有英气,且善骑马,颇得刘裕夸赞。但皇帝换成宋文帝刘义隆之后,刘义庆却改了脾性,“以世路艰难,不复跨马。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而所谓“世路艰难”,其实是皇帝猜忌亲贵的暗喻。宋文帝身体不好,神经过敏,诛杀了好多大臣。宗室成员自然也会被当作“危险人物”。刘义庆于是辞去握有大权的敏感职务,将兴趣转移到了“文学”上。但研习儒家经典、黄老著作和帝王之术之有关,痴迷法家著作、厚黑权谋更会被怀疑想阴谋夺权,于是刘义庆索性干起了最安全的事——写小说。古代所谓小说,是“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也就是民间流行的各种段子,《论语》里说到小说,说其“虽小道,必有可观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可见,做编小说集这种事,等于承认自己没有远大追求,不算君子。

“所以,不论《世说新语》是刘义庆本人创作的,还是他组织门客们编写的,都是在公开表态:我的人生,已经进入了懈怠状态。”特别有意思的是,刘勃继续在此基础上发挥,“庶民懈怠和权贵懈怠,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庶民辛苦劳作创造的财富被权贵拿走,权贵才成其为权贵。所以庶民懈怠,意味着权贵的镰刀无从收割,这是不能容忍的。权贵懈怠,则意味着退出政治资源的争夺,降低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所以值得大力提倡。至于其他挥霍,基本属于小节。所以庶民懈怠叫'躺平’,权贵懈怠叫'高卧’。某种意义上说,《世说新语》就是一部权贵懈怠之书,它写的就是魏晋名士们不正经的那些事。”

“懈怠的人生没有意义,但可能很有意思。”刘勃认为,《世说新语》就是一本有意思的书,比如有关谢安看完前线军报,继续淡定地下围棋,只说了一句“小儿辈大破贼”的故事,其淡定优雅的风度,成为千古绝唱。有人说,淝水之战如果东晋败了,对谢安就会是完全不同的评价,战前他自娱自乐,对前线局势显得漠不关心等表现,都会成为罪状。而刘勃认为,正史的写法也许会这样,但《世说新语》不会,“只要谢安被俘或被杀的时候,表现得足够有风度,《世说新语》还是会赞美他的。淡定的死是有'雅量’,《世说新语》里赞美的例证还少吗?”

“也许在大多数人看来,有意义远比有意思重要。但有意义没意思的作品,也许慢慢就没了意义,而且永远不会有意思;没意义有意思的作品,很可能一直有意思。”在刘勃看来,《世说新语》因此而“流传千古”。竹林七贤中,为何唯独嵇康被杀?

对于并非非常熟悉历史的读者而言,《世说俗谈》的一大好处,是为《世说新语》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历史背景,在历史的“坐标”之下,《世说新语》里那些流传千古的“段子”,有更为完整的表述。这样的叙述,也更容易让人一窥历史的玄机。

比如,魏晋名士,嗜好清谈,但同样是以清谈著称的名士,为什么有的人结局很惨,有的人却非常成功,司马昭为什么在竹林七贤中只杀了嵇康?仅仅是因为这个人谈得好或坏吗?刘勃认为,情况并非如此,因为在看起来相似的表象之下,背后实际有完全不同的时代处境和人生选择。而这些正是《世说新语》中不曾提到,《世说俗谈》深入探讨的主题。比如刘勃认为,嵇康之所以被处死,不仅和其性格有关,更深的原因,或许可以一直追溯到当时的门阀贵族制度。

和谢安下棋的那个段子一样,“嵇康之死”同在《世说新语》的“雅量”门类:“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刘勃认为,其实嵇康并不认为他卷入其中的这次事件有多么严重,“毕竟,说自己打算发动军事政变,这是一个过于荒诞的指控”,在阐释嵇康的心态,并细致分析了嵇康的家世、人生、性格,以及他人对嵇康的妒忌等等之后,刘勃认为,最终的原因,或许和当时的门阀贵族的政治生态有关,“喜爱嵇康的人,往往愿意相信司马昭杀嵇康,是因为嵇康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引起了司马昭的忌惮。这很可能高估了嵇康。”很多人都说当时统治黑暗,司马氏大肆杀戮名士,但刘勃认为,实际上如何挥舞屠刀,司马氏大有讲究,“如为了对抗司马氏专权,发生了著名的'淮南三叛’,'叛’当然是从司马氏的角度来说的,实际上是淮南地区忠于曹魏的力量三次对司马氏展开军事反击。第一次的领导者王凌,第三次的领导者诸葛诞,后来都恢复了名誉,唯独第二次也就是传说和嵇康有关的那次的领导者毌丘俭,司马氏从来也没有想过为之平反。原因很简单,太原王氏、琅琊诸葛氏都是当时有巨大影响力的世家,即使出了叛臣,也不宜深究。河东的世丘家族却不值一提。害死嵇康后仅仅一年,钟会因为谋反被杀,之后司马昭忙不迭地宣布不会因此牵连到钟氏家族的其他成员,'有官爵者如故’,这就是颍川钟氏作为顶级名门的特殊政治地位。而嵇康的家族,卑微到嵇康的爷爷都不够格在史书上留下名字。嵇康是靠自己的才华和魅力,才在名士圈里享有那么高的声望的。名声足够大,杀你会引起相当大的社会震动;出身足够低,杀你却不至于触动那张复杂的关系网。当需要杀一个人立威的时候,不杀你,杀谁呢?”破解有趣“段子”背后的历史玄机

《世说新语》里有趣的段子很多,刘勃自然不会放过这种“趣味”,《世说俗谈》中《乱世佳人潘岳》一章,专谈美男子潘岳的人生故事,先引的一个《世说新语·容止》中的段子,就很有喜感:“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联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这个段子说的是潘岳的姿态容貌都很美妙,神情尤其迷人。少年时代,他

携着弹弓出现在洛阳道上,女人看见他,都会手拉手围绕着他。另一位著名文人左思,相貌丑陋至极,也学习潘岳的样子。大概这个举动把潘岳的粉丝尤其是妈妈粉激怒了,你也配学我家偶像?于是老太太们冲上去向左思乱吐唾沫,把左思弄得萎靡不振地回家了。《世说新语》的原文加上刘勃生动有趣的“翻译”,一个画面感极强的搞笑场面出现了。当然刘勃并不止步于此,在这个章节中,他细致梳理了潘岳的人生故事,这位绝世美男子的结局是因为卷入宫廷斗争被“夷三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为《世说新语》中的碎片化段子提供“历史坐标”的同时,刘勃对史料也有着犀利的辨析。众所周知,《世说新语》是“小说”,《晋书》是正史,但如果《世说新语》与正史《晋书》产生冲突,你会信哪个?在大部分人也许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相信正史时,刘勃的答案是:未必。

比如西晋东晋之交,战乱频仍,北方贵族纷纷逃难,曾被举为“灼然二品”的大人物邓攸也带着全家逃亡南方,邓攸带在身边的,有自己的儿子和弟弟的儿子。他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保全两个孩子,就抛弃了自己的孩子,带着弟弟的儿子,终于逃过长江。《世说新语》的记录比较简单,但后世流传着更详尽的故事:邓攸觉得弟弟早亡,只有这一个儿子,不能让弟弟绝后,又相信自己将来总能再生儿子的,于是只带弟弟的儿子逃亡。但他的儿子追一天赶了上来。第二天,邓攸把儿子绑在树上,这才离开。刘勃在《世说俗谈》写道,这个细节有点“触目惊心”。古人确实往往把孩子当作父亲的财产看待,但如此残酷地对待自己的儿子,也实在过分。所以唐代修《晋书》,记录了这个细节,然后又对邓攸大加批判:“弃子存侄,以义断恩,若力所不能,自可割情忍痛,何至预加徽纆,绝其奔走者乎!斯岂慈父仁人之所用心也?卒以绝嗣,宜哉!勿谓天道无知,此乃有知矣。”

刘勃说,后来的学者,对《晋书》这段议论,大都表示支持。不过宋朝刘辰翁说,把儿子捆树上这个情节,是后人讲邓攸保全侄子的故事时,越讲越夸张编出来的,所以他评价此事为'言系者谬,罪系又非’,就是说邓攸捆绑儿子的故事,根本不是事实,批判也就难免是射错了靶子。鲁迅先生也是这个看法:“邓伯道弃子救侄,想来也不过'弃’而已矣,昏妄人也必须说他将儿子捆在树上,使他追不上来才肯歇手。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刘勃认为,鲁迅的这个推测是颇有道理的。因为“毕竟,较早的史书如孙盛《晋阳秋》、王隐《晋书》都讲了邓攸的事迹,却没有这个残忍而浮夸的细节,直到《世说新语》也还是没有。它最早见于略晚于《世说新语》的《晋中兴书》、唐修《晋书》这样的正史而采用这一说法,不过以讹传讹罢了。”当然,“抛开传言,我们也许只需要关注这个点:邓攸这样一个上流社会的成功人士,也要在保全儿子还是侄子这个问题上艰难抉择,则一般黎庶的处境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