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肖波 王俊铮|内蒙古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人面像岩画年代及相关问题研究

 新用户5761CeW4 2023-03-21 发布于黑龙江

内蒙古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人面像岩画年代

及相关问题研究

           肖波(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

           王俊铮(阿穆尔国立大学宗教学与

           史教研室、考古学与人类学实验室)

图片

人面像岩画是岩画中以人面为表现形式的一种类型,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区,在中国的内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均有分布。前者主要分布在阴山和西辽河等地,而后者则主要集中于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地区,包括敲凿和研磨两种制作方式。在中国学者出版的著作中,通常有“(类)人面”、“神格人面”、“人头像”、“人(兽)面像”、“面具”、“神像”等称谓;而在国外,一般被称为“面具”、“人面”、“类人面”等。近年来,为了方便叙述,中国学术界逐渐统一将其称为“人面像”。但是必须看到,很多所谓的人面像表现的并非是现实中的人面,而更类似于面具或者虚幻的神灵图像。但是,为了不至于在概念上引起混乱,本文在叙述中仍然采用“人面像”这个目前中国学术界通行的称谓来表征这一形象。

一.

人面像岩画年代研究历史回顾

岩画研究中最重要的是年代问题,只有弄清了岩画的年代,我们才能进一步讨论岩画作者的族属、作画目的以及文化内涵等问题。中俄两国学者从本国考古材料出发,分别对本地区人面像岩画的年代进行过讨论。

关于中国人面像岩画,学者们普遍认为其始于新石器时代,少部分可能晚至金属时代。前国际岩画组织联合会主席、意大利岩画专家艾曼努埃尔·阿纳蒂就认为:“(中国人面像岩画的年代——笔者注)约为公元前5500~3500年,个别的时期可能更晚。”在谈到内蒙古阴山岩画时,盖山林说道:“根据我国新石器时代大量出现人面形艺术的事实,似可认定,阴山的人(兽)面像岩画的时代大都应属于这一时期的作品,其时代下限不晚于青铜时代,主要应是新石器时代的作品。”陈兆复指出:“我国在新石器时代,人面形图案就广泛地出现于陶器、骨器和玉雕上。……人面像的图案也发现于山西、山东、河南、甘肃、青海、浙江等省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所以似乎有理由认为我国大多数人面像岩刻属于新石器时代。”宋耀良认为:“人面岩画的出现、发展到终止,大致与人面形器物的创作、流行过程相仿。从其早期采用石器工具磨制,到晚期运用金属利器敲凿,表明它起始于新石器早中期,而终止于青铜时代。大致制作在距今7000年至3000年之际。”此外,不少学者对西辽河流域人面像岩画年代也进行过讨论,得出的结论也大致相同。

与之类似,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人面像岩画同样被认为绝大多数属于新石器时代。在1971年出版的《阿穆尔河下游岩画》一书中,А.П.奥克拉德尼科夫(Окладников А. П.)首次提出该地区人面像岩画的年代在距今5000~6000年之前的观点。随后,他进一步修正了自己的观点,将其年代提前到中石器时代或者新石器时代早期,绝对年代在公元前5000~前4000年左右。И.А.波洛马列娃(Пономарева И. А.)则将该地区人面像岩画划分为“颅骨形”和“心形”两种类型。其中,颅骨形的年代为马雷舍沃文化(Малышевская культура)和沃兹涅先诺夫卡文化(Вознесеновская культура)格林期,即公元前4000~前3000年上半期。随后,她进一步将该地区属于沃兹涅先诺夫卡文化的人面像岩画划分为格林期和伍德尔期,其年代分别为距今5300~4300年(马雷舍沃文化)、距今4300~4000年(沃兹涅先诺夫卡文化格林期)、距今4100~3700年(沃兹涅先诺夫卡文化伍德尔期)。

可见,中俄两国学者认识比较一致,均认为本国的人面像岩画主体部分应属于新石器时代。但是必须注意到,由于对彼此的材料不熟悉,这些研究均是局部性的;同时,对一些新出土的考古资料关注度也不够,因此,对一些相似文化现象的起源和流变还不是很清楚。而从年代、分布特征和类型上来看,内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人面像岩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有必要放在一起进行系统研究。

二.

内蒙古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人面像岩画的年代

从制作方式来看,内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人面像岩画均为石制工具敲凿或者研磨而成。一般可以分为有轮廓和无轮廓两种类型,而有轮廓类型根据轮廓形状及其内部特征可以进一步划分成不同亚型。现通过凹穴类、带牙齿纹以及带黥面纹等若干类型来探讨内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人面像岩画的年代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

凹穴类人面像

凹穴类人面像的主要特点是眼睛和嘴巴均用研磨而成的小圆凹组成,部分小圆凹外面加有圆形、双圆形或者心形轮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均可视为岩画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凹穴岩画的变体。这种类型的人面像岩画在内蒙古的阴山、西辽河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均有发现(图1)。需要指出的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凹穴类人面像均制作在临河的巨石上,而内蒙古的此类岩画除了巨石外,还有部分制作在崖壁上,载体较前者更为多样。

凹穴岩画的年代相当古老。国际岩画组织联合会主席、澳大利亚岩画专家罗伯特·贝德纳里克认为:“我们所知的最早的岩画是沟槽曲线和凹穴岩画,尤其是后者。在3个旧大陆它的年代可以早到旧石器时代中期甚至早期,因此,它比西南欧已经测定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岩画年代要早得多。”汤惠生教授也指出,凹穴岩画最早出现在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阿舍利文化中,代表性的岩画点有印度中央邦的达腊奇—查丹(Daraki-Chattan),随后,凹穴岩画的创作一直持续到青铜时代。但是,旧石器时代的凹穴岩画多是单独出现,或者与沟槽曲线同时出现,而凹穴岩画自身排列成一定图案或与其它圆圈纹、马蹄形、同心圆、缺口同心圆以及人面像一起组合成一幅画面,似乎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以后,其中,人面像又是该时期凹穴岩画最主要的伴生图像。实际上,不少与人面像共存的凹穴岩画均可视为此类凹穴人面像,与传统意义上的凹穴岩画有所不同,均属于新石器时代及其以后的作品。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凹穴类人面像与凹穴岩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本地区岩画中可能属于年代较早的类型。

图片

图 1 凹穴类人面像岩画

1-1至1-8、1-13 内蒙古阴山;

1-9至1-12 内蒙古西辽河;1-14至1-18 俄罗斯远东

近年来,在我国黑龙江饶河县小南山15M6号墓葬出土了一块带有凹穴的石器(发掘者称之为“钻坑石器”)。石器近扁圆形,两面钻出大小不一的圆坑,长2.82、宽6.2、厚2.73厘米,重146.9克(图2-1)。其年代在距今9000年左右,处在奥西波夫卡文化和新开流——鲁德纳亚文化之间的阶段。石器上的凹穴组合与无轮廓人面像比较相似,只是岩画中的人面特征更明显一些。但是,该墓葬周围没有发现类似的凹穴岩画,其与人面像岩画的关系还不清楚。此外,这种类型的人面像在内蒙古及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兴隆洼文化中也有发现。其中1件出土于赤峰市兴隆沟第一地点(图2-2),另外2件出土于兴隆洼遗址(图2-3、2-4)。均是在器物表面钻孔,用以表示眼睛和嘴巴,而其中一幅图像还用小孔来表示鼻子(图2-2)。其中,兴隆沟第一地点属于兴隆洼文化中期大型聚落,其年代约为距今8000~7500年。而兴隆洼、查海和白音长汗遗址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同在公元前6200~前5400年这一时间阶段内,应属同一个考古学文化。随后,在辽东半岛属于小珠山下层文化的北吴屯遗址中也发现了类似的图像,该遗址年代约为距今6500~6000年(图2-5)。

需要注意的是,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奥西波夫卡文化中发现了一块鹅卵石,中间位置有3个小凿洞,类似于人面的简单描绘,其中两个洞被认为是眼睛,另外一个表示嘴巴(图2-7)。И. А.波洛马列娃据此将与其类似的人面像岩画断为奥西波夫卡文化时期。实际上,很难确定这3个小洞究竟是人工的,还是自然形成的,因为除了这3个位于中间位置的洞外,在石块边缘还有几个类似的无规则的洞,表明自然形成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将远东地区的岩画归入奥西波夫卡文化时期还需要更为坚实的证据。

此外,在俄罗斯黑龙江下游博伊斯曼文化(Бойсманская Культура)的石板上发现不少凹穴人面像,为此类岩画的断代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依据(图2-8至图2-14)。人面像主要发现于博伊斯曼2号地点的下层,迄今为止,共在13块石板上发现了人面像。博伊斯曼2号地点共包含两个文化层,上层为早期铁器时代的扬科夫考古学文化(Янковская Археологическая Культура),年代为距今2800~2300年;下层为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博伊斯曼文化,年代为距今6500~4700年。人面像均用研磨的技法制作于石板上,石板大多残缺。从保留的情况来看,多数人面像用3个凹穴表示眼睛和嘴巴,也有部分人面像仅有眼睛。而其中一块石板上有12个密集排列的凹穴,可能每3个为一组,分别代表人面像的眼睛和嘴巴,换言之,该组图像共包含了4幅人面像(图2-11)。此外,在属于博伊斯曼的格沃兹杰沃3号居址(Поселения Гвоздево-3)也发现了一块带有类似图像的砂岩石板(图2-14)。可见,在博伊斯曼文化中,这种类型的图像广泛存在。其构图方式与凹穴类人面像岩画非常相似,制作技法也相同,可以合理地推测,二者的年代可能也大致相同。Д. Л.布罗江斯基也注意到博伊斯曼文化与这种凹穴类人面像岩画之间的关系,进而将后者年代断为距今6500~5000年。笔者也赞同此说。

另外,在俄罗斯远东马雷舍沃文化中出土了一件陶器残片,上面还保留有若干人面像。其中一幅人面像用圆窝表示眼睛和嘴巴,同时还带有心形轮廓(图2-6),这种构图方式与有轮廓人面像岩画高度类似。因此,部分学者据此将此类岩画的年代断在马雷舍沃时期,其年代为5300~4300年。

图片

图 2 中国北方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出土的带有凹穴的石器和陶器

2-1  小南山15M6号墓葬出土石器; 2-2 至2-4  兴隆洼文化;2-5  小珠山下层文化陶器;2-6  马雷舍沃文化陶器;2-7奥西波夫卡文化石器;2-8 至2-14  博伊斯曼文化石板

(二).

带牙齿纹人面像

在黑龙江下游发现数幅带有牙齿纹的人面像,牙齿均被包合在嘴巴内,非常写实(图3-1至3-3),类似的人面像在内蒙古地区也有发现,分布范围涵盖阴山、西辽河和巴丹吉林沙漠3个地区(图3-4至3-19)。需要指出的是,黑龙江下游的人面像岩画均有轮廓,而内蒙古地区的人面像则包括有轮廓和无轮廓两种类型。此外,在内蒙古地区的人面像岩画中还有一些牙齿并非完全被嘴巴包合,涵盖阴山和西辽河两个地区(图3-11至3-13、3-16、3-17)。而巴丹吉林沙漠的两幅图像(图3-9、3-10)与阴山的一幅图像(图3-8)非常类似,表明二者可能源于同一种作画传统,甚至作画民族可能相同。

这种带有牙齿纹的人面饰品最早见于兴隆洼文化中。其中1件为兴隆沟聚落遗址第一地点出土的嵌蚌石人面饰,人面像眼睛上方有两个小孔,可能用于悬挂(图4-1)。其年代约为距今8000~7500年。另一件为白音长汗遗址出土的人面蚌饰(图4-2)。该人面蚌饰系用蚌壳研磨成人面形,两个外凸弧线凹槽相扣代表嘴,内研磨竖向7道凹槽表示牙齿。关于其年代,学者们普遍认为其属于兴隆洼文化的较晚阶段。根据中国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对其中两个标本的碳十四测年数据并经树轮校正,“其年代均超过7000年”。

这种带有牙齿纹的人面像在小珠山下层文化中也有不少发现(图4-3至4-6)。其中3幅图像无轮廓(图4-3至4-5),而另外一幅有轮廓(图4-6)。根据碳十四年代推定,小珠山下层文化年代为距今6400年左右。

另外,在内蒙古巴林右旗博物馆发现了另外一件神人兽面石饰(图4-7)。人面像用工具阴刻而成,无轮廓,双目圆形,眼球上方有三道括弧状线条,下方有两道括弧状线条,下方弧状线条在中间位置相连;此外,用两个小圆圈表示鼻孔。这种构图方式与其中几幅人面像岩画非常相似(图3-1、3-2、3-14、3-15)。此外,该幅图像头顶处有11条射线状头饰,与黑龙江下游的其中一幅人面像岩画类似(图3-1)。该件神人兽面石饰属于征集品,具体年代不详。乌兰指出:“根据阴刻的旋目纹饰,制作技法等特征,时代初步认为早于红山文化”,约在距今6500年之前。此外,在内蒙古巴林右旗博物馆还发现另一件玉人面饰件,人嘴内部用细刻网格纹装饰,似为牙齿(图4-8)。此外,前文已指出,在内蒙古人面像岩画中,还有一些牙齿并非完全被嘴巴包合,包括有轮廓和无轮廓两种类型。这种类型的人面像在我国红山文化玉器中也有发现(图4-9、4-10),其年代约为红山文化中晚期,即距今6000~5000年。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人面像岩画虽均具牙齿纹这一共同特征,但彼此间的差异也相当明显,主要体现在轮廓的类型以及轮廓内部装饰线条两方面。例如,黑龙江下游人面像岩画的轮廓全部为类圆形,并且面部轮廓内有纹饰,而内蒙古人面像岩画除了类圆形轮廓外,还有方形(图4-6、4-7),而多数轮廓内无纹饰或纹饰不明显。此外,带牙齿纹的人面形器物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并未发现,但根据其他特征,如带有心形或颅骨形轮廓,以及脸部轮廓内带有醒目的曲线装饰等,可以将其年代归入马雷舍沃文化(5300~4350BP)和沃兹涅谢诺夫卡文化(4300~3700BP)。这表明,上述地区岩画之间虽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时间并非完全一样,可能存在着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相比,内蒙古地区带牙齿纹的人面像数量更多、类型更丰富;同时,年代也更为古老。另外,凹穴类人面像(图2-2至2-4)和带牙齿纹人面像(图4-1、4-2)在兴隆洼文化中共存过,这表明,兴隆洼文化可能是上述类型人面像岩画的一个重要起源地。

图片

图 3 带牙齿纹人面像

3-1至 3-3 俄罗斯黑龙江下游;3-4至3-8、3-11至3-13  内蒙古阴山;3-9、3-10  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3-14至3-19  内蒙古西辽河

图片

图 4 中国北方地区出土的带牙齿纹人面形器物

4-1、4-2  兴隆洼文化;4-3至4-6  小珠山下层文化;4-7  神人兽面石饰;4-8至 4-10  红山文化玉器

(三).

带黥面纹人面像

俄罗斯远东人面像岩画最典型的特征是面部带有各种纹饰,可以称之为“黥面纹”(图5),这些人面像基本属于马雷舍沃文化和沃兹涅谢诺夫卡文化。而类似的图像在西辽河和阴山等地均有发现。此外,我们注意到,中俄上述地区的人面像某些黥面纹饰非常相似。如头部外轮廓上均带有射线状装饰(图5-2、5-4、5-6、5-9、5-13、5-18)、眼睛上方带有平行的波浪纹(图5-5、5-10至5-13、5-15至5-17、5-21、5-24、5-27);此外,其中3幅图像头上均有两根呈“倒八字”状的装饰线,并且面部均有锐角状括弧(图5-8、5-14、5-19)。这表明,上述地区的岩画之间的确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中国出土的类似器物表明,这类图像大多数属于红山文化,同时在早于红山文化的器物中也有发现。

带黥面纹的人面像最早见于嫩江流域白城双塔一期文化的陶器残片上,年代为公元前9000~前7000年(图6-1至6-3)。其中一幅图像以多重圆圈表示眼睛,在同心圆眼睛外面还有两重类似眼罩的纹饰(图6-1)。与其中一幅人面像岩画类似(图3-18)。此外,该幅图像还刻画出鼻孔和嘴巴的形象。鼻孔两侧带有两道呈“八”字形的线条,似为胡子,而嘴巴下方则有一圈锯齿状的纹饰。这种“八”字形的线条在洪格力图墓葬(图6-6、6-7)、赵宝沟文化(图6-9)和马雷舍沃文化(图6-11)中均有发现。人面像岩画中的一些图像可能与此有关(图3-17、5-13、5-27)。而带有鼻孔的人面像在出土文物中同样屡次出现。此类图像最早见于双塔一期的人面像上;随后,出现于前红山文化(图4-7)和小珠山下层文化(图4-5)中,而在马雷舍沃文化中出现的时间最晚(图6-10)。另外,此类图像在内蒙古和俄罗斯远东人面像岩画中多有发现,并且包括有轮廓和无轮廓两种类型(图3-1、3-2、3-14至3-17、5-23)。

另外一幅图像用浅浮雕的形式表现出鼻子和嘴巴,嘴巴下部有类似胡须或者脸部轮廓的浮雕,上面戳压出连续的凹窝(图6-3)。

此外,还有一幅人面像在同心圆眼睛上方有两条平行的连续弧纹(图6-2),类似的构图在赵宝沟文化(图6-5)、洪格力图墓葬(图6-6、6-7)、后洼上层文化(图6-8)和蚌埠双墩遗址(图6-9)中均有发现。同时,在人面像岩画中也屡次出现(图3-1、3-2、3-18),而其他一些人面像岩画额头上的纹饰均可视为其变体,反映了类似的观念(图3-3、5-5、5-10至5-13、5-15至5-17、5-20至5-22、5-24、5-27)。

在人面像岩画所在区域,这种构图方式最早出现在赵宝沟文化中。在内蒙古敖汉旗赵宝沟一号遗址出土了一件陶面具,在其眼睛上方有两条平行的连续弧纹(图6-5)。学者们认为,赵宝沟文化绝对年代约在公元前5200~前4200年左右。此外,在安徽蚌埠双墩遗址中出土了一件陶塑人头像,脸颊两侧各有5个簏点纹连成一条斜线,眼睛上方有两条平行的连续弧纹(图6-9)。学者认为:“双墩遗址的绝对年代在距今7300~7100年左右。” 由于双墩遗址与人面像岩画相距较远,因此,还不能确定二者之间的关系。此后,这种构图出现于洪格力图墓葬中,其出土的两件陶器年代“属于红山文化早期”。有学者认为:“红山文化可以分为4期,年代约为公元前4700—前3000年。其中红山一期年代在公元前4700—前4500年。”最后,在属于后洼上层文化的辽宁东沟后洼遗址中发现了具有此类构图的陶塑人头像(图6-8)。这是一件两面陶塑人头像,其中一面的额部凸起,面部向内凹,眼睛外轮廓呈水珠状,面部刻有对称的2条长斜线,额头刻有3条平行的连续弧纹(图6-8)。其中两幅岩画的面部纹饰与其非常类似,同样具有水珠形的眼睛轮廓,以及额头和面部都有线条(图5-1、5-12)。同时,与洪格力图出土陶器上的人面像也很相似。赵宾福认为:“后洼上层文化与红山文化晚期年代相当,为公元前3500~前3000年。”可见,这种构图方式在西辽河地区从赵宝沟文化一直持续到红山文化晚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发展阶段,而当地的人面像岩画很可能与这些考古学文化有关。

此外,在辽宁东沟后洼遗址中出土了1件石制面具(图6-4)。该面具位于后洼遗址下层,额头上有“V”形纹饰,两侧脸部分别有一条竖线,眼睛呈水珠状,眼角处有尾巴状线条(图6-4)。刘伟将后洼下层归入小珠山下层文化。而赵宾福则进一步指出:“后洼下层文化与红山文化早期遗址年代相当,为公元前4500~前4000年。”与其构图类似的还有洪格力图墓葬出土的一幅图像(图6-6)。在人面像的眼眶处有比较明显的刻痕,使眼睛末端像带了一条尾巴。这中表现方式在人面像岩画中也多有发现(图5-1、5-2、5-5、5-10至5-13、5-18、5-19、5-24)。

需要注意的是,嫩江流域目前并未发现人面像岩画,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内蒙古地区的人面像岩画年代早到双塔一期,而更有可能是双塔一期的人面像传播到了西辽河地区,并反映在赵宝沟和红山文化等当地的考古学文化上,而西辽河流域的人面像岩画则与这些考古学文化有关。至于阴山地区的类似图像,很可能是受西辽河地区的影响而出现的。需要指出的是,黥面纹饰的传播链条还有不少缺环。例如,目前仅在西辽河的前红山文化中发现了带鼻孔的人面像,年代约为距今6500年,与双塔一期之间相差了数千年;而额头上的连续弧纹在西辽河地区最早出现于赵宝沟文化中,与双塔一期同样有着数千年的时间缺环。因此,还需要更多的考古发现来使链条更为完整。

另外,在马雷舍沃文化中发现了两幅此类图像。其中一幅人面像有轮廓,刻画了眼睛、鼻子和嘴巴,额头上有网状纹饰,脸部两侧各有4道斜纹(图6-10);另一幅人面像无轮廓,头顶部分残缺,刻画出眼睛和眉毛,面部有线条状纹饰(图6-11)。与其类似的图像在内蒙古三座店石城遗址中也有发现(图7)。其中一幅为双旋涡纹,局部压在夏家店下层文化建筑的石墙之下,表明其年代早于夏家店下层文化(图7-1);另一幅为双旋涡纹和折线条组成的颜面纹,刻在通道中央的一块基岩上,可能与前一幅图像年代相当(图7-2)。而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年代约为距今4000~3400年,因此,这两幅岩画的年代应该早于距今4000年,进一步可以认为,这两幅图像应属于红山文化时期作品。而马雷舍沃文化中的这种人面像很可能是受红山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岩画年代的断定均是通过将出土文物与岩画图像进行交叉比较来实现的,这种方法也被称为间接断代法。除此之外,部分学者也尝试使用直接断代法,即使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岩画进行测年。在岩刻画的测年中,目前效果最好、使用最普遍的是微腐蚀测年法。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微腐蚀测年是2015年由汤惠生教授携手澳大利亚国际岩画组织联合会主席罗伯特·贝德纳里克、印度岩画协会秘书长吉日拉吉·库马尔等共同开展的西辽河岩画微腐蚀测年工作。其中,对小凤山岩画点一幅有轮廓人面像的微腐蚀测年结果显示,其年代约为距今4730+1400/-81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与红山文化年代相当或者稍晚(图8)。这幅图像内部呈心形,外部勾以轮廓,与黑龙江下游多幅人面像构图类似(图3-1至3-3、5-20至5-23)。进一步表明,西辽河流域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人面像岩画多数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作品。

图片

图 5 带黥面纹人面像

5-1至5-7  内蒙古阴山;5-6至5-15  内蒙古西辽河;5-16至 5-27  俄罗斯远东

图片

图 6 中国北方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出土的带黥面纹人面形器物

6-1至6-3  双塔一期文化;6-4  小珠山下层文化;6-5  赵宝沟文化;6-6、6-7  洪格力图墓葬;6-8  后洼上层文化;6-9  蚌埠双墩遗址;6-10至 6-12  马雷舍沃文化;6-13、 6-14  锡尼盖 А 遗址下层;6-15、6-16  孔东—波奇塔遗址; 6-17  科利乔姆遗址

图片

图 7 三座店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遗址内出土人面像

图片

图 8 赤峰市小凤山岩画

三.

主要结论

一般来说,陶器、玉器、石器上的图案和岩画具有某种相似性,均是某种象征性表达的一种手段,反映的是古代神话题材,是古人宗教神话观念的“物化”。因此,上述四者之间不仅题材具有相似性、观念具有相通性,同时,年代也具有相关性,这也是我们根据陶器、玉器和石器等考古出土文物来对岩画进行断代的基础。通过以上分析,大致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中国北方的凹穴类人面像最早发现于黑龙江饶河县乌苏里江左岸的小南山遗址,年代在距今9000年左右,但此时人面的特征并不明显;随后,此类人面像在内蒙古及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兴隆洼文化中出现,其年代约为距今8000年;稍后,在属于小珠山下层文化的辽宁省北吴屯遗址中也发现了类似的图像,年代约为距今6500~6000年。在俄罗斯远东地区,这种类型的人面像最早出现在博伊斯曼文化中,年代为距今6500年之后,虽然И. А.波洛马列娃将其归入奥西波夫卡文化时期,但证据并不充分;随后,在马雷舍沃文化中也发现了类似的人面像,其年代为距今5300~4300年。此外,博伊斯曼文化离小南山遗址不远,二者出土的凹穴之间是否存在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通过对带牙齿纹和黥面纹人面像的分析发现,中国北方的此类人面像起源于嫩江流域的白城双塔一期文化,此时的载体为陶器,年代为距今11000~9000年。随后,人面造像传统在中国北方地区广泛传播开来,大约在距今8000年左右与西辽河地区的兴隆洼文化发生了联系;约在距今7200年,兴隆洼文化发展为赵宝沟文化,人面像在继承前者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类型;随后,大约在距今6700年,红山文化继赵宝沟文化而起,并一直持续到距今5000年左右,此时,人面像创作也达到了高潮,不仅数量众多、类型丰富,而且载体多种多样。

(3)通过图像学和考古学文化的综合研究发现,内蒙古西辽河流域的人面像岩画最早出现于兴隆洼文化;随后,经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早期,一直持续到红山文化晚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发展、演变过程。俄罗斯远东地区人面像岩画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其中,凹穴类可以追溯到博伊斯曼时期,其余绝大多数可以归入马雷舍沃和沃兹涅谢诺夫卡时期。至于阴山地区的类似图像年代还不好确定,但是通过图像学的比较研究大致可以推定,其年代可能与同类型的西辽河流域人面像岩画年代相近。关于这一点,还需要更多的考古学证据来进行验证。

(4)内蒙古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人面像岩画之间存在着众多相似之处,并与当地的考古学文化密切相关。大致在红山文化晚期,上述地区的人面像岩画之间产生了联系,而且这种联系具有相当坚实的考古学基础。2015年,在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Ⅰ区第2层出土了沃兹涅谢诺夫卡文化的典型陶片,这也是在中国首次发现该文化的器物。由此可以推论出:红山文化晚期与马雷舍沃文化和沃兹涅谢诺夫卡文化发生接触,导致人面像岩画由内蒙古向俄罗斯远东地区传播,传播的类型主要是带牙齿纹和黥面纹人面像;至于凹穴类人面像岩画,究竟是在小南山遗址凹穴的影响下分别独立发展而来,还是传播的结果目前还不能确定。

(5)上述研究表明,内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人面像岩画属于同一种艺术传统,同时,也很可能来自于同一种技术传统,但目前学术界对岩画技术特征的分析还非常滞后。在岩画制作工具的鉴定方面,俄罗斯学者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Е.Ю.吉利亚(Гиря Е. Ю.)和Е.Г.杰夫列特(Дэвлет Е. Г.)在2010年和2011年发表的两篇文章中,分别对楚科奇半岛佩格特梅利岩画和叶尼塞河中游沙拉博利诺岩画的制作技术进行了研究,对岩画的打击点进行了微痕分析,进而对使用的究竟是金属工具亦或是石制工具进行了区分,并提出了一套对岩画进行技术分析的具体原则。中国的岩画研究在这方面还比较滞后,迄今尚未见到相关研究成果的报道。除了微痕分析之外,实验考古学的方法同样非常重要。在不少岩画点附近,经常可以采集或者发掘出一些石器工具,这些石器工具很可能就是岩画的制作工具,通过实验考古学和微痕分析的方法,完全可以建立起岩画与这些石器工具之间的联系,进而将岩画本体的研究推进到制作工具的比较研究。这对判断不同地区岩画之间的关联性非常重要,甚至比图像学的分析更为重要,这也是今后工作中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6)内蒙古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人面像岩画与中国东北地区“古文化、古城、古国”的历史发展进程有关。1985年,苏秉琦先生在《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试论当前考古工作重点和大课题》的报告中提出“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的概念,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古文化指的是距今七千年前到距今四、五千年间的红山诸文化(包括前红山、红山前、红山后和后红山文化),古国则指的是距今5500年至4300年以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坛、庙、冢为代表的阶段。从时间范围上来看,内蒙古西辽河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人面像岩画年代也大体上与红山文化流行的时间相同;并且,二者作画方式相同,构图类似,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这表明,人面像岩画的确与辽西地区的文明起源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西辽河岩画位于红山文化的核心位置,并且位于阴山岩画和俄罗斯远东岩画之间;此外,这里的人面像岩画分布最为集中,与红山文化的关系也最为密切,因此,建立西辽河流域与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关系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原文发表于《形象史学》2022年夏之卷(总第二十二辑),注释和图片信息请参考原文]

编辑:朝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