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的由来

 公元2012 2023-03-21 发布于新疆

   

图片

在全民族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敌后根据地军民创造的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等游击战法,成为了打击和牵制日本侵略者的有效战术,让企图速战速决的日寇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之中。

徐深吉巧战击败日军,刘伯承起名“麻雀战”

“麻雀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和地方武装最常用的以弱胜强、集小胜为大胜的游击战法。1937年9月,八路军129师771团团长徐深吉率部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根据师长刘伯承的命令,他率领771团2营来到山西太谷以南的范村一带,与日军开展游击战。

范村位于太谷县城东北25公里,距同蒲铁路10多公里,地处交通要道。11月26日,日军出动600 余人,携带炮6 门、汽车2 辆,进犯范村。

此前,徐深吉在七亘村、黄崖底两次战斗中与日军交过手,初步摸到了日军进攻的战术特点:进攻时先用炮火轰击,无抵抗即进,反之即停;再用炮火轰击时,无还击再进。据此,徐深吉将部队化整为零,用游击战术不断阻击、牵制和杀伤日军。

徐深吉命令2营8连对敌进行防御游击。以1排正面诱敌深入,2、3排组成三人一组、五人一群的战斗小组,分散埋伏在绵延的山坡和道路附近,灵活机动地射杀敌人。同时,他率领2营主力在范村东面山梁上待机伏击日军。

当日军先头部队尾随1排接近8连的游击阵地时,埋伏在这一带的战斗小组猛烈射击。他们撂倒四五个敌人后,立即分散转移。日军迅速增援,就地散开,步枪、机关枪、掷弹筒、火炮一齐扫射。见没人还击,继续向范村方向前进。

此时,徐深吉带领的2营主力组成的战斗小组散布在范村东边的阵地上。待增援之敌进入伏击地带,徐深吉率先打响第一枪,接着,各战斗小组轻机枪、步枪同时开火,打倒一片敌人。

日军先头部队一直咬着1排穷追不舍,追到北曲河村时,埋伏在北面山坡上的3排战斗小组,居高临下地侧击谷底日军。日军先头部队和后续部队同时遭到打击。

就这样,1排牵着敌人的鼻子在山沟里转了十来华里。敌人在晕头转向中,战斗小组正好一枪一枪地消灭。到下午3时,日军无计可施,只好开始撤退。他们在范村抢走了老乡的几辆大车和十几匹骡子,把伤兵和尸体拉回了太谷县城。

经过6个小时的战斗,徐深吉率2营毙伤日军百余人,击毁敌汽车一辆,2营却无一人伤亡。对此,战士们编了一首顺口溜:“只听敌人枪炮响,未见我军有伤亡,消灭敌人保自己,这次战斗真漂亮。”

战斗捷报送到了129师师部,刘伯承称赞这是一次典型的消耗战,消耗了敌人,保存了自己。就像麻雀觅食,三五只,十几只,忽聚忽散,行动灵活。当敌人反击时,就立即撤离,隐蔽得无影无踪;当敌人撤退时,就呼啸而来,出其不意,一阵猛打。他给这次战斗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麻雀战。

1938 年7月7 日,刘伯承在《一二九师抗战一周年战术报告》中,称赞范村战斗“发明了打麻雀战”,并号召军民“来个麻雀满天飞”。自此,麻雀战在八路军各部队及民兵中被迅速推广。

在民兵游击队中,麻雀战也被运用得很出色。1943年9月,日军1000余人包围了河北曲阳县尖地角附近几个村庄,民兵队长李殿冰混入被日伪军驱赶的民工人群中,摸到了敌人将要偷袭驻武家湾村八路军2团的情报。他迅速抄近路将情报送出,然后带领民兵占领有利地形,预设埋伏,同时向南、北两面进攻的日伪军开火,制造日伪军双方误会,引其自相攻打,致敌重大伤亡。

当时,战地文工团冲锋剧社创作出歌曲《歌唱李殿冰》,其中唱道:敲起鼓来咚格隆咚,听我来歌唱李殿冰。麻雀战术运用得好,机动灵活像飞鹰。抓住了敌人不放手,一枪一个弹穿胸膛……

正是灵活应用了麻雀战术,游击队才以较小的代价换取了较大的成果。

王耀南创造地雷阵法,彭德怀下令推广

1941年2月,彭德怀命令129师工兵主任王耀南指挥构筑黄崖洞兵工厂防御工程,并批准王耀南大规模使用地雷和构筑永备工事。于是,王耀南组织防御部队在厂区外围布下了地雷阵,以抗击企图进攻的日伪军。

11月11日,日军36师团纠集第4、6混成旅共7000余众进犯黄崖洞。日军遭到地雷阵的杀伤后,以羊群蹚雷开路,殊不知八路军埋的是大踏雷,人踩马踏才会响。当日军紧跟羊群进入雷区时,一颗颗地雷轰然炸响。这时,八路军特务团利用滚石雷,配合前沿机枪阵地猛烈开火。不到半小时,日军就被毙伤200多人,被迫退出雷区。

之后,特务团用地雷封锁了日军占领的水窖洞口主阵地,与4倍于己的日军激战八昼夜,最终毙伤敌2000多人,保卫了兵工厂,赢得了敌我伤亡6∶1的骄人战果。通过这次实战,王耀南对地雷阵法暴露出的弱点进行了调整和改进,使地雷战术基本成型。

彭德怀看到地雷战的威力后,指示王耀南向部队推广,以牵制日军对根据地的进攻。于是,王耀南带着兵工厂的干部、战士来到八路军总部驻地农家小院,指导他们如何布雷阵打击日寇。同时,他带领工兵干部通过演话剧的方式,向根据地军民推广地雷战法。

这年冬天,晋察冀根据地所属冀中军区的斗争形势十分严峻。日伪军在冀中地区周边建据点、碉堡1000多处,企图一步步“蚕食”冀中根据地。为加强冀中军区的防御能力,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向朱德请调王耀南到晋察冀指导开展地雷战。于是,王耀南被调到晋察冀军区任工兵主任,推广地雷战术。

王耀南来到冀中后,与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政委程子华等一起研究利用地雷战反击日寇的具体办法。当时,冀中军区警备旅政治委员旷伏兆对王耀南说:“老王你可不知道,下面部队和民兵反映,我们砸锅卖铁搞的几颗宝贝地雷,都让小鬼子的'照妖镜’统统给照了去!”王耀南不解地问:“什么是'照妖镜’?”

侦察员很快弄到了“照妖镜”的绘画,王耀南一看才知是探雷器。他说:“要想破鬼子这个'宝贝’,一定要在地雷上边罩上另一个'宝贝’,只要探雷器的探框一伸过来,地雷就会爆炸。”王耀南说的宝贝就是老鼠夹子。他简单讲解了探雷器的工作原理后,就让人向房东要来一个老鼠夹子,并用一只砸炮代替地雷。他把拉火绳扣在老鼠夹子挂食的勾子上,然后用扫帚当探雷器。扫帚一碰到夹子,夹子便自动合起来拉动火绳,啪的一声砸炮响了。吕正操、程子华高兴地鼓起掌来,连说:“好好好!”

可是“夹子雷”的成本太高,一个夹子就值两毛钱,要用10个鸡蛋换。王耀南又设法制造成本低廉的“反探”地雷。针对鬼子探雷器只能探金属地雷的特性,他建议用石头加工地雷。但在平原地区采集石材有困难,于是建议利用砖窑烧地雷壳子,这样每个雷壳才两分钱,每颗地雷的造价才几毛钱。对原有的铁雷,他又想了一个“母子雷”的招数:在真雷上面串联一个假雷,日军工兵探到地雷后,在排雷时扳动上面的假地雷,下面的地雷就爆炸了。

日军工兵探雷器失去作用后,他们就残忍地威逼无辜百姓在前面蹚雷。王耀南针锋相对,采用电打火的办法,使起爆装置和地雷埋设点间隔一段距离,这样地雷爆炸时就炸不到前面蹚雷的百姓,只炸跟在后面的日军。

为了提高冀中军民打地雷战的战术水平,王耀南又在冀中各分区巡回举办地雷爆破培训班,并向学员印发由他编写的讲义《爆炸之研究》。他还手把手地教大家制作“土地雷”,那些洋铁桶、秸秆、石头之类的“废品”都成了制作地雷、炸弹的原材料。

王耀南在指导部队和民兵开展地雷战的过程中,与大家群策群力,研制出了适合战场需求的新地雷。新制的“跳跃雷”引爆后,可蹦到空中爆炸,因地雷中装满了小石子和钢珠,给敌以大量杀伤;“空中绊雷”专打敌人的指挥官和骑兵;还有“梅花雷”“马尾雷”“钉子雷”“水雷”等30多种各具特色的地雷。

在进行地雷战时,也发生过地雷误炸事故。一次,驻郭庄、大陈庄的部队为伏击从定县来的日军,在东王庄方向布下地雷。不料情报有误,群众在撤退中出现慌乱,踩响了地雷,造成人员伤亡。王耀南分析事故原因后,提出了整改建议:埋设地雷的部队和民兵,只有接到准确情报或看到敌人运动后,才可在敌行进前方安装地雷击发装置;警报解除后,仍由安装人员拆除击发装置。冀中区委和冀中军区当即将此建议以命令的形式发往各部队、地委和县委,并上报129师和晋察冀军区。谁知这条命令传到老百姓那里,却变成了“不见鬼子不挂弦”的佳话。

随着地道战在冀中平原开展起来,王耀南又在实战中研究出与地雷战相结合的战术。八路军、民兵撤入地道后,地雷在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发挥着作用:当敌人推开院子大门时,地雷在门楣上炸开;当敌人到鸡窝抓鸡时,地雷便在鸡窝里爆炸;当敌人到柴禾垛抱柴时,柴禾垛里的地雷又炸开了。

日伪军被地雷炸得不敢进村,大冬天只好在野外盖稻草取暖。北平出版的伪《民众报》描写了日伪军到冀中根据地的情景:“一踏上土匪土地,正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人人不安,谈雷色变,几成惊弓之鸟。”冀中人民自编的小调,也反映出他们英勇抗击日伪军的真实写照:“埋好地雷,端好枪。你钻地道,我上房。制高点,堵街墙。构成一片火力网,别看我们是庄稼汉,打得鬼子不敢再进我村庄。”

旷伏兆“蛤蟆蹲”突发奇想,聂荣臻赞地道战威力无穷

1942年,日军对冀中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在严峻的形势下,旷伏兆被调任晋察冀军区第十军分区政委兼地委书记。

到达第十军分区的第二天,旷伏兆在杨庄与原地委书记杨英交接工作时,突然遭到数百名日伪军的包围。为避免伤亡,旷伏兆决定化整为零,分散突围。在杨英的安排和群众的掩护下,他钻进了一个仅能容纳一人的小地洞(因地洞与蛤蟆冬眠的小洞窠相似,群众称之为“蛤蟆蹲”)。

在这个毫无辗转余地的狭小洞穴里,旷伏兆精神高度紧张。他手持短枪对准洞口,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幸亏村党支部书记的巧妙周旋,才使旷伏兆转危为安。

旷伏兆认为藏身“蛤蟆蹲”极其消极被动,一旦被敌人发现即死路一条。必须另想能藏、能打的有效办法,变被动为主动。他进而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在军分区党委会上,旷伏兆把想法和盘托出:我们可以把各个“蛤蟆蹲”打通连接成为地道,一个村子里的“蛤蟆蹲”可以连接,几个村子里的“蛤蟆蹲”也可以连接。一个村子遭到敌人袭击,完全可以通过地道转移到另外的村子去;敌人发现一个,还有百个、千个;地道既可藏人,还可屯兵、储藏弹药、作战之用。军分区司令刘秉彦赞同他的想法,大家很快达成共识。

军分区随即派参谋任子木和熟悉当地状况的高荣到雄县米家务镇米南庄,组织该村党团员、民兵和广大群众开展挖掘地道的试点工作。旷伏兆十分重视地道建设,亲自设计了地道挖掘图:将地道挖下一段后,再往下挖一米多深,又向前挖一米多长,再往上挖,形成“凹”字形;往下挖的洞口,用坚实的“预制构件”木匣子制作成盖板,木匣子里装满和地道一样颜色的土作为伪装,游击队员从下面一推,既可以爬出来,也可以让外面的人进入地道;若敌人发现洞口,进入地道,地道内的人可以利用内部设置的观测系统,通过枪眼观察敌人的动向,找机会消灭敌人。

在修筑过程中,为解决地道缺氧、饮水难题,旷伏兆与地道设计人员一起,将地道的通风口与烟囱、水井等地面建筑物巧妙地连接起来。为防止敌人向地道里灌烟、火、毒、水等,他们在地道内设有“翻眼”“断墙”等防御设施。

通过地道实战经验的积累,旷伏兆组织军民不断提升米家务一带地道的作战功能。他们将地道与一些较大的院落连接起来,有的房顶与房顶之间用梯子搭成桥,形成房连房、街连街,地上、空中都可以互相通过、互相支援的立体作战体系。此外,在临街和路口附近的建筑物内,构筑与地道相通的暗火力点,一旦发现敌情,各射击孔可互相策应,组成交叉的火力网。在仅可通行的街口,他们还用砖从左边垒住三分之二,右边靠后一点再垒住三分之二,这样平时人马畅通,战时可转为工事。

在短短的几个月里,旷伏兆等人就在重点村庄修筑了能打、能守、能藏、能攻的战斗地道,并在骨干地道里安装了电话、电台设备,以此成为八路军与日伪军进行斗争的重要依托。

时任冀中军区司令员的杨成武,非常重视第十军分区开展的地道战,他向各军分区推广,并亲自主持撰写了《冀中平原的地道斗争》。这部著作作为秘密文件油印下发,成为了冀中地道战指导性文件。到1944年冬,冀中平原挖掘地道总长度超过1.2万公里,纵横交错,构成了一道独特的“地下长城”。

聂荣臻曾盛赞:“神出鬼没、出奇制胜的地道战,是华北人民保家卫国,开展游击战争,在平原地带战胜顽敌的伟大创举。地道战又一次显示出人民战争的无穷威力。”

            ——摘自《红岩春秋》2019年7月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