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分好时节,今天源达公后裔举行祭祀活动丨倡议书

 苏氏信息平台 2023-03-21 发布于广东

传家风丨扬正气丨铸族魂丨促发展


春分好时节 源达公后裔祭祀活动


今天源达公后裔春分举行祭祀活动

黄窖

2023年3月21日春分时节,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源达公后裔春分举行祭祀活动。黄滘苏氏系源达公于明朝洪武十四年即1381年由闽迁粤,为始祖,每年春分举行祭祀活动。
拜祖宗,德乃孝之源,孝为人之本。今日春分祭拜源达公,苏氏后裔踊跃参加,声势浩大,彰显了黄滘苏氏族威,同时也表现了苏氏后裔尊祖敬宗,孝涕为本的美丽人格和优良品德!

祭祀大地,报天地覆载之德;祭祀祖先,报先辈养育庇佑之恩。这就是我们今天祭祖的意义之一。先人已乘黄鹤去,辉煌前程待后人,苏氏后人应当弘扬先祖美德,积极促进和加深宗族联谊,念血脉相通之情,思同宗共祖之谊。

倡议书

重建五鳳世居祠堂的倡议书

据史料,五鳳是西汉朝汉宣帝的年号(公元前134年-137年)。为了表彰苏武出使匈奴谋求和平,不辱使命的功绩,五鳯年间,汉宣帝下旨将苏武画像与其他十位功臣的像供奉于长安麒麟阁,故后世称苏武为五功臣。苏武的子孙后代引以为豪,把居住场所命名为五世居或五鳳府第,有文化懂历史的人一看便知此处是汉朝五凰功臣苏武的嫡系子孙后代的居住地。

位于英德白沙黄滘老围村的五世居屋场和祠堂是苏氏源达公干明朝洪武十四年即公元 1381 年由闽迁粤,开基创业所建,至今已有642年的历史,这是苏氏源达公耇公一脉子孙迁粤后最早建立的祠堂。这个五鳳世居屋场及祠堂,形似莲叶遮金龟,是个发丁发财的风水宝地。据联络统计的资料,由这个祠堂开枝散叶出去的苏氏子孙后代约 4万人口以上,主要居住在广东、广西两省,湖南省也有一部分。随着时间推移,人口发展,原在祠堂周边的住户陆续搬迁,这个五世居村 (现称老围村)己有二十多年无人居住。整个村的房屋连同座落在村中心的老祠堂已经倒塌,万幸的是写着“五鳳世居"四个大字的祠堂门棣至今还屹立不倒,大门口的屋顶虽被藤蔓覆盖但门眉

上的“五世居"四个大字仍然清晰可见,也许是老祖宗的在天之灵盼望着子孙后代来重修这间最早的祠堂。随着风雨的摧残,这个大门的屋顶随时可能会倒塌,祠堂的地面建筑完全消失后,地面的士地性质就会改变,到那时再想在原址重建老祠堂就会很困难,从此,苏氏子孙就失去了这块老祖宗开基创业发丁发财的风水宝地,实在是令人扼腕痛惜!我们现有的源达公者公子孙后裔将愧对祖先,也无法向以后的子孙后代交代。

为此,苏氏黄滘族委高声疾呼,倡议源达公者公众后裔饮水恩源,不忘根基,齐心合力在苏氏黄滘原址重建五世居祠堂,供奉耇公牌位,以扬我族威,旺我族人。

在此恳望各地祖叔鼎力支持,同心合力,出谋划策。请各地祖叔提出宝贵意见,以求早日实现重建祠堂的愿望。

苏氏黄滘族委会

2023年2月8日

联系人:

苏祖希 13415263053 

苏振如 13926620939 

苏凯歌  13750108138

资料提供:苏伟忠(英德)

点开此处了解更多

始迁家族应诏来的苏姓
清远英德黎溪磨刀坑——苏氏宗祠
又见祠堂中门开,优秀学子拜祖来!
邕宁举人苏元初史料档案
祝贺江阴周庄《苏氏族谱》颁谱庆典举行
才女苏蕙的故事
碧屿标旗美女秀,你觉得谁更美?
藤县苏氏先贤录
一块石头的故事
碧屿苏氏有段古
英歌锣鼓迎莲驾 美女帅哥齐上阵
合唱《防城苏氏之歌》
苏氏春晚 精彩纷呈|2023|
北京大兴苏灵提督生平事迹
倾听台湾同胞心里话,办好两岸融合家里事
乡愁故事|苏武精神代代传
1976年:与群众心连心的接班人--华国锋
夜听|惟有朝云能识我 每逢暮雨倍思卿
青洋山:建设新农村,我们在路上
青洋山习俗:2023汇总
荐读|“铜山三苏”家族的家教家风初探
祝贺|苏履吉文化研究会成立
阜阳宫尾霞厝祖厝重建落成庆典
二月初二卖身节 兄弟相聚角社村
角社苏氏之历史源流与传统习俗
“苏村拜斗 世代无忧”非遗民俗文化活动
政坛“黑马”华主席是如何一跃成为“英明领袖”的?
有感首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
深圳苏氏宗亲联谊会迎春团拜会
祝贺石洲苏氏勤德堂落成
台灣蘇裔總會將4月底換届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号观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