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口气看完隋朝的历史:虽然只存世37年,却产生了两位千古一帝

 hwzhuwei 2023-03-21 发布于江苏

隋朝是我国古代一个十分重要的封建王朝,也是我国古代一个十分强盛的时代。

如果问,中国古代哪些皇帝可以称为“千古一帝”,我一定会回答这五位皇帝:兼并六国、结束长达500多年春秋战国诸侯混战局面、建立和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秦始皇嬴政;开疆拓土、实行大一统的汉武帝刘彻;灭亡陈朝、结束长达300多年十六国南北朝混战局面、改革封建王朝政治体制的隋文帝杨坚;开凿大运河、创建科举制度、最终完成封建王朝政治体制改革的隋炀帝杨广;实行摊丁入亩、推行改土归流、设立军机处、将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推向巅峰的雍正帝胤禛。

因此,我认为,隋朝一共诞生了两个“千古一帝”,分别是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

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个短命却伟大的朝代隋朝的历史吧!

文章图片1

一.起源

隋朝皇族的祖先是西汉初年的赤泉侯杨喜。要想探究隋朝的历史,就要追溯到公元前202年的垓下之战。

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战爆发,“兵仙”韩信指挥汉军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不久,项羽在乌江拔剑自刎。

项羽去世后,刘邦的部下为了能够加官进爵,对项羽的尸体进行了疯狂的争夺,其中,有一个名叫杨喜的将领得到了项羽的左腿。随后,刘邦封杨喜为赤泉侯。从此,杨氏家族拥有了爵位和地位。至此,基本上奠定了杨氏家族崛起的基础。

不过,杨喜虽然拥有了爵位,但是,他的地位在当时并不突出,因此,杨氏家族在当时的势力并不是很强。

后来,杨喜的七世孙杨震在东汉安帝时期担任了太尉。至此,杨氏家族才逐渐强盛起来,逐渐成为了一个世家大族。

到了杨震的十三世孙杨忠的时候,杨氏家族的势力开始急剧膨胀。至此,杨氏家族逐渐成为了当时十分显赫的士族。

525年,杨忠在外出游览泰山的时候,被南梁军队抓到江南,从此,杨忠开始了他的戎马一生。529年,杨忠被北海王元颢任命为直阁将军。不久,杨忠投靠了尔朱度律,并被任命为统军。后来,杨忠又投靠独孤信(独孤皇后的父亲),一起攻打南梁,立下了赫赫战功。至此,杨忠的地位逐渐提高了。

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以后,杨忠跟随独孤信加入到了西魏阵营。之后,杨忠跟随独孤信和宇文泰,不断打败东魏、北齐、南梁,立下了赫赫战功。至此,杨忠的地位迅速飙升,逐渐成为了当时一个十分显赫的将领。

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称帝,建立了北周王朝,这就是周孝闵帝。至此,西魏王朝宣告结束。

随后,周孝闵帝册封杨忠为小宗伯。558年,周明帝册封杨忠为柱国大将军。559年,杨忠被册封为随国公。至此,杨忠已经成为了当时十分显赫的将领和大臣了。

568年,杨忠去世,享年62岁。随后,他的儿子杨坚继承了他的随国公爵位。

其实,早在杨坚成为随国公之前,杨坚就已经依靠父亲杨忠的势力,担任了很多的官职,成为了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也是当时一个很有名气的将领。因此,杨坚的“第一桶金”实际上是依靠父亲杨忠的势力赚到的。

文章图片2

573年,周武帝册封杨坚的长女杨丽华为太子妃,让杨丽华嫁给自己的长子宇文赟。至此,杨坚成为了北周的外戚,他的地位更加显赫。

578年,周武帝去世,他的儿子宇文赟即位,这就是周宣帝。周宣帝即位后,册封杨丽华为天元大皇后,而杨坚作为杨皇后的父亲,被周宣帝册封为上柱国、大司马,开始辅政北周的朝政。

579年,周宣帝退位为太上皇,他的儿子宇文阐即位,这就是周静帝。580年,周宣帝去世。随后,执掌外戚势力的杨坚迅速控制了北周的朝政大权。至此,杨坚已经达到了权倾朝野、独揽大权的地步。因此,杨坚的“第二桶金”实际上是依靠女儿杨丽华赚到的。

随后,杨坚又平定了相州总管尉迟迥、毕王宇文贤等人的叛乱。至此,杨坚已经清除了所有的异己势力,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和权势,为后来隋朝取代北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580年开始,周静帝先是册封杨坚为大丞相,后又册封杨坚为相国。后来,周静帝赐给杨坚“加九锡”的待遇。至此,杨坚一步步在向皇帝的宝座迈进。

581年,周静帝正式将皇位“禅让”给杨坚。随后,杨坚正式称帝,建立隋朝,年号开皇,这就是隋文帝。

至此,存世37年的隋王朝正式建立了。

文章图片3

二.兴盛

隋文帝称帝以后,开始加快统一全国的步伐。在此之前,周武帝已经灭亡了北齐,统一了北方。到了隋朝建立以后,除了隋朝以外,天下还剩下一个王朝,就是南方的陈朝。因此,隋文帝如果要想统一全国,就必须灭亡陈朝。

588年,陈朝集结大军,攻打隋朝的陕州。于是,隋文帝以此为“导火索”,开始了灭亡陈朝的战争。随后,隋文帝任命他的次子晋王杨广为统帅,调集51万大军,攻打陈朝。

589年,隋朝大将贺若弼在蒋山打败了陈军,俘虏了陈军大将萧摩诃。不久,隋朝大将韩擒虎攻占建康,陈朝皇帝陈叔宝被俘虏。至此,陈朝灭亡。

随后,隋军继续南下,陆续占领了三吴、岭南等地,并最终统一了全国。至此,从“八王之乱”以来、我国古代长达300多年的十六国南北朝的混战局面宣告结束。

文章图片4

隋文帝即位后,开始着手于治理天下,并为此颁布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

在中央制度上,隋文帝废除了北周的六官制,设置了五省六曹制。随后,隋文帝又在五省六曹制的基础上,演化为了三省六部制。“三省”指的是内史省、尚书省、门下省,分别负责决策、执行、审议,它们的长官分别是内史令、尚书令、讷言,它们的地位都是宰相。“六部”指的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它们的长官是尚书。隋文帝通过分权的方式,让它们互相制约,既减少了决策失误,又加强了皇权,有效的构建了专制主义体制,比欧洲的“三权分立”原则要早了1200多年。

在地方制度上,隋文帝改变了地方行政制度,将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裁汰了大量冗官,达到了精简机构、节约开支的目的。

在选官制度上,隋文帝下令废除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以“门第”为选官标准的九品中正制,建立了以考试为标准的选官制度体系,建立了秀才科、明经科两科。隋文帝打破了以“门第”为选官标准的观念,选拔了大量的人才,缓解了隋朝的阶级矛盾,扩大了统治的基础。至此,科举制度出现了萌芽和雏形,为后来隋炀帝创办科举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法律上,隋文帝认为北周的刑罚十分残酷,于是,隋文帝对法律进行了改革。581年,隋文帝制定了《开皇律》。至此,隋朝的法律体系逐渐完善。《开皇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王朝制定法律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和原则。

在农业上,隋文帝沿用了北魏的均田制,并在均田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大大提高了隋朝的农业发展和社会生产力。

在度量衡制度上,我国古代经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乱世局面,出现了度量衡混乱的局面,于是,隋文帝下令统一了度量衡,方便了百姓的日常生活,有效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货物的流通。

文章图片5

在工商业上,隋文帝鼓励工商业的发展。早在周静帝时期、杨坚掌控北周朝政大权的时候,隋文帝就已经下令取消了工商业的税收,农业税成为了主要的税种。隋文帝即位后,继续落实这一政策。581年,隋文帝下令不在封禁名山大泽,打破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官吏豪强对山泽之利的垄断局面。与此同时,隋文帝下令金银矿产不在属于官府,百姓可以自由开采。至此,隋朝的工商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隋唐时期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城市建设上,582年,隋文帝命令高赹、刘龙、贺娄子干、高龙叉等人在龙首山修建新都,命名为“大兴城”。583年,隋文帝下令迁都“大兴城”。

在赋役制度上,隋文帝改革了赋役制。581年,隋文帝下令缩短了农民的赋役年限,规定“不役者收庸”,意思就是可以使用钱财代替劳役。590年,隋文帝下令年满50岁的老人,可以免除力役,而折庸代役。至此,隋朝时期,老百姓的负担大大减轻了,呈现出了安居乐业的状态,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人口上,隋文帝下令在全国检查户口,创建了大索貌阅。并且,隋文帝下令堂兄弟以下一律分居,各立户头,这就是析籍。通过大索貌阅,隋文帝将164万人编入了户籍。至此,隋朝的财政收入大大提高,也促进了隋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在军事上,隋文帝沿用了西魏以来的府兵制度,府兵是独立的军户,家属要跟随军营住在军坊。590年,隋文帝开始对府兵制度进行改革,规定除去另有军籍以外的军人和他们家属隶属的州县户籍,不再为军户,转变为民户,军人和他们的家属需要根据均田制的法令来得到土地。军人平时耕作,爆发战争的时候编入军队。至此,隋文帝建立了“兵民合一”的原则,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节省了军费的开支,又防止了将领拥兵自重的状况,有效的巩固了隋朝的统治地位。

隋文帝时期,隋朝政治稳定,社会繁荣,经济发达,百姓安居乐业,农业和工商业快速发展,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开皇时期,隋朝开垦土地的面积达到了1940万顷,是东汉时期的2.6倍。与此同时,隋朝的人口数量也得到了爆炸式增长,581年,隋朝的人口数量为450万户,到了589年,隋朝的人口数量已经突破了700万户,再到606年,隋朝的人口数量已经突破了900万。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开皇之治”。至此,隋文帝也成为了让后世景仰的“千古一帝”。

文章图片6

隋文帝晚年的时候,忙于废掉长子杨勇、改立晋王杨广为太子的行动中。

隋朝初年,隋文帝吸取了北周没有重臣辅佐而导致灭亡的教训。于是,隋文帝称帝以后,给予儿子们很大的权力和地位,并给予他们足够的历练机会,让他们将来能够去辅佐太子杨勇。然而,他却不知道,这个做法直接在后来引起了一场大乱,更是埋下了隋朝灭亡的隐患。

隋文帝一共有5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杨勇、次子晋王杨广、第三子秦王杨俊、第四子蜀王杨秀、第五子汉王杨谅。他们都是独孤皇后所生,因此,他们都有资格成为太子。

隋朝初年,隋文帝就册封长子杨勇为太子,除了杨勇以外,隋文帝册封其他四个儿子为王,并让他们担任要职,控制兵权。其中,隋文帝的次子杨广的能力最为出众,被隋文帝委以重任。

589年,隋文帝任命晋王杨广为统帅,率军南下,一举灭亡了陈朝。从此,杨广拥有了很大的战功,更加不把兄长杨勇放在眼里了。至此,杨广逐渐产生了取代杨勇的野心。

为了能够取得父亲隋文帝的喜欢,杨广决定伪装自己。隋文帝崇尚节俭,于是,杨广经常穿着旧衣服,并在琴上放一些尘土,以此表示节俭;每次隋文帝夫妇来到杨广家的时候,杨广都会让其他的姬妾躲藏起来,自己和正妻萧氏一起到门口迎接隋文帝夫妇;并且,杨广还经常给隋文帝夫妇身边的人送礼物,请求他们在隋文帝夫妇面前为自己说好话。至此,杨广逐渐赢得了隋文帝夫妇的好感和喜爱。

然而,杨勇的做法却是让隋文帝十分厌恶。隋文帝崇尚节俭,杨勇却喜欢铺张浪费;独孤皇后不喜欢男人有很多姬妾,杨勇却不断纳妾,并与姬妾整天寻欢作乐;杨勇不喜欢独孤皇后让他娶的正妻元氏,而是宠爱独孤伽罗十分讨厌的云昭训。至此,杨勇在隋文帝夫妇面前逐渐失宠了。

随后,杨广取得了杨素、宇文述等大臣的支持和帮助,又取得了母亲独孤皇后的信任和喜欢,逐渐开始了让隋文帝废掉杨勇的太子之位的阴谋和行动。

600年,隋文帝正式下诏,废除了杨勇的太子之位,将他废为庶人。随后,隋文帝立晋王杨广为太子。

602年,一代贤后独孤皇后在永安宫去世,随后,隋文帝开始宠幸宠妃宣华夫人陈氏和容华夫人蔡氏。

604年,隋文帝病重。于是,太子杨广给杨素写信,让他去安排自己登基的事情。然而,这封信却落到了隋文帝的手里。隋文帝看到这封信以后,十分愤怒。就在这时候,陈夫人也来向隋文帝哭诉,说杨广调戏她。隋文帝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十分震惊。于是,他产生了废除杨广、重新册封杨勇为太子的想法。随后,隋文帝立即下诏,让柳述、元岩进宫,草拟废除杨广、改立杨勇为太子的诏书。

杨广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决定先发制人。于是,他立即率军逮捕了柳述、元岩。接着,他又让张衡把隋文帝身边的宫女太监全部打发走。就这样,隋文帝在当天不明不白的去世了。随后,他的儿子杨广即位,年号大业,这就是隋炀帝。

隋炀帝即位后,立即逼迫他的大哥废太子杨勇自杀,随后,他又平定了他的五弟汉王杨谅的造反。至此,隋炀帝的地位逐渐稳固了。

文章图片7

隋炀帝即位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隋朝的国力更加强盛。

第一,隋炀帝下令创办科举制度。

隋朝以前,我国古代选官的基本制度是九品中正制。220年,魏文帝曹丕根据大臣陈群的建议,设置了九品中正制。从此以后,九品中正制一直都是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选官的基本制度。

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旨在维护世家大族的利益,在设置之初确实为维护王朝的统治秩序和稳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九品中正制也埋没了大量的人才,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情况。这样一来,九品中正制又形成了士族和庶族对立的局面,严重激化了社会矛盾。

于是,隋文帝即位后,正式下令废除了九品中正制。至此,存世360多年的九品中正制正式退出我国历史的舞台。

隋炀帝即位后,为了满足人才的需求,以及士族衰落、庶族兴起的趋势,开始建立以科举制度为标准的选官体系。605年,隋炀帝设置了进士科。此后,隋炀帝又在进士科的基础上,又设置了明经科,并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分科选才制度。至此,存世1300年、对我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的科举制度正式建立了。

科举制度是继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以后,又一个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的选官制度,是我国古代三大选官制度之一。科举制度以考试作为选官的标准,选拔了大量的人才,打破了贵族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统治阶层的基础,缓和了贵族阶级和平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对封建王朝的统治秩序的稳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直到1905年,清朝统治者才下令废除科举制度。至此,科举制度才正式退出我国历史的舞台。

第二,隋炀帝下令修建京杭大运河。

隋炀帝时期,中原地区已经经历了连年的战乱和纷争,人口流失严重,土地荒芜,经济崩溃。然而,江南地区先后经历了从东吴、东晋、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六个王朝长达400多年的治理,经济发达,社会繁荣,人民富裕,成为了一个“金疙瘩”。但是,由于交通不畅,江南地区的钱粮并不是及时到达中原地区。因此,从江南地区到中原地区迫切需要一条通道把它们连接起来。

与此同时,589年,隋朝灭亡了南陈,统一了天下,结束了长达300多年的十六国南北朝的战乱局面。因此,隋朝内部的战乱逐渐减少。此时,北方的突厥、东北的高句丽不断南下,入侵隋朝的边境。因此,河北地区逐渐成为了隋朝时期的主战场和军事中心。但是,由于交通不畅,中原地区并不能把军队和粮草及时运输到河北地区。因此,从中原地区到河北地区迫切需要一条通道把它们连接起来。

至此,从江南地区到中原地区、从中原地区到河北地区之间的通道,已经成为了隋朝统治的需要,也成为了隋朝社会发展的需要。

604年,隋炀帝在前人和自然河道的基础上,正式决定逐渐京杭大运河。604年,隋炀帝在阳渠故道、汴渠故道的基础上,修建了通济渠(沟通黄河和淮河);同年,隋炀帝下令修建了邗沟(沟通淮河和长江);608年,隋炀帝在屯氏河、大河故渎、白沟的基础上,修建了永济渠(沟通海河和黄河);610年,隋炀帝在吴运河、秦丹徒水道、南朝运河的基础上,修建了江南河(沟通长江和钱塘江)。至此,到610年前后,京杭大运河已经基本完工了。

京杭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浙江杭州),全长2700多公里,从北到南分别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个部分,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形成了涿郡、洛阳、余杭三大地理中心,成功的把隋朝的军事中心河北地区、政治中心中原地区、经济中心江南地区连接起来,成为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文章图片8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我国古代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也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是我国古代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加强了隋朝的政治中心中原地区、经济中心江南地区、军事中心河北地区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对隋朝乃至后世所有封建王朝的社会稳定和巩固统治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京杭大运河的修建,大大促进了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和交流。它让京杭大运河沿岸地区的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了我国古代的经济中心和主要经济动脉。其中,江南地区和江淮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突飞猛进,直到今天,江南地区依然是我国最富裕发达的地区。京杭大运河修建完成以后,江淮地区的扬州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并留下了“天下之盛扬为首”“扬一益二”的美誉。

一直到清朝后期,随着长江运输、海运、京沪铁路的兴起,京杭大运河才逐渐退出了我国经济中心和主要经济动脉的地位。

第三,隋炀帝大力构建隋朝的统治体系,完善了隋朝的政治体系、法律体系、军事体系、文化体系。

在政治上,为了统治的需要,隋炀帝设置了殿内省,并与尚书省、内史省、秘书省、门下省合称为“五省”。并且,隋炀帝下令将太府寺改名为少府监,国子学改名为国子监,内侍省改名为长秋监,将作寺改名为将作监,再加上都水监,合成为“五监”。与此同时,隋炀帝下令州制改为郡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在法律上,为了改变隋文帝时期严酷的法律,607年,隋炀帝颁布了《大业律》。至此,隋朝的法律体系逐渐完善。

在军事上,隋炀帝下令将左右卫改为左右翊卫,左右备身改为左右骑卫,左右武候改为左右候卫,领军改为左右屯卫,并设置了左右御卫,再加上左右武卫,合成为“十二卫”。

在文化上,隋炀帝下令恢复了被隋文帝废除的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州学等教育机构,还下令兴建了更多的学校。并且,隋炀帝派人编写《长洲玉镜》、《区宇图志》等书籍。与此同时,隋炀帝还派人访求和保护民间的图书。隋炀帝时期,隋朝的藏书量达到37万卷,图书有7.7万类,是我国古代藏书量最多的朝代。至此,隋炀帝时期,我国的教育事业和文化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隋炀帝和他的父亲隋文帝的制度改革,是我国古代继秦始皇以后,又一次彻底的大变革,揭开了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制度体系的新秩序,影响了后世封建王朝的统治秩序和制度长达1000多年。

文章图片9

第四,隋炀帝亲征吐谷浑,并大力开发西域。

为了加强隋朝对西域的统治,隋炀帝决定打败西域地区的强国吐谷浑。608年,隋炀帝正式出兵攻打吐谷浑。不久,隋军大败吐谷浑。随后,隋炀帝设置了西海郡、河源郡、且末郡、鄯善郡四个郡,将甘肃、青海、新疆的大片土地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内。至此,亲征吐谷浑加强了隋朝对西域的统治,也为隋朝经营西域扫除了障碍。

610年,隋炀帝使用重大的待遇招待了西域的商人,让西域的商人免费吃住。隋炀帝的这一举措极大的激发了当时世界各国对中原王朝的向往,加强了世界各国对中原王朝的好感。从隋炀帝开始,隋唐时期出现了“万国来朝”的局面,成为了我国古代强盛的重要标志。

第五,隋炀帝下令营造东都洛阳。

605年,隋炀帝正式决定营造洛阳。随后,隋炀帝派杨素负责营造东都。在营造洛阳的工程上,每个月都会投入200万的民夫,并历时10个月。609年,隋炀帝下令,将洛阳改名为东都。

洛阳城包括宫城、皇城、外郭城三个部分。其中,宫城是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皇城是百官办公的地方,外郭城是百姓居住的地方。

营造洛阳是隋炀帝文治武功的一个重要步骤,它奠定了隋唐时期长安、洛阳共同为都城的局面的基础,为隋唐时期都市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此,洛阳这个沉沦了半个多世纪的城市开始再一次崛起,逐渐成为了与长安、扬州、成都并驾齐驱的大都市。

隋炀帝前期,隋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阶级矛盾缓和,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国力继续提高,达到了巅峰。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业盛世”。就凭这一点,隋炀帝就无愧于“千古一帝”的称号。

此时,隋朝先后经历了开皇之治、大业盛世,国力已经达到了巅峰,也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一个新高度。

然而,就在隋朝看似如日中天的时候,太阳已经在悄悄的倾斜。隋炀帝的穷兵黩武、急功近利终于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至此,隋朝进入到了危机阶段。

文章图片10

三.危机

隋炀帝即位时,位于隋朝东北部的高句丽逐渐强盛起来了。此时的高句丽不仅拒绝向隋朝进贡,还出兵骚扰隋朝的边境。至此,隋朝和高句丽的矛盾日益尖锐。

607年,隋炀帝巡游东突厥,在东突厥遇到了高句丽的使者,隋炀帝认为高句丽和东突厥有联合的趋势,如果,让它们联合起来,一定会对隋朝边境产生巨大的威胁。不久,隋炀帝让高句丽王高元去长安朝见隋炀帝,却遭到了高元的拒绝。至此,这两个事件成为了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导火索。

612年,隋炀帝发动了一征高句丽之战,集结了113万大军和200万民夫去攻打高句丽。结果,由于指挥失误,隋军被高句丽军打得大败,隋朝的30万先遣部队只剩下2700多人。至此,隋炀帝一征高句丽之战以失败而告终。

613年,隋炀帝发动了二征高句丽之战,集结150万大军去攻打高句丽。然而,就在这时,杨素的儿子杨玄感起兵反抗隋朝,并率军攻打洛阳。于是,隋炀帝不得不停止攻打高句丽,率军回到隋朝,救援洛阳,并把攻打高句丽的所有军事物资全部丢弃在了高句丽。至此,隋炀帝二征高句丽之战以失败而告终。

614年,隋炀帝发动了三征高句丽之战,集结了100万大军攻打高句丽。不久,隋军水军在平壤附近打败了高句丽的军队,隋朝大将来护儿在毕奢城打败了高句丽的军队。于是,高句丽王不得不派人向隋炀帝求和。至此,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之战以胜利而告终。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耗尽了隋朝的财力、兵力、人力、物力,给隋朝的老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负担。从此以后,隋朝的社会矛盾开始全面激化,隋朝的统治开始出现巨大的危机。

文章图片11

除此以外,隋炀帝还在605年发动了攻打林邑的战争,在608年发动了攻打吐谷浑的战争,在610年发动了攻打流求的战争,在615年发动了攻打突厥的战争。这些军事行动也耗费了隋朝大量的物力、财力、兵力、人力,进一步激化了隋朝的社会矛盾。

与此同时,隋炀帝修建大运河、营建东都、三下扬州也耗费了隋朝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并且,隋炀帝创办了科举制度,损害了士族的利益,使得隋炀帝失去了士族的支持。至此,隋朝的统治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611年,王薄在长白山发动起义,揭开了隋末农民起义的序幕。紧接着,窦建德、张金称、刘霸道、孙祖安等人也纷纷起义,反抗隋朝的统治。随后,隋末农民起义军的势力日益强大,迅速波及到全国各地,逐渐席卷了大半个天下。

面对隋末农民起义军的蔓延,隋炀帝使用残酷的手段对它们进行镇压和消灭。不久,隋朝陆续平定了张金称、刘元进:卢明月等人的起义。然而,翟让、窦建德等人却不断率领起义军打败隋军。至此,隋末农民起义军的声势更加强大。

613年,杨素的儿子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反抗隋炀帝的统治。不久,隋炀帝迅速镇压了杨玄感的叛乱。然而,杨玄感叛乱却成为了隋朝上层贵族反抗隋炀帝的序幕。

文章图片12

616年,隋炀帝从洛阳前往江都,这是隋炀帝第三次巡游江都,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巡游江都。从此,隋炀帝再也没有回到中原地区。

617年,隋炀帝的表哥、独孤伽罗的外甥李渊在晋阳起兵,反抗隋炀帝的统治。不久,李渊占领了长安和关中,拥立隋炀帝的孙子杨侑为皇帝,年号义宁,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至此,杨侑成为了隋朝的第三位皇帝。

随后,杨侑册封李渊为丞相,总揽朝政。至此,李渊独掌大权,杨侑只是李渊扶持的傀儡皇帝。

这时候,隋炀帝已经彻底摆烂了。他让人在江都附近不断挑选美女,扩充后宫,整天寻欢作乐。

而且,隋炀帝在这一时间里竟然照镜子,他曾经和萧皇后说:“好头颅,不知道什么刀剑能够斩下它。”此时,隋炀帝已经知道自己被杀是迟早的事情,因此,他时常把毒药带在身上,以此来保留全尸。

618年,隋炀帝决定不再返回中原。于是,他派人修建丹阳宫,打算迁居到那里。

然而,隋炀帝的士兵大多数都是中原人,都想着能够回到家乡,隋炀帝的这一举措无疑是失去了士兵的人心。因此,这个事件成为了江都兵变的导火索。

至此,隋朝进入到了灭亡阶段。

文章图片13

四.灭亡

618年,隋炀帝的另一个表哥、独孤伽罗的另一个外甥宇文化及利用士兵思念家乡的心理,发动兵变,攻打隋炀帝。隋炀帝兵败后逃到了西阁,被叛军抓捕。不久,宇文化及命令叛将令狐行达将隋炀帝缢弑。随后,宇文化及又下令杀死了隋朝的所有皇室成员。历史上把这一兵变称之为“江都兵变”。

隋炀帝被杀以后,隋朝已经名存实亡。至此,隋朝灭亡的命运已经彻底不可挽回了。

隋炀帝去世后,宇文化及拥立隋炀帝的侄子、秦孝王杨俊的儿子秦王杨浩为皇帝,年号天寿。至此,杨浩成为了隋朝的第四位皇帝。

随后,杨浩册封宇文化及为丞相,总揽朝政。至此,宇文化及掌控了朝政大权,杨浩只是一位傀儡皇帝。

不久,宇文化及在巩县被瓦岗首领李密打败,率领2万残余势力逃到了魏县。紧接着,宇文化及派人毒杀了杨浩,正式称帝,国号为许。至此,隋朝天寿王朝宣告结束。

隋炀帝被杀的消息传到长安以后,李渊觉得称帝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于是,618年,李渊逼迫杨侑退位,正式称帝,国号为唐,这就是唐高祖。至此,隋朝义宁王朝宣告结束。

一般来说,杨侑被历史承认为皇帝,与他一起称帝的杨侗和杨浩一般不被历史认可。因此,杨侑退位成为了隋朝灭亡的标志。至此,存世37年的隋朝宣告灭亡。

文章图片14

不过,隋朝还没有彻底灭亡。隋炀帝被杀的消息传到洛阳以后,元文都、皇甫无逸等人拥立隋炀帝的孙子、杨侑的哥哥杨侗为皇帝,年号皇泰。至此,杨侗成为了隋朝的第五位皇帝。

随后,杨侗派盖琮、马公政招降瓦岗首领李密,李密向杨侗投降。于是,杨侗册封李密为魏国公,并让他率军去攻打宇文化及。

不久,618年,段达发动兵变,杀死了元文都,拥护王世充。杨侗无奈,不得不册封王世充为尚书左仆射,让他去管理朝廷的所有军务。至此,王世充掌控了朝政大权,杨侗成为了傀儡皇帝。

619年,段达、云定兴等人朝见杨侗,说王世充功勋卓著,请求杨侗将皇位让给王世充。杨侗无奈,不得不将皇位让给杨侗。于是,王世充称帝,国号为郑。至此,隋朝皇泰王朝宣告结束。

620年,东突厥可汗处罗可汗拥立隋炀帝的孙子、齐王杨暕的遗腹子杨政道为隋王,重新建立隋朝,成为隋朝的第六位皇帝。历史上把这一隋朝称之为“后隋”。

并且,处罗可汗还将东突厥境内的中原官吏和百姓都交给杨政道治理。随后,杨政道前往定襄郡居住,并根据隋朝的制度,设置了百官,统治着1万多人的官吏和百姓。

不过,杨政道的“后隋”仅仅是东突厥扶持的傀儡王朝,它的存在和命运都要被东突厥控制和主导。

文章图片15

630年,唐朝大将李靖率军灭亡了东突厥,东突厥颉利可汗带着杨政道和隋炀帝的皇后萧皇后一起向唐朝投降。

至此,隋朝彻底灭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