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最繁华商业街和平路,当年书店林立,如今为何没了文化味?

 积沙成塔0u3svg 2023-03-21 发布于天津

和平路书店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天津商业中心和平路一带分布着十几家书店,那个年代,即使最繁华的商业街,也有浓浓的文化味。这种文化味起源于天祥市场。1924年,位于法租界梨栈地区的天祥市场开业,轰动天津,人流不息。天祥市场以出租铺户摊位的方式招商,经营日用百货、金银首饰、古玩玉器,图书业也紧随其后,市场内聚集了不下三四十户书店,几乎占据了二、三楼两层。

天祥市场内各家书店基本是个体经营,业务范围不同,经营古旧书包括碑帖、字画的,约占半数以上,从业者阅历丰富,懂得版本,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获利不菲。永和书局张璞臣按废纸价格收购一批旧书,竟从中拣出《永乐大典》两册,以高价卖给了著名学者顾颉刚。而由于旧书包罗万象,淘书人也往往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惊喜。

天祥市场

经销新书的如联华书局、华东书局、大庆书局、美丽书局,大多从上海直接进货,以畅销的现代文学与社科理论书籍为主。经营旧书的如瑞记书局、存仁书局、耕余书局、艺文书局,深入住户或旧物市场低价成批买进旧书,整理上架销售。

藏书家、散文家黄裳,30年代就读于南开中学,此后在天津生活了十年。他的藏书生涯就是从和平路劝业场、天祥市场开始的。他认为劝业场、天祥市场是非常可爱的地方,劝业场更新、更先进、更洋化,甚至连旧书摊也不例外,有很多“五四”以后出版的新文学著作。黄裳只要见到鲁迅、冰心、周作人、朱自清、郁达夫等人的文集,无论什么版本,都会买下来。他买到了鲁迅《朝花夕拾》初版“毛边本”,给留下难忘的印象。

和平路书店

书亭

劝业场的旧书市场,也有让黄裳“望而却步”的地方。那里有几家北京著名书店的分号,窗明几净,珍本万卷。有一次他壮着胆子闯进去,看到了光绪年兰雪堂刊本《桃花扇》,纸墨明净,镌刻工雅;还有依照宋本原样精刻的《宋人词集》,装帧豪华,用纸考究,但这些书价格不菲,他一个穷学生,只能望梅止渴。

1950年元旦,黄裳再次来到天津,到劝业场、天祥市场故地重游,遛旧书摊,看了几种明抄善本,这些书从前只能看看,此时他已经有钱购买了。不过新文学的旧本却少了很多,只买到了“未名丛刊”初版本的《小约翰》。

和平路书店

到60年代,已经成为“人民商场”一部分的天祥市场,仅存一家古籍书店,位于市场二楼楼梯旁,分两部分,一半经营新书,一半经营旧书。天祥市场的书店走向衰落。

80年代以前,位于百货大楼对面的和平路新华书店,是天津最大的书店。整个空间巨大而通透,迎面墙上悬挂着巨幅的“马恩列斯毛”画像,四周是一圈柜台,书就整整齐齐地摆在柜台里面和后面的书架上。那时买书不是开架售书,人们隔着柜台找店员帮着拿书,翻一两本不买,就觉得不好意思了。70年代中期出版稍稍松动,和平路新华书店开始卖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书店内外水泄不通,人们蜂拥而至,只为买书。

和平路工具书店

改革开放后,和平路一带成了天津的图书中心,整条街包括科技书店、教育书店、少儿书店、古籍书店等,再到滨江道,还有光明影院下面的滨江书店、美术书店、外文书店、音像书店……很多人逛和平路,主要是逛书店,买书。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外文书店一楼的大厅,全部是磁带和唱片的专柜。那时候还没有CD,十几寸大小、装在方方正正封套里的黑胶唱片,整齐地排在货架上,大多是香港歌星的专辑。当时售价在20元左右,偶尔还会有些积压的唱片降价出售。时至今日,黑胶唱片成为收藏热点,不知道多少人后悔那时为什么没把那些黑胶一网打尽。当时还有一种卡带,是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的原装进口版,售价14元,品种不多,但在外文书店都可以找到。离此不远、中国大戏院正门对面还有一家专门卖磁带唱片的音像书店,相信很多歌迷都还记得那里。

似乎是一夜之间的事,但却已经过了时代的轮回。和平路上一家挨一家的书店,变成了各种门脸店铺,商业街再无书香。文化味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迅速消失了。(文:何玉新)

和平路少儿书店

和平路旧书门市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