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盒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留言交流
编者按:本文节选自詹安泰先生《词史与词境》一书中《论修辞》这一章,详细讲解了词的修辞与作风之间的关系。詹安泰先生将词的作风分为“拙质”、“雅丽”、“疏快”、“险涩”四大类,并且详细分析了这四种作风的修辞技巧。
我国文学,无论其为文言或语体,对于修辞,均须讲求,方法甚多,形式不一,欲细为研究,使成体系,加以说明,殊非易事。……词之修辞现象,最为繁杂,而其修辞技巧之运用,亦万有不齐。兹篇所述,略具椎轮而已,事属草创,未敢遽云完备也。
——詹安泰
论修辞(节选)
文 | 詹安泰
词之修辞与作风
作风不同,修辞斯异,盖作风就整体言,修辞就个体言;作风就已成之形式言,修辞就运用之技巧言,二者固有密切之关系也。作风变,其修辞技巧之运用必随之而变;作风不变,则虽其词之内容屡变,其修辞技巧之运用自若也。例如李煜之词,自其内容观之,盖经三变矣:始而愉快,继而忧郁,终乃悲苦,一随其身世之环境为转移。然其有感即发,遇事直书,“乱头粗服”之作风——即其修辞技巧之运用,则未始或异。故修辞与作风,犹影之随形,响之应声,何种作风,则用何种之辞、字,殆必趋于一律。
词之作风可分成若干派,其修辞亦然,括而为言,可分四派:
(一)拙质
拙质一派,最尚白描,甚少粉饰,抒情适如其情,叙事适如其事。其修辞之目的,在明白,在逼真,即偶用想象略施衬副,亦必深入浅出,绝不费解。此其长处在切挚动人,而其短处在浅陋凡近。偏重内容美,忽略形式美,非有真情实感者不易下笔,故特重体会与经验。惟善体会、多经验者,斯能恰到好处,专恃工力者最多只能讲求形式上之自然。内容苟不深美,虽形式自然,难免浅陋凡近也。故在修辞技巧言,拙质为最初步;而以修辞效用言,则拙质为最成功,盖惟拙质之语调,入人最易而感人最深也。大抵一种文体产生之初期,拙质之作品最多,以其偏重内容美而忽略形式美也;然当一种文体既已发展成熟时,亦有专事讲求拙质者,则以一方既厌雕缋满眼之修辞美,一方又深知入人最易、感人最深之拙质美之有广溥之效用也。王鹏运曰:“宋人拙处不可及,国初诸老拙处亦不可及。”(见《蕙风词话》)最近词家每标“重”“拙”“大”为作词之极诣;彭孙遹谓:“词以自然为宗,但自然不从追琢中来,便率易无味。”(《金粟词话》)则皆词学发达后之词家专意讲求拙质美、自然美之明征也。夫如是,则拙质为修辞之最初步者反成修辞之最高点矣。故初期之拙质,为自然之拙质,其美在内容;后期之拙质,为由“追琢中来”之自然拙质,其着力在修辞,但不至于“率易无味”,则犹兼重内容耳。故拙质一派,似若与修辞无关,而言修辞者仍不能不讲求拙质。拙质之词:唐人最多,《云谣集》与《尊前集》所收唐人词,大都属于拙质一派;五代北宋人词,亦屡见不鲜;南宋以下词,间有一、二而已。然以拙质名家者,则自古及今,未之或觏,故有拙质之篇章,无拙质之专集,即如知讲求拙质、讲求自然之王鹏运、彭孙遹辈,试读王之《半塘定稿》与彭之《延露词》,亦不尽拙质,不尽自然也。兹举唐宋人词各一首,以见一斑:
凤归云
(唐)无名氏
怨绿窗独坐,修得为君书。
征衣裁缝了,远寄边虞(隅)。
想得为君贪苦战,不惮崎岖。
中朝沙碛里,只凭三尺,勇战奸愚。
岂知红脸,泪滴如珠?
枉把金钗卜,卦卦皆虚。
魂梦天涯无暂歇,枕上长嘘。
待卿回,故日容颜憔悴,彼此何如!
斗百花
(宋)柳永
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
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
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
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
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
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
与解罗裳,盈盈背立银 ,却道“你但先睡”。
抒情叙事,明白晓畅,绝无雕饰,而自具真美。北宋以前词,有当时极负盛名,传唱几遍,今日读之,觉平平无奇者,一方固由声乐谐叶之美,吾人已无由窥见;一方则在于不加敷抹,容易使人感受也。此皆属于拙质一派之词,又非专讲修辞者所能为役。故挽近词人,虽极意讲求“重”“拙”“大”,重大诚可学而能,至拙质一层,欲复北宋以前之旧观,则终不可得也。
(二)雅丽
雅丽一派,最重辞藻,于修辞技巧,极为讲究:镂金错采,骇绿纷红,设色选声,铢两悉称,使人目眩,使人意荡;方之诗文,颇近齐梁,以视拙质,霄壤判矣。其上焉者,先具美质,复施严妆,临镜笑春,当垆卖艳,盛丽妖冶,兼而有之,所谓“游金、张之堂,揽嫱、施之袂”者也。其修辞之目的在求雅丽,多形状之辞,兼比兴之义,细意琢磨,不惮涂抹,欲以人力,巧夺天工,故有实质平庸,一经润色,顿足移魂荡魄者。以修辞效用言,或仅限于文人学士之欣赏;而以修辞技巧言,则无式不备,无美不收。此在一种文学演进之过程观之,惟发展至最灿烂之时期能臻此境,过此非晦昧则变质矣。词自《花间集》作者历北宋晏氏父子,欧阳修、张先、柳永、贺铸、秦观、周邦彦,以至南宋之姜夔、史达祖、王沂孙等,莫不以雅丽为归,推为词之正统派焉。举例如次:
菩萨蛮
(唐)温庭筠
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
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
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木兰花
(宋)晏幾道
鞦韆院落重帘暮,彩笔闲来题绣户。
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絮。
朝云信断知何处?应作襄王春梦去。
紫骝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
大酺
(宋)周邦彦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
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
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粘帘竹。
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
奈愁极频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
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
怎奈向、兰成憔悴,卫玠清羸,
等闲时、易伤心目!
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
况萧索、青芜国。
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夜游共谁秉烛?
翠楼吟
(宋)姜夔
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
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
层楼高峙,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
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
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
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消英气。
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绮罗香
(宋)史达祖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
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
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
最妨他、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
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
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
记当日、门掩梨花,翦灯深夜语。
诸制皆精巧工丽,字字几经锤炼而后出,骤览之不易得解,细加咀嚼,情味乃觉无穷,非深于此道者不易为亦不易辨,斯真修辞之上驷也。为此等词者,色、味、声、情种种,无一可以忽略,大抵色须鲜妍明艳,味须隽永浓至,声须响亮谐协,情须委婉深曲,诸美毕具,而后能使实质平庸者成为美妙,实质美妙者弥增其动人之力量。故有一词之成,“过旬涂稿乃定”(姜夔《庆宫春》序中语),十词之成,“阅数月而后定”(周密《木兰花慢》序中语)者,其经营之苦,可想而知。惟其成词之不易,故研治词之修辞者,对此尤宜竞竞也。
(三)疏快
疏快一派,最重流利跳荡,往来飘忽,不易纳以常轨,既殊拙质,亦异雅丽。大抵主拙质、主雅丽者之修辞多冲澹、委婉、幽静与细腻,而主疏快者之修辞,则多超逸、呼应、翻腾与阔大,二者作风,截然不同,前者以柔厚密丽为美,后者则以雄健顿宕为美。疏快派视雅丽为后起,而其流亦甚长,宋自苏轼以降,若晁补之、朱敦儒、辛弃疾、陆游、刘克庄、刘过、刘辰翁以及金之蔡松年、吴彦高、元好问等,均此派之卓卓者。推其为此之意,殆亦久厌绮罗香泽,故尔别张一军也。此派词之长处,在摒去堆砌、敷抹与晦昧之弊而有独往独来之概,无事不可入词,无意不可入词,不尽以词为言情之作,使词界大加开拓,词体得与诗、文同尊,分道扬镳,不复受人鄙夷而目为小道;其短处即在取材太易,俯拾即是,时时陷于浅率,亦或失之粗犷。其选字贵大而圆,工巧非所尚也;其遣辞造句贵显豁而生动,凝炼非所尚也。天风海涛之声,固不伦于银箫玉笛,与庙堂之钟罄,亦各殊其音响焉。例如: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聒龙谣
(宋)朱敦儒
肩拍洪崖,手携子晋,梦里暂辞尘宇。
高步层霄,俯人间如许。
算蜗战、多少功名?
问蚁聚、几回今古?
度银潢、展尽参旗,桂花澹月飞去。
天风紧,玉楼斜,舞万女霓袖,光摇金缕。
明廷宴阕,倚青冥回顾。
过瑶池、重借双成,就楚岫、更邀巫女。
转云车、指点虚无,引蓬莱路。
念奴娇
(宋)辛弃疾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
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
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
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
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
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大江东去
(金)蔡松年
倦游老眼,放闲身管领黄华三日。
客子秋高茅舍外,满眼秋岚欲滴。
泽国清霜,澄江爽气,染出千林赤。
感时怀古,酒前一笑都释。
千古栗里高情,雄豪割据,戏马空陈迹!
醉里谁能知许事,俯仰人间今昔。
三弄胡床,九层飞观,唤取穿云笛。
凉蟾有意,为人点破空碧。
临江仙
(金)元好问
邂逅一尊文字饮,春风为洗愁颜。
花枝入鬓笑诗班。
登临千古意,天淡夕阳闲!
南去北来行老矣,人生茅屋三间。
何人得似谢东山?
紫箫明月底,高竹倚风鬟。
或气象雄阔,笔力健举,或意态萧闲,风神澹宕,无一靡弱句,无一尖纤字,不尚彩色而自能动人。律以常例:文字素朴者宜说明、记叙,彩藻富丽者,宜抒情、述感,文字素朴而欲其动人情感乃至使人惊心动魄,则于修辞技巧之运用必有异乎常轨者,即多用易引人刺激之字眼,多用特为灵活之句法,化平庸为生新,驱质实使超脱。疏快派之修辞,殆皆类此。
(四)险涩
险涩以修辞言,非别体僻调之谓。险易见巧,涩易得重,故欲辞巧而句重者,每尚险涩。一种文体,于既已发展后而逐渐凝固时,大都有此斗险逞涩之习。以词之历程观之,则此派之产生,一方由过事雅丽而陷入锤凿,一方则以厌恶疏快而专事琢雕,时期实在上列数派之后。北宋词家,如张先之奇矫、贺铸之幽索、周邦彦之老辣,手法不同,而修辞均主雅丽,尚未至于险涩也。李清照有“险韵慵烹”之语,然观其所自作,亦不与险涩派类。至南宋吴文英出,始以险涩为主,用字惟求新僻,造句力避圆熟,一意既立,层折必多,一笔之用,顺逆必判,显豁之作,十无一二,点滴不苟,穷极修辞,较雅丽派,尤为特甚。合者亦可以人巧夺天工,使人神观飞越;其下者,则至于蒙头盖面,堆垛晦昧,真意难明,劳而无功,欲益反损焉。自吴文英以下,若杨缵、若周密、若陈允平,均此派之翘楚也。常州词派乃至近百十年来专学梦窗者,为数甚多,每悬“涩”字为作词之无上法门。承学之士,雕肝镂肾,一字之改,或十数次,一词之成,动辄经月,用心愈苦,则于修辞之道,致力愈深,修辞技巧,至此乃奇变异常,不可方物。平情而论:险涩非词之病,险涩而至汨没真意,乃真大病耳。此则不善运用修辞技巧者之过,于修辞之真价,固无或少减也。险则易怫常情,涩则易伤气格,险而能安,涩而能达,固词坛之佳制,抑非寝馈功深者莫能为也。例如:
澡兰香
(宋)吴文英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
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
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
黍梦光阴,渐老汀州烟蒻。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薰风燕乳,暗雨槐黄,午镜澡兰帘幕。
念秦楼、也拟人归,应翦菖蒲自酌。
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曲游春
(宋)周密
禁苑东风外,飏暖丝晴絮,春思如织。
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
漠漠香尘隔,沸十里、乱丝丛笛。
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
柳陌,新烟凝碧,映帘底宫眉,堤上游勒。
轻暝笼寒,怕梨云梦冷,杏香愁 。
歌管酬寒食,奈蝶怨,良宵岑寂!
正满湖碎月摇花,怎生去得!
绛都春
(宋)陈允平
鞦韆倦倚,正海棠半坼,不耐春寒。
雨弄晴,飞梭庭院绣帘闲。
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
雾蝉香冷,霞绡泪揾,恨袭湘兰。
悄悄池台步晚,任红薰杏靥,碧沁苔痕。
燕子未来,东风无语又黄昏。
琴心不度春云远,断肠难托啼鹃。
夜深犹倚,垂杨二十四栏。
设色选声,凿险锤幽,迥不犹人,匠心独运,虽由雅丽派出,而雕炼过之,此三首者,犹其情辞并茂者耳。张玉田媲之为“七宝楼台,炫人耳目”,实为确论;顾谓其“拆碎下来,不成片段”,则似不尽然。主险涩者之用字,诚不免于尖纤,然而不至于薄弱小巧者,则其造句运笔能涩之效也。盖字句涩则求重易,意笔涩则求厚易,尖纤而济之以重厚,故不流于薄弱或小巧,此则在修辞上盖煞费经营,非可一蹴而几矣。
上列四派,自其产生之时期言,拙质最先,次为雅丽,次为疏快,最后乃为险涩,过此以往,虽有特著之作家,举莫能外此范围也。疏快薄彩藻略近拙质,而视拙质为奔放;险涩重彩藻略近雅丽,而视雅丽为斫削,至于修辞技巧之运用,各有其独到之处,未易强为轩轾也。
本文部分内容节选自《词史与词境》
詹安泰 著 彭玉平 编选、导读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来自: 杏坛归客 > 《诗词艺术》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语文公式
语文公式。语文答题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文章以"山格"为题,以拟人化的手...
古诗的表达技巧
(2)答题方法和步骤提问方式: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要点:①准确地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2、答题方法(...
大学诗词教程(十五)
这首词"望处"二字,一直贯注到结尾的"斜阳",整首词,都是词人在登高临远时的所见、所感。现实的遭遇,经过词人内心的醖酿,成了一种情感,而这种情感又投射到可感、可觉之境中,...
诗歌鉴赏 第 3 节 鉴赏表达技巧 板块(考题)精练
【参考答案】柳诗借景抒情,王诗借古抒怀。解答此题,一要准确回答出诗歌主要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二要分析诗歌是怎样运用反衬的,三要分析诗歌运用反衬的表现手法对表现诗歌主旨有什么作用。第(1)...
2019中考古诗词鉴赏题解题技巧及专练
2019中考古诗词鉴赏题解题技巧及专练。1、基本策略:从语言入手,通过言语变异现象的分析,把握诗歌形象的特点,理解诗歌传达的思想情感,然后再分析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
小学到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公式
小学到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公式小学到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公式整编:书香育英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答题...
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
(3) 议论(4) 说明(5) 描写:正侧、点面、细节、白描2、 修辞手法3、 表现手法:衬托、渲染、对比、用典、想象、联想、象征、抑扬4、 结构技巧: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层层深入、铺垫照应、首尾呼...
古诗词中的一些常用表达技巧
古诗词中的一些常用表达技巧。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诗人开始写“地”、写“鸦”,而不写月,但却让我们分...
初中语文答题公式巧解
【转载】初中语文答题公式巧解【转载】初中语文答题公式巧解。初中语文答题公式巧解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