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史》:西晋的隶书

 三个小布丁 2023-03-21 发布于河南
我们知道,在秦代小篆是官方“正体”字,到了汉代,隶书是正体字。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已经出现楷书,但隶书还保留了它“正书”的时代地位,人们在重要的正式场合需要端正、庄重的书体时,更多使用隶书。因此,西晋的隶书需要认真关注。
现在我们所见的西晋隶书遗迹,数量多于曹魏时代,品类也非常丰富,有碑刻、神道题字、墓志、墓门题记、石椁题记、石柱题字等,大多见于当年丧葬的遗物上。较为著名的有《郛休碑》、《任城太守孙夫人碑》(或简称《孙夫人碑》)《潘宗伯等造桥格题字》《太公吕望表》(或简称《吕望表》)《骠骑将军韩府君神道》以及《刘韬墓志》等。
下面择要介绍一下:
先说《孙夫人碑》。
清代文学家(也是书法理论家、书法家)刘熙载在《艺概·书概》(这本书也值得关注,特别是《书概》部分,应当系统阅读)中说:

(刘熙载画像)
“晋隶为宋、齐所难继,而《孙夫人碑》及《吕望表》尤为晋隶之最。论者以其峻整超逸,分比梁、锺,非过也。”
他认为,《孙夫人碑》和《吕望表》是晋隶中的精品,甚至可以与汉魏时期梁鹄、锺繇的隶书书法相提并论。杨守敬评《孙夫人碑》也说“是碑变汉人体格,而一种古茂峭健之致,扑人眉宇,以之肩随汉、魏,良无愧也。”也将它与汉碑并举,足见他们对《孙夫人碑》的看重,看一下拓本:

(《孙夫人碑》拓本局部)
如果只乍一看,我们会感觉这些理论家与实践家们的评说无误,但如果细审,是不是就会发现,形神之间,它已去汉隶有距离了。
再看他们提到的《吕望表》:

(《吕望表》拓本局部)
是的,因为界格的局限,反倒不如《孙夫人碑》古朴、大雅。
更优秀的晋隶,是晚近发现的《杨骏墓志》,《杨骏墓志》刻于公元291年,已是西晋后期,看拓本:

(《杨骏墓志》拓本)
像不像《熹平石经》上的隶字?诚如刘涛先生所言:”该志笔体接近汉隶,在《曹全》《华山》之间,结字工稳似《曹全》,波磔翻飞如《华山》,而且波挑作圆笔
再看《冯恭石椁题记》,如图:

(《冯恭石椁题记》拓本)
显然,它也有汉隶余韵,一行直行的二十八个字,字字顶接,字形大小不一,或方、或长、或扁,有随意自然的天趣而不粗俗,有隶式的规矩而不着意翻挑。也许是因为题写在石椁的边上,不是写正规的碑志,用不着那么郑重其事,作者不必小心翼翼,斤斤计较地书写,因此天趣横流。
如果比较《冯恭石椁题记》与《杨骏墓志》,后者的笔法和形态更近于汉隶,而前者则书写意韵与汉隶相通。
其实,西晋的隶书,书刻精整者大多沿袭曹魏隶法,如《皇帝三临辟雍碑》:

(《皇帝三临辟雍碑》拓本)
它笔画方棱,锋芒毕露,字形长方(不像汉隶的扁方),结字疏朗,很接近曹魏的《王基残碑》,而上面的《孙夫人碑》则很像《孔羡碑》。
实际上,书刻精细的西晋隶书,写法上有许多共通之处,例如:
“彳”的首笔写成短撇,作横向撇出;短撇则写作方头锐尾,像楷书的短撇一样;“亻”旁,撇笔作折角状,左端如燕尾……还有见之于长横起笔处和长撇波挑的“折刀头”等等,这些写法,大多沿袭曹魏隶法,寻绎渊源,当然是蔡邕、梁鹄的余绪
但晋人的隶书笔法已经走样,下笔的一招一式只是在表达隶书的程式化特征。写手的功夫可谓精湛,技法十分娴熟,也不乏工稳精致之作,他们应规入矩的努力和不敢放肆的认真,却写不出汉隶沉雄、洒脱的气质,徒有华丽的外表了。
深究其理,大概是晋人的风格、气度、学识已远不如汉人那般淳厚、沉雄与渊博了。由此想来,如果真想学汉隶,不仅要在笔法、结字上下功夫,还要从学识修养上下功夫。
下一篇,我们说西晋的草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