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守 望

 夏天微语789 2023-03-21 发布于江苏

守 望

2023-03-20 00:00军报解放·■刘殿如 张兰成

 阿木古郎,蒙语意为“平安”。载人航天任务主着陆场区,位于内蒙古中部阿木古郎草原。这里自古就是一片神奇美丽的草原,自从与“神舟”结缘,更是闻名天下。随着杨利伟、聂海胜、景海鹏等航天员从这里平安归来,阿木古郎便有了一个新的名字“神舟家园”。

  一

  2003年金秋,阿木古郎草原。为了华夏数千年飞天梦想的实现,为了神舟五号的平安着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航天人在这里驻扎,默默地做着准备工作。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医疗救护队就是其中的一支队伍。虽然人们在电视屏幕上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但他们在航天员生命安全保障系统中起的作用却是不可替代的。

  10月15日上午9时,随着响彻神州大地的一声“点火”口令,长征2F运载火箭搭载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腾空而起。当天深夜,远在内蒙古腹地的陆、空两路搜救人员,扎进深夜漆黑的草原,前往理论落点。神舟医疗救护队就在其中。

  这是中国第一次航天救护,专家组进行过多次演练,构建了一整套医疗救护程序。医疗救护力量包括一架由军用直升机改装的特种救护直升机和两台特种车辆,上面配装数百件便携式特种疾病急救器材,相当于把国内最高水平的ICU移到了大草原上,且兼具机动、灵活的特性。

  离飞船返回时间越来越近,翘首期盼的医疗救护队员发现,风突然停了,大地沉入一片宁静。渐渐地,晨光从夜幕后面投射出来,前几天的暴雨阴云已不见踪影……“老天爷与我们配合得真默契,天气太好了!”大家不约而同地感叹道。

  “飞船进入大气层!”这时,人们看到一道火光划过天空,犹如一颗星星在缓慢移动。

  6时23分,飞船终于拖曳着红白相间的降落伞从天而降……

  医疗救护机跟随指挥机几乎同时降落。神舟飞船在晨光中散发着迷人的光辉,杨利伟头倚舷窗,神情稳定。

  “你现在怎么样?”

  杨利伟回答:“感觉正常。”医监医保检查后宣布:航天员安全!

  现场沸腾了……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向世界宣告:中国首位飞向太空的航天员各项生理指标完全正常!

  面对首次载人航天的重大任务,医疗救护队专家岳茂兴此时无法平静。他深知着陆场天气、飞船下落时的姿态等情况的变化,都可能导致航天员发生不可预测的疾病。也是从那时起,医院成立了全军第一个“特种病医学中心”,专门对航天特种疾病展开研究。

  岳茂兴是个执着的人。他明白,航天救护的前提是找到航天疾病的致伤机理。这方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只能自己做实验,探索研究治疗途径。那次,为了获得航天疾病的致伤机理,岳茂兴和同事们在实验室里待了三天三夜,用推进剂做染毒实验。3天后,大伙一出来全倒下了,发烧、咳嗽,不同程度地出现中毒症状。回想起那一幕,岳茂兴的眼圈红了:“都知道这种染毒实验可能导致疾病,但大家还是无所畏惧,一直坚持做实验。”

  经过几年艰苦的研究工作,他们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填补了航天特种疾病研究与救治的空白。2003年,特种病医学中心获得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岳茂兴也荣立二等功。

  二

  2008年9月23日,神舟七号返回前最后一次搜救综合演练,在距离内蒙古四子王旗60公里外的主着陆场理论落点进行。飞船升空后,医疗救护队的工作时间表进入了紧张的倒计时……

  这次发射选择在夜晚进行。返回时是黄昏时分,随着天色渐暗,医疗保障难度加大。

  要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必须从医疗救护演练抓起。演练一般都在深夜进行,采取“一机盯一人”的办法展开。演练中,航天员“被动出舱”指令下达后,队员们首先要将模拟航天员抬到铲式担架上,迅速判断病情后,立即护送进入机载平台。一人输送氧气,一人建立心电监护,还有一人建立静脉通道,按照救护程序展开急救……为顺利完成任务,救护队数十次挺进草原,熟悉地形地貌、丰富药品配置、完善救治方案,建立适用于夜间环境的医疗操作规程。茫茫大草原留下了神舟医疗救护队员们一次次医疗救护协同演练的身影……

  “夜漫漫星闪光,太空中有个美丽的地方,飞船在那里翱翔,国旗在那里飘扬,那是英雄的战场,是天使守望的天堂。”这首歌是医疗救护队员自己创作的。从神舟五号开始,医疗救护队就枕戈待旦大草原,保持着全时待战、随时能战的状态,默默守护着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刘志国博士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烧伤整容专业。这个专业要是在地方医院那可是“香饽饽”,可他偏偏要当航天事业的“痴心汉”。工作家庭一肩挑的爱人非常辛苦,一天晚上在电话里对他说:“我不求你别的,起码要个全家人团聚吧!”一句话让刘志国辗转难眠,好不容易睡着了,梦见的却是航天员安全归来……直升机上不允许有高压氧设备,为了能让呼吸机上机载平台,麻醉科专家方伟武自己动手改装了呼吸机。可没承想,刚到草原第二天,他就连续接到母亲、妻子、孩子病倒的消息。同事把他的困难“捅”了出去,领导来问他,他却说:“家里的事我都安排好了。试验任务这么大的事,我不能回去!”

  “只要存在0.01%的可能,我们就必须做好100%的准备。”医疗救护队对每一处可能发生意外的地方、每一种可能出现的伤情,都制订了相应的救治措施,并反复进行演练。

  神舟十一号任务是首次冬季返回,医疗救护队演兵主着陆场56天,开展野外低温微光条件、直升机空中医疗救护实操等训练数十次。

  为保证低温条件下能够顺利安全地为航天员实施救治,女队员们巾帼不让须眉。吴洁在零下十八摄氏度的冬夜进行户外实测,采集每小时液体温度变化数据,绘制温度变化对输液影响曲线,研究改进增温保温措施,直至达到最佳效果;周莉不顾晕机反应,全程半跪在直升机上完成所有演练课目;王媛在颠簸不稳的机舱内苦练检查、治疗和“盲扎”技术……

  直升机环境噪音大,救护队员无法听清医生的指令,他们与医生研究发明出一套医嘱手语,保证了医嘱指令的准确传达。医疗救护队员们说:“航天员的正常出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也许永远用不上我们这支队伍,但我们必须时刻精益求精地准备着!”

  三

  飞机载着神舟医疗救护队从北京径直向西北飞去,那天是国庆长假的第3天。当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救护队员们已到达东风着陆场——执行神舟十二号医疗救护保障任务。

  此次医疗救护任务与以往不同:着陆场地调整为额济纳旗大沙漠,保障条件更加艰苦;由过去单一负责主着陆场的医疗救护保障调整为飞船待发段、上升段、在轨飞行段和返回搜救段的全过程医疗救护保障;航天员在轨时间刷新最长纪录,骨流失、肌肉萎缩等情况肯定存在,返回后重力再适应难度加大。这些都对医疗救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载誉归来。在这次任务中,消化内科主任李连勇制订了长达150页的载人急救标准化流程,全面检查和指导3名航天员在发射及返回期间的医疗保障工作。在当天的电视画面中,李连勇就站在航天员聂海胜身后。被问及“在直升机索降训练中如何克服恐高症”时,李连勇轻描淡写地开玩笑说:“多吓晕几次就不怕了。”

  飞船返回一旦偏离落点,落在沙漠、山地,搜救直升机无法降落,车辆无法进入,医疗救护队员必须随身携带舱前急救设备,负重在沙漠、山地中奔跑,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展开紧急救治。练体力、练臂力、练耐力……夏日戈壁骄阳似火,风沙弥漫,一天训练下来,队员们一个个都成了“沙人”。

  直升机索降训练,是医疗救护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望着悬垂在直升机舱口随风摇摆的绳索,有的医护队员忍不住两腿发抖,但一想到航天员正在等待救护,对高空的恐惧瞬间被强烈的责任感化解。特勤诊疗科主任谭荣率先从15米高处成功索降,12名救护队员紧随其后,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任务期间,直升机搜救训练、空地协同搜救训练、全系统全流程综合演练,医疗救护队员全部参与其中。

  “报告指挥员,发现救援目标,迅速展开查核。”“伤员脊柱受创,活动性出血,血压降低,呼吸急促,需要立即抢救!”演习中,脊柱外科医生陈志明密切关注人体数十项指标参数变化,仅用90秒就完成了脊柱保护……

  2022年4月4日,夜幕降临,月亮高挂天空,银色月光洒满苍茫辽阔的大漠戈壁。东风着陆场所在区域,医疗救护队早已各就各位、蓄势待发。

  神舟十四号医疗救护保障任务持续长达240多天,队员们远离家人,坚守在医疗救护第一线。

  去年6月,组派神舟医疗救护队时,副主任医师宋小勇第一个递交“请战书”。那时,他爱人已怀孕6个多月,大女儿也刚上小学,家人都希望他能留下来。他对妻子说:“执行任务是大事,家里的困难咱们想办法解决。”他把远在江苏徐州老家的母亲接过来照看妻女,自己则一头扎进医疗救护任务中。任务结束时,他的孩子已经满月。泌尿外科医生陈锐的孩子正逢中考,因为执行任务,他不能在家陪伴。他说:“我和孩子已经约好要比试比试,看谁能把自己的任务和功课完成得更好。”他用实际行动教育孩子懂得什么是责任和担当。

  “当苍穹奏响雄浑的乐章,我们在戈壁守望着惊天的回响;当大漠披上节日的盛装,我们在远方默默地收起行囊。航天员健康返航,是对医疗队员最大的褒奖……”每当听到这熟悉的旋律,医疗救护队员都会动情地说:“为航天员撑起生命安全'保护伞’,永远是我们的第一使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