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约车司机接单途中猝死引发关注,行业内卷下,司机高时长高负荷工作成常态!

 网约车观察 2023-03-21 发布于广东

又一名网约车司机倒在工作岗位

3月18日,浙江嘉兴一名网约车司机在接单途中猝死后车辆高速撞向路边车辆才停下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后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关注。

据了解,涉事司机大概为50岁左右的年纪,事发时网约车上还有一名男乘客,当时乘客发现司机闭着眼打呼噜,可是怎么拍打司机都无法将司机叫醒,最后车辆以约50公里左右的时速撞向路边车辆后才停下。

事后救护人员赶到现场后发现司机心跳已经停止,宣布死亡。

看到很多网友在视频下方留言表达了对这名司机离开的惋惜,正如一名网友评论的“骆驼祥子到死都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一样,当下的网约车行业严重内卷下,网约车司机的收入问题,权益保障问题真的应该重视了!
小编曾经采访过一些跑了3年以上网约车的老师傅,这些司机都反映一个问题,那就是3年前一天跑10个小时流水收入可以达到500元,而现在想要跑到流水500元,至少需要13个小时,也就是说同样的收入,现在所付出的时间要比三年前多四分之一。
行业内卷下,任何一家网约车平台都没有找到一个既可以平衡司机收入又可以提高乘客打车增长的方法,业内人士都知道网约车行业离开了补贴就很难有增长,想要获得增长只能牺牲一方的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网约车司机自然成为首选,毕竟把原本应该给司机的那部分钱拿去补贴市场提高乘客打车需求,换来了订单增长既可以让平台快速发展又可以让司机陷入单子接不完的行业繁荣中。
也正是如此,因为单价下滑,网约车司机为了维持高流水只能提高出车时长,以前工作12小时现在工作15个小时,高时长高负荷工作成为网约车行业普遍存在的常态。
网约车司机收入下滑,工作时间不算延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小编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新能源车的兴起以及普及
新能源车的普及确实大幅降低了司机的运营成本,例如以前用燃油车跑网约车,一公里的成本大概是4毛钱左右,而现在新能源电车一公里的使用成本最低为8分钱,司机的运营成本降低了80%以上。
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既然运营成本增加了那么收入应该提高啊,为什么现在司机还在喊不挣钱。
如果按照正常逻辑确实网约车司机的运营成本降低了收入和利润确实应该增加,但是会发现现在乘客打车价格也便宜了,尤其是最近两年出现的各种一口价订单,特惠订单,也大幅降低了司机的收入水,例如30公里的路程38块钱的一口价订单,还有10公里,13块钱的特惠订单,换算下来一公里还不戴1.5元。
而在燃油车时代,虽然司机的运营成本高,但是那时候一公里的价格最低也有2元钱,30公里的订单最差打表也有80元左右,如今低价横行、网约车司机想要再维持燃油车时代的流水收入只能不断增加出车时长,用时间换钱。
2、聚合平台的兴起
聚合平台的兴起带动了网约车平台的蓬勃发展,曾经滴滴一家独大的时代被终结,然而随着聚合平台的发展壮大,介入聚合平台的网约车平台越来越多,聚合平台的流量就那么多,为了能够争夺流量各个网约车平台之间相互争夺流量打价格战的情况也开始出现。
虽然现在这种情况在交通运输部几次约谈后有所缓解,但是目前乘客使用聚合平台打车排在前面的还是价格最低的平台。
此外,聚合平台与传统的网约车平台不同,在聚合平台上一笔订单有三方要参与分成,首先作为导航地图的聚合平台要分走大概7%左右,然后作为聚合平台SAAS服务商的中间平台要分走大概9%,最后实际承运的网约车平台再分走10%-15%,经过三家分成后,一笔原本是100块钱的订单,到司机手里大概只剩下70元左右。
虽然很多聚合平台会推出各种免抽佣的活动来吸引司机加盟提高司机收入,但是对比起抽佣的时间,免抽佣的时间毕竟还是太短,在这种情况下司机并不能获得长效的收入提升。
网约车观察曾经做过统计,以成都为例,成都这三地的网约车每公里单价从2021年9月开始下降,2021年7月成都的每公里单价司机收入约为1.9元,而到了2022年3月成都的每公里单价司机收入仅为1.6元,也就是说半年时间成都的网约车司机每公里的收入大概下降了0.3元。
聚合平台的兴起可以说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是在某种程度是是便利了乘客,弊端是伤害了司机,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行业司机的收入水平。
又一名网约车司机的猝死,希望可以让很多人关注到网约车司机这个群体,网约车行业作为保就业的重点行业,网约车司机的生存环境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司机的权益保障应该得到更大的重视!

关注我们获取网约车行业最有价值的新闻资讯

近期推荐

关于网约车观察

网约车观察是一家专注于网约车行业热点事件报道、行业研究、平台政策解读、司机遭遇报道的媒体资讯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