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文分享|祝贵耀:以读悟情:单元整体建构下现代诗阅读策略——以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为例

 海阔天空sx 2023-03-22 发布于广东

诗歌是诗人内心思想情感的抒写和表达。《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中国是诗的国度,现代诗是中国诗歌史中的重要一员,又称“白话诗”“新诗”。艾青在《诗论》中说:“新诗是'五四’运动的产物,……新诗是和共和国一同进入胜利的拱门的。”[1]

与古诗相比,新诗不拘于格式与韵律,表现形式更为自由。统编本教材在四年级提出了“现代诗”的概念,在四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编排了《现代诗二首》,在四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编排了一个“现代诗单元”,提出了“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单元语文要素。

那么,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徜徉在现代诗的花园,用他们“美丽的眼睛看世界”,实现“以诗育人”的教学价值呢?本文将聚焦“诗歌”这一类,关注“现代诗”这一个,谈谈在单元整体建构下,教材中现代诗选文的基本情况,以及四年级下册现代诗单元编排特色和“以读悟情”的阅读策略。

图片
图片

一、诗无达诂:统编本教材中现代诗选文编排解析

在统编本教材中共选入27首现代诗(仅以教材内的“课文”为统计对象,具体可见右表1),教材内“和大人一起读”“阅读链接”“阅读材料”等栏目中的诗歌未统计在内。

图片

从诗歌阅读对象的分类而言,选入教材的现代诗大部分都是儿童诗。儿童诗是现代诗歌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它以饱满的情感、丰富的想象、新巧的构思,以及富有童趣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深受儿童的喜爱。教材中的这27首诗,就数量而言,并非蔚为可观,但它们以一个群体、一个类别很好地呈现了编者意图。

(一)发现诗语的鲜活

在一至三年级教材中的诗歌,大部分都具有短小精悍的儿童诗特质,同时也体现了现代诗歌语言朗朗上口、悦耳动听的一般特点。如《四季》中前三个小节以“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的叠字开篇,有极强的韵律感。更为巧妙的是表现冬天的第4小节,诗人采用了“雪人大肚子一挺”开篇,在节奏的变化中,富于诗歌语言的鲜活性。

朗读这样的诗歌,学生可以在反复的句式、相似的结构中体会诗歌音韵和谐、节奏得当的“共性”。用四年级下册现代诗单元“日积月累”中朱光潜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

(二)体现儿童的生动

这些诗歌不但文质兼美,而且具有典范性。诗歌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能很好地激发儿童共鸣,体现了儿童之生动,童年之丰富,情感之率真。这些诗歌中有科普诗,像《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比尾巴》;有童话诗,如《青蛙写诗》;有寓言诗,像《池子与河流》;还有很多直接反映儿童生活与儿童想象的故事诗,如《明天要远足》《怎么都快乐》《彩色的梦》《童年的水墨画》等等。

这些过往的阅读体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现代诗“常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的特点,从而激发自我的诗性光辉。用四年级下册现代诗单元“日积月累”中艾青先生的话来讲,就是:“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三)凸显统整的魅力

如果说一至三年级的儿童诗略显其幼稚的“个性”,就像孩子们自己一样。那么四年级“现代诗”概念的出现,意在进一步激发儿童天生的诗性,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个诗的灵魂。

从四年级上册的“现代诗二首”到四年级下册的“现代诗单元”,主题更加鲜明,呈现了接续中有发展、独立中有交融的特点。就单元选文来看,凸显了现代诗歌艺术的递升。单元中,三首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的作品,分别是冰心的《短诗三首》、艾青的《绿》和戴望舒的《在天晴了的时候》,其中《在天晴了的时候》一诗,作为略读课文。另外还有一首是苏联著名诗人叶赛宁的《白桦》。

从单元综合性学习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小综合”单元,凸显了三个层面的实践统整特征。第一,诗歌阅读与诗歌摘抄的统整,在《短诗三首》课后的“活动提示一”和《白桦》课后的“活动提示二”都提出了“摘抄”的活动要求。第二,诗歌阅读与诗歌创作的统整,在《白桦》课后的“活动提示二”和《在天晴了的时候》的“学习提示”中都提出了“写写诗”的活动要求。第三,诗歌阅读与合作展演的统整,在活动的成果展示阶段,要求学生以“合作编小诗集”和“举办诗歌朗诵会”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

图片
图片

二、以读悟情:现代诗单元阅读策略

诗无达诂,但可以“读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目标”的“学段要求”中反复强调阅读诗歌要关注“情感体验”。在本单元“日积月累”中引用了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话:“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如果说节奏是诗的生命,那么情感就是诗的灵魂。而这种“情感体验”的获得,则依赖于“读”,依赖于各种形式的“读”。换句话说,读,各种形式的读,是靠近“诗的灵魂”最有效的阅读策略。

(一)情感的“传声筒”:读见跳动在节奏里的韵律之美

“诗歌语言是一种有节奏的语言。”[2]在创作诗歌的时候,诗人的情绪往往会通过诗的节奏表达出来。诗的节奏,是诗句里鲜明的抑扬顿挫,如音乐中的节拍、旋律;诗的节奏,也是诗句里的合辙押韵,虽然现代诗对“韵”相对自由、宽松,但依然是其音韵之美的一种体现;诗的节奏,还是朗读者声音、表情、肢体语言的再造。教学中,要“读”见跳动在节奏里的韵律之美,三者缺一不可。

1.基于个别示范的自读

示范读是诗歌教学中常见的阅读策略。范读的方式也有很多,比如教师亲身示范、名家录音示范,还可以是同伴示范等。本单元的个别示范,除了要强调示范者的多样性和适时性之外,更要体现“以短带长”的单元整体建构。即,以《短诗三首》引路,先读好“节”:《繁星(七一)》围绕“永不漫灭的回忆”,示范好“总分式”朗读;《繁星(一三一)》抓住诗中的标点符号,示范好感叹句和问句的朗读,尤其是连续问句的排比句式的朗读;《繁星(一五九)》紧扣两个“风雨”,示范好“反复句式”的朗读。再由此迁移读好其他三首相对较长的诗歌。比如“总分式”朗读可在《绿》的第2小节、《在天晴了的时候》的第1小节,都可以尝试迁移之后的自读。

2.基于集体指导的练读

相比于一般的现代诗,教材内的选文更富有节奏感,这种节奏感首先表现在押韵上。押韵就是利用同一个韵脚在同一位置的反复出现,使得诗歌在句行上构成声音的回味,在篇章上构成一个整体,读起来更具美感。依然以《短诗三首》为例,先做好集体指导,再进行自主练读的整体设计。

如,在《繁星(一三一)》的朗读中,引导学生利用旧知发现诗歌押韵的秘密——押“ɑng”韵。因此,要读好诗中“光”“香”“响”等字,感受诗歌传递的音韵之美。然后通过自主练读,读好《白桦》中的“uɑ”韵、《在天晴了的时候》的“ou”韵。

又如,在《繁星》的三首短诗中,要重点指导读好因句式的反复而形成的音韵之美。这三首短诗分别体现了三种不同的因句式反复而形成的押韵方式:有《繁星(七一)》的“……的……”的句中同字韵,有《繁星(一三一)》的“哪一颗……”的句首同字韵,还有《繁星(一五九)》中的“……风雨来了”的句尾同字韵。在此基础上,练读《绿》的第3小节“……是绿的”句式和第4小节“……在一起”的句式,就水到渠成了。

3.基于合作分享的诵读

曾卓在《给少年们的诗》后记中坦言:“当我立意为少年们写诗时,我就希望它们是诗,而不是押韵的语言。”因此,无论是基于个别示范的自读,还是基于集体指导的练读,其主旨都是读好“诗”,而不是为“韵”而读,也不是为“节奏”而读。

只有站在这样的认知原点,朗读者才能把诗的情感,通过蕴藏在语言之间的韵律之美传递给聆听者。这种美的传递,发生在诗歌的阅读教学课堂上,更发生在“综合性学习”的诗歌朗诵会上。尤其在诗歌朗诵会的组织中,要落实好活动过程前的“任务分工”与“分组准备”,要落实好活动过程中的“技术支持”和“鉴赏支持”,让学生在合作分享的诵读中,体验“用恰当的语气读出诗歌表达的情感”,用自然的“表情、手势”表达诗歌情感的诵读之美。

(二)情感的“调色盘”:读见跳跃在意象里的色彩之美

意象是诗歌阅读的心灵之窗,是诗人情感瞬间投射的永久定格。本单元的诗歌中,主要包含了直观的自然意象,如诗中的自然气象、自然景观、自然动植物等;还有熟悉的生活意象,如诗中的母亲、自我等;以及具有关联的象征意象,如《繁星(一五九)》中的“风雨”,《绿》中的“所有的绿”等。这些看似平淡的意象,蕴藏着诗人独有的天真与智慧,需要在阅读中引领学生把意象放进具体的语境中慢慢品读。

1.基于视觉捕捉的圈读

在教学中,利用好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紧扣本单元诗歌意象色彩明朗的特点,学习小组借助“组诗比对”合作探学单(见表2),看见跳跃在意象里的色彩之美,并与学习伙伴交流这些色彩词语留给自己的印象。同时,在引导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诗时,适时捕捉色彩鲜明的诗句。

如《白桦》教学中,引导学生圈读一组“白色系”的词语:银霜、洁白的流苏、雪绣的花边、银色的光华等。继而发现这些词语在“灿灿的金晖”“姗姗来迟的朝霞”这两个“金色系”的词语映衬下,显得更加洁净、更加高贵,从而体会色彩对比之美。

表2   现代诗单元“组诗比对”合作探学单

图片

2.基于听觉体味的绘读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教学中,除了视觉捕捉色彩外,还要善于聚焦诗歌中的一个个动词,通过朗读想象,还原诗中灵动的儿童式形象。如《绿》的结尾:

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闭目静听,接着教师追问:你听见“所有的绿”都在做什么呢?它们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围绕“飘动”想象体味,描绘自己通过文字所见的画面,进而感受画面背后的诗人情感。还可以通过《白桦》结尾中描写“朝霞”的“徜徉”“抹”,和《在天晴了的时候》结尾中描写“暗绿”的“闲游”,进行举三反一的听读想象。

3.基于内心重构的仿读

如果说课堂上“圈读”与“绘读”是学生对诗歌表达特色的积淀,那么,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和作业本上的“照样子写一写”,则是吸收之后的倾吐。从“词句段运用”提供的例子来看,有三种关于“色彩”的表达方式:

其一是“色彩比喻法”,如“仿佛涂上银霜”。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仿读:“墙角有一株红梅,正在怒放,仿佛                。”

其二是“色彩映衬法”,如“晶白中透着淡蓝、青苍”,学生可以仿读:“大海与西天的晚霞连在了一起,             。”

其三是学生最为熟悉的方法——补充强调法,如“绿得娇艳”“黄得蓬勃”“蓝得多么醉人”,也可以称之为“浓墨重彩法”,在《绿》和课后的“阅读链接”中都有这样的表达,有“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散“绿得明亮”“绿得炫目”等。

但是这样的重构式仿读,绝不能为技巧而技巧。如果是为了技巧而表达,那就失去了诗歌艺术之真,失去了儿童内心感受之真。这样的“仿读”,就是东施效颦。

(三)情感的“纸飞机”:读见跳脱在意境里的想象之美

意象让诗歌的“浅语”具有了深意,同时又鲜活了自己。诗人要以儿童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万事万物,然后以符合儿童心理的丰富想象创造优美的意境,最后借着通俗易懂、浅近有趣的文字描写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反过来,儿童也能在与诗人、诗歌的对话朗读中,发现自己,表达自己。

1.基于规律发现的理读

学生在经历了“韵律之美”“色彩之美”的学习历程之后,以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为依托,通过“现代诗小名片”的整理与分享,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实现由知识的获得走向智慧的形成的学习目标。

这个理读的过程,也是为创作诗歌做准备的。学生通过分享可以进一步了解现代诗的创作规律,并运用规律修改或完成自己创作的诗歌。

2.基于收集交流的泛读

除了在两次“活动提示”中要求“诗歌摘抄”的学习活动外,在《白桦》课后的“选做”中也安排了“摘抄与植物有关的诗”的要求。但“摘抄”只是完成了“收集”的浅层目标,属于低阶思维的实践能力,学生在之前三年的诗歌阅读中已经基本掌握了。本单元的学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的要求,这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学会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运用多种媒介学习语文,初步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要求。

第一,达成“需要”。比如读冰心的《繁星》,可以提出收集表现“母亲”“童年”的短诗,学生可以通过浏览报纸、杂志、诗集的方式,也可以借助现代网络。对于一部分学习确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助组建“诗歌收集小分队”,或者推荐一些收集关键词,如诗人、诗集的名称,官方网站等。

第二,学习“整理”。课堂上要引导学生作同类串读,可以从诗人、内容、形式等角度分类整理。比如在学习《白桦》之后,可以从两个维度交流学生收集的诗歌,一种是植物,一种是外国诗人。尤其要重视对于外国诗人作品的交流,因为一方面,教材内外国诗人的作品本身就不多,另一方面,国内的现代诗人的创作深受西方优秀现代诗的影响。比如冰心的《繁星》就是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而写成的。同时也为“合作编小诗集”的综合性学习的“诗歌分类”做准备。

3.基于诗性表达的创读

德国文论家、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姚斯提出了“审美期待”“期待视野”之说。他认为文学的历史是读者与作品交互作用的历史,作品要为读者提供审美创造活动的天地与可能性,读者阅读的审美活动,也具有审美创造的希冀与期望。

同理,学生在经历了过往三年点状的阅读和当下一个单元的整体阅读,还包括“和大人一起读”的延展阅读、班级读书会的诗歌赏读等,其诗性表达的欲望呼之欲出。教学中,可引领学生在阅读中创作,在创作之后展读。如在“合作编小诗集”中,编排自己写的诗;在“诗歌朗诵会”中,朗诵自己写的诗,甚至演唱自己写的诗。一句话,要把诗歌朗读和诗歌表达完美地建构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之中。具体可以分为两步:

首先是基于诗歌语言范式的模仿。不管是仿句,还是仿节,关键在于“诗,要大声读出来”。这一步不拘于刻板的要求,重在燃起学生创读的兴趣。甚至可以让学生重拾起“儿时断章”,在朗读中重新发现旧日天马行空的想象、天真无邪的情感。

其次是基于“活动提示”的创作。本单元虽没有明确的习作板块,但是在“活动提示”“导读提示”“综合性学习”中都提出了以诗的形式写写自己的感受、写写自己看到的景象。写写“自己的诗”,强调的是“我手写我心”的自由表达,唤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诗性感受,激起表达欲望。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表达差异,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小诗人。   

综上,单元整体建构下的现代诗阅读,教师不必急于与学生一同讲解、分析,而是要陪着学生一起一遍又一遍地朗读。在读中,与诗歌、与诗人的情感世界对话,与儿童的生活、生命对话。要努力打通诗歌与儿童的审美疆域,在儿童与诗歌之间建立一个自然自在的审美空间,让儿童生命在一遍又一遍的诗意朗读中,获得文字的浸润,获得情感的共鸣,获得精神的力量,获得内心对于美的体验和享受,“引导学生成长为主动的阅读者、积极的分享者和有创意的表达者”。

参考文献:

[1]艾青.诗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9.

[2]丁云.儿童天生就是诗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1.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亭桥小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