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 火 王兰生||河北 大凡当过兵的人,不论士兵还是将军,最难忘的肯定少不了“兵之初”。 我的“兵之初”是从军校度过的。刚入校那会儿,我嘴里唱着:“我当上解放军心里好喜欢……”可内心深处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人才是强军兴军之本。改革开放后,我军进入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新时期,伴随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军队重又走上了从高考学生中遴选培养生长军官的新路子。1980年秋,北京军区步兵学校从华北五省市招收青年学生500人,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入学一周左右,我们终于佩戴上了“三点红”。草绿色的军装,点缀上鲜红的帽徽领章,让一个个小伙子特别精神,特别威武,特别阳刚。“穿军装的大学生”的光荣自豪,把一张张灿烂的笑脸点燃。 当天晚点名时,封队长就发出了铿锵有力的淬火动员令:“同学们!从今天开始,大家要在苦、严、紧、累的火热军校生活中,淬炼思想意志、作风纪律、精神肉体,确保在三个月内完成从地方青年学生到合格军校学员的转变,为成为军政双优的初级指挥员奠定坚实基础。” 从此,在我们眼中,“三点红”就由绿草地上的鲜花,化作了熔炉里熊熊燃烧的火焰…… 思想的淬火是首要的艰难的。当时,“潘晓”《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的疑问,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人生观大讨论”。这封不寻常的读者来信,在我们心中也激起了层层涟漪,甚至是阵阵波涛。不少同学对严格正规的军校生活心理准备不足,一时难以适应;有的“只想跳进名门,不想献身国防”,认为操枪弄炮没出息没前途;有的感到“军校不像大学像军营”,哀叹“上军校走对了路,进错了门”;个别的甚至打起了退堂鼓,递交了“退学申请”…… 学校上下打出了一套强有力的组合拳,目标直指“端正入伍入学动机,坚定献身国防志向”。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袁校长亲自给我们谈人生话理想,政工教员系统讲解我军光荣历史、优良传统和“三大条令”,队干部逐个开展谈心交心,请老学员现身说法……独具特色的“每周一歌”,寓教于乐,颇受喜爱。《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学习雷锋好榜样》《战友之歌》《团结就是力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首军歌就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在润物细无声中浇灌着我们的心田。我清楚地记得,那时队里坚持疏堵结合。一次思想教育课上,梁教导员一脸严肃地说:“最近,我发现一个不好的现象,有的学员私下偷听软绵绵的流行歌曲。什么李谷一李谷二的,那都是些靡靡之音,容易涣散思想、消磨斗志,咱们青年学生一定不能听不能唱!”当时,教导员错把“靡靡”读成了“非非”,可没一个人敢笑敢说,只能事后窃窃私语,“没文化太可怕”。 军事训练具有独特的淬火功能。中规中矩、枯燥乏味的队列训练,让我们军姿更挺拔,步伐更整齐,还强化了“令行禁止”观念,团结协作精神;单兵战术训练最苦最累,一次次在“敌火”下跃进、卧倒,一次次在铁丝网下低姿或侧身匍匐,肉体在和大地的无数次碰撞摩擦中,吃苦耐劳、英勇顽强的因子,在我们的骨血里疯狂生长。轻武器射击是大家最感兴趣的训练科目。开始,教员一连几天让我们反复练习举枪、瞄准、击发,甚至大雪天仍照练不误,对此一些学员不理解,有的还怨声载道。当全队打出了总评优秀成绩,高唱着“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时,大家才真正读懂了教员的良苦用心和为战育人的强烈责任感。 当年,苦累吃不消时,我们都会用“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战斗口号鞭策激励自己。毫不夸张地说,训练场上的一身身汗水,如同淬火的添加剂加速器,让“汗味”融化成了“兵味”。 淬火离不开严格规范的日常养成。北京军区步校,以“严格正规”闻名全军,被誉为“中国的西点”。不但教学训练严、作风纪律严,而且日常养成也严的没商量。一日作息制度严,一天到晚,哪个时间干什么,都有明确规定,全校统一号令,早上起床号一响,谁也不能赖在床上,晚上熄灯号一吹,必须马上就寝,想在被窝里打手电看书也不允许。内务卫生制度严,被子要叠成豆腐块,教学器材、衣服鞋帽、喝水杯子、洗漱用品都须按规定整齐有序摆放,且经常检查评比,直线加方块韵律随处可见。请销假制度严,正课时间,严格控制请事假病假,课余时间出校区要经学员队批准,节假日到市区严格按比例报批,不准在外过夜,超假者不是批评教育就是纪律处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的制度规范,如同严格的工艺流程,让我们身上自由散漫的习气不见了,遵章守纪的自觉彰显了。 男儿当自强,青春献国防。军校学本领,部队作栋梁。这就是作为抗大传人的青年学子,发出的铮铮誓言,交出的淬火答卷。 其实,人生在世,淬火是一个在不断战胜超越自我中,逐步提升完善自我的历练过程。一个志存高远、有所作为的人,淬火永无止境。正如伟人所言: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王兰生,河北故城人,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多次参加重大军事行动,曾任承德军分区政治委员,爱好文学、书法,著有诗歌散文集《白杨情深》,现为河北省某军休所休干。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