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阳名人|张广胜:小小家庭博物馆,讲述抗战大故事

 新用户4333Ylrq 2023-03-22 发布于辽宁

小小家庭博物馆

讲述抗战大故事

陈凤军  崔俊国

张广胜展示他的藏品


      “我听说沈阳要用两年时间建100个博物馆,这回我一定想办法把自己现在的小展馆办成千米大馆,让我收藏的两万多件抗战文物都能展示出来。”

       8月8日,记者走进沈阳收藏家张广胜不足100平方米的“家庭抗战博物馆”,只见屋中摆满了文物,书架上是东北义勇军和抗联将士用过的大刀,地上摆放着八路军用的刺刀,衣柜里挂着军服,柜子里装满日军用过的实验瓶、药瓶等。随便拿起一件,背后都有一段厚重的抗战故事。

麦新抗战歌曲誊写油印件

新发现的麦新抗战歌曲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这是一首诞生在中华民族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烽火中的战歌。麦新就是这首歌的词曲作者。记者在张广胜“家庭抗战博物馆”里发现了麦新一首没有收入任何书中的歌曲——《我们是流亡的老百姓》,它油印在一张陈旧的宣纸上,右上角有“麦新作歌和曲”几个字,左上角印有一个红色名章“董德酬”。这可能是最早收藏者的名字。在右下角是个手写的日期:9月27日。据专家判断,这首歌的创作时间应在1932年至1933年。

     《我们是流亡的老百姓》中的歌词写得特别有冲击力:“前进,前进!不断前进!直把鬼子全杀尽!夺回老家,夺回田地,我们是武装的老百姓,我们是游击的义勇军!”

⬆️
著名沈阳籍收藏家张广胜

⬆️

著名沈阳籍收藏家张广胜

⬆️
本文作者之一崔俊国
       记者通过网上查阅,没有发现麦新这首抗战歌曲的任何文字记载,这对麦新的研究提供了新物证。

纪念牌彰显英雄魂

      “这是1939年至1940年间,日本关东军对我东北抗日联军进行残酷围剿后,制作的纪念牌。”张广胜向记者展示了一枚他馆藏的银制纪念牌。

      记者看到,这枚纪念牌直径为5厘米,厚度约0.3厘米,正面分别铸有:日本关东军独立守备队标志、日本樱花、日本国旗图案,和吉林、间岛、通化三省讨伐纪念等字样。其中,纪念牌上“大讨匪”三个字特别引人注目。张广胜介绍,这枚“大讨匪”纪念牌,指向一个特定的地区、特定的时间。从纪念牌上面的文字和地图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日军所说“大讨匪”的时间,正是杨靖宇将军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与日军顽强作战的时候。这个年代,也是中国人民14年抗日战争中,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1940年2月23日下午,杨靖宇与日伪军周旋五昼夜后,在蒙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被敌人子弹射中胸膛,壮烈殉国,年仅35岁。

⬆️
带血迹的义勇军袖标


带血迹的义勇军袖标

       在博物馆里,一张1932年6月14日日本关东军印发密件《奉天省附近义勇军编制概见表》引起记者的兴趣,这个表中记载了“东北民众反日救国会义勇军”的情况。

       说到抗日义勇军的话题,张广胜递给记者一个很有沧桑感的红袖标:“这是一个罕见的'东北国民救国军’袖标,它展示了沈阳抗日军民反抗侵略的决心。”

       仔细观察这个袖标上的文字可知,这是当时东北国民救国军一团一营的骑兵谢广山所佩戴的,在袖标背面还有已经发黑的血迹。

著名沈阳籍收藏家张广胜

       据记载,高鹏振是最早投身抗日并坚持较长的义勇军领袖之一。九一八事变时,高鹏振于1931年9月27日在新民县举起抗日大旗,成立“镇北军”。10月10日,正式成立辽沈地区第一支抗日义勇军——“东北国民救国军”,高鹏振被推举为司令。1937年,在敌人重兵围攻下,高鹏振的队伍被打散,他在养伤期间遇害牺牲。2015年8月24日,高鹏振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张广胜对抗战文物的收藏,可用“痴迷”来形容。20余年间,他收藏了两万多件抗战文物。他收藏的藏品涵盖了文献、档案、照片影像和装备类实物等多种品类,其中许多是孤品文献资料。





非售勿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