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话说“人过六十,四不想”,指的是哪四不想?60岁后怎样养心?

 小桥流水1i79ra 2023-03-22 发布于河北

孔子说:六十而耳顺,是指人到六十岁,可以听得下去不顺自己心的意见,哪怕是攻击自己的言论。

这句话中蕴含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六十岁之后,要更加的豁达,有胸怀,不去强求,接受或者说淡然的看待自己那些过去所不能接受的。

孔子是大学问家,总结出来的道理有一定的哲学高度,而过去的老百姓虽然没那么深的学识,但却不缺乏智慧,也总结出了一句道理相似,但语言更为质朴的话,并且变成了俗语流传下来,那就是“人过六十,四不想”,改变不了的东西,尽可能的淡然,不去强求的接受其存在。那么,这句俗语中的“四不想”,指的是什么呢?

一不想:不想寿命、年龄

随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变差,疾病变多,对寿命这一概念会逐渐的清晰起来。人人都想长寿,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但是越想往往会越痛苦。比如说,中国有句俗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假如对年龄和寿命很关注的话,到了这两个年纪就会有些紧张。但这句话其实是讲孔孟的,并非真的是指这两个岁数是寿命坎。

咱们中国的文化中,对老人过寿这件事并不推崇,其实这里面蕴藏着一种让老人忘记年龄,或者说不要那么在意年龄增长智慧。

二不想:不想过去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人衰老的标志就是动不动就怀念过去,陷入对过去的回忆中,或懊恼或沉浸,脑海总是浮现过去的事。想到过去,无论是想到过去好的事情还是坏的事情,因为事情已经过去了,时光已经流逝了,想完事情后总是会难以避免的有一点悲伤的感觉。

为什么会老想过去的事情呢?对目前现在的生活不够满意,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是一个相对比较重要的原因。人老了之后对情感的需求是很大的,但是我们的文化对人的情感需求,尤其是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是比较忽视的。这是很无奈的事情,社会的整体观念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起来,所以还是要我们老人自己先自己调整过来心态,在当下的生活中找到一些能够让自己快乐的事情,比如培养一个爱好,让自己不沉溺在过去。

三不想:不想子女

60岁的张大爷,就一个儿子,但是关系很不好。张大爷也很委屈,明明自己的一颗心全都给他了,明明他很多事情做的就不对,但自己一告诉他,他就不耐烦。儿子一表现出不耐烦,自己的火气立马就上来了,两个人就会吵架,不欢而散。虽然每次过两天就自然和好了,但他还是很郁闷。

相信张大爷的困境在很多老人身上也出现过,就是和子女的关系问题。老人活得久,见多识广,对于年轻人可能会踩的一些坑早已经踩过了,看到年轻人可能会犯自己过去犯过的错肯定会想着指导一下。但还是要记住,子女也要走自己的路,有些小错,该犯就让他犯,犯错才知道老人话的正确。纪伯伦有首诗写的很好: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60岁以上的老人,孩子大多也都30以上了,不是孩子了。但父母很容易觉得自己的孩子永远是孩子。孩子总归是要过自己的生活的,可以关心,但不能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

四不想:不想横财

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方式层出不穷,保健品和金融这两款是重灾区。社会发展速度太快,骗子的骗术进展也很快。如何防止被骗呢?答案也很简单,就是不去想发横财。真正可以发横财的机会,别人不可能轻易的向外透露。

六十而耳顺和六十岁后的四不想,其实还都包含了一种态度,六十岁后要养心,把视角从对外界的关注,转向到对自己内心的关注,过好自己的生活,这才是一种智慧。那六十后怎么养心呢?

答曰:丢掉恐惧

“怕”生病,就容易陷入对药物的沉迷、对保健品的沉迷中。

“怕”没钱,就容易被骗。

“怕”无法长寿,就会容易陷入一些养生陷阱。

“怕”子女不成器,就容易搞坏孩子和自己的关系。

六十后岁,要淡泊一些。有些事情确实没办法强求,而且有时候往往你害怕的东西,并不会真的发生,但你因为害怕而盲目采取一些措施去避免你所害怕的事情发生后,往往会怕什么来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