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窑沟——这个名字伴着几代青岛人流传至今

 图书馆收藏文库 2023-03-22 发布于山东

“大窑沟”这个名字也许已经是青岛开埠以来仅存的几个地理名词之一了。今天,人们尚无法解读和探究其为何会有如此之强的延续能力。虽然“大窑沟”有窑有沟的历史总共不过几年的时间,可这个名字却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岛人流传至今·····

在德国租借胶州湾之前,“大窑沟”一带仅是一片寂静荒僻的海滩。海滩东边是一条多年雨水冲刷而形成的大沟,沟的顶部是一个以孟姓为主,有百余户的村落。因此,村旁的这条大沟就被叫作孟家沟。

1892年,登州镇总兵章高元奉旨自蓬莱移驻胶澳后,曾于“大窑沟”附近设有一处弹药库。1897年11月14日清晨,于一天前靠泊在马蹄礁附近的德国海军远东舰队轻巡洋舰“鸬鹚”号上放下了几艘小船,船上所载的100余名德国士兵,趁着未散的晨雾,一举占领了附近清军兵营和弹药库。这一行动,使得守军不得不接受几个小时后一枪未放仓皇而逃的现实。

文章图片1

早期大窑沟的捷成洋行窑厂

1898年,为发展贸易的筑港工程开始兴建,总督府将大鲍岛东山铲平,所得土方用来填造小港码头用地,孟家沟也在同期被填埋。1900年,随着青岛大规模城市拓展的开始,经营建筑材料的捷成洋行在这里设窑,就地取土,烧制建筑所需砖瓦。据记载,当时“大窑沟”一带的窑炉有几十座之多,窑工不分昼夜地烧砖制瓦,熊熊的窑火常常映红胶澳青岛深邃的夜空······由于质量好且比较廉价,包括总督府、总督府屠宰场等工程均使用过产自“大窑沟”的建筑砖瓦。

1900-1901年,总督府以威胁城市卫生与市民健康的名义拆除了孟家沟村,并随之扩大了砖瓦窑的生产规模。1906年,在“大窑沟”周围陆续修筑了皇帝大街(今堂邑路一馆陶路)、罗尔曼大街(今莘县路)、莱希滕大街(今冠县路)等多条环绕港口的街道,“大窑沟”被重新规划为商业居住和港口贸易用地,砖瓦窑也拟迁往孤山和沙岭庄一带。

1914年11月,日本攻占青岛。胶海关日籍代理税务司大泷八郎在后来的贸易报告中记录下了“大窑沟”一带的战后惨景:那是一片混乱的场景,到处都是坑坑洼洼,妇女们忙着在积水的坑洼中洗涤衣物,还有坍塌的砖窑,愈加增添了某种荒凉的景象······

文章图片2

大窑沟旧影

文章图片3

大窑沟旧影

随着青岛局势的逐步稳定和战后重建工作的展开,大量的日本侨民渡海而来。根据当时的统计,青岛日本侨民的总数已由1911年的312人骤增至1917年18600余人。德国人所留下来的房屋,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1916年初,日本青岛守备军司令部下令,将“大窑沟”和小鲍岛两处待开发土地出售给本国侨民,供其建房居住。随着邮便局、公立市场、取引所等大型公共设施的陆续出现,以市场三丁目(今市场三路)、中野町(今聊城路)为中心的“大窑沟”逐步成为青岛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

文章图片4

昔日的堂邑路邮政局,在它的北面还可以隐约看到伊藤忠商社和三井洋行。

文章图片5

右侧为昔日的堂邑路邮政局,曾是大窑沟的地标性建筑。邮政局左侧是2006年拆除的“安部幸”公司。

在这张印制于20世纪30年代的明信片上,右侧建筑即为昔日的堂邑路邮政局。这幢别具一格的集仿主义风格建筑,曾是“大窑沟”地区的地标性建筑物。在它的北面还可以隐约看到伊藤忠商社和三井洋行。可惜的是,邮局已于1984年被拆除改造,取而代之的是一幢15层的白色大楼,邮局左侧“和洋风”建筑于2006年春被拆除,当年这里曾是一家叫做“安部幸”的日本公司,在它的后面则是一些日本人开设的小型商铺。

文章图片6

上世纪三十年代,堂邑路邮局外的交警。

20世纪30年代,由于远离纷争的中心,当时青岛地区的社会相对比较稳定,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据《青岛时报》记载,由今中山路、市场三路、堂邑路、冠县路、济南路五路交会的大窑沟”一带此时已成为繁忙的交通要道。马车、人力车、小汽车、自行车、胶皮大车······常常汇集在这里,虽然青岛当时已经出现了先进的红绿信号灯,但那时的人们似乎比现在更不遵守交通规则。尽管经常把指挥交通的警察忙得团团转,可交通秩序还是非常混乱。从照片上虽说没有看到交通拥堵的嘈杂场面,但已可以看到那时青岛的各种交通工具似乎已经不少了。

文章图片7

位于大窑沟市场三路的青岛鱼菜市场,1993年12月被爆破拆除。

文章图片8

20世纪40年代繁华熙攘的市场三路

20世纪30年代寓居岛城的文学大师梁实秋先生,当时正执教于青岛的国立山东大学。闲暇时常随夫人前往“大窑沟”的市场楼买菜购物。可能是梁先生对青岛这个特色地名的来历不甚谙熟,认为这“大窑沟”可能与沧口路、李村路一带的妓馆有关。因此,在其描写青岛的著作中,“大窑沟”就变成了“大雅沟”。这一在“大窑沟”的记忆中出现的小小插曲,却让后来随国民政府去往台湾的梁实秋一直记忆深刻。

文章图片9

20世纪50年代,“大窑沟”的商户陆续参加了公有制改造,曾经繁华一时的街道日渐冷清。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生活物资的严重匮乏,在市场三路逐渐出现了一个自发性质的地下市场,虽然当时政府明令严禁这种民间的易货交易,但这个自发的市场还是顽强地生存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个体经济被承认,沉寂了近30年的“大窑沟”又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根据当时的记载,此时的“大窑沟”和比邻的即墨路已经成为青岛最大的日用商品集散地。

文章图片10

1984年,日本人建造的邮局被拆除改造,“大窑沟”的旧式房屋绝大多数在随后的大规模开发中被改建为造型单一、样式呆板的住宅楼。这一今天看来并不成功的改造,使得“大窑沟”的商业再次陷入困境。

1993年12月,随着一声沉闷的巨响,青岛鱼菜市场高达34米的塔楼轰然倒下,仿佛预示着一个时代的彻底结束。呛人的烟尘滚滚而起,最后随风飘散,似乎是在为这个曾经繁荣的商业区,留下一串串意味深长的省略号······

文章图片11

本文作者为青岛文史学者王栋先生,原文引用自《青岛影像——明信片中的城市记忆》,出版于2017年。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