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聚焦|同伴关系:点燃学习动机的催化剂

 长沙7喜 2023-03-22 发布于广东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如果学生的同伴群体非常重视学习,那么该学生也会重视学习,因为在该群体中个体会因为表现出重视学习的态度和行为而得到强化或奖励;反之,如果学生的同伴群体不重视学习,那么该群体就会缺乏鼓励个人学习所需的强化和奖励,学生个人的学习意愿也就无法得到及时的激励。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学生的行动,并使行动导向某一学习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纵观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可以窥探出人际关系和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


同伴关系影响学习动机


在早期的行为主义动机理论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学习的影响是通过双方在学习情境下的相互强化(或不强化)形成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图片

从行为主义发展到人本主义,动机理论开始强调个体内部的因素对学习动机的重要影响。马斯洛(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个人对爱和归属感的需要视为产生成就动机的基础,即学生必须先满足自己归属感的需要,才能将注意力转移到满足学业成就的需求。例如,一个被剥夺关系归属感的学生将不太可能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因为学习动机是建立在与他人(包括同伴和家庭)良好关系的基础上的,而课堂学习的本质就是和同伴一起学习。同样是基于人本主义思想,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认为个体如果要形成内在动机,必须要满足三个基本的心理需求,包括自主感、胜任感和关联感。对学生而言关联感的满足即是形成良好的家长、师生和同伴关系。

班杜拉(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同样强调了学习中涉及的同伴交流和互动。该理论的核心概念观察性学习(或替代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观察然后模仿同伴的学习。青少年学生认为同伴的情绪、发展变化和能力与他们自己相似,因此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同伴群体的影响。对学习持有积极态度和行为的同伴会互相指引形成优良的学习目标,并相互支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学生周围的同伴关系无法传递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那么观察这些模式的学生也就不会优先考虑学习,而是转为设定其它被同伴群体认同的目标。

社会认知视角下的期待价值理论(ExpectancyValue Theory)认为学生对学习任务上获得成功的期待和对学习任务价值的认知是决定其学习动机的两个关键因素,而这两个因素都会受到同伴关系的影响。首先,学生对自己周围同伴的观察性学习是他们建立学习自信的重要途径;其次如果学生的周围的同伴都认为学习十分有价值,那么该学生也更可能形成相似的价值观,将努力学习、取得好的学业成就内化为自己的个人价值。总之,各种动机理论都认为同伴群体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如果与一些以学业为中心、有明确目标导向的同学形成积极的同伴关系,那么学生则更有可能欣赏并内化这些特征以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变化的年龄,变化的关系


厘清了同伴关系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发生机制,再来看看影响两者关联的因素。孩子的社会化发展可以看成一个逐渐从父母和家庭环境中独立并通过校园生活适应社会的进程。发展心理学认为,孩子在发展过程中对人际的需求有明显的阶段变化性。小学生倾向于与年龄更大的孩子合作,他们的同伴群体通常是本人所在的整个班级。进入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班级里的同伴群体让位给了同性别的朋友。这些同性好友扮演着好朋友和知己的角色。这一发展阶段的学生的社交活动通常局限于这一小范围的朋友圈。进入高中之后,学生的同伴偏好也发生了变化,两三个学生之间的友谊让位于更大的同伴群体网络。简而言之,同伴或同伴群体的形成以及对学生的影响会随着学生的年龄和发展变化而变化。

青春期标志着同伴影响的顶峰。朋友的要求和意见可以压倒家长或老师的要求和意见,有时甚至可以胜过个人的需要。发展心理学的文献表明,社会关系的相对重要性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都在变化,尤其在青春期早期与父母、教师和同伴关系的转变尤为明显。在由小学升入初中之后,学生常常会报告自己与老师的关系质量有明显的下降。学生所感知的这种师生关系质量的下降往往也伴随着其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的明显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发展阶段青少年学生对同伴关系的依赖显著增强。他们对同伴的观点更加敏感,并对同伴的影响表现出更多的从众性。在学习上,随着孩子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他们的学习动机也会更明显地受到同伴群体的影响。学生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对挑战的偏好以及对环境的评判标准也会与同龄人趋于一致。而在进入高中阶段之后,随着学生的不断成长,他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基于潜在积累效应,他们在同伴关系中有更多的自主意识,同伴关系对学习动机的影响也有减弱的趋势。

同伴关系对学生的影响力,也会受到学生原生家庭环境的影响。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我们发现相比于来自正常家庭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所感知的积极的同伴关系对学习动机的影响更加显著。尤其是积极的同伴关系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塑造一个正向的学业自我概念。换句话说,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倾向于依赖同伴的支持与肯定,进而构建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因此,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特别关注和帮助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建立支持的、健康的同伴关系和同伴互助行为。


构建优质的同伴关系


认识到同伴关系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发展的重要性,如何创设教育环境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构建优质的同伴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年纪较小的学生,教师要尽量提供一个全班共同参与的学习环境,鼓励较为羞涩的学生与有较高学习动机的同伴互动,这样可以有效地支持学生们的学习发展。家长和教师也应该在家里和学校为学生提供机会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等方式练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并向学生示范如何倾听他人、轮流交谈、提出想法、赞扬他人、表达感谢和道歉等。

图片

欧美的许多中小学十分善于利用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课外元素并将其融入到校园文化和学习氛围的创设中。比如在同伴群体的创设上,德国巴登 - 符腾堡州图宾根市的 Wildermuth 中学为学生打造了类似于哈利波特小说中的不同“学院”,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可以自由选择加入“文学”“美术”“体育”“音乐”四个不同的学院。学校将学院制打造成了与年级班级制平行的另一套完整体系,成为了学校社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学院都设有一个四到五人的学生领袖团体,负责学院内的活动和学生事务,并且能够直接和校长进行沟通。

为提高学生的归属感,学校鼓励各个学院的学生设计了属于自己的学院院徽,学生们充分吸纳了所在城市在人文地理等各个方面的特色,创造出“精灵松鼠”“生命之树”等极具特色的院徽,既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学院内涵和精神,也让学生们更有热情参与其中。四个学院还为各自的集体选定了一种颜色,鼓励同学们穿着本学院指定颜色的衣服来学校,这样,不同年级和班级的学生在校园活动中会更容易看见彼此,进而产生联结。这些方法能够最大化地帮助学生们自然地开展社交,并且彼此合作。各个学院集体也成为了学生们具有感情共鸣的地方,产生足够的互动、交流和影响。

与此同时,这样的设计想要发挥最大的效益,学校教师的支持与积极参与将是一个关键因素。教师们主动地加入学院并且愿意和学生们一起参与学院的相关活动,既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能鼓励更多的学生加入团体活动。有经验的教师还可以尝试将学科知识的相关练习融入到学院活动中,打破传统课堂与课外学生活动之间的壁垒。不过,学校和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利,是否参加或者加入哪个团队,所有的选择权都应当交由学生决定。只有做到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切勿将学生团体间自主的活动变成传统课堂的延长和强制性的规定。

随着年龄的发展,同伴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决定的重要性会日益增强并逐渐超过其他人的观点,有时甚至会超过学生本身的观点。这个阶段的学习环境需要以一种允许学生互动的方式构建,同时要避免在学校及家庭环境中过度地强调同伴之间的成绩竞争和社会比较。首先,学校和教师要有意识为学生创造出利于互动的学习空间。相比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传统的秧田式教室排列,研究发现半圆形或马蹄形的教室排列更受学生的欢迎,因为这样的排列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欧洲的一些国家如芬兰和德国的中小学普遍都对课堂物理环境的设计十分重视,努力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有利于合作学习的空间布局。这些国家常用的一个课堂设计方式是让学生们三至四人围坐一组,整个班级则由若干个小组组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有意识地设计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活动,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也允许学生之间相互沟通,比如教师在提出某个问题之后,允许学生先和同伴交流讨论。这样的方式既可以避免学生因为尴尬或害怕而回避发言,同时能营造出一个轻松安全的环境让学生思考问题和分享答案。要注意,教师需要保证班级中小组的构成保持一定的变化性,并非简单地将几位学生安排成一个小组固定地坐在教室的某一位置。国际上成功的经验都强调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及不同学生在某个知识点上的已有水平对他们进行灵活分配,保证每个小组里都有能力较好的孩子能够充当小组指导者的角色。而学习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小组构成,则能够保证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体验不同角色。

图片

其次,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也应该是开放性的,避免设置过多的条条框框,鼓励学生和同伴们共同识别问题,头脑风暴各种解决方案,并尝试自己提出要使用的解决方案。教师在此过程中更多的是在必要时指导学生一些解决同伴间冲突的技巧。通过这样的小组进行学习活动,更有可能使所有参与者都受益。那些能力较强和重视学习的学生可以分享他们的热情,并为那些能力稍有不足或学习热情并不高的学生充当导师。这样的过程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有更好的发展。对于能力稍差和动力不足的学生,这样的分组学习活动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观察学习的机会。充分地观察和欣赏到同伴在学习过程中的决策和努力,也能够帮助学生们内化学习价值,强化自己的学习动机。最后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教师在设置小组目标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强调结果性评价,而是使用过程性评价,让每一位学生的努力都能够被看到和被认可。

此外,家长和教师还应该创造一个鼓励学生积极求助的学习环境。求助行为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必要技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好的社会能力并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业成就。切勿让学生和教育者将求助行为等同于依赖或缺乏能力。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有效的求助是社交能力的标志,可以增加学生在学术上取得成功的机会。对求助的消极态度可能会阻碍成绩较差的学生接近同学和老师,并可能进一步孤立他们。一些已经被证明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求助行为的策略包括为班级设定一个班级形象(class identity),比如“互助友爱的三班”“虚心好学的四班”等,这样能够改造班级氛围,创造安全的心理环境鼓励学生的学习求助行为。在荷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学校十分关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许多教师都会在每节课开始前告诉学生自己的工作职责是辅助大家学习,而不是灌输知识和监视学习进度。传递这样的信息能够极大地减少学生向老师求助的心理负担,提高学生对学习的控制感并促进有效的学习求助行为。

(本文作者单位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

(本文原载于《上海教育》杂志2022年5月10日出版,版权所有,更多内容,请参见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