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蜀汉最后的反击

 握中悬璧 2023-03-22 发布于天津


前文在这里

西晋帝国(前言)

西晋帝国(一)曹髦的抉择

西晋帝国(二)喋血云龙门

西晋帝国(三)竹林七贤

西晋帝国(四)金兰义断

西晋帝国(五)广陵绝响

西晋帝国(六)伐蜀之议

西晋帝国(七)敛兵聚谷

西晋帝国(八)桥头大回转

西晋帝国(九)偷渡阴平


西晋帝国(十)刘禅请降

魏军避过剑阁,从阴平小道杀入蜀中一事,引起了成都方面的极大震动。这大概是他们从未想到过的,否则也不会如此忽视阴平桥头的防守,而江油关也该严阵以待,而不是因轻敌导致失守。

然而即使到了这个时候,蜀汉仍不是没有希望,毕竟当初雒县就阻挡了刘备整整一年。而能否将历史重现,便只能看诸葛瞻的表现了。

诸葛瞻率领的是刘禅紧急拼凑出的成都卫戍部队,此时蜀汉主力部队都在各地驻守,留在国都的部队数量并不多,因此诸葛瞻的兵马数量应该极为有限,与邓艾相比没有任何优势。

而邓艾麾下都是长期亲临战阵的边兵,在战斗力方面也要强于极少经受战争洗礼的成都禁军,因此诸葛瞻的前途非常不乐观。

不过与诸葛瞻同行的人中,却有一位颇具战略眼光的人才,他就是黄崇。此人虽然声名不著,但他的父亲却是大名鼎鼎的黄权。

当初蜀汉猇亭大败后,黄权的孤军被困在长江北岸,不得已只好投降曹魏。而刘备也算是个通情达理的仁义之主,他心里清楚这次大败跟他不听黄权的建议有很大关系,因此依旧善待黄权留在益州的家眷。

而就是这样一次善举,竟差点给蜀汉成功续命。

继承了父亲过人的军事才能的黄崇向诸葛瞻提出,应该趁邓艾还没杀出山区进入平原的时候,快速进兵占据险要之地进行防守。虽然没有江油关那样的关隘,但至少也比平原作战更为有利。

黄权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应该是充分考虑到了双方战斗力的差距,然而这番金玉良言却被诸葛瞻拒绝了,蜀汉最后的希望也随之破灭。

说起诸葛瞻,他的好名声基本都来自于父亲诸葛亮的遗德,其实名不副实。

每当朝廷颁布好的政令,百姓之间都会传言说这是武乡侯所提倡的,但这和诸葛瞻并没有什么关系,他只是沾了父亲的光罢了。

诸葛瞻精通书画,博闻强识,众人都称赞他才思敏捷,但诸葛瞻的优点也就仅限于此了,他能够身居高位,靠的一是父亲留下的政治资源,二是皇亲国戚的身份。

诸葛瞻十七岁就做了驸马,拜骑都尉。第二年又被封为羽林中郎将,之后一路升迁,先后任迁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官职如火箭般蹿升,而这根本不是诸葛瞻实际才能的体现。

知子莫若父,诸葛亮对他的儿子看得非常通透,在给诸葛瑾的书信中他就提到诸葛瞻虽然聪明但以后可能难成大器。

而这样一个能力平平且毫无作战经验的人去面对邓艾这样的顶级名将,其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尽管如此,据险而守比主动求战更加稳妥是普通人也清楚的浅显道理,为何诸葛瞻却不愿听从呢?

其实这不光是军事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在诸葛亮执政时期,蜀汉最大的特点就是“宫府一体”。

当时蜀汉宫中、禁中宿卫均由士人统领,董允以虎贲中郎将统领“宿卫亲兵”,向宠为中领军“典宿卫兵”,至于黄皓则被董允压得根本没有出头之日。

而诸葛亮丞相府的事务则由张裔、蒋琬等主持,所有人都统归于诸葛亮之下,这便是《出师表》中提到的“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在这里我们无意讨论诸葛亮是否有专权的意图,但这一制度确实对蜀汉政权是有利的。作为小国,最经受不起的就是内耗,否则国势将更加衰弱。诸葛亮将大权集于一身,便能避免这一问题。

诸葛亮能够做到这一步,靠的是托孤重臣的身份,而在他之后的蒋琬和费祎一没有先帝遗诏,二不具备他的能力,“宫府一体”制度开始逐渐瓦解。

不过蒋琬费祎二人靠着诸葛亮的遗命,还得到了开府的权力,而在费祎之后,旁人再无这一待遇。

此后蜀汉政局便不断恶化,发展到内部相互倾轧的程度,而诸葛瞻和姜维的冲突就是具体表现。

诸葛瞻曾和董厥暗中上疏,以姜维穷兵黩武,徒劳无功为由,希望把他调回来解除兵权,并以阎宇取代他。这是孙盛《异同记》的说法。

而《三国志》则把这件事归在黄皓的身上,说是诸葛瞻和董厥则放任他胡作非为。

虽然说孙盛是东晋时代人,距离三国有点久远,而且他也并非巴蜀本地人,在时间和地点两方面都不如陈寿,但他的说法还真不一定就是空穴来风。

孙盛曾经跟随桓温入蜀参加灭成汉之战,他在益州肯定也采访了一些当地人,于是也就得到了一些隐秘的史料。

作为一个中立者,孙盛没有理由去编造这样的故事,他应该只是把所搜集到的资料客观记录下来而已。

而华阳国志的作者常璩则就此事直接爆料,他说陈寿和诸葛瞻有仇,打压姜维其实就是诸葛瞻他们做的,但是被陈寿安在黄皓身上,诸葛瞻只是对此坐视不管。

这样一来性质就大不一样了,按照孙盛的说法,诸葛瞻只是与姜维只是政见不同,他用的斗争手段虽然不算光明正大,但也属于常规政治斗争的范畴。

而按照陈寿的说法,诸葛瞻则成了一个不作为且不辨是非的庸碌官员,黄皓乱政他要负很大责任。

两个人的说法究竟哪个是事实,这个难以判断,但其中必有隐情是肯定的,而诸葛瞻和姜维不和也是肯定的,当时蜀汉朝廷内部斗争非常激烈。

这样无意义的斗争形成了巨大的内耗,让本就羸弱的蜀汉政权雪上加霜,而这种冲突可能会从朝堂上延续到战场上,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姜维的作战思路是敛兵聚谷,即收缩兵力坚壁清野,时机不到是不能与敌军决战的。而这一方案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明显已经破产了。

诸葛瞻心中对此自然是嗤之以鼻的,既然姜维已经彻底失败了,何必要继续贯彻他的思路呢?如果自己能击败邓艾,自然可以压过姜维一头,方便日后的夺权。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推测,是因为在《元和郡县志》中留下了这样一则记录。当时诸葛瞻进兵涪县,听闻邓艾已攻破江油关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于是和邓艾决战。

由此可见诸葛瞻非常希望解除姜维的兵权,而击败邓艾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这便是诸葛瞻拒绝黄崇建议最合理的解释。

到了如此紧要关头,仍将不能抛弃成见精诚合作,蜀汉的命运更加悲观。

诸葛瞻到底没有作战经验,他的第一个决策就发生了重大失误,因为他竟然分兵前去迎战。

兵法有言:倍则分之。诸葛瞻并无明显优势,却主动分兵,很快蜀军前锋就被邓艾击溃,诸葛瞻只好退往绵竹。

此时邓艾的日子也不好过,之前历尽千难万险才通过阴平小道,如今又连番苦战,魏军将士们全凭着一股气才支持下来,如果耗得久了这股气被卸掉,恐怕再也难以为继,因此速战速决才是唯一的制胜法门。

目前邓艾已至强弩之末,如果诸葛瞻坚守不战他是没有什么好办法的,毕竟他不敢越过绵竹直扑成都。

于是邓艾决定采取心理战,他写了一封劝降信,说你若肯降我将表你为琅邪王。

诸葛瞻见信大怒,这种鬼话只要他头脑正常就绝不会相信,邓艾哪有这种权力?不过正面击败邓艾本就是他所希望的事,于是诸葛瞻下令将来使斩首,随后引兵出战。

整场大战中最惨烈的一役开始了,蜀军在诸葛瞻父子带领下迸发了极强的斗志,在战斗的最初始阶段,魏军一度处于下风。

当时邓艾派儿子邓忠和司马师纂出战,结果二人作战不利而还,还报告邓艾说“贼未可击”,可见蜀军的抵抗是多么激烈。

邓艾心知此时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于是呵斥道:“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并做出要斩杀邓忠和师纂的样子,迫使二人再战。

经过一番恶斗,战力更加强悍的魏军逐渐扳回劣势,诸葛瞻、诸葛尚父子,以及黄崇、李球、张遵等将领纷纷阵亡,蜀军以几乎全军覆没的悲壮结局结束了自己的最后一战。

消灭了这支军队后,成都方面再无抵抗之力,邓艾继续南下进兵雒县,这里已经距离成都只有几十里路了。

此时蜀汉国内人心浮动,百姓纷纷逃进深山,朝廷已经无法控制。

成都皇宫内的刘禅正惶惶不可终日,群臣有人说应该去东吴避难,也有人说应该依托南中继续抵抗,刘禅根本无法决断。

听到这些想当然的言论,光禄大夫谯周清楚自己必须做点什么了,他走上前来说道:“自古以来岂有寄寓他国作天子的呢?东吴迟早会为曹魏吞并,若投奔东吴,届时将二度受辱。而若前往南中,就应早做准备,如今大敌当前,早就来不及了。”

有人说,如果邓艾不接受投降怎么办呢?

谯周解释道:“如今东吴尚未臣服,曹魏必将把我们作为榜样进行善待。”众人闻言无一人可以反驳。

见刘禅仍有逃往南中的打算,谯周继续劝说,他表示南中并不稳定,如今我们已经失去了控制南中的实力,再加上要在当地征调物资,南中必然因不满而反叛。届时我们山穷水尽,想投降都没有资本了。

刘禅清楚这是自己唯一的出路,于是只好以“舆榇面缚,衔璧迎之”的古礼向邓艾请降,蜀汉就此灭亡。

有人说谯周劝降是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他只是代表益州本土士族的利益,蜀汉这个政权的存亡与他毫无关系。

(关于谯周请看这篇)

谯周与仇国论到底给蜀汉带来了多大影响?

但我认为这一观点是毫无根据的,因为建议投降的只有谯周一人而已,并无益州士族成员附和。况且黄崇、李球等益州人战死沙场,为蜀汉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岂能说益州人不愿抵抗呢?

其实投降本就是不得已的选择,到了这个地步,刘禅还有得选吗?

之前我们说过,蜀汉朝堂中的冲突导致严重的内耗,而这延伸到战场上之后将导致更可怕的灾难。诸葛瞻的悲剧就是这个原因,而姜维也是如此。

当姜维听说诸葛瞻全军覆没后,他可有派兵回援吗?要知道姜维坐拥四五万大军,蜀汉几乎全部机动兵力都在他手上,可他仍然冷眼旁观。

据《三国志》记载,当时姜维的行动是“引军由广汉、郪道以审虚实”,可见他并未完全被钟会牵制住,而他的行为绝对是另有所图。

据《华阳国志》记载,姜维“素与执政者不平”,这体现了他和诸葛瞻、董厥等人的矛盾以及对自身不受信任的不满。

而他认为成都城高池深,邓艾轻易无法攻破,于是“欲使其知卫敌之难,而后逞志”。

他打算让朝廷无计可施,只能依靠他,到时他再以救世主的身份前去救援,如此一来必将威望大增,进而独掌大权。只不过事情并未按他设计的剧本发展。

姜维为了夺权,不惜养寇自重,如此自私自利的行为简直是将国家命运当做儿戏。若他积极回师救援,又怎么会轻易到这个地步呢?

后来朝廷下令停止抵抗的消息传来,将士们“莫不奋激,以刃斫石”,或许便是表达对姜维的不满吧。

蜀汉的内部矛盾就这样在战争的进程中被不断放大,诸葛瞻和姜维都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局势终于无法挽回。

其实弱小虽是原罪,衰亡也是必然,但此事却可缓可急,姜维的敛兵聚谷策略不能说全无道理,但在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下是没有实现的条件的,因为姜维不具备诸葛亮时期“宫府一体”的权威,客观条件不允许他冒此奇险。

尽管姜维并非有意,但他的冒进在实质上加速了失败,蜀汉之亡,他必须承担主要责任。而将这一切归罪于谯周,则是本末倒置。

魏灭蜀一战终于结束了,邓艾以区区三万军队攻灭一国,此等丰功伟绩足以名垂千古。然而风波却并未就此平息,一场新的阴谋正在酝酿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