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的分类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是一种单股负链RNA病毒,包括甲型(A)、乙型(B)、丙型(C)三型。 流感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流感的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日用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 常用药物分类抗病毒药物 代表药物: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在我国推荐可用于<1岁儿童的流感治疗,扎那米韦用于>7岁儿童的治疗,帕拉米韦用于各年龄段人群。 解热镇痛药物主要针对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氨基比林、萘普生、尼美舒利、贝诺酯等。此类药物对胃肠道刺激较明显,有消化道溃疡的患者慎用。 代表药物:连花清瘟胶囊、银翘解毒颗粒,维C银翘片,抗病毒口服液、抗病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桑菊感冒片、感冒解毒颗粒、板蓝清热颗粒等。 (1)奥司他韦只对治疗流感有效,对治疗普通感冒是完全无效的。婴幼儿、老人、孕妇以及哺乳期妇女、慢性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流感冒病毒药物。 (2)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含“盐酸金刚烷胺”成分,因缺乏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禁用本品。 (3)M2离子通道阻滞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以及利巴韦林,这两类药物在妊娠期使用均到可导致严重畸形且可经乳汁分泌,妊娠和哺乳期禁用。 (4)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人员、机械作业者操作期间禁用含有扑尔敏的复方感冒药。 (5)自行买药要注意看成分。若同时服用两种以上复方感冒药,可能导致相同成分药物的重复用药、超量用药,增加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所以不能与本品成份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药同时服用。 (6)流感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抗生素治疗无效,千万不要滥用抗生素,以免产生耐药性。 (7)复方制剂感冒药不应与含有酒精的饮料、巴比妥类、苯妥英钠及氯霉素同服,也不要服用滋补中药; (8)复方制剂感冒药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片与其他解热镇痛药同服有增加肾毒性之危险,胃溃疡者要慎用。 (9)如果发高烧持续不退,体温大于38℃,应建议学生请假居家休息,或根据病情尽快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就诊。 |
|
来自: 快乐英平 > 《小药箱_用药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