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腰不是凸腰。打拳时,头领百会,顺脊落胯,自然松开命门,下顺尾闾,不要使劲后凸命门,造成腰椎受伤。 松是自然的,随着落胯,命门自然放松打开,腰椎一定很舒服,无压力,状态就对了。 某种程度来说,松腰,松的是哪里?除了腰肌放松,小腹丹田自然松沉,还有就是后腰。后腰这一片区域,随着落胯,腰椎放松,后腰筋膜,也要自然松开。 你看站桩,前头抱个圆,后身打开,后背放松往下顺,把这股松劲,顺到胯,再说到脚底,但脊柱还是松直的,腰有一种松感,尤其腰椎,既不前逼,也不后突,找自然顺下去的感觉。 ![]() 手掌往前推,后背后掤,腰劲往下松,裆劲自然下塌。你看起式,腰劲放松下沉,丹田轻轻一涌,托起手臂,如海浪般传导出去。腰就是传导器。 导引不是生拉硬拽,而是腰为主宰的导流。 腰放松了,沉劲才能来。譬如松肩,腰椎松顺了,肩劲自然沉坠,活泼绵沉,而不是使劲压肩。 松腰,沉肘,肩头松开,你再旋动丹田,去盘你的拳,气机就会流动。 ![]() 抬腿迈步,收脚出脚,都要顺着腰劲走,劲才能真正放长。腰劲放长,才是真的放长。无论是拔背,还是下裆,腰劲都是顺遂的。 反过来说,腰劲顺了,脚底才能轻灵。腰始终活泼敏感,这是好的。 敛臀这个事,也得有个尺度,最好是吊丹时,用丹田的劲,把骨盆卷起来,这是高级敛臀法。敛臀归敛臀,腰椎还是放松的,很稳定,很舒服,这个状态就好了。 无论前开胯,还是后开胯,目的都是松腰,太极的吊坠劲,上领下坠,效果就是腰椎放松。 ![]() 腰椎放松,内腔才能柔和鼓荡,丹田时松时紧,一切保持运化自然。 打拳时,腰椎放松,腰脊放松,在这种内环境下,以柔劲运动内腔,揉活内压,一切都是自然的。 内劲忌讳拙力,紧张,仓促,乱动,都会破坏放松状态。松腰方能鼓荡,气血方能运化,能量才能兴旺,身体才能生机勃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