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声《买卖论》为何能把卖鞋说得如此生动?因为过去买卖都这样做

 积沙成塔0u3svg 2023-03-22 发布于天津

传统相声《买卖论》有一段关于卖鞋的片段,大意是说,顾客进鞋店买鞋,如果顾客说鞋小,伙计就说:“小鞋好呀,小鞋精神呀,穿鞋是穿小不穿大,大鞋踢里秃噜多费,洗洗脚换双新袜子,这就合适了,您踩两天一松楦儿,穿着满合适。”如果顾客说鞋大,伙计也有词:“穿鞋呀,穿大不穿小,小鞋您这受屈呀,穿不了几天您这脚箍得难受,再说您乍穿这鞋是大一点儿,您这么一出汗,踩两天一回楦儿,穿着就合适了。”反正不管这位顾客怎么褒贬,说鞋大鞋小,脸儿长脸儿短,底儿薄底儿厚,怎么说,伙计也得圆满地叫顾客买了走。其实这段相声来源于生活,民国时,就是这么卖鞋。

1860年天津开埠,经过多年西洋生活方式的熏陶,天津发展成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城市。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鞋的销量也在不断扩大,出现了很多鞋类品牌,比如“沙船”牌皮鞋,“金九霞”牌缎面鞋,“三塔”牌老美华绣花鞋,等等。当时鞋店的伙计,经营时最忌讳的是跟客人说“没有”。要想方设法把现有的品种推销出去,让客人满意。如果客人有特殊要求,还可以定制,最后由伙计直接送到客人家里。

天津同陞和鞋店

在天津的这些鞋店里,比较典型的,一个是老美华,一个是同陞和。老美华鞋店的创始人叫庞鹤年,是北郊宜兴埠人,早年间经营小生意,赚了些本钱。1911年,他进城到南市寻找商机,开了一家鞋店,取名为“老美华”。这家店铺外墙上雕了一座宝塔,塔上有八个铜铃,铜铃四周有灯光照明,鞋店经营的品牌便以“三塔”命名。鞋店周围有群英戏院、大舞台、燕乐升平、中华曲苑等园子,庞鹤年瞄准这里的艺人,定期上门为他们量尺寸订做,渐渐创出了名气。

老美华鞋店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每双鞋都遵循“一正、二要、三不、四净、五平、六一样、七必须、八一定”的标准。千层底布鞋的鞋里选用新白布,鞋面用瑞蚨祥的面料,要完成粘、拉、调、配、套、沿、绱、排八道工序。鞋底十四层,每平方寸要纳九九八十一针。

老美华

1957年公私合营,老美华鞋店被核算成3000块钱,庞鹤年以3000块钱作为他的私人股份,公家另拨款一万块钱为国有股份,改造了这家鞋店的资本结构。一直到90年代,老美华一直在它的诞生地——南市那间25平方米的门脸里,接待着南来北往的顾客。“老美华”的招牌延续至今,仍是天津人最熟悉的鞋店。

另一家鞋店“同陞和”,民国时在京津两地也是尽人皆知的品牌。同陞和创始人莫荫轩是天津宝坻人,14岁到北京学徒,1921年回到天津,在估衣街创办了一家前店后厂的帽庄,兼营千层底布鞋。同陞和的店名,出自清朝大臣铁良赠给他的一幅对联:“同心协力功成和,升官冠戴财源多”。

手工做鞋工具

1928年,发展了七年的同陞和扩大经营,“同陞和耀记”在法租界劝业场对面开业,也就是后来“天津鞋店”所在地。1932年,同陞和又进军北京,在王府井开了分店。30年代,同陞和在京津两地共开设了五家鞋店。

同陞和的办店宗旨是“货真价实,言不二价”。不管刮风下雨还是过年过节,同陞和都是天亮开门,三更打烊。这家鞋店的手工鞋,也一直本着原创精神,工料求实,样式维新。还坚持价钱低廉,处处以合乎顾主的心理为前提。1935年“添售男女时鞋”,同陞和成为北京、天津最时髦的鞋店。

鞋文化博物馆

现在还能看到当年同陞和流传下来的广告小册子,上面介绍了近四十种男女鞋履的图片及价格,品种有皮鞋(靴)、棉鞋(靴)、便鞋、绣花鞋、帆布鞋;面料有皮革、棉布、帆布、毡呢、毛葛、软缎;款式有时尚高跟女皮鞋、鹿皮底轻便鞋、男士穿的三节头皮鞋、学生穿的帆布球鞋……每款鞋都明确标着价格上下限,如高跟女皮鞋价格是3块5毛到8块5毛,价格最低的布底鞋要9毛钱,最贵的钩眼皮鞋为9块5毛。

70年代,同陞和改名为长征鞋店,后来又改为天津鞋店。在计划经济时代,天津人要想买上海鞋,一定要去天津鞋店。这家鞋店也和老美华、前进鞋店、长城鞋店、儿童鞋店、国际鞋店等鞋店一起,见证了当年劝业场地区服装鞋帽市场的繁荣。(文:何玉新)

北京同陞和鞋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