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导报》访谈 | 杨宝林:“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黄俊俭书法 2023-03-22 发布于河南

《书法导报》访谈 

杨宝林 笔名杨抱朴,1958年生,辽宁沈阳人。先后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和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历史学博士,国家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原沈阳师范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研究生导师。出版有关书法学、古典文学著作15部,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曾获第八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第四届“兰亭奖”理论奖,第八届全国书学讨论会一等奖等。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杨宝林访谈

本报记者 黄俊俭

黄俊俭:你在事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纵观你的事业发展,主要是沿着两条路径开展:一是书法,二是文学。在文学方面,你既注重理论研究,又注重应用实践,其理论研究做到点面结合,如对于杜甫、李贺及个别作品的研究是点的透视,而对于“红学”、唐诗等的研究,则是面的拓展。当然,今天我们访谈的重点是围绕你的书法来展开。

你出版过多部学术著作,其中《刘熙载书学研究》《刘熙载年谱》奠定了你在学术界的地位,请问:通过对刘熙载的研究,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杨宝林:我原先就读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后来又考入吉林大学古籍所,师从丛文俊先生攻读历史文献学(书法文献方向)博士学位,所以我的读书、治学经常在文学和书法这两条线上行进。而清代的刘熙载在这两方面均成就不菲,所以我的博士论文选题便选择了刘熙载。

无论是在鉴赏层面还是实践层面,书法都离不开学问的滋养,张怀瓘说:“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一幅作品,便可以将书家的内在涵养体现得淋漓尽致。刘熙载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将书法与文学加以渗透融合,打通了文学与书学的界限。

刘熙载的书学与文学是互补的。丛文俊先生在我的博士论文《刘熙载书学研究》序中提到:“通观刘氏书论,文学与书法相通之处很多,其阐释的原理和审美旨趣也多一致。”纵观刘熙载书论,他对书学与文学的表述有许多相同之处,比如在《书概》中他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他的《游艺约言》也说过:“无论文章书画,俱要苍而不枯,雄而不粗,秀而不浮。”可以看出,作为文学批评的大家,刘熙载会自然地把古典文学批评的常用手段应用于书学之中。不仅如此,刘熙载还很看重文人书法,他对苏轼的书法有着高度的肯定,比如:“东坡诗如华严法界,文如万斛泉源,惟书亦颇得此意,即行书《醉翁亭记》便可见之。其正书字间栉比,近颜书《东方画赞》者为多,然未尝不自出新意也。”刘熙载告诉我们,作书与作诗是一样的,要兼顾“意”与“法”,书法应“意法相成”,不要因重表意而废法。

刘熙载的书论带有浓重的儒道色彩。首先,刘熙载的书学思想,主要依托其本身的经学与文学思想。其次,刘氏从书艺依从于社会伦理,以文字作为其“经艺”的根本出发,借以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当然,刘熙载的思想会在他的书作中流露出来。刘氏书论的理论色彩极为浓厚,他提出的“由人复天”的观点和“二观”说,将书法由技的层面提升到道的层面。不仅如此,《书概》中的辩证思想也非常多,如提按、美丑、完破、质文等。他的思辨继承了《周易》《老子》,《周易》的阴阳、动静,《老子》的损益、有无等辩证观与书法密切相关,这些都被刘氏传承发扬。刘熙载还借用《庄子》中庖丁解牛的思想来阐述书法,“技”即书法的技法,“道”即书理和规律。刘氏借“不毁万物,当体便无”和“不设一物,当体便有”两个阶段来比喻书法从“有法”到“无法”的过程,从而达到技进乎道的目的。

刘熙载以文学之甘露浇灌书学之花,体现出书论的独特之处。他在齐学裘《化雨慈云图》题跋说此幅画作得董其昌淡雅之味,“以少总多”,这与其《艺概》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苏轼说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只有把书学与文学放在同等地位,才能拓宽对书法的研究,才能打破艺术壁垒,找出艺术共同的发展规律,这不仅对研究刘熙载书学大有裨益,对于研究晚清的文学与晚清书学、文学家与书法家都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黄俊俭:你在进行书法理论研究的同时,注意知行合一,坚持进行书法创作,追求清丽、儒雅、质朴的书风。你说:“拿起毛笔去写的时候,心里很平静,没有任何杂念,把生活的浮躁和戾气一扫而光,那是一场心灵的涤荡。”那么,你认为学书的正确路径是什么?

杨宝林:一般来说,学书是要遵循一个体系的,比如对某一书体,某种技法的练习,就一定要遵循传统,循本求源。所以,虞集认为“未有失八法而可以为佳书者也”。当然,人的思维是多元的,也是自我的,因此学书不能任意而为,还是要重视法度与规矩。

首先,要做到以古为范。《人间词话》里说到“出乎其外,入乎其内”,其实,书法也十分讲究“入”与“出”的关系,只有对审美对象有了切实的了解,有了“入”的前提,才能进行深刻的领会,做到“出乎其外”。现如今,书法对于日常来说是小众的,在当代的传播难度也是比较大的。但是,当许多没有什么内涵的作品出现时,诸如一些错字、别字,大家一定会对此感到忧虑。市井成分的滋养使得现在许多书写都朝着“大俗即大雅”的方向发展。因此,书法市场良莠不齐,好坏参半。欧阳修曾说:“今世无师,则学者不尊严,故自轻其道。”我认为,这句话应当成为当今学书者的鉴戒。古代书法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其中不仅有着深厚的书法技法,更代表着书法美学的高度,就像《兰亭序》《黄州寒食帖》这些名帖,很容易就能引起大家对古典美学的认同。比如,对王羲之书风的推崇与学习,数千年来没有衰减,无论是对技法还是书论研究,都使得“大王”书风得到广泛的传扬,效仿者也从中得到了审美体验。除了王羲之书风,还有颜真卿、宋四家等,他们的法帖都自成一派。现在,许多人学书,都是外表崇古,内里远古,自我作则。比如,学篆书不以秦汉为宗,而是取民国之风,这显然是不行的。以古为名成了无源之水,下笔也就没有古意了,相应地也就导致了对传统书法的破坏。这种破坏并非对传统的超越,而是对传统的轻视,使笔下的古风荡然无存。

其次,要做到以古为师。当前,许多人都认为只要有熟练的书法技法就能写出好作品,这显然是不对的,只有通过从技巧向文化逐渐推进,才能真正写出好书法。书法是一门传承几千年而没有中断的艺术,仅靠技法的精熟显然是不够的。没有了精神的寄寓,写出来的书法是没有味道的。现在的书法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利益的驱动。对于功利的低头与现实的随波逐流,让许多书家都以当下书风为主流。俗话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又何况取法乎下呢?书法家必须要有“史”的意识,历史感的缺失会造成审美意识的缺失,也就更容易被那些时兴的、所谓的“俗书”“丑书”所迷惑,找不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所以,只有深深扎根于古代文化、古典文学当中,才能汲取传统的书法审美观念与思维方式,才能让书家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审美之路。

最后,要做到冷静思考。“冷静思考”这四个字看易实难,想要打破固有的范式是很难的。只有长久地练习书法,将个人的学识、悟性、灵性渗透其中,深耕于某一碑帖,才能真正地化入其中,与碑帖、与书家产生长久的“磨合”,到达自成一家的同时又合乎古典书法范式的境界,达到目无全牛,从形似走向神似,进入由技近乎道的状态。

尽管学书的观念时移世易,但其内在都是相同的,只有游走于古代碑帖当中,充分了解古人,取得书法的精华与奥妙,才能真正学好书法,成为书法的传承者与开拓者。

黄俊俭:从教30多年来,你融书法教学与书学研究于一体,将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全方位的研究视角、强烈的文人责任感和做人做事的高标准、严要求使学生受用终身,请谈谈你的教学主张。

杨宝林:对我来说,教书与育人是一致的,也是统一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书与育人一定要很好地结合起来。

在书法的实践教学中,我认为要“技道并重”。学习书法的过程就是对书法技能掌握的过程。临帖的捷径,就是要从古人入手,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还要注重临习与创作相结合,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书法技能。比如,在对《圣教序》的临写当中,一定要谨遵法度,分析王羲之个人的书法审美趣味,用心临习。在创作的过程中,要通过对书法作品的分析和解读,逐步让学生对书法创作产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创作的能力。当然,对前人的书法也不能一味地采取接受的态度,要进行合理的扬弃,自己一定要进行思考,不能单纯地变成“抄书匠”。我还经常对学生说要做到“文墨相兼”。文是文才,墨是书法,一个优秀的书法家不仅能把字写好,还应该是才华横溢的文人,这样才能在书法之路上走的更远。

在书法的理论教学中,我还注重加强学生的理论培养,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在平时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带着问题去读书,经常看看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掌握学术动态,走理论与创作相结合之路。在讲课的时候,我会时不时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大家的思考。其实,写论文就是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了一个问题,由点到面地进行展开,也就是一篇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

我建议学生要多读书。在讲解《古代书论》这门课程时,我为学生开了一个书单,告诉学生该读什么书,如何去读书。古代书论的根扎在古代文学那里,经史子集四部,书论仅在子部。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拘泥于书法本身,而是要拓宽视野,把书读得“杂”一些,兼收并蓄地去读书,才能拥有真功夫、真学问。古代书法名家,哪个不是学富五车之人?

在治学的方法上,我强调要“授人以渔”。三年的学业最后是由一篇厚厚的学术论文体现出来的,所以我十分注重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经常鼓励学生动手写作。对于论文的选题,我也会与他们反复沟通,交流写作进度及学生遇到的疑难困惑。另外,论文的学术规范性与学理性也十分重要。持论需要有理有据,不能生搬硬套,论点一定是要具有创新性的,不能拾人牙慧,一定要对自己选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的掌握。对文献的分析归纳,各个章节的补充论证都要做到面面俱到。所以,我们不仅要掌握书法专业的相关知识,也要对毗邻的人文社科类知识有着具体的了解与研究,这样才能使写出来的文章有深度、有厚度。

黄俊俭:近日举办的一次全国性的书法篆刻展上,有一所大学几十位学生的作品入展,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人为此叫好,认为大学终于跳出了重理论、轻创作的窠臼,但也有人为此担忧,认为大学书法教学不应办成“国展”培训班。你对此如何看?你认为大学书法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杨宝林:大学的书法教育与社会上的书法培训班是不一样的,书法专业并不是要培养一个书法家,而是要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书学人才。如果想培养一个书法家,让他们参加“国展”,这是不需要通过大学巨大的人力物力来培养的,只需要参加专门的培训班即可。大学的书法学是培养书法人才、书法教育工作者的地方,造就一批批具有高素质、研究型的书法人才。仅仅会创作是绝对不可以的,这与高校人才目标的培养是背道而驰的。应当承认,现阶段有的书法专业学生写的字很一般,没有多少个性。但我们要知道,大学的学习只是打牢根基的过程,一旦地基牢固扎实了,那么向上发展的空间是很大的。这些学生走向社会,那么他的视野、眼界一定是开阔的,他的学识与阅历相结合,会对创作产生一个质的飞跃。所以,在大学阶段一味地培养学生临帖、参展是不科学的。

我们要知道,书法专业是比较特殊的,是具有应用性质的一门学科。所以,一方面要教导学生对书学进行系统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书法实践进行强化训练。

在书法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取法传统,多多研习名家作品,绝不能取法今人。从“国展”入展作品中“就地取材”,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大为不利的。在理论研究上,要让学生多读书,培养学生读帖思考的能力、细致观察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贯通古今的能力。有了这四点,才能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让他们为以后的书法创作做准备。

关键的一点是,教学实践是不能少的。这并非是让学生在某一培训机构或教育院校进行学习与教课,而是要让学生访碑游学,进行实地的参观和考察。我国有众多书法艺术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游学。只有亲身感悟,才能体会到书法的魅力。

中国书法本身就有着深厚的文化与历史积淀,这其中的博大精深需要我们努力去传承,去挖掘。就以“国展”来说,许多作品只列出了获奖者的名字,却没有谈及书写内容,这是因为许多获奖者都是写的古人的作品。如果一个精美的外壳包裹着一些陈旧的杂草,那么这样发展下去,书法只能成为一个空皮囊。所以,大学书法专业对人才的培养,一定要技道并重,重拾书法艺术精神,让书法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黄俊俭: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

   杨宝林作品

(访谈发表于2023年3月22日出版的《书法导报》第七版)

黄俊俭,《书法导报》副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著有《书法访谈录》《军旅书家访谈录》,曾在南宁、苏州、扬州、厦门,以及马来西亚举办个人书法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