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及求职信息 小贝Career&Bei内推创始人 10年+四大、三中一华券商、基金和PE从业经验 几年前就听说过某求职中介给承诺“6w保三中一华投行全职”这种荒谬至极的事儿,更离谱的是他们不仅给背景不错的留学生承诺,给双非院校的学生也敢这么承诺。。给中介花6w,换一份年薪六七十万的工作,这事儿想不通怎么会有人相信的?? 今年明显感觉身边的小朋友们对工作的追求开始逐渐趋于理性了,不再像之前那样盲目得追求头部券商或者非要进投行了。 可能是, 1. 投行确实对候选人的要求极高,想进投行,名校本硕+big name实习+过硬能力缺一不可,但很多人都是快毕业了才有了进投行的目标,这个时候有短板其实已经没有时间去弥补了。 2. 据我所知各种号称花钱给你保进某某投行的中介也不少。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被这类中介宰割后,大家才意识到找工作这事儿上,花钱能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 3. 以往各个求职中介贩卖焦虑,甚至大肆宣传投行的高薪优势,导致大家觉得只有进入投行才能证明点什么,但是现在大家普遍理性了很多,比起随大流去当沙丁鱼的一份子,越来越的学生更倾向于选一个自己适合或者感兴趣的工作。 投行是不错,薪资可观,看似光鲜亮丽,但投行真的不见得适合所有人。大部分人想去投行也并非是因为觉得自己适合,或者热爱干投行,可能就是单纯觉得薪资高,身边都在宣传投行好,不知不觉就卷起来了。 能卷进去还好,大多数人都是费了半天劲最后发现压根没戏,这时候也快毕业了或者已经毕业了,想重新换方向,结果发现可能连找份实习都很被动。 每年都能碰到学员跟我诉苦,在某某投行实习了大半年甚至更久,也说好了有转正机会,最后还是没转正,被pass的理由居然是本科学校不在他们的target list里...... 实际上金融行业细分领域如此之多,高薪的也不止是投行一个,找一个自己适合的擅长的,干的开心舒服长久有所成就,不也很好嘛? 个人觉得,每个人身上都有发达的肌肉和不发达的肌肉,既然工作是几十年的事情,还是非常有必要去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性格和能力到底适合干什么。比如我特别爱和人交流和谈合作,之前干风控这种需要各方面把控细节风险点和内部人打架的工作,差点就要了我的老命。但现在做PE,简直就不要太快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