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嫔妃的床为何宽不足1米?不是皇帝小气,而是为了防沉迷

 格林书屋 2023-03-22 发布于广西

你肯定想不到,古代皇宫奢华宏伟,嫔妃的床却小得可怜,宽度连1米都不到,堂堂皇家为何如此小气?其实这里面是有名堂的。

一、为皇帝设置的防“沉迷”模式

从秦朝的咸阳宫,阿房宫,再到明清两朝的故宫,朝代虽然在不断地更替,但宫殿的奢华程度始终不变。就拿故宫来讲,它是明清两朝24位皇帝的居所,占地面积更是达到72万平方米。

或许受宏伟的宫殿建筑影响,现在的宫斗剧,自然而然将嫔妃的居所,设计得金碧辉煌,床也是奢华大气,嫔妃和皇帝能在上面打擂台。可实际上,宫殿里床只有95厘米宽,这不是皇帝老儿小气,而是有着特殊原因。

首先是为了保重皇帝的身子,皇帝贵为九五之尊,但若是沉迷女色而耽误朝政,也是会被官员批评的,为了防止皇帝耽于享乐,一些明君会给后来的继承人定规矩,比如清朝皇帝临幸后妃,那要经历很繁琐的流程,要进行翻牌子来选的。

牌子上写上嫔妃的姓名或称号,皇帝吃完晚饭后,太监呈上牌子让皇帝挑选,选好之后,太监便去通知被抽中的妃子,妃子便梳妆打扮,赤裸地裹在氅中,有专门的太监送入皇帝的榻前,在临幸过后,再被太监送回去的。

把床设计得很窄,也有相同的作用,因为95厘米宽的床,无法容下皇帝和妃子共同睡觉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皇帝临幸妃嫔并且过夜,皇帝过于沉迷女色不务正业。而对于嫔妃来说,一米宽左右的床够睡了,也就更加没有必要建太大的床。

其次,床这么窄,还跟宫殿的构造有关。

二、古建筑的构造与迷信

皇宫外观虽壮观华,但嫔妃居住的房间,实际大小却只有10平米左右。因为古代宫殿皆为木质结构,这就要考虑到稳定性了,因为大殿稳定只能靠柱子支撑,倘若房子内部太大,那么宫殿的稳定性会很差,那些皇帝可不想因为宫殿内部的大气,而让自己每天活得提心吊胆。

皇帝住的地方,和开会的地方,会建造得大气宽敞,因为古代能找到特别粗壮的百年老树,作为主梁主柱,可这样的木材毕竟是少数,不可能每座殿宇都用上。所以为了整个宫殿的稳固性,其他的殿宇就得做出牺牲,房子会建得多而小,这样就有足够的支撑,房间小了,家具就得按比例缩小,所以嫔妃的床宽不到一米。

最后就是迷信思想作祟。古代科学不发达,老百姓迷信,皇帝同样迷信,朝堂有个职位叫钦天监,平常会观天象,什么荧惑守心的现象,都会和皇帝联系起来,而皇帝也很相信这些说法,他们认为自己是真龙天子,王朝兴衰和龙脉有关。

皇宫的各种造型摆设,也都多多少少和迷信沾边,将床设计得狭窄,皇帝认为可以“聚气”,在古人的思想里,人最重要的就是精气神。古代风水学中也会经常提及聚气二字,他们认为在人的外表,有一层肉眼看不见的气场,较小的空间有利于聚气,相当于为人的“气“进行了强化。

长时间处于空间范围过广的地方,这“气“便会慢慢流失,重者会身体多病,减少寿命,所以皇宫的房间大多精致小巧,为此只得将床铺大小缩减。

三、规定不能改变

正因为上面三种原因,皇帝的床也做得很小,嫔妃是不敢超越皇帝规格的,所以她们的床也都做得很小,这绝对不是皇帝小气,建造宫殿大钱都花了,哪里还会却这点小钱,虽说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建造故宫花费多少银两,但就那个规格,那个用料,不用想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据说故宫每块地砖的制造,要耗费两年,而这样的砖用了8000多万块,皇帝愿意花费如此高价,用时14年建宫殿,难道会心疼再花点钱把床设计的好点吗?肯定是不会的。

皇帝虽然是九五之尊,但是一些规矩制度不能乱改,因为就是这些规矩制度,皇帝的地位才能稳固,所以宫中有的规矩,连皇帝也要遵守。

比如清代的临幸制度,还有对床的规定,皇帝也都是需要遵守的,迷信的思想也促使他们遵守,关于后妃的床为何不足一米,还有另一种说法,他们的床只是宽被缩减但是长将近2米,宽的反义词是什么?是窄,那窄的近义词呢是瘦,长瘦的谐音又是长寿。

因为古代皇帝非常喜欢吉利的词,日后宫中的床也就宽不到1米了,当然了,无论是谐音的吉祥词,还是迷信的思想,都是一种心理暗示,若是昏庸的皇帝,再多的规矩和限制,也无法阻止他们,若是贤明的君主,即便没有规矩和限制,他们依旧能励精图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