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时节 ![]() □骈国华 ![]() 雨,不大,却不紧不慢下了两天。那些雨丝就像一根根细针,在给冬眠的大地做针灸,催促它们快快苏醒。忽然,天空响起一声轰隆隆的滚雷,像拖拉机的颠簸,断断续续。我翻了翻日历,惊蛰到了。 “春雷一响,惊动万物”。惊蛰的雷声,是天公对大自然中在冬季蛰伏于地下生命的呼唤。《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昆虫震而出走矣。”中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就是说,惊蛰这时节,“桃之夭夭,烁烁其华”,莺唱燕舞,鸟雀也开始繁衍育雏了。 记得祖父曾说过,节气不像人。节气是最守时践诺的。从不玩什么“忽悠”的小把戏,搞什么“模糊”的小伎俩。它们该来时一定会来,该走时一定会走,绝不拖泥带水。惊蛰就是这样,一点都不含糊。轰隆隆一声雷鸣,把整个世界从沉睡沉寂中惊醒。 “一声霹雳醒蛇虫”。蛰伏于地下的动物昆虫,都出洞出巢了。走在惊蛰后的田野里,时常可以看到麦田埂边出洞的小蛇、田鼠在穿行觅食;青蛙在“春水碧如蓝的”溉渠里游泳鸣叫;鸟雀在防风林的树头上筑巢做窝;蜜蜂嗡嗡采花酿密;蝴蝶翩翩起舞…… ![]() ![]() 农民对节气敬如神明。我祖父、我母亲、村里的老辈人,虽然不识字,但对每个节气比自己儿女的生日还清楚。每个节气该做什么,他们一清二楚,从不不违农时农事。每年惊蛰的前几天,我祖父就会从锅屋的角落里把锄头翻出来,磨去铁锈。他说:“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该做好准备,为麦田锄草了。母亲则会在每年惊蛰前后买些梨,给我们零食。惊蛰时节气候比较干燥,容易口干舌燥,引起咳嗽,吃梨有助益脾润肺。直到成年以后,我才懂得“天人合一”的道理。才懂得人要适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与二十四个节气步调一致,才能人寿年丰。 惊蛰伊始,气温上升回暖,小麦开始返青拔节,油菜开始抽苔见花,需要适时除草、施肥,若干旱,还要适时灌溉。早稻的育秧也迫在眉睫。放眼农村广袤的初春田野,春耕生产的大幕徐徐拉开了。拖拉机的犁铧翻开黑色的泥浪;播种机把饱满的种子播进肥沃的土壤;一条条白色的塑料大棚里,老嫂子、小媳妇正忙着给各种雅嫩的小菜苗间苗、浇水、施肥;炕坊里,刚出壳的小鸡、小鸭、小鹅被养殖专业户、农户们抢售一光,孵化人员争分夺秒,又忙着把一箱箱种蛋拾上炕;路边、沟边、河岸边,植树造林的小伙子、老大爷、学农的中学生,挖树洞、栽树苗、填土、浇水,一个个忙的满头大汗。 惊蛰时节,祖国大地,处处春潮涌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