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山东聊城莘县古城镇北约两千米处,有一道东北西南向、长4000米的堤防——这就是遗存在聊城境内的“秦皇堤”。 秦皇堤俗称秦堤,历经2000余年。其实,人们说的秦皇堤,并非是秦始皇所修。据《莘县水利志》载,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王景、王吴奉诏治河时筑成的黄河北堤,即秦皇堤。可见,秦皇堤并非秦始皇时期所修。相传东汉永平年间,王景调动数十万民工治黄,并首次在两岸修筑外堤,取固若金汤、牢不可破之意,定名“金堤”。清同治年间,黄河在濮阳、范县、寿张一带连连泛滥,官府决定南迁金堤。废弃不用的这一段旧金堤,被人们称为“秦皇堤”或“秦堤”。 据莘县有关史志介绍,秦皇堤在莘县古城镇境内有13千米,西起吕堤村,东至东台头村。20世纪90年代前,尚高约5米,堤之南有较长的横坡,堤北显得较为陡峭。由于年代久远等诸多原因,加之当地农民取土种田,目前能展现原貌的遗址只有长约4000余米,涉及古城镇24个村。 2008年春,莘县政府将此堤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张福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