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博的肺腑之言:不知道筹码请不要炒股!

 zzhclcq 2023-03-23 发表于江西

方丈下山游说佛法。在一家店铺里看到一尊释迦牟尼佛像,青铜所铸,形态逼真。

方丈大悦,心想,若能请回寺里,开启其佛光,永世供奉,真乃一件幸事。可店铺老板要价5000元,分文不能少,因见方丈如此钟爱它,更咬定原价不放。

方丈回到寺里对众僧谈起此事,众僧很着急,问方丈打算以多少钱买下它。

方丈说:500元足矣。

众僧感叹不已:“那怎么可能!

方丈说:“天理犹存,当然有办法。万丈红尘,芸芸众生,欲壑难填,得不偿失呀,我佛慈悲,普度众生,当让他仅仅赚到这500!

“怎样度他呢?”众僧不解地问。

“让他忏悔。”方丈笑答。众僧更不解了。

方丈说:“只管按我的吩咐去做就行了。”

方丈让弟子们乔装打扮了一番。第一个弟子下山去店铺里和老板砍价,弟子咬定4500元,未果回山。

第二天,第二个弟子下山去和老板砍价,咬定4000元不放,亦未果回山。

就这样,直到最后一个弟子在第9天下山时所给的价已经低到200元。

眼见那一个个买主,一个比一个价给得低,老板很是着急,每一天他都后悔不如以前一天的价格卖给前一个人了,他深深地怨恨自己太贪。到第10天时,他在心里说,今天若再有人来,无论给多少钱我都要立即出手。

第10天,佛亲自下山,说要出500元买下它,老板高兴得不得了—竟然反弹到了500元!当即出手,高兴之余另赠佛龛台一具。

佛得到了那尊铜像,谢绝了龛台,单掌作揖笑曰:“欲望无边,凡事有度,一切适可而止啊!善哉,善哉。”

这则佛理小故事,则从行为金融的角度暗喻了市场面的基本特征:基于人性的自我循环和加强。

市场所具有的自我循环和加强特征是一柄双刃剑,在市场下行时,这种特征会造成严重的踩踏。可以说,巴菲特的门徒们所称的“市场先生”的坏脾气很多都是由此而来。

市场自我强化的趋势一旦形成,可谓浩浩荡荡,纵使作为市场超级参与者的政府,也必须正视“市场先生”的坏脾气,以此为基础,才能让市场为我所用,有所作为。

在股市的这场博弈中,人们要做的是用自己的资金换取别人的筹码,再用自己的筹码换取别人的资金,于是乎就赚了别人的钱。所以对任何一个炒股的人,理解和运用筹码及筹码分布是极其重要的。

“筹码分布”的准确的学术名称应该叫“流通股票持仓成本分布”。

其实,“筹码分布”是一个很中国化的名字,因为在世界范围内,可能只有中国人管股票叫筹码,或许也只有中国人把投资股票叫“炒股”。

而股票一加上“炒”字,就有了更多的人为操作的味道有了更多的博弈的味道。而如果把股票的仓位叫做“筹码”,那就无异于把股市当成了赌场。这多多少少是对股市的不尊敬,但我们的股市有着浓厚的博弈色彩却是事实。

筹码,这是在一只个股在一个操盘周期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概念。

庄家想要操纵一只股票,首先就要做到控盘,想要控盘就要掌握个股流通盘10%-30%的筹码。

所持筹码越多,庄家拉升成本越小。庄家在底部建仓的过程,称之为吸筹。处于吸筹阶段的个股,盘面表现为筹码分布发散。上方抛压巨大,个股的盘面表现多为“滞涨”。一直等到庄家吸筹完毕。

庄家最终要套现离场,最关键的一环就是派发。

庄家在高位派发筹码,往往会伴随着上市公司的利好,散户跑步入场,庄家高位派发,于是漂亮地完成了庄家操盘周期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每一个阶段,庄家都会配合以各种操盘手法来迷惑散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筹码峰上移,主力筹码派发完毕,没有增量资金的入场,个股行情就要走回落。直到进入另一个庄家的操盘周期;吸、拉、派、落。

 筹码分布的构成 

图片

1、筹码柱:一些长短不一的筹码柱子组成了筹码图!一价格是由一根柱子所代表!价格对应的成交量多少是由柱子长短所代表!成交量越多柱子就越长。

2、筹码颜色:红色与蓝色交界就是现在的价格。红色的筹码是获利盘,蓝色就是套牢盘;

3、平均成本线:目前市场所有持仓者的平均成本线是中间白颜色的线条,这是整个成本分布的重点;

4、获利比例:获利比例越高就说明越多人处在获利阶段。就是目前价位的市场获利盘的比例了;

5、获利盘:任意价位阶段的获利盘的数量;

6、市场90%和70%的筹码分布在什么价格区间;

7、筹码的密集程度,数值越高,越分散;反之则越集中;

8、获利筹码价格在平均价格下面为负乖离,离的越远负乖离就愈大。在上方就是正乖离。获利筹码价格与平均成本的远近距离。

例行提醒:以上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使用,而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盲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